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上交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活动背景:现在较多的初中学生唯我独尊、自私霸道,呈现“自我中心”,想到的是“我要怎样”,“父母应该为我怎样”,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太容易被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感动,而较少思考过自己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等。

学校里辛辛苦苦的教育者反而也成了保姆,行使教育时还束手束脚、如履薄冰。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学会关爱父母,才会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因此,汉中市第九中学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设计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希望能促进学生的实际成长。

由校团委向全体学生发出“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倡议,并进行了《学会感恩》的国旗下讲话。

本次系列活动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将亲情教育细化到学生身边的事,如角色扮演、亲子互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领悟,从而促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与行动,更多地了解父母的需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理解、体贴父母,并学会在生活中用言行表达出对父母的爱。

本次系列活动包括:1、利用晨读时间诵读感恩父母的诗文;2、以“算算亲情帐”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3、举行“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4、办一期《孝心无价》手抄报,班内评比;5、配合手语学唱《感恩的心》歌曲;6、人人学会讲一个感恩故事,班内举行“孝行故事我知道”故事演讲会,优秀者推荐参加校内演讲比赛;7、开展征文活动:写“亲情”或“感恩父母”话题作文,优秀者推荐参加全区征文评比;8、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推广情况:“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活动在汉中市第九中学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全体家长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也赢得了他们积极的配合参与。

在以“算算亲情帐”为主题开展的社会调查中,学生从日常的吃、穿、住、行等各项开支费用进行调查,通过反馈数据的累加可以看到: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投入了相当大的物质投资,从小到大的饮食费竟然达到了30万余元,平均可达到每人每年2万多元,可以说占家庭总支出的一大半……大吃一惊之余,真是太恐怖了!通过与父母的对话、老师的指导,同学们纷纷从一连串递增着的数字中发现原来自己并不领会“抚养一个孩子成长的辛苦”,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而我们有时候会拿爸爸妈妈撒气,甚至还和他们顶嘴……许多学生陷入了沉思。

浦小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浦小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校园电视铸童真七彩荧屏美心灵、创意单位: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活动范围: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在知识经济和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德育不到位、不落实、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以“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来约束未成年人的举止言行,这一切都对德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具适应性的要求。

事实证明,思绪活跃、行为率真的青少年学生并不喜欢如此生硬的德育方式。

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以“红领巾电视台”为载体,改变传统的德育说教模式,变简单说教为“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潜移默化中欣然接受并身体力行,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比活动中,我校电视台摄制的《追逐我的阳光梦》荣获金奖;《西游外传》荣获银奖;阳光伙伴专题片在07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在“关爱生命健康成长”常州市中小学校园电视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我校创作的电视节目《西游外传》获一等奖;《西游外传》还被入选《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索和实践之生命教育篇——来自生命教育实验和推广区的探索和实践》电子教材;《校园写真》在“关爱生命健康成长”常州市中小学校园电视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奖;红领巾电视台节目《浦小生命鸟巢》在07年4月7日常州电视台新闻频道“阳光365说你说我”栏目中播出……形式新颖,效果独特。

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形式滞后,缺乏时代新意,校园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等外在条件的干扰,以形式的新奇性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接受教育由被动为主动,愉快地接受思想熏陶。

校园电视节目栏目丰富,播出的内容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密切了电视台与学生的关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而且校园电视台中的“演员”都是学生身边熟知的人,学生便想看、爱看,极易对此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校的红领巾电视台定期定班根据各阶段教育要点和学校、生活、时事等编制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创意单位:黄石市河口中学活动范围:黄石市河口中学活动。

1校园文化、教室文化、校园广播等开设“文明礼仪专版”,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标语、图画、先进事迹。

楼内大厅走廊、横梁上张贴、悬挂文明礼仪标语,教室里的条幅、班级板报专栏刊登礼仪常规制度,明确文明礼仪重要性及相关落实内容;校园广播设专栏“礼仪讲座”,学习《规范》《礼仪常规》,讲古今中外礼仪小故事等。

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创设,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礼仪殿堂之中,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明礼仪素质。

2、反省故事学礼仪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思想上不稳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又想独立地走向成熟,加上未成年人逆反心强,所以未成年人一直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人群之一。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大道理、套话、枯燥的说教让他们难以接受。

如何让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用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底蕴厚重的各种故事来建构学生的认知,让抽象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完好的东西,便没有人去破坏;而破坏了的东西,就会遭受更大的破坏。

没有“窟窿”的时候,没有人去钻“窟窿”;而一旦有了一个“小窟窿”,就会有一群人一起去把它变成“大窟窿”。

干干净净的地上人们不愿意弄脏它们,突然有人扔了一点垃圾。

结果不出多时,这面地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许多的垃圾。

现在你们思考一下,老师想说什么?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

同时,我们应该敢于担当,应该有我是班级的主人的意识。

于是,我又说:当然,“破窗理论”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

威尔逊和凯林在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它的必要前提,那就是“没有及时修复”。

也就是说,只有在“破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时候,“破窗理论”才会应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班级成长手册创意单位:鄂州市第四中学活动范围:鄂州市第四中学高中阶段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和社会道德观,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正确的人生理想,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鄂州市第四中学充分利用班级这个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以“我与班级共同成长”为中心,以班级成长手册为载体,坚持班级的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学生走过充实难忘的三年高中生活,使学生心智逐步走向成熟。

针对高中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工作侧重点,“班级成长手册”的编撰以年级为单位分为三册:高一,我的起跑线;高二,我为班级添光彩;高三,班级为我而骄傲。

高一:我的起跑线进入高中,几十个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有着各自成长经历的学生组成一个全新的班级。

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未知的高中生活,使学生既兴奋又紧张。

为了帮助学生和老师互相熟悉,并使班级尽快形成合力,走向正轨,学校以“立足新起点,创造新辉煌”为主题,将班级成长手册(高一)分为两部分:“真我风采”和“班级公约”。

在开学之初,经过精心准备,每班开展一次名为“真我风采”的主题班会,并邀请班级所有的科任老师参加。

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争相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家庭和理想,在活跃的班级氛围中师生们得到了一次充分交流的机会。

在主题班会课后,再帮助学生将自我介绍的文字材料汇编成册,并配以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使学生能更加立体地展示自我。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力,使其在以后的各项班级活动中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在学生互相熟悉之后,实施“班级公约”。

学生通过毛遂自荐和相互推荐的方式,公正民主地推选出班干部,并鼓励他们通过撰写和宣读“就职演说”来明确自己的职责。

同时,邀请校领导和本班科任老师对全班同学提出要求与希望,在师生共同探讨中制定出班级公约作为全班同学的基本行为准则,并将班干部名单、就职演说、班级行为规范等内容收入班级成长手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读英雄故事 做优秀少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读英雄故事 做优秀少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读英雄故事,做优秀少年读英雄故事,做优秀少年一、创意人:二、创意单位:三、活动范围:全体少先队员四、创意背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针对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队员中出现盲目追星、盲目攀比吃穿的现象,为引导我校学生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让少先队员从小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对我校学生开展“读英雄故事,争做优秀少年”活动,通过向英雄人物学习,让队员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从而抛弃自身不良习气,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素质过硬,品德高尚,作风优良”的优秀接班人。

五、活动内容:(一)主要做法:为纪念革命先烈等英雄人物,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队员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特在我校隆重掀起“读英雄故事,做优秀少年”的活动热潮,此项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宣传动员阶段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及向各班印发倡议书,召开全校队员动员大会,使全校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明确怎样向英雄人物学习,怎校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扩大宣传力度,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采用了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等形式,在全校学生中给予广泛宣传,同时采用板面进行宣传并进行“学英雄精神”师生签名活动,为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步:贯彻落实阶段为将此项活动开展好,我校就此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利用两个月时间,学校每两周通过银星电视台播放一场爱国主义影片。

每天下午活动课时间,学校广播室利用二十分钟时间,播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各年级、各班级召开主题研讨活动,使广大队员明确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如何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什么,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开展主题演讲活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精简齐可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精简齐可心)

“心怀感恩孝敬父母”主题班会六户中学2010年,我校在七年级开展了“心怀感恩孝敬父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家长共同参加,由班任发表“心怀感恩孝敬父母”的主题演讲,在诗歌朗诵、手语操表演、合唱等多种形式节目的共同感染下,学生们受到了形象的、立体的、生动的启迪和教育。

最后学生和家长现场发表感言,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与会人员特别是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心灵洗礼。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由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裂变,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珍惜父母的血汗,不理解父母的奉献和爱,有些孩子逆反、叛逆心理严重,在家顶撞父母,在学校,对老师的教育不理解不尊重。

种种表现让家长和老师心痛,更为之担忧。

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我校在七年级全面开展以“心怀感恩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师长的关怀、社会的馈赠,懂得生命的弥足珍贵。

让每一个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生活。

二、主要做法1、为了达到教育效果,为使情感表达得更直接、更真切,我们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活动。

2、为了对活动作出全面客观的指导评价,我们邀请局领导和各兄弟学校的领导观摩此次活动。

3、充分准备,营造亲情的氛围。

①把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做成mv,在班会开始前(等待家长到来期间)播放。

②活动开始,学生独唱崔京浩版《父亲》。

③四名学生表演由我校吴锦霞老师为本次活动创作的诗朗诵《一路有你》。

(内容附后)通过以上三步为整个班会定下了情感的基调,此时,学生的身边坐着他们的家长,耳边听着《父亲》《母亲》的旋律,他们和父母手手相牵,在感恩的旋律中进入情境,开始班会。

4、老师发表“心怀感恩孝敬父母”主题演讲。

(内容附后)(演讲同时根据内容交替播放背景音乐《天亮了》和《母亲》,营造情境)班任于春芳老师的演讲,情感真挚,意味深长,她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朴实的事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建设课间文明促进身心健康—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提出背景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我校按照小学部德育处下发的《小学德育常规管理》的要求,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在道德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我班主要以课间文明为抓手,开展班级“文明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搭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平台,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案例讲述(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4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个,女生13个,比列严重失调。

有很多都是来自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孩子每天只能由爷爷奶奶看管,孩子大多都是在“放养”型的环境中成长,因此行为习惯很差。

且不说班上男生如何多动调皮,就连班上的女生也很难找到一个文文静静的。

一到下课要么是整个教室就炸开了锅,要么就是教室里安静了,学生却全都在操场上狂奔、疯打。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很宝贝自己的孩子,小孩子又容易磕磕碰碰,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意外,但万一有事家长肯定会责怪学校老师看护不力。

由于学生课间十分钟玩得太疯,也影响了上课的质量。

为此有一段时间我决定采用“圈养”的形式。

但是学生并不接受,不仅把疯闹有操场转向教室,而且一有空就往外跑,我采取的这种举措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怎么办?我于是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其实“因噎废食”并不利孩子成长。

因为安全问题取消学生正常的课外活动,甚至不允许学生出教室,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生理成长,也会抑制孩子的天然个性的生成,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正常发育。

老师采取一刀切,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法。

而且现在每个学生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的锻炼时间。

面对这一情况,怎样做才能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于是我决定开展“课间活动我文明、课前准备我有序”的主题教育活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交)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交)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活动名称:留给留守儿童的爱二、创意人:李华三、单位:蓬溪县任隆镇中四、活动范围:本班留守儿童五、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创意背景:伴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谋生。

我们农村就留下了一大批由祖辈、亲戚、兄姐照管甚至是只有自己的“留守孩”。

这个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加上代管的监管不力,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性格、学习等方面容易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了使“留守孩”能与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结合本班学生工作实际,依托基层组织,多措并举,在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大力加强“留守孩”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七、活动步骤及内容:1、健全机制,使学校成为主阵地。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引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同时,也把我的联系电话告诉每一位学生及家长。

通过联系卡的建立,加强我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科任教师、优秀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将每一位留守学生配备帮扶教师或同龄优秀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

配对的帮扶教师和同龄优秀学生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通过我的“每日留守三人行”和语文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等,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好习惯伴我成长张军背景:2011年9月,我新接任了2013届一班,这个班共有学生68人,他们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差异较大,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制、自控、自律的能力较差,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绝大部分家长为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孩子有目标、有方法、有效率的教育)不足的影响,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表现出明显的缺陷。

因此,如何针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接手后不久就开始实施了“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

通过2年的不懈努力,此项活动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主要做法如下。

做法:一、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

1、氛围创设明礼仪。

创意长廊、黑板报等开设“文明礼仪专版”,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标语、图画、先进事迹。

刊登礼仪常规制度,明确文明礼仪重要性及相关落实内容;利用三会课开高“礼仪讲座”,学习《规范》《礼仪常规》,讲古今中外礼仪小故事等。

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创设,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礼仪殿堂之中,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明礼仪素质。

2、读经诵典学礼仪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各副其实,享誉中外。

为此,每天晨会时间利用5分钟进行经典诵读,诵读优秀诗词、名人礼仪故事、礼仪童谣,加上《三字经》《论语》等古典文化名篇,提供给孩子们进行诵读,美读。

内化、实践。

并通过诵读、辩论、交流体验其中的思想精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优良品德养成训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道德银行【产生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等教育原则,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和参与的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的指示精神,全面提高队员的道德素质,让道德回归生活,同时引导全体少年儿童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公民道德意识,规范行为习惯,自2009年3月起我办事处开展了‚道德银行‛主题教育活动。

【主要做法】一、开展‚道德银行‛启动仪式由各社区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号召每一位少先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在活动中存储礼貌,争做言行文明的文明天使;存储友善,争做关爱他人的爱心天使;存储诚信,争做表里如一的诚信天使;存储卫生,争做身心健康的绿色天使;存储自立,争做自强上进的奋进天使。

全体队员表示:从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让道德的种子扎根每个人的心灵,让道德之花绽放在家庭、校园、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二、大手牵小手,建立自主的管理模式各社区居委会广泛听取意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道德银行‛的行规,明确了行长、分行长、储户小组长、一般储户的义务和职责。

建立了自主的管理体系:成立‚道德银行‛管理委员会,让社区内的老人与孩子结成对子,组建若干储蓄小组。

高坪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高坪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抓好“日常规”,奠基好人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广汉市高坪小学牟永红一、产生背景我校学生近800人,因受家庭背景、个性品质等影响,有些学生放任自流,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娇生惯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有些学生不会读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这些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既不符合全方位育人方针,也影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此我们决定,从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入手,强化养成教育,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做法(一)、明确日常规,让学生行有所依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从学生上学、早读、入厕、集会、休息、上课、课间、放学等多方面,对学生提出精细化要求,并编写了《高坪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见附件1),《高坪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包含了学生每天上学、上课、课间、放学、与同学相处等方面内容,内容广泛,切合实际,使学生行有所依。

(二)多种方式,让日常规入脑入心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版报、橱窗、班队会等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学习《常规》。

把《一日常规》分发到班级并上墙,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利用晨间、课前和班队会,让学生诵读记忆,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特别是要从敬重教师、团结友爱、遵守纪律、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讲文明话、做文明人等小事上入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常规入脑入心(三)勤查严管,让日常规化为习惯为了使学生“一日常规”落在实处,我校实施了多管齐下的细化管理。

红领巾监督岗对入校学生的仪表进行督促管理,要求学生穿戴整齐、仪表端正;大队部早上和中午定时对班级检查评比,对卫生、纪律、行为文明进行量化打分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班主任全面负责,使学生行为逐渐变得规范、语言逐渐变得文明。

(四)积分兑换,促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学校统一设计精美的不同面值的好习惯积分卡,在校老师根据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及时发放不同分值的积分卡,学生奖励积分卡累积到一定数量便兑换更大面值的积分卡,学生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给与不同方式的奖励。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子教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子教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档案双庙小学2015.秋目录1、双庙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2、双庙小学2015年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3、双庙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体验教育活动记录表双庙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高玉军副组长:张亚辉成员:孙金梦、潘会云、刘小梅、张亚辉、李欢2015年秋期双庙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按照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围绕今年我校中心工作,以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爱国爱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二、工作目标1.改进德育课程,整合德育内容,基本形成有效的德育课程载体。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整体水平;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工作措施(一)队伍建设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

同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求教师对照师德要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结合行风评议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一是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二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不定期听一些班主任的晨会课、班队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大队部和班级要切实加强小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行为示范作用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承璜第二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活动名称:“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二、活动范围:全体队员干部——全体队员——全体学生三、活动背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本质。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质,就必须有良好的习惯,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以我为中心,事事依赖别人,从不知关心他人,动手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对自己生活没有信心。

为了让孩子树立自信,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养成良好习惯,我校开展了“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通过一次次活动,一件件小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真、善、美成为我校学生的行动指南,进一步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小学阶段健康成长,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素质过硬,品德高尚,作风优良”的优秀接班人。

四、活动内容:我校从生活方面,礼仪方面,环保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活动。

(一)生活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树立自信。

我校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今天我当家”活动。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低年级学生自己要会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高年级学生要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

自己学着做饭做菜,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

活动后,进行总结,先由班级评出“生活小能手”,然后学校召开“我是生活小主人”演讲会,让学生在大会上讲出自己生活中的做法和感受,最后评出“生活小主人”。

2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召开“我的烦恼”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奏响爱的旋律——南昌市出新幼儿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产生背景当我们安然有序地学习工作、安康幸福地享受天伦之乐时,一个不幸的家庭却在紧急呼救!一个幼小的生命正在泣血求助!2006年3月刚开学,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来到美丽的幼儿园,而大(一)班的万煜祺小朋友却迟迟未来报到,当班上老师打电话给祺祺妈妈询问时才意外得知,他在寒假期间因一次头痛发作被送往医院检查并确诊为恶性脑瘤,目前正在北京准备做脑瘤切除手术。

当听闻这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惊讶极了!平时活泼可爱的祺祺怎会患上如此重疾?一个幼小而孱弱的生命正期盼着爱心和温暖!生命处于危难关头的祺祺,正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

二.主要做法1、“一声倡议大手牵小手齐支援”幼儿园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怎样尽快展开对万煜祺小朋友的援助工作。

经研究决定我们即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援助动员大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和积极响应。

(1)园宣传报道小组立即拟出了一份捐款倡议书,向社会大众发出倡议:中华民族素有济贫扶危的传统美德。

面对如此的不幸,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广大师生、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社会风尚的感召下,在“让世界充满爱”这一信念的烛照下,为这个幼小的饱受病魔肆虐的生命做点什么吧!让我们发扬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献出我们的爱心,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积极捐助,以实际行动帮助万煜祺小朋友早日战胜病魔,度过难关!(2)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班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以“大手牵小手齐支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万煜祺小朋友的不幸遭遇,孩子们也纷纷要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来捐给急需手术治疗的万煜祺小朋友。

(3)万煜祺所在的大一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宣传小队,在每天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和下午接幼儿离园时,向家长们发放援助倡议书,让广大的家长们更真切地了解事情的紧迫。

2、“伸出你我的手献出真诚的爱”2006年4月3日上午,在出新幼儿园的操场上,全体教职员工、小朋友和家长们,共同向我园身患恶性脑瘤的万煜棋小朋友举行了“伸出你我的手献出真诚爱”的献爱心捐款活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事例资料“学校、家庭为一体,携手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一、产生背景:我们双龙中心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坐落在双龙镇的正中央,镇里没有其余宽阔的地方,我们学校是最大的体育场所,不只有各样健身器械,并且还有各样花草树木,一到夏季特别美丽。

因此我们学校成了好多青少年人、中学生和儿童娱乐、嬉戏的地方,特别是在周末或节日,学校操场上会更喧闹。

学校给他们供给了场所,可是这些孩子并无珍惜和爱惜,反而常常对学校的校园设备推行歹意损坏,折树枝,乱扔垃圾,踩草坪。

严重影响了学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存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遏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我校睁开了以“学校、家庭为一体,携手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德育为主线、旨在对青少年推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活动。

二、主要做法:1、老师迎头面对,勇敢主动对其推行行为道德教育。

学校的好多年青女教师由于惧怕,每次碰到有校外的年青人或中学生进到学校都选择闪避、走开,不敢理睬,更不敢去劝告他们走开,有时见到他们对学校推行损坏也不敢遏止。

为此,学校召开会议推行商讨,全体师生要动员起来,共同保护学校利益。

校领导鼓舞全体教师要摆正心态,勇敢些,勇于面对,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义务。

面对歹意事件,要敢于跟他们讲道理,并遏止他们,那些未成年人毕竟仍是孩子,只需你取出自己的庄严,他们不敢闹得过分,更况且学校还在村里面,有村民支持着我们的工作。

有了校领导的鼓舞和全体师生的共同支持,我校的教师都开始勇敢的办理自己所碰到此类问题。

2、与其讲话,获得交流和理解,直接对其推行思想道德教育。

经过摸底认识,我们查到一些常常到校的青少年和中学生,找他们讲话,让他们理解几点:1、小学是他们从前学习和生活过的六年的母校,我们是人,是有着良心的人,这个作为我们村里面自己的学校,我们不应损坏它而是应当学会去感恩它、保护它;2、关于他们的损坏行为,不论是存心仍是无心的,都会给学校带来损失,学校要为此推行从头修复,学校根本没有资本根源,这会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到来很大麻烦;3、他们的行为有时是影响社会稳固次序的,有些甚至是冒犯罪律的,必需时要肩负法律责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上交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
——学会感恩
世纪奥桥小学:杨明会作为一名小学一线的工作者,每天接触的都是一群花一般的未成年人。

看到他们喜笑颜开的开心样,内心会不由得溢满欢乐;看着他们眉头紧锁的委屈样,心底也会滋生不舍之情。

众所周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师作为学生德育化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坚持以生为本,以德治教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蜜糖水里泡大的,老话不假,还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尤其是那些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更是一路绿灯,从没受过半点委屈。

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只会一味地付出,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导致了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他们得到的爱越多,给予父母、他人、社会的爱越少。

不懂做人的道理,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没有对人间所有悲情的怜悯情怀。

给予爱与接受爱的能力同样重要,麻木地接受而不思回报是一种道德缺
失。

在学校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个别学生不思进取,有的甚至顶撞教师。

学生之间有的打闹、有的以大欺小,没有同情心。

在刚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时,班里一名女生,每天奶奶来接她的时候,只有远远的看着她紧跟身后。

刚开始我还认为是奶奶故意这样做,是想让她独立做事,或想看看她放学路上会不会贪玩。

我觉得这样很好,本想在家长会上鼓励其他家长也这样学学,当我知道实情时,我很震惊,原来她不要她奶奶来接她,因为奶奶又老又丑,她觉得没面子。

看见老人眼里闪动着泪花。

握着我的手说:“杨老师请你教教她,”看他那哀求得表情,与无助。

我很痛心,“该找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聊聊了”!有一次放学突然下雨了。

家长都急急忙忙的给孩子送伞、雨衣,只有他奶奶迟迟没来。

我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一个我跟孩子交流的时机。

“小忆怎么还不走”她哭了,“告诉我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不在家。

”“平时不是自己回家吗?她低着头,不说话,于是我就送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给她讲了很多感恩的故事,孩子慢慢的懂了奶奶无私的爱!从那以后,每次放学,我都会看见她拉着奶奶的手高兴地回家。

鉴于这样情况,我在班开学仪式就开展了“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同学……达到净化人心,统一认识,规范行为的效果。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相对方表达谢意。

于是,让学生在承蒙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会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写出大写的人生之路。


首先小组评比的形式,对上一天的事情如:上课积极动脑了吗?作业独立完成了吗?主动帮助同学了吗?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每天向爸妈问好了吗?你学会和同学相处了吗?等情况用“积分”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知道自己昨天做的怎么样,今天应该怎么去做,明天往哪个方向去做。

让学生体会到有了爱心、学会了感恩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爱心、学会了感恩。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多让学生们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交流、宽容、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实践”爱心、懂得感恩。

学生每天都有父母、教师关爱,他们得到的爱已经非常充足了。

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是无偿的提供的,是廉价的,不需要
珍惜的。

因此让学生有爱心和学会感恩需要一个“切入点”,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对别人有爱心是需要付出的,是很艰难的事情。

因而对自己享受到的爱心要抱有感恩精神的。

观看感恩影片,教育片加强感恩教育。

写观后感,学会感恩。

每月都要出一期关于“懂得爱心,学会感恩”为内容的手抄报。

不定期的更换关于“懂得爱心,学会感恩”内容的墙报。

办一个以“懂得爱心,学会感恩”为主题的展板,既展出学生如何感恩又展出感恩的典型事例。

学生之间的纠纷少了,他们之间多了和谐、少了打闹。

还常常看到跌到的学生马上有人上前搀扶,帮他(她)擦干眼泪,伤得严重的被搀扶到门卫室搽药水;班级的走廊、教室变得干净了,因为学生懂得了走廊、教室是他们锻炼身体健康,他们懂得了: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