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风景线-表格-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流动的风景线》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和观察生活中的风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风景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了解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观念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学会观察生活中的风景,提高绘画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景,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批评能力。
4.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绘画,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绘画知识和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优秀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绘画一幅风景画,边画边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景画的绘制过程。
六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风景线》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如何表现风景的流动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绘画技巧。
2.案例分析:每个小组分析一幅描绘流动风景线的作品,总结其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6.展示评价,激发创新: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7.总结反思,不断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章节《流动的风景线》的教学导入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幅流动风景线的长卷画。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讨论、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绘画技能。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身边的美好风景,注意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体现流动感。作品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组系列画。
5.拓展阅读:了解一位著名风景画家及其作品,了解其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3.互帮互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绘画技能。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单独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描绘流动风景线的作品。
2.教师指导: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幅具有流动感的风景画。
小学美术《流动的风景线》教案
1.教学重点
(1)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通过学习不同线条的运用,展现风景的流动感,如曲线、波浪线等。
举例:在描绘河水流动时,运用曲线和波浪线表现水流的动态。
(2)了解简单的透视原理:学会运用透视原理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
举例:在绘画远处的山峦时,运用一点透视,使山峦具有层次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线条在描绘流动风景中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现出风景的流动感。这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曲线和波浪线描绘河水流动的画面,以及这些线条如何增强画面的动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线条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创作以流动风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流动风景,进行创作。
举例:以行驶的车辆、飘动的云彩等为主题,创作一幅具有流动感的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线条的表现方法: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达风景的流动感,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线条的表现力,并多加练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线条描绘流动风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流动风景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丨浙美版(2012)
教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丨浙美版(2012)一、教学内容本课以“流动的风景线”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风景,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能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2. 如何将生活中的风景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具有画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示范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流动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示范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线条和色彩的练习,尝试表现流动的感觉。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风景画的创作,注意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5. 展示: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流动的风景线1. 线条的运用- 直线、曲线- 粗细、长短2. 色彩的运用- 冷暖、明暗- 纯度、饱和度3. 表现流动的感觉- 运用线条和色彩- 注意画面的动态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进行风景画的创作,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2. 学生写一篇美术日记,记录本课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了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能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流动的感觉。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风景,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具有画意。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流动的风景线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流动的风景线 | 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和形式表现。
2.掌握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流动的风景线的方法。
3.提高学生绘画时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流动的风景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表现流动的风景线时更加真实自然。
三、教学准备1.流动的风景线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提前准备好绘画工具和颜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流动的风景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流动的风景线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知能力。
2. 分析教师分析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和形式表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流动风景线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方式。
3.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或纸张上进行流动的风景线的表现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流动的风景线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学生自主绘制流动的风景线作品,并结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不断完善作品。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绘画时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学生互相欣赏和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分享和比较,发现不足并收获进步。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流动的风景线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知能力。
我还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分析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表现流动的风景线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我发现学生们的创意和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体来说,此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流动的风景线,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2 教学内容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流动的风景线的欣赏和分析流动的风景线的创作和展示1.3 教学方法观察欣赏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流动的风景线作品。
讲授法:讲解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
实践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流动的风景线的创作实践。
第二章: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2.1 流动的风景线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流动的风景线是指自然风景或城市景观中,由于时间的推移或观察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的视觉效果。
2.2 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如变化性、动态感、节奏感等。
2.3 流动的风景线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流动的风景线作品,注意观察作品中的动态元素和视觉效果。
第三章:流动的风景线的欣赏和分析3.1 引导学生欣赏流动的风景线作品,注意观察作品中的动态元素和视觉效果。
3.2 分析流动的风景线作品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的应用。
3.3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流动的风景线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流动的风景线的创作和展示4.1 引导学生进行流动的风景线的创作实践。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如绘画、摄影等。
观察和描绘流动的风景线中的动态元素和视觉效果。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2 引导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流动的风景线作品。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教学内容和目标回顾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
总结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进步。
5.2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创作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5.3 教学反馈和改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提出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10 流动的风景线教案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在展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式,说说通过装饰想告诉人们什么。
反
思
编写者
执教者
第教时
教学
内容
流动的风景线
设计
理念
本课选择观光车、出租车、校车、公交车和学生作业的照片,使学生对车身的装饰设计有直观的了解,提供装饰形式与方法的参考。
课时
教学
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教学
资源
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画笔。
课件。
修改意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1.揭题。
出示课题:《流动的风景线》。
2.欣赏、分析。
(1)回忆生活中有车身装饰的各种车辆。
(2)出示一组图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
(2)教师提问:车身装饰一般在什么部位?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
(3)教师提问:车身装饰有几种类型?
①广告装饰(商业的、公益的);②个性化装饰……
4.欣赏图片,说说装饰设计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手绘图形设计;②手工粘贴设计;③电脑模拟设计;④模型分面设计;⑤局部位置面块设计。
5.学生作业。
(1)自选一种车辆,对车身进行装饰,时间20分钟。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教案设计
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装饰的方法和作用,感受车身外部装饰的魅力。
2.通过汽车装饰的赏析,尝试用剪、贴、绘等技法体验车身装饰,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车身装饰作品。
3.培养对汽车装饰的审美能力,生活美的鉴赏能力,拓展创新思维。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装饰改装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汽车文化潮流,并发展成为一项庞大的汽车文化产业。
教材列举了不同款式装饰的汽车,通过欣赏汽车图案,感受点、线、色彩等造型元素带来的视觉美感。
进一步讨论分析、了解汽车装饰的方法和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装饰技法对汽车进行装饰美化,以此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下一课的《公交站台设计》做铺垫。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汽车的装饰方法,尝试车身的装饰。
难点:运用多种装饰方法美化车身。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方案一课前准备(学生)彩色卡纸、双面胶、尺子、水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美工刀等用具。
教学过程1.设疑导入。
(1)猜一猜青花瓷纹样是什么物体,先后出示5个青花瓷纹样,最后完整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花瓷纹样装饰的汽车。
(2)引出课题:《流动的风景线》。
2.问题探究。
(1)汽车装饰的起源——赛车。
(2)汽车装饰的作用: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美观等作用。
(3)什么样的车能进行装饰?3.交流技法。
(1)汽车形体大揭秘,分析了解大巴车、货车、小汽车三种汽车的基本结构。
(2)汽车的车身装饰有哪些基本方法?(图形装饰法、文字图形装饰法、色彩线条装饰法)方法拓展:文字装饰法、线条图形装饰法等。
(3)如何装饰汽车?从图案位置、图形面积、主体色调等三方面分析,强调装饰汽车应注意的问题。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4.实践探究。
(1)作业布置: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平面的车身设计,并用剪、贴、绘等技法进行车身装饰与美化。
(2)动动手,做一做。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参考图片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光线、曝光等。
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通过摄影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怎样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3. 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摄影实践:拍摄流动的风景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摄影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中的构图、光线、曝光等要素,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摄影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投影仪、幻灯片2. 摄影作品示例3. 摄影器材(相机、三脚架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动的风景线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讲解: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构图、光线、曝光等。
3. 示范: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中的构图、光线、曝光等要素。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摄影实践,指导学生拍摄流动的风景线。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互相交流和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摄影的重要性和技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拍摄流动的风景线,并写一篇摄影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摄影作品的质量,包括构图、光线、曝光等方面的运用。
2. 学生对摄影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摄影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邀请专业摄影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摄影艺术。
3. 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八、教学参考资料1. 摄影教材和教程2. 摄影作品集3. 摄影相关文章和论文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第二课时: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构图、光线、曝光等要素3. 第三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摄影实践,拍摄流动的风景线4. 第四课时:展示学生摄影作品,互相交流和评价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十、课后作业1. 继续拍摄流动的风景线,锻炼摄影技巧。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流动的风景线 |浙美版(2014秋)
第1课时流动的风景[活动目标]1、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知道交通工具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
2、深刻了解并体会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决心。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
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
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在生活中对交通工具有一定了解。
重点: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知道交通工具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
难点: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调查了解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第一单元1、师提问: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变小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广袤的地球,是什么使我们感到世界变小了,使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2、学生谈谈:(1)、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拉近了各地的距离。
(2)、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各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如图同在面对面地交谈。
(3)、广播、电视、报刊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各类信息,现代传媒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
二、导入:交通在线——流动的风景1、师讲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老师上下班时最爱骑电动摩托车了,灵活性很大。
如遇到雨雪天,就坐公共汽车;有时候时间来不及了,就打出租车。
同学们都用过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2、师小结:交通工具原来有这么大的能量,那么同学们愿意对交通工具作更多的探究吗?跟我来吧!(多媒体播放揭题)三、探究:交通工具背后的故事1、师:关于“流动的风景”,你还想探究什么?(1)、小组内结合课前搜集进行交流。
(2)、师生共同围绕交通工具展开交流。
(3)、在古代时,我们的祖先也用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吗?看了这幅图,你知道“车水马龙”的意思了吗?2、生小组交流。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风景线_浙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风景线_浙美版
例2:公交车公益广告。
2019年,一款红黑色相间、车身布满京剧脸谱的公交车将投放在奥运场馆和媒体村的运营中。
(哪些人会看到这辆公交车?看到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彰显个性与情感。
例3:某一私家车上粘贴的国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例4:某一跑车上喷绘的猎豹纹所展现的力量感与速度感。
③统一和谐的美。
例5:杭州市“游2”公交车的古典造型分析。
例6:杭州市出租车的统一色彩分析。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特色的车身装饰进行分析。
)
3.设计车身装饰。
(1)出示并赏析不同形式的范作。
①纸盒模型。
②平面手绘。
③手工粘贴。
(2)谈谈自己对车身装饰作品的设想。
4.创作。
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设计意图。
6.课后问题。
哪些车适合进行装饰?车身颜色、图案可以随意改变吗?。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
3. 创作自己的风景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1. 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
3.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风景画作品。
四、教学难点1. 风景画中空间感和光影的处理。
2. 创新思维在风景画创作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风景画的理论知识、技巧讲解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光影处理等。
3. 观察和描绘: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景观,并进行速写练习。
4.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风景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师展示风景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
4.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努力程度。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内容、技巧和创意,给予肯定和建议。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风景画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2. 开展风景写生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风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定义和分类2. 风景画的创作技巧3. 观察生活中的风景4. 绘画表达情感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景画作品、绘画材料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的基本知识。
3. 教学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生活中的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创作指导: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风景画创作。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展示作品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创作思路、技巧运用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从欣赏的角度出发,给予鼓励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风景,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流动的风景线》(六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流动的风景线》(六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种类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特点。
掌握以交通工具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材料选择等,能够创作出表现交通工具动感和美感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分析交通工具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对动态物体的感知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对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交通工具这一现代文明产物的热爱之情,感受交通工具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交通工具的艺术魅力。
交通工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其造型、色彩和装饰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
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如古代的马车、帆船,现代的汽车、飞机、高铁等,都有独特的外形结构。
马车的优雅曲线、汽车的流畅线条、飞机的独特机翼形状等,都是造型艺术的体现。
在色彩方面,交通工具的色彩选择往往与功能、文化背景相关,比如消防车的红色醒目警示,救护车的白色象征纯洁与希望,同时色彩搭配也遵循美学原则,增强视觉吸引力。
装饰上,从古代交通工具的雕刻、彩绘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品牌标识、图案设计,都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掌握以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创作技巧。
在绘画创作中,要抓住交通工具的动态特征,通过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来表现其运动感,如用倾斜的线条表现汽车的快速行驶,用波浪线表现帆船在水面的起伏。
构图上要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比例,突出主体,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如将小巧的自行车与高大的建筑对比,凸显自行车的灵动。
在手工创作时,要根据所选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如用彩纸制作汽车模型时,要考虑纸张的韧性和可塑性,利用折叠、卷曲、粘贴等技巧实现造型,同时注重色彩的搭配协调,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流动的风景线教案
流动的风景线教案教案标题:流动的风景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描述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流动的风景线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
教学内容:1. 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
2. 流动的风景线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3. 不同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流动的风景线,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知识讲解:3. 介绍流动的风景线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分析和讨论流动的风景线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气候、人文等方面的因素。
案例分析:5. 提供不同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6.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所选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案例,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思考。
综合比较:7. 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地区流动的风景线的比较,比较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8. 学生讨论和总结不同地区流动的风景线的共同特点和独特之处。
拓展活动:9.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展示海报。
10.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互相评价和讨论。
总结回顾:1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流动的风景线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
2. 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制作的展示海报。
3. 学生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评价和讨论参与度。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流动的风景线。
2. 流动的风景线案例材料。
3. 学生研究所需的图书、互联网资源等。
教学延伸: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与流动的风景线相关的主题,如河流、气候变化等。
2. 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当地的流动的风景线。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范文
【流动的风景线美术教案】引言:美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在美术教育中,灵感的激发和创造的发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体验开阔无限的世界,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本教案将以“流动的风景线”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流动生命的美丽,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有效的支持,开启美术创作的大门。
一、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颜色、形状等元素表现风景线的流动美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提高对风景的感受与表达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风景线的流动元素-色彩、形状、线条等2.创作实践-利用各种材料表现流动的风景线3.策划方案-从绘画至美术作品的全面策划三、教学过程:1.导入学习:观察流动的风景线美图,感受风景线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对“流动的风景线”这一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分析:介绍风景线的流动元素,如颜色、形状、线条等,让学生了解每一种元素的美学价值,分析和发现风景线的美,在脑海里形成对“流动的风景线”这一主题的创作构思。
3.实践创作:利用各种材料进行风景线的创作实践,如绘画、装置艺术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流动的风景线美。
4.策划方案:从绘画到美术作品的全面策划,让学生在创作中思考如何提炼更好的构思,从方案制定到图形设计,通过创新的、形象的、规范化的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对流动的风景线的感悟与理解。
5.作品展示:完成作品后,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美术展览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留下来的美好记忆。
四、教学重点:1.对风景线的观察理解及对颜色、形状、线条等美学元素的理解。
2.基本表现技巧的掌握,如色彩调配、构图等。
3.发掘学生的原创、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通过创作简单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命的美好。
五、教学难点:1.如何创意性地表达流动的风景线的美感,如何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
2.如何使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创造性作品,体现学生的谋划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流动的风景线-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
流动的风景线-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课程简介这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设计的美术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让他们掌握绘画和色彩的基本技巧。
2.介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帮助学生练习分析和判断艺术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和批评能力。
4.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把握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风景画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学习绘制流动的风景线,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审美素质。
教学准备1.滚轴画纸和颜料2.桌面和椅子3.教师打印的资料和视觉材料教学内容阶段一: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了解风景画的意义和作用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些地理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瑞士、海南、江南等地的自然风景以及风景画的精美绘制,让学生对风景画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阶段二:主体环节1.介绍流动的风景线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通过介绍艺术家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知道如何通过表现流动线条和游动颜色来绘制风景画,让画面更加生动动感。
2.展示视觉材料和资料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视觉材料和资料,介绍风景画的特点和各种绘画方法及技巧,让学生对绘画技巧有初步的了解。
3.学习绘制线描老师可以从基础绘画开始,让学生学习绘制线九影响,学会通过线条来表现出一些基本的风景画,也可以同时介绍不同种类的线条,线条的细节,局部的阴影等,让学生对绘画中的细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4.学习涂色和渐变法通过贴近生活中的颜色,学生可以品味自然中不同层次”的色彩,同时愉悦心情。
同时,通过教授颜料的调和等技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
阶段三:总结环节在本环节,老师要对学生在本次课程学习中实践和创新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论。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风景线_浙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风景线_浙美版
流动的风景线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或硬纸板、剪刀、彩色笔。
(教师)汽车车身装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关注车身装饰。
(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经过车身装饰的汽车图片。
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汽车图片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并总结:颜色、图案、内容吸引眼球。
2.赏析车身装饰。
(1)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看到汽车车身装饰的例子。
(2)教师提问:汽车车身装饰有哪些类别?
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片深入了解。
①广告(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多数出现在公交车或企业店铺专用车上。
②城市形象色彩与标识:集中体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
③个性图案:多数出现在私家车特别是越野车上。
(3)深入认识车身装饰的作用和意义。
①传媒意义。
例1:对一集装箱车车身装饰广告进行分析。
(哪些人、多少人看到了车上的广告?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在展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式,说说通过装饰想告诉人们什么。
反
思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教学
资源
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画笔。
课件。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揭题。
出示课题:《流动的风景线》。
2.欣赏、分析。
(1)回忆生活中有车身装饰的各种车辆。
(2)出示一组图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
(2)教师提问:车身装饰一般在什么部位?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
(3)教师提问:车身装饰有几种类型?
①广告装饰(商业的、公益的);②个性化装饰……
4.欣赏图片,说说装饰设计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手绘图形设计;②手工粘贴设计;③电脑模拟设计;④模型分面设计;⑤局部位置面块设计。
5.学生作业。
(1)自选一种车辆,对车身进行装饰,时间20分钟。
编写者
执教者
第 教时
教学
内容
流动的风景线
设计
理念
本课选择观光车、出租车、校车、公交车和学生作业的照片,使学生对车身的装饰设计有直观的了解,提供装饰形式与方法的参考。
课时
教学
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3)教师问:同学们,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用自己的方法分类。
学生答:(根据生活中观察的车进行归类。)
(4)教师小结:①从功能上分;②从车型上分;③从色彩上分。
3.欣赏、感受。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不适合车身装饰和适合车身装饰的两种车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车适合车身装饰?为什么?
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小结并介绍一些不适合车身装饰的特殊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