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难封一:[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典故(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有才而得不到重用,文帝时被委派为特使赦免了轻罪重罚的云中郡守(亦是《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时拜楚相不就又被免,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飞将军李广本人亦为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元老,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多为后世称颂在此不赘述,缺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故后世多把李广作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用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于是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
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转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贾谊的典故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后汉书•梁鸿传》。
梁鸿,东汉文学家。
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
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
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
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后来每当他拖着白天干活的疲惫身躯回家时,非常敬重丈夫的妻子由于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
李广究竟为何难封?
“李广”究竟为何“难封”?王勃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千百年来,李广成了才德出众却不得志的所有人的代名词。
但是,深入研究一下李广一生的行事,我们便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他没被封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没有什么怨愤可言。
李广,西汉名将,陕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无疑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
自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由于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军前自杀,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为二千石吏四十余年,但至死未得封侯。
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李将军列传》,对李广的遭遇寄予了无限的感慨和同情,令后人一掬“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之热泪。
太史公本人还因为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向汉武帝辩解而被施以宫刑。
然而,他并没有揭示造成李广不能封侯的深层次原因,却使得李广的“飞将军”正面形象代代流传,二千多年来让后人感慨、惋惜。
而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却是意气用事、难着边际,更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李广缘何而不封侯。
“李广难封”之因,我们应对历史做冷峻的思考。
任何结果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造成的。
外因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内因。
我们先谈外因。
李广的青年时代恰逢文景时期,那时国力还不足以与匈奴打一场大战,李广英雄无用武之地。
文帝也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在那个大背景下,再有才干的将领也难有所作为。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李广来说不是好事,但也绝不是坏事。
要知道,个人勇、力远远赶不上李广却被封侯的大有人在。
比如,李广的从弟李蔡也事汉文帝做郎官,同样出征、同样有战功,又同样抗击匈奴,李蔡封为乐安侯,官到丞相;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
甚至李广的部属边史、士兵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的。
偏偏李广本人却不能封侯,甚至落得引刀自刎的下场。
这样分析,不能说李广太委屈,社会不公平,而是说,文景武帝的社会背景虽对李广不太利,但不是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在唐代的文学圈里,王勃是真正的少年天才,他天聪早慧,六岁能文,九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即能发现其中谬误,并写出《汉书注指瑕》十卷。
据《唐摭言》记载,王勃写出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时,年仅十四岁。
可惜的是据《旧唐书》所载,王勃“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新唐书》又说他“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估计后者是虚岁,古人算虚风时,把十月怀胎也算作一岁,据现代学者的最新研究结论则是:王勃生于公元650年,664年写《滕王阁序》,卒于676年,他在人世间只匆匆度过了26个春秋,当唐高宗看到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赞叹不已,要亲自召见王勃时,王勃已经落水而死了……不管是对谁来说,王勃的生平都让人唏嘘不已。
(王勃画像)王勃的《腾王阁序》里有一段经典的段落: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冯唐像)这里提到了一大堆人生无奈的事,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后,王勃提到了冯唐,并说“冯唐易老”,王勃为什么这样说呢?冯唐是汉代将领,身历三朝,汉文帝时,冯唐因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但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啥话都直说,因此时时被人排挤,连见汉文帝时,他也是直话直说,《史记》里这样记载:冯唐是代郡人。
汉文帝曾经做过代王,就问冯唐:“我在代郡时,我的下人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作战的情形。
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
你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提起这个李齐,他尚且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
”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
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
历史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历史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导语: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经说,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说的就是感伤这两人不被重用的无奈。
那么他们两人为何不被重用呢?是因为统治者不能慧眼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经说,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说的就是感伤这两人不被重用的无奈。
那么他们两人为何不被重用呢?是因为统治者不能慧眼识珠吗?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
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
《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伤脑筋的汉文帝感慨地说,若能得到廉颇、李牧,自己就不必发愁了,“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此时,冯唐竞当众毫不客气地批评道:“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这话当然令汉文帝极为不悦,“上怒,起入禁中”。
由此小事即可看出,冯唐的耿直、不善逢迎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不过,汉文帝毕竟有雅量,不但没有处罚冯唐,反而又找冯唐谈心:“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他还耐心地让冯唐道出说这番话的缘由。
于是,冯唐先道歉说“鄙人不知避讳”,之后才说出了缘故,原来之前被罢免的云中太守魏尚本是能抗击匈奴的将才,只因报功时多报了6个首级,竟遭撤职。
冯唐认为对于边防重将,要放手任用,赏罚分明。
魏尚带兵得法,匈奴不敢侵犯。
如今仅仅因为一点小过错便重罚,即便得到名将,又如何能用好呢?于是,汉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由此,他对冯唐也开始重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详解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详解“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历来公认是抒发命运乖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青春易逝之情的名句。
那么,冯唐为何易老?李广为何难封?王勃此句,究竟表达什么情怀?先说冯唐易老。
冯唐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
在二十四史中,以官员身份入史的,算是级别很低的一个人。
一生主要的职位是“中郎署长”,做过约十年的“车骑都尉”,很短时间的“楚相”。
一生事迹也不多,亮点就是为魏尚辨冤,并持节云中,让魏尚官复原职。
司马迁之所以专门为他立传(《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因为他“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
然而真正让冯唐声名显赫的原因,却是他的“易老”。
冯唐为何易老呢?分析起来有如下一些原因。
冯唐易老的原因首先是汉代的“举孝廉”选官制度。
西汉强调以“孝”治国,其中一个主要的证据是,西汉的皇帝,除了高祖刘邦外,谥号里都有一个“孝”字。
在家孝父母的人,做官一定忠君。
当然,这是皇帝们的逻辑,也是他们的梦想。
在汉代,想做官,途径倒是很多。
首先当然是皇亲国戚,皇帝老儿想让你做个什么官,说句话就行了。
再有就是达官贵人、豪强士族的后人,有人推荐,做官也容易。
如果你舍得银子,捐钱捐粮买个官做,不仅理所应当,而且还正大光明。
这些条件都没有的贫民百姓呢,武可以从军,积累军功,做官封侯也非难事;文可以成大儒,经学研究透彻,先做“博士”后做高官,甚至可以做到丞相,比如匡衡,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
如果你文武双不全,也还有一条路,就是“举孝廉”。
这“举孝廉”,顾名思义,当然是重在品德。
要孝顺父母、为人清廉。
学问也要考虑的,不过,这倒是其次。
若有特别“孝”或者特别“廉”的,学问倒不在乎。
这“举孝廉”其实是一种推荐制度,汉代要求地方官、中央官二千石以上的,每年都要推荐这样的人才。
若是推荐出特别优秀的人才,推荐者要受到奖赏。
当然,若是推荐出来的人犯了事,也要受到牵连。
冯唐就属于这类人。
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难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典故,讲述了李广因为身高过高而无法封官,最终在汉武帝的赏识下,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
相传,汉武帝在寻找一位将领时,听说了李广的名字,便让他前来面试。
然而,当汉武帝看到李广身高过高,无法穿上官服,便打算放弃他。
李广却毫不气馁,主动提议,让汉武帝给他一根长杆,他可以用这根长杆来指挥士兵,不需要穿上官服。
汉武帝听了,觉得李广这个人既聪明又有才干,于是便任命他为将军,并赐给他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以李将军为先锋,率领三千勇士征战四方”。
李广接过大旗,带领士兵征战四方,立下了许多战功。
最终,他因为勇猛善战,成为了汉武帝心目中的得力将领,也因此得到了封官。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要善于用自己的特长去克服困难。
同时也表明了汉武帝善于发掘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意思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意思
【意思】
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原文出处】
《滕王阁序》(节选)
(唐代)王勃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节选译文】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
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
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
凌云壮志。
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楚辞虽然出自百多年前,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深深印在了心中,体现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它是对历史上三位伟大爱国英雄的缅怀,那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国苦不堪言,一朝日不落,九州大地遍布瘟疫,饥荒不断,种种暴戾暴政覆盖着它的面容,整个国家处于灰暗的苦无极限,本就贫穷的民众又有几分不幸福可言,家室情绪沉重。
就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三位伟大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继出现,以身作则,以言传道,用了他们自己的血汗来赢得全国人民胜利,挽救了这个苦苦挣扎的国家。
他们不仅是以身体实际行动改善了当时国家灰蒙蒙的面貌,更是以他们金口玉言劝导了无数穷苦百姓,提振了他们的信心,带来了他们性子里最坚韧不拔的信心。
冯唐易老,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在抗击暴政残害百姓的运动中立下大功,不可磨灭的英雄形象,被万千爱国者所尊重膜拜。
他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像明灯照亮了这个苦苦挣扎的时代,他用仁义之心,感化了许多无辜受害的百姓,引领他们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李广难封,他是一位英雄中的英雄,他是在抗击荆轲之乱的阴谋中立下了非凡功绩。
他是一位有着英雄气概,勇敢无畏的实践者,是一位怀着爱国精神,不怕牺牲的爱国者。
他百折不挠的心,敢于抗击强权,敢于拒绝不公,带领着穷苦百姓前进,最终成就了物以类聚的壮举,获得了百姓的永久尊重和敬仰。
自古以来,爱国心永不改变,人们以身体实际行动,为了祖国的凋零储备财富,不怕牺牲,坚守梦想,为了救国祈福,努力前行。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以他们的勇敢和自强,带领着人们走出困境,赢得荣耀,然而,他们也意味着人们在苦难中永不灰心,永不放弃,在潮起潮落中抵抗历史的洪流。
虽然百年隔,他们的英勇事迹仍然被传颂,他们的故事被无数的孩子所听闻,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精神。
细思极恐,真正的英雄是如何走出苦难,如何付诸行动,如何书写英雄的传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今天!《嗟乎时运不齐运多舛唐易老广难封》,一句伟大英雄的敬仰之词,永恒流长,永远被不朽,因为他们是爱国者,是抗击灾难的勇士,他们是历史的使者,是时代的代言人,把爱国精神传承下来,在永恒的世界里传送激情与热情!。
藤王阁序中的典故
《滕王阁序里的有趣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滕王阁序》里的一些好玩的典故。
有一个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
冯唐这个人呀,很有才能,可是年纪大了才被重用。
李广呢,打仗特别厉害,可就是没得到封侯的赏赐。
就好像咱们班的小明,学习很努力,可是这次考试没考好,有点可惜呢。
还有“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孟尝品行高洁,可就是没人赏识他。
这就像我们学校的小红,画画特别棒,但是没被选去参加比赛。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个也很有意思。
阮籍有时候很任性,走到没路的地方就大哭。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像他这样遇到困难就哭鼻子哟。
这些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呀?《说说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滕王阁序》里的典故。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这个人很有学问,陈蕃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床。
这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来家里玩,我们会把最好的玩具拿出来给他玩一样。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是个能推荐人才的人,如果遇不到他,有才能也发挥不出来。
就像我们在学校,如果老师没发现我们的优点,我们也会有点失落呢。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子期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这是多么难得的知音呀。
就像我们找到一个特别懂自己的好朋友,是不是很开心?小朋友们,这些典故是不是很有意思?《滕王阁序里的典故故事》小朋友们,咱们再来听听《滕王阁序》里的典故。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很有才华,却被贬到长沙。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明明做得很好,但是还是被误解了。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被迫跑到海边,不是没有好的时候。
这就像我们在玩游戏,有时候运气不好输了,但不代表一直会输。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也能保持清醒,在困境中也能开心。
小朋友们,我们遇到困难也要像这样保持乐观哟。
这些典故就像一个个小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呀?。
《滕王阁序》典故详解及古今对照(经供参考)
《滕王阁序》典故详解及古今对照(经供参考)《滕王阁序》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千古话题李广难封 是飞将军能力不够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千古话题李广难封是飞将军能力不够吗?
导语:说起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我们马上能想到和李广有关的那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们看下李广生平:汉文帝时期,李广从军抗击匈奴,因军功
说起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我们马上能想到和李广有关的那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我们看下李广生平:汉文帝时期,李广从军抗击匈奴,因军功升为汉中郎;汉景帝时期,先后任北部边域的七郡太守,而且在任期内,鲜少有匈奴来犯境;汉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掌管皇帝禁宫的主要职能官员之一,实际权利很大。
不难看出,李广其实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将军,而且还是三朝元老!
那明明有能力、有资历又有名气,可是却迟迟不能封侯呢?
李广的一生,经历了文帝、景帝和武帝三个朝代。
文帝就赞叹李广的英勇,说他要是生在高祖时代,轻轻松松就能当个万户侯。
可惜文景之治那时,休养生息,对边境的匈奴,实行的也是和平策略,李广根本没有立战功的机会。
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文帝和景帝的时代,大家就都认为李广应该封侯了。
后来汉武帝上位,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多次对匈奴发起战争,按理说,李广封侯的机会应该来了。
可是咱们这位飞将军李广,点实在太背,汉朝和匈奴之间大型的战役,他参加了四次,却都没能如愿封侯。
后来连司马迁都在史记里说李广点背。
那对于能封侯的飞将军李广来说,这点有多背呢?。
第一次,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
李广部队前进数百里,遇见匈奴左贤王的四万骑兵,这是几倍于己的敌人啊,要不是匈奴想活捉李广,他可能就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本文是关于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
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后来,北方的匈奴族又来入侵汉朝,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将军。
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将帅之事交谈起来,没想到,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能。
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职的冤案,并恳求汉文帝把魏尚官复原职,而且让魏尚率兵攻打匈奴。
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
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
因此对于李广难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_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
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后来,北方的匈奴族又来入侵汉朝,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将军。
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将帅之事交谈起来,没想到,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能。
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职的冤案,并恳求汉文帝把魏尚官复原职,而且让魏尚率兵攻打匈奴。
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
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
因此对于李广难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
以力战为名。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
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葆。
”意思是兵器太锋利了就容易折断。
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亏匈奴人不懂汉家孙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广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计捉走或杀死。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一句诗词,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一句。
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一句诗词,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一句。
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冯唐是一位大臣,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早在汉文帝时,就做上郎官的位置了。
但是因为其性格太耿直,说话直来直去,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一直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冯唐抗击匈奴有功,但是因为多上报了6个首级的斩获,而获罪改任。
后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他非常欣赏冯唐的才华,于是就派人召冯唐进宫准备授予官职。
可是当时的冯唐已经九十岁的高龄了,再也没有精力为国效力,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文帝时,面对匈奴的进攻,李广就展现了其勇猛的一面,获封郎官。
汉文帝称赞他说:你呀,就是错生了时代。
如果在高祖时代,你一定能封个万户侯。
后来到汉景帝时代,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立有大功。
却因为不识时务,私自接受梁王刘武授予的“大将军印”。
引起汉景帝的不满,所以没有封赐李广。
汉武帝时,李广虽多次攻击匈奴有功,但是在汉武帝眼里他一直都是“功过相抵”。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到其至死也没有封侯。
古代记载人才不被重用典故文言文
古代记载人才不被重用典故文言文1. 人才不被重用的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嗟乎!时运不齐,鸣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注一】冯唐,西汉人,以孝闻名,文帝、景帝时得不到重用,武帝求贤良,受人举荐,但冯唐时已九十多岁,终因年老不得为官。
【注二】李广,汉武帝时明将,屡立战功,却未能得到封爵。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冯唐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
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后来汉武帝寻求贤才,听到人们盛赞冯唐,就召见了他,但这时冯唐已九十余,不能复为官,这就是“冯唐易老”的故事。
冯唐青壮年正逢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时期,政治上还较清明,两位皇帝还比较励精图治,但冯唐一直没得到重用,空有满腹经纶,难遂报国之心,直到白发皓首,也没得到施展的机会,难怪事隔700多年王勃年纪轻轻就发出“冯唐易老”的感叹。
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大小七十余仗,他都参加了,而且英勇善战,匈奴闻风丧胆,称他为“飞将军”。
唐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千古绝唱,可谓妇孺皆知。
但就是这么一位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将,最终也不得封侯之赏,而和他同时参加对匈奴作战的将领中,才能和声望远远比不上他却被封侯的达数十人。
“飞将军”李广最后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迷失道路,引咎自杀。
全军将士痛哭失声,“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这就是“李广难封”的悲剧。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这两件史实,都发生在汉朝,都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
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巳晚,后者的赏罚不明他是难辞其咎的。
这两件令人叹惋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
他们的“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的需要,他们的“论功行赏”只不过是施展“权术”的一个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出自哪里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出自哪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
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原文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天人一作:仙人;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李广难封【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李广难封【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李广难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自己怀才不遇,不被别人看重,它出自于唐·王勃《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具体的用法吧。
【注音】lǐ guǎng nán fēng
【典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同“李广未封”。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李广难封
【同韵词】正正经经、知出乎争、板上钉钉、遣将调兵、一路福星、阒无人声、寂然无声、一口一声、江湖医生、寥若晨星、......
【年代】古代
【教学同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藤王阁序》高中四册·课文·22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中郎将李广任边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闻风丧胆。
他一生不被重用,没有受到封侯的奖赏,最后被逼自杀。
他的部将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却官至丞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导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
“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
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后来,北方的匈奴族又来入侵汉朝,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将军。
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将帅之事交谈起来,没想到,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能。
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职的冤案,并恳求汉文帝把魏尚官复原职,而且让魏尚率兵攻打匈奴。
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
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
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
因此对于李广难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
以力战为名。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
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葆。
”意思是兵器太锋利了就容易折断。
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亏匈奴人不懂汉家孙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广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计捉走或杀死。
虽然李广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李广除了力战外,不懂战略部署,从战术上胜敌人,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自负非常轻敌。
李广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李广被捉。
此点说明李广一介勇夫,除了单对单、等对等、多打少外,只要敌人兵一多,李广便无可奈何,要么兵败,要么被捉。
李广设计逃走,李广兵败,当斩,赎为庶人。
李广回霸陵亭太晚,城门已关。
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劲,呵斥广:“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李广气而无可奈何。
虽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办事。
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心想:“上次被那个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视我飞将军,这次我非杀了他而后快。
”于是李广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
这一点说明李广心胸太狭窄,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
”李广心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见李广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事。
如果李广不杀霸陵亭尉的话,霸陵亭尉必然会内疚自责,感激李广的不杀之恩,他也必然在杀敌时力战以报答李广,但李广却凭一时之气杀了他。
没有恢宏气度的人又怎么会去统领千军万马呢?
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狱吏田甲辱安国。
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
”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
田甲知后,逃走。
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
”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
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
”韩安国不仅放走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
这就是韩安国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
但李广却做不到。
李广数不能封侯,于是向搞星相占卜的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侯位列三公,然
而我却没有封侯,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王朔说:“你想想,你
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
经投降的八百人。
”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
”杀俘虏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800人,因此李广必会遭到报应。
果然从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李广家就衰败下去。
李广在参与卫青大将军的漠北之决战时,卫青让李广从侧路袭击,但李广一介勇夫思想的顽疾又出现,他请战当先锋,但卫青却没有同意李广的请求,李广怒而回部。
一是卫青了解李广,李广自以为是,不听指挥,没有大局意识,跟敌人小打小闹行,大规模作战就不能胜任了;二是卫青看到李广年纪也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足,而且李广
急于封侯,想最后一博取得战绩,因此在他这种急于求胜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
因此卫青还是很理智的`拒绝了李广的请战请求。
但就是让李广从侧路进攻,李广也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以至让单于逃跑。
卫青责怪了李广几句。
李广顿时感到一阵悲凉:“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然后引刀自刭,死的很悲壮,百姓闻之皆恸哭之。
最终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机会。
说到跟匈奴的大战斗李广没有胜过,但在“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
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
李广将军印,李广不识事务,竟然接受了。
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宫时,希望李广能支持他,这一点汉景帝刘启很明白。
当时李广为什么要接受将军印呢,还是一点原因李广眼光短浅,分不清利害关系,自以为立下战功,梁王授给将军印,这是对我的奖赏,我还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
结果李广此局触怒皇帝,未受到丝毫奖赏。
老子曰:“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但李广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太天真。
不可否认,李广很忠诚很爱国,但毕竟李广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能力上(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识)的不足,虽然在小规模战斗上,他表现出来的勇猛以及处变不惊的大将气度,但这些只能使李广扬名,而大战斗中李广总是屡战屡败,没有大的战绩可言,因此李广至死难封。
命哉!
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历史典故」
2.历史典故汇总
3.凤城历史典故
4.历史典故精选
5.精选历史典故
6.历史典故大全
7.历史典故:请君入瓮
8.请君入瓮历史典故
上文是关于历史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