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一(第2课时)语文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加减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合作意识较强,通过情境图和实际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情境图、操作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品数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图中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橘子?”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依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解释答案的依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必修二讲义:第1章+1.2+1.2.4 第2课时 两平面垂直及答案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必修二讲义:第1章+1.2+1.2.4 第2课时 两平面垂直及答案

第2课时两平面垂直1.与二面角有关的概念(1)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一般地,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棱为AB,面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AB-β.(2)一般地,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我们约定,二面角α的大小范围是0°≤α≤180°.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一般地,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思考辨析(1)两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一定垂直.()(3)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行,与另一个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直.(4)一个平面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则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答案](1)√(2)√(3)√(4)√2.下列命题: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b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组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角的最小角;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②④3.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β,则a与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a∥α或aα4.若三个不同的平面α,β,γ满足α⊥γ,β⊥γ,则α与β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或相交[如图所示,满足α⊥γ,β⊥γ的α与β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为平行,也可能为相交.]M,N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平面MND⊥平面PCD.思路探究:欲证平面MND⊥平面PCD,只需证明平面MND中的直线MN⊥平面PCD即可,取PD的中点E,易知MN∥AE,故只需证明AE⊥平面PCD即可.[证明]如图,取PD的中点E,连结AE,NE.∵E,N分别是PD,PC的中点,∴EN12CD.又AB CD,AM=12AB,∴EN AM,∴四边形AMNE是平行四边形,∴MN∥AE.∵P A⊥平面ABCD,∴P A⊥CD.又CD⊥AD,P A∩AD=A,∴CD⊥平面P AD,∴CD⊥AE.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 AD中,AE是斜边PD上的中线,∴AE⊥PD.又CD∩PD=D,∴AE⊥平面PCD.又MN∥AE,∴MN⊥平面PCD.∵MN平面MND,∴平面MND⊥平面PCD.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即要证面面垂直,只需转证线面垂直,关键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1.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CB=90°,AA1=2AC,D是棱AA1的中点.求证:平面BDC1⊥平面BDC.[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BC⊥平面ACC1A1.又∵DC 1平面ACC1A1,∴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CDC1=90°,即DC1⊥DC.又∵DC∩BC=C,∴DC1⊥平面BDC,∵DC 1平面BDC1,∴平面BDC1⊥平面BDC.SBC,AB⊥BC,AS=AB.过A作AF⊥SB,垂足为F,点E,G分别是棱SA,SC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平面ABC;(2)BC⊥SA.思路探究:(1)在平面EFG中找两条相交的直线分别与平面ABC平行即可.(2)先证BC⊥平面SAB,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BC⊥SA.[证明](1)因为AS=AB,AF⊥SB,垂足为F,所以F是SB的中点.又因为E是SA的中点,所以EF∥AB.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同理EG∥平面ABC.又EF∩EG=E,所以平面EFG∥平面ABC.(2)因为平面SAB⊥平面SBC,且交线为SB.又AF平面SAB,AF⊥SB,所以AF⊥平面SBC.因为BC平面SBC,所以AF⊥BC.又因为AB⊥BC,AF∩AB=A,AF平面SAB,AB平面SAB,所以BC⊥平面SAB.因为SA平面SAB,所以BC⊥SA.1.证明线面垂直,一种方法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题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两个平面垂直;(2)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3)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因为平面P AD⊥底面ABCD,且P 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所以P A⊥底面ABCD.(2)因为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 A⊥底面ABCD,所以P A⊥CD.又P A∩AD=A,所以CD⊥平面P 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又EF∩BE=E,所以CD⊥平面BEF.因为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若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那么这两个二面角的大小关系如何?[提示]关系无法确定.如图所示,平面EFDG⊥平面ABC,当平面HDG绕DG转动时,平面HDG始终与平面BCD垂直,所以两个二面角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因为二面角H-DG-F的大小不确定.【例3】如图所示,P A⊥平面ABC,AC⊥BC,AB=2,BC=2,PB=6,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思路探究:先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找平面角,再通过解三角形求解.[解]∵P A⊥平面ABC,BC平面ABC,∴P A⊥BC.又∵AC⊥BC,P A∩AC=A,P A平面P AC,AC平面P AC,∴BC⊥平面P AC.又∵PC平面P AC,∴BC⊥PC.又∵BC⊥AC.∴∠PCA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在Rt△PBC中,∵PB=6,BC=2,∴PC=2.在Rt△ABC中,AC=AB2-BC2=2,∴在Rt△P AC中,cos∠PCA=ACPC =22,∴∠PCA=45°,即二面角P-BC-A的大小为45°.解决二面角问题的策略3.如图(1)所示,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CD=a,∠B=90°,∠BCD=135°.沿对角线AC将四边形折成直二面角,如图(2)所示.(1)(2)(1)求证:平面ABD⊥平面BCD;(2)求二面角B-AD-C的大小.[解](1)证明:如图,∵∠ACD=135°-45°=90°,∴CD⊥AC.由已知二面角B-AC-D是直二面角,过B作BO⊥AC,垂足为O,由AB=BC知O为AC中点,作OE⊥AC交AD于E,则∠BOE=90°,∴BO⊥OE.而OE∩AC=O,∴BO⊥平面ACD.又∵CD平面ACD,∴BO⊥CD.又AC∩BO=O,∴CD⊥平面ABC.∵AB平面ABC,∴AB⊥CD,由已知∠ABC=90°,∴AB⊥BC.而BC∩CD=C,∴AB⊥平面BCD.又∵AB平面ABD,∴平面ABD ⊥平面BCD .(2)由(1)知BO ⊥平面ACD ,∴BO ⊥AD . 作OF ⊥AD ,连接BF ,则OF ⊥AD . 又BO ∩OF =O ,∴AD ⊥平面BOF ,∴AD ⊥BF ,∴∠BFO 为二面角B -AD -AC 的平面角. ∵AB =BC =a ,∴AC =2a ,BO =22a . ∵CD =a ,∴OE =a 2,AE =32a , ∴OF =AO ·OE AE =22a ·a 232a =66a ,∴BF =BO 2+OF 2=⎝ ⎛⎭⎪⎫22a 2+⎝ ⎛⎭⎪⎫66a 2=63a ,∴cos ∠BFO =OF BF =12, ∴∠BFO =60°,即二面角B -AD -C 的大小为60°.1.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会求二面角的大小,掌握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和画法,理解并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解决有关面面垂直的问题.难点是综合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关于垂直的问题.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3.本节课的易错点是忽视平面角定义中的垂直关系误判二面角的平面角,垂直关系转化中易出现转化混乱错误.1.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m ∥α,n ∥β B .m ⊥n ,α∩β=m ,n αC .m ∥n ,n ⊥β,m αD .m ∥n ,m ⊥α,n ⊥βC [∵n ⊥β,m ∥n ,∴m ⊥β,又m α,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 2.已知l ⊥α,则过l 与α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个.无数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 凡过l 的平面都垂直于平面α,这样的平面有无数个.]3.已知三棱锥D -ABC 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 =AC =3,BC =2,则二面角D -BC -A 的大小为________.90° [如图,由题意知AB =AC =BD =CD =3,BC =AD =2.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AE ,则AE ⊥BC ,DE ⊥BC , 所以∠DEA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易得AE =DE =2,又AD =2,AD 2=AE 2+DE 2,所以∠DEA =90°.]4.如图,平面角为锐角的二面角α-EF -β,A ∈EF ,AG α,∠GAE =45°,若AG 与β所成角为30°,求二面角α-EF -β的平面角.[解] 作GH ⊥β于点H ,作HB ⊥EF 于点B ,连结AH ,GB ,则GB ⊥EF ,∠GBH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又∠GAH 是AG 与β所成的角,设AG =a ,则GB =22a ,GH =12a ,sin ∠GBH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必修二讲义:第1章+1.2+1.2.4 第2课时 两平面垂直及答案 - 11 - / 11 =GH GB =22,所以∠GBH =45°,故二面角α-EF -β的平面角为4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共15个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共15个练习)

练习一一、基础达标1.2.用竖式计算,能口算的就口算73-26+2045+18-2952-8+353.国庆节快到了,同学们做彩旗布置教室,做了36面红旗和48面黄旗,其中有25面是男生做的。

(1)一共做了多少面彩旗?(2)女生做了多少面彩旗?4.有一本科技书70页,第一天看了25页。

第二天看了29页,第三天从第__________页看起。

5.水果店原有45千克菠萝,第一天卖掉37千克,第二天又购进19千克。

水果店现在有多少千克菠萝?46+28-1781-49-2626+34+19二、思维拓展1.左右两边交换哪两个数字,可以使两边的数字的和同样多?381741172421____________2.停车场两次各开走了17辆汽车,剩下17辆,停车场原有多少辆汽车?3.小明家离书店远80米,星期日,小明去书店买书,走出门10米后,突然想起没有带钱,于是马上回家拿钱,然后再去书店,这一次小明去书店一共走了多少米?三、实践应用1.有一个游戏,经过会被扣掉15分,经过可奖励18分。

请算出最终得分。

(1)60分=()(2)72分=()练习二一、基础达标1.用竖式计算73-29+3638+39+4590-36-282.想一想,算一算+7+7+7+7+7+716-6-6-6-6-6-66 3.我是小医生4.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拿走()个圆片,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个圆片,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个圆片摆到第二行,两行圆片就同样多。

5.□○□=□三、思维拓展1.(1)小红踢了多少下?(2)小明踢了多少下?2.二(1)班同学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其中的31棵树是男生栽的。

(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2)女生栽树多少棵?3.丁丁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75看成了57,这样算得的差是28。

正确的差是多少?三、实践应用1.摆一摆,第一行摆16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怎样可以使两行圆片数量相同,用三种方法摆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二章《时、分、秒》章节常考题集锦(解析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二章《时、分、秒》章节常考题集锦(解析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时、分、秒》章节常考题集锦一、单选题1.(2020二上·镇原期末)过10分是()。

A. 11:25B. 11:35C. 11:40【答案】B【解析】【解答】11时25分+10分=11时35分。

故答案为:B。

【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60小格,也就是60分,据此写出钟面上的时刻,然后用钟面上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后来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2.(2019二上·龙湾期末)他们可能有什么时间踢足球?()A. B. C.【答案】B【解析】【解答】解:A项的时间为7:30,还未开始,B项的时间为9:40,有可能,C项时间为11:05,一个小朋友已经去姥姥家了,故仅B项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他们在8:40开始练琴,然后踢足球,所以踢足球的之间一定是在8:40之后,而小女孩说她在10:30要去姥姥家,踢足球的之间一定是在10:30之前。

所以他们踢足球的时间是在8:40~10:30之间,据此选出合适的时间即可。

3.(2019三上·苍溪期中)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A. 2时7分1秒B. 3时35分5秒C. 2时35分5秒【答案】C【解析】【解答】解:钟面上这时是2时35分5秒。

故答案为:C。

【分析】钟面上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之间,那么选较小的数作为小时数;钟面上,分针指向几,分钟数就是(几×5)分钟,秒针指向几,秒针数就是(几×5)秒。

4.(2019二上·黄岩期末)丽丽画画的时间可能是()。

A. B. C.【答案】A【解析】【解答】解:两人从9:30开始画画,丽丽10:00就画完了,A为9:40,B为9:20,C为10:10,所以只有A在9:30~10:00这个时间段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全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全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全集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先圈一圈,再填空。

1.11棵,每2棵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棵。

11÷2=□(份)……□(棵)2.13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还剩()块。

13÷4=□(块)……□(块)3.14只小鸭,每3只一份,有()份,还剩()只。

14÷□=□(份)……□(只)二、看图填算式。

第2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计算1.2.你能直接写出答案吗?3.小动物乘车:连一连。

4.竖式计算。

5.下面的计算正确吗?不正确的请在下面写出正确的。

6.连一连。

第3课时练习一一、填一填。

1、(1)10个苹果,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2)10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

2、把11个梨,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盘,还剩()个。

3、有14朵花,每个花瓶插()朵,插了()瓶,还剩()朵。

4、在算式42÷9=4……6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6是()。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

6、在□÷8=6……□,余数最大是()。

7、按要求将算式填在圈子里。

29÷4 37÷7 46÷9 32÷824÷6 10÷3 32÷5 18÷2没有余数二、算一算。

1、口算。

40÷5= 42÷7= 24-7= 32+6= 9×3= 30÷7= 7×8= 15÷5= 42+8= 27÷3= 25-10= 18÷4= 2、用竖式计算。

16+24= 38÷7= 47÷6= 35÷9=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 542 35787545629654544、连一连。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数数,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加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还不够熟悉,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数的认识,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顺序的掌握,以及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组合作中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图片、动画和实际操作的教学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以及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100以内的数。

学生需要按照数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列好后,各小组进行展示。

练习一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时计划(教案)1.练习总结。

提问:能和同学说说你的练习收获吗?2.思考练习一第5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

引导:根据条件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等会交流。

(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交流问题,说说怎样算,教师适当板书求和、求相差数的问题。

说明:用其中的两个条件,可以提求一共多少人的问题,还可以提谁比谁多多少人或少多少人,也就是相差多少人的问题。

3.布置作业。

练习第4题、第5题。

己的练习收获。

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

根据条件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等会交流。

学生交流问题,说说怎样算,教师适当板书求和、求相差数的问题。

通过这一题可以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结,学生开放思维,提问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问题类型,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在以后的提问中也可以进行归纳、分类,还可以说一个类型,让学生按要求提问。

板书设计练习一34+26+23 45-37+59教学反思(含听同题课反思)这节课题目不多,但是在第3题的处理上,如果都是列竖式计算,花的时间会很多,在第一个班教学后我发现,又完成题目又讲规律有些浪费时间了,因此我让孩子们左边算1题,右边算2题,剩下的题目找规律解决,这样两种都能练习到。

口算我安排了三组题目,帮助孩子们把暑假落下的知识补起来。

第4题,教学时要求学生圈关键词,解决问题要去找和问题有联系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解决谁比谁“多多少”的问题时,复习上学期学习的相差问题,和“多多少”问题不一样但解决方法一样的问题还有“少多少”、“再……就和什么同样多”、“相差多少”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一
( )——( )
第一单元练习
照样子,写句子。 1、 甜菜可以制糖。 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 2、 鸡、鸭、鹅都是家禽。 __________都是__________ 。
第一单元练习
七、把下面的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注意加上标点符号。 1、描红 的 我们 作业 完成 要
秋天到,秋天到, 秋天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 红通通的是枣。
第一单元练习
按要求将下列词语分类。 柳树 兰花 天安门 亚运村 荷花 松树 归元寺 梧桐树 (1) 建筑 (2) 树木 (3) 花卉
桃花
第一单元练习
五、找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 1、今年的夏天很凉快,一点儿也不觉得闷热。 ( )——( ) 2、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要是简单一点就好了。 ( )——( ) 3、放学后,热闹了一天的校园逐渐安静了下来。 ( )——( ) 4、你成功了,以后可就不能再失败了。
返回目录
2、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一(位)画家 一(扇)门 一(支)铅笔 一(首)歌 一(匹)大马 一(张)嘴巴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
选词填空
描 猫 苗 1、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花( )呀! 2、田里的禾( )绿油油的。 3、我的( )红本快要写完了。 4、荷塘里有许多小鱼( )。 5、妈妈对着镜子( )眉毛。
桥 金水桥 立交桥 一座桥 小桥 过桥 检 检阅 检查 陆 海陆空 陆地 陆军 礼 礼炮 礼花 送礼 礼节 军礼 炮 礼炮 炮火 开炮 一门大炮 焰 焰火 火焰 气焰 狂 狂欢夜 狂风 发狂 狂笑 狂人 神 神州 神气 神话 神情 出神 州 神州 广州 常州 九州 苏州 龙 中国龙 龙灯 龙舟 龙头 一条龙
词语积累 秋天
初秋 深秋 中秋 晚秋 金秋 暮秋 秋风 秋色 秋意 秋水 秋粮 秋菊 金风送爽 天朗气清 秋高气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秋雨绵绵 丹桂飘香 层林尽染 瓜果满园 五谷丰登 秋风送爽

2019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2)

2019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2)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试题一、直接写得数。

(8分)48÷6= 6×7= 25÷4= 35-7=49÷7= 27+9= 9×4= 36÷8=二、填空。

(第1题12分,其余每档1分,计26分)1⑴10÷2=□(个)……□(个)10÷4=□(盘)……□(个)⑵16÷□=□(笼)……□(只)16÷□=□(只)……□(只)⑶上面一共有(, 根据图写出一道除法算式:()÷()=()……()2.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19÷5=□……□ 29÷8=□……□19÷□=6......1 29÷□=□ (1)3.⑴★÷4=2……◆,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⑵□÷△=5……6,除数最小是()。

4.⑴13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份,还余()个。

⑵9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个,还剩()个。

三、按要求把算式填写到相应的方框里。

(12分)没有余数的算式 余数是2的算式 余数是1的算式四、计算。

(9分)6)2 0 9)8 2 7)5 6五、用竖式计算。

(9分)68÷9 9×3 32÷7六、列式计算。

(6分)⑴除数是6,被除数是40,商和余数各是多少?⑵被减数是28,减数是9,差是多少?七、解决问题。

(30分)1 30个气球每4个扎1束,能扎几束,还剩几个?2.新华小学二年级一班有35个同学,每6个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3.学校买来26个篮球,同学们借去8个,还剩多少个?45.有40个乒乓球,每6个放一盒,一共要放多少盒?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试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试题姓名 得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3分) 1、填出下面的八个方向。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第1课时连加、连减一、填一填。

3 7 7 3+ 1 4 - 2 8+ 3 6 - 1 9二、用竖式计算。

25+24+49 64-26-18三、一本故事书9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了4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答案:一、51 87 45 26二、98 20 竖式略三、90-23-45=22(页)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一、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50-37+48= 26+45-13=64-30-19= 56-20+34=45+15-26= 32-12+29=四、五、育才小学二年级有两个班,二年级一班46人,二年级二班45人。

两个班女生共有38人,男生共有多少人?答案:一、61 58 15 70 34 49二、63 55 71 63 57 49 91 83三、46+45-38=53(人)第3课时练习一一、口算下面各题。

52-8= 40+26= 35+4-20=8+47= 89-30= 48-40+24=六、用竖式计算。

76-19-23 23-15+64 27+36+35七、幼儿园有红气球35个,黄气球48个。

(1)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送给小朋友5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答案:一、44 66 19 55 59 32二、34 72 98 竖式略三、(1)35+48=83(个)(2)83-54=29(个)第3课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二、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八、看图填空。

(1)再飞来()只燕子,就和蜗牛的数量同样多。

(2)爬走()只蜗牛,就和燕子的数量同样多。

三、(1)东东还要摘多少个草莓就和阳阳同样多?(2)要使阳阳和美美的草莓同样多,可以怎样做?答案:一、8 8 4二、16 16三、(1)3个(2)①美美再摘8个草莓;②阳阳拿走8个草莓;③阳阳给美美4个草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100以内数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逐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识10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识10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实物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通过举例说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019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学期)

2019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学期)

2019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学期)一、看清字形,再写一写。

延延延遇遇遇道道道弯弯弯二、给多音字组词。

长cháng( 长短) zhǎng( 长大) 好hǎo( 好处) hào( 爱好)三、填上合适的词。

宁静的夜晚美丽的花儿认真地写字响亮地回答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939年春天,毛主席在延安遇到了两个小八路。

他们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字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字矮一点。

2.毛主席对他们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朱德的扁担补充习题答案一、比一比,再组词。

攻(进攻)功(用功)必(必须)心(心理)记(记住)纪(纪律)二、把词语和它的意思连起来。

不料——没想到越发——更加敬爱——尊敬和爱戴会师——两支队伍会合储备——储藏、备用三、根据课文内容,用下面的词语填空。

因为战士们担心朱德同志累坏了,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为了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朱德同志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这三个字就是告诉战士们,这是朱德的扁担。

四、写解说词。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爬山。

梅兰芳学艺补充习题答案一、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糸——素(朴素)戈——戏(游戏)彐——扫(打扫)癶——登(登山)二、比一比,再组词。

芳(芳香)艺(艺术)注(注意)住(住房)活(活动)话(说话)三、用下面的字组成三个词语。

灵活或者注视四、先填空,再完成练习。

1.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后来经过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怀素和尚练习写字非常用心刻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大家。

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这段话共有4句话。

(2)梅兰芳刻苦练习的句子:他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练习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认识和数出一些物体。

但是,对于“同样多”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和体验。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数量。

2.教学难点:“同样多”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数字卡片、小棒、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装有苹果的篮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篮子里的苹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小棒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和数出物体的数量。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同样多”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份同样数量的小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同样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练习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能正确处理一些复杂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2.难点:处理一些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算速度。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加减法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的题目。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加减法运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购物的故事,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复杂情况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解决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一》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加减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具体计算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进行具体计算时,如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棒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通过图片中的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第9-10课时 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第9-10课时 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9 认识万以内的数综合练习一、填空1.填一填。

(1)数位顺序表中,千位的右边是( )位,左边是( )位。

(2)2300的最高位是( )位,它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

(3)30个百是( );( )个( )是10000。

2.先想一想算盘上各数的组成,再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

( ) ( )( ) ( )3.口算。

4000+900= 6500-6000= 7400-400=7000+300= 2700-2000= 400+6000=870-800= 1300-300= 500+2000=4.在( )里填“>”或“<”。

1999 ( )2000 3560 ( ) 45801290( )1 209 1896 ( ) 1986二、按要求做题1.武汉长江大桥长约1670米,卢沟桥比武汉长江大桥短得多。

卢沟桥大约有多长?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4月初某科技馆接待游客的人数如下表:(1)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2)每天参观的人数各接近几千?(3)你还有什么发现?请你写一写。

3.在算盘上拨8颗珠子靠梁,使所拨的数最接近2000,这个数是( )。

4.10 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一、填空1.填一填。

(1) 3428里面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2)8760是一个(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百位上是( )。

(3一个数是由2个千、3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2.口算。

5600-600= 4500-4000= 850-50=1000+900= 7000+600= 900+8000=7000+3000= 8400-400= 860-800=3.读出横线上的数。

(1)舟山群岛约有1390座岛屿。

()(2)风火山隧道的海拔高度为4905米。

()(3)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

()(4)一套沙发价格为2724元。

()二、按要求做题1.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再写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一(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一、练习
1、出示第6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
(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7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题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10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前思考1:
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在括号里填一填,然后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说出图意,并根据这三句话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第7、8两题都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因此要给学生机会说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互相说说自己的怎么想的。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2:
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改写,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

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以及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便。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3:
到本课的练习,学生应该能根据情景图,正确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

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能说出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正确说出两个乘数所表示的意义,如一个表示相同的加数,而另一个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让孩子在做和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1:
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并相互进行说说,再独立列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说与做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开放题在理解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比较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完整地叙述,例:图中树有2组,每组有6棵,有2个6,所以可以列26=12或62=12;人有4组,每组有2人,有4个2,所以可以列42=8或24=8等等
个别学生还需进一步帮助理解图的意思,让其体会几个几,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课后反思2:
几个几相加是乘法的生长点和基础,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仍然不能抛弃对几个几的运用,因为在本课中,很多解决实际问题是要求学生直接看图写出乘法算式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从几个几入手,有了这个过渡,学生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了。

新课程要求学有用的数学,强调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让孩子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快感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是要指导孩子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更重要地要加强评价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

课后反思3:
学生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出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能利用对乘法含义的初步认识列乘法算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作业的书写也比上学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