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概念性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课时《三角形概念和性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2.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性质解决
题。
3.通过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技巧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条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你还记得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哪些概念和性质吗?(引出课题)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三角形分类
(1)
(2)
2.
(1)三角形中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内角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它们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2)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3)三角形有几条高线?它们的交点与三角形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4)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它们有什么性质?它与三角线中线有什么区别?
说明: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填“直线”、“射线”或“线段”)
(引导学生回顾并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用多媒体同步展示)
二.课堂互动
考点1 :三角形的定义
例1:(09柳州)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A
C
E
D
思考:若过A 点有4条线段,则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5条线段,则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n 条线段呢?
练习: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考点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1.为了估计池塘岸边A 、B 两点的距离, 小方在池塘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OA=15米, OB=1O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 5米 B .10米 C .15米 D .20
米
归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2、在△ABC 中,AC =5,中线AD =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在解三角形的有关中线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求解,则常将中线延长一倍,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求解,(或作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
练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a 、b ,且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L a 33>>
B 、a
L b a 2)(2>>+A
B
C 、a b L b a +>>+262
D 、b a L b a 23+>>-
2.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要使代数式0))((>--+-m c b a c b a ,则整数m 应为 。
考点3、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例1.(2006年烟台市)如图1,∠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
点C•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80°
C .90°
D .100°
B'
A
E
D
2
1
B
F
G B'
A
E
C
D
2
1
B
图1 图2 图3
变式练习1:如图2所示,将△ABC 沿着DE 折叠,点B 落在点B ′,已知 ∠1+∠2=100°,则∠B= 。
变式练习2:.(09 内江)如图3所示,将△ABC 沿着DE 翻折,若 ∠1+∠2=80°则 ∠B= _ 。
引导学生归纳:∠1+∠2=被折角的2倍
例2.(2009年义乌)如图,在△ABC 中,90C ∠=。,EF//AB,150∠=。,则B ∠的度数为( ) A .50。 B. 60。 C.30。 D. 40。
练习1.(09·龙岩市)如图1,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角α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75°
F
E
A
B
C
D
P
( 图1 ) (图2) (图3)
2.( 09·辽宁省铁岭市)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125C ∠=°,45A ∠=°, 则E ∠的度数为( )
A.70°
B.80° C .90° D .100° 考点4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例1.(08.扬州)如图3,已知四边形中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 C. 线段EF 的长不变 D.线段EF 的长与点P 的位置无关 练习1.(09泰安)在△ABC 中,D 、E 分别是
BC 、AC 的中点,BF 平分∠ABC ,交DE 于点
F ,若BC=6,则DF 长是( ) A.2 B.3 C.
5
2
D.4 2.在△ABC 中,AD 为BC 边的中线,若△ABD 与△ADC 的周长差为3,AB=8,则AC 的长为 (A ) A .5 B.7 C .9 D .1 1 考点5 三角形中的探究题
例1.(09.济宁)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黑色的三角形有 个。
第3个
第2个
第1个
练习1.(09.重庆)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n+2
B.4n+4
C.4n-4
D.4n
第3个
第2个
第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