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控制度与成本效益原则的研究
“ 利 ” 但 不 能 滥 用 。日常 审计 实 务 中 , 权 , 相 当 多事 务所 由于 市 场 竞 争 的 日趋 激 烈 ,往 往 通 过 降低 收 费 争 取 业 务 。 义 由于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时 间 紧 、人 力配 置 少 、任 务 重等 原 ,不得 不缩 减审 计 程 序 ,导 致 不 能 获 取 充 分 、适 当审 计 证 据 ,不 能 全 面 反映 企 业 存 在 的 问题 ,对 内部 控 制 有 效性 发表 正 确 意 见 。审 计 执 行 程 序 不 够 规 范 ,以 至于 体现 不 出对审 计风 险的识 别 、评估 和应 对 ,体 现 不 出对 审 计 风 险 的 导 向性 。一 些 注 册 会 计 师 常 常 以实 施 控 制 测试 符 合 成
存 和 发 展 的 有 效 管理 工 具 ,涉 及 企 业 管 理 的 方 方 面 面 。本 文 在界 定 内部 控 制 涵 叉的 基 础 上 ,具体 分析 了我 国 企业 内部 控 制 的 局 限性 、现 状 以 及 如何 处处 考虑 成本效益原 则, 如何在 内部控 制产生成 本 与 效 益 之 间 找 到 平 衡 点 , 成 本 效 益 从 角度 , 企业 内控 体 系的 建 立 提 出相 关 对
建 议
【 键词】 关 内控 制 度 ;成 本 效益 原 则 ; 防 范 风 险
一
、
企 业 内控 制度 的 内涵
内部 控 制 ,是 由企 业 董 事 会 、管理 层 和 全体 员工 共 同实 施 的 , 旨彳 合理 证 实 F 现基 水 目标 的 一 列 控 制 活 动 。拥 有 完 善 系 的 内控 体 系 是 现 代 业 的根 本 特 }之 一 , 正 不 断 完善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制 度 ,对于 防范 舞 弊 ,减 少 损 失 ,提 高 资 本 的 获 利能 力 具 有 积极的意义 。 ( 一)内部控 制体 系 企 业 需 要 建 立 …套严 格 的 内控 规 章 制 度 ,包 括企 业 财 务 管 理 办 法 、预 算 管 理 办 法 、合 同管 理 、信 息 沟 通 传 递 控 制 管 理 等 些 企 业 风 险 管 卵 相 关 的 制 度 。 在 企 业 管 理 过程 中 ,要 结 合 业 务 特 点 和 内控 要 求 设 置 内 部 机 构 , 明 确 职 责 权 限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加强内部审计工 作 ,建 立 完 善 的 人 力 资 源 管理 制度 , 财务 控 制 和 职 能 分 离 体 系 。 充分 考 虑 不 兼 容 职 务 和 相 互 分 离 的 制 衡要 求 。 各 部 门 、各 岗 位形成相互制约 、相互监督 的格局 。 对企业 中存在的风险要及时识别,合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为世界各 国提高公 司治理水平 的重要手 段 ( 李万福 等, 2 0 1 1 ) 。然而 , 调 查发现 , 我 国上市公 司在 内部控 制规 范 体系实施过程 中却暴露 出非常突 出的问题 , 即有些企业 虽然根 据 国家 出台的企业 内部控制 规范标 准并 结合企 业 自身的经 营特点 和管理要 求设计 了企业 内部 控制制 度, 但是 , 对于企业 内部 控制制度 的执行却 流于形式 , 甚
本 文从企业 内部控制执行者 的角度出发 , 对企业执行 内 部 控制的遵循成本和其他 间接成 本进行归纳 , 对企业 执 行 内部控制 的预期析企业执行 内部控制 的动态 演进性 ,为企业科 学 、 有 效 地执行 内部控制规范提供借鉴 和参考 。 二、 企业 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述评
基于成本效益原
摘要 : 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的归宿在于执 行 , 执行企业 内部控 制制度 的前提在 于企 业管理者能否重视 。本 文 基于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 , 对作 为“ 理性人 ” 的企 业管理者执行企 业 内部控制 的内在 动机 进行分析 , 为企业科学 有
效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借鉴 , 并揭示企业 内部控 制执行的动态演进规律 。 关键词 : 企业 内部控制 ; 成本效益原则 ; 执行动 机
内部控制最初从拉 丁语 “ c o n t r a r o t u l u s ” 派生 而来 , 意 为“ 对 比宗卷 ” 。 它起源 于古 罗马时代对会计账 簿实施 的 “ 双人记账制” 。 在国外 , 有A s h t o n ( 1 9 7 4 ) , Mo r k 和T u m e r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一、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1.基本目标的含义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或基本目标,也是企业所追求妁最终目标。
这一目标可以概括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取得企业最大化的利益。
2.如何理解基本目标上述基本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三个方面,即通过内部控制使单位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要盈利。
其中:生存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单位不能生存,其他所有的追求都无从谈起;发展不只是生存的简单延续,而且必须有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从一个小企业变成大企业,从一个生产和经营能力弱的企业变成一个生产和经营能力强的企业;盈利是企业最根本的目的。
从投资者的立场讲,如果企业不能给他们利润,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二)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是内部控制总体目标的细化。
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四项,这也是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1.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1)含义。
1 / 13该项目标是针对财务报告设定的。
它要求通过内部会计控制,能够保证单位报出去的财务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具有真实可靠性,不能存在错误或者人为的舞弊和假账。
(2)实现该项具体目标的要求。
人们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错误和经济舞弊。
通过内部牵制,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为了达到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目标,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达到以下要求:①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都能够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内及时地记录于适当的账户;②保证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要求;③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④保证所有会计信息都经过必要的复核手续,并确认有关记录正确无误。
审计中的成本效益原则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审计中的成本效益原则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商业和财务领域,审计是一种用以评估和验证组织或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
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然而,在实施审计活动时,成本效益原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所投入资源能够带来相应的收益和好处。
在审计中,成本效益原则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审计中的成本效益原则。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内容,并说明其结构。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说明成本效益原则的定义,并探讨其在审计中的应用以及作用与意义。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成本效益原则所包含的要点,并逐一进行解析。
最后,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并解释审计中的成本效益原则。
通过详细说明成本效益原则的定义、应用和意义,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原则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讨论成本效益原则的要点,读者能够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该原则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终,希望读者能够对成本效益原则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审计项目中。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概述,请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完善。
2. 成本效益原则的解释说明:2.1 成本效益原则的定义: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在进行决策或进行业务活动时,必须权衡所投入资源和实现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并确保所获得的效益超过成本。
它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
2.2 成本效益原则的作用与意义:成本效益原则起到了引导和规范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评估收益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最终实现持续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此外,成本效益原则还能够提醒企业注意成本控制、降低浪费,并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成本效益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成 本 效 益 原 则 是 经 济 学 中 一 个 最 基 本 的理 性 概 念 。表 现 为 理性 的
经 济人 总 是 以 较 小 的 成 本 去 获 得 更 大 的效 益 .一 般 也 被 认 为 是 经 济 活 动 中 的普 遍性 原 则 和 约 束 条 件 。 成 本 效 益 原 则 与 财 务 管 理 的本 质是 一 致 的, 都是 为 获取 最 大 收 益 采 取 的 手 段 。 它们是相辅相成 的。
行。
资决策、 经 营 及 纳 税 筹 划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关键 词: 成本效益原则 财 务 管 理
一
、
成 本 效 益 原 则 的 涵 义
内部控制要遵循 七个原则 : 一是合法性 原则 ; 二是 全面性原则 ; 三
是 针对 性 原 则 ; 四是 一 贯 性 原 则 ; 五 是适应性原则 ; 六是成本效益 原则 ; 七是发展性原则 。
在 内控制度建设 和运行 中, 会运用各种 控制方法 、 措施 和程序 , 这
些方法 、 措施 和程序 的建立 和实施需要付 出一定 的成本 。 如在经营活动
中设 计 控 制 环 节 、 设 置 岗位 、 配备人员 的支出 , 是 确 保 各 控 制 环 节 的有 效 运 行 的代 价 , 也 可 以理 解 为建 立 和实 施 内部 控 制 必 须 付 出 的成 本 。 内 部 控 制 的成 本 是 现 时 的 , 并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是 可 以估 量 的 。 而 内 部 控制 的
本效益原则 , 是 造 成 税 收筹 划 失 败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
税 收 筹 划 其 实也 属 于 财 务 管 理 的 范 畴 。它 是 在符 合 国家 法 律 及 税 收 法 规 的前 提 下 , 按 照税 收 政 策 法 规 的 导 向 , 事 前 选 择 税 收 利 益 最 大 化 的纳 税 方 案 , 处 理 自己 的生 产 、 经营 和投资 、 理 财 活 动 的一 种 企 业 筹 划 行为 。 它 的 目标 包 括 税 负 最 小 化 , 税后利润最大化 、 企 业 价 值 最 大化 等 , 所 以在 筹 划 税 收方 案 时 . 不 能 只 考 虑 税 收 成 本 的 降低 . 而 忽 略 因该 筹 划
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_李兴付
142《商场现代化》2011年7月(中旬刊)总第653期财会探析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以及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执行过程。
根据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这五项原则不难理解,但在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如何具体运用呢?笔者着重对其中的成本效益原则谈谈自己的见解。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在于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去换取最大的产出,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只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我才应该这么做。
”对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说,成本效益原则可以理解为当企业采用一项内部控制时,必须保证实施此项控制所引起的成本增加小于其所带来的效益增加,或者理解为针对某项内部控制目标的数个控制措施中,企业应当采用效益与成本相比,增加量更大的一种。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做一探讨: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该厂年生产电冰箱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年亏损额147万元,同年12月,张瑞敏调任电冰箱厂任厂长,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
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探究]
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探究]摘要:内部控制会产生成本,内控成本与内控效益息息相关,本文诠释了内部控制成本的内涵及计量,探讨了内控成本与内控效益的关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内部控制效益探究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评价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的内部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
研究和探讨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及其之间的关系,将促进企业设计出合理的内部控制,以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预期的控制效益。
一、内部控制成本的定义及其构成内部控制成本,是在建设、运行以及维护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失去的资源。
例如管理成本的增加、工作效率的降低、暂时的信息失真、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员工抵触情绪的产生和生产质量问题等。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成本(C)主要可以分解为五个部分:设计成本(C1),包括设计内部控制所发生的人工费用、调研费用、咨询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实施成本(C2),包括确立控制环境而改变组织结构、分离职责、调整和培训员工、企业文化建设等成本,评估风险所发生的费用,实施控制活动所发生的设施、人工和管理费用,收集、加工、传递和储存信息所发生的费用,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内部控制所发生的费用;评价成本(C3),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价和报告所发生的费用;机会成本(C4),实施内部控制投入资源而丧失的相应资源的投资效益;其他资源损失(C5),包括控制手续增加、审批周期延长而导致的效率降低,采取信用控制导致的客户、潜在客户的流失,员工因感到不被信任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等。
二、内部控制成本的计量设计成本、实施成本、评价成本经过细致的核算分析可以得到,而机会成本则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做出相应判断和计算,其他资源损失则多为难以计量的因素,如要量化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来进行估算。
(一)设计成本这部分成本具有数额明确,单据齐全的特点,只需按其实际发生金额进行计量。
该部分成本主要发生在内部控制设计期、重大调整期,在期后几乎不再发生,属于一次性投入成本。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作者:郭炳川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17期【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企业及企业外部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与日俱增,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并从六个方面论证和实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即为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则。
不提倡无限制强化内控力度,也不提倡把内部控制不讲效益的全面推开。
内部控制本身也是企业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需考虑企业对效益需求。
首先,内部控制需与企业经济承受力相适应,制定不同的控制成本组合是控制政策在制定时需要慎重考虑的方面。
其次,在设立任何一个控制政策时,都是需要考虑回报的,而这个回报的大小就是该政策实施成本及效果差。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面对成本效益原则方面的困惑,比如,如何判断什么时候上什么样的控制?如何规划企业的内部控制?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把握成本效益原则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一、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合并设计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相互包容,却彼此不同。
没有治理机构的支撑,内部控制将没有基础,没有内部控制的保障,治理结构容易丧失目标。
在内部控制失效时,总是从系统内部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及相互复核等工作程序上寻找原因,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相互脱节及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存在缺陷所导致的内部控制失败的问题[1]。
我们常常得到经济舞弊、财务失真等方面的信息,较大部分就是因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失调所导致的。
在搭建公司治理结构后再补充内部控制将导致大量的治理机构调整,其成本支出较大、收效差。
把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合并设计,不仅照顾到效率方面的需求,同时考虑了控制及制约,使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全面覆盖到各个层级及步骤中,实现内部控制效果最大化。
二、建立内部控制评估机制和内部控制长期规划内部控制的推进有体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内部控制如何权衡成本效益
【成本管理】一、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博弈分析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因此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在内部建立和实施的各种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等所形成的控制机制,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设计控制环节、设置岗位、配备人员,确保各控制环节的运行等都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而内部控制的效益则是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即: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因浪费、盗窃或不当经营决策而产生的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规避经营风险;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所应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只要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大于其成本,就是经济合理的,就应当设置和运行该项控制;反之,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
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现时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估量的,而控制产生的效益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达到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显然这种效益是未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体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环境中,企业不得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在可能获得的收益与不设置相应控制可能产生的损失之间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权衡和取舍。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实现价值的基础则是防范风险,这也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
但是,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付出人力、物力、财力,会产生大额成本。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理性的企业如果要实施内部控制,必定会考虑其成本—效益,只有实施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大于实施成本,企业才可能实施内部控制。
2024年内部控制学习心得范文(三篇)
2024年内部控制学习心得范文一、引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内部控制》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学习心得的形式,总结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实施业务过程中,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规则和措施,以达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准确记录财务信息等目标的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的保护、合法合规性和业务效率的提高。
这些目标是企业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
控制环境是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企业领导的承诺和行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反应等。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措施的核心,包括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持续过程,包括监督部门的设立和审核、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
四、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内部控制具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全面性、连续性、风险导向性、团队协作性等。
这些原则是其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
此外,学习过程中还介绍了一些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如职责分离、审计追踪、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五、内部控制的挑战和对策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从重要性原则的视角谈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
—墓重量圃PF{AcTIcE D l s cus s I oN从重要性原则的视角谈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杨扬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因内部控制失效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事件屡见不鲜。
为此国内外出台了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制约。
但是,高昂的实施成本将内部控制是否有必要执行推到了风口浪尖。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适时适量、明确授权以及成本效益这三方面。
我国也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
鉴于此,笔者拟从重要性原则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控制管理成本。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企业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因此.从重要性原则的视角谈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一)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较为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因此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成本。
是指在建设.运行以及维护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失去的资源。
包括(1)设计成本。
在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首先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人工费用、调研费用、咨询费用等。
(2)实施成本。
企业在设计好内部控制之后.就需按照已设定的内控程序严格加以执行。
一般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职工培训费用,评估风险费用.监督执行费用142中国总会计师月刊等。
对内控基本规范成本效益原则的思考
对内控基本规范成本效益原则的思考作者:黄雅萍来源:《新会计》2013年第06期【摘要】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到的五项原则之一。
本文对成本效益原则提出异议,从法理学原理、企业的内控实践等方面予以阐述,并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概念成本效益原则强制约束力操作性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在第四条中强调,建立内控体系的五项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就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而言,前四个原则是毫无疑义的;而成本效益原则,在其“法”的强制性属性上和实施的操作层面上,以及有效推动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积极性方面,笔者以为,均存在诸多可予深入思考的地方。
一、成本效益原则不具有法规所应有的强制约束力属性我国《立法法》明确,“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基本规范”由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制定颁布,其无疑属于“法”的范畴。
在法理学体系中,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具有强制约束力是“法”的基本属性。
因此,“基本规范”对实施的时间、范围、步骤及监管的方式都显示了强制性的规定。
笔者认为,“基本规范”的五项原则中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四个原则实为一种管理的“行为模式”。
这四个原则,企业不但应该、而且可予操作。
若企业未实施这些行为模式,内控制度就无法建立、健全,更谈不上有效实施。
这四个原则所要求的行为模式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运作的始点;至于实施的效果,则是另一码事。
然而成本效益原则则不然,其内涵强调的是一个经营行为的全过程,即“投入—产出—效益”,要求投入要低于产出,有效益。
“基本规范”中的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成本效益原则在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成本效益原则在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用小企业因自身特点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容易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
本文在阐述内部控制中成本效益原则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小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合理运用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
标签:小企业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中成本效益原则的涵义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因此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在内部建立和实施的各种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等所形成的控制机制,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设计控制环节、设置岗位、配备人员,确保各控制环节的运行等都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而内部控制的效益则是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即: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因浪费、盗窃或不当经营决策而产生的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规避经营风险;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所应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只要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大于其成本,就是经济合理的,就应当设置和运行该项控制;反之,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
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现时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估量的,而控制产生的效益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达到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显然这种效益是未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体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环境中,企业不得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在可能获得的收益与不设置相应控制可能产生的损失之间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权衡和取舍。
二、小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小企业因具有经营规模小、组织机构简单、职责难以划分、资金有限、市场风险高等特点,其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更容易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因此小企业尤其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好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及其实施策略
I YE GUAN LI企业管理Q- 124 -企业内部控制在当前已经纳入国内会计准则中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监测体系,2010年,国家财政部门和其部委印发了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上市企业作为国家经济风向标,在内部控制方面应起到表率,某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根据指引的精神,在建立健全内部的控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
在建立之初,管理层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意识到内控机制对于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内控成效和成本平衡原则的概述(一)内控的内涵内部控制又称为内控,学术界对其有比较多的定义和解释,对这些观点总结归纳后,得出内控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内控是一种管理的动态过程,第二,必须对其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加以明确。
综合二者特点,文章对内控做出了定义: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组织要实现相应的组织内的风险控制和效益目标,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控制管理方法,动作和举措的综合体系。
(二)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时效性要分析内控的实效,搞清实施的必要性,就必须对该项工作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的评估。
而内控制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它不像经营利润一样可以进行效益量化。
从反面进行分析,假设企业不试用内部控制体系,对决策、领导、管理、经营单靠人为议定,未受到先进内控制度的约束,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易发生各类风险事件,给企业带来意外损失。
内部控制是一种预防性工作,它的效益体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且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现实的经营利润和资产增值,但要从战略层面来看内控的价值,它就是企业稳健致远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管理环节。
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仅仅以企业短期的直接经营利润来评价内部控制效益,很容易使内控目标偏离正常轨道,所以要正确的设定内部控制收益的评价目标:第一,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第二,企业各类资产不受破坏;第三,财务数据和披露信息符合真实、完整、合理要求;第四,运营效率增强,运营成本率适当;第五,发展战略明确、可执行。
如何理解成本效益原则
MPACC如何衡量成本与效益原则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必要条件。
而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成本效益原则是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阐述如何理解和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企业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因此,从重要性原则的视角谈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一)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较为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因此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成本。
是指在建设、运行以及维护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失去的资源。
包括(1)设计成本。
在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首先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人工费用、调研费用、咨询费用等。
(2)实施成本。
企业在设计好内部控制之后,就需按照已设定的内控程序严格加以执行。
一般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职工培训费用、评估风险费用、监督执行费用等。
(3)评价成本。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做出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就必然产生相关成本,主要包括内外部审计费用。
(4)其他成本。
例如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损失成本。
2.内部控制效益。
是指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内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之一,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间接收益、长远收益以及社会收益。
内部控制制度建立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引言本文旨在明确阐述如何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进企业高效运营,提升企业价值。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1.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2.保障资产安全和完整;3.提高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推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5.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涵盖所有部门和岗位,确保无死角、无漏洞。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尤其要重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
2.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控制、运营分析和绩效考评等。
3.信息与沟通:确保信息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正确、及时地传递和使用,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员工明确其职责和业务。
4.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应对风险提供合理依据。
5.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步骤1.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操作流程中,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均衡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均衡分析作者:闫庆华来源:《商情》2020年第35期【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联性较大,实现对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均衡性建设,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创新优化。
本文首先从内部审计制度等方面出发,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制定了提升成本与效益均衡水平的具体策略,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综合性处理质量,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 ;运行成本 ;均衡性引言: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进行一定的成本支出,这部分成本支出必须保证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才可以凸显出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因此,在当前很多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情况下,实现对内部控制成本与效益的均衡性分析,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均衡性建设存在的不足(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制度对于维护内部控制工作的运行规范性至关重要。
但是,现有的一些内部审计制度在进行创新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建设水平缺乏有效的关注,在进行审计工作价值分析的过程中,未能实现对人为不利因素的有效控制,难以在违法违规问题控制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不利于内部控制相关成本的管控。
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对于审计决定的制定情况缺乏精准有效的分析,尤其在处理审计建议设置工作过程中,对于审计相关举措的落实效果考察存在不足,无法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具体创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无法为内部审计制度的连续性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一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的衔接存在不足,缺乏对持续动态机制建设价值爱的分析考察,导致内部审计制度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难以为相关监督举措的创新改良提供必要帮助,不利于内部审计制度应用价值的有效开发。
(二)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水平较差信息沟通水平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具体处理方式,也对内部控制相关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复习思考题
内部控制复习思考题(应对简答题)——梦醒原创建议:按照题目的顺序去复习书上的内容,有些名词解释可以补充在简答题中。
第一章 总论1.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什么特点?(1)A.内部牵制阶段;B.内部控制系统阶段;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D.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E.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特点:A.内部牵制阶段:是起步阶段——行为人层面的控制点。
B.内部控制系统阶段:进化阶段——组织层面的控制(面)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企业层面的控制D.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演进阶段——基于企业风险的控制E.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提升阶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具有哪些进步?(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A.首先,增加了战略目标;B.其次,将财务报告扩展为企业编制的所有报告:C.最后,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概念。
(3)引入风险组合观,从企业角度和业务单元两个角度以“组合”的方式考虑符合风险。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5)扩展了控制环境的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企业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3.简要概括我国新颁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与1992年的框架相比,保持不变和发生变化的主要有哪些方面?(1)不变的内容包括:A.内部控制的核心定义;B.内部控制仍然包括3个目标和5个要素;C.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具备全部5个要素;D.在设计、执行内部控制和评价其有效性的过程中,判断仍然起重要作用。
(2)变化的内容包括:A.关注的商业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B.扩充了经营和报告目标;C.将支撑5个要素的基本概念提炼成原则;D.针对经营、合规和新增加的非财务报告目标提供了补充的方法和实例。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控简答题第一章1.请简述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于发展历经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
这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强调内部牵制机能的简单运用,不够系统和完善。
(2)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由此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进入内部控制结构组成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对内控发展的贡献:其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
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它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定义。
提出了内部控制三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构成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
这一阶段的显着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提出风险管理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构成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进步:答:(1)从目标上看,ERM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经营、财务报告和合规三个目标,并且新提出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
作者:李兴付, 皋玲
作者单位: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审计部
刊名:
商场现代化
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11(20)
1.潘育英在成本效益原则下的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2)
2.肖东波.黄俊.Xiao Dongbo.Huang Jun差异性:基于成本效益模式及其变迁的改革方式[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08(5)
3.滕静企业内控制度与成本效益原则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11(12)
4.付君成本效益原则在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9)
5.李洪碧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09(6)
6.田莉杰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0(27)
7.张烈侠财税视角下"太阳能南墙计划"的绿色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2010(11)
8.彭爱新浅谈小企业内部控制效益原则[期刊论文]-硅谷2008(4)
9.周蓉当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10.翟茜企业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证券期货201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xdh2011201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