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word教案(1)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word教案(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型:新授课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本节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图形进行识别,通过对生活中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本节从学生的周围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规则和不规则的物体,为我们进一步学习视图、展开图及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提供必要的基础.3、中招考点本节的考点主要是立体图形的识别,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4、学情分析本节从学生的周围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能认识柱体、椎体、球体及多面体,但学生对柱体、多面体的形状及特征理解不够深刻时易出错.二、学习目标会说出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地识别和分类.三、评价任务向同桌说出常见几何体的特征,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会说出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地识别和分类. 自学指导:1、内容:课本120至121页的内容。

2、时间:8分钟。

3、方法:前5分钟自学后3分钟小组讨论.4、要求:自学后能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掌握简单集合体的分类棱柱柱体圆柱立体图形圆锥椎体棱锥球体(2)什么是多面体?自学检测:1、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球的是()A、茶杯B、羽毛球C、乒乓球D、白炽灯泡2、一个正方体的面共有()A、1个B、2个C、4个D、6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个B.3个C.4个D.5个4、在下列物体的几何图形中,是四棱锥是()全班90%的学生能准确说出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分类.5、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多面体是()6、下列图形中不是棱柱的是()7、下列图形中,是柱体的有___ ____(填序号)①②③④⑤⑥当堂训练1、与红砖、足球类似的图形是()A. 长方形、圆B. 长方体、圆C.长方体、球 D.长方形、球棱柱可按底面多边形的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棱柱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而斜棱柱的侧面的侧面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多面体是由平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注意:(1)多面体的面都是平的(2)多面体根据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面数决定是几面体。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2(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2(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内容分析:《截一个几何体》选自北师大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学生在小学学习了几种常见的几何体,并对几何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一个平面截几何体,它是借助平面图形认识几何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一个平面从不同的方向去截一个几何体的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体截面的多样性,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截几何体的抽象过程,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体会几何体截面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验空间几何体与截面的关系,体会平面切截方向与截面的关系,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事求是思想和转化观点;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学生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为扎实,观察力、理解力、动手能力较强,课堂上,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身边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而本节《截一个几何体》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操作机会,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截面图形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用萝卜制作的正方体,小刀,印泥,白纸等。

教学过程:能是五边形吗?怎样截?(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能是六边形吗?怎样截?(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能是七边形吗?为什么?各小组实物切截活动结束,教师鼓励各小组大胆回答问题,并选代表说说怎么截?为什么?3.总结归纳截面产生的规律:由面与面相交得线可知,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是由于这个平面与正方体的若干个平面相交的结果。

(完整word版)《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第六章“实数”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教科书教学年级: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并通过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认识一些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实数范围内,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0和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对任意实数能进行开立方运算.在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实数体系。

本章教材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其他内容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运算基础(如一元二次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函数、二次根式等).同时,在理论的运算中也常用开方运算,故务必要学好。

二.学情分析本章包括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等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具备了学习数的开方和学习无理数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欲望,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对无理数的学习信心不足,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2。

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3。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并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己总结出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小车下滑的时间word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小车下滑的时间word教案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6、1小车下滑的时间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时高度与时间数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小车下滑时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出示投影:1.认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借助多媒体展示从17岁以后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的身高情况:(1)自身比不同年龄平均身高情况如何?(2)男、女孩不同年龄身高的比情况如何?(3)大致的描述青春期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教师指明:这个图形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如什么时候女孩平均身高变化不大,什么时候男孩比女孩身高增长的势头大。

现在我们只研究一个量(比如男孩的平均身高)与另一个量(如男孩年龄)之间的关系,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关心自己。

二、探索新知识1.投影图表,学生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支撑物10203040506070高度小车下滑时间(1)表格中的数据告诉你什么?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教师明晰:只要是表格中所提供的支撑高度,就可以通过表格容易查找到小车下滑时间的准确值。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是如何变化的?(3)H增加10厘米时,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90时,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2.出示投影:议一议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亿):(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小结:学生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理解,不能将两个量联系起来看。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奥数学案Word文档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奥数学案Word文档

第一课时:整式运算(1)班级: 姓名:1、已知32()p ab =-,那么2p -的正确结果是 。

2、计算下列各式,其结果为1010的是( )A 、551010+B 、882(52)⨯C 、42(2510)⨯⨯D 、73(10) 3、若320,1010x yx y --=÷=则 。

4、42()m m m x x x ÷= 。

5、2234()()()a b a b a b ⎡⎤--÷-=⎣⎦ 。

6、如果322,3,m n m n a a a -===那么 。

7、3147927381,m m m m +++⨯÷==如果那么 。

8、4122(416)n n n +-+化简:= 。

9、234,36,927x y x y x y --==+已知则= 。

10、(5) 1.x x x -=已知则的值为 。

11、4434,3,201381x x y y -===已知则 。

12、229,6,4,a b k a b k x x x x -+====则 。

13、若1201,,,x x x x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14、若整数91016,,()()2,8915x y z x y z x ⨯⨯==满足:()则 。

y = 。

z = 。

15、求代数式的值:(1)若3320,42()a b a ab a b b +=+++求; (2)23210,22013;x x x x +-=++若求16、试说明222(2)(24)3(1)2(1)(31)(31)(1)m m m m m m m m m m m ⎡⎤-++-+---+-++⎣⎦的值与m 的取值无关。

17、在22()(231)y my n y y ++--的积中,3y 项的系数是-5,2y 项的系数是-6,求,m n 的值。

18、已知77657651076510(31),x a x a x a x a x a a a a a a -=+++⋅⋅⋅+++++⋅⋅⋅++那么的值是多少?19、已知4831-能被10到20之间的两个自然数整除,试求这两个自然数。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同步教学(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同步教学(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同步教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同步教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同步教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数学复习讲学案姓名: 班级: 学号:二次根式同步学习课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模块一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0a ≥)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1)0(0a ≥)双重非负性;(2)2a =(0a ≥);(3)(0) (0)a a a a a ≥⎧==⎨-<⎩. 一、对二次根式定义的考察【例1】 判下列式子,1x 0)x >、、1x y+x ≥0,y ≥0).【巩固】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x【例2】 当x【例3】 当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有( )个.A.0 B.1 C.2 D.无数【巩固】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3m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例4】解答下列题目(1) 已知6y=,求xy的值.(2)若=,求20112011a b+的值.【巩固】已知a、b为实数,5b+,求a、b的值.【巩固】已知实数a与非零实数x 满足等式:222130x x ⎫⎛-++= ⎪⎝⎭二、对二次根式性质的考察【例5】 计算(1)2 (2) 2 (3)2( (4) 2【巩固】计算(1) 2(0)x ≥ (2)2(3)2 (4)2【例6】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1)25x - (2)44x - (3) 223x -【例7】 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 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甲的解答为:原式=(1)1a a a +=+-=;乙的解答为:原式=(1)2117a a a a ++-=-=.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巩固】若-3≤x ≤2时,试化简2x -【巩固】如果0a >,0a b<,总结:(1)在做题中,在有取之范围的情况下,根式下的式子要满足大于等于0;同时特别注意其与分式的结合应用;(2)整个初中数学共学习了三个非负性:绝对值;偶次方(常以平方的形式出现);根号.在中考题中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模块二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一、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a ≥,0b ≥)【例8】 成立,那么x ,y 必须满足条件 .【例9】 化简:(1)=______;(=______;(3______.【例10】 如果)3(3-=-⋅x x x x ,那么( ). A .0x ≥B . 3x ≥C .03x ≤≤D . x 为任意实数 【巩固】已知三角形一边长为cm 2,这条边上的高为cm 12,求该三角形的面积.【例11】 把4324根号外的因式移进根号内,结果等于( ). A .11-B .11C .44-D .44【巩固】把下列各式中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里面:(1);1aa - (2)⋅---11)1(y y【例12】 先化简,再求值:((6)a a a a ---,其中215+=a【例13】 已知a ,b 为实数,且01)1(1=---+b b a ,求20112011a b -的值.【巩固】探究过程: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1)=验证:=验证:=同理可得:=通过上述探究你能猜测出:=_______(a〉0),并验证你的结论.=0b>)a≥,0【例14】计算:(1)(2(==,a b+【例15】已=x为偶数,求(1x((m>0,n〉0)总结:利用这除法法则时注意a 、b 的取值范围,=(0a ≥,0b >),a 非负,b 必须大于0,否则不成立. 模块三 最简二次根式:0a ≥)中的a 称为被开方数.满足下面条件的二次根式我们称为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放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不能存在小数、分数形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3)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注意:二次根式的计算结果要写成最简根式的形式.【例16】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例17】 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a 8B .32-bC .2y x -D .y x 23【巩固】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 (2(3(【例18】 计算:(1(2) (3二、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互为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与互为有理化因式,原理是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分式有理化时,一定要保证有理化因式不为0.【例19】的有理化因式是 ;y 的有理化因式是 .的有理化因式是 .【例20】 把下列各式分母有理化:(12 (3 (4【巩固】化简:【例21】【例22】 观察规律:32321,23231,12121-=+-=+-=+,……,求值. (1)7221+=______;(2)10111+=______;(3)n n ++11=______.【巩固】计算:=_______.模块四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a b +.同类二次根式才可加减合并.【例23】 把,有 ;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 ;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 .【例24】 若____a =.【例25】 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 ).A .12B .18C .41D .61【例26】 若n ,求m 、n 的值.【巩固】若a a ,b 的值.【巩固】已知最简根式a,b 的值( )A .不存在B .有一组C .有二组D .多于二组【例27】 化简计算:(2)(a b -0a b >>)(3)-课堂检测【练习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23-B .2)3.0(-C .2-D .x【练习2x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 x >0B . x ≤0C . x ≥-3D . x >-3【练习3】若m m 32-+有意义,则m = .【练习4】计算下列各式:(1) 2)23( (2)2)32(⨯ (3)2)53(⨯- (4)2)323(【练习5】计算下列各式,使得结果的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1=______;(2______;(3)322=______;(4=______.【练习6】计算 - (a 〉0)课后作业1.当a ______时,23-a 有意义;当x______时,31-x 有意义. 当x ______时,x 1有意义;当x ______时,x1的值为1.2.若b <0______.3.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4.若3x y m = .5.若a ,b 两数满足b <0<a 且|b |>|a |,则下列各式有意义的是( ). A .b a +B .a b -C .b a -D .ab6. =( )A .2x ≥B .2x ≥-C .22x -≤≤D .2x ≥或2x ≤-7.若3,4a b =-=-,则下列各式求值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A .()3(34)21a a b +=---=B .15=-=-=-C .15-D .15±=±=±±8.计算(1)(2) 781)1)(3)(⋅ (4) 48)832(3x x x x ÷-(5)(1x x +++9.若最简二次根式a 是同类根式,求2b a -的值10. =( )A B .C.不同于以上三个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3篇

双眼皮的方法
想要拥有双眼皮,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双眼皮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首先,最常见的双眼皮方法是通过手术来实现。

双眼皮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整形手术,通过在眼皮上进行切割和缝合,从而形成双眼皮的效果。

这种方法效果明显,一劳永逸,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考虑清楚再进行选择。

其次,双眼皮贴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双眼皮贴,将眼皮贴出双眼皮的效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没有手术风险,但需要经常更换双眼皮贴,而且贴出来的双眼皮效果并不自然。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埋线法的双眼皮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眼皮内部进行埋线,从而形成双眼皮的效果。

这种方法相对于手术来说风险较小,恢复期较短,但效果可能不如手术明显。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还有一些简单的双眼皮操,比如通过化妆来画出双眼皮线条,或者通过眼部按摩来改善眼部肌肤,从而使
双眼皮更加明显。

总的来说,选择双眼皮的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是想要一劳永逸的效果,可以选择手术或者埋线法;如果是暂
时性的需求,可以选择双眼皮贴或者化妆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希望以上介绍的
方法能够帮助到你,祝你早日拥有理想的双眼皮!。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word版本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word版本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算上..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课时分配课时内容1 正数和负数1 . 14 有理数2 . 15 有理数的加减法3 . 1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4 有理数的乘方5 . 1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 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 2在此,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符号的确定基础上注意绝对值的运算,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正数和负数1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了解正数与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 2训练学生运,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难点会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的含义.0•反意义的量,理解难点:负数的引入和理解.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课件展示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 1米和50张课桌,汽车向东80张课桌与卖出90‣,买进5‣和零下7米等.120向西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想一想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2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读作负)“-”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用算述里学过的数表示,.号来表示(零除外)一位同学任意说出具有相反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活动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是正数还是负0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讨论• 数?号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的数,0正数是大于【总结】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1 例【提示】、“后”与“前”,“下降”与“上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收入”与“支出”等.、“得到”与“失去”、“高于”与“低于”旨在考查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具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点评】有相反意义量的能力.克0.0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2 例克表示什么?0.03那么-•克,0.02记作+0.03表示比标准质量低【答案】克.可记为6.4%年美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减少3 2001例.7.5% +可记为7.5%,中国增长-6.4% 备选例题•个时间单位,1分钟为45²山东淄博)某项科学研究以2004(10,0时为10并记为每天上午时以后记为正.例10时以前记为负,(应记为7:45上升依此类推,等等.1记为10:45,-1记为9:15如,)A.3B.-3C.-2.5D.-7.45分135相差10与7:45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拨】钟.B 【答案】(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正数就是我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既不是正数0.另外,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也不是负数.,2,-1填空. 1,81 个数是–81…第 -8 , -7 , 6 ,-5,4,-3.2005 个数是–2005第数字绝对值的排列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通过观察可见,【提示】符号是负正相间,第奇数个数为负,第偶数个数为正.从绝对值和符号两方面考虑.,本题属于找规律问题【点评】(存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1-1-1表. 2:)入记为“+”表 1-1-1 六五四三二一日星期(元)-2.6 +10 -0.9 -2.1 -1.2 +5.0 16 +)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1(元.31元, 6.8【答案】)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多了还是少了?2(多了.【答案】)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3(各种记账的优劣.【答案】用文字说明,但前者更简洁.,1个同学站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4.数学游戏: 3.(负号)表示“蹲”“-”,.用“+”表示“站”4,3,2个同4、第1,则第+4,-3,-2,+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学站,第,-1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3、第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4、第2,如果第+4,+3,-2;作小小的“惩罚”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4)增加游戏难度,把2(.的游戏;1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所有“命令”或“数据”•)这不仅仅是游戏哟!在电脑中,3(“翻译”没有特别的例如,表示的.(特别是二进制数)都是用有理数程序,电脑就不明白你给屏幕上的卡通人下的是“站”还是“蹲”的命令,这时,就可输入正负数以区别不同的姿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填空题 1(-吨记为20吨,那么浪费+30吨记为30)如果节约用水1吨.204)如果2(. -8 年前记作8,那么4年后记作+吨表示100吨,那么+7吨记作-7)如果运出货物3(运进货.吨100物,小阳体重减少了3,记作+3kg)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4(. 2kg ,则小阳增长了2 kg米,下午0.5米,记作-0.5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12.中午 20.5时,水位又上涨了5米,下午1水位上涨了•时,1 米.时的水位;5时和下午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水位高多少?12时的水位比中午5)下午2(1时,水位-5米;下午0.5时,水位1)下午1(【答案】(米)0.5+1=1.5)2(米提升能力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50.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 3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49.8公斤,49公斤,52量如下: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0.2,-1, +2【答案】.有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是【答案】.0.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116,3.14,0,-1.3,-2,4,,,-0.02,15- 37716,0.02,15;负数:-,3.14,1.3,4,正数:【答案】711-2,-371开放探究12.同学聚会,约定在中午 6点到会,早到的记为正,迟到的记•点,-1.5点,最迟到的同学记为3为负,结果最早到的同学记为+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到的吗?最早到的同学比最迟到的同学早多少小时?点半到,最1点到,最迟的是下午9最早的同学上午【答案】个小时.4.5早的比最迟的早到.新中考题 7‣,15‣,冷库B的温度是-5²玉林)冷库A的温度是-2004(则温度高的是冷库• .A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为学生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负数的引入-----学生在动手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亲自操作的机会,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取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再从而获得新知,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创造的过程,为学生今后获取新知以及探索和发现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知打下基础有理数2 .11 有理数1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0③了解.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经历本节的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已知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认识的数除,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讨论交流了小学里所学的之外,还有另一类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512…5.2, -7.4,-3,,,0,-10,-9,-7,5.7,3学生列举:365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议一议、分数,也有负0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整数、负分数.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试一试整正数零整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那么整数又包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统称为有理数,含那些数?分数呢?(正数、那可不可以按数的性质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做一做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数的集合3(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什么是负数集合、试着归纳总结,试一试有理数集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 例812-89 ,0.67,10.l,10%,-0.23456,-,2004,0,3.1416,57… … … …分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数集合【答案】228,2004,10%,,-3.1416,-7510.1,0.67,...-0.23456,-89,...负数集合正数集合812,,-3.1416,-570,2004,-89,...-0.23456,10%,10.1,0.67,...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2 例吗?为什么?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正数整数有理数分数负数零两者都错,前者丢掉了零,后者把正负数、整数、分【答案】. 分类标准不清楚,数混为一谈以上是对各类有理数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分类进行的训【点评】练,基础性强,需要重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3例是最小的正整数0①是最小的有理数0②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0④不是负数0③个 D.4个C.3个 B.2个 A.1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为a如果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那4 例正数吗?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0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a不一定,【答案】全面a要求学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此题开放性较强.【点评】.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认识备选例题²浙江温州)观察下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入适当2004(6243,…你的理解是,________,,,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7354._________2,找出各项数的特点是本题关键所在,第一个数为【点拨】3所得的数.1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分子,分母都加5【答案】6(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然后教师总结:由学生自己小结,和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的含义.0要特别注意“的圈中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1-2-1请你在图.1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为整数集、所示.1-2-2答案不唯一,如图【答案】381120.4-5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可分为 2零负有理数整数按整数分,可分为分数)你能自己再制定一个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另一种分类吗?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对事物进行分类,请你举例说明.2(的数,等于1的数,小于1)如将有理数分成大于1(【答案】的数.1例如对人按年龄可分为:)2(青年、少年、儿童、幼儿、婴儿、中年、老年..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 3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呢?分数集合负数集合负分数答案(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1 11-0.3 ,50%,0,3,-3,,0.125, -7220} ,3,{-7)整数集合1(11-0.3} ,50%,-3,,{0.125)分数集合2( 221-0.3} ,{-3)负分数集合3(2150%} ,0,3,,{0.125)非负数集合4(211-0.3} ,50%,0,3,-3,,0.125,{-7)有理数集合5(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2不是自然数0B.A.整数就是自然数是整数而不是正数0D.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325(千克,)0.1±25(某商店出售的三种规格的面粉袋上写着.)千克的字样,从中任意两袋,它们质量相0.3±25(,千克)0.2•±千克. 0.6 差最大的是提升能力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a.字母 4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a说明a【答案】,负整数或负分数.0可以表示正整数,正分数,个5.某校对初一新生的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 5名男10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为标准,生的测试成绩如下: 2 -1 2 -1 3 0 -1 -2 1 0 -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标(即达标率)?10)这1(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10)这2()1(【答案】(个)10-1=49³5)2(;50%开放探究.应用创新题 68若向东再米,12如果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走+米,8米记作+米,你能判断这个人此时在何20米,最后走-18米,又走+15走-处吗?米处.5在A地西边【答案】.新中考题 7年元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2004²内蒙古赤峰)我市2004(克旗的最低温度是-‣,22宁城县的最低温度是-这一天宁城‣,26(A)县的最低气温比克旗的最低气温高-8. D‣8. C‣-4. B‣4. A ‣(六)资料采撷原始的计算工具最早人类初期的计算主要是计数.计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用来帮助计数的工具是人类的四肢(手、脚、手指、脚趾)或身边的,说明人们常小石头、贝壳、绳子等.中国有句古话叫“屈指可数”用手指来计算简单的数.名珍藏着一件从秘鲁出土的古代文物,在美国纽约的博物馆里,“基普”叫传基普是古人用来计数和记事的.意即打了绳结的绳子.,波斯国王在一次征战中曾命令一支部队守桥,他•世纪,6说公元前一要他们每守一天解开一个结,把一条打了结的皮带交给留守将士,直守到皮带上的结全部解完了才准撤退.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在没有文字的我国古代,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古人不仅用绳结计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这样,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早晨放牧到草地里,他们饲养的羊,如,傍出来一只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如果石子全部进去一只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晚羊进栅栏时,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了;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寻找.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合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节课的教学,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去思考问,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探寻结果,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有方法型的,中受到启发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可以增加.有技巧型的取长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刻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短2 .2.1 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①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过程与方法 2逐步形成应用①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数学的意识.②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0m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课件展示10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50m•和西处分160m和表示书店、超市、邮局、D、C、B、A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分别用医院,你会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学生画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0•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左右两边0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也就是本节内容──数轴.•都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1(点拨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拿出教学温度计,第四步:构是否有共同之处.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做一做4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试一试:,-3,1.5,7吗?0,-2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a则数轴上表示数是一个正数,a若讨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a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与原点又相距了多少个长度单位?•上?小结整数能在数轴上都找到点吗?分数呢?__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所有的可见,都在原点的右边.___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左边,(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1 例43-25321210-1210-1②①③1-1-321-1-2④⑤⑥21-1-2⑦④③正确②错.没有正方向①错.没有原点【答案】⑦错.正方向⑥正确⑤错.单位长度不统一错.没有单位长度标错70 ,-,-3,1.5,2 4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例 3【答案】ABCED5-1-41-2-5420-337,,D点表示--3,C点表示1.5,B点表示4图中A点表示3.0E点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如果3 例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呢?a表示-•位置上?由数轴上数的特点不准得到,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提示】负数都在原点左边.原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个点与它对应,【答案】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与数轴上的点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点评】形结合.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又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4 例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线;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B)。

(完整word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完整word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交流,学生探究
板书设计
100t+120(t-0。5)千米①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 第二节 展开与折叠 第2课时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  第二节  展开与折叠   第2课时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比较、类比与联想、分析与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在操作实践中认识棱柱的某些性质.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法学法:对于教师来说,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弱化概念,重视操作实践.发挥多媒体的声、像、动画功能,动态展示展开与折叠的全过程,直观而形象的反映棱柱等的性质,从而突破难点.对于学生来说,上好这节课要求“仔细观察、大胆探索、勇于发现、善于概括.”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棱柱、圆柱、圆锥实物、展开图的模板图形.2.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棱柱、圆柱、圆锥的例子.2.剪刀、直尺及硬纸板,用于做实际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棱柱、圆柱、圆锥图片.并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几何体吗?学生:棱柱、圆柱、圆锥(踊跃回答).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引出本节课题《1.2展开与折叠(2)》并在黑板上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教师:将下图中的棱柱沿某条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并编号(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棱柱不同的展开图:如: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教师:如果你剪出的平面图形与其它同学的不一样,你可以验证其他同学的平面图形,看他们的剪出的平面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对应的棱柱.学生:开始验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动手折叠,粘贴成棱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棱柱,教师将折好的棱柱贴在黑板上.活动二:教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先想一想,再试一试.学生先思考,再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贴在黑板上.教师:下面我将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看.(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三、巩固训练,应用新知内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1.如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一部分学生马上说出了答案(1)、(3)不能,还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思索.教师:同学们再动手试一试,检验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动手折叠.教师:现在能说出哪几个能折成棱柱,哪几个不能吗?学生:(1)、(3)不能;(2)、(4)能.教师:为什么(1)、(3)不能学生:把1图围起来还差1个侧面.学生:3图围起有一个底面没有,另一个底面有2个底面重合了.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把(1)、(3)图修改一下,使它能围成棱柱?(学生踊跃举手)学生:将(1)图改为了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样修改对不对,经他这样一改,可以围成什么?学生:围成三棱柱.教师:真不错,这种方法连老教师都没想到.教师:下面同学还有其他改法吗?你来试一试.学生:改为教师:这位同学这样改对吗?教师:这时能围成什么?教师:图(3)该怎样修改一下呢?学生上黑板改成教师:这位同学这样修改后可以围成棱柱吗?教师:其他的同学都做好了吗?交给你的同伴看一看.(学生交换自己的修改图,有的互相指出问题.)教师:通过我们的修改、折叠,现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都能折叠成棱柱.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图形具有什么特征,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样的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棱柱,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学生热烈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指着自己展开图形的上、下底面)我们发现要折成棱柱,这两部分应分别位于这部分的两侧,不能在同一侧,中间这部分是几个长方形,可以围成棱柱的侧面.学生:我们发现图形要围成棱柱要分三部分,中间是由几个长方形组成的可围成棱柱的侧面,上、下两部分位于长方形的两侧,可以围成底面,这两个底面形状大小要相同.教师:很好,还有其他特点吗?学生:我们还发现了,上、下两个部分有几条边,中间就应有几个长方形,比如(指着四棱柱的展开图),这个图上、下两个面是长方形有4条边,中间就有4个长方形.(指着三棱柱展开图)这个图形上、下底面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中间是三个长方形……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归纳得很全面,利用同学们刚才发现的特征你能否设计一个四棱柱的展开图,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将先画好的设计图贴在黑板上.)教师: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黑板上这些同学设计的图形能围成四棱柱吗?教师:你们都设计好了吗?我们不能一一来检查,请把你的设计图给你的同伴互相验证一下,如果不能,请帮助他修改一下.(学生开始互相检查、折叠,有的指出问题,进行修改.)教师:现在告诉老师,你设计的图形能围成四棱柱吗?学生:能(自豪地举起手中五颜六色的棱柱).教师:真棒,同学们设计的真好,请同学们看这里.2、教师把一个涂有黄色的四棱锥开图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图形能围成什么?(学生七嘴八舌,有的学生答圆锥,有学生答四棱柱,有学生答四棱锥.)教师: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能折成什么?学生:四棱锥.教师:生活中同学们见到过这种物体吗?学生:见过,如金字塔.学生:不对,金字塔是三棱锥.学生分成两派一边喊是三棱锥,一边喊是四棱锥.教师:这样吧,同学们下去查一查金字塔有关资料,看一看金字塔到底是四棱锥还是三棱锥.教师:将五角星贴到黑板上,猜一猜这个漂亮的五角星能折成什么?(部分学生大声说出五棱锥,有的学生还在思索.)教师: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下去折一折,看一看能折成什么?四、课堂小结,升华认知教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与收获,能把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能折成棱柱.学生:我学会了怎样设计一个展开图折成棱柱,通过这节课,提高了我的想象力.……教师:同学们一定还有其他的感受不能一一说出来,就请同们把你的感受与收获写到你的数学日记中.五、达标检测,应用反馈必做题:1.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1)(2)(3)(4)2.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1)(2)选做题:3.如图所示图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一个长方体,那么与字母 J重合的点是哪几个?六、布置作业必做题:习题1.4第2题选做题:习题1.4第3题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自然地引入本课课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几何体进行的展开成平面图形,将学生发现的结论提到应用的高度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动手能力.整个教学活动突出了课标的基本理念,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体验探索;注重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充和完善自我认识,学会参与,学会倾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人、主体.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通过指导,排除障碍,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感受、体验、交流自己想法,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生活动多,教师的展示行为、引导语言和激励语言,起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谐课堂气氛等积极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教案是评定一个教师质量好坏的根本,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准备好教案的。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一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

结果得540o。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课题:正数和负数()授课时间:正数和负数()授课时间:课题: 有理数授课时间:数轴授课时间:课题:相反数授课时间:课题:绝对值授课时间:有理数的加减法授课时间: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

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对话探索设计】〖探索〗()某仓库第一天运进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某仓库第一天运进吨化肥,第二天运出吨化肥,两天总的结果一共运进多少吨?()某仓库第一天运进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吨化肥, 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把第()题的算式列为(),有道理吗?()某仓库第一天运进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探索〗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若某场比赛红队胜黄队(即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红队进个球,失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小游戏〗(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前进步,又前进步,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若是后退步,又后退步呢?〖练习〗。

登山队员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气恶劣!),两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第一天营业赢利元,第二天亏本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补充作业〗.分别用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题的结果(能求出得数最好):()温度由下降;()仓库原有化肥,又运进;()标准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第一天盈利元, 第二天盈利元。

.借助数轴用加法计算:()前进,又前进,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上午时的气温是,下午时的气温比上午时下降, 下午时的气温是多少?.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有理数的加法()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案例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案例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教案,希翼能关心到大家!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一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精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味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味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小组商议,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

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末,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 :“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者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者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 ,B ,C ,D ,E 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提问:今日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索: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二一、教学内容分析1.2 有理数1.2.2 数轴。

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1)

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1)

2.6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六、教具:幻灯片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出示幻灯片一:1、计算(口答):(1)1+(-2)(2)-10+(+3)(3)+10+(-3)2、出示幻灯片二:如图: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北京-3~3℃引入新课探索新知这是2006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教师引导观察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10)-(+3)=7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问题:计算:(-10)+(+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计算学生观察思考互相讨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二)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二)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感受有理数乘方的魅力;
(2)进一步熟悉有理数乘方运算;
(3)探究乘方大小的比较。

2.数学思考
渗透转化、分类等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为有理数乘方第2课时。

主要任务进一步熟练有理数乘方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方的意义,感悟乘方的魅力。

总体思路:立足于课本,又活于课本。

(1)立足于基础知识的产生过程;
(2)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实际运用;
(3)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4)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再运用;
(5)把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放在第一位。

2.设计思路分析:总体分为三块:第一块为“有理数乘方的魅力”;第二块为“乘方基础过关训练”;第三块为“柏拉图难题”。

第一块从引入到例题到课后的“读一读”连贯自然,立足于课本,又活于课本,让学生感受有理数乘方的魅力;第二块重视基础过手,提高运算能力;第三块课后探究重视数学知识的再运用和数学思维的培养,活于课本,高于课本,对开阔学生视野、锤炼学生思维大有益处。

3.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师生互动的有效性;(2)学生交流、协作的实效性;(3)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4)基础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的再运用。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为重点学校,生源较好,为成都市前三甲。

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好的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式的加减课时计划2课时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交流,学生探究
板书设计100t+120(t-0.5)千米①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 )=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 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聆听、思考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将
自己的答案记录在草稿本
上。

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
的答案。

设置疑问,激发
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动
脑能力,合作交流
能力。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
×(-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
学生聆听,思考、记忆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
总结出自己认识到的规
律。

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
己的结果。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
记忆去挂号的过
程,并产生一般印
象。

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合作交流,
演说能力。

让学生在最短
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观察,记忆,形成概念。

的时间内理解知
识概念。

课堂形成性练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课后作业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学生自我评
价及反思
指导教师意见及评价: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