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
太赞了!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内附MR图谱
太赞了!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内附MR图谱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又称下颌关节,为颅骨的滑膜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其关节面表面覆盖的是纤维软骨。
颞下颌关节外侧面
关节囊松弛,上方附着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周围,下方附着于下颌颈,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
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盘呈椭圆形,上面如鞍状,前凹后凸,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形状相对应。
关节盘的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闭口
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两侧必须同时运动。
下颌骨可作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
•上提、下降运动:发生在下关节腔;
•前进、后退运动:发生在上关节腔;
•侧方运动:一侧的下颌头对关节盘作旋转运动;
•前进运动:对侧的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对关节窝作前进运动。
张口:下颌骨下降并伴有向前的运动。
故大张口时,下颌骨体降向下后方,而下颌头随同关节盘滑至关节结节下方。
如果张口过大且关节囊过分松弛时,下颌头可滑至关节结节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时,必须先将下颌骨拉向下,超过关节结节,再将下颌骨向后推,才能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
闭口:下颌骨上提并伴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回关节窝的运动。
微开口
转动为主
大开口
既有转动又有滑动
颞下颌关节内侧面
颞下颌关节的MR解剖。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技术已经在医学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来说,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安氏Ⅲ类错颌
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牙颌面畸形,指的是上下颌之间出现明显的前后错位,导致咀嚼、咽喉和发音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颞下颌关节是咀嚼肌与颅底骨骼之间的连接点,也是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关键部位。
MRI检查可以直接显示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颞下颌关节MRI检查的前期准备包括:1、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表、耳环等;2、与医生确认是否需要注射造影剂;3、避免进食或饮水前几个小时。
在MRI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磁共振扫描仪上,头和下颌固定在相应的保持器内。
医生会将MRI探头放置在颞下颌关节上方,开始进行扫描。
整个检查过程大约需要30-40
分钟,期间需要保持头静止以保证图像质量。
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颞下颌关节的骨骼结构、软组织及其周围的结构。
对于安氏
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来说,MRI检查的重点是观察颞下颌关节前突的位置、韧带的形态、半
月板的位置及其功能等。
此外,MRI还可以帮助鉴别颞下颌关节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
等其他常见疾病。
MRI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精度等优点,能够直观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颞下颌关节MRI检查,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病情,并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口腔影像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
请注意观察双侧髁突及关节区情况
同
上
病 例
L-闭口位
R-闭口位
L-开口位 R-开口位
右侧关节骨性强直
右侧关节间隙大部消失,结构欠清,关节凹、关节结节、 髁突区呈大片状骨性高密影,髁突活动度消失。 左侧关节间隙变窄,髁突活动度受限。
请观察双侧关节区及下颌骨发育情况
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并小颌畸形
病例分析1
左侧颞下颌关节矢状切面及 冠状切面图
病例分析2
左侧关节上腔造影闭口位CBCT
开口位CBCT
病例分析3
右侧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闭口位CBCT
同上病例,开口位
骨关节病 髁突经咽侧位片示髁突前斜面广泛骨质破坏(箭头)
骨关节病(囊样变)
髁突经咽侧位片示髁突顶部皮质下见一类椭圆形低密影, 边缘硬化(箭头)。
骨关节病 薛氏位示关节窝皮质明显增厚硬化(箭头)
左侧关节CBCT矢状切面
骨关节病
CBCT示髁突前斜面骨质吸收破坏,局部皮质影消失, 关节前间隙增宽。
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 学诊断
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开闭口许勒位片(下为开口位) 1 关节间隙 2 髁突 3关节窝 4关节结节 5 外耳道
斜矢状切面
正常颞下颌关节CBCT图像(闭口位)
注意观察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骨质 情况及关节间隙情况
冠状切面
L-闭口位 R-闭口位
L-开口位 R-开口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闭口位:双侧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开口位:左侧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活动度增大。
请观察双侧关节区及患者咬牙合状态
同 上 病 例
双侧颞下颌关节脱位 双侧关节闭口位示双侧髁突均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开口 位髁突无动度; 全景片示患者呈开口状。
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
CBCT 1、射线量极低,可广泛应用于口腔颌 面外科,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科, 牙体科,颞下颌关节科及耳鼻喉科等。 2、在视野选择,图像合成等口腔专业 所需个性化图像生成方面,CBCT有着 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具有很高的各 向同性空间分辨力。
3、使用操作简单,可作为口腔常规检 查手段。 4、购买费用和维修费用相对低廉。
复旦大学
CBCT与传统螺旋CT比较
传统螺旋扇形扫描CT 1、X线辐射量大,对于口腔正畸, 种植等需多次投照重复进行检查的病 例,不符合“医疗照射正当化”原则。 2、CT图像质量及准确性易受例如螺 距(螺旋CT),层厚等多种因素影 响。 3、图像重建操作相对复杂,须由经 过专业影像培训的人员实施,在一定 程度上造成医学影像与口腔临床诊断 脱节。 4、经济成本高,患者花费增加。
复旦大学
口腔颌面部錐形束CT的临床应用
口腔科
陈瞰
复旦大学
Contents
1 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概述及其发展历史 2 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3 病例演示
复旦大学
一、口腔颌面锥形束CT概述
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简称CBCT)顾名思义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 备。其基本原理是X线从各个方向以层厚最小为76μm通过被 检部位形成一个直径为5cm,高为3.6cm的圆柱型多部位连续 扫描,利用计算机程序对X线通过不同部位后的衰减情况进行 分析测量,采集被拍摄部位的三维信息,全面观察其内部结 构从而获得被检部位所有信息, 进行容积重组形成更精确分辨率 更高的图像。
口腔正畸
投 影 测 量 侧 位 片 影 像
复旦大学
口腔正畸
多生牙的定位
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用于人体成像的原子核
主要是氢原子核。理由:是磁性原子核; 氢(氢质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原子核 (摩尔浓度)约占人体原子核总数的2/3; 氢的磁化率最高;氢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 织中,因此具有生物代表性。
人体组织MRI信号的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于水分子中的氢(水质子), 部分源于脂肪中的氢(脂质子)。
一般的医用磁共振成像仪通常由主磁体、梯 度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其它辅助 设备等五部分构成。
主磁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梯度系统
辅助设施 计算机系统
射频系统
主磁体
它是产生磁场的装置,分为永磁型和电磁型。永磁型系稀 土永磁材料构成,如钕铁硼;电磁型系导线绕制线圈和磁介质 构成,根据导线材料不同分为常导和超导磁体,现多为超导磁 体。
一般用T1值描述组织纵向驰豫的快慢, 即脉冲关闭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最大值 的63%的时间间隔。不同的组织T1值不同。
5. 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接收线圈因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切割而 产生电信号,这就是原始的磁共振信号。 某组织的横向磁化矢量越大,切割接收线 圈产生的电信号也越大,即图像的组织信 号越高。
射频系统
由射频发生器、射频放大器和射频线圈等构成。和我们工作 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射频线圈。射频线圈分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 发射线圈的作用主要是发射电磁脉冲,激发人体内的质子发生共 振即能量传递;接收线圈主要是接收发生共振的质子释放出来的 能量。现在的发射线圈主要是安放在主磁体内的体线圈;接收线 圈需要摆放在受检者的检查部位,分正交线圈和相控阵线圈。
3. 磁共振现象
共 振 频率相同是产生共振的条件,实质是能
量传递。
磁共振现象
我们给处于主磁场中的人体组织施加一 个射频脉冲,当这个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 子的进动频率相同时,处于低能级的质子 将获得能量跃迁到高能级,这种现象称为 磁共振现象。结果是产生了一个横向的旋 转磁化合矢量,于是切割接收线圈产生电 信号。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详解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王海涛
患者摆位
1. 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 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架,尽量使双侧颞下颌关节对称 并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应用三角垫垫高颈部,使颈椎保持 弯曲向前姿势。 3. 两侧三英寸线圈内衬薄垫,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方颞 骨小头。 4. 定位中心位于两外耳道连线中点,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 须闭眼。 5. 颞下颌关节需要扫描张口位和闭口位,患者需要手持开 口器,在扫描开口位时使用;扫描闭口位时,嘱患者牙关 闭紧。
OCor T1 FSE bilateral,冠状面 T1加权成像:
扫描方法: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位, 斜冠状面扫描平行于髁突长轴进 行扫描,与标准冠状面有一定角度。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外伤、弹响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盘病变,多用于观察关节盘有无左右移位
OCor fs T2FSE bilateral,冠状面 T2压脂加权
OSag T2* GRE bilateral,双侧矢状位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冠状面,斜冠状面扫描平行于髁突长轴进行扫描, 与标准冠状面有一定角度,建议从前至后划线。
• 横断面定位像上,左右定位线不能交叉。矢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前后位置。 • 一般情况下,一侧扫描九层图像,双侧同时定位。 • 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以缩短扫描时间。
OSag T1 FSE bilateral,矢状面 T1加权成像:
扫描方法:
•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位, 斜矢状面定位垂直于髁突的长轴 (也就是基本平行于下颌骨的体部), 与标准矢状面有一定的角度。 图像参数特点: • 为能够提供清晰解剖位置和软组织层次对比的序列, 显示关节盘 • 位置及形态异常较好。 选择相对高分辨力扫描,FOV约为120mm,层厚23mm, 矩阵256X192。
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影像表现
2
颞下颌关节磁共 振影像技术
成像原理
01
利用磁共振现象产生人体组 织图像
02
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组织中 的氢质子产生磁共振信号
03
利用梯度磁场对磁共振信号 进行空间定位
04
通过计算机对磁共振信号进行 处理和重建,形成图像
扫描技术
磁共振成像
(MRI):利用磁
共振原理,对人体 组织进行成像
1
扫描技术:包括平面 回波成像(EPI)、
4
梯度回波成像(GRE)
等,提高图像分辨率
和信噪比
扫描序列:包括T1、
T2、PD、FLAIR等,
2
用于获取不同组织
结构的信息
3
扫描参数:包括场
强、层厚、扫描时
间等,影响图像质
量和诊断效果
影像分析
影像技术:磁共 振成像(MRI)
关节韧带:连接关节, 起到稳定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关节滑膜:分泌滑液, 起到润滑作用
关节神经和血管:提供 关节感觉和营养支持
关节功能
01
颞下颌关节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关节,负责下 颌骨的运动。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包括开闭口、前伸、侧方和旋转 02 运动,这些运动对于咀嚼、吞咽、言语和面部表情
等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颞下颌关节的稳定性对于保持下颌骨的正常位置和 03 功能至关重要,关节的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颞下颌
02
病变定位: 磁共振成像 可以准确定 位病变位置
03
病变程度: 磁共振成像 可以评估病 变的严重程 度
04
治疗效果评估: 磁共振成像可 以评估治疗效 果,指导治疗 方案调整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距离:75cm
口腔影像诊断学
口腔影像诊断学
[正常X线表现]
口腔影像诊断学
此片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颞 骨岩部投影在髁状突的下方,可以显示关节凹、 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间隙。常用来检查髁 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肿瘤以及颞下颌 关节疾病。
2、关节间隙:关节间隙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 正常人关节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 最窄。在许勒位上,关节上间隙为2.80mm, 后间隙为2.30mm,前间隙为2.06mm。两 侧关节间隙对称。
口腔影像诊断学
3、关节结节、关节窝 关节结节高度约7mm,斜度约为54°。个体
差异很大,但同一个人两侧大致对称。关节结 节后斜面是功能面,关节结节一般为弧形突起, 曲线圆滑。关节窝底有密质骨边缘与关节结节 相连续。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口腔影像诊断学
1、可复性盘前移位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结构紊乱类各种疾病中均可伴有关节囊松弛、 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等
第III类:炎性疾病,包括滑膜炎和关节囊炎,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第IV类:骨关节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4)前后位体层片
口腔影像诊断学
可见造影充满上腔,呈圆弧形,内侧造 影剂多于外侧。造影剂与髁状突之间低 密度阴影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外侧较 窄,中部及内侧较宽。
口腔影像诊断学
2、关节下腔正常碘水造影图像
口腔影像诊断学
闭口位片可见髁突表面为造影剂覆盖。髁突前方 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前下隐窝,髁 突后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后下隐 窝。髁突凸面处造影剂甚薄。关节窝底与造影剂 上缘之间的空隙为关节盘占据。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病、关节炎症、周围软组织及韧带损伤等[1-2]。
由于颞下颌关节是全身解剖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因此长期处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状态,可能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精神疾病,因此实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早期诊断是临床的重点努力方向。
目前,临床一般结合既往病史,采用听诊、触诊及影像学辅助诊断,但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复杂,单纯颞下颌关节盘结构变化可能不一定是关节紊乱。
为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影像学辅助诊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关节超声造影、X 线平片、关节镜、CT 及MRI 检查,但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都存在各自的局限。
而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及任意角度成像等特点,能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各组成结构,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方法[3-4]。
但目前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与MRI 图像的一致性尚存在较大争议,且较多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对不同关节盘形态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颞颌关节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分析探讨,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颞颌关节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5];无中耳炎及相关肿瘤疾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有检查禁忌者;存在风湿、类风湿及其他关节炎性疾病者;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78例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Clinical features and MRI images of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GUAN Xiaohui 1,WEI Huiping 2,LI Chuan 1,HUANG Tao 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22,China摘要:目的探讨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
闭口位
张口位
闭口位
张口位
Sag-T1
Sag-PD
Sag-T2
Cor-T1
Cor-T2
Close
Partially-open
Open
TMJ病变
内紊乱
盘移位 盘穿孔
外伤 关节炎
内紊乱
-盘移位
内紊乱通常表现为关节盘相对于髁突头向 前内侧移位
可为部分或完全性移位
OSag 3D T2* GRE unilateral,单侧矢状位3D定位图
定位线说明:
• 3D斜矢状面定位垂直于髁突的长轴(也就是基本平行于下颌骨的体部), 与标准矢状面有一定的角度,扫描厚度纳入整个颞下颌关节 , 建议定位线从右侧至左侧划线。 • 扫描范围要尽可能超过关节结构。 • 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加NPW防止图像卷折,又能减轻运动伪影。
前带位于关节结节的 下方,髁突头的前方
大体解剖
关节盘的后方为双板区, 为一包含脂肪、胶原和 弹力纤维的神经血管区
双板区的后上韧带具有 弹性,附着于关节窝的 颞骨鼓部
双板区的后下韧带为纤 维性的,附着于髁突下 区的后部
大体解剖
翼外肌控制张口,具有 平行的上下头
上头附着于关节囊前部, 下头附着于髁突颈
Ax T1 Loc,横断面T1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调整三平面冠状面图像,显示髁突,在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 平行于左右髁突,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 频率编码位于左右,无NPW,调整TR,缩短扫描时间。
Calibration Scan,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PURE,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校正扫描, 其后使用PURE的序列图像信号更加均匀,对纠正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信 号不均匀很有效。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是面部颞骨的关节,也是咀嚼肌的重要关节之一。
错颌畸形(malocclusion)是指上下颌骨之间的不正常对齐,也就是常说的牙齿不齐。
在错颌畸形中,安氏Ⅲ类错颌畸形(Angle Class III malocclusion)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牙齿上颌颌骨前伸,下颌颌骨后缩,导致牙齿不齐和咬合不正常。
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查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MRI检查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MRI可以提供关节软骨和关节盘的详细图像。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常常存在软骨变性、关节盘破裂或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MRI来观察和评估。
MRI可以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位置和运动情况,有助于了解关节盘在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和变化。
MRI可以评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咀嚼肌的异常,如肌肉僵硬、肌肉劳损等。
MRI可以观察和评估咀嚼肌及其他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包括肌肉纤维的走向、厚度和信号强度等。
这有助于了解咀嚼肌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MRI还可以检查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颞下颌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受压或受损。
MRI可以观察和评估血管和神经的通畅性、位置和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MRI还可以评估周围骨骼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异常发育,如上颌骨前伸、下颌骨后缩等。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图像,显示颞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了解骨骼异常的程度和类型。
MRI检查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MRI检查,可以详细观察和评估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关节软骨、关节盘、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和骨骼等。
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3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月 第4卷第24期颞下颌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影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传统诊断采取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关节病变情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多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较高,能够清晰呈现颞下颌关节,检查操作无创伤性,便于医生观察关节病变[1]。
由于颞下颌关节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口腔颌面部解剖结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沈 健(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均给予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检出关节盘内移位3例(8.8%),关节盘外移位3例(8.8%),可复性关节前移位16例(47.1%),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13例(38.2%)。
对照组无法检查关节盘的移位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患者左侧关节、右侧关节间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25例(73.5%)。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32例(94.1%)。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观察关节间隙,指导医生临床治疗。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24-0036-03维瘢痕组织替代,使其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室壁呈囊袋状向外膨出。
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可导致左心室重构,室壁逐渐增厚,诱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
然而由于陈旧性心梗后室壁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故临床诊治难度相对较大。
相关研究指出[4],在心电图检查中出现持久性Q波,同时伴有ST段持续升高6个月即可诊断患有心梗后室壁瘤形成。
关于室壁瘤形成伴有ST段抬高的机制主要为:室壁瘤周围组织虽有受损,但有部分存活的心肌组织,故仍可导致心脏早期复极。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检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JANUARY2010VOL.11NO.1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有着复杂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故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可靠的检查手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提供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软硬组织高分辨率的形态学信息,还可反映关节腔内积液、骨髓改变等其他检查难以体现的情况,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TMD的临床诊断、病程判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
1.颞下颌关节区应用M R I检查的特点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区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有多种,如X线平片,全口曲面断层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超声检查,关节造影术,关节内窥镜术以及磁共振成像。
X线平片仅能反映关节区硬组织的大略结构。
CT图像反映骨结构情况能力要比x线平片强,但同样难以反映出非矿化组织的情况。
超声图像对髁状突形态反映较好,但对关节盘、关节间隙、关节窝结构状况反映不清[1]。
关节造影术及内窥镜术对关节盘穿孔诊断效果最好,但两者均为创伤性检查方法,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痛苦。
MRI检查对人体无任何放射性损害,且能够清晰反映颞下颌关节区多方面内容,包括关节盘形态、位置、关节液、骨髓改变以及关节区多层次的骨结构改变,因此在TMJ疾病研究中,MRI能够在很多方面被当作关节病诊断的“金标准”[2]。
MRI检查的缺点在于其与X线平片或CT检查相比过于昂贵,一般病人难以接受。
此外,若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牙齿或头部其他部位装有金属修复体等,检查结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肥胖症患者、幽闭恐惧症患者及难以保持静止者也很难进行此项检查[3]。
分析1.5T核磁共振对早期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效果
分析1.5T核磁共振对早期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效果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采取1.5T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采取1.5T 核磁共振诊断的结果,分析患者诊断关节盘移位情况。
结果:1.5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有所不同,一侧可复一侧不可复性前移位13例;单/双侧可复性前移位14例;单/双侧不可复性前移位22例等情况。
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采取1.5T核磁共振对于早期颞颌关节的关节盘移位等情况有较好的诊断结果。
建议临床广泛应用1.5T核磁共振诊断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的临床表现以关节弹响、疼痛、张嘴受限、头疼等症状为主[1]。
核磁共振是临床诊断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常用方式,具有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势。
不仅如此,核磁共振还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的关节结构,对关节盘的形态和位置有准确的判断。
有研究指出[2],1.5T核磁共振对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检查准确率较高。
基于此,本次试验选择本院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5T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进行验证,具体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18例,女性38例,年龄在17~69岁,平均年龄(41.21±7.58)岁。
针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关节区疼痛或关节周关节运动受限、张口困难、关节弹响等症状、伴有颞部疼痛、头晕等症状。
1.2检测方法磁共振成像检查:所选用的仪器设备为Signa-HDxT-1.5T MRI扫描仪(美国通用电气GE医疗系统公司)。
《2024年颞下颌关节3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质量评价》范文
《颞下颌关节3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质量评价》篇一颞下颌关节三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质量评价一、引言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简称TMJ)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其结构与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咀嚼、发音和面部表情等日常生活行为。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技术的普及,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在颞下颌关节成像中的应用及其质量评价。
二、三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技术简介1.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场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
在颞下颌关节的成像中,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
2.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CT通过X射线对颞下颌关节进行扫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对于骨性结构的显示具有优势。
3.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利用高频声波对颞下颌关节进行扫描,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关节的动态观察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三种高清类动态序列成像质量评价1. MRI质量评价:MRI在颞下颌关节成像中,应关注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高质量的MRI图像应能清晰地显示出关节盘、关节囊等软组织结构,同时对周围组织的显示也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此外,还应关注图像的噪声水平和伪影情况,以评价图像的信噪比。
2. CT质量评价:CT在颞下颌关节成像中,主要关注骨性结构的显示。
高质量的CT图像应能清晰地显示出关节骨性结构的形态和细节,如关节窝、关节突等。
同时,还应关注图像的噪声、伪影以及伪边界情况,以评价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3. 超声成像质量评价:超声成像在颞下颌关节动态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
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应能清晰地显示出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情况,同时对周围组织的显示也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外,还应关注图像的稳定性、噪声和伪影情况,以评价图像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积液
内紊乱
-盘穿孔
盘穿孔在MRI上不易判断
关节造影时,小的盘穿孔可通过上下关节腔 间造影剂的交通来判定( 20% 假阳性)
大多数穿孔与盘移位有关
外伤
复合骨折时,CT 有助于判断骨折及其移位 程度
MRI可提供关于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盘完整性 的更多信息
外伤
由于外力通过髁突传导,即使没有骨折也 可发生TMJ内紊乱
TMJ正常MR解剖
关节盘包含三部分
前带 中间区(薄) 后带(厚)
后带中心部分可为中等信号
11-year-old
40-year-old
TMJ正常MR解剖
后带与盘后复合体 的双板区相连
双板区为平行的低 信号带
后带和双板区间可 见一中等信号强度 的竖线
TMJ正常MR解剖
外伤 关节炎
内紊乱
-盘移位
内紊乱通常表现为关节盘相对于髁突头向 前内侧移位
可为部分或完全性移位
继发重塑可改变关节盘的形态和信号强度
髁突移位的进程,伴随关节盘的前移和重获
闭口位
张口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节盘前移不伴重获
闭口位
张口位
部分移位
完全移位
闭口位
张口位
关节盘重塑的继发改变:盘扭曲,中间区短缩及后带增大
T2
其它
少见的情况下,滑膜软骨瘤病的软骨化生 也可累及TMJ
MRI特征为小的钙化和相应的软组织肿块
关节炎
髁突头、颈和关节结节的广泛软骨下或骨硬 化于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弥漫低信号区
低信号也可代表无菌性坏死 T2WI上,滑膜和血管翳增生表现为中等信号
PD
T2
骨髓坏死
PD
T2
骨髓水肿
牛皮癣性关节病
直接矢状位 CT
T1 平扫
T1 增强
张口位
强直性脊柱炎
T1 平扫
T1 增强
亚急性:张口位关节盘不重获,可见关节盘变形, 前带折叠或萎缩弯曲,后带增厚
慢性:关节盘穿孔、粘连、纤维化和退行性骨关 节病
急性盘前移
亚急性盘前移
内紊乱
-盘移位
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可导致关节盘信号 强度的下降
TMJ的瘢痕或粘连在T1WI和T2WI上均显示 为中等信号
关节积液在T2WI上为高信号
大体解剖
关节盘为双凹形的纤维软骨盘
中间区厚约1mm,前带厚约2mm,后带厚约 2.8mm
关节盘中心部分可有小穿孔,但由于滑膜 的覆盖,关节腔上下部分间是独立不通的
大体解剖
闭口位上,关节盘的 后带位于髁突头的正 上方
中间区位于颞骨关节 结节和髁突头的前部 之间
前带位于关节结节的 下方,髁突头的前方
闭口位
中间区的重塑、缩短及向上弯曲
张口位
内紊乱
-盘移位
移位分为四度:
0度:正常 1度:移位但形态正常 2度:形态异常,通常与退行性骨关节病有关,
外科不能修复
3度:有严重的疼痛,慢性,关节运动受限
0度
1度
1度
2度
内紊乱
-盘移位
移位也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
急性:张口位关节盘重获,关节盘的大小或形态 不改变
大体解剖
关节盘的后方为双板区, 为一包含脂肪、胶原和 弹力纤维的神经血管区
双板区的后上韧带具有 弹性,附着于关节窝的 颞骨鼓部
双板区的后下韧带为纤 维性的,附着于髁突下 区的后部
大体解剖
翼外肌控制张口,具有 平行的上下头
上头附着于关节囊前部, 下头附着于髁突颈
上头腱纤维直接附着于 关节盘的前带
下颌骨的直接打击可拉伸关节盘,导致翼 外肌痉挛及盘前移
关节炎
成人的TMJ骨关节炎可继发于外伤和关节盘 内紊乱
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或血清阴 性关节病如牛皮癣和强直性脊柱炎也可累 及TMJ
关节炎
皮质和关节软骨变薄,髁突头变扁变形 骨质增生(常位于前部),关节腔变窄和
关节结节与髁突的磨损常见于退行性骨关 节病
闭口位
张口位
成像参数
3英寸表面dual-coil 薄层 (3-mm) 12-cm FOV, 256×256 matrix 斜矢状位及冠状位 闭口位,半张口位和张口位
TMJ正常MR解剖
TMJ关节盘含Ⅰ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粘 多糖
关节盘在 T1WI, T2WI, 和T2*WI上均为低信 号,而上下关节腔表面的滑膜显示为中等 信号
闭口位上,后带位于相对髁突头12点的位置 (后带和双板区的结合处位于12点的10°范 围内 )
张口位上,后带位于12点的背侧位置
闭口位
张口位
闭口位
张口位
Sag-T1
Sag-PD
Sag-T2
Cor-T1
Cor-T2
Close
Partially-open
Open
TMJ病变
内紊乱
盘移位 盘穿孔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
王化
前言
MR 具有非侵袭性,不仅能显示关节盘,还 能分清骨皮质、骨髓及软骨等
快速成像技术和双线圈成像使双侧同时成 像成为可能,并可动态成像
大体解剖
TMJ是双侧联动的滑膜 关节,位于下颌骨髁突 和颞骨下颌窝之间
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 下两部分
髁突将下关节腔分为前 后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