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编译码的实现
ldpc编码原理
ldpc编码原理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编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纠错
编码方式,它可以减少误码率并且有着良好的性能。
LDPC编码是基于
高维矩阵来进行预测、检验和修复的,具有低编码密度和高纠错能力
的优点。
LDPC编码的原理是:在对信息的编码过程中,使用一个称为原始码的矩阵来实现编码,然后使用这个矩阵来生成编码矩阵。
从编码矩
阵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编码校验块(CBC),它们是由信息源矩阵的行和
列叠加形成的,然后再根据一定的生成关系,将原始码的某个位置上
的值,改为其他位置上对应校验码块的之和,即可构成LDPC编码矩阵。
LDPC编码的优点是,可以在极低的编码密度上实现高纠错能力。
因为它使用低维矩阵进行编码,所以编码速度也很快。
此外,LDPC编
码还可以通过调整编码矩阵的结构来优化编码,可以提高编码的性能。
总的来说,LDPC编码是一种有效高效的纠错编码方法,由于其特殊的编码原理及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DPC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LDPC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LDPC码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卫星数字视频和音频广播等领域。
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环境下,BPSK 调制时,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能很好地平衡译码性能和算法复杂度,易于硬件实现,且常以流水线的形式出现在译码器的设计中。
本文针对LDPC译码器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将流水线思想从译码算法本身扩展到译码器的整体设计中,设计出可以多帧并行且结构简单的译码器,最后通过仿真与实现对其性能进行验证。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利用双对角QC-LDPC码校验矩阵的特点,设计双递归流水线编码器,详细介绍其编码原理与编码器的结构,并细致分析编码器的工作流程,给出仿真时序图与资源消耗情况。
其次,按照LDPC码译码算法的演化进程对概率域BP算法、对数域BP算法以及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分别进行介绍,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仿真比较。
然后分别对归一化系数、迭代次数以及初始值量化位数等译码参数进行性能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做出适当的选择。
之后,提出流水线式译码器的设计思想,给出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的流水线化方法,详细介绍流水线式译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针对规则与准循环LDPC 码设计两款译码器,并给出仿真结果,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最后,将两组编码器和译码器在FPGA实验板上进行实现,在Matlab以及串口调试助手等软件的帮助下,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进行配合,组成两套编译码系统,实现数据的编译码工作,并检验编译码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ldpc译码算法方法 -回复
ldpc译码算法方法-回复LDPC译码算法方法是一种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简称LDPC码)的译码算法。
LDPC码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具有译码性能良好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解码算法来降低译码复杂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LDPC译码算法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需要了解LDPC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LDPC码是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其校验矩阵的非零元素分布在矩阵的较少位置上,因此得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DPC码具有较低的编码和解码复杂度,并且在无线通信、存储介质以及数字电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LDPC码。
LDPC码的选择通常依赖于所需的编码效率和可靠性性能。
较高的编码效率可以提供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而较高的可靠性性能可以减少译码错误的概率。
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LDPC码类型,如Gallager码、Tanner码等。
第三步,构建LDPC码的校验矩阵。
LDPC码的校验矩阵是译码算法的关键,它决定了译码的能力和复杂度。
校验矩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构建,如随机生成、洗牌算法、稀疏矩阵生成等。
构建校验矩阵的目标是使LDPC 码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LDPC译码算法。
LDPC码的译码算法可以分为迭代译码和非迭代译码两类。
迭代译码算法包括信念传播算法(Belief Propagation)和概率传播算法(Probability Propagation),它们通过多次迭代交换信息来逐步修正译码结果。
非迭代译码算法包括似然比译码算法(Log-Likelihood Ratio decoding)和软判决译码算法(Soft-Decision Decoding),它们通过计算不同译码路径的似然比来选择最佳译码结果。
第五步,实施LDPC译码算法。
实施LDPC译码算法涉及到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
LDPC码编译码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LDPC码编译码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1962年R.G.Gallager提出了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即低密度校
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
后来研究发现,LDPC码是一种能逼近Shannon 限的渐进好码,在极低的信噪比下仍然能够保证足够的性能。
因此LDPC码被普遍认为是能适应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高速数据传输和高性能要求的信道编码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同时推导了译码错误概率和密度进化过程,讨论了信道参数的门限效应。
接着对LDPC码二分图中长度为4的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LDPC码校验矩阵的消4-环生成算法,采用Matlab和VC++融合编程方式,完成了此算法的程序设计。
此算法不仅可生成二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并且对算法修正后,也可生成多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
采用此算法后可避免LDPC码译码过程中的重复迭代,显著提高了短帧LDPC
码的误比特率性能。
同时对不同参数对LDPC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一些结论。
最后,利用VHDL语言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上完成了LDPC码编码器的硬件实现。
另外,给出了LDPC码译码器硬件实现的整体结构图,结合对数似然比域内的置信传播迭代译码(LLR-BP)算法,对译码器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阐述。
多元LDPC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多元LDPC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近些年来,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DPC)因为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和高度并行的译码方案而受到极大的关注,被广泛考虑为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纠错码标准,而多元LDPC码作为二元LDPC码的延伸,并没有被人们深入的研究。
但是,相对二元LDPC码,多元LDPC码有更好的译码性能,其应用前景潜力巨大。
多元LDPC码的实现复杂度和译码器的资源消耗很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至今没有重要的硬件研究结果问世。
本文,把编码和译码协同起来考虑,提出一种基于准循环RA结构编码算法,扩展最小和(Extended Min-Sum,EMS)译码算法的多元LDPC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案。
系统详细的阐述其内部结构,功能,工作原理,设计细节。
准循环的校验矩阵结构有利于高速的并行编译码,RA结构大大的简化了编码复杂度,而EMS译码算法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译码实现复杂度和资源消耗。
本文采用4元LDPC码为例在Xilinx FPGA上做了实际验证,综合后的编码器时钟频率为123.277MHz,折算成编码器输出端的数据率为246.554Mbit/s,译码器工作时钟频率为175.352MHz,折合成译码器输入端的数据率最大为87.676Mbits/s,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证明其可用性。
本文提出一种双进双出信息调度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时钟利用率和吞吐量,译码速率增加到原来的1.93倍。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多元LDPC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码方案,几种常见的译码算法做了简单介绍,详细介绍了基于RA结构的构造方法和EMS译码算法。
其次,便于对比,详细阐述了RU编码方法和本文采用的RA结构编码方法的硬件实现具体过程,并对二者的性能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仿真结果。
再次,系统阐述了基于EMS译码算法的译码器硬件实现方案,包括各模块功能,结构,工作原理,着重对译码器资源占用、速度、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对比,并提出一种优化的信息调度算法,证明了其可行性。
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
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LDPC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是一种用于信道编码和解码的重要技术。
它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和低复杂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数码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
编译码是LDPC码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出原始信号。
编译码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误码率,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根据LDPC码的特点,编译码算法主要分为迭代译码算法和非迭代译码算法两大类。
迭代译码算法是目前主流的编译码算法之一,也是LDPC码解码性能最好的算法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译码迭代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来对码字进行修正,从而减少误码率。
常见的迭代译码算法包括消息传递译码算法、概率估计译码算法等。
消息传递译码算法是一种基于图模型的编译码算法。
LDPC 码可以用图模型表示为一个二分图,其中变量节点表示码字的位,校验节点表示码字的校验位。
消息传递译码算法通过传递消息来更新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之间的关系,迭代进行,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这种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在LDPC码解码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消息传递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硬件实现要求较高。
概率估计译码算法是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编译码算法。
该算法通过概率估计的方式进行译码,即通过估计每个码位和校验位取值的概率来进行更新。
这种算法在LDPC码解码中也有着良好的性能,常用于高信噪比环境下的译码。
相比消息传递译码算法,概率估计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低,较为适合硬件实现。
非迭代译码算法是另一类LDPC码编译码算法,它与迭代译码算法不同,直接进行码字的解码,无需迭代。
在高信噪比环境下,非迭代译码算法的性能与迭代译码算法相近。
由于其简单的计算过程,非迭代译码算法适合硬件实现,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除了迭代和非迭代译码算法,LDPC码编译码算法还有其他一些改进算法。
例如,采用硬判决的信号译码算法可以减少译码所需的计算量,提高译码速度;基于信道估计的自适应译码算法可以根据信道条件进行灵活的译码,提高纠错性能。
ldpc译码原理
ldpc译码原理
LDPC译码原理
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是一种由Robert Gallager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种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中的信道编码和译码中。
LDPC译码原理是指利用LDPC码的结构特点进行译码,以实现在信道传输中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性能。
LDPC码是一种线性块码,其校验矩阵具有低密度的特点,即大部分元素为0。
在LDPC译码过程中,采用迭代译码的方式,即多次对接收到的码字进行译码,每次译码后更新信息位的概率分布,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为止。
LDPC译码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校验矩阵的低密度结构,通过消息传递算法进行译码。
消息传递算法包括和节点更新和校验节点更新两个步骤。
在和节点更新中,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位和校验节点传递的校验信息,更新每个和节点的信息。
在校验节点更新中,根据和节点传递的信息更新每个校验节点的信息。
通过多次迭代这两个步骤,最终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译码结果。
LDPC译码原理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译码性能和低复杂度的特点。
LDPC码的译码性能接近信道容量极限,可以在高速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LDPC译码算法的复杂度相对较低,适合在硬件实现中使用。
总的来说,LDPC译码原理是利用LDPC码的结构特点和消息传递算法进行译码,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结构设计,LDPC码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技术。
LDPC编译码方法及应用
LDPC编译码方法及应用编译码是一种用于纠正或检测码字中错误的技术,在通信系统和存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ck)编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编译码方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高的纠错能力。
本文将介绍LDPC编码的原理、编码方法和在通信系统和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一、LDPC编码原理LDPC码是一种线性块码,编码矩阵稀疏且低密度。
编码矩阵的特点是:每一行包含有k个‘1’,每一列包含有d个‘1’,其中d≥2k,通常d=k+m。
编码矩阵为M×N维,将k个信息位编码成N个码字。
编码过程:首先将k个信息位按照编码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得到N个码字。
然后,将码字通过信道传输或存储。
在接收端,利用LDPC的解码算法对收到的码字进行纠错。
解码过程:LDPC解码是一种迭代译码算法,基于图论的概念。
解码过程中,将码字作为节点,根据编码矩阵中的连接关系构建一个图,即Tanner图。
图中包含了从码字到校验位的连接和从校验位到码字的连接。
迭代解码算法基于概率图模型,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和校验。
解码过程中,每个节点将从相邻节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更新,直到满足停止准则为止。
二、LDPC编码方法1. Gallager的生成矩阵构造方法:Gallager提出了一种通过密度增长的方式生成LDPC码的方法,称为GCC(Gallager's construction class)码。
该方法包含三个参数:列重参数r,每列的非零元个数d,每行的非零元个数w。
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可以生成不同性能和复杂度的LDPC码。
2. MacKay-Neal构造方法:MacKay-Neal构造方法是一种基于正交矩阵的构造方法。
首先利用Hadamard矩阵生成一个正交矩阵,然后通过调整行和列的顺序,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LDPC码。
3. Quasi-Cyclic(QC)构造方法:QC-LDPC码是一种结构化的LDPC 码,其编码矩阵具有循环性。
ldpc编码原理
ldpc编码原理LDPC编码原理。
LDPC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是一种由Robert 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线性分组码,它是一种具有低密度校验矩阵的分组码,具有容错能力强,译码性能优秀等特点。
LDPC码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表现而备受青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LDPC编码的原理以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LDPC码的原理。
LDPC码的编码原理主要是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的。
首先,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稀疏的校验矩阵H,然后将信息位向量乘以校验矩阵H,得到编码后的数据位向量。
在这个过程中,校验矩阵H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校验方程,校验方程的系数表示了每个数据位与校验位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LDPC码实现了对数据的编码,同时也保证了校验矩阵H的稀疏性,从而降低了译码的复杂度。
LDPC码的译码原理是基于图的消息传递算法,即利用信念传播算法(Belief Propagation,BP算法)进行译码。
在译码过程中,译码器会不断地通过消息传递来更新节点的状态,直到达到收敛条件为止。
通过这种方式,LDPC码实现了高效的译码性能,使得其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DPC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LDPC码具有优秀的性能表现,因此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LDPC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标准中,如WiMAX、LTE等。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LDPC码也被用于地面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链路中。
此外,LDPC码还被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存储系统等领域。
总结。
LDPC码作为一种具有低密度校验矩阵的分组码,具有容错能力强,译码性能优秀等特点,因此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LDPC编码的原理和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LDPC码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ldpc译码的matlab代码
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是一种优秀的纠错编码技术,具有较低的解码复杂度和接近容量的性能。
LDPC码的译码算法可以使用数学推导来实现,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编程实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编写LDPC码的译码算法,并给出具体的代码实现。
一、LDPC码的基本原理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由Gallager于1962年首次提出。
它是一种分布式稀疏矩阵编码,其校验矩阵的权重分布较为均匀,是一种充分利用了校验密度低的码。
LDPC码的译码算法通常采用迭代译码的方式,通过不断更新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的信息来逐步逼近发送端发送的原始信息。
LDPC码的译码算法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以BP算法(Belief Propagation)最为常见。
二、BP算法的基本思想BP算法是一种迭代译码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LDPC码的译码过程转化为图论中的消息传递过程。
在BP算法中,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来更新各自的信息,并不断迭代直到收敛为止。
BP算法的收敛性和解码性能与LDPC码的结构和参数设置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算法参数和调整策略。
三、MATLAB代码实现1. 参数设置在MATLAB中,我们首先需要设置LDPC码的参数,包括码长、码率、校验矩阵等。
通过调用MATLAB中的矩阵运算库,我们可以方便地实现LDPC码的相关参数设置。
2. 译码算法实现接下来,我们编写LDPC码的译码算法。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利用向量化操作和矩阵运算来高效地实现BP算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BP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我们需要设置适当的迭代次数和终止准则。
3. 性能评估我们可以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来评估LDPC码的译码性能。
通过绘制误比特率曲线和分析译码性能参数,可以直观地了解LDPC码的表现,并进一步优化译码算法。
四、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和BP算法的实现方式,并给出了在MATLAB中的代码实现方法。
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能够提供逼近Shannon限的优良性能,具有简单的迭代译码算法,能够并行运算的特点,在纠错编码领域异军突起,已经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通信以及存储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效快速且具有优良性能的编译码算法及其硬件的实现是LDPC码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LU分解的LDPC码的编码算法以及编码器实现,最小和译码算法以及基于分层归一化最小和算法的译码器实现。
首先,结合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对编码器的硬件实现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几种常用的编码算法,得出对于不具备准循环结构的LDPC码的通用编码方法即基于LU分解法的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具有线性复杂度,能够对码长较长的LDPC码进行编码。
比较分析了两种主要的LU分解方法对CMMB标准中0.5码率的LDPC码的分解情况。
详细介绍了编码器的整体结构,稀疏矩阵存储及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编码器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次,仿真分析了最小和译码算法、偏移量最小和译码算法及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
改进了归一化最小和算法,采用了两个归一化因子进行修正补偿,在信噪比为1.6dB时改进的译码算法的误码率在10-6左右,相比原来的归一化最小和算法性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通过浮点仿真确定了两个归一化因子的最优取值。
对译码初始化信息以及中间变量进行定点量化仿真,采用一种基于扩展因子的量化方案,在不同信噪比范围采用不同的扩展因子,增加了译码迭代信息的有效性,提高了0.2dB左右的译码性能。
最后,选用分层的改进归一化最小和算法进行译码器的硬件实现。
设计一种符合该算法的译码器结构,并应用已经确定的最优参数。
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思路,该译码器消耗存储资源少,译码速度快,信息交换网络简单。
ldpc编码原理
ldpc编码原理LDPC编码原理。
LDPC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是一种由Gallager在1962年提出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具有较低的密度,因而得名。
LDPC码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介绍LDPC编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LDPC码是一种码长很长的码,通常用在高速通信系统中。
它的编码原理是通过一个稀疏的校验矩阵来实现。
LDPC码的校验矩阵H是一个稀疏矩阵,其中大部分元素为0,只有很少的非零元素,这使得LDPC码的译码算法更为简单高效。
LDPC码的编码过程是通过矩阵乘法来实现的。
假设要对一个数据块进行LDPC编码,首先将数据块乘以LDPC码的生成矩阵G,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块。
生成矩阵G是LDPC码的一个特殊矩阵,通过它可以将信息位转换为码字。
LDPC码的译码过程是通过校验矩阵H来实现的,译码算法通常采用迭代译码算法,如Belief Propagation算法。
LDPC码的优点之一就是其译码性能优秀。
由于LDPC码的校验矩阵是稀疏的,译码算法可以在迭代次数较少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译码性能。
这使得LDPC码在高速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中。
除了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LDPC码还被应用在存储系统中。
由于LDPC码的译码性能优秀,使得它在大容量存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DPC码可以有效地纠正存储系统中的数据错误,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LDPC码是一种译码性能优秀的编码方式,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纠错能力。
它在通信领域和存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高速通信系统和大容量存储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纠错编码方案。
随着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LDPC码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信息传输和存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LDPC编码的原理和应用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qc-ldpc 编码原理
qc-ldpc 编码原理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道编码在我国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线性分组码,QC-LDPC 码(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因其良好的性能和简单的结构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QC-LDPC 编码原理,包括QC-LDPC 码的定义、编码过程、译码原理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QC-LDPC 编码原理简介1.LDPC 码的定义LDPC 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其校验矩阵具有低密度特性。
在编码过程中,信息位和校验位通过一定的连接关系组成一个矩阵,该矩阵称为校验矩阵。
2.QC-LDPC 码的结构QC-LDPC 码是一种特殊的LDPC 码,其校验矩阵具有准循环结构。
QC-LDPC 码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循环矩阵,另一部分是可变的矩阵。
这种结构使得QC-LDPC 码在存储和计算上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3.QC-LDPC 码的编码过程QC-LDPC 码的编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初始化:根据信息位和校验位的需求,生成校验矩阵。
(2)编码:将信息位和校验位按照校验矩阵的连接关系进行排列,形成编码矩阵。
(3)校验:对编码矩阵进行奇偶校验,确保编码的正确性。
三、QC-LDPC 码的译码原理QC-LDPC 码的译码原理主要包括硬判决译码和软判决译码两种方法。
1.硬判决译码硬判决译码是基于校验矩阵进行译码的一种方法。
在硬判决译码过程中,根据校验矩阵的性质,通过计算校验位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信息位的值。
2.软判决译码软判决译码是基于软信息的译码方法。
在软判决译码过程中,利用软信息(如信道估计、噪声估计等)对校验矩阵进行更新,进而进行迭代译码。
四、QC-LDPC 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信道编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QC-LDPC 码广泛应用于信道编码。
LDPC码的高效编译码实现技术研究
LDPC码的高效编译码实现技术研究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是一种经典的纠错码,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LDPC码具有很好的纠错性能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LDPC码的高效编译码实现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LDPC码的基本原理。
LDPC码的生成矩阵是一个稀疏矩阵,其中非零元素非常少。
在编码时,通过将信息位和校验位进行异或运算,可以生成码字。
在解码时,利用迭代算法进行译码,不断更新信息位和校验位的值,直到收敛到正确的解。
LDPC码的高效编译码实现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低复杂度译码算法:LDPC码的译码通常使用迭代算法,如Sum-Product算法或Min-Sum算法。
针对LDPC码特有的稀疏矩阵结构,可以优化算法实现,减少运算量和存储空间的消耗。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译码算法的迭代次数,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译码复杂度。
2. 并行化译码算法:LDPC码的译码可以在多个处理单元上并行进行,以提高译码速度。
通过合理划分任务和设计通信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或GPU等硬件平台的计算资源,提高编译码的效率。
3. 硬件实现:将LDPC译码算法实现在硬件上,可以进一步提高译码速度和降低功耗。
现代通信系统对于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硬件实现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采用专用的硬件结构、并行计算和高效的存储器设计,可以实现高速、低功耗的LDPC码编译码。
4. 误差控制技术:在LDPC码的译码过程中,由于噪声等原因,译码结果可能出现误码。
针对不同的误码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性能优化。
例如引入硬判决反馈、改进的迭代停止准则、提前终止迭代等技术,以降低误码率和提高译码性能。
综上所述,LDPC码的高效编译码实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优化译码算法、并行化译码、硬件实现和误差控制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LDPC码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LDPC译码算法总结归纳
LDPC译码算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LDPC译码算法不仅在通信领域 有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如数 据存储、图像处理和生物信息 学等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在图像处理领域,LDPC译码算 法可用于压缩图像和视频,降 低传输和存储成本。
优化算法实现
通过优化译码算法的实现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存储开销, 降低算法的复杂度。
采用近似算法
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前提下,采用近似算法来降低译码过程的计算 复杂度。
提高解码性能
优化编码方案
通过改进编码方案,提高码字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 解码性能。
引入迭代译码
采用迭代译码的方式,通过多次迭代逐步逼近最优解,提高解码性 能。
变量节点处理
在迭代过程中,首先进行变量节点处理。这一步 主要涉及根据校验矩阵和已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变 量节点到校验节点的消息。
校验节点处理
接下来进行校验节点处理。在这一步,根据变量 节点发送的消息和校验矩阵,计算出校验节点到 变量节点的消息。
消息更新
在完成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处理后,进行消息更 新。这一步是根据计算出的消息更新变量节点和 校验节点的状态。
终止条件与性能优化
终止条件
迭代过程需要满足一定的终止条件才 能结束。常见的终止条件包括达到最 大迭代次数、消息变化量小于预设阈 值等。
性能优化
为了提高LDPC译码算法的性能,可以 采用多种优化策略,如使用更高效的 编码方案、改进消息传递规则、采用 启发式搜索等。
04
LDPC译码算法的性能分析
误码率性能分析
与卷积码和Reed-Solomon码等常见编码方案相比,LDPC码具有更低的 误码率和更高的可靠性。
LDPC编译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LDPC编译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当今时代,移动通信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实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码是纠错编码技术中一种能够逼近香农极限的“好码”。
本文基于802.16e协议实现了一个多码长多码率的高速QC-LDPC编码器和译码器。
首先,分别通过对编码和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
LDPC编码算法主要有高斯消元法、Efficient算法等,本文选择了适合802.16e协议中准双对角线校验矩阵的简化Efficient编码算法。
在编码的硬件实现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和部分并行结构,实现了高速编码器。
LDPC译码算法主要研究了基于概率测度的BP译码算法、基于LLR的BP译码算法、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等算法。
最终的实现选择了适合FPGA硬件实现的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
在实现结构方面,对TPMP和TDMP两种实现结构进行了仿真对比,最终选择了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的TDMP实现结构,即水平分层迭代结构。
最终实现的译码器可以信噪比为2.5dB时,BER可以达到10-6。
另外,为了实现高速译码器的目标,译码器的实现过程中采用了乒乓操作、流水线结构、四个码字同时译码等结构来提高译码器的吞吐率。
本文利用Xilinx公司的XC705开发板实现了多码长多码率的QC-LDPC高速编码器和译码器,码长最大支持2304,码率支持1/2、2/3、3/4和5/6。
编码器的时钟频率为250MHz,吞吐率为13.7Gbps。
译码器实现了最大时钟频率为250MHz、最大吞吐率为1.65Gbps的高速译码器。
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原理 -回复
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原理-回复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是一种特殊的线性纠错码,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中的译码领域。
LDPC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低的密度,其译码算法通常被称为最小和(min-sum)译码算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LDPC码和最小和译码算法的原理,并逐步回答与该主题相关的问题。
一、LDPC码的基本原理1. LDPC码的构造LDPC码是由一个稀疏的校验矩阵H构造而成的。
校验矩阵H的每一行表示一个校验方程,每一列表示一个码字位。
其中1表示该位参与校验,0表示不参与校验。
LDPC码的密度较低,意味着H矩阵中的1的数量相对较少。
2. LDPC码的编码通过将信息位向量与校验矩阵H相乘,得到码字向量。
编码过程即通过校验方程将信息位和校验位关联起来,从而生成校验码。
3. LDPC码的译码译码过程是将接收到的含有错误的码字向量映射回最接近的原始信息位向量。
最小和译码算法是一种常用的LDPC码译码算法。
二、最小和译码算法的基本原理1. 译码图最小和译码算法基于LDPC码的译码图。
译码图是通过校验矩阵H构建的,其中变量节点表示码字位,校验节点表示校验方程。
2. 译码过程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进行译码。
每次迭代包括两个步骤:变量节点处理和校验节点处理。
在变量节点处理过程中,变量节点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校验节点。
在校验节点处理过程中,校验节点计算并传递校验结果给与之相连的变量节点。
3. 最小和规则在每次迭代的变量节点处理中,最小和规则被用于计算变量节点传递的信息。
最小和规则的基本思想是选择最小的K-1个校验节点结果,将其作为该变量节点传递给校验节点的信息。
4. 更新迭代经过多次迭代后,译码结果会逐渐接近原始信息位向量。
一般情况下,经过足够多次的迭代后,译码结果会逼近编码时的原始信息位。
三、最小和译码算法的细节1. 硬判决与软判决最小和译码算法可以在硬判决或软判决的情况下使用。
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原理
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原理
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是一种用于纠错编码的算法,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LDPC编码是一种块编码方法,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并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LDPC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低密度检验矩阵来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过程中,将要传输的数据与低密度检验矩阵相乘,得到编码后的数据。
解码过程中,使用迭代的方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不断更新信息节点和校验节点的值,直到达到停止准则。
最小和译码是LDPC算法中常用的一种译码算法。
它的原理是在迭代过程中,每次选择使得校验节点和最小的信息节点进行更新。
具体而言,对于每个校验节点,计算它所连接的信息节点的和,并选择和最小的信息节点作为更新的依据。
然后,根据选择的信息节点,更新校验节点的值,直到满足停止准则。
最小和译码算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实现,计算量较小。
它通过不断迭代更新信息节点和校验节点的值,逐渐减小误码率。
同时,最小和译码算法还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能够有效地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总的来说,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利用低密度检验矩阵进行编码和解码,通过选择校验节点和最小的信息节点来更新节点的值,从而实现纠错编码和解码的功能。
这种算法简单易实现,计算量较小,
并且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DPC码及其译码实现
LDPC码及其译码实现一、L DPC码简介LDPC码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Gallag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缺乏可行的译码算法,此后的35年间基本上被人们忽略,其间由Tanner在1981年推广了LDPC码并给出了LDPC码的图表示,即后来所称的Tanner图。
1995年前后MacKay和Neal 等人对LDPC码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译码算法,从而进一步发现了LDPC码所具有的良好性能,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
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本质上是一种线形分组码,它通过一个生成矩阵G将信息序列映射成发送序列,也就是码字序列。
对于生成矩阵G,完全等效地存在一个奇偶校验矩阵H,所有的码字序列C 构成了H的零空间(null space),即HC T=0。
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是一个稀疏矩阵,相对于行与列的长度,校验矩阵每行、列中非零元素的数目(我们习惯称作行重、列重)非常小,这也是LDPC码之所以称为低密度码的原因。
由于校验矩阵H的稀疏性以及构造时所使用的不同规则,使得不同LDPC码的编码二分图(Taner图)具有不同的闭合环路分布。
而二分图中闭合环路是影响LDPC码性能的重要因素,它使得LDPC码在类似可信度传播(Belief ProPagation)算法的一类迭代译码算法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译码性能。
当H的行重和列重保持不变或尽可能的保持均匀时,我们称这样的LDPC码为正则LDPC码,反之如果列、行重变化差异较大时,称为非正则的LDPC码。
根据校验矩阵H中的元素是属于GF(2)还是GF(q)(q=2p),我们还可以将LDPC码分为二元域或多元域的LDPC码。
二、LDPC译码算法2.1、Gallager概率译码算法Gallager当初为了介绍LDPC码,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迭代的概率译码算法,Gallager概率译码算法,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BPA,也称SPA或者MPA)。
LDPC码编译码原理及算法
BP算法译码过程
BP算法谢!祝大家周末愉快!
主要内容
1、LDPC码简介 2、 LDPC码编码 3、LDPC码译码
LDPC码简介
定义: LDPC码是一种校验矩阵H中只有很少的元素为“1”,
大部分元素都是“0”的一种线性分组码。——稀疏性 表示方法:二分图 分类: 按照校验矩阵行列重量分:
规则(regular)LDPC码:行列重量一致 不规则(irregular)LDPC码:行列重量不一致
!
BF译码算法流程图 接收矢量
(Bit-Flipping)比特翻转算法— —硬判决算法
初始化最大迭代次 数比特节点赋值
校验节点检验信息
是 全部满足?
否 是
达到最大迭代 次数?
否
翻转多数校验方程 不满足的比特节点
信息
结束,译码成功 结束,译码失败
BP算法(和积算法)
变量定义:
软判决算法
引入定理
按照取值域分:
二进制LDPC码:基于GF(2) 多进制LDPC码:基于GF(q) (q>2)
Tanner图(二分图)
LDPC码的编码
校验矩阵H的构造: 1、标准文件里H矩阵中1的排列规则 2、循环移位:行模18,列模36
18*36 9*36
LDPC码的编码
近似下三角矩阵构造法(RU构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PC 码编解码算法及其 在AMC 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Abstract :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模型最早是由香农建立起来的,对于一个点到点的通信系统,其结框图如图1.1所示,信源信道编码器译码器信宿噪声消息信号信号和噪声消息信源的直接功能就是产生可能包含信息的消息。
信源按输出符号的取值分为连续信源和离散信源。
按输出符号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分为无记忆信源和有记忆信源。
如果信源输出符号的概率与以前输出的符号无关,就称为无记忆信源。
信源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源消息所包含信息的量度。
编码器的功能是将消息编程适合与信道传输的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称为发信机,编码器包括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
信道编码器给信源编码符号增加冗余符号,目的是提高传输可靠性。
这些增加的冗余符号和信息符号之间具有一定的数学关系,如果在传输中收到噪声的影响,并且破坏了这种数学关系,在接收端就能够被检测出来,可见所添加的冗余符号具有检错和纠错的能力。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
信道中可能会引入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一般来说,背景噪声是加性噪声,而由信号传输衰落造成的噪声为乘性噪声。
信道也分为有记忆信道和无记忆信道。
译码器实现与编码相反的功能,即从信号中恢复消息。
译码器包括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
信道译码器的功能是去掉解调器输出符号中的冗余符号,提高信息符号的可靠性。
信道模型2.1 二进制可抹信道 (Binary Erasure Channel,简称BEC)在二进制可抹信道中,当接收端无法判别某个码字的值时,可以暂时先不判决,而是输出一个待定的或未知的符号x ,符号x 常被称为删除符号。
如图 2.1所示。
11x11x图2.1 二元可抹信道转移概率模型 图2.2 简化的二元可抹信道转移概率模型p 称为删除概率,q 为转移概率,通常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高斯噪声的影响下,其也是对称信道,因此可以进一步简化成如图2.2所示。
这就是二进制可抹信道。
当某个码字做删除操作时,其在码字序列中的位置应该是确定的,只是无法判定其值是0还是1。
2.2 二进制对称信道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简称BSC)二进制对称信道是指输入端输入二元信号0或1,而在接收端被判决成0或1,发送端发送符号0而在接收端被判成1的概率和发送端发送符号1而在接受端被判为0的概率相等。
或者说误判的概率相等。
BSC 信道是数字通信中最常使用的信道。
假设误判概率为p ,则BSC 信道的转移概率模型如图2.3所示。
1图2.3 二元对称信道的转移概率模型2.3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简称A WGN )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是一种理想的信道模型,主要是因为一下两个原因:(1)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无数独立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趋于高斯分布,显然高斯分布是普遍存在的。
(2)在限平均功率条件下产生最大熵的信源分布为高斯分布,而最大熵分布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分布。
在比较不同纠错编码的性能时常采用此信道模型。
图2.4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信道的输入为x ,输出为y ,n 是均值为0,方差为2o N 的高斯随机变量。
y x n =+。
以BPSK 信号为例,设u 是码字,采用21x u =-的格式进行BPSK调制,即将0映射为-1,将1映射为1,因此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为(|1)o p y u ==(|0)o p y u ==当采用归一化能量信号时,2(1)(|1)}s o E y p y u N -==-2(1)(|0)}s o E y p y u N +==-在信道的接收端计算发送信号的对数后验概率(1|)()log(0|)p u y L u p u y ∧===(1)(|1)log log(0)(|0)p u p y u p u p y u ===+==22(1)exp{}(1)log log (1)(0)exp{}s os oE y p u N E y p u N --==++=- ()4soE L u y N =+⋅()c L u L y =+⋅()L u 被称为比特u 的先验概率信息对数似然比,比例系数4sc oE L N =称为信道的可靠性量度。
2.4 瑞利衰落信道(Rayleigh Fading channel )瑞利衰落信道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信道模型。
信号在此信道中传输会引入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信道模型如图 2.5所示,在信道接收端得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y t A t x t n t =+图2.5 瑞利衰落信道模型()()j A t a t e θ=为乘性干扰,()n t 为加性干扰,()a t 是服从瑞利分布的高斯随机变量,2()2exp()A f a a a =-。
1948年C.E.Shannon 发表的著名的《通信的数学理论》[1]一文,指明了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
香农信息论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三个定理”,一个概念就是信息熵的概念,三个定理是三个编码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和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Shannon 在著名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中,给出了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实现可靠通信的方法以及在特定信道上实现可靠通信的信息传输速率的上限。
Shannon 在他的证明中引用了三个基本条件:(1) 采用随机的编译码方法;(2) 构造码长的渐进好码或Shannon 码; (3) 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信道容量与香农限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传输能力,他与信道的噪声大小和分布、传输信号的功率以及传输带宽有关。
信道容量的定义:对于所有信道都有一个最大的信息传输率,称为信道容量。
它是信息可靠传输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
香农对信道容量C 进行了定义:()()max (;)max[()(|)](;)(;)i j i j p x p x ijC I x y H y H y x p x y I x y ==-=∑∑(|)()(|)log()j i i j i ijj p y x p x p y x p y =∑∑x 和y 代表信道的输入和输出,()p x 是输入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I x y 为变量x 和y 的互信息;()H x 为信源的熵,(|)H y x 为信道的条件熵,实际上就是因为信道噪声存在造成的损失熵。
香农限:是指在一定的误码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带宽上传输1bit 所需的最小的信噪比min ()b o E N 。
当没有误码时,就是所说的狭义的香农限。
编码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衡量:误码率1.码字率WER (或BLER 误分组率)定义为译码器输出的码字有错误的概率。
2.误比特率(BER )定义为译码器输出的信息比特有错误的概率。
在诸如功率、带宽、译码复杂度等特定系统限制条件下,编码通信系统应设计为使这两种误码率尽可能的低。
在一个码率为/R k n =的编码通信系统中,为传输每个信息比特需要传输符号(或信号)的数目为1/R 。
若每个传输符号的能量为s E ,则每个信息比特对应的能量为/b s E E R =。
一个编码通信系统的误码率通常用单位信息比特的能量b E 与信道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0N 的比值形式来表示,即为0/b E N 。
编码增益:阈值现象:在0/b E N 为足够低的值时,编码增益的值为负值,这个阈值现象对所有的编码方案都存在,总存在一个0/b E N 的值,当信噪比低于它时,编码将毫无效果,而且使情况变得更糟。
这个SNR 称为编码阈值(coding threshold )。
使这个阈值足够低以及使编码通信系统的SNR 远高于这个阈值非常重要。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表示定义:一个长度为n 的分组码,有2k个码字,当且仅当其2k个码字构成(2)GF 上所有n 维向量组成的向量空间的一个k 维子空间的时候,这个码字才被称为线性的分组码,用(,)n k 表示。
由于一个(,)C n k 线性分组的是所有n 维向量组成向量空间n V 的一个k 维子空间,则一定存在k 个线性无关的码向量0,11,...,k g g g -,使得C 可以由这k 个线性无关的码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出来。
010110110011111(,,...,)(,,...,)n k k k k g g v v v v u G u u u u g u g u g g -----⎡⎤⎢⎥⎢⎥==⋅=⋅=+++⎢⎥⎢⎥⎣⎦0,00,10,11,01,11,11,01,11,1......n n k k k n g g g g g g G g g g ------⎡⎤⎢⎥⎢⎥=⎢⎥⎢⎥⎣⎦G 的行0,11,...,k g g g -张成(,)n k 码C ,G 称为码C 的生成矩阵。
00,11,11,01j j j k j k k k j ku j k v u p u p u p k j n-----≤≤-⎧=⎨+++≤<⎩系统码:对于一个线性分组码C ,可将其码字分成消息比特部分和校验比特部分,当消息部分是k 个未经改变的原始消息位组成,n-k 个校验部分是消息部分的线性组合时,具有这种结构的码字被称为系统码。
如图所示消息部分(k 位)校验部分(n-k )于是,系统码的生成矩阵可以写成0,00,10,101,01,11,112,02,12,111,01,11,11000001000001000000001n k n k n k k k k k n k p p p g p p p g p p p G g p p p ------------⎡⎤⎡⎤⎢⎥⎢⎥⎢⎥⎢⎥⎢⎥==⎢⎥⎢⎥⎢⎥⎢⎥⎣⎦⎢⎥⎣⎦用k I 表示k k ⨯的单位矩阵,则[,]k G I p =对于任何一个由k 个线性独立的行向量组成的k n ⨯矩阵G ,均存在一个由n k -个线性独立的行向量组成的()n k n -⨯矩阵H ,使G 的行与H 的行正交,并且任意一个与H 的行正交的向量都在G 的行向量中。
线性分组码的校验矩阵:对于由G 生成的码字C ,假定一个n 维向量V 是G 生成的码字之一,当且仅当0T v H ⋅=时,该码被称为H 的零空间,矩阵H 被称为线性分组码C 的奇偶校验矩阵。
同时,也可以将H 写成0,01,01,00,11,11,10,21,21,20,11,11,1100000100000100[,]0000001k k T k n k n k n k k n k p p p p p p p p p H p I p p p -----------⎡⎤⎢⎥⎢⎥⎢⎥==⎢⎥⎢⎥⎢⎥⎣⎦容易验证,G 的第i 行与H 的第j 行内积为0i j ij ij g h p p ⋅=+=(0,0)i k j n k ≤<≤≤- 同时表明了0T G H ⋅= 循环码LDPC 码的Tanner 图表示 图论的基础知识定义1:所谓的图D ,是一个三元数组,记作(),(),()D V D E D D ϕ=〈〉,其中 (1) ()V D φ≠,称为图D 的节点集合(2) (){1,2,...,}m E D e e e =,是图D 的边集合,其中i e 为{,}j i v v 或,j i v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