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公共基础笔记知识点总结
公共基础笔记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经济学1.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常涉及到政府、国家、市场、资源的配置、生产力等相关的问题。
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经济体系、资源配置、生产力、市场经济、社会制度等。
通过研究这些对象,政治经济学可以对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
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家可以对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4. 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运作的机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政治经济学也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领域。
二、宪法基础知识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机构、权力范围、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
2. 宪法的性质宪法的性质主要包括长期性、稳定性、最高性、普遍性、权力性等。
宪法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维护国家安全、确立国家制度等。
宪法通过这些功能来保障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维护国家的稳定。
4. 宪法的修正宪法的修正主要包括正式修正和非正式修正。
正式修正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而非正式修正则是在法律实践中不断通过新法律的制定和修正来解释和完善宪法。
5. 宪法的解释宪法的解释是指对宪法规定的含义进行统一解释。
宪法的解释工作一般由最高法院和立法机构负责,以确保宪法的正确理解和适用。
三、社会学基础知识1. 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学科,它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文化等内容。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整理打印版)
公共基础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打印版)
姓 姓
姓 姓 姓
4
21
姓 姓 古择 姓姓 姓姓
姓 姓 古7 姓姓 古 姓姓 该 姓姓 详 姓姓 旧 姓姓 旨 姓 姓 古8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 姓 古9 姓姓
姓 姓姓 姓 姓 该口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该古 姓姓
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 姓 该该 姓 姓 古979
姓 姓 古98该
姓 姓 古98旧 姓 姓 古997 姓 姓 古999
姓 姓
姓 姓
姓
20
21
古9古该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古该 古
姓 姓 古详 姓姓 古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该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详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旧 姓姓 姓 姓 古旧 姓姓 古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该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详 姓姓 姓姓 姓姓 旧 姓姓 姓 姓 古旨 姓姓 姓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13
21
姓姓旨
姓
姓姓
姓姓 古
姓姓 该
姓 姓
姓姓 详
姓姓择 姓姓 古 姓姓 姓姓 该 姓姓 姓姓7 姓姓 姓姓 姓姓8 姓姓
姓姓9 姓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姓
姓姓 姓姓 姓 姓 古口 姓姓 古
姓姓 该 姓姓 详 姓姓
姓 姓姓 旧
姓姓 旨 姓姓 择 姓 姓 古古 姓姓
姓
姓
姓
该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姓
详
姓
姓
姓
旧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共基础知识笔记(一)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体制和政治过程的学科,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支。
主要研究政治领域的国家、政府、政党、选举、民主与独裁、国际关系等问题。
政治学分为多个分支领域,如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行政学、公共政策、政治哲学等。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家、国际组织以及这些行为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的科学。
比较政治学是研究不同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的科学。
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和公共部门的角色和职能的科学。
公共政策是研究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科学。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理论、价值观和理想的科学。
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动员、领导人和普通公民在政治中的角色,以及政治语言等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科学。
主要研究资源的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过程,研究经济体制、市场、价格、货币、劳动力市场、经济政策等问题。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领域。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
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如何交换、生产和消费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领域,如经济计量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
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经济福利。
研究经济体制、市场、价格、货币、劳动力市场等问题,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达到最终的经济利益和福利的提升。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个体差异等问题。
心理学可分为多个不同的分支领域,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病理学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交、互动和相互影响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则是研究个体在生命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并探究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思考、认知过程和知觉的科学。
心理病理学是研究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科学。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相关行业和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工作等。
它可应用于心理治疗,提高人们的精神健康,促进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和管理方面,帮助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共基础知识笔记(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写*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1.记叙在写事*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的作用在于使*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公共基础知识点记忆整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点记忆整理笔记一、政治常识政治这东西啊,就像一场超级大游戏的规则。
咱老百姓得知道国家咋运行的,对吧?比如说选举,那可不像随便挑个小伙伴玩过家家。
选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能让咱们选出代表自己心声的人。
就像你在学校选班长,你肯定想选那个能为大家谋福利、公平公正的人。
你要是啥都不懂,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做决定,多憋屈呀!二、历史事件历史就像一部长长的连续剧,那些重大事件就是剧里的高潮部分。
像辛亥革命,这可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
就好比你玩游戏打到了超级难的一关,然后一下子突破了,整个游戏局面就变了。
辛亥革命把皇帝拉下马,让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你想啊,如果当时的人们都不记得这些,不继续追求民主自由,那咱们现在可能还在封建的老框框里呢。
三、地理知识地理这门学问,简直就是地球给我们的一本说明书。
山脉、河流、海洋,各有各的妙处。
拿长江来说吧,它就像咱们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好兄弟。
长江不仅滋润了大片的土地,还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
要是把中国比作一个大家庭,长江就是家里的大动脉。
你要是地理知识差,就像在自己家里还会迷路一样,多可笑呢。
四、法律基础法律呀,那可是咱们的保护神。
你知道交通法规不?这就像马路上的指挥棒。
比如说你过马路闯红灯,这就违反了交通法规。
这就好比在游戏里违反了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要是大家都不懂法律,社会不就乱套了?就像一群没了牧羊人的羊,到处乱跑。
五、文化常识文化就像一个大宝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宝贝。
像春节,这可是咱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的时候全家团聚,就像星星都要回到月亮的怀抱一样。
吃年夜饭、放鞭炮,这些习俗都承载着满满的文化内涵。
你要是不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像错过了一场超级盛大的派对,多可惜啊。
六、经济基础经济这东西,和咱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好比你口袋里的零花钱。
通货膨胀知道不?这就像东西都突然变贵了,你的钱就变得不值钱了。
就像你本来能买10个棒棒糖的钱,突然只能买5个了。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这说明,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适用缓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此外,刑法规定,对累犯来说,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
由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最后一点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国际条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是资合与人合相结合的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资合为主的公司形式,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指设立权利质权的行为。
权利质权,是指非以实体物而以所有权、用益物权以外的可让与的财产权利为标的的质权。
我国《担保法》第75条规定,下列权利可以质押:(1)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2)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3)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4)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犯罪未遂包括对象不能犯未遂和工具不能犯未遂,甲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根据《社会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过的,须报财政部和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行政主体共有10种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公共基础综合知识》学习笔记
《公共基础综合知识》学习笔记1.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是:李大钊。
2.第一个对物质下定义的是:列宁。
3.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价格形成机制。
4.我国航天技术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孟子。
6.(降职)不属于公务员处分。
7.一切国家都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8.“十一五”规划纲要最鲜明的特点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9.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难题,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采取的办法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10.以人为本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11.构成法的基本单位是:法律规范。
12.符合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生产、变更和消失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成为:法律事实。
13.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15.在我国民族自治区中,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征缴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则是:促进公平。
17.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民族定义的是:斯大林。
18.恩格斯是第一个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
19.现行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辖域划分为:9个地级市、3个盟。
20.我国《公务员法》正式实行于:2006年1月1日。
21.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运行职能的基础是:行政决策。
22.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它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23.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公务员身份:不予保留。
24.“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5.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根本要求是在: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的。
26.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赔偿损失、受行政处分。
27.在中共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对于许多考试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政治1、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分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需要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二、法律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熟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等。
2、民法民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点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物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3、刑法了解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以及常见的犯罪类型。
4、行政法主要包括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内容。
三、经济1、宏观经济掌握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周期等。
2、微观经济熟悉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知识。
3、国际经济了解国际贸易、汇率、经济全球化等相关内容。
四、管理1、管理学基本原理比如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的方法和过程等。
2、行政管理包括行政组织、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五、人文历史1、中国古代史了解各个朝代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2、中国近现代史掌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
3、世界史熟悉世界古代文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六、科技1、科技常识了解常见的科技成果(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科学定理和定律。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公共基础知识笔记(一)公共基础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冲刺背诵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Doc版
领这局部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
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X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
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别离制。
完整制也称“集约制〞、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别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一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 75%。
40%,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 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 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主要矛盾1.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2.经济特征——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五种经济成分: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政治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旧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4.国内主要矛盾:1949~1953 人民大众vs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953~1956 工人阶级vs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三、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把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按劳分配;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限制逐步消灭富农。
将经济制度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将消灭剥削与改在富农相结合;2.手工业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方针:和平改造;政策:利用、限制、改造;国家赎买,有代价地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2.工业: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3.将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相结合;4.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快速记忆版
公共基础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又重要的知识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
对于许多考试和学习来说,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一、政治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辩证法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会议和政策,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部分(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失业率等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二)微观经济1、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决策。
2、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国际经济1、国际贸易贸易顺差和逆差、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等。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各类考试和个人知识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政治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其活的灵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法律部分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
2、民法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包括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3、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整打印版)学习资料
一、人际关系<核心:把工作做好>,认真审题,时间可以短一点1、帽子<符合题干,忌假大空>例:虽然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对我造成困扰,也会影响我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妥善处理。
2、自查(将反思的内容说出来)+合理假设(假设未必要表态,根据题干决定)。
3、如何沟通?(说出具体如何沟通)。
4、怎么想办法把工作做好(最终目的)。
5、要表明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领导,希望领导指示,注意题干中领导的称呼。
6、鞋子(紧扣题眼,说将来)。
注意:主体分析法,原则与矛盾的处理,阳光心态,坚决服从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越权。
实例:你们单位在审查下属工作时发现了违法事件该事的主要负责人是局长的亲戚,这是局长找你,希望你去帮忙解决这一问题,你会怎么办?首先,(说认识)局长找我,希望解决此事,是为了告诉我要严格依法办事、秉公处理,不要因为与他有亲戚关系而有不必要的顾虑,一切以国家利益、单位利益为上<阳光思维>。
我会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违法事件彻查,并将有关资料、证据记录并保存(原则+自保)。
对此事彻查后,如果并未对单位、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按规定只要内部纪律处分的话,我会提交相关资料及处理意见给领导,由领导决定。
如果对单位、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如挪用公款等,我一定会坚持对事原则,同时也建议局长要让负责人弥补损失、承担责任。
作为本次调查人员,必须坚持国家利益为上,严格遵守法律制度,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切实调查清楚,按规定处理。
(表态)人际沟通N字方针: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大局为重责任意识;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尊重领导服从安排;沟通协调消除误会;谦虚谨慎学习请教;团结协作营造氛围;总结经验自我反思。
二、计划组织(注意题中主题,突出亮点)1、帽子例:我会认真组织好此次XX活动,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2、事前准备工作例:我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活动的主题和方式为XX,确定好此次活动(报告会等)的时间、地点,地点选在XX,并与XX的管理员沟通时间,充分尊重主讲人的意见,进一步商榷,确定出席的主要领导,并电话或上门邀请确保能准时参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9、意识的本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
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
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2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