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改性的Pd_C催化剂在转移加氢中的应用研究
以Pd/C为催化剂的松香加氢反应机理
维普资讯
第2期
12 装 置 和方 法 .
祝远姣等: P/ 以 d C为催化剂的松 香加氢反应机理
2l l
仪器 : 日本产 岛津 G C一1A气相 色谱仪 ; 7 美 反应器为 F X一 G型高压搅拌釜, Y 2 容积 2 , L 国 J W c n f 产 D 5毛细管色谱柱 , & Si ti ei c B一 规格为 设计压力 3 .M a设计温度 3 0 加热功率 1 00 P , 5 ℃, . 3 m × .2 m× .5. FD检 钡器 。 0 0 3r a 02 i L I m; 0 5 W, k 搅拌器 为 桨式 与 推进 式双 层组合 搅拌 器。 色谱条件 : 二阶程序升温 4 3 2K 高压釜压力 由 P P3 M 7 1型智能 压力 变送 器 ( . O1 9K 53 , 气 : 气 , 前 压 : . 3K 载 氮 柱 0 级) 温度 由镍铬 一 一 、 考铜 ( A一 ) E 2 铠装热 电偶 4 3 0 M a载 气 流量 :5 L・ i~, 气 流量 :0 7 P, 4m a rn 空 30 ( 误差约 ± . ℃) 0 5 测定 , 二者 既可现场读数又可远 L・ i~, a 3 m rn 分流 比: : 0 a 5 0 程传送 , 并利用可编 程序控制器 ( L ) P C 与计算 机 m rn 氢气流量 : L・ i一, , 2 m rn 检测器温度 : 3 , 4 a 5 K 汽 3 通讯 , 在远离操作 现场 的计算机房进 行数 据采集 1尾吹流量: L・ i~, 5 K 进样量 1 L 3 。 I L 和数据处理 。为 了跟踪 反应物 、 产物的浓度 随时 化室温度 : 3 , 间变化规律 , 需要在反应过 程中在线采样 , 因此在 高压反应釜上安装 了带有孔径小于 1 的不锈 2 结 果 与讨 论 Om 钢过滤器采样 装置 。加氢实验步骤 如下 : 称取松 . 香 50 , 0 g敲碎至小 于 1r / 0 m 粒投入高压釜中, a 再将 2 1 动 力学实 验结 果 20号 溶剂 油 50 ,dC催 化 剂 0 7 g 0 0 gP/ .0 倒入 , 盖 上 松香催化加氢反应属于气 一 一固三相催化 液 密闭。用真空泵对高压釜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 O . 反应 , 相际间传递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因此在采集 03 P , 0 M a 由三通 阀切换 真空 系统 , 内通入 氢气 动力学数据前 , 釜 采用不 同的搅拌器 型式和增 加搅 10 P . M a保 压 检 漏 1mn 无 异 常情 况 再 用 O 5 i, . 拌转速 , 从而提高气液传质速率 , 消除外扩散 的影 , 消除 内扩散 的影 响, 3 P/ M a次氢气反复置换 3次 , 然后启动高压釜搅拌 响 J以及改变催化剂粒径 , 器和加热系统 , 开始时搅拌转速为 20/ i, 0 rrn 当釜 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的动力学实验结果如表 1 a 和 内温度升 至反应 温度 时 , 调节 搅拌 转速至 60/ 0r 表2 。可见 , 在消除相际间传递 阻力 的状况下 , 松 a , rn并不断地通入氢气 , i 维持所设定 的反应压力 , 香催化加氢反应在低温低压下也能进行 。 并在设定的反应 时间点 , 在线跟踪采样进行色谱 2 2 机理模型的筛选与参数的推定 . 分析 , 测定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关系。 2 2 1 可能的机理模型 根据 H ue Wa o .. ogn— t n s 双曲型动力学模型 , J松香在 P / dC催化剂上加氢 13 气相 色谱 分 析 . 相应得到 l 7个表 样品预处理 : 由于松香 中的枞酸含有羧基 , 是 反应按照不同的反应机理假设 , 并根 据实验测 极性物质 , 若直接 溶解 打入色谱会吸 附在毛细管 示不 同机理的双 曲型动力学模 型 , 定 在压力 O 1.M a 引, ~ 0 0 P 范围内, 氢气在松香溶 柱上 , 且其沸点很高 , 需要 色谱柱 温度 也很 高 , 因 er 定 因此可用气相 的 此要在样品中加入 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甲醇溶 液进 液中的溶解度遵循 H ny 律 , 氢气分压来关联动力学模型如表 3 所示 。 行 甲酯化 。
乙炔加氢_pd催化剂研究背景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乙炔加氢pd催化剂研究背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乙炔加氢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项重要反应,可将乙炔转化为相应的饱和烃化合物。
该反应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乙炔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乙炔加氢反应中Pd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及其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了后续各部分内容。
接下来是背景介绍部分,其中包括乙炔的化学特性、加氢反应的重要性以及Pd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部分阐述了乙炔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见的乙炔加氢催化剂及其优缺点、Pd催化剂在乙炔加氢反应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先前针对Pd催化剂优化和改进方法的研究成果。
随后是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部分,对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步骤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是结果与讨论部分,统计和分析了实验数据,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同时还将实验数据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Pd催化剂在乙炔加氢反应中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乙炔加氢反应中Pd催化剂的背景知识、作用机理、以及先前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展望其在有机合成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启发和参考,促进乙炔加氢反应及其他相关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2. 背景介绍:2.1 乙炔的化学特性:乙炔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气体,其分子式为C₂H₂。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乙炔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乙炔可以参与多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加成聚合反应、环加成反应等。
由于其富集了碳-碳三键,使得乙炔分子对电子亲近,易于进行进一步的官能团转化。
2.2 加氢反应的重要性:加氢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将氢原子与有机物中不饱和键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实现将不饱和化合物转化为饱和化合物的目标。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二氧化碳(CO₂)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除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外,CO₂也是一种丰富的碳源,具有潜在的化学利用价值。
近年来,通过催化加氢技术将CO₂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已成为化学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将首先介绍CO₂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和催化剂类型,包括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以及双金属催化剂等。
随后,我们将综述不同催化剂在CO₂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表现,包括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等)对催化加氢过程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再生和循环利用问题。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分析当前CO₂催化加氢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催化剂活性不足、选择性差、稳定性差以及能耗高等问题。
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CO₂催化加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为推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化学品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甲醇等化学品。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反应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首先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氢物种。
然后,二氧化碳分子与活性氢物种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如甲酸或甲醇等。
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加氢或分解,最终生成目标产物。
pd催化加氢机理
pd催化加氢机理
PD催化加氢是指使用钯(Pd)作为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的机理。
具体的机理如下:
1. 吸附:加氢反应开始时,氢气(H2)和底物分子(通常是
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被钯表面吸附。
2. 前向加氢:吸附的氢气将与底物发生反应,使底物分子的不饱和键与氢原子结合,形成饱和键,同时释放出一部分热量。
3. 解吸附:经过反应后,加氢产物和一部分未反应的底物从钯表面解吸附,脱离催化剂。
4. 后向反应:解吸附的底物和加氢产物在反应溶液中仍然可以与氢气反应,使加氢产物重新转化为底物。
5. 循环:加氢产物和底物不断吸附和解吸附于催化剂表面,通过前向加氢和后向反应不断循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底物的不饱和键逐渐被氢原子替换为饱和键,实现加氢反应。
请注意,上述机理只是PD催化加氢的一般机理,实际的加氢
反应机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底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预处理对钯炭催化剂及其在肉桂醛加氢中性能的影响
预处理对钯炭催化剂及其在肉桂醛加氢中性能的影响崔雪;曾利辉;张之翔【期刊名称】《工业催化》【年(卷),期】2017(025)008【摘要】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was modified by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and palladium supported 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s were prepared.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type of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Pd/C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BET,FT-IR,XRD and TEM.The effects of the pretreatmen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and Pd/C catalyst for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by oxidative pretreatment decreased,and the palladium particles of Pd/C catalyst were relatively small.The alkali treatment had a certain effect of enlarging pore, and Pd/C catalyst had larger Pd particles.In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 of cinnamaldehyde,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size of palladium was,the highe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was,and the catalyst with larger Pd particle size possessed higher selectivity to cinnamyl alcohol.%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并制备钯炭催化剂.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等物理性质和含氧官能团种类以及钯炭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预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物化性能产生的变化和对钯炭催化剂在肉桂醛加氢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预处理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使钯炭催化剂上的钯粒子尺寸相对更小;碱预处理有一定的扩孔作用,使钯炭催化剂上的钯粒子尺寸更大.在肉桂醛加氢反应中,钯粒子尺寸越小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而钯粒子尺寸更大的催化剂上肉桂醇选择性更高.【总页数】6页(P53-58)【作者】崔雪;曾利辉;张之翔【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胶体表面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06;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胶体表面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06;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贵金属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201;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贵金属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6;O643.36【相关文献】1.钯/碳催化剂的预处理对催化加氢制备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的影响[J], 史天兵;陈宏博2.活性炭载体的改性对钯炭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栗云彦;顾永万;张云峰;赵云昆3.双氧水预处理对钯炭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J], 肖发新;任永鹏;李岩松;徐新阳;申晓妮;张向军4.酸碱性浸渍条件对钯炭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J], 王柳枫;徐志超;李琪;王梁炳5.活性炭负载Pt/Fe3O4催化剂及其选择性转移加氢肉桂醛的催化性能 [J], 张勇;陈春;龚万兵;宋杰瑶;苏燕平;张海民;汪国忠;赵惠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d_C在Sonogashira反应中的应用_陈丽萍
Sonogashira 反应[1-3]是一类由金属钯催化的末 端炔烃与 sp2 型碳的交联耦合反应(式 1),是目前 合成 C—C 键的主要方法之一[4-5]。该反应提供了一 种有效的合成芳基炔烃衍生物的反应路线,被广泛 应用于天然产物[6-7]、生物活性分子[8]、非线性光学 材料和分子电极[9-11]以及聚合材料[12-13]的合成中。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College of Science,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7,Jiangxi,China;2Department of Chemistry,College of Basic Science,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a;3School
第5期
陈丽萍等:Pd/C 在 Sonogashira 反应中的应用
·689·
对反应的影响:加入 CuI 不会增加催化活性和选择 性,大量的 CuI 甚至会降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Pd/C,碱
I+
溶剂,100℃
(5)
2.2 水介质下 Pd/C 催化体系 Sonogashira 反应常要使用大量的强极性的仲胺
中进行,反应不易控制等。为了改善反应的条件, 优化反应的环境,使 Pd/C 催化的 Sonogashira 反应 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合成中,研究者进行了 许多的研究工作,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使该反应 能在环境友好条件下实现。
2 环境友好条件下 Pd/C 催化体系的 Sonogashira 反应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Jiangxi,China)
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CO2的排放成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减缓CO2的排放压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利用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以将CO2转化为高能量燃料,或者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
本文旨在对当前国内外关于CO2催化加氢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CO2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在CO2催化加氢中,催化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加速反应速率,还可以改变反应机理、改善产物选择性、增加反应稳定性等。
目前,CO2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烷:CO2 + 4H2 → CH4 + 2H2O该反应需要一个弱酸性的催化剂,常用的包括Ni、Ru等过渡金属。
(2)二氧化碳加氢生成一氧化碳:CO2 + 2H2 → CO + 2H2O该反应需要一个强酸性的催化剂,常用的包括Cu-ZnO-ZrO2、Rh/MgO等材料。
(3)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CO2 + 3H2 → CH3OH + H2O该反应需要相对于甲烷反应而言更强的酸性催化剂,如ZnO、Cu-ZnO等。
(4)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碳氢酸:CO2 + 4H2 → HCOOH +2H2O该反应需要一个弱碱性的催化剂,如Pd-MgO等。
二、CO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分类与研究进展CO2催化加氢催化剂主要可以分为金属催化剂、无机非金属催化剂以及杂多催化剂三类。
(1)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最常用的一类催化剂,包括Ni、Cu、Pt、Pd等。
其中Ni和Cu催化剂对CO2加氢生成甲烷的催化活性最高。
近年来,人们通过调控Ni和Cu的化学状态、不同载体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提高其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例如,研究表明,将Ni/CeO2催化剂中的Ni粒径控制在2-3 nm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甲烷选择性,同时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2倍以上。
(2)无机非金属催化剂无机非金属催化剂包括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1. 铂(Pt):常用于氢气化、氧化和羰基加氢等反应。
2. 钯(Pd):常用于取代反应、加氢裂化和羰基加氢等反应。
3. 钌(Ru):常用于氢化、氯代反应、烯烃同分异构化和环化等反应。
4. 铑(Rh):广泛应用于各种气相和液相羰基加氢反应、羰基还原等
反应。
5. 镍(Ni):常用于丁二烯的水合、顺丁烯氢化和乙烯水合等反应。
6. 钼(Mo):常用于氢化和氯代反应、环加成和环化等反应。
7. 铬(Cr):通常用于氧化反应和硬化反应。
8. 钨(W):通常用于加氢环化和羰基加氢等反应。
9. 铬酸(H2CrO4):常用于氧化反应和硫化反应。
10. 磷钨酸(H3PW12O40):常用于酯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
CO对3种碳二加氢催化剂的影响分析
现 象。 分析 了 C O对 3种催化 剂的不同影响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见解。
关 键 词 : 二加 氢 碳 催化 剂 C 影 响 O
中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 限公 司广 州分 公 司 化工
渡 米
乙 E YNIUR ~ 烯T LE24Y 4 工 E ( 3 0 H 0, s 业21 T 7 13) N D
C 对 3种 碳 . J 氢 催 化 剂 的影 响分 析 O -j n
方 秋 建 ,汤 佳 香 ,焦 伍 金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化工一部 , 广东 广州 , 009 102 )
值班长、 分离技师。
・
3 ・ 8
乙 烯 工 业
第2 3卷
地 不继 续加 氢生成 乙烷 。而 气相 组 分 在 固体 催 化
高反 应温 度来 补偿 因 比表 面积 的减少 而 降低 的催
化剂 活性 。提 高 温 度 会 使 催 化 剂 选 择 性 下 降 , 因
而需加 入 C O来增 加选 择性 。 3 1 C 对催 化剂 G 一 8 的影 晌 . O 5C
生成 乙烯 的 反 应 速 率快 l O~l O倍 , 表 明 乙烯 O 这
的消失 比生成 更迅 速 。解决 不 利 因 素 的关 键是 要
使乙炔选择加氢生成乙烯 , 乙烯不再或尽可能 而
广石 化 乙烯装 置采 用后 加氢 工艺 流程 , 有 3 共
收 稿 日期 :0 1— 6— 7 21 0 0。
图 2为 G一 8 5 C催 化 剂 的入 口温 度 、 O浓 度 C 及 出 口炔烃 间 的关 系 。
CO与烯烃共聚反应钯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共聚制备可降解聚酮是一个具有 广泛吸引力 的研 究领域。
现 阶段 , C 与烯烃 的反 应 中多采 用贵 金属 钯作 为催 化剂 , 在 0
虽然该催化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但是 由于该体系 中贵 金属钯成本过高, 品分离难度较大 , 产 而且催化剂重复使用 率较低等诸 多因素, 使得聚酮始终难 以实现大规模工业生
关 键 词 C 聚酮 钯系催化剂 研究进 展 O
Re e r h P o r s fP l d u Ca a y tf rCo o y rz to fCO n e n s a c r g e so a l i m t l s o p l me ia i n o a a d Olf i DI NG a ge, I Qig n , HAN h o u ,L a Gu n li JA n mig S S ay n I n D
产 [ 。 目前 C 1 ] O与烯 烃共 聚反 应 的研 究 重 点在 于 寻找 一种
重复使用且造价较低的催化剂势在必行 。
12 稀土 盐与 乙酸 钯复 配形 成 的催化 体 系 .
稀 土元素 是 周 期 系 ⅢB族 中原 子 序数 为 2 、9 5 ~ 13 和 7
7 的 1 种化学元素的统称 。其 中原子序数为 5 ~7 1 7 7 1的 1 5 种化学元素又 统称为镧系元素 。稀 土元素包括钪 、 、 钇 镧、 铈、 钕 、 、 、 钆、 镝、 铒、 、 、 。 镨、 钷 钐 铕、 铽、 钬、 铥 镱 镥
系。但 由于其价格较 高, 严重制约 了 C O与烯烃共聚制备 聚酮的工业化进程 。系统分析 了近 几年 来钯 系催化 剂的研
究进展 , 包括钯 种类、 配体类型 、 的 负载方 式及反应介 质的应用等 。以期 为制备新 型、 钯 高效 的钯催 化剂提供 思路 , 推
钯碳催化剂
摘要:Pd/C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情况,包括催化剂性能及催化剂制备工艺。
着重介绍了该催化剂性能改进、催化剂栽体活性炭的预处理工艺以及浸渍溶液中添加辅助溶液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Pd/C催化剂;制备技术钯炭催化剂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有机合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从1872年发现钯炭对苯环上的硝基加氢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以来,钯炭催化加氢以其流程简、转化率高、产率高和三废少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相继有大量的专利及文献报道[1]。
在现今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催化反应中, 有很多的钯催化反应, 尤其是氢化反应中的选择加氢, 以及氧化反应中选择氧化生产乙醛、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均广泛采用和开发钯催化剂。
对石油重整反应, 钯也是常选取的催化剂组分之一。
在脱氢反应和异构化反应中, 虽多数应用贵金属催化剂, 但主要是Pt , 直接用钯的不多。
在NOx 催化处理研究中, 负载贵金属类催化剂是最早研究和开发的, 并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2] 。
由于贵金属类催化剂存在价格昂贵、活性温度范围窄和有氧存在时容易失活等缺点, 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开发这类催化剂的代用品是目前环保催化研究中的热门课题, 使用少量Pd的催化剂被认为是最富有潜力的[ 3] 。
在开发Pd-基催化剂的过程中, 使用活性炭为载体具有独特的意义。
这不仅因为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积、良好的孔结构用丰富的表面基团, 同时还有良好的负载性能和还原性, 而后者在消除NOx 的过程中又是不可缺少的。
可以设想, 当催化剂负载在活性炭上时, 一方面有可能制得高分散的催化系, 另一方面炭能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 提供一个还原环境, 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催化剂活性。
炭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钯炭催化剂是催化加氢最常用的催化剂,广泛适用于双键、硝基、亚硝基和羰基加氢等领域。
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积、良好的孔结构、丰富的表面基团,同时有良好的负载性能和还原性,当钯负载在活性炭上,一方面可制得高分散的钯,另一方面活性炭能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提供一个还原环境,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并提高催化剂活性。
Pd/C上松脂催化歧化反应的研究
香和对. 伞花烃 的研究 。采用G MS C. 和GC法定性定量分析 了松脂催 化歧 化反应产物,并探讨 了松脂歧化反应 的竞争机
制, 发现酸性物与 中性油 的分子 间氢转移反应均 以脱氢反应 为主, 主产物为脱氢枞酸和对. 伞花烃 , 伴随少量加氢反应。
考察 了搅拌 速度对 外扩 散的影响,表明当搅拌转速大于5 0 r n 0 - 时 ,即可消除外扩 散对 反应 速度 的影响。 由均匀实 mi 验设计方 法确定了P/ dC上马尾松松脂 催化歧化 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2 O ,催化剂用量 为占松 脂质 量的 6℃
文 章 编 号 : 10 -0 52 0 )50 8 -6 0 39 1 (070 -7 40
P / 上松 脂 催 化歧 化反 应 的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C
王琳 琳 , 孙 文 静 , 陈 小鹏 , 胡雄 光 , 童 张 法
( 广西大学 化 学化 工学院, 广西 南宁 500) 304
摘 要 :以P / dC为催化剂 、马尾松和湿地松松脂为原料并利用其 自身所含松节油作溶剂进行催化歧化反应制各歧化松
O %, . 反应时间为 l 0 i, 2 8 n 该条件下脱氢枞酸含量( m 占酸性物 的重量 百分数) 和对. 伞花烃含 量( 占中性油 的重量百分数)
分 别 为 8 .5 94 %、6 .6 ,所 得 产 品 优于 Z 2 0 .94 的特 级歧 化 松 香 指标 。 比较 了马 尾 松 松 脂 与 湿 地 松 松 脂 催 化 17% BB7 0 21 8 歧 化 反 应 的效 果 ,在 相 同 反应 条 件 下 以马 尾 松 松 脂 为 原 料 制 得 的 脱 氢 枞 酸 比 以湿 地 松 松 脂 为 原 料 制 得 歧 化 产 品 中 脱 氢 枞 酸 的含 量 高 l%、 对. 8 伞花 烃 含 量 高 1%。 6 关 键 词 : 松 脂 ; 催 化 歧化 :歧 化 松 香 ;对 - 花烃 伞
常压条件下Pd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6年第35卷第2期·524·化 工 进 展常压条件下Pd/C 催化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刘贤响1,杨拥军2,尹笃林1,雷涤尘2,杨静2,苏胜培1(1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郴州高鑫材料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423000)摘要: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Pd 、Pt 和 Ru 共3种贵金属催化剂,在没有添加任何脱氯抑制剂和助剂的前提下,比较研究了3种催化剂在邻氯硝基苯(o -CNB )加氢制邻氯苯胺(o -CAN )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Pd/C 催化剂效果更佳。
以Pd/C 为催化剂,考察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邻氯硝基苯转化率及邻氯苯胺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Pd 与邻氯硝基苯的质量比为1/2120,反应时间90min ,邻氯硝基苯转化率和邻氯苯胺选择性分别可达100%和 87.4%。
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
该工艺具有反应压力低、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和脱氯少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钯;活性炭;邻氯硝基苯;邻氯苯胺;催化;加氢中图分类号:O 64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02–0524–04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6.02.027Hydrogenation performance of o -chloronitrobenzene over Pd/C underatmospheric pressureLIU Xianxiang 1,YANG Yongjun 2,YIN Dulin 1,LEI Dichen 2,YANG Jing 2,SU Shengpei 1(1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New Petro-chemical Materials and Fin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Hunan ,China;2Chenzhou Gao Xin Material Co.,Ltd.,Chenzhou 423000,Hunan ,China )Abstract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noble metal Pd ,Pt and Ru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and were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o -chloroaniline from o -chloronitrobenzene without any dechlorinating inhibitor and promoter add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d/C catalysts had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than Pt/C catalysts and Ru/C catalysts. The effects of solv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other factors were examined using a Pd/C 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100% conversion of o -chloronitrobenzene was achieved with a selectivity of 87.4% to o -chloroaniline by small amount of 5% Pd/C catalyst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urthermore ,the catalyst could be reused for 6 run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The new technology was featured as lower reaction pressure ,lower catalyst dosage ,shorter reaction time and lower dechlorinating ,and therefo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Key words :palladium ;activated carbon ;o -chloronitrobenzene ;o -chloroaniline ;catalysis ;hydrogenation氯代苯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合成农药、染料、医药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1-2],一般由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得。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Pd/C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进 行 了挂 篮试 验 。笔者 对 同等条 件下 ,几 种催化 剂 使 用 前 后 有 性 能 进 行 了 比 较 ,为 我 院 研 制 的
NC TH —1 0型 对 苯 二 甲 酸 加 氢 精 制 P / 催 化 剂 0 dC
采用 1 0L间歇高 压反应 釜对 催化 剂 活性 进行 .
L1Yu i je
( sa c n t ueo nig Ch mia I d sr o p,Na j g2 0 4 Re e rhI si t fNa j e c l n u ty Gr u t n ni 1 0 8,Chn ) n ia Ab ta t src :Th ef r n eo e ea rs n s dPd C c tlssf rPTA y r rf igi o ae .Th e ut h w ep ro ma c fsv r l eh a d u e / aay t o f h d o e nn sc mp rd i ers l s o s
t a h e f r n e o h tt e p r o ma c f NCTH 一1 0 c t l s s smi ra h to o eg a a y t ft e s me k n 0 a ay ti i l s t a ff r i n c t ls s o h a id,a d i c n s t f h e a n t a a i y t e r — s
EDS表面分析研究Pd_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EDS表面分析研究Pd/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张伟红 韩淑梅 王海涛 苏继新(济南化纤总公司,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济南,250100)摘 要 利用X射线能谱仪及原子吸收研究了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过程中失活的钯炭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结果表明,原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对二甲苯氧化工段的催化剂四溴乙烷、设备腐蚀和溶剂水中的离子均会沉积在钯炭催化剂的表面,引起催化剂加氢活性的下降。
利用EDS分析钯炭催化剂及断面的元素沉积是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钯炭催化剂 失活 加氢 精制对苯二甲酸Study on the Deactivation of Pd/C Catalyst by EDSZhang Weihong Han Shumei(Jinnan Chemical Fibre Corporation,Jian,250100)Wang Haitao S u Jixin(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 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A bstract Deactivated Pd/C catalyst of hydrogenation for purification terephthalic acid w ere studied by 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 n that sulfur containing compounds,the cataly st of C2H2Br4in the process of oxidatio n,impurity ions from the co rrosion of the reacto r and pipes or deionized water,wer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The deposited impurity mig ht lower the hy drogenation activity of the Pd/C catalyst.The method that the impurity deposited on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layer of the catalyst has been detected by ED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study the deactivatio n of the Pd/C catalyst.Keywords Pd/C cataly st,deactivation,hydrogenation,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d/C加氢催化剂是聚酯工业中用量较大的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过程中对羧基苯甲醛280℃左右水相加氢转变为对甲基苯甲酸的反应,该反应为气固液三相反应,影响反应转化率的因素较多,催化剂的寿命相对较短。
二元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及加氢-脱氢性能研究
二元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及加氢-脱氢性能研究摘要:二元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是先进的材料设计方法之一,可有效地提高二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应用于加氢/脱氢反应中。
该文章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精细结构调控对二元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二元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然后详细解释了精细结构调控的常用方法及其优化效果。
最后,从实验和模拟研究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二元催化剂的加氢/脱氢性能,并讨论了精细结构调控方法对加氢/脱氢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精细结构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二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中最具有潜力的方法是通过控制催化剂的晶面结构、晶格缺陷等微观结构,从而调节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二元催化剂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二元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加氢/脱氢性能一、引言在化学催化领域,二元催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二元催化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合金组成,通常具有比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已广泛应用于加氢、脱氢、氧化还原等反应中。
然而,由于二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如何精细地调控二元催化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先进催化材料的快速发展,精细结构调控已成为设计高效催化剂的先进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催化剂的晶面和晶格缺陷等微观结构,精细结构调控可以调节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从而优化催化反应的能垒和反应机理,实现对催化剂的精细操控。
因此,精细结构调控在二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二元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并着重讨论了不同精细结构调控方法对二元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首先,本文将介绍二元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其次,将详细解释常用的精细结构调控方法及其优化效果;接着,将从实验和模拟研究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二元催化剂的加氢/脱氢性能,并讨论精细结构调控方法对加氢/脱氢性能的影响。
甲酸铵PdC体系进行胺化反应的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第40卷第2期Jour 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V o t.40No.2 2013年3月http://www.journals.zju.edu.cn/sci Mar.2013DOI:10.3785/j.issn.1008—9497.2013.02.009甲酸铵一Pd/C体系进行胺化反应的研究戴立言,胡斯军,尹胜,王晓钟,陈英奇(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羰基胺化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酮为底物,HCOONH。
为氢源和氮源,Pd/C为催化剂,CH。
0H与H:()为溶剂,对羰基进行还原胺化制得相应的胺.甲酸铵作为氢供体,具有廉价、易得、还原性能好等优点,Pd/C催化加氢可使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该方法反应速度快、后处理方便、选择性好.最佳反应条件:常温常压、CH30H:H20(y:V)一9;l、HCOONH4:原料:Pd/C(M:M:M)一100:10:1.实验过程中,分别对2一金刚烷酮;5一氨基羟基一2一金刚烷酮;3一奎宁酮进行了胺化反应研究,获得较好的结果,产物均经1H—N MR、GC—M S 或MS确证结构.关键词:甲酸铵;Pd/C;催化转移氢化(CTH);2-金刚烷胺;4-氨基金刚烷一1一醇;3-氨基奎宁中图分类号:O 62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97(2013)02—161 05DA I Li—ya n,H U Si—jun,YIN Sheng,WANG Xia o—z h o n g,C H E N Ying-qi(I nstit uteo f Pharmaceutical Eng i n e er i n g,Zhejiang Uni v e rs i ty,H a n gz h o u 310027,C hi na)Am i n at i on based on the system of am mon iu m for mate-Pd/C.Jou rnal of Zhej 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20 1 3,40(2):16卜165Ab st ra ct:A m et ho d for the am inatio n of c om po un ds w i th c ar bo ny l groups was des cr ib e d.T h e process was carr i ed o u t by using ke to n e s sub str ate s,amm oni um f orm ate the of h y dr o g e n and nitrogen,Pd/C cat al y st an d the mixt ure of me t ha no l a n d water a s solvent under normal tempe rature an d pressure.Ammonium format e hy dr o—gen sup p li e r has the ad van tag es of lO W cost,easy availability well a s exc el l en t r e du c i bi l it y.w h il e Pd/C ca ta l ys te n a b le s the r e a c t io n to take place u nde r mild cond itions.The process r e a c t s q u ic k l y with con ven ien t w ork up and hi ghs el e c t i vi t y.T h e o p t i m al r e a ct i o n c o n d it i o n s w e re fo llo ws:CH3 O H:H2O(V:y)一9:1,H C O O N H4:k e t o n e。
CO_(2)加氢逆水煤气变换(RWGS)催化剂研究进展
CO_(2)加氢逆水煤气变换(RWGS)催化剂研究进展周桂林;艾鑫【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3(40)1【摘要】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CO_(2)肆意排放至大气环境,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CO_(2)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是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对RWGS反应催化剂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详细地分析了Pd、Au、Pt、Cu、Fe和Mo基等催化剂的RWGS反应性能,对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和掺杂元素的电子效应对催化RWGS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Pd、Au和Pt等贵金属对CO_(2)弱的结合能力和定向转化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贵金属催化剂对CO_(2)分子的吸附和活化能力来提升其催化性能。
非贵金属Cu、Fe和Mo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较差,借助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策略,将进一步提升CO_(2)分子的低温催化转化活性。
研究结果证实,通过优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或助剂的相互作用,能实现对相应催化剂的RWGS反应性能进行调控。
总结了非贵金属和贵金属催化剂上CO_(2)加氢机理,分析了非贵金属和贵金属催化剂RWGS 反应性能间的差异,为开发制备新型的RWGS反应催化剂材料提供了可行思路和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8-14)【作者】周桂林;艾鑫【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相关文献】1.逆水煤气变换(RWGS)催化剂研究进展2.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3.Pd/FeOx催化剂动态生成Pdδ+-Fe2+界面高效催化逆水煤气变换反应4.逆水煤气变换反应Mo_(2)C/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5.Ni-K/SiO_(2)催化剂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 4 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pr. 2010文章编号:1003-9015(2010)02-0358-06Co改性的Pd/C催化剂在转移加氢中的应用研究郑纯智, 张国华, 文颖频, 张春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摘要:通过调整Co和Pd的浸渍顺序制备了不同的钴改性的Pd/C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3,5-二羟基苯甲酸转移加氢制备3,5-二氧代环己烷羧酸反应中的活性。
确认先浸渍钴后浸渍钯、并在300℃以氢气还原得到的Co-Pd/C催化剂具有最佳活性,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4.6%和99.5%。
对该催化剂以BET、TPR、XRD、SEM、TEM、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先浸渍的钴占据了活性炭的微孔使最可几孔径由2.72 nm增大为3.32 nm,并且与一些对反应不利的官能团作用,使后浸渍的钯主要分布在催化剂的大孔中,避免了过多深度加氢副产物的生成。
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零价的钯,其平均粒径约10 nm,以有利于转移加氢的聚集态存在,使催化剂获得了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钴;Pd/C;催化剂;3,5-二羟基苯甲酸;转移加氢中图分类号:0643.3;TQ426.64 文献标识码:ACobalt Modified Pd/C Catalyst for Tansfer HydrogenationZHENG Chun-zhi, ZHANG Guo-hua, WEN Ying-pin, ZHANG Chun-yong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 China)Abstract: Different cobalt-modified Pd/C (Co-Pd/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djusting impregnation order of Co and Pd.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3,5-dihydroxybenzoic acid to 3,5-dioxocyclohexane carboxylic ac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firstly with Co then following with Pd provides the best activity, and this catalyst needs to be reduced with hydrogen at 300℃before using. The conversion ratio and selectivity of this catalyst can reach 94.6% and 99.5%, respectively. The Co-Pd/C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BET, TPR, XRD, SEM, TEM and XP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 impregnated firstly on the active carbon fills the micro pores of the active carbon and acts with the disadvantageous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the active carbon, which changes the most probable pore diameter of the active carbon from 2.72 nm to 3.32 nm. It makes the latterly impregnated Pd distribute in the macro pores of the catalyst, and prevents deep hydrogenation. The active substance of the catalyst is zeo-valent Pd (Pd0), and 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Pd0 is about 10 nm. This state of Pd on the catalyst is fit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which makes the catalyst behav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high selectivity.Key words: cobalt; Pd/C; catalyst; 3,5-dihydroxybenzoic acid; transfer hydrogenation1 前言3,5-二氧代环己烷羧酸(DOC)是制备农药挺立(4-环丙基(羟基)亚甲基-3,5-二氧环己基羧酸乙酯)的关键中间体,其制备是以3,5-二羟基苯甲酸(DHB)为原料经氢化得到。
此氢化过程可以是一般的催化加氢,也可以是转移加氢。
本文研究了后者,这是由于后者的几点优势[1]:安全性(不用氢气而用含氢的物质)、温和性(低温常压)和氢源的可选择性(可采用多种氢源)。
国内也有人进行过转移加氢方面的研究[2~4],但不曾提及Pd/C催化剂在转移加氢方面的应用。
由于收稿日期:2008-10-18;修订日期:2009-10-05。
作者简介:郑纯智(1972-),男,黑龙江加格达奇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
通讯联系人:郑纯智,E-mail:zcz7201@Pd/C是一种常用的加氢催化剂,而文献表明Pd/C对转移加氢也有效,因此作者在其它论文[5,6]中曾探讨了Pd/C等单金属催化剂的加氢条件,得到了Pd/C催化剂催化3,5-二羟基苯甲酸转移加氢的适宜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收率和选择性并减少贵金属Pd的负载量,又研究了多种金属改性的Pd/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和La的改性效果较好,而Co的改性效果又好于La[7],Co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助剂[8],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Co改性的Pd/C催化剂。
2 实验部分2.1 试剂和仪器活性炭(椰壳炭,溧阳市朝阳活性炭厂),比表面积,983 m2⋅g−1;孔体积,0.52 mL⋅g−1;氢气,99.9%;氮气,99.9%;硝酸钴和氯化钯均为分析纯试剂。
HPLC,日本岛津LC-10ATVP,色谱柱:Kromasil C18 5µ;催化剂表征仪器见2.2.3节.2.2实验方法2.2.1 催化剂的制备双金属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
1.先浸渍Co后浸渍Pd将100 mg Co(NO3)2·6H2O溶解于1 mL水中,加入2 g处理过的活性炭,混合均匀,在沸水浴上蒸干水分,然后在烘箱中于110℃干燥10 h,于氮气气氛下于500℃下处理3 h后,再于300℃下在马弗炉中焙烧3 h,备用。
将100 mg氯化钯溶于1 mL水,将上述浸渍了Co的催化剂放入,蒸干水分后,于氮气气氛中500℃处理3 h,得Co含量为1%、Pd含量为3%的Co-Pd/C催化剂。
2.先浸渍Pd后浸渍Co试剂量同上。
先以等体积浸渍法在活性炭载体上浸渍PdCl2水溶液,蒸干水分后,110℃干燥10 h,300℃焙烧3 h。
再用等体积浸渍法浸渍Co(NO3)2水溶液,蒸干水分,110℃干燥10 h,氮气气氛下500℃处理3 h,再于300℃焙烧3 h。
3.Pd、Co共浸渍试剂量同上,水1 mL,溶解配制PdCl2和Co(NO3)2的混合水溶液,以等体积浸渍法在活性炭载体上共浸,蒸干水分后,110℃干燥10 h,500℃氮气气氛处理3 h,再于300℃焙烧3 h。
2.2.2 催化剂评价100 mL 四口瓶反应器上装有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口接排气管,通入水中)、进气口和温度计,磁力搅拌,油浴加热。
先加入30 mL水,氮气吹扫,通氮下将水加热沸腾10 min,冷却至50℃,加入1.54 g DHB、1.25 g HCOONa·2H2O,搅拌溶解,升温至 90℃,氮保护下加入 0.1 g 催化剂,同时停止通氮气,反应3 h后通氮气防止倒吸,冷却至室温。
过滤除催化剂,滤液以液相色谱分析[7]。
反应式如下:OOCOOH2.2.3 催化剂表征TPR,采用色谱法,热导检测。
催化剂20 mg经500℃氮气处理1 h,降温至室温,以5%H2+95%N2混合气还原,流速20 mL⋅min−1,升温速度20℃⋅min−1。
XRD,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生产的D/MAX-2308型X射线衍射仪,CuKα射线,扫描范围10~90°,电流20 mA,电压36 kV。
XPS,采用Perkin Elmer PHI 1600 ESCA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MgKα射线,电压15 kV,分析面积0.8 mm2,采用C1S(284.6 eV)进行荷电校准。
SEM,采用Philips XL-30 TMP ESEM型扫描电子显微镜,TEM采用Hitachi TEM-100CX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催化剂比表面积采用美国产CHEMBET-3000测定,使用高纯N2和He,氮气分压范围为0.1~0.3。
Co和Pd的含量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准确含量分别为0.97%和2.92%。
3结果与讨论3.1催化剂评价结果上述催化剂分别在150℃和300℃下以氢气还原,并用于催化DHB转移加氢反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Co-Pd/C催化剂的制备方式对催化转移加氢活性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preparation procedure of Co-Pd/C catalyst on the activity for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DHBCatalystsReduction at 150℃Conversion/% Selectivity/%Reduction at 300 ℃Conversion /% Selectivity /%Impregnation Pd after Co 88.4 98.6 94.6 99.5Impregnation Co after Pd 74.2 93.9 76.5 94.2Co-impregnation of Pd and Co 78.8 96.1 82.6 96.2文献[5]的研究显示3%的Pd/C用于本反应时产物收率只有约60%,要实现较高的收率,催化剂中Pd的含量要达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