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发展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认识发展经济学
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进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发展经济学一些基本术语如增长点、发展极、二元结构以及农业剩余劳动等等,不仅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而且成为广大人士口头中常用的名词。不少经济学家还以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式联系中国实际作出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是,对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外学术界看来尚未得到正确的共识:(1)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与当代发展经济学有何关系。(2)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发展经济学究竟属于何种基本思路。(3)发展经济学究竟是否已陷入“贫困”、甚至已走向“衰亡”。
我认为,对这几个重大问题应当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回答,否则发展经济学将在理论上混沌一团,在政策建议上误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与当代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包含什么内容?我认为,基本上,包含两个学派,一个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另一个是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古典经济学从17 、18世纪英国国内外情况出发,强调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代发展经济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历史学派从19世纪德国国内外情况出发,强调国家干预和保护贸易,在理论上独具特色,对一些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产生过一定影响。因此,虽然在论证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时对历史学派略而不论在英、美经济学界是常见的事,但如果我国经济学家也持同一态度,则不能不说是学术上的缺陷。
2.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问题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仅仅是分工吗?我认为不是。根据《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斯密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论证了劳动分工问题,并以生动的事例说明分工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但是,他同时还从经济增长必须伴随着各个生产要素适当配合的思想出发,十分强调资本积累对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①明确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因为斯密以后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承继了这个传统,当代发展经济学中的“无限剩余劳动”模式、“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式等也受到斯密的深刻影响。
3.在我们编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中,曾按照西方经济学界对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界定,对斯密以后的李嘉图、西斯蒙第、萨伊、马尔萨斯和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及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作出述评。这两类经济发展思想属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们还述评了1848年以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及其他有关经济学家的经济发展思想,它们是发达国家已从发展初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必须指出,上述几类经济发展思想都不能称为发展经济学,前者指15、16世纪封建主义在西欧逐步为资本主义所代替,先在英国和法国,后来在德国建立起资本主义体系,这一体系在18、19世纪后又向北美和日本扩展,终于形成今日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现阶段或是在发展初期,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经济性质与当代发展中国家都是有巨大差异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处于初期的发达国家都是独立国家,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具有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甚至拥有向外扩张或侵略的能力。发展中国家除了贫穷落后外,最大的特点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显现出殖民地烙印,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一批又一批长期为帝国
主义奴役和榨取的亚非拉美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政治上争取独立,在经济上谋求发展,从此在世界上出现了发展中国家,但是,必须认识:发展中国家是在人类历史特定阶段出现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国家形态。它们与处于发展初期的西方国家有根本性的差异。从外部环境看,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其脆弱的地位,对发达国家(它们昔日的宗主国)政治上、经济上仍然未能摆脱依附关系。从内部情况看,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对殖民地执行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谋求稳定,维持现状,而非促进,更少变革,以致不少殖民地和附属国在宣告独立之后,国民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本上是手工制造,农业凋敝,社会结构停滞凝固,氏族制度、公社制度、部落制度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旧残留。这些情况在17、18世纪后的西欧是基本上不存在的,当时的西欧国家封建主义迅速为资本主义所替代,停滞的、循环周流的国民经济步入动态的、螺旋上升的经济发展进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向现代化更替,民族经济不仅在国内巩固壮大,而且逐渐向外扩张。因此,必须把处于发展初期的发达国家和当代发展中国家加以区别,在此基础上,把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当代发展经济学加以区别,尽管它们之间有继承嬗变的关系,如斯密关于资本积累、专业分工、对外贸易、文化教育对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分析等,不仅在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中一脉相传,而且在当代发展经济学中也“重生”或“再现”。但是,在基本思路上,前者与后者是迥不相同的。斯密在他的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自始至终所鼓吹的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思想符合当时英国客观实际的要求,从而受到朝野上下的欢迎,可是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思想不符合初生的发展中国家客观实际的要求,从而不为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的发展经济学家所重视。综上可见,不区分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当代发展经济学而将它们混为一谈,既悖于史实,又谬在理论。因邓,我不赞同一种说法: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学,这一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称为古典发展经济学(class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二、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属于何种基本思路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是新古典主义的,因此他们说,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发展经济学可称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neo-class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s)。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
理由之一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有比较深入、系统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发展经济学自初生以来就含有几种不同的思路,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巴丹(Bardhan,P)在一篇以《发展经济学的几种不同思路》为题的论文中明确指出:“作为经济学一个分枝的发展经济学从开始就对正统经济学的实用价值的有限性有广泛的认识。……(发展经济学)大致可分为三种思路,即新古典主义思路、马克思主义思路和结构主义思路。”②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迈耶(Meier,G.M.)说:“那些开始对不发达国家作理论研究的人多半是发达国家的公民。但是,尽管英、美经济学传统属于统治地位,许多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都开始对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分析是否切合新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质疑……不象新古典经济学家那样假定有一个顺利运行的市场价格体系,一些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问题采取了较多结构主义的思路。结构主义分析力图认清那些影响发展中国家调节和发展政策选择的结构特点,如特有的刚性、滞后、短缺、过剩、低供求弹性等等。……刘易斯、缪尔达尔、普雷维什、辛格和罗森斯坦—罗丹,都背离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灵活性和可替代性而引进了结构分析的要旨。……50年代的主流发展经济学归结为结构主义,因为其特点是:贸易悲观主义、强调有计划的新物质投资、利用剩余劳动的储备、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接受经济变动的中央计划化以及依靠外援等等。”③从上述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学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发展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含有几种不同思路而不能笼统地说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发展经济学是“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第二,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决不是新古典主义,而是结构主义;第三,把发展经济学简单地称为新古典发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