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

合集下载

小学教研员培训计划方案

小学教研员培训计划方案

小学教研员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1. 帮助小学教研员了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升教学素质和专业能力。

2. 提高教研员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3. 培养教研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研协作。

二、培训内容1. 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2.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差异化教学、教学评价等内容。

3. 教研协作与案例分享,包括成功故事分享、教学案例解析等。

4. 知识更新与专业技能提升,包括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内容。

三、培训形式1. 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内容。

2. 实践操作:组织教研员参与教学设计比赛、示范课演示、微课录制等实践活动。

3. 案例分享:邀请优秀教研员分享成功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设计研讨等活动,促进教研协作。

四、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学期,共16周。

每周安排2天培训时间,每天4小时,共计64小时。

五、培训具体安排第一阶段(1-2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阶段(3-6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培训,包括教学设计原则、多媒体教学、差异化教学等。

第三阶段(7-10周):教研协作与案例分享,邀请优秀教研员分享成功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四阶段(11-16周):知识更新与专业技能提升,包括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内容。

六、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内容。

2. 实践操作:组织教研员参与教学设计比赛、示范课演示、微课录制等实践活动。

3. 案例分享:邀请优秀教研员分享成功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设计研讨等活动,促进教研协作。

七、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成绩。

2.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学员反馈问卷和教研成果评选,评估培训效果。

教研培训活动调研小班(3篇)

教研培训活动调研小班(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教研培训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教研培训活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研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为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教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教研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三、调研内容1. 教研培训活动开展情况(1)培训内容:了解教研培训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分析培训内容是否符合教师实际需求。

(2)培训时间:了解教研培训活动的频率、时长等,分析培训时间是否合理。

(3)培训师资:了解教研培训活动的师资力量,分析师资水平是否满足培训需求。

(4)培训效果:了解教师对教研培训活动的满意度,分析培训效果。

2. 教研培训活动存在的问题(1)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不符:部分教研培训活动内容陈旧,与教师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教师参与度不高。

(2)培训时间不合理:部分教研培训活动时间过长,占用教师过多休息时间,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工作。

(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研培训活动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4)培训效果不明显:部分教研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师参与后教学水平提升不明显。

3. 教研培训活动改进措施(1)优化培训内容:根据教师实际需求,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培训不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工作。

(3)提升培训师资水平:引进高水平师资,提高培训质量,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4)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培训效果,为改进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教研培训活动开展情况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教研培训的方案和计划

教研培训的方案和计划

教研培训的方案和计划一、培训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研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研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教研能力不足,导致教研工作不够深入,成效不明显。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使教师深入理解教研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 培养教师的教研技能,提高教师的教研实践水平。

3. 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培训内容1.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教研的定义、意义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教研技能的培训,包括项目设计、数据分析、成果汇报等方面的内容。

3. 教研案例分享和探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让教师们深入了解教研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效果。

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教研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

2. 小组讨论:组织教师分成小组,就教研案例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3. 实际操作:安排参训教师到教研案例进行实地观摩和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五、培训计划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时间:2天内容:1. 教研的定义、意义和方法2. 项目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则3. 教研成果的汇报和分享技巧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内容:1. 实地观摩教研案例2. 编制教研项目计划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4. 教研成果的汇报和分享第三阶段:总结反思时间:1天内容:1. 教研成果的展示和总结2. 参训教师心得交流六、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在教研方面的基础水平和需求。

2. 培训中测评: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发言等方式,了解教师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培训后测评:通过培训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培训的满意度和对教研工作的改善情况。

七、培训资源1. 专家学者资源:邀请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

2. 教研案例资源:通过学校内部和校外资源,收集精品教研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初中教研培训工作的调研(3篇)

初中教研培训工作的调研(3篇)

第1篇一、调研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初中教研培训工作现状,提高教研培训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初中教研培训工作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校初中教研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改进教研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面向我校初中各学科教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

访谈对象包括初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等,共访谈10人。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我校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解。

三、调研内容1. 教研培训工作组织与管理(1)教研培训工作计划制定:我校教研培训工作计划制定较为合理,涵盖各学科、各年级,但部分计划缺乏针对性。

(2)教研培训工作实施:教研活动开展较为频繁,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3)教研培训工作评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教研成果的量化评估。

2. 教研队伍建设(1)教研员配备:我校教研员配备较为合理,但部分学科教研员工作量较大。

(2)教研员培训:教研员培训工作较为重视,但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

(3)教研团队建设:教研团队整体实力较强,但部分教研团队存在断层现象。

3. 教研活动开展(1)教研活动形式:教研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座、听课、评课为主。

(2)教研活动内容:教研活动内容较为丰富,但部分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3)教研活动效果:教研活动效果较好,但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

4. 教研成果转化与应用(1)教研成果总结:我校教研成果总结工作较为完善,但成果转化与应用不足。

(2)教研成果推广:教研成果推广渠道有限,推广效果不佳。

(3)教育教学改革:教研成果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不足。

四、调研结果分析1. 教研培训工作组织与管理方面:我校教研培训工作计划制定较为合理,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计划缺乏针对性,导致教研活动效果不佳。

此外,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教研成果的量化评估。

教研员研训活动方案(3篇)

教研员研训活动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研员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指导、服务、协调、监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为提高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特制定本次教研员研训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研员的理论素养,使其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为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2. 增强教研员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组织、实施、评价教研活动的能力。

3. 提升教研员的服务意识,使其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4. 培养教研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研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5日四、活动地点XX市教师培训中心五、活动对象全市各级教研员六、活动内容1. 开班仪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领导讲话,对教研员提出要求和期望。

2. 理论学习(1)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教育政策、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

(2)组织教研员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 实践操作(1)组织教研员观摩优秀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经验。

(2)开展教研活动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研员的组织、实施、评价能力。

4. 交流研讨(1)组织教研员围绕教育教学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策略。

(2)开展教研员工作坊,分享教研成果,促进相互学习。

5. 案例分析(1)邀请优秀教研员分享典型案例,分析成功经验。

(2)组织教研员进行案例研讨,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6. 闭幕式(1)总结活动成果,表彰优秀教研员。

(2)领导讲话,对教研员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

七、活动安排1. 第一天:开班仪式、理论学习2. 第二天:实践操作、交流研讨3. 第三天:案例分析、交流研讨4. 第四天:实践操作、交流研讨5. 第五天:闭幕式八、活动要求1. 全体教研员应按时参加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教研员调研教学工作计划

教研员调研教学工作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研员调研教学工作计划。

二、调研对象与范围1. 调研对象:我校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

2. 调研范围:涵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业水平等方面。

三、调研内容1. 课程设置:了解各学科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调查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分析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情况。

3. 教学资源:评估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包括图书、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4. 教学评价:分析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施效果。

5. 教师队伍建设: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

6. 学生学业水平:分析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教材及教学研究资料。

2. 调查问卷法:针对教师、学生及家长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各方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需求。

4. 观察法:实地观察课堂教学,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状态等情况。

5. 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和问题。

五、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周):成立调研小组,明确调研目标、内容、方法及时间安排。

2. 调研阶段(2周):按照调研内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活动。

3. 分析阶段(1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4. 总结阶段(1周):召开座谈会,交流调研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预期成果1. 全面了解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2. 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总结教学工作经验,推广优秀做法。

4.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学期教研员调研活动

新学期教研员调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为了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日开展了新学期教研员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学科的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情况,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2. 深入了解教师队伍结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3.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活动地点: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教研员深入课堂,观摩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同时,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实地考察。

2. 座谈交流教研员与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及教师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收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查阅资料教研员查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反思、教师备课笔记等,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五、活动成果1.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座谈交流和查阅资料,教研员了解到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科研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教学工作方面教研员认为,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3.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教研员认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较为规范,但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六、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员集体调研活动(3篇)

教研员集体调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研员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于2022年3月开展了教研员集体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发现问题,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发现问题,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2. 提高教研员专业素养,增强教研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指导能力。

3. 促进教研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研合力。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日至3月5日活动地点:我校四、活动内容1. 听课、评课教研员深入课堂,听取各学科教师的常态课,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课后,教研员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学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研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

3. 教学视导教研员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视导,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情况。

4. 问卷调查教研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5.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为教研员和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研员和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活动成果1. 教研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有了全面了解,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教研员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指导。

3. 教研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教研合力。

4.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员集体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研员培训工作计划

教研员培训工作计划

教研员培训工作计划一、培训目标教研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对教研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 强化教研员的实践能力,包括教研方法、课题研究、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升。

3. 增进教研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校教研团队的整体水平。

4. 鼓励教研员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将包括以下内容:1. 教育理论素养提升: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课程设计理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2. 教学设计和课程改进: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实践等方式,提升教研员的课程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3. 教研方法和技能提升:包括调研方法、数据分析技能、教学观察和评估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教研员的实践能力。

4. 团队合作和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游戏、团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教研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校教研团队的整体水平。

5.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通过讲座、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让教研员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实践案例,激发其积极参与改革的意识和能动性。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力求使教研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感悟思想、展现才能。

同时也会设置一些小组互动的环节,让教研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培训时间将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分别给予教研员系统的学习,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学校中实际操作和实践。

教研员培训计划

教研员培训计划

教研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教研员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队伍,负责引导和协调学校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教研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培训内容1. 教研工作流程及方法培训内容包括教研工作的总体流程、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教研课题的确定、教研方案编制、教研实施、成果评估等。

重点培训教研员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符合学校特色又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教研方案。

2. 数据分析与研究方法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以及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帮助教研员提升在教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技能。

3.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培训内容包括素质教育理念、素质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帮助教研员更好地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掌握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4.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教研员需要引导和协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课堂研究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工作,帮助老师提升教学水平。

5. 学校教研管理与评估培训内容包括学校教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评估体系,教研员需要掌握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推进等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教研评估能力。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授课、学习班等形式进行教研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系统讲解。

2. 实践操作组织教研员参与教研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促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教研工作的技能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教研案例,帮助教研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研工作方法和技巧。

4. 研讨交流组织教研员进行教研成果、经验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培训评估1. 学习情况测评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评,了解教研员对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2. 实践成果评估对教研员参与教研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水平。

新教师调研与培训计划

新教师调研与培训计划

新教师调研与培训计划1. 调研目的新教师调研与培训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环境,并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通过系统的调研和培训,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文化、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规范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融入学校大家庭。

2. 调研内容为了制定出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1) 学校基本情况了解: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规划、教学情况,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为新教师提供学校的背景信息。

(2) 学校教育理念:通过与学校教学管理团队沟通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帮助新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文化。

(3) 教学资源了解:了解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规定,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4) 考察新教师现有素养:通过对新教师的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等情况。

3. 调研方法针对以上调研内容,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研:(1) 文件资料调研:通过查阅学校的行政文件、教育规划等资料,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管理条例等。

(2) 现场考察:到学校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学校的师生氛围等。

(3) 问卷调查:针对新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学校适应能力等情况。

(4) 面谈交流:通过与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和新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规范等。

4. 培训内容根据新教师的调研情况和实际需求,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以下培训内容:(1) 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培训: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管理规范。

(2) 教学管理规定培训:介绍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教学组织安排等,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3) 教学技能培训:针对新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提供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包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关于教研方面的培训计划

关于教研方面的培训计划

关于教研方面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水平,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研方面的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1. 教研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教研的基本概念、教研的意义和作用、教研的基本流程等内容。

引导教师了解教研的内涵和要求,增强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 教研方法技能培训主要包括教研的方法与技巧、教研工作的步骤和规范、教研成果的整理和汇报技巧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研实践技能。

3. 教研活动设计培训主要包括教研课题的设计与选择、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研成果的评价与总结等内容。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教师的教研活动设计能力。

4. 教研成果应用培训主要包括教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教研成果的转化与示范、教研成果的分享与交流等内容。

通过学习成功案例、进行交流互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成果应用能力。

5. 研讨会和案例分析通过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让教师们深入探讨教研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促进教师们的教研交流和合作。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邀请学校教研专家、教师代表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理论讲解,讲解教研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和活动设计等内容。

2.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教研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研成果的整理与汇报等环节。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教研案例,引导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研实践能力。

4. 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让教师自主分享教研心得和体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实地考察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其他地区的教研工作经验,拓宽教师们的视野。

四、培训评价1. 考核评价通过教研案例分析、教研成果展示、教研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优秀教研成果和教师。

2. 教师自评让教师自评教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的效果,总结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培养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研员的研训活动(3篇)

教研员的研训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研员作为教育科研的引领者和教师发展的指导者,肩负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研员的专业能力,推动区域教育科研工作,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助力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研训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研员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和重点。

2. 培养教研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

3. 加强教研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4.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教育科研的方法与技巧、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等。

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

2. 案例分享各教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案例分享,促进了教研员之间的交流,为其他教研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3. 分组研讨将参会教研员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研讨:(1)如何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2)如何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3)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4)如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各小组在研讨过程中,积极交流、碰撞思想,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研讨成果进行展示,包括书面材料和口头汇报。

展示环节中,教研员们展示了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为其他教研员提供了借鉴。

5.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研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同时,教研员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本次活动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四、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研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教育科研的方向和重点。

2. 培养了教研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

教研员培训研修计划

教研员培训研修计划

教研员培训研修计划一、前言教研员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们将组织开展一次教研员培训研修活动。

通过此次培训,旨在增强教研员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二、培训研修内容1. 教研理论知识学习针对教研员的特殊职责和工作需求,将安排专门的教研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包括教研理论的认知和教研实践的方法论。

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教研员的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2. 教研工作技能培训针对实际教研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将安排教研工作技能培训课程,包括教研设计、教研成果展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教研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

3. 教研成果分享交流为了加强学校内部教研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将组织教研成果分享交流活动,鼓励教研员积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促进教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激发教研员的教研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4. 教研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教研员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将组织教研实践活动,包括校本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研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训研修方案1. 培训时间安排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教研员正常工作的影响,将安排周末或假期进行培训研修活动,具体时间安排由学校教导处负责组织和协调。

2. 培训研修内容根据前述教研员培训研修内容,将制定具体的培训研修内容安排和课程表,确保培训研修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 培训研修方式针对教研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研修活动,并提供录播课程供教研员随时随地学习和复习。

4. 培训研修考核为了检验教研员的培训研修效果,将安排培训研修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查、实践操作考察等方面的考核内容,确保培训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培训活动策划调研方案范文

培训活动策划调研方案范文

培训活动策划调研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训活动在组织和个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既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提高组织的绩效,也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因此,培训活动的策划和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培训活动策划和调研展开,并提出一份培训活动策划调研方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培训活动策划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现有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活动的实施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培训策划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调研,可以深入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现有培训活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改进和提升培训活动质量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现有培训活动情况:了解组织内已经开展的培训活动的类型、形式、内容和效果,以及受训人员的参与情况和反馈意见。

(2)培训需求和期望: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受训人员对于培训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培训的主题、方式、时间、地点等。

(3)培训活动评估:运用评估工具,对现有培训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学员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目标受训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

(2)面谈:选择一部分受训人员进行深入面谈,探讨他们的具体需求和对现有培训活动的看法。

(3)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现有培训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课件、培训文件、培训评估报告等。

(4)评估工具应用:运用评估工具对现有培训活动进行评估,整理评估结果。

四、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1. 研究步骤(1)制定调研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并组织相关人员协商确认。

(2)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现有培训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课件、培训文件、培训评估报告等。

(3)问卷设计与发放:设计调研问卷,根据受训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发放问卷。

(4)面谈和访谈:选择一些受训人员进行面谈和访谈,了解其具体需求和对现有培训活动的评价。

教研活动调研方案(3篇)

教研活动调研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调研方案。

一、调研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效果。

2. 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其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反思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学校发展的需要:教研活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包括活动形式、内容、参与度等。

2. 分析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研工作提供依据。

3. 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4. 为学校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及内容一、调研对象1. 学校领导2. 教研组长3. 教师代表4. 学生代表二、调研内容1.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a. 教研活动的计划与安排b. 教研活动的实施与监督c. 教研活动的评价与反馈2. 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a. 教研活动的形式b. 教研活动的内容c. 教研活动的创新与特色3. 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与效果a.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b. 学生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c. 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4.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 教研活动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三、调研方法一、问卷调查法1.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数据。

二、访谈法1. 对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代表进行访谈,了解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

2. 对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三、观察法1. 观察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了解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研常规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教研常规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教研常规培训计划方案模板一、培训目标本次教研常规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增强他们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全校各年级各科教师三、培训内容1. 教研常规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教研的概念和意义,强调教研在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分析教研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帮助教师认识到教研对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帮助。

2. 教研常规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知识分享和交流:通过讲座、座谈和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 教学反思和总结:介绍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教师们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 教研常规工作的技能培养- 针对教研过程中常见的技能,就教师的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学术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教师们的教研技能。

四、培训方式本次教研常规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包括:1. 线上培训-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相关课程,参与培训的教师可在规定时间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 利用在线直播、网络视频等形式进行讲解和交流,使培训内容更生动、形象。

2. 线下培训- 在校内举办教研常规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

- 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交流,通过讲座、座谈、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有效地检验教研常规培训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评估:1. 课后测评- 对培训内容进行课后测评,评估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检验培训效果。

3. 教研成果展示- 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提交教研成果,并进行展示和评比,以检验培训效果。

六、培训时间安排本次教研常规培训计划为期一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4月-6月开展线上线下教研常规培训,包括教研概念与方法培训、技能培养等内容。

- 第二阶段:7月-9月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总结,并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为构建有效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培训研修体系,省教研室于2004年起开始筹划教研员培训工作。

省教育厅也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教研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我们一方面通过教研员能力结构的要素分析,设计研修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在培训前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了解广大教研员的希望与呼声,以进一步完善研修方案。

一、前期调研分析2006年12月,我们向全省各市县教研室通报了全省教研系统教研员培训的初步计划,并下发调查问卷,了解基层反映。

这项调查得到基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

截止2007年1月30日,我们共收回问卷507份(其中男297人,女210人;30岁以下6人,31-40岁205人,41-50岁231人,51岁以上65人)。

从收回问卷的样本结构看,这与全省教研队伍目前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基本接近。

(一)教研员的基本情况在回覆问卷的507名教研员中,有12人(占2.4%)是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教研室的,有337人(占66.5%)是以基层优秀教师的身份调入教研室的,有83人(占16.4%)是作为基层普通教师调入教研室的,其中还有105人(占20.7%)是带着基层管理干部的经历调入教研室的。

所以从人员结构看,2/3的教研员是从基层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约有近1/5教研员有基层管理方面的经验。

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切实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岗位工作的锻炼,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研修,促进教研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改进工作,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7.6%的教研员对开展教研员专题培训持赞成态度。

但就新老教研员是否区分开来培训,教研员培训应以学科培训为主还是综合培训为主等问题,有不同的意见。

60.7%的教研员认为没有必要将新老教研员分开培训,42.0%的教研员主X以综合培训为主,58.0%的教研员主X以学科培训为主。

所以,培训的后继开展应增加学科特色的专题,逐渐打通新老教研员的区分。

教研员调研报告

教研员调研报告

教研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教研员的工作情况和需求,了解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探索教研员的培训需求和提升空间。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教研员的基本信息和意见建议。

2.个别访谈:选择部分教研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需求。

三、调研结果1.教研员的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中,女性占比57%,男性占比43%。

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40岁,占比65%,40岁以上的占比25%,30岁以下的占比10%。

2.教研员的工作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研员每周工作时长在40小时以上,其中有15%的教研员工作时长超过50小时。

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编写教案、指导教师教学、组织教研活动等。

3.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调研结果显示,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研工作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性:92%的教研员认为教研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

(2)教研工作对于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支持作用:85%的教研员认为教研工作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和支持作用。

(3)教研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80%的教研员认为教研工作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积极影响。

(4)教研工作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88%的教研员认为教研工作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教研员的培训需求和提升空间:调研结果显示,教研员对于教研工作的培训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研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70%的教研员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教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教研方法和技巧的提升:60%的教研员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教研方法和技巧。

(3)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50%的教研员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教研工作。

四、调研结论教研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前教研员培训方案及计划

学前教研员培训方案及计划

学前教研员培训方案及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学前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研能力和实践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内容1. 学前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使教研员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教育原理等,增强其对学前教育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2.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教研员需要掌握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为学前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

3.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前教研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包括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通过培训,加强其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作为一名学前教研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将针对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进行训练,提高教研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5.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研员需要了解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通过培训学习,使其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最新发展,为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三、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时间:3天内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教育原理等。

2. 第二阶段: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培训时间:3天内容: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第三阶段: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习时间:3天内容: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

4. 第四阶段: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训练时间:2天内容:团队合作技巧与沟通技巧的培训。

5. 第五阶段: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时间:2天内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最新发展。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专家授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培训。

3.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培训。

4. 论文写作:通过论文写作、科研项目设计等形式进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为构建有效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培训研修体系,省教研室于2004年起开始筹划教研员培训工作。

省教育厅也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教研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我们一方面通过教研员能力结构的要素分析,设计研修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在培训前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了解广大教研员的希望与呼声,以进一步完善研修方案。

一、前期调研分析2006年12月,我们向全省各市县教研室通报了全省教研系统教研员培训的初步计划,并下发调查问卷,了解基层反映。

这项调查得到基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

截止2007年1月30日,我们共收回问卷507份(其中男297人,女210人;30岁以下6人,31-40岁205人,41-50岁231人,51岁以上65人)。

从收回问卷的样本结构看,这与全省教研队伍目前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基本接近。

(一)教研员的基本情况在回覆问卷的507名教研员中,有12人(占%)是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教研室的,有337人(占%)是以基层优秀教师的身份调入教研室的,有83人(占%)是作为基层普通教师调入教研室的,其中还有105人(占%)是带着基层管理干部的经历调入教研室的。

所以从人员结构看,2/3的教研员是从基层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约有近1/5教研员有基层管理方面的经验。

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切实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岗位工作的锻炼,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研修,促进教研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改进工作,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的教研员对开展教研员专题培训持赞成态度。

但就新老教研员是否区分开来培训,教研员培训应以学科培训为主还是综合培训为主等问题,有不同的意见。

%的教研员认为没有必要将新老教研员分开培训,%的教研员主张以综合培训为主,%的教研员主张以学科培训为主。

所以,培训的后继开展应增加学科特色的专题,逐渐打通新老教研员的区分。

在调查中,我们试图了解教研员们的自我估价。

%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很了解教研室的工作职能,%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基本了解教研室的工作职能;%的教研员感觉自己的创新愿望还很强,%的教研员自认为自己的创新愿望一般,仅%的教研员认为自己的创新愿望已不强。

关于对自己目前定位的估计见表1。

表1 教研员对自身素质的基本估计从表1可以看出,%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实践较强,理论一般”,约%的教研员认为自己“理论与实践都比较强”,约%的教研员觉得自己“理论与实践都一般”。

这样的基本情况需要我们在培训中注意提高教研员的理论素养。

然而如何提高大家的理论素养,需要一定的实践创新。

(二)对研修内容与研究形式的意见在关于研修内容的调查中,我们通过频数排序的方式发现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其后依次是教学评价理论(%)、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教学设计理论(%)教学测验的命制(%)。

不同群体的倾向有所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教研员对研修内容的倾向性意见教研员普遍重视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各年龄段都有过半的教研员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就“组织实施教学研究课题”而言,女教研员比男教研员重视,年纪轻的教研员比年长的教研员重视;对“教学评价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关注,和对“教学研究课题”的关注特点刚刚相反,男同志与年长的同志相对更重视这两个领域;对“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的关注,基本保持在1/3左右;大家将“教学测验的命制”列在最后,倒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不过其变化趋势类似于“教学研究课题”,女同志与年轻的同志相对更重视些。

在关于研修形式的调查中,我们也通过频数排序的方式发现教研员们的基本倾向。

大家最重视的是现场分析(%),其次是参观考察(%)和专题讲座(%),然后依次是系统讲座(%)、伙伴论坛(%)和研修作业(%)(具体见表3)。

表3 教研员对研修形式的倾向性意见广大教研员比较希望通过现场分析、参观考察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研修。

而且年龄越大的教研员越希望通过现场活动的感受分析来学习,年龄越小的教研员越喜欢伙伴论坛、研修作业等研修形式。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了大家关于网络教研方面的学习需要。

有%的教研员对博客感兴趣,有%的教研员希望学习掌握视频系统的有关应用,%的教研员希望进一步了解论坛的教研应用,%的教研员对BBS的应用有兴趣。

看来大家对网络教研也颇有兴趣,但实际应用情况可能还不甚理想。

(三)对教研员培训工作的建议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开放性地征求大家对教研员培训工作的建议。

有206位老师(占40%)很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如何培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

大家的建议中既有希望,也有做法,也有体会。

这反映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大家对培训活动效果的一些顾虑。

大家首先对本项活动表示欢迎和肯定,有教研员说:“我参加教研系统虽有十余年时间,专题培训还没参加过。

我想对我们进行适当的规范培训还是有必要的。

目前的所谓“经验”只是积累,而非‘专业’性的”。

有19位教研员希望这项工作能有系统的计划,并建立定期轮训的制度,制度化地开展下去。

特别有老师恳切地提出“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的希望,希望活动能长期坚持,常态开展。

并有教研员认为,“教研员培训能与教研室建设、教研队伍建设,优秀教研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介绍,实地参观取经等结合起来”的话,会对整个教研系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不过,也有33位教研员在问卷中特别强调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5位教研员希望培训能系统一些,12位教研员提出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是大家的共同期望,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担忧。

这应该引起我们组织策划者的重视。

有教研员提出“培训内容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注意信息的及时性”的建议,有教研员发出“讲究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系统讲座,我们渴望”的呼声,“要走‘轻负高效’之路,少漫谈多针对性,多安排实践性活动,获取更多的感性经验”。

大家就培训形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少些枯燥讲座,多些现场研修和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培训”;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希望培训活动中多一些小组参与式培训和横向交流,“让参训人员进行交流,或许比培训更为重要”;希望增加现场研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外出参观、异地交流、网络教研等形式,有教研员建议采用“导师制”模式,甚至有教研员希望能有脱产培训、到高校做访问学者、和优秀教研员结对学习等进修机会。

有教研员提出“请一些优秀教研员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安排优秀教研员成长事迹介绍等。

有的还建议“培训之前先收集问题,然后在培训中解决紧要的问题”,有的建议“让广大教研员在课堂中、在课题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培训的效果”。

这些建议都值得我们研究采纳。

大家提出要重视对教研员进行工作性质定位及工作精神的培训(事业心、责任心、积极性);要重视教研员工作技能方面的培养,尤其是“现场微格分析、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是教研员未曾系统接受培训过,但实际工作常常需要用到”的项目,要着重培训;还有教研员提出,应提高教研员的自身修养,应培训“教科研的组织实施及教学设计理论”、“课改前沿的理论”、“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与艺术”等;还有教研员提出应加强本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如小学品德应该学习德育原理;特别有教研员提出要加强“体验性培训,培训教研员‘如何培训老师’”。

大家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既武装头脑,又锻炼手脚”,并提出“周期要短,期数要多,让每个教研员都有机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培训”的愿望,表达了“希望从繁杂事务工作中脱身出来,对学科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的热情,大家希望“加强与高校的理论互动,多元平台架构培训系统,增强培训的选择性”;希望“有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当然不希望在部分搞伪科研的人带领下)的机会,希望有一流专家带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并进行课堂研究方法的培训。

”有的教研员还提到“集中培训与所在地培训相结合”的思路,有的教研员提出在“省级教研活动后,可以对市县教研员进行现场分析培训”的设想。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一些幼教教研员、技能学科的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教研员,以及部分中职教研员们表达出来的迫切需要培训指导的呼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开发面向他们的研修项目,以促进弱势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认真阅读和分析来自基层同志的建议时,许多真实的对话很令我们感动,许多真知灼见也对我们启发颇大。

大家的很多期望,我们也将尽量在具体研修活动中结合体现。

二、教研员能力结构的分析一个优秀的教研员与优秀教师的区别,除了也要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和课程教学理论外,教研员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2)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能力;(3)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4)教研工作与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5)培养骨干教师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6)横向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一)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能力,与善于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码事。

作为从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的教研员,除了自己对专业教学内容还要继续精熟之外,必须要对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规律、技术等有系统的再学习,要研究和琢磨如何观察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术,形成超越经验,却又能紧密联系实际的自己的观课议课的风格,要善于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发现教学思想、教学技术的闪光之处和关键性的问题。

这不是一般的模仿所能提高的,也不可能在一两次讲座后便马上变化的。

这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的共同促进。

(二)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能力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是教研员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导向。

教研员的一些不经意的作业处理(包括一些阶段测验的命制)往往会影响学生的阶段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向。

所以以规范的流程、科学的准则、必要的技术和原创的精神来编制作业与试卷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能力。

经历过标准测验和高考、中考等命题工作的教研员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

怎样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员在这方面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的涵义已不局限于考试,体现学科特点的过程性评价成为学科课程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老师们普遍缺少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与设计能力,教研员必须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三)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认识教学规律,改进教学实践的活动。

教研员既要自己开展教学研究,又要指导老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目前,大家对教学研究的认识还有一些偏颇,有些把研究等同于写论文,以为发表论文就是研究;有些把研究等同于做课题,但因课题的一些形式性的要求而误解了研究的实质,应该是实践改进。

怎样在教研员群体中形成一种“研究文化”,以研究的方法论去指导工作,用研究的方法改进实践,有效地利用课题载体促进教研工作的深入,是提高教研员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效益的切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