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P2P网络的模型研究
P2P技术的网络模型与应用
点: 1 PP ()在 2 网络中的每一个对等节点具有相 同的地 传统意义上的c s / 服务模式。因为c s / 服务模式所有资 位, 即同时是客户机也是服务器, 同时还具有应用层路 源都存放在服务器上, 客户机只能被动地从服务器上读 由器和篼速缓冲存储器的功能,2 每个对等节点都可 取信息, () 且客户机之间不具有交互能力。 中式PP 集 2主要 以充分利用PP 2 网络中其它对等节点的处理能力、 存储 缺点为: 服务器具有接入带宽的瓶颈, 一旦 中 央服务器 空间、磁盘空间、共享资源 ( 服务与内容)等;3 的瘫痪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 )区 别于网络层按l P 地址进行寻址 的方式, 2 采取了在应 2 PP .分布 式对 等 网络 ( 第二代 P P 2 网络 ) 用层按内容进行寻址的方式, 其搜索方式目前主要有洪 泛和 DT H 两种搜索方式。 在分布式的PP 采用洪泛查找机制。可以将呃 2 中, 种完全分布的网 络看成是一组对等节点之间的自 组织网
供任何服务器都难 以比拟的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 计算能 3 .混合式 PP 2 网络 ( 第三代 P P 2 网络 )
力。基 于这种思想 ,c/ 服务模 式在互联 网 中的统 治 s 由第一 、二代 网络 的分 析 中可 以看 出.PP的网络 2
维普资讯
■当代通信
模型由中央集权式的目录服务器机制, 发展到非中央集 权式的非结构化拓扑结构网络。由于 自由连接 的 胗意 性, 使得资源的定位必须依靠广播方式来完成, 耗费了
大量的网络开销。 于是近年来出现了第三代的PP 2 网络
— —
一种采用多层拓扑感知的移动P2P网络路由模型设计
2 0 1 5 年 2 月
J OU RN AL O F DO NGGU AN U NI V ER S I T Y OF T E C HNO L OG Y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V o 1 . 2 2 N o . 1
F e b . 2 01 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 ,人们对于多媒体信息的需求 日趋 复 杂 和多样 ,各种 基 于网络 的新媒体 应 用形式 应运 而生 。网络 即 时通信 ,由最 初发 送和接 受文 本信 息发 展到语音 、视频等多媒体时代 。P 2 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具有负载均衡 、可扩展性强、系统鲁棒性好等特 点 ,逐渐成为应用研究的主流… 。然而 ,网络中节点之间直接连接的成 功率和通信质量有时难 以满足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9—1 0
基金项 目:河源市社会发展科技项 目 ( 2 0 1 3—1 1 3 1 ) ; 博士启动基金项 目 ( 2 0 0 9 C 3 3 0 1 1 ) 。 作者简介 : 周永福 ( 1 9 8 1 一) ,男 ,江西贵溪人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 P 2 P网络应用研究 。
已有算法在拓扑匹配的效果上不够理想 ,算法带来的额外开销较大 ,这些不足限制了拓扑匹配的效
果 和实用 性 。通过对 P 2 P网络 进行结 构 划分 ,运用 拓扑感 知原 理优 化 C h o r d网络 模 型 ,提 出 了多层拓 扑
感知 C h o r d模 型 ( Mu l t i l a y e r T o p o l o g y — A w a r e C h o r d , MT A. C h o r d )并应 用 于 P 2 P网络 多媒体 即时通信 ,从
基于移动中央服务器的P2P系统
W U a g n n  ̄. ANG a 2 X国地 质大学计 算机科学与技 术系. 1 湖北 武 汉 4 0 7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 30 4 2 湖南 长沙 4 0 7 ) 10 3
(. e at n f o ue cec n eh ooy C ia i ri f 1 D prmet mp tr i ea dT c n l , hn v s yo  ̄ oC S n g Un e t i csWu a 3 0 4 e e , h n4 07 ; n
性也较差[ 。虽然混杂 P P系统具有 上述优 点 , 2 但其 同时 也存在着单点失效 、 服务 器性能瓶 颈 以及 维护代价过 高等
问题嘲。
下面将就混杂 P P系统 的系统 结构 、 2 工作模式 及其优
许多不尽相同的定义【 1 ] P P系统是 由若干互 联协作 的计 算机 构成 的, 至少 2 且
2 Sh o o o ue cec . ai a U i ri f e ne eh o g , hn sa4 0 7 , hn ) .c ol f mp tr ine N t n l nvs t o f s c n l y C a gh 10 3 C ia C S o e y D e T o
e vr S re 模式的系统所不可比拟 的优越性。
网用户间共享 r 3 a 等音 p
乐文件。本文 将 以 N p a. sr t 系统为例 , e 描述混 杂 P P系统 的系 统结 构 及 2
其工作模式。
() as r 统 ( 1 N pt 系 e 混
o
Cl n i t e
Die t r e v r r co yS r e
设备 的主动协作 , 每个成 员直接 从其他 成员 而不是从 服务
一种移动P2P网络环境下的动态安全信任模型_李致远
电 子 学 报 ACTA ELECTRONICA SINICA
Vol. 40 No. 1 Jan. 2012
一种移动 P2P 网络环境下的动态安全信任模型
李致远 , 王汝传
1, 2 1, 3, 4 ( 1.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 江苏南京 210003; 2.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 江苏镇江 212013; 3. 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江苏南京 210003; 4.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 江苏南京 210003)
MP2P) 正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源自术界的双 重关注, 逐 渐成为 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但由 于 MP2P 网络 中节点移 动性和 高度自治性, 使得 MP2P 网络 成为一 个比 P2P 网 络更加
收稿日期 : 2010 -08 -23; 修回日期 : 2011 -01 -20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 No. 60973139, No. 60773041, No. 61003039, No. 61003236) ; 江苏省 科技支 撑计 划 ( 工 业 ) 项 目 ( No. BE2010197, No. BE 2010198) ; 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 江苏 省高校自 然科学基 础研究项 目 ( No. 10KJB520013) ; 高校科 研成果产 业化推 进工程 项目 ( No. JH10 -14) ; 国家和江苏省博士后基金 ( No. 20090451240, No. 20090451241, No. 20100471353, No. 20100471355) ; 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 No. CX10B 196Z, No. CX10B -197Z, No. CX10B - 198Z, No. CX10B -199Z, No. CX10B -200Z) ;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 ( No. 2008118) ; 江苏省计算机信息 处理技术重 点实验室基金 ( 2010)
浅谈移动P2P网络技术
报告 》 示 , 至2 1 年6 底 , 国 网 民规 模 达 到 显 截 00 月 中
PP 构中 。 2结 中心 的意 义被 大 大弱化 甚 至完 全 消失 ,
42 , 破 了4 .亿 突 亿关 口, 手机 上 网网 民规模达27 亿 , . 7 占比已经 攀升 至6 . 。逐 渐成 熟 的移 动环境使 研 59 %
的资源 和能力有 限 、移动 网络带 宽资源有 限等 给移 动 计算 环境带来 了诸 多 困难 ,需要 解决很 多关 键问 题, 如对 等 网络 体 系结构 、 源 搜索 策 略 、 全和 隐 资 安
私 问题 、 数据 分发 机制等 。
4 高性价 比 ) PP 2 网络 可 以有效 利 用It t ne 中散布 的大 量普 me 通节 点 。 将计 算任 务或 存储 资料分 布到各 个节 点上 , 利 用其 中 闲置 的计 算 能力或存 储空 间 , 因此成本 低 ,
移 动 P P网络 ;技 术 问 题 ; 现 状 2
点。文章 介绍移  ̄P P 2 N络 ( 2 ) 术的概 念及 主要特 征 , MP P 技 分析移 NP PN络 目前存 在 的 2
一
发展 现状及 今后 的研 究方 向。 关键 词
移 动终 端 的普 及 和3 G应用 环境 的逐 渐 成熟 。 使 移 动蜂 窝 网络 和宽 带无 线 网络上 的P P 求 日渐 强 2需 烈 。例如 , 利用 移 动P P 2 方式 提供 视频 点 播 、 文件 共 享 、 动协 同应用等 。 由于移动 环境 自身具 有 的特 移 但
算 和存 储 共 享 ,例 如 S T @h me A a i P p l — E I o 、 vk 、 o ua r P we等 。c 协 同处理 与服 务共 享平 台 , o r ) 例如J T x A、 JE N T srie 。d 通 信 交 流 与协 作 , 2 E、 E My evc 等 ) 例如 S e MS OI Q等 。 l 、 N、 C op
P2P在无线和移动网络中的解决方案研究
邻冒节 选择的灵活性 在无线网络中, 报文可以方便的广播到邻居
节点。 目 而 付出的f 淑 仅是 — 保持这些节点 的连接仅产生少量的本地流量。 如果 自 组织网络协 议能够分析报文, 那么一条消息就能被—个节点截 获, 该节点 就参与到底层网络的路由过程之中。这 个 可能将涛溅 向到这样的节 : 基于周边 对等存储的信息确定是否距离 目的地节点更近的
节点。 是否截获—条消息取决于与替代路由上的距 离相比, 在重叠网结构中所取得的改进。如果连接 速度不是问题 , B 舴叼 牵涉到路由中的节 也 可能截获—条消息。路由 可能变化, —条路由变 目 化消息必须发送到负责处理路由 请求的节点 匕 如 。 变化的消息, 路 由 过程将继续进行, 但是这个过程将以 增加时延而
信息产业 II l
刘 志 敏 ( 齐哈 尔 市广 播 电视 大学 ,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1 0 ) 6 0 6
科 辔商
P P在无线和移 动网络 中的解 决方案研究 2
摘 要 :2 P P技 术已经 大量 的应 用在 Ie t 并取得 了好 的效果 。 n me 上, 如何在无线和移动 网络 中部 署 P P网络是本文的重点 内容。 2 通过分析无线 和移动 网络的特点 , 分别提 出了在 非结构化 和结构化 P P网络 的解决方案。 2 关键 词 :2 ; 线 网络 ; 动 网络 ; HT PP 无 移 D
Ro tn n ui g i Ad Ho W iee s Newok ’ Mo i e rls t r s bl e
C m uig(1w rA ae cP bih商, 96 o p t K. e cd mi u l e 1 9 n s
。
作者简介: 刘志敏, 同 女, 济大学软件学院在读
(何滔)P2P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与设计(终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学科分类号:_ _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论文题目: P2P 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英文):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ecurity Model of Peer-to-Peer Network 学生姓名:何滔 学号 07408111 系 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级 指导教师:刘浩 职 称:讲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0 年月日摘要P2P(Peer To Peer)即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可以简单地定义成通过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
在文件共享、分布式计算、在线交流甚至是企业计算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P2P都显露出很强的技术优势。
因此P2P网络发展很快,并成为先下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对P2P网络中信任机制、信任模型以及构建信任模型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信任模型在计算节点信誉值的过程中网络消息开销过大、不能很好的处理恶意节点提供虚假局部评价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粒度分层的信任模型。
研究过程中主要对信任模型中信任的计算,存储分布式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P2P网络;共享;信任模型;安全AbstractP2P (Peer To Peer) namely equivalence computation or peer-to-peer,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rough the exchange to share computer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file shar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online exchanges even enterprise computing and e-commerce applications P2P all show strong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Therefore P2P networks, and become the first developing very quickly under the research focus.In this paper, P2P networks among trust mechanism, trust mod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trust model based on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existing trust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trust value calculate nodal network message overhead too much, can't be very good deal with malicious node provides false local evaluation of defect put forward a kind of multi-granularity layered trust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mainly to the trust model calculation, the trust of storage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analysis.Key words:P2P network; File sharing; Trust model; saf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P2P网络简介 (1)1.1.1P2P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对比 (1)1.1.2P2P网络主要特点 (2)1.1.3P2P网络的主要应用 (3)1.2P2P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1.3P2P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7)1.4论文的组织结构 (8)第二章P2P网络信任模型 (9)2.1P2P网络安全分析 (9)2.1.1P2P网络的安全缺陷 (9)2.1.2P2P网络需求分析 (9)2.3 P2P环境下的信任模型 (11)2.3.1 信任的概念 (11)2.3.2信任模型的分类 (12)2.3.3信任数据的存储 (13)2.5本章小结 (15)第三章典型的信任模型研究 (16)3.1基于博弈论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16)3.1.1博弈信任模型 (16)3.1.2信任进化机制 (17)3.2基于推荐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18)3.2.1信任评价的主要参数 (18)3.2.2信任值的计算 (19)3.2.3信任值的存储 (20)3.2.3基于推荐的综合信任模型的分布式求解协议 (21)3.3效率分析 (22)3.5本章小结 (24)第四章分层多粒度的P2P信任模型研究 (25)4.1相关理论 (25)4.1.1公钥密码学 (25)4.1.2数字签名 (25)4.1.3哈希算法 (26)4.1.4信任与信誉 (26)4.2信任值的计算 (27)4.3信任的存储 (29)4.3.1信任代理 (29)4.3.2存储结构 (30)4.4信任的分布式处理 (31)4.5模型的性能分析 (32)4.6本章小结 (33)总结与展望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第一章绪论1.1P2P网络简介P2P网络是一种资源(计算、存储、通信与信息等)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与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架构相对应。
P2P网络结构模型探析
! !曼
网 络 结 构 模 型 探 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浙江杭州 )
载平衡 。 三 、 结构 化 PP 络 模 型 2网
墨蕊
获得 足够 的邻居 节 点,从 而加入 系统 。信 息 搜 索 :G u e 1 使 用 洪 泛 式 ( l o i g 的 资 n t Ia fo dn ) 源 查 询 机 制 。 发 起 资源 查 询 的 节 点 向 所 有 邻 居 节 点 发 送 Q E Y 息 ,而 收  ̄ Q E Y 息 的 UR消 UR消 节 点 除 了进 行 本 地 查 询 , 即 看 自己 有 没 有 所 查 询 资 源 外 ,还 把 查 询 进 一 步 转 发 给 自 己 的 引 言 所有 邻居节 点 。这些节 点 收到这 一消 息后 , P P 络 是 在 I 络 基 础 之 上 ,通 过 应 重 复 进 行 同 样 的 操 作 , 即进 行 本 地 查 询 和 消 2网 P网 用 软 件 构 筑 起 来 的 一 个 逻 辑 覆 盖 网 (o i a 息 广播 。为避 免无 穷递 归,每个 搜索 消息 都 Lg c 1 O e l y e w r ) 并 不 是 独 立 于 现 行 的 I 有 一 个 T L(i e t — i e 域 , 它 随 着 转 发 v r a N t o k , P T T m— oL v) 网 络 之 外 的 什 么 特 殊 网络 。 在 实 际 物 理 网 络 的 进 行 而 递 减 ,T L 0 消 息 不 再 被 转 发 。 T为 时 中 安 装 有 某 种 P P 件 的 节 点 可 以构 成 一 个 逻 另 外 节 点 对 近 期 接 收 到 的 消 息 进 行 缓 存 , 以 2软 辑覆盖 网络 ,而没有安装这 种P P 2 软件 的节点 避 免 重 复 处 理 同 样 的 消 息 。 搜 索 操 作 结 束 则被排除在外 。 后 ,发起 搜索 的节 点会收 到一 些查询 结果 , PP 2 网络架 构,又 称为P P网络 模型 ,是 记 录 了满 足 条 件 的 文 件 及 其 存 放 的 节 点 I 2 P, 指 P P 络 中 节 点 的 逻 辑 组 织 结 构 , 即 节 点 节 点可 从中选 择一 些节 点来下 载所 需文件 。 2网 互 联 的 拓 扑 结 构 和 节 点 在 与 相 邻 节 点 保 持 连 G u e l 具有较 好 的扩 展性 ,也不 存在单 故 n t la 接 时 的 行 为 规 范 , 一 般 用 一 个 连 通 的 图 来 表 障 点 ,但 其 查 询 机 制 效 率 较 低 , 而 且 也 不 能 示 。但P P网络 的连接 图与物理 网络 的拓扑连 保 证 搜 索 到 所 需 的 、 确 实 存 在 的 资 源 , 同 时 2 接 图不 同,在覆 盖 网中相邻 的节 点可能 在实 每 次查 询都要 产生 大量 的转发 消息 ,容 易形 际物 理 网络 中位 于 不同的子 网 中, 中间相隔 成 消 息泛 滥 , 增 加 了 网 络 的 负 担 。 多个 路 由 器 , 而 在 覆 盖 网 中 不 相 邻 的 节 点 在 () 合 式 网 络 模 型 3混 实际物 理网络 中却可 能是直接相连 的。P P网 2 KZ A a a 是混合式 P P 2 模型 的典型 代表 ,它 2分 络模 型 主要分 为结构化 和非 结构化 两类 ,结 在 纯 P P 布 式 模 型 基 础 上 引 入 了 超 级 节 点 的 构化 P P 统 是 指 系 统 中 的 数 据 存 放 的 位 置 和 概 念 , 综 合 了 集 中 式 P P 速 查 找 和 纯 P P 2系 2快 2 去 数 据的K y 有关 ,而非结 构化P P 统中 , e值 2系 中心化的优势 。K Z A 型将节点按 能力 不 同 aa模 数 据 的存 放 位 置与 数 据 是 无 关 的 。 ( 计算能力 、内存 大小 、连接 带宽 、在线 时间 二 、 非 结 构 化P P 2 网络 模 型 等) 区分为普通节 点和超级节 点两类 。当一个 非结构化P P 2 网络模型按节 点的集中化程 普 通节点启动K Z A a a 程序 时,它首先与某 一超 度又分 : 级 节点建立T P C 连接 ,然后 向这个超级节 点发 () 中 式 P P 络 模 型 1集 2网 送 它所 拥有 的文件 的元 数据 ,元数 据包 括 : 以N p t r a s e 为代 表的集 中式P P 2 网络 架构 文 件 名 ,文 件 大 小 , 文 件 内 容 的 哈 希 值 (a h H s 是 最 早 出 现 的P P 用 模 式 , 由 于 仍 具 有 中 v l e , 以及 其 它 信 息 ( 按 关 键 字 查 询 时 将 2应 a u) 在 央服 务 器 , 没 有 完 全 去 除 服 务 器 的 性 质 , 所 用到这些信息) 。文件 内容哈希值是 一个文件 以又被称 为非纯粹 的PP 络 。在Np t r 2网 a s e 系 的 唯 一 标 识 , 在 某 文 件 的 下 载 任 务 失 败 后 , 统 中 , 资源 的 检 索 过 程 类 似 于 传 统 的 c s 模 K Z A 户端可 以根据此 文件 内容 的哈希值 自 / aa客 式 , 即 所 有 节 点 向 中 央 服 务 器 查 询 资 源 ,但 动 搜 索 哈 希 值 相 同 的 文 件 。 与传统的c s 式不同的是 ,资源 并非存储在 /模 超 级 节 点 维 护 着 所 有 隶 属 于 它 的 普 通 节 服 务 器 上 ,而 是 存 储 在 各 个 节 点 中 。从 服 务 点 的 文 件 标 识 和 对 应 的 I 地 址 等 信 息 , 有 点 P 器 的 返 回 结 果 中 , 查 询 节 点 根 据 网 络 流 量 和 类 似 于 N p t r 的 中 央 服 务 器 。 超 级 节 点 ase中 延迟等 信息选 择合 适的节 点建 立直接连 接 , 与 其 所 属 的 若 干 个 普 通 节 点 构 成 一 个 自治 的 进 行 数 据 传 输 , 数 据 传 输 不 需 要 经 过 中 央 服 簇 。而 整 个 P P 2 网络 中 各 个 不 同 的簇 之 间 再 通 务 器 。 这 种 网 络 架 构 的 资源 搜 索 效 率 较 高 , 过 纯 P P 模 式 将 超 级 节 点 连 接 起 来 ,甚 至 也 2的 但其主 要缺 点是 中央服 务器是 系统 的单故 障 可 以 在 各 个 节 点 之 间 再 次 选 取 性 能 最 优 的 节 点 , 如 果 中 央 服 务 器 出 现 故 障 , 则 整 个 系 统 点 , 或 者 另 外 引 入 一 个 新 的 性 能 最 优 的 节 点 就会瘫 痪 ,所有节 点都没 法查 询到所 需 的资 作 为 索 引节 点 来 保 存 和 维 护 整 个 网 络 中 可 以
一种新的P2P网络资源定位模型仿真研究
础上 , 引入语义邻居 的思想 , 提出了 H N — N模型 , D TS 结果表 明模型既能实现资源的快速查 询、 定位 , 又能为用户返 回丰富的 查询结果 , 明了 HD T S 证 H —N在查询结果 的召回率和查询成功率方面 , 性能明显优于单纯 的层 次式资源定位模型 , 它能 有效 改善 P P系统的整体性能。 2 关键词 : 哈希表 ; 对等网络 ; 语义邻居 ; 资源定位
( col f o p tr c nea dE g er g Q j gN r a U i ri ,Q j gY n a 50 ,C ia Sho o C m ue Si c n n i e n , ui om l n esy ui un n65 1 e n i n v t n 1 hn )
第2卷 第9 7 期
文章编号 :06— 3 8 2 m)9— 12—0 10 9 4 (o o 0 3 4
计
算
机
仿
真
21年9 0 0 月
一
种 新 的 P P 网 络 资 源 定 位 模 型 仿 真 研 究 2
徐 坚
( 曲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云南 曲靖 65 1 ) 50 1
中 图 分 类号 :P 0 . T 3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S m u a i n Re e r h o w P s ur e c to o e i l t0 s a c f a Ne P2 Re o c s Lo a i n M d l
基于移动代理的P2P与网格融合技术研究
通过 提供 自己的全 部或 部分 资源 ,来 获取 分享 P P 2 网络 中的资 源 ; 有集 中 的协调者 和数 据库 , 没 没有一 个 对 等 者 ( er 拥有 整 个 系 统 的视 图 , 局 的行 为 p e) 全 特征来 自于本 地 的交 互 。 有 已存 在 的数 据 和服 务 所 对 每个 对等 者都是 开放 的 , 对等 者是 自治 的 , 且 其连 接 是不 可靠 的 。 个研究 领域 有一个 共 同需求 目标 : 两 建 立一 个 广域 网范 围 的虚 拟 实 验平 台 , 纳 的计算 容
并 可 与其 他 a e t gn 或资 源 交互 的程 序 。在 本质 上 它 是 ae t 术 与分布 式 计算 的 融合 。在 网 格计 算 和 gn 技 P P计 算 中应 用 a et 目前也 有 不少 文献 报道 , 2 gn 。 其 结合 点可 分 为整体 和 部分结 合 ] 文主 要提 出了 。 本 基 于移 动代 理 的 网格 P P计 算 之 间 的融 合 方案 , 2 并 对其 中 的关 键技 术进 行 了分析 与研 究 。
资 源 分布 在 It t ne me 边缘 [。 动 a et 移 gn 是一 个 能 在 异 构 网络 中 自主在 从 一 台主 机 迁移 到 另一 台主机 ,
共 享 。2 P P为 一类 利 用 Itme 边 缘 资 源 ( 储 、 ne t 存 计 算、 内容 等 等 ) 的应 用 程 序 , 非 中 心化 的 、 是 自组 织 的、 且所有 的或大 部分联 系是 对称 的分 布式 系统 。 网 格 有分 布性 和共 享性 、 自相 似性 、 源类 型 多 、 资 多层 次 上的异构 性 、 源 和计 算 的动态性 、 资 系统 的 自治性 和 多个 管理 区域 等基 本 特 征 。2 P P环境 下 每 个 参 与 的结点 既充 当客户 (l n) 也 充 当服 务 器 (ev r , ci t , e sre )
基于移动Multi-Agent的P2P网络中资源搜索技术的研究
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h i i r i f eh o g n c n e o r a u v s yo c n l y a d S i c o An Un e t T o e
Vo . 5 NO 1 I2 . .
源搜 索 , 充分 利用 多移 动 a e t 的协作 , gn 间 对相 似查 询进 行整 理和 融合 ; 同时 , 用 a e t的智能 性 自主调 应 gn
节 响应 时间和 根据 网络 状况智 能选 择路径 , 从而 节约 了带宽 、 较好 解决 P P网络搜 索 技术 存 在 的 问题 , 2 提 高了 资源搜索 效率 .
数 据进行 查找 , 高 了搜 索 的精确性 , 出了一 种 解决 双 方 都 不 在线 情 况下 的查 找 及 下 载所 需 信 息 的方 提 提 法. 但在 查找 的过 程 中 , 网络信 息剧 增 , 在搜索 时延 长 、 存 网络负担 过大 的问题 . 文献 [ ] 对 网络 负担重 和 4针 搜 索延 时长等 问题 , 出 了一 种基 于移 动代 理 的两 层 P P模 型 , 计 了一个 确 定 Qu r e t 量 及旅 提 2 设 eyAg n 数 行 路线 的算法 . 该算 法 可有效 节 约网络带 宽 , 此 算 法没 有 充分 利 用 多移 动 a e t 但 g n 之间 协 作性 , 然 存 在 仍
收 稿 日期 :0 9 0 — 5 2 0—51
进 一步 完善 的空 间. 文献 [—] 出了一种基 于多 移 动 aet P P动 态 协作 模 型 , 56提 gn 的 2 将对 等 点 之 间协 作转
换 为 a e t 间 的协作 , gn 之 通过 共享 资源 、 务和 中间结 果 , 同完成 任务 . 任 协 针对 以上 所提存 在 的 问题 , 文 提 出一 种 改 进 的基 于 多移 动代 理 ( bl mu i g n ) 本 mo i h— e t 资源 搜 索 框 e a 架. 结合 文献 [—] 56 中多移动 a e t g n 协作模 型 , S p rP es 在 u e- e r 网络结 构基 础上 , 移动 a e t自主迁移 实现 资 gn
一种新颖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一种新颖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动力学模型P2P文件共享系统是一种用于在线文件共享的技术,它允许在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之间共享文件。
P2P系统的原理是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建立点对点(Peer-to-Peer)连接,以便能够实现文件传输。
在传统的分布式文件共享网络中,每个用户都必须与其他用户建立独立的连接,以便在之间传输文件。
但是,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以充当文件服务器,帮助其他用户下载文件。
在传统的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以供给和下载文件。
这就意味着,虽然这些系统可以非常快速地传输文件,但是它们需要很多带宽和存储空间。
这就会导致用户的带宽和存储资源被浪费,以及可能让一些用户失去积极参与的动力。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研究人员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2P文件共享系统,采用了更高级的动力学模型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
该新型P2P文件共享系统使用“激励策略”,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共享。
激励策略的基本原则是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在系统中的活动量获得奖励,从而增加他们参与共享文件的动力。
用户可以通过分享、下载和上传文件等方式获得奖励,并且可以贡献自己的带宽和存储资源,同时也可以使用其他人的带宽和存储资源。
激励策略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公正合理的系统,以鼓励大家平等地分享和使用文件。
该系统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基于一系列的元素和规则,该动力学模型描述了用户在系统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用户的活动取决于他们收到的激励,以及他们的实际贡献。
如果一个用户接收到很少的激励或感觉到其他用户没有真正积极共享,那么他便有可能离开系统或不再积极参与共享。
类似地,如果一个用户获得了很多的激励或感觉到其他用户真正积极共享,那么他就有可能继续留在系统中,继续参与共享行为。
总的来说,这种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一个互相连通的共享系统,它允许用户在其中相互分享和访问文件,从而获得一些奖励与激励。
新型的P2P文件共享系统是一种高效、公平的解决方案,可以节省用户的服务器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大家对共享的积极性。
P2P网络中双层结构信任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P2P网络中双层结构信任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P2P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P2P网络在文件共享、视频流媒体、语音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P2P网络的信任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
传统的信任模型在P2P网络中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例如单层结构的信任模型无法有效识别恶意节点的行为,会造成虚假评价等问题,从而导致信任度计算的不准确性。
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P2P网络的双层结构信任模型,提高P2P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研究一种基于双层结构的P2P网络信任模型,主要分为两个层次:节点信任度评价层和数据信任度评价层。
其中节点信任度评价层主要识别P2P网络中节点的信誉度,从而更好地处理恶意节点的加入问题;数据信任度评价层主要对共享文件的信誉度进行评价,从而有效缓解下载速度慢、数据质量差等问题。
本文将利用图论、数学统计等方法对双层结构信任模型进行建模和实现,以及通过P2P网络仿真工具进行实验验证。
三、预期结果和应用价值预期结果是设计实现一种适用于P2P网络的双层结构信任模型,从而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在实验验证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P2P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模型的应用可以覆盖多个领域,尤其是在P2P网络的共享、流媒体传输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保障。
四、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综述阶段: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及其特点,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
2. 建模分析阶段:分析双层结构信任模型的应用场景和目标,设计模型架构,并对模型进行建模分析。
3. 实现验证阶段:通过P2P网络仿真工具和实验验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实现预期结果的目标。
4. 撰写论文阶段:根据实验结果和效果,撰写研究论文并完成论文的审核和答辩。
一种基于虚拟拓扑的P2P系统模型的开题报告
一种基于虚拟拓扑的P2P系统模型的开题报告一、题目名称基于虚拟拓扑的P2P系统模型二、研究背景P2P技术是目前互联网领域的热点之一,P2P系统已成为数据共享、多媒体传输、实时通信等应用的重要模式。
P2P系统具有分布式、自治性、可扩展性等优点,但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和通信机制,导致其在网络资源利用率、系统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P2P系统的性能,是当前P2P系统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研究意义传统P2P系统中,节点连接关系是基于物理拓扑的,即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由节点之间的距离和网络拓扑结构决定。
然而,实际上节点之间的连接并不能完全符合物理拓扑关系,可能会受到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限制,这就导致了节点连接关系的不稳定性。
此外,物理拓扑也难以适应节点的动态加入和离开等变化。
因此,本研究将采用虚拟拓扑来改进传统P2P系统中基于物理拓扑的连接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P2P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虚拟拓扑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将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转化为一种抽象的逻辑结构,比物理拓扑更加灵活和可靠,同时又能够满足P2P系统的性能要求。
四、研究内容1. 研究P2P系统基本原理和传统P2P系统的结构及其优缺点。
2. 研究虚拟拓扑在P2P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基于虚拟拓扑的P2P系统模型的建立。
3. 基于已有P2P系统平台,实现基于虚拟拓扑的P2P系统模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4. 提出改进虚拟拓扑P2P系统模型的算法和方案,并进行实验测试和性能分析。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数学分析、实验测试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深入了解P2P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传统P2P系统的结构,掌握虚拟拓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理论。
2. 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对目前P2P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虚拟拓扑理论探讨改进传统P2P系统的连接关系的算法和方案。
3. 基于已有P2P系统平台,使用Java或C++等编程语言实现P2P系统模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P2P层次域网络模型及蚁群搜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P2P层次域网络模型及蚁群搜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但是,传统的中心化网络结构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单点故障、低效率、数据安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对分布式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P2P网络就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结构,它可以在没有中心化控制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信息和资源共享。
蚁群算法是基于自然界中蚁群寻物行为设计的一种启发式算法,它可以用来解决搜索和优化问题。
本项目旨在探究P2P网络模型及其在蚁群搜索算法中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1. P2P网络模型的研究:通过对比已有的P2P网络模型,在分析模型特点和性能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层次域P2P网络模型,并且介绍该模型的实现方法。
2. 蚁群搜索算法的研究:研究蚁群搜索算法原理及其优缺点,并以P2P网络中节点查找为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搜索算法的节点查找方案。
3. 系统实现:在Java语言环境下,实现P2P层次域网络和基于蚁群搜索的节点查找方案,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1. 本项目探究的P2P层次域网络模型与蚁群搜索算法可以为分布式计算、信息共享等各领域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2. 研究P2P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算法,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分布式网络的认知,并推动分布式技术的发展。
3. 通过实现P2P网络和蚁群搜索算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分布式系统的理解,并获得对分布式系统相关技术的实践经验。
四、研究方法: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P2P网络和蚁群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工作。
2. 借鉴已有的P2P网络模型以及蚁群算法,提出新的层次域P2P网络模型和基于蚁群搜索的节点查找方案。
3. 在Java语言环境下,实现P2P网络模型和基于蚁群搜索的节点查找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
五、预期成果:1. 提出具有可实现性的P2P层次域网络模型及基于蚁群搜索算法的节点查找方案。
一种基于JXME的移动P2P网络模型
一种基于JXME的移动P2P网络模型摘要本文从通信模式、功能服务、安全漏洞以及中继代理四个方面分析了JXME存在的问题,参考JXME进行一系列变动和调整,提出了一个基于JXME 改进模型,构造了一个系统测试环境,对文件传输效率进行了测评。
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在减少无线网络带宽并提供安全保障前提下,能够有效地用作的移动P2P应用开发。
关键词P2P;JXME;改进模型0 引言P2P网络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用性、扩展性和容错性,已经成为网络应用的热门技术,如利用移动P2P方式提供视频点播和文件共享等。
针对于此,Sun公司提出了JXME协议,并给出了Java语言的实现方案。
但由于移动性带来节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和网络拓扑的变化等特性以及移动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给移动计算环境带来了诸多困难。
1 JXME模型中的不足1.1 移动P2P网络主要特征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
所谓移动P2P其突出特点自然就是移动性,由于不断变化的移动设备的断电、切换、开机和关机及等状态,以及P2P网络节点加入和离去的任意性都使网络拓扑产生动态变化。
受限的网络及节点资源。
相比有线宽带接入网,虽然近几年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但仍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相差不少,这是因为移动网络必须采用无线电磁波接入,从而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移动设备的计算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及电池功率等都受到严格限制,这是为了实现这些设备的便携性而造成的。
更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相比于传统的P2P网络,由于移动P2P增加了移动性,因而也增加了无线接口带来的安全威胁,如果一个移动设备在无线接口存在漏洞,入侵者就可以利用这个漏洞侵入整个网络。
因此移动P2P网络存在更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1.2 JXME通信模式上的不足在网络通信活动中JXME Peer是作为HTTP客户端参与的,这对于有效地进行P2P网络通信是不利的。
这种做法使得手机资源带宽被极大地浪费掉了,因为JXME Peer不能监听任何其它节点的服务请求而是仅发送HTTP请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移动P2P网络的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P2P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日显突出。
本文从目前移动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移动互联网的通信机制,分析扩展eDunkey体系、JXME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适合于移动环境下P2P网络通信模型,并对系统的工作机制和各组成部分详细介绍,解决了网络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扩展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P2P技术;P2P网络模型
0 引言
P2P技术又称对等技术,是通过P2P系统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的一种应用模式。
该网络新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为用户提供快捷、迅速的资源共享服务[1]。
近年来,P2P技术迅猛发展,从早期的Napster,到随后的Gnutella,再到现在流行的BitTorrent等不同类型的软件都是P2P技术成功应用的实例。
目前,对于在移动环境中如何实现P2P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在现有的GSM/GPRS系统中,还不能实现真正的P2P,这是因为网络并不允许终端成为一个具有固定IP地址的独立终端。
在3G网络中,由于提供了移动终端之间的基于IP的通信,从而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属于自己的唯一的IP地址进行通信。
1 相关工作
针对在移动环境中实现P2P应用,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其中主要包括扩展eDonkey体系、移动代理、移动Ad hoc 网络等。
第一种在移动环境下使用P2P网络的可行方案是JXME,该方法的思想是维持JXTA[3]的目标,因此根据移动网络的特点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以满足要求。
然而这种方法只考虑蜂窝网络,不解决虚拟覆盖网适应到物理网络的问题,因此在MANET场景下不可行。
文献[2]提出了一种用于开发协同移动游戏的“FRAGame2004”的架构,该架构使用传统P2P体系结构伸缩性来实现移动P2P 的一些特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动P2P开发带来的问题。
还有些提出一种适合移动P2P网络进行通信的平台,并且提到,移动节点不会是完全的运行客户软件,而是需要一个代理节点帮助协调运作。
还指出了一点,目前的混合型P2P网络最适合移动环境。
这对本文模型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 模型概述
P2P是当前互联网的热点技术之一,已经获得了爆炸性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通信信号的不稳定性、终端处理能力的不足等条件都将会成为P2P技术应用于移动网络的绊脚石。
所以必须选择一种能够受控的网络模
型来开发P2P应用。
同时由于3G网络是一种层次型网络,目前认为集中式网络结构以及混合式网络结构是移动P2P 网络模型的最佳选择。
本文针对移动网络运营管理以及移动设备资源有限等特点,提出一种适合移动通信的P2P网络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解决P2P网络中的计费、用户数据管理、QoS等问题,将P2P网络变为可运营可管理的多媒体网络。
图1 移动P2P网络模型
图1提出了移动P2P的整体架构。
从图1可以看出,移动P2P网络由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网、小区间P2P覆盖网三者组成。
超级用户负责管理小区内所有移动P2P节点的加入、注册、离开。
本地目录由资源列表和邻居节点表两部分组成。
每个超级节点管理区域内的所有资源组成一张资源列表(包括资源ID 和所有节点IP地址),邻居表保存该超级节点的所有邻居超级节点的地址信息。
考虑到超级用户的处理能力及缓存限制,本论文将本地资源目录托管于基站管理器中。
如果普通移动节点想要加入移动P2P网络,则需要通过无线链路①向超级用户发起加入请求,此时超级用户需更新本地资源目录。
并把更新的本地目录资源列表、邻居列表、当前移动终端的实时活跃状态、终端的信号强弱、电池的电量使用情况以及终端的可用带宽等信息向系统实实时监控服务器报告。
另外,系统实时监控服务器对超级用户实时监控,监测不同的移动终端拥有哪个资源片段、并对较流行的资源设置较高的资源流行度,从而获得每个终端用户的整体状态信息。
索引服务器的一个作用是搜索其他小区的资源,并将其归类整合,为其创建资源链表,以备移动终端下载。
索引服务器同时也具有历史记录和路由表。
历史记录中保存了所有管理的节点历史查询资源定位表,超级节点管理范围内的普通节点在一段时间内(即缓存更新周期内)可能会请求同一种资源ID,这时可以直接在历史查询信息中定位资源。
3 资源发布
本文基于移动P2P网络的共享服务模型采用数据分片策略来实现用户的下载/上传服务,具体资源共享过程如图2所示。
移动终端A加入P2P网络后,首先向超级用户发送上线消息。
超级用户接收到节点A的上线消息后,更新本地数据库信息列表,并根据具体情况返回给移动终端A是否同意加入P2P网络的信息,如果同意加入,则相应的返回一个已经更新的资源列表,包含资源ID、资源名称、对应状态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
假设移动节点A选择下载一个图片M,则它通过网关向索引服务器发送对资源M的请求,索引服务器优先在缓存服务器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进一步在数据服务器中查找,通过查找,找到资源M所在的位置,将其对应的状态返回给A,紧接着移动终端A向资源M对应的状态服务器发送初始连接请求,建立连接。
同时发送节点A 所在位置(IP 地址)、端口号、要下载的资源M的ID、承载能力和当前资源片段状态等信息。
状态服务器接收到节点A的消息后,判断节点A是否为初始连接资源M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
图2 移动互联网P2P模型通信流程
4 模型的优点
①地目录资源放在基站管理器中,减轻了超级节点的负担,并且基站管理器可以利用本地目录资源列表周期性地向外发布已有的资源信息。
②服务器只负责向移动网络中的上线用户发提供索引信息,因而网络负载相对较小,可位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状态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的处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网络流量,因此只能位于有线网络中。
③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出的请求信息后会(下转第16页)(上接第6页)建立并维护两张表:移动节点状态信息表和对应的资源片状态表,同时将资源以片段的形式进行组织并指导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下载。
5 结论
移动通信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量的移动客户。
随着3G/LTE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移动网络中搭建P2P平台给移动终端带来更多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种业务将迅速展开,源于互联网的P2P技术,就其分布式、自组织、健壮性、低成本和可扩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这点上来说,基于3G移动平台的P2P方案潜力巨大,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欧中洪,宋美娜,战晓苏,等.移动对等网络关键技术[J].软件学报,2008,19(2):404-418.
[2]Heiko Wolf,Mengqiu Wang.A Frame work with a Peer Fostering Mechanism for Mobile P2P Game Development,2005[J].
[3]Duigou M.JXTA v2.0 Protocols Specifica tion[J].IETF Internet Draf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