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3-2
液压传动课件 第三章.
第3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应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属于动力元件,其功用是给液压系统提供足够的压力油以驱动系统工作。
因此,液压泵的输入参量为机械参量(转矩T和转速n),输出参量为液压参量(压力p和流量q)。
将输入的液体压力能转换成工作机构所需要的机械能,属于执行元件,常置于液压系统的输出端,直接或间接驱动负载连续回转而做功。
因此,液压马达的输入参量为液压参量(压力p和流量q),输出参量为机械参量(转矩T和转速n)。
目录▪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3.2 齿轮泵▪ 3.3 叶片泵▪ 3.4 柱塞泵▪ 3.5 液压泵的选用▪ 3.6 液压马达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偏心轮2—柱塞3—缸体4—弹簧5—压油单向阀6—吸油单向阀a—密封油腔单柱塞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图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转速、排量、流量、功率和效率。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压力np 额定压力 max p 最高允许压力 p 工作压力 吸入压力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 规定连续运转所允许的最高压力泵短时间内所允许 超载使用的极限压力 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 即液压泵出口的压力 液压泵进口处的压力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转速n额定转速 maxn 最高转速 minn 最低转速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在额定压力下,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能长 时间连续运行并保持较高运行效率的转速 在额定压力下,为保证使用寿命和性能所允许的短暂运行的最高转速为保证液压泵可靠工作或运行效率不致过 低所允许的最低转速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排量及流量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tq 理论流量 q实际流量 排量V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主轴每转一周, 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 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t q nV指实际运行时,在不同压力下液压泵所排出的流量流量不均匀系数q δ瞬时理论流量 tshq 额定流量 nq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排量及流量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按试验标准规定 必须保证的输出流量由于运动学机理,液压泵的流量往往具有脉 动性,液压泵某一瞬间所排的理论流量 在液压泵的转速一定时,因流量脉动造成的流量不均匀程度tsh max tsh min q t()()q q q δ-=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输入功率P i输出功率P o理论功率P t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功率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即实际驱动泵轴所需 的机械功率 i2πP T nTω==输出功率(kW)用其实际流量q 和出口压力p的乘积表示O p pq =t t t2πP pq nT ==如果液压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即为理论功率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效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tmTTη=l l Vt t11q qqq q nV η==-=-oV miPpηηη==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性能曲线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实际输入功率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二、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
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可参照轴向柱塞泵
斜盘 2-缸体 3-柱塞 4-配流盘 5-轴 6-弹簧
2、结构特点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1)齿轮泵一般只需一个方向旋转,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液压力,
因此吸油口大,排油口小。而齿轮马达则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
因此进油口大小相等。
(2)齿轮马达的内
泄漏不能像齿轮泵那样直接引到低压腔去,而必须单独的泄漏通
道引到壳体外去。因为齿轮马达低压腔有一定背压,如果泄漏油
积每转内吸油、压油两次,
称为双作用泵。双作用使
流量增加一倍,流量也相
应增加。
压油
吸油
图3-13 双作用叶片工作原理
2、结构上的若干特点
(1)保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
转子旋转时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时泵正常工作的必要 条件。前文已指出叶片靠旋转时离心甩出,但在压油区叶片顶部 有压力油作用,只靠离心力不能保证叶片与定子可靠接触。为此, 将压力油也通至叶片底部。但这样做在吸油区时叶片对定子的压 力又嫌过大,使定子吸油区过渡曲线部位磨损严重。减少叶片厚 度可减少叶片底部的作用力,但受到叶片强度的限制,叶片不能 过薄。这往往成为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障碍。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如下:
(1)容积式液压泵必定有一个或若干个周期变化的密封容积。密 封容积变小使油液被挤出,密封容积变大时形成一定真空度,油液 通过吸油管被吸入。密封容积的变换量以及变化频率决定泵的流量。 (2)合适的配流装置。不同形式泵的配流装置虽然结构形式不同, 但所起作用相同,并且在容积式泵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
§3-3 叶片泵和叶片油马达
叶片泵有两类:双作用和单作用叶片泵,双作用 叶片泵是定量泵,单作用泵往往做成变量泵。而马达只 有双作用式。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new
图3-22
第五节 螺 杆 泵
1.工作原理 (如图3-23所示)
2.优缺点及应用
1)优缺点 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
输油量均匀,噪声小,寿命长,自吸能力强,允许采用高转速, 容积效率较高(可达0.95),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 2)缺点 3)应用 螺杆齿形复杂,加工较困难,不易保证精度。 由于螺杆泵的优点相当突出,故在精密机床等设
第三节 叶 片 泵
一、叶片泵的优缺点及结构形式
(1)优点 主要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
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2)缺点 高。 (3)结构形式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式(常做成定量泵)和单作 主要是对油液污染较敏感,转速不能太
用式(多为变量泵)两种。
二、双作用叶片泵
(一) 双作用叶片泵的
工作原理 (见图3-9) (二) 双作用叶片泵的 排量和流量 (见图3-9) 1.排量
2)有配流装置。
3)吸油口和排油口不能联通,且不能同时打开。
分类:定量泵VS变量泵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a)单向定量液压马达 b)单向变量液压马达 c)双向定量液压马达 d)双向变量液压马达 e)摆动式液压马达
压力:工作压力 VS 额定压力
排量和流量:
qvt Vn
(2)弹簧负载叶片结构(见图3-17)
(2)子母叶片结构 (见图3-18)
图3-18
图3-16 图3-17
第四节 柱 塞 泵
一、柱塞泵的优缺点及结构形式
(1)优点 具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及流量 调节方便等优点。 (2)缺点 结构较为复杂,价格最高。 (3)结构形式 分为轴向式和径向式两种,轴向柱
液压传动第三章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结构特点:
o
o’
弹簧、反馈柱塞、 限位螺钉。 转子中心固定,
定子可以水平移动
e
来改变流量。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外反馈、限压
(2).工作原理:靠反馈力和弹簧力平衡,控制偏心距的大小,
36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续)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工作过程中,当工作压力p小于预先调定的限 定压力pc时,液压作用力不能克服弹簧的预紧力,这时定子的偏心距保 持最大不变,因此泵的输出流量q不变,当工作压力p大于预先调定的限 定压力pc时,泵的工作压力愈高,偏心量就愈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就愈 小,且当p达到一定值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 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力油引到柱塞上,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这种控制 方式称为外反馈式。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15
1.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续1)
CB—B齿轮泵的结构
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 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m
Tt
Ti
pVn qv
总效率:是指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Po pi
pqv 2 n Ti
2 n Ti V n
v m
13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3.2
齿轮泵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14
3.2.1 外啮合齿轮泵 1.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主要结构:齿轮、壳体、端盖等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原理
结束
§3-2 柱塞泵
在第一节所述单柱塞泵中,凸轮使泵 在半周内吸油,半周内排油。因此泵排出 的流量是脉动的,它所驱动的液压缸或液 压马达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所以无论 是泵或马达总是做成多柱塞的。常用的多 柱塞泵有径向式和轴向式两大类。
一、径向柱塞泵 二、轴向柱塞泵
1.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图为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之所以称为径 向柱塞泵是因为有多个柱塞径向地配置在一个共 同的缸体3内。缸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柱塞要靠 离心力耍出,但其顶部被定 子2的内壁所限制。定子2是 一个与缸体偏心放置的圆环。 因此,当缸体旋转时柱塞目 前生产中应用不广。
泵的转子K及其轴承上会受到不平衡的液 压力,大小为: P=pBD 式中 P—转子受到的不平衡液压力; p—泵的工作压力; B—定子的宽度; D—定子内直径。 计算泵的几何排量为: q=B[(R+e)2-(R-e)2]=4BRe=2Bde 理论流量为: QT=2Bde 式中 R—定子内半径; e—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
泵的摩擦损失由两部分组成
容积损失 主要是液压泵内部泄漏造成的流量 损失。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表征PV 机械损失 指液压泵内流体粘性和机械摩擦 造成的转矩损失。机械损失的大小用机械效 率表征Pm Pm=MT/MP 液压泵的总效率 泵的总效率是泵的输出功率 与输入功率之比 P=Pm.PV
实际上叶片有一定厚度,叶片所占的空间减 小了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因此转子每转因叶片 所占体积而造成的排量损失为
式中,s—叶片厚度;θ—叶片倾角。
因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排量为
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式中,n—叶片泵的转速,ηpv—叶片泵的容积效率 。 叶片泵的流量脉动很小。理论研究表明,当叶 片数为4的倍数时流量脉动率最小,所以双作用叶 片泵的叶片数一般取12或16。
第三讲.液压泵、马达
qt=V.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3.2.3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
※引入:由于液压泵存在泄漏和各种摩擦,所以泵在能量转换 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即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 的差值即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表现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 失,功率损失可用效率来表示。 (1)容积效率。容积损失是由于泵存在泄漏(泄漏流量为△q) 所造成的,所以泵的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qt。实际流量可 表示为
1)直轴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5.液压泵的职能符号 液压泵的职能符号如图2-14所示。
表2-1列出了最常用泵的各种性能值
§3.4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用
1.液压泵的选用 ※先根据液压泵的性能要求来选定液压泵的类型, 再根据液压泵所应保证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它的 具体规格。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根据执行元件的最大工作压 力来确定的,考虑到压力损失,泵的最大工作压 力可按下式计算: P泵≥K压· P缸 式中:P泵表示液压泵所需提供的压力(Pa);K压表示 系统中压力损失系数,一般取1.3—1.5;P缸表示 液压缸中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取决于系统所需最大流量及泄漏量,即:
Q泵 ≥ K流Q缸 式中:Q泵表示液压泵所需输出的流量(m3/min); K流表示系统的泄漏系数,一般取1.1---1.3;Q缸表示液压缸 所需提供的最大流量(m3/min)。
※在P泵和Q泵求出以后,就可选择液压泵的规格,选择时应
使实际选用泵的额定压力大于所求出的P泵值,通常大于 25%.泵的额定流量一般略大于或等于所求出的Q泵 值。 2.电动机参数的选择
q= qt。-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ηv来表示,它等于泵的实际流量与理论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_李清伟
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特点
结构紧凑,尺寸小,排量大, 重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 流 量脉动小。但齿形复杂,加工困难, 价格昂贵 。
第三节 叶片泵 分类:双作用式定量叶片泵 单作用式变量叶片泵
单联叶片泵
叶片泵
一、定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图3-7为工作原理图。泵的组成:定 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和泵体。
二、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轴向柱塞泵的组成 配油盘、柱塞、缸体、倾斜盘 轴向柱塞泵特征 柱塞轴线平行或倾斜于缸体的轴线 轴向柱塞泵的分类 按配流方式分:端面配流、阀配流 端面配流的轴向柱塞泵分为:斜盘式、斜 轴式
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V密形成—柱塞和缸体配合而成 右半周,V密增大,吸 油 V密变化,缸体逆转 < 左半周,V密减小,压 油 吸压油口隔开—配油盘上的封油区及缸体 底部的通油孔。
轴向柱塞泵变量原理 γ= 0 q = 0 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 γ <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可作双向变量 泵。
SCY14-1B轴向柱塞泵的结构要点
1、滑履结构 A 滑靴和斜盘
B 柱塞和缸体 球形头部—和斜盘接触为点 接触,接触应力大,易磨损。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泄漏到吸油腔有三条途 径: 齿侧泄漏— 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5%
径向泄漏—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20%~25%
端面泄漏* —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75%~80% 总之:泵压力愈高,泄漏愈大。因此要 提高齿轮的压力和容积效率,必须对端面间 隙进行自动补偿。
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措施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
液压马达
目的任务 了解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分类 掌握泵的工作原理、必要条件、排 流量、叶片泵和齿轮泵的结构、工作 原理、叶片泵的调整方法和减小齿轮 泵困油现象的方法。
液压传动 第3版
第一节 液压泵概述
一、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图3–2所示为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可见,液压泵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其排 油量的大小取决于密封腔的容积变化,故这种泵又称为容积式泵。 构成容积式泵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1)有周期性的密封容积变化。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 变小时压油。 2)有配流装置。它保证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只与吸油管连通; 密封容积由大变小时只与压油管连通。 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液压泵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 螺杆式等类型;按照输出油液的流量可否调节,液压泵又有定量式 和变量式之分。
第二节 齿 轮 泵
一、齿轮泵的优缺点及结构形式 (1)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 量轻,自吸性能好,允许转速较高,对油的污染不敏感,工作 可靠,便于维护修理。 (2) 缺点 流量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定量泵)。 (3) 结构形式 有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两种。
二、外啮合齿轮泵 (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3-5所示) (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 1.排量
m=Tt/Ti
因泵的理论功率(当忽略能量损失时)表达式为
Pt = pqvt = pVn = 2nTt
则有
Tt = pV /2
故得
m = pV /2Ti
(3)总效率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泵的总效率
= Po/Pi = pqv /2nTi = (qv /Vn )( pV /2Ti) = vm
书名:液压传动 第3版 ISBN: 978-7-111-26746-1 作者:丁树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熟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三)液压泵排量和流量
1.排量Vp (m3/r)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主轴每转一 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2.理论流量qt (m3/s)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 液体体积。 qt =Vn 3.实际流量qp 指液压泵工作时的输出流量。 qp= qt - △ q 4.额定流量qn 指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流量。
(动画) 2、工作原理:
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排油——双作用泵
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两个吸油区,两个排油区)
3、 流量计算
忽略叶片厚度:
V=2π(R2-r2)B q=Vnηv = 2π(R2-r2)Bn ηv
如考虑叶片厚度: V=2π(R2-r2)B -2BbZ(R-r)/cosθ q=Vnηv = 2π(R2-r2)Bn ηv -2BbZ(R-r)/cosθ nηv
2、液压泵进口压力 p 0 0MPa , 出口压力 pp 32MPa , 实际输出流量q 250 L min,泵输入转矩 T pi 1350N m , 输入转速 n 1000r min ,容积效率 0.96 。试求: (1)泵的输入功率 P i ,(2)泵的输出功率 P o ,(3) 泵的总效率 ,(4) 泵的机械效率 m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液压泵--动力元件: 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供液压系统使用,它是液压系统的能源。
3-1概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q max q min q
它是衡量容积式泵流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 容积式泵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最大,并且齿数愈少 ,脉动率愈大。这是外啮合齿轮泵的一个缺点。所以 ,齿轮泵一般用于对工作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要 求平稳性高的高精度机械不宜采用齿轮泵。
第二节、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一、困油现象 齿轮泵要平稳地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 1,即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时刻,因此,就会有一部 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内,如图所示 。这个封闭容积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由图(a)到 图(b)),然后又逐渐增大(由图(b)到图(c)) 。
一、径向不平衡力: 在齿轮泵中,液体作用在齿轮外 缘的压力是不均匀的,从低压腔到高 压腔,压力沿齿轮旋转的方向逐齿递 增,因此齿轮和轴受到径向不平衡力 的作用。工作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 力也越大。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 使泵轴弯曲,导致齿顶接触泵体,产 生摩擦;同时也加速轴承的磨损,降 低轴承使用寿命。为了减小径向不平 衡力的影响,常采取缩小压油口的办 法,使压油腔的压力油仅作用在一个 齿到两个齿的范围内;同时适当增大 径向间隙,使齿顶不和泵体接触。
第一节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及流量公式
吸排方向取 决于转向, 脱开啮合的 一侧与吸入 管连通,进 入啮合的一 侧与排出管 连通。
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密封工作腔: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 间槽组成了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
配流:齿轮啮合线将吸油区和压油区隔开, 起配流作用。 吸油过程:轮齿脱开啮合→V ↑ → p ↓ →吸油; 排油过程:轮齿进入啮合→V ↓ → p ↑ →排油。
(2)输出功率
理论输出功率 Pot qt .p
实际输出功率 Pop q p .p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作业
T=52.5N.m ,转速 n=30r/min 。
设液压马达排量Mm=0.9,求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各为多少?解:理论转矩:T t -PV2 机械效率:Mm 鱼T tT M 2 52.5* 2* P —— ° 9*[2 5* 10 6 =29.3MPa( 1MPa=1000000Pa)q M Vn/ MV 12.5* 10 *30 =6.9*10 6 m 3/s (单位是秒,最后计算时除以60)0.9*603-2某液压马达排量 V=70cm 3/r,供油压力p=10MPa,输入流量q=100L/min ,容积效率门MV =0.92,机 械效率门Mm=0.94,液压马达回油腔背压 0.2MPa,求马达的输出转矩与转速。
(10 0.2)*106* 70* 10 6 * 0.94TMTt* Mm102.68N ,m2(流量:m 3 /s 转速:r/min 压力:Pa 转矩:N.m 排量:m 3/r )第三章液压马达与液压缸3-1某一减速机要求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 V=12.5cm 3/r ,容积效率门MV =0.9,机械效率门解:实际输出转矩为:q t q M MV转速为:nV V3 _100*10 *0.9260* 70*10 21.8r/s=1314r/min,3、(1m =1000L)解:对两缸进行受力分析P"1P2A1 F1得出p2=2MPa, p1=3MPaP 2A 2 F 2根据液压缸流量计算公式:q=v*a/10,可得:速度:v1=10q/A1=30* 10 3/50*10-4=6m /min =0.1m/sv 〔A 1 v 2A 2V2=0.25 m/s或 v2=10q/A2=30*10 3/20*10-4=15m /min =0.25m/sp 2 = F 2 / A 2 =4000/20*10-4=2MPa p 1=(p 2A 1 F 1) / A 1 = (2*10 6*50*10-4+5000) /50*10-4=15*10 3/50*10-4=3MPa3-6如图所示,液压缸活塞直径 D=100mm ,活塞杆直径d=70mm ,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q=25L/min ,压力p1=2MPa,回油背压p2=0.2MPa ,试计算三种情况下运动速度与方向及最大推力(实际计算其中一 种。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 见图3-1所示为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图,在下列情况,流量如何变化:1)当泵输出压力增高时,油从柱塞与缸体配合间隙中的泄漏量增加,泵的排量()。
2)如果柱塞直径d增大,泵的排量()。
3) 当凸轮的转速增大,泵的排量()。
4)当凸轮的偏心量e增大,泵的排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3-2 衡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主要有哪些基本参数?都是如何定义的?3-3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怎样产生的?采用什么措施加以解决?3-4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数为何是奇数?3-5 测绘某台齿轮泵,所得数据如下:齿轮模数m =4 mm,齿宽B=28 mm,齿数Z=13,齿顶宽b=3.2 mm,每个齿轮与壳体相接触的齿数Z0=8,齿顶与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h=0.9,转速n=1450 rpm,工作压力p=2.5MPa,试计算:1)泵的理论流量q t;2)泵的实际流量q;3)驱动油泵电机功率P i;4)若采用油液为L-HL30,油泵内压力油从压油腔径向间隙泄漏到吸油腔的泄漏量q l 为多少?3-6 某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外径d=83mm,定子内径D=89mm,叶片宽度B=30mm。
并设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最小间隙为0.5mm,求:1)当排量V=16 ml/r ,其偏心量e=?2)该泵最大排量V max=?3-7 一变量轴向柱塞泵,共9个柱塞,其柱塞分布圆直径D=125mm,柱塞直径d=16mm,若泵以3000r/min转速旋转,其输出流量q=50L/min,问斜盘角度为多少?(忽略泄漏流量的影响)3-8 已知某液压马达的排量V=250ml/r,液压马达入口压力p1=10.5MP a,出口压力p2=1.0MP a,其总效率η=0.9,容积效率ηV=092,当输入流量q=22l/min时,试求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n和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
69。
第3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排量和流量 功率和效率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1、泵的压力
(1)工作压力 pp
- 液压泵工作时输出的实际压力
- pp的大小取决于负载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额定压力 pn
- 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 最高压力。即泵工作时允许达到的最高压力
- pn的大小受泵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泄漏决定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消除困油的方法
方法:在泵前后两盖板上开卸荷槽(如图虚线方框),以消
除困油。
吸油腔
压油腔
a
原则:两槽间距a为最小困油容积,隔开吸压油腔(图b)
当密封容积减小, p↑,使之通压油腔(图a) 当密封容积增大,p↓,使之通吸油腔 (图c)
注意:两卸荷槽的间距应确保不使吸、压油腔相通
台州学院
排量
- 轴转过一周泵排出的油液体积
齿槽 轮齿
- 近似为两个齿轮的齿槽容积之和
- 设齿槽容积=轮齿容积,则排量 V=一个齿轮的齿槽容积+轮齿容积
- 则齿轮泵排量(动画):
B
P
A
V
4 2 m2 zb
2 ( z 2) m ( z 2) m b 2
- 实际,齿槽容积>轮齿容积, π取3.33,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一、双作用叶片泵
- 泵轴转一周,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
动画按钮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1、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
定子:内表面椭圆形,包括
- 两段大半径R圆弧 - 两段小半径r圆弧 - 四段过渡曲线
定子 转子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困油
•闭死容积:
• 留在两对啮合齿间 的液体既不与低压腔 通也不与高压腔通, 称这两对啮合齿间所 形成的封闭空间为 “闭死容积”。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困油
困油现象:
在闭死容积中造成油 压急剧变化的现象。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v 危害:困油现象使泵工作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产生气穴,并影响泵的工作平稳性和寿命。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特点
1. ∵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一次。 ∴称单作用式
2. ∵ 吸压油口各半,径向力不平衡。 ∴称非卸荷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征
v 1、定子内表面为圆柱面,转子相对于 定子有一偏心距。 v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e,就可改 变泵的排量(变量泵)。 v 2、叶片泵圆周方向上划分为一个压油 腔和一个吸油腔,转子轴及其轴承受到 很大的不平衡径向力作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5、液压泵的功率和效率 (1)输入功率
理论输入功率 实际输入功率
理论转矩 实际转矩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输出功率
理论输出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v 容积损失: 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 高压下的压缩造成流量上的损失,容积损 失用容积效率表征;
v 机械损失: 因摩擦而造成转矩上的损 失,机械损失用机械效率表征。
v密变化,转子顺转<
上半周,叶片缩回,v密↓,压油
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
v 理论流量: v 实际流量: v 结论:1) qT = f(几何参数、 n、e) v 2)∵ n = c e变化 q ≠ C v ∴变量泵 e = 0 q = 0 v e :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 v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v 故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双向变量泵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该泵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对泵的中心线是对称的 。如图所示,泵工作时,油泵出口压力经泵内通道作用在小柱塞 面积上,这样柱塞上的作用力 F PA与弹簧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当PA=KSX0时,柱塞上所受的液压力与弹簧初始力相平衡,此时的 压力P称为泵的限定压力,用PB表示则: PB=KSX0/A 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PA<KSX0 这表明定子不动,最大偏心距保持不变,泵也保持最大流量。 当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 PA>KSX0 这表明压力油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使定子向右移动, 弹簧被压缩,偏心距e减小,泵的流量也随之减小。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5 柱塞式液压泵
柱塞式液压泵按柱塞在转子内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径 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又可分为斜盘和斜轴两 大类。柱塞泵由于间隙泄露小、构件受力合理,所以可在高、 超高压力下满意地工作,广泛用于高压、大功率的液压传动 系统中。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柱塞泵的优点: 1.参数高:额定压力高,转速高,泵 的驱动功率大; 2.效率高,容积效率为95%左右,总效率为90%左 右; 3.寿命长; 4.变量方便,形式多; 5.单位功率的重量轻; 6.柱塞泵主要零件均受压应力,材料强度性能可得 以充分利用;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应用举例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对既要实现快速行 程,又要实现工作进给(慢速移动)的执行元件来说 是一种合适的油源;快速行程需要大的流量,负载压 力较低,正好使用其AB段曲线部分;工作进给时负载 压力升高,需要流量减小,正好使用其BC段曲线部分。 例如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进给系统、定位和加紧系统 等。 机床加工件:未加工之前或回程要求快;加工时 流量小、速度慢。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吸
2、径向压力不 平衡问题
措施:
减少压油口的
尺寸
开压力平衡槽
3、泄漏问题
齿顶 端面 啮合处 措施: 弹性侧板 浮动轴套
高压齿轮泵
四、内啮合齿轮泵 与外啮合齿 轮泵相比,内 啮合渐开线齿 轮泵具有流量 脉动小,结构 紧凑,重量轻, 噪音小,效率 高,无困油现 象等一系列优 点。
1 T pV m 2
q n V V
3.6.2 叶片马达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
3.6.3 轴向柱塞马达
1.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TZ FT l
4
d 2 ptg R sin i
1 1 2 1 T pVm p d DZtg m pd 2 DZtg m 2 2 4 8
二、轴向柱塞泵
录像
1、工作原理
2、流量计算
V
4
d DZtg 2Fra bibliotekq
4
d DZn V tg
2
3、结构要点 (1)缸体端面间隙自动补偿。 (2)滑履结构:柱塞与滑履为球面接触,滑履与斜 盘为平面接触,改善了受力状态。 (3)变量机构:改变斜盘倾角可以改变其排量。
3.6 液压马达
3.6.1 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1.液压马达的转矩 2.液压马达的转速
二、 双作用叶片泵 (动画)
1、工作原理 组成:定子、转子、叶 片、配流盘、泵轴、 泵体等。
2、流量计算
V=2π(R2-r2)b q=Vnηv = 2π(R2-r2)b ηv (忽略叶片厚度) 如考虑叶片厚度 V=2π(R2-r2)b -2bsz(R-r)/cosθ q=Vnηv = 2π(R2-r2)bn ηv -2bsz(R-r)/cosθ nηv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含习题答案)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一节液压泵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马达第六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重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效率功率计算难点:结构教学目的:理解原理,熟悉结构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液压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能,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把输来的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工作原理上,大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三、液压泵的分类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其输出流量的大小由密封工作容积变化的大小来决定。
i P T ω=o V P pq =η=ηV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三大类。
按输出(输入)流量分为:定量液压泵和变量液压泵。
第一节液压泵三、液压泵的分类a)单向定量液压泵b)双向定量液压泵c)单向变量液压泵d) 双向变量液压泵液压泵的图形符号作业:3-2齿轮泵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便宜、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灵敏、维修方便及工作可靠,因此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齿轮泵缺点:泄漏较大,流量脉动大,噪声较高,径向不平衡力大,所能达到的额定压力不够高,目前其最高工作压力30MPa 。
第二节齿轮泵齿轮泵按结构形式分为:①外啮合齿轮泵②内啮合齿轮泵泵的泵体内装有一对相同的外啮合齿轮,齿轮两侧靠端盖密封。
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一、外啮合齿轮泵1.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第二节齿轮泵槽组成了许多密封的工作腔。
b zm Dhb V 22ππ==排量:b zm V 266.6=排量修正:排量近似计算:假设齿间的工作容积与轮齿的有效体积相等,则齿轮每转排量等于主动齿轮的所有齿间容积及其所有轮齿的有效体积之和(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而连续地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系数必须大于1,因此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间,困油容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使油压变化,产生振动和噪声。
第3章作业解答
(2)
Pi
Po
Po
vm
1800 2105W 0.9 0.95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3-2 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排量V=168mL/r,在额定压力
29.5MPa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额定工况
下的总效率为0.87,试求:1)泵的理论流量。2)泵的容积效率。
解:
1)活塞运动时,液压缸的负载压力为:p负
F A
1200 15 104
8105 Pa
0.8MPa
p负<pj1,pj2, 两个减压阀都不起作用, 阀口全开,即:
pA pB pC 0.8MPa
2)当达到终点时,相当于负载无穷大,两个减压阀均起作用; PJ2< PJ1,减压阀2出口先关闭,减压阀1出口后关闭,出口压 力均等于各自的减压阀调定压力,即三点压力如下:
压力为 1MPa, 容积效率ηv=0.96,机械效率ηm= 0.86,若输入流量 为q=40L/min,试求:
(1)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
(2)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
解:
(1) n qv 40 L / min 0.96 384 r / min
V 100 mL / r
(2) T
pV 2π
2)
Ppi
Ppo
p
Ppo
pm pv
2175 0.9 0.9
2685W
3)
nm
qmv
Vm
=
217.5106 60 0.9 10 106
1175
r
/
min
TmBiblioteka pVm2mm =
第3章_液压泵与液压马达1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3.1.4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按运动部件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分:
齿轮泵(马达) 叶片泵(马达) 柱塞泵(马达) 螺杆泵(马达)
按排量能否改变分类:
定量泵(马达) 变量泵(马达)
按流量方向是否可以改变分:
单向变量泵(马达) 双向变量泵(马达)
排油过程: 密封容积减小
两个条件: 油箱通大气
配油装置
泵和马达的结构分析基础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液压泵的作用 (1)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 (2)建立足够的压力以克服负载; (3)提供稳定的流量以满足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要求。
抓住密封容积的形成和变化是研究了解 泵结构特点和泵工作原理的关键
何谓配油? 配油方式?
⑶ 泵工作的两个条件:
油箱通大气或作用一定压力;配油(配流)装置不可少。
⑷ 泵输出压力取决于油液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
⑸ 流量的建立靠密封容积的变化量和变化速率。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3.1.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由上述原理知,液压泵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1.必须构成封闭容积,并且容积可变;
流量脉动率
p(qma)sxhqp(qmi)nsh10% 0
产生流量脉动的原因 在轮齿不同的啮合点,密封容积的变化率不一样, 因此,瞬时输出的流量是变化的。
危害 流量脉动造成压力脉动,影响执行元件的工作平稳性。
1. 例:如图所示的齿
轮泵:
(1)试确定该泵有几个吸油口和压油口? (2)若三个齿轮的结构相同,其顶圆直径=48mm,齿宽B= 25mm,齿数z=14,n=1450r/min,容积效率,试求该泵的理 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解: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1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为 :
① ② ③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液压泵。 高速液压马达及低速大扭矩马达。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这几种泵和马达 的工作原理(泵是如何吸油、压油和配流的,马 达怎样产生转速、转矩)、结构特点、及主要性 能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泵马达之间的性能差异 及适用范围,为日后正确选用奠定基础。
功率损失可以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容积损失是因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压缩等造成的 流量损失。 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13
泵容积损失
泵的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 v 来表征。
对液压泵来说,输出压力增大时,泵实际输出的流量 q 减 小。设泵的流量损失为 ql ,则 qt q ql。
Tt , n — 液压泵、马达的理论转矩(N.m)和转速(r/min)。 式中: p , qt — 液压泵、马达的压力和理论流量。
理想泵或马达: P qt Tt Tt Tt P Vd ; Vd
实际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 能量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
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30
3.2.3.3
齿轮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条途经泄漏到吸油腔去: 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齿侧间隙 二是通过泵体定子环内孔和齿顶间的径向间隙——齿顶间隙 三是通过齿轮两端面和侧板间的间隙——端面间隙
在这三类间 隙中,端面间隙 的泄漏量最大, 压力越高,由间 隙泄漏的液压油 就愈多。
31
通常采用的自动补偿端面间隙装置有:浮动轴套式和
弹性侧板式两种 。
原理: 引入压力油使轴套或侧板紧贴在齿轮端面上,压力 愈高,间隙愈小,可自动补偿端面磨损和减小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
吸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困油现象解决方法
困油现象的危害: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油液受挤压, 导致压力冲击和油液发热,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 会引起汽蚀和噪声。 卸荷措施: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吸 压
其中:B - 叶片宽度 R - 定子长轴半径 r - 定子短轴半径 θ – 叶片倾角 s – 叶片厚度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4. 结构特点
(1) 配油盘上的三角槽
原因: p↑↑V↓ 油液倒流。 影响:流量脉动,噪声。
吸
压
措施:开三角槽,减小困油。 作用:缓冲,避免压力突变, 减小流量脉动和噪声。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 叶片倾角
受力分析: N
{
T P
T = N sinβ β——压力角 T∝ sinβ , β↑, sinβ↑, T↑ 危害:叶片和槽磨损,卡死。 措施:沿旋转方向前倾θ角 前倾θ角后:N
{
T’ P’
压力角——(β- θ )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作用:减小切向分力,减轻叶片和槽的磨损,避 免卡死。 一般取 θ = 10~14 O YB 型叶片泵取θ =13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3. 泄漏问题
1) 泄漏途径:轴向间隙 80% ql
径向间隙
啮合处 2) 3) 危害:η v↓ 防泄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15% ql
5%
ql
b)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浮动侧板 浮动轴套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防泄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小流量:间隙0.025-0.04 mm 大流量:间隙0.04-0.06 mm
O
※ 叶片倾斜放置的泵不能反转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三、单作用叶片泵
1. 结构: 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壳体、端盖等。
特点: ●定子和转子偏心; ●定子内曲线是圆; ●配油盘有二个月牙 形窗口。 ●叶片靠离心力伸出。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 工作原理
密封工作腔(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组成) 吸油过程:叶片伸出→V ↑ → p ↓ →吸油; 排油过程:叶片缩回→V ↓ → p ↑ →排油。 旋转一周,完成一次吸油,一次排油 径向力不平衡——非平衡式叶片泵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1.吸油管接头、泵体与泵盖的接合面、堵头和泵轴 密封圈等处密封不良,有空气被吸入 2.泵盖螺钉松动 3.泵与联轴器不同心或松动 4.齿轮齿形精度太低或接触不良 5.齿轮轴向间隙过小 6.齿轮内孔与端面垂直度或泵盖上两孔平行度超差 7.泵盖修磨后,两卸荷槽距离增大, 产生困油 8.滚针轴承等零件损坏 9.装配不良,如主轴转一周有时轻时重现象 1.齿轮端面与泵盖接合面严重拉伤, 使轴向间隙过大 2.径向不平衡力使齿轮轴变形碰擦泵体,增大径向 间隙 3.泵盖螺钉过松 4.中、高压泵弓形密封圈破坏、或侧板磨损严重 1.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过小 2.侧板和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 排除方法 1.用涂脂法查出泄漏处。用密封胶涂敷管 接头并拧紧;修磨泵体与泵盖结合面保证平 面度不超过0.005mm;用环氧树脂黏结剂涂 敷堵头配合面再压进;更换密封圈 2.适当拧紧 3.重新安装,使其同心,紧固连接件 4.更换齿轮或研磨修整 5.配磨齿轮、泵体和泵盖 6.检查并修复有关零件 7.修整卸荷槽,保证两槽距离 8.拆检,更换损坏件 9.拆检,重装调整 1.修磨齿轮及泵盖端面,并清除齿形上毛刺 2.校正或更换齿轮轴 3.适当拧紧 4.更换零件
b)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浮动侧板 浮动轴套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齿轮泵优缺点和用途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便于 制造、维修。 缺点:效率低,流量脉动大,噪声高。 用途:工程机械、机床低压系统。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四、内啮合齿轮泵
1. 渐开线齿轮泵
缺点:自吸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敏感、结
构较复杂。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二. 双作用叶片泵
1.工作原理
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 次排油——双作用泵 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 (两个吸油区,两个排油区)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结构
●定子和转子同心; ●定子内曲线由四段圆弧
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排量公式
v = 4πRe B×10-3 ml/r
流量公式
q= 4πRe Bnηv×106
l/min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结构特点:
弹簧、反馈柱塞、
o
o’
限位螺钉。 转子中心固定, 定子可以水平移动 外反馈、限压
e
2.工作原理:靠反馈力和弹簧力平衡,控制偏心距的大小,
来改变流量。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3.1
3.2 3.3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作用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分类
3.4
3.5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参数
齿轮泵和齿轮马达
3.6
3.7 3.8
叶片泵和与叶片马达
柱塞泵和柱塞马达 液压泵的性能比较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三、齿轮泵结构特点
1. 困油现象
四、双作用叶片马达
1)结构特点 ●叶片沿转子径向放置(正反转) R r0 ●叶片根部加扭力弹簧 ●有外泄口
r
2)工作原理
F = p A = p ( R - r0 ) b - p ( r - r0 ) b = p ( R - r ) b
3)应用:高速、低扭矩及要求
动作灵敏的场合。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噪声大
流量不足或 压力不能升 高
过热
1.检测泵体、齿轮,重配间隙 2.修理或更换侧板和轴套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产 生 原 因 1.叶片顶部倒角太小 2.叶片各面不垂直 3.定子内表面被刮伤或磨损,产生运动噪声 4.由于修磨使配油盘上三角形卸荷槽太短,不能消 除困油现象 5.配油盘端面与内孔不垂直,旋转时刮磨转子端面 而产生噪声 6.泵轴与原动机不同轴 排 除 方 法 1.重新倒角(不小于1×45°)或修 成圆角 2.检查,修磨 3.抛光,有的定子可翻转180°使用 4.锉修卸荷槽 5.修磨配油盘端面,保证其与内孔的 垂 直度小于0.005~0.01mm 6.调整连轴器,使同轴度小于 ф 0.1mm 1.检查,选配叶片或单槽研配保证间 隙 2.重新装配 3.修磨定子内表面或更换叶片 4.选配叶片,保证配合间隙 5.修磨或更换 6.重新调整压力调节螺钉 7.更换合适的弹簧 8.更换新柱塞
●配油盘上有四个月牙形 窗口。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典型结构及结构特征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典型结构剖切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3. 流量计算
1)排量: V 流量:
2B ( பைடு நூலகம் r ) 10
2 2
2 2
3
ml/r
Rr q 2 B[ ( R r ) sz ]n v 10 6 l/min cos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 径向力不平衡
齿谷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逐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 压。作用在齿轮轴上液压径向力和轮齿啮合力的合力 F 即为齿轮泵的径向力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减小径向力措施
合理选择齿宽及齿顶圆直径 缩小压油腔尺寸 延伸压油腔或吸油腔 通过在盖板上开设平衡槽,使 它们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 产生一个与液压径向力平衡的 作用。 平衡径向力的措施都是以 增加径向泄漏为代价。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3. 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调节限位螺钉,qmax 变;
改变弹簧刚度,pmax变,BC斜率变。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4. 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功率利用合理,简化液压系统
缺点:结构复杂,泄漏增加,η m↓, η v↓
应用:要求执行元件有快速、慢速和 保压的场合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 工作原理
由于两个齿轮的受压 面积 存在差值,因而产生 转矩) 应用:高转速、低扭 矩 的场合。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3.6 叶片泵与叶片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一、叶片泵分类
分类
{
单作用 双作用
每转排油一次 每转排油两次
优点:输出流量 均匀、脉动小、噪声低、 体积小。
噪声大
容积效率低或 压力不能升高
1.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移动不灵活甚至卡住 2.叶片装反 3.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接触不良 4.叶片与转子叶片槽配合间隙过大 5.配油盘端面磨损 6.限压式变量泵限定压力调得太小 7.限压式变量泵的调压弹簧变形或太软 8.变量泵的反馈缸柱塞磨损
特点:
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 流量脉动小,噪声小。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 摆线齿轮泵(转子泵)
特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 重叠系数大,传动平稳 吸油条件好 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 求高,造价高。 应用:机床低压系统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五 、齿轮马达
1.结构特点:
两个油口一样大,
有单独的泄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