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cf98d05965ce0508773213ca.png)
官地选厂职业健康管理档案目录一、职业健康管理档案0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档案……………………………………………………30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603、职业卫生“三同时”与申报管理档案 (20)0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管理档案 (3)41、建设项目职业健康档案………………………………………………………105、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实施管理档案 (1)206、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档案 (2)6二、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样例(供参考)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职责…………………………………………………332、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5)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8)4、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39)5、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40)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41)7、职工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428、职业危害告知制度…………………………………………………………439、职业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4410、安全卫生操作规程………………………………………………………45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员:联系电话:目录1、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2、相关文件及通知3、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4、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表1-1)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如国家制定的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程、决议、命令、规定或指示等规范性文件。
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之一。
我国早在建国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及改进工矿的安全卫生设备”.1982年《宪法》第42条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80391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b.png)
一、总则为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确保台账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 规范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强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职业健康管理的台账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3. 职业病防治实施档案;4. 防护设施及个人用品发放档案;5. 职业卫生教育档案;6. 职业卫生监测档案;7. 职工健康监护档案;8. 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9. 放射台帐;10. 职业卫生档案。
四、管理职责1.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
3.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员负责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五、管理流程1. 收集:各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及时收集相关职业健康台账档案资料。
2. 整理:档案管理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3. 归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归档。
4. 保管: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5. 查阅:查阅档案时,需填写查阅登记表,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6. 更新:档案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六、监督检查1. 定期对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接受上级部门对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加强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职业健康管理台帐](https://img.taocdn.com/s3/m/5c4644e5998fcc22bcd10d76.png)
石棉尘
HX12
四乙基铅
FC6
滑石尘
HX13
羰基镍
FC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
HX14
氧化锌
FC8
云母尘
HX15
有机锡
FC9
陶瓷尘
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
FC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
HX17
磷化锌
FC11
电焊烟尘
HX18
磷化铝
FC12
铸造粉尘
HX19
农药及药物
HX94~HX103
其他
HX104~HX112
物理性因素
WL1~WL9
生物性因素
SW1~SW5
表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代码
粉尘
HX7
钡及其化合物
FC1
矽尘
HX8
钒及其化合物
FC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HX9
铀及其化合物
FC3
石墨尘
HX10
铬及其化合物
FC4
炭黑尘
HX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
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2015年01月制
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一、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1、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台帐
⒈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⑴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上年度体检人数
体检发现职业病患者人数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d685e8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e.png)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职业健康管理台账是一种用于记录职业健康管理过程的工具,通过该台账可以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个关于职业健康管理台账的汇总,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览,并突出一些关键要点。
一、工作场所基本信息工作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场所的名称、地址、行业、规模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
二、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措施是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记录工作场所已经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比如采用的防护设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的风险。
三、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病发病情况是衡量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成效的关键指标。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详细记录工作场所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包括每年的职业病发病人数、种类、病例分布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四、职业健康监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测是评估工作场所职业健康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记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测的结果,包括工人体检、职业病筛查等。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工作场所中职业病的潜在风险。
五、职业健康投入职业健康投入是指公司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的投入情况。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记录工作场所在职业健康管理上的投入,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费用、职业健康培训费用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公司对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
六、职业健康管理改进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记录工作场所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是针对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职业健康管理效果评估职业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估是衡量职业健康管理成效的重要依据。
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中,应记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效果的评估结果,包括职业病发病率的变化、工人职业健康意识的提高等。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9b3a94a97cd184254b3535d0.png)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职业健康管理档案使用指南前言《职业病防治法》贯彻实施以来,各地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然而能真正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去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公司甚少,许多公司未能认识到防治职业病的关键在公司,未能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以致职业危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职业病事故时有发生。
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责任在公司。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的规定与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易实施的公司职业健康自身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指导用人单位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文件化的管理方法与原理,提出职业危害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方法,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档案使用指南》,用尽可能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健康管理台帐之中,指导并帮助公司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健康管理机制,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
目录一、职业健康管理档案1、建设项目职业健康档案 (1)2、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4)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档案 (8)4、职业健康管理实施档案 (12)5、职业健康宣传培训档案 (20)6、职业健康监测档案 (23)7、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26)二、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样例(供参考)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职责 (33)2、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5)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8)4、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39)5、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40)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41)7、职工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42)8、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43)9、职业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 (44)10、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45)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6)建设项目职业健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员:联系电话:目录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2、职业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3、建设项目职业防护设施初步设计书4、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审查、验收批文6、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7、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8、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审查登记(表1-1)表1-1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审查登记一览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员:联系电话:目录1、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申报回执(包括: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主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主要原、辅料及中间品的名称和消耗量(产量)、职业危害因素汇总表等)2、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表2-1)(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3、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表2-2)(附:产品合格证明等)4、建设项目职业危害管理资料(包括: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图纸及相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查批复文件等)表2-1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设备、材料、化学品名称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名称使用车间和岗位年使用量生产、供货单位防护型使用车防护生产及维护验收附: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2-2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一览表设施名称号间和岗位用途安装单位责任人日期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员:联系电话:目录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3、职业健康目标管理和责任制4、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表3-1)5、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表3-2)6、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应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表3-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制度名称制订日期公布方式监管责任人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职工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疑似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病患者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表3-2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览表操作规程名称工种或岗位 公布方式监管责任人注: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或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监测动态管理台账
![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监测动态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d4e0c8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d.png)
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监测动态管理台账简介本文档旨在建立一个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监测动态管理台账,用于记录和跟踪职工的健康监测情况。
该台账有助于提高职工健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台账内容1. 职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部门、岗位等。
2. 健康监测项目:记录职工进行的各项健康监测项目,如体检、职业病检测等。
3. 监测时间:记录健康监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4. 监测结果:对职工的相关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如体检指标、职业病筛查结果等。
5. 备注:可以对监测结果进行简要说明或备注。
使用方法1. 台账的建立: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创建一个表格,列出上述内容,并确保每个职工的信息都有对应的记录。
2. 填写台账:当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时,及时将其相关信息填写到台账中,并记录监测结果。
3. 更新台账:定期更新台账,添加新的职工信息和监测记录,并对旧记录进行归档。
4. 数据分析和利用:根据台账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职工健康状况的趋势和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注意事项1. 保护隐私:严格保护职工的隐私权,确保台账信息只在需要时被授权人员查阅。
2. 及时更新:定期更新台账,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安全:采取措施确保台账数据的安全,避免泄露和损坏。
4. 法律合规:台账的建立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隐私保护政策。
结论通过建立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监测动态管理台账,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跟踪职工的健康监测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合理使用和更新台账,将有助于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参考,具体的建立和使用台账的方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落实。
健康管理制度健康台账
![健康管理制度健康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bca0fc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f.png)
健康管理制度健康台账一、健康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议题。
健康管理制度不仅是一种管理制度,更是一种保障和提升人们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1.1 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以个体为中心,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个体的身体情况、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并通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保健治疗等方式,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减少医疗支出,促进全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管理体系。
1.2 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健康管理制度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个体而言,健康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促进健康保育,降低患病风险;对于社会而言,健康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3 健康管理制度的内容健康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家庭史、疾病史、用药史等内容,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
(2)健康体检管理:对不同人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预防和及早发现疾病。
(3)生活方式管理:根据个体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管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管理。
(4)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通过各种渠道,向个体传达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1.4 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应该遵循“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多方合作”的原则。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统一的健康管理制度,推动全民健康促进。
同时,个体自身应当养成良好的健康管理习惯,积极配合健康管理工作。
二、健康台账2.1 健康台账的定义健康台账是指个体健康管理的一种工具,记录个体的健康情况、健康行为和健康管理计划,为个体和健康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查询和参考。
2.2 健康台账的重要性健康台账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促使其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时调整健康管理计划,提高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https://img.taocdn.com/s3/m/d65e65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d.png)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
台帐编号:2024-001
编制人:XXXX
编制日期:2024年1月1日
审批人:XXXX
审批日期:2024年1月10日
一、制度简介
1.1制度名称: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2制定目的:保证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1.3适用范围:全体员工
1.4更新原因:制度过期,需要更新内容和执行细则
二、制度制定情况
2.1制定时间:2024年1月1日
2.2制定人:XXXX
2.3制度修订情况:修订次数、修订日期、修订内容
三、制度执行情况
3.2执行情况记录:执行时间、执行人、执行内容、执行结果
四、制度培训和宣传
4.1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式
4.2培训记录: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参与人员、培训效果评估
五、制度评估和改进
5.1评估计划: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人员、评估方式
5.2评估报告:评估日期、评估内容、评估结果、改进建议
六、其他附件
6.1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6.2职业健康检查记录
6.3职业健康事故报告表
以上是一个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的样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
台帐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管理和监督。
同时,通过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台帐的建立,可以让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到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的效果。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f2ab4e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1.png)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和管理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以促进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台账,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职业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的内容职业健康管理台账应包含以下信息:2.1 员工信息- 员工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入职日期- 身体状况2.2 职业病诊断信息- 诊断日期- 职业病名称- 发病原因- 诊断医院- 医生姓名2.3 防护措施- 防护用具使用情况- 防护设备检查记录- 培训情况- 监测情况3. 台账的管理和使用3.1 建立台账- 由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职业健康管理台账。
- 台账可以采用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的形式保存。
3.2 信息记录- 公司员工发生职业病时,相关信息应及时记录在台账中。
- 确保填写台账信息准确、完整、真实。
3.3 信息保密-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涉及员工的个人隐私,需要保密处理。
- 只有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台账信息。
3.4 分析和应用- 定期分析台账信息,总结职业病发生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 根据台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进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 结论职业健康管理台账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公司全面了解员工的职业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促进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使用职业健康管理台账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通过分析台账信息,可以改进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卫生管理台账样本
![职业卫生管理台账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74d0598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c.png)
职业卫生管理台帐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前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艺装备不良,企业管理不善,近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企业大量雇用农民工、临时工,职工安全与卫生意识不强等,致使我国职业危害事故频发,据统计60-70%的职业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违章操作、缺乏安全卫生知识等所致;同时,我省中小规模企业占80%以上,如何使这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创造条件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已近在眉睫,只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手段等,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的规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易实施的企业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指导用人单位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文件化的管理方法与原理,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方法,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用尽可能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台帐管理之中,指导并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目录一、职业卫生管理台帐1、台帐之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3)2、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7)3、台帐之三职业病防治实施档案 (11)4、台帐之四职业卫生教育档案 (17)5、台帐之五职业卫生监测档案 (20)6、台帐之六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24)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样例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0)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 (33)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5)4、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36)5、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37)6、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38)7、职工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39)8、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39)9、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40)10、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41)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台帐之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申报回执包括: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使用的材料清单、生产的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防护设施清单、职业病病人清单等2、工伤社会保险凭证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表1-1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4、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表1-2附:产品合格证明等5、职业卫生审查资料包括: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批复文件、评价报告书等表1-1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1-2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和责任制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表2-14、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表2-25、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1、职业卫生医师或护士人员名单或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的合同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表2-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2-2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览表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工种或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之三职业病防治实施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附: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表,表3-12、职业病防治经费表3-2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表3-34、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记录5、用人单位自身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3-46、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资料包括:现场监督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奖励、处罚等表3-1 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表负责部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3-2 年度职业病防治治经费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3-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表3-4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台帐之四职业卫生教育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附:毒物信息卡MSDS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明3、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表4-13、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表4-1 劳动者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一览表车间名称:车间负责人: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之五职业卫生监测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布示意图2、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包括: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定期检测性能与效果评价报告书、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等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资料用人单位自身监测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公告表5-1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注:于每年9月30日前报告表5-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公告公告栏样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我厂委托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年月日对我厂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书;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我们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应详细列举具体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厂将委托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附:检测评价报告书厂盖章年月日台帐之六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6-1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表2、职业病病例诊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表6-2附: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等3、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表6-3表6-1 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6-2 职业病病例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5、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我厂于年月日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机构有相应资质,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人人;经职业诊断机构诊断后确诊职业病职业病人诊断机构有相应资质,现上报见名单;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人和职业病人,我厂已按照处理意见妥善处理;附:1、疑似职业病人名单2、职业病人名单厂盖章年月日表6-3 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厂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总则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三、本制度规定从厂部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一、厂长的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二、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厂长、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在厂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5、组织对全厂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6、经常检查全厂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四、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五、车间主任职责在分管副厂长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1、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厂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领导小组应包括最高决策者、职能部门及工会代表;并设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关于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经年月日厂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厂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处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1名厂长或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厂长副组长:2名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部门负责人组员:由安技、卫生、工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车间主任组成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厂的职业卫生工作注:副组长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二、各车间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车间主任组员:各班组长三、处科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1、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2、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4、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5、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全厂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四、处科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在其内设专兼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测;1、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2、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3、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4、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厂年月日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各部门、各车间在厂长、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审查认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认可等程序;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七、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八、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九、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十、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十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分队,落实职责,以利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厂年月日厂2006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计划应包括:目的、目标、措施、保障条件等内容;方案应包括:时间进度、实施步骤、技术要求、验收方法等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一、依据1、国家法规、标准及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示、要求;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3、生产工艺的改进;4、职工的合理要求;二、事项、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1、生产车间改造、生产工艺改进2、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警示标识3、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评价5、职业卫生宣传6、职业卫生培训7、职工健康监护8、职业病人诊疗9、其他三、验收与考核厂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二、培训的对象与方式1、新进厂职工的培训: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教育2、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3、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4、临时工的教育5、定期教育三、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和管理工作;一、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1、监测的布点2、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3、监测的周期4、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二、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向劳动者公布;三、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处理四、实施部门及经费保障厂职工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一、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二、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三、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四、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五、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管理厂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一、告知的内容1、规章制度2、操作规程3、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4、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5、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二、告知的方式三、告知的责任部门四、考核厂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一、检查层次1、由厂领导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3、车间负责人,对本车间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二、检查内容:1、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2、生产车间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的总体卫生状况, 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落实隐患整改四、奖惩措施厂造纸厂浆池作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浆池内部进行清洗、检修等作业时,首先通知厂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配合进行浆池内硫化氢浓度测定,得到准许后,方可进行作业;2、清洗浆池时,应把池内剩余浆全部放空,并在池外先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将水全部放空;3、进入浆池之前,应首先切断推进器电源,将保险丝拔掉自己保管,并在开关处挂上“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标志;4、进入浆池内部作业,应在浆池外配备二名监护人员,监护人对进入浆池作业人员安全负责,作业人员应腰系安全绳,监护人手握安全绳,作业人员没有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5、进入浆池内部作业,扶梯应放稳扎牢;6、作业使用的行灯应该为24伏的低压灯;7、作业人员应对所有使用的工具记清,结束工作时必须原数取出;厂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制定。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范本模板】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95c8ee90c69ec3d4bb7516.png)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12本)㈠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台帐主要包括:⒈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⒉职业健康管理各级责任制;包括主要负责人责任制、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⒊上级管理部门下发以及本单位下发和转发的职业卫生有关监管文件。
(登记表见附件1)㈡职业危害告知台帐⒈岗前告知内容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告知书见附件3)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见附件4)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㈢职业危害申报台帐主要包括网上职业危害申报经安监局审查通过打印的职业危害申报表及安监局出具的申报回执单。
㈣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台帐⒈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证明材料;⒉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宣传培训资料、培训通知、培训内容(政策、法律法规、事故教训、职业危害防护基本技能、防治制度、常识等)及教材、培训记录(时间、地点、对象、主题、讲授人)、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
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台帐⒈设备的操作规程;⒉安装、调试验收记录;⒊设备合格证书、运行使用记录;⒋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期限、维修结果、维修人等。
(登记表见附件5)㈥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台帐包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劳保用品供应方的资质、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取得安全标志情况。
(见附件6、附件7) 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台帐主要包括: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点分布示意图;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用人单位自身监测);(见附件8)⒊委托有职业危害检测资质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和检测报告.㈧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台帐⒈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⑴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⑵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⑶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岗前、岗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⑷职业病诊疗等员工健康资料。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ad0c93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4.png)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是企业对于职业健康管理与劳动防护措施的记录和管理工具。
通过建立台账,可以全面、系统地记录和管理企业的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情况,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明确责任和改进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包括以下内容:1. 人员信息: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位、入职日期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员工参加过的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培训情况。
2. 工作环境评估:记录企业的工作环境评估情况,包括噪声、粉尘、化学品等有害环境因素的测量结果。
同时,还可以记录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等设施的情况。
3. 职业病情况:记录员工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包括职业病的诊断结果、发病日期、诊断机构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并评估其效果。
4. 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记录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日期、事故原因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事故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
5. 劳动防护设备管理:记录企业的劳动防护设备的购买、验收、维修等情况。
同时,还可以记录员工使用劳动防护设备的情况,包括是否佩戴、佩戴正确等。
6. 岗位变动和调整:记录员工岗位变动和调整的情况,包括岗位调整的原因、调整后的工作内容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岗位变动和调整对员工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措施的影响。
7. 监督检查情况:记录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相关的监督检查情况,包括安全生产检查、劳动保护检查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监督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
通过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管理台账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健康和劳动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劳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新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新](https://img.taocdn.com/s3/m/8baec28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e.png)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帐新一、背景和目的随着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确保公司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公司决定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本台账旨在管理和记录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各项相关信息,为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管理人员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台账的管理人员为人力资源部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
三、职业健康评估和调查1.公司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评估和调查,以了解员工的健康情况和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的影响程度。
职业健康评估和调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健康问卷调查、体检结果、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报告等。
2.具体的职业健康评估和调查计划将由人力资源部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3.评估和调查结果将及时记录在台账上,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采取相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和改进措施。
四、职业病防控1.公司将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具体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健康教育、工作环境改善、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等。
2.职业病防控工作将由人力资源部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负责,并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相关部门有责任协助人力资源部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开展职业病防控工作。
3.职业病防控的具体实施情况将记录在台账上,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职业病防控措施。
五、职业健康培训1.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防护知识、工作环境安全培训等。
2.职业健康培训计划将由人力资源部职业健康管理负责人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3.培训的具体情况将记录在台账上,并监督培训效果。
如有需要,将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以确保培训的实施效果。
六、职业健康管理投入公司将充分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支持。
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将合作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的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确保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台账的管理和保密1.台账的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好台账,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564094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a.png)
一、总则为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工的职业健康台账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台账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
3. 各岗位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如实提供相关信息,确保台账档案的真实性。
三、台账档案内容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等。
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等。
4. 职业病防治实施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等。
5. 防护设施及个人用品发放档案:包括防护设施、个人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维护等。
6. 职业卫生教育档案:包括职业卫生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效果等。
7. 职业卫生监测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等。
8. 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包括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结果、职业病治疗情况等。
9. 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等。
10.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技术文件等。
四、台账档案管理要求1. 台账档案应实行专人负责、集中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 台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阅等环节,应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 台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4. 台账档案的保管,应按照档案的保管期限、保管要求,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
XXX有限公司
2012年X月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艺装备不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牙对滞后,近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企业大量雇用农民工、临时工,职工安全与卫生意识不强等,致使我国职业危害事故频发,据统计60-70%的职业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违章操作、缺乏安全卫生知识等)所致。
如何使这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创造条件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只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手段等,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的规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易实施的企业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指导用人单位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文件化的管理方法与原理,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方法,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尽可能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台帐管理之中,指导并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
该WORD请和文件夹里的内容搭配使用
台账一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台帐
主要包括:
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健康管理各级责任制;
包括主要负责人责任制、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 ,合并,另附,见文件夹台账一)
3.上级管理部门下发以及本单位下发和转发的职业卫生有关监管文件。
(另附表,见文件夹台账一)
台账二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1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另附,见文件夹台账二)
2作业场所告知内容张贴于作业场所)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购买)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
卡MSDS );购买)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直接贴检测报告)
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另附表,
见文件夹台账二)
台账三职业危害申报台帐
主要包括网上职业危害申报经安监局审查通过打印的职业
危害申报表及安监局出具的申报回执单。
台账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台帐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证明材料
2.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宣传培训资料、培训通知、培训内容
(政策、法律法规、事故教训、职业危害防护基本技能、防治制度、常识等)及教材、培训记录时间、地点、对象、主题、讲授
人)、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
台账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台帐请尽量收集材料,相关表格若无标准格式可自行编制)
1.设备的操作规程;
2.安装、调试验收记录;
3.设备合格证书、运行使用记录;
4.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期限、维修结果、维修人等。
(登记表见附件5)附件5
防护设备检(维)修登记表
台账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台帐请根据以
下提示填写)
包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
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劳保用品供应方的资质、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取得安全标志情况。
(尽量问供应方要)
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领用登记表(见文件夹台账六)
台账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台帐
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点分布示意图;(样组)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用人单位自身监测)(见附件8)无)
3.委托有职业危害检测资质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委托书和检测报告。
(如果没有专门委托书,则合同为委托书)
附件8
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
台账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台帐
1.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⑴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企业调查,自制表格填写)
⑵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检测报告)
⑶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岗前、岗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检报告总结)
⑷职业病诊疗等员工健康资料。
(见附件9)
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⑴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医院提供)
⑵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企业提供)
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体检单位提供)
⑷ 职业病检出名单和职业禁忌症名单及调离情况;(见附件10企业填写)
⑸ 职业健康体检单位资质等材料。
(企业向体检单位索要)附件9
附件10
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表单位(盖章):
台账九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台帐
主要包括:
1.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包括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等。
(见附件11)
2.岗位操作规程;
⑴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
⑵操作过程的职业危害要求及其预防措施;
⑶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9、岗位操作规程
台账十职业危害检查整改台帐
包括职业危害(如日常、定期、季节性、节假日前后和一般性、专项性)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对事故隐患整改限期要求及复查情况记录。
(见附件12)附件12
职业危害检查整改登记表
检查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性质:日常、定期、一般、专项、季节、节前(后)
检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问题及整改期限:
处置情况:
整改责任人(签名):
二0 --- 年*月**日
复查整改情况:
复查人(签名):部门领导(签名):
二o—年*月**日
台账一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和事故台帐
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应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2.事故调查调查处理
⑴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无)
⑵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无)
⑶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无)
⑷相关附件。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