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在《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随时在变,各时代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或代表的一成不变的文化……儒家思想始终并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时期的唯一的统治思想。
”且不说孔子以后,经战国、秦代到西汉初期,儒家学说并未“定于一尊”,战国是百家争鸣,秦代崇尚法家,汉初也是以黄老为显学。
即使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大师董仲舒等人其实是以阴阳五行附会儒术,西汉末年发展成为虚妄荒诞的谶纬之学。
魏晋以降,支配国人精神世界的是儒释道。
择要简述:魏晋何晏王弼祖述老庄,并用老庄解释儒家经典《周易》,使之玄学化;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隋唐两朝虽说儒学昌明,但执思想界之牛耳的则是佛道两教;宋代虽然创立了新儒学(理学),但民间信仰趋向于佛道;这一趋势直至明清不因朝廷供奉孔儒而式微,仍在赓续,余脉不断。
生死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儒释道三家文化“和而不同”,生死观当有各异。
笔者不揣陋识,试作比较。
儒家思想侧重于今生今世的躬行实践,对来生后世缺乏追求和设想,孔子断论“未知生,焉知死”,一语道破;道家注重修炼,着眼于此生此世的长生不老或羽化升仙;作为舶来的一种哲理化的宗教,佛教的“来世学”(如因缘、业报、无常、无我的思辨体系和冲决利欲罗网,求得“正觉”“解脱”的修习次第)无疑补充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缺欠。
值得一提的是,儒释道三家经过长期的冲撞、交流,也导致各自发生局部质变,如原本宣传出世和个人解脱的佛教在唐代后逐步掺入了功德度人、注重入世的意涵。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更注重的是生前而非死后。
孔子强调一个人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實现其“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君子”要超越自我,以推助“天道”的流布和拓展,显然,儒家注重的是人生前的社会责任,“生”为社会尽责,“死”也得为社会尽责。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336赤子5创新论坛一、引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家和道家是互相融合,紧密联系的。
但二者也是互相区别的。
从古至今,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它们的教导,其为人处世、行为习惯都或多或少都带有它们的影子。
中国的哲学更多的是重视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
重视人的生命,那么对于生和死的态度就很重要。
一个宗教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是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深深的影响着信教的群众。
儒道二家也不可避免的对生死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生死观是人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面对生和死时的态度、行为。
而儒道教义影响着中国人生死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儒、道对于“生”的观点(一)儒家对“生”的看法。
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
儒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要有一个正确态度来面对。
生死是自然之常理,没有永恒的生。
然而儒家学说也是一门入世的学说,告诫人们要有所作为。
儒家学说更看重生,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
重视生命就要重视人的存在。
天地生人是儒家天人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人同宇宙万物一样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但是人又与自然界其他事物不同,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和地位。
①儒家重视人的地位,孔子在《论语微子》中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万万不可与鸟兽同言而语的,与禽兽相提并论是贬低了身份。
可见儒家把人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
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
《荀子王制》中说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人是天下最宝贵的,我们就要好好的重视自己的生命。
《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火了,孔子最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有没有受到损害,而不是关心马的情况。
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与牲口同样是没有尊严和地位的,但孔子却首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安全,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的意义的,进一步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和珍视。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生死问题作为人类持续关注的终极问题,不管哪种文化都对其有所考量。
然而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着眼点。
重生轻死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就与直面死亡本质,注重探索死亡本性,从终极问题思考人类生存的西方生死观不一样。
儒、释、道三家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出世”作为三个维度相互抵斥又相互制约,最后形成了以儒学为主流, 以佛、道教为两分支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干和正统,倡导从“入世”的角度以生观死。
他们重视怎样“生”,如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意思是,还没想好怎么生存,想死亡做什么,说明在儒家思想里,生与死是割裂的,生排在死的前面。
但他们同样也重视怎样“死”,从“仁”的道义出发,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指称。
总的来说,儒家从其中心思想仁道义出发,把着眼点放在了生的意义和死的意义上,并且更加看重生前的道德价值而非死亡,其中最本质的是“爱人”和“克己复礼”,,是不可违的天命,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价值发挥至最大限度以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然而,这种观念占主导的儒家生死观,很明显地重生轻死,偏离了对死亡本体的思索,在他们看来,“死亡似乎是一个确定的显然的众所周知的因而无须追问也不能追问的生活事件或经验事实”,这样的出发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偏见。
以老庄哲学为支柱的道家主张以“道法自然”的观点看待人类的生死问题,也就是说不施加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既是“无为”又是“无所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产生万物的“道”、按照规律自然发展和变化,不强求,与自然与宇宙和谐相处。
老庄认为生与死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所以对待死的态度要和对待生一样,是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人从自然而来,最后化归自然而去这是如同昼夜变化春秋替换一样合理的,这就是道家达观的生死观。
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2007.12(中旬刊)儒家、道家、道教、佛教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它们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和人生宗教,即使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它们的张力依然存在,体现在每一个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上,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
一、一、儒道释的生死观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心思想是“仁”,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要“践仁”。
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要实现仁,最根本的两点是“爱人”和“克己复礼”,这种本质是天之所命,做人就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本质,把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政治道义紧密结合,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争取达到“圣人”的境界,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道德本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舍生取义”,这样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不朽、“得其正而死”。
①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是通过对生的价值的追求,实现生命和死亡的价值。
道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派别。
在诸多方面,它的人生观、道德观与儒家相反,使中国文化形成一种儒道互补的局面。
不同于儒家的社会价值取向,道家批判礼、义、仁、致、信这些价值观对人性的束缚作用,认为人应追求世界的本然状态,一切遵循天地间总的自然规则———“道”。
②道家认同的生活价值观是自由、至乐、尽年、顺性安命。
人只有顺着自己的本性生活、与万物合为一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不受外物驱使的快乐。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认为,生和死都是六道轮回中的必然步骤,人活着的时候应诚信向善、不可作恶,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因果关系而定,只有生前造善业、不造恶业的人,死后才能在善道轮回,否则死后会堕入地狱,难以超生。
而即使是生于善道,也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之中是充满苦难的,人只有超越了六道轮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③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的主要思想是“长生不死”、“肉体成仙”、“气化三清”。
④道教认为,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成,人接受了元气中最纯和与精华的成分,人的精神与肉体都来源于元气,肉体一旦消失,人的精神也就荡然无存。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摘要:伴随着生命的诞生就有了死亡的问题,生是可知可见的,而死却是个未知。
而何谓生,何谓死?这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课题,耗尽了不少先圣哲人的一生,只为解开生命,死亡的奥秘。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道两家哲学对生与死都进行过极为广泛而又深入的思考,本文旨在探讨儒、道两家生死观的异同。
关键词:儒家;道家;生死观一、儒家和道家生死观的共同点1、尊重生命儒家哲学是生命哲学,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儒家首先肯定人在天地间的重要地位。
儒家认为人是天地之杰,万物之灵。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所“贵”在何处?《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但如水火这些物质,只有气而无生机,草木则有气也有生机,禽兽既有生命又有知觉,但它没有道德意识。
人不仅有生命又有知觉,并具有道德意识,所以人在万物中最为高贵。
除了道德意识之外,人还有高出于其它动物的,就是人有高度的智慧。
人虽出于自然,属于自然,但人能改造自然,创建新的文明。
所以《中庸》说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由此出发,儒家学者都十分珍重人的生命存在。
孔子的“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便足以表明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敬重。
在生与死之间,孔子重视人生,珍惜生命:“未知生,焉知死?”。
与儒家相比,道家学者也有明确的重生贵生意识。
老子从“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的贵生思想出发,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去甚、去奢、去泰”,要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致虚极,守静笃”,以求能够“长生久视”。
庄子更是认为个体生命本身的价值高于一切:“夫夫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由此出发,他极力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反对“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庄子•秋水》),而主张“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所有这些都说明道家诸子极为重生、贵生。
儒道的生死观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哲学流派,它们对于生死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 儒家的生死观:
1. **强调人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强调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实现道德、修养自己,以服务社会。
生死在儒家看来是个体责任的一部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2. **重视后代传承:** 儒家注重家族和社会的连续性。
个体的生死被看作是家族延续的一环,后代的教育和传统的继承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责任。
3. **追求“仁”:** 儒家强调“仁”的概念,即为善、为人,关心他人的福祉。
通过实践仁德,个体在有生之年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道家的生死观:
1. **强调自然和道:** 道家注重自然和道的观念。
生死被看作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是宇宙法则的表现。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的变化对抗。
2. **无为而治:**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不逆自然而行。
对于生死,有时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度,认为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应该接受并顺其自然。
3. **强调个体修炼:**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炼,追求心灵的宁静。
通过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达到心灵的自由。
在一些道家经典中,也提到通过修炼达到长生甚至不朽的境界。
总体而言,儒家强调通过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将生死看作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共同存在,并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死常态中国哲学
生死常态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主要核心有三个,那就是儒释道三家。
我们若要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死观那就要从这三者下手,奈何本人对释家不是很了解,不敢妄议,就谈谈儒道两家吧。
儒家和道家的根源都是易经,他们都是在追求世界的本源——道,道是世界的本源,道的属性是世界运行的规律,而儒家对道便有一种见解“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通晓道之后那便可以看透万物,运行的规律,此后的生死,那似乎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求道者一生的最终目标便是合道近道,我完成了目标那我的生死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次儒家的思想充满了一种集体主义的责任感与对准则的追求,即我要为家人负责引申出的我要为天下人负责的思想,儒家思想家追求的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兴衰。
仁义礼智信的准则能让天下长治久安,所以行仁义礼智信之道舍生取义这也是为了国家的兴衰而负责。
如果要更深的诠释儒家的这种对天下的责任感,那就要谈到道家,道家思想有两个重要支流,分别是黄老之学的治国道家,和逍遥大圣的修身道家,我们先谈谈前者“死而不亡者寿”出自道德经,大意为,我死了但我的思想还在,那我就不算完全死了,只要我的思想还在那就会有无数的“我”;再就是只要我合乎道的规矩我就和道是一体的,既然这样我还需要考虑生死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相对轻视身体而更加追求精神的原因(不过要注意,身体再怎么样那也是践行我们意志的工具,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我们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逍遥大圣庄子的修身道家觉得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规律,有生便有死,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嘛,有什么好怕的呢?追求逍遥自在却整日被害怕死亡的恐惧笼罩那不自在,那是一种“天刑”是自己在折磨自己,所以要想活得开心必须轻视生死,或者说人不害怕生死才是最自在的状态。
道家不提倡去对不可挽回不可逆转的事情懊恼,因为再怎么懊恼也是无济于事,再怎么烦恼死亡也不会停下他的脚步,再怎么懊恼失去的时光也不会倒流,倒不如把烦恼扔了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在当下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正文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不详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773 更新时间:2021-4-12导论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日益更新换代。
近年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在发展上出现了飞跃,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进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之前人类史上所创造的物质价值。
过去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一个个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甚至传说中的“常娥奔月”在现在看来都早已不足为奇。
宇宙之迷被一个一个地破解掉了,理性与科学似乎成了万能。
科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人类俨然就成了世上的神,然而,人类事实上还并非是神,而万能也不等于是全能,当人面对自身的问题——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时,科学却丧失了自身强大的威力,一向以“理性动物”自命的人类,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局限,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的矛盾的困扰之中。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死之迷的破解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其实,早在人类文明发韧的初始,人类就受到了生与死的问题的侵扰,按《圣经》上的记载,人类史上第一个死去的人——亚伯尔,成了第一代人类的困惑,人类自古就在不断追问人的生来死去:人的生命究竟渊源于何处?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任何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不论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也不论英雄领袖还是江洋大盗,只要他理智健全,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有人并不承认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生与死的问题必定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过。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一、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格物致知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二、佛教生死观——超脱轮回——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片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
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生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
生死关切,是人的基本焦虑,生死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
《礼记》曰:“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1] 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
究幽明之际,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1)原始返终,知生知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许多人依据圣人这两句话,便断定儒教只关注现世,不关注来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
认为儒教不关注死亡问题,把死亡之事与鬼神之事悬置不论。
这是对圣言的误解,是对儒教教义的误解。
其实,儒教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死亡问题。
圣人以神道设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内容。
对死亡问题的重视,与对死后世界的关注,是儒教教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观,有着关于灵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统阐述。
这些观点和阐述详见于儒教经典与先圣先贤的言论之中。
这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既是入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里“明”是人间世界,“幽”则是人死后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
礼乐即“入世间法”,系指仁义礼智之性、“修齐治平”之道、“人伦纲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间法。
依儒教教义,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一以贯之,悉统于天道。
入世间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
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贯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间的落实。
出世间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
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灵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实。
故出世间法也与天道天理相贯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
故依儒教教义,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
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统于天道。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明有善恶,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浊;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
故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话并非不关注死亡,恰恰相反,这正是究竟之说,是对生死之道的大彻大悟。
儒释道三家及现代科学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儒家最隐晦,道家最有趣
儒释道三家及现代科学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儒家最隐晦,道家最有趣《列子·天瑞》有言:“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死亡真伟大啊!面对死亡,君子可安定祥和,从容面对,而小人则跪倒在地,乞求豁免。
由此可见,死亡是检验一个人修为最好的试金石,面对死亡的态度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与操守。
那么,自古以来,各门各派的古圣先贤们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呢?接下来在文章里,我会为大家一一呈现。
儒家看生死《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说:“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可见,儒家文化以及我们主流价值观里对死亡的看法,是比较隐晦的。
应该说,孔子这不是在否定,而是在回避。
他认为我们只要在活着的时候能做到问心无愧,死后的事情就无需担忧了。
孟子有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人生一世,正气存于内,则邪不可侵。
君子坦荡荡,何以惧生死。
所以,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荡气回肠的人物,至今仍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留有余响。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等等。
深得儒家文化精髓与内核的人,在真正的民族大义与生死存亡的关头,是可以做到超越生死的。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我尽我心,冥冥做主。
佛家看生死佛家讲:分段生死,生死是存续的。
前世因,今生果。
现象上有生有死,本质上不生不灭。
在影视剧《达摩祖师传》中,慧可经常被噩梦缠绕,一些血肉淋漓,征战沙场的场景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而挥之不去,其不知所由,而四处求法。
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
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
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了。
儒家重视生命生前的价值,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
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数受其影响,因而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活着的时候,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把生命的价值作为对社会、国家的奉献,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这种思想,和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相结合,成为社会主流生死观,受官方认证。
如张思德、雷锋等虽然离开人世,因其生前的奉献。
达到精神的永存和不朽。
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
他们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
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道家重视活着这种状态,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长久、活得顺心,活的和自然相和谐。
更多的是把生命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讲究返璞归真。
对于个人生命的延续,也就是养生,有很多借鉴之处,也能使人生贴近自然,享受生命的寂静与安宁。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中国古代之生死观2008-05-20 07:541、儒家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
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们对于生死观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对于儒家来说,生死观主要围绕着社会伦理和人的处世态度展开。
儒家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将生死看作是人生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强调个体在有限的寿命内应该尽责地履行社会角色和义务。
儒家强调人的生命应该以道德和伦理准则为基础,通过修身养性和尽职尽责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于生死的观念较为超越和抽象。
道家强调"道"作为宇宙的基本原理和力量,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宇宙变化的必然过程。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法则,追求内在的和谐与自由,超越尘世繁忙与纷争。
因此,对于道家来说,生死并不是主要关注的焦点,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实现个体的内心安宁与自我修养上。
虽然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存在差异,但它们均致力于人的发展与全面的成就,并且都认为人类的存在以及个体的价值远远超越于生死本身。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和人的处世态度,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而道家则注重内在的和谐和自由,追求自身的心灵平静与修炼。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对儒家和道家生死观的概括,实际上两者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和复杂,其中涉及到更多的哲学观点和观念。
每个个体和学者对于这些观点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和解读。
殡葬文化学——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目的要求:1、掌握原始宗教的生死观2、掌握儒、释、道的生死观教学重点: 孔子及儒家学派的生死观教学难点:释、道家的生死观授课方法:课堂讨论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观1、人类早期的生死观。
一切宗教(或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同一的,即:生命。
其目的在于:超越有限、超越死亡,即所谓“生命永恒”。
在原始宗教那里,这一命题就已经表现得淋离尽致了,它是在“灵魂不死”的认知下进行的。
文献学和民俗学的资料均表明,灵魂观念在原始时代具有世界性。
2、灵魂观念产生!原始人用它解释人的生、老、病、死,生命运动的生生不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
原始人认为,灵魂这种“小人”和其主人的身体完全相似,即灵魂因人的高矮胖瘦而分别具有高矮胖瘦的特征;人死后,灵魂变为鬼魂去了另一世界。
3、从此,原始人变得坦然起来。
他们对一切问题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不过是到另一世界去生活,好像只是换了一个生活环境。
死亡文化的“实用性”从一开始就被原始人正确地把握住了。
二、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生死观1、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
其先祖是殷商的贵族,周灭商,受封于宋国,世居宋。
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时,宋内乱,避乱,迁鲁。
到孔子时,家道已败落。
鲁国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四弟)的封地,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的典章、文献极为丰富;而孔氏家族又具有殷商的文化传统,这些对于孔子成为一代思想家无疑受益匪浅。
2、孔子以周文化(“周礼”)的继承者自居。
儒家的最基本概念是“仁”。
(1)《说文》:“仁,亲也,从二人。
”即是说,“仁”就是协调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一种境界,或一类行为准则。
在“仁”的旗帜下,孔子学说的逻辑如此展开:一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二是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圣王之治”。
(2)《礼记·大学》概括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它们对于生死观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儒家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视和保护。
在儒家看来,人的生命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
因此,儒家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短暂而有限,因此应当珍惜时间,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
儒家对于死亡的看法是,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点,但并不是人的全部。
儒家认为,人死后,灵魂还会存在,并且会得到不同的报应。
儒家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对于死亡的态度,儒家强调要坦然面对,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并且应当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时间,实现自我价值。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于生死观的看法则更加超脱,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虚幻。
在道家看来,生命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没有实在的本质,是一种流动的能量。
因此,道家认为,生命并不是人的全部,而是宇宙中的一部分。
在道家看来,生与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死亡只是一个过程的终点。
道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只是表象的变化而已。
对于死亡的看法,道家认为,死亡并不是一种消失的状态,而是一种转化的过程。
道家认为,人死后会回归到宇宙的大自然中,成为宇宙万物的一部分。
因此,道家不强调死亡,而是强调生命的本质,认为死亡只是生命循环过程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也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焦点。
综上所述,儒家与道家对于生死观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儒家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道家则认为生命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死亡只是生命循环过程的一部分。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强调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人们应当珍视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并且应当把握时间,实现自我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它们对大千世界的的认识的不同。
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
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有悲观的态度,相形之下,东方关于生命的理念则明显乐观,它牢牢掌握因循自然的原则,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从来都不尝有过地狱的概念,至多是鬼界,在那里有阎王或恶鬼,但也有栩栩如生、娇媚如常人的好鬼。
道教索性另造仙界,生命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变形。
释家更为博大精深,死亡之学更为圆融,甚至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学问,在那里,死亡也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具体的经验,是"活的艺术"或"生的艺术"的补充与圆成。
一、儒家对痛苦的人生而言,死亡不啻为一种解脱,但人性的贪痴还要为灵魂找到一个归宿。
"灵魂"两个字可以说是人类尊严与梦想的一种体现。
它使人类有别于处于生物链上的可悲的动物,它使人类不再局限于四季与风花雪月的轮换中,而是去思索永恒,时空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伸展与延续,它关涉到人的生命理念的日益成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人类文明的历史始终饱含如此这般的焦渴。
人们寻寻觅觅,上下求索,肉身与灵魂,现世与来世,人们试图超越和战胜那个令人痛苦的死亡的界定,优游于此岸,如同太阳每日照常升起,我们能够不断地逃脱、进入,而不是死亡那没有时间的永恒死寂。
二、道家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
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
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
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
究其深处我们还是感到其乐观的背后刮着对人生悲观、无奈的风。
三、佛家公元前六世纪,印度一位得道的王子宣称:"我将在此世间的黑暗之中,打击永生之鼓"。
从那以后,人生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阴影,因果学说将是说明今生及以后一切生中的普遍性原则,"轮回"一词美丽得令人晕眩,不死的灵魂可以迁往另一肉体不断再生,而"业"就是决定再生的出现和性质的法则,更确切地说,并没有可以转生的灵魂,除业以外,一无所有。
生命告终之时,其行为的总和____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并且决定另外一群"蕴"____一个再生者的性质。
即每一个生命的性质及境遇都是今生或前世预先所作行为的结果,由此,在一切有机与无机世界中,没有单纯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都是合成的、相对的、暂时的,人的存在亦如是,虽有幼年、中年、老年这一相对稳定的流程,但死亡并不一定就是这个存在的终点,如果不能证得涅槃,诸蕴仍能集合,死亡不过像割除野草,而草根依然存在,仍会重新生长。
就这样,儒释道三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关于生与
死的界定。
即便是现代的生物学也还无法肯定死亡究竟是一切生物不可逃避的命运,还是仅仅是一生之中规律性的、然而却可以避免的事件。
但无论如何,此身难得,真法难闻,只要我们珍爱此生,上下求索,即便生与死的荫影无处不在,人类也会有某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