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整理的意义及内容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2.分组表: 2.分组表:主词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表
复合表: 3. 复合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复合 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的统计表.
四,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应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 应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 统计表的各种标题要简明扼要;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要简明扼要; 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 2.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 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 3. 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 , 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 , 不同 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 4.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 5.统计表的栏数较多时,通常要加以编号; 统计表的栏数较多时,通常要加以编号; 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6.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表中的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 7.表中的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 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 表示; 8.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 表中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 9. 表中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 , 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 排列; 排列; 10.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 10.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

编制
四,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钟型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两头小,中间大" 钟型分布 两头小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两头大, U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 型分布 两头大 中间小"
U型分布
一边小, J型分布——"一边小,一边大" 型分布 一边小 一边大"

3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整理

3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整理

等距数列:(组中值,频数) 等距数列:(组中值,频数) :(组中值 异距数列:(组中值,频数密度) :(组中值 异距数列:(组中值,频数密度) 折线图 单项数列:(变量,频数) 单项数列:(变量,频数) :(变量 向上累计分布:(变量上限,累计频数) :(变量上限 向上累计分布:(变量上限,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分布:(变量下限,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分布:(变量下限,累计频数) :(变量下限
闭口数列 首末两组上下限齐全的数列 开口数列 首组缺下限或末组缺上限 开口组 上限或下限不齐的组 开口组组距 以相邻组距近似代替 开口组组中值 上限-邻组组距/2(缺下限) 下限+邻组组距/2(缺上限)
★ 组距数列的编制 1、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2、确定组数、组限和组距 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组限和组距确定要体现组与组间质的 区别,要体现组内同质组间差异 3、离散型变量,邻组上下限可重叠也可 不重叠 连续型变量,邻组上下限必须重叠 组限重叠时,按“上组限不在内”原 则达到上限值的单位数计入下一组 4、可等距、可异距
★ 分类 品质分布数列(表1) 按标志性质分类: 变量分布数列(表2) 表1 某市2000年工业企业构成表
经济类型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其他企业 合 计 单位数(个) 942 4892 132 5966 比重(%) 15.79 82.00 2.21 100.00
表2 某企业三月份工人日产量表
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比重(%) 3 10 8.7 4 15 13.0 5 30 26.1 6 40 34.8 7 20 17.4 115 100.0 合 计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统计表 将统计调查得来的数据资料经 过整理汇总,按一定结构顺序 系统排列在一定表格内,此表 格即统计表。 (原始数据) 分类:按用途不同 调查表 整理表 (分布数列) 分析表 (指标分析) 按分组情况 简单表(表6、7) 简单分组表(表8) 复合分组表(表9)

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做法一、统计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统计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对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过程。

统计工作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决策提供了依据,还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社会发展和管理提供支持。

统计工作的意义在于:1. 提供决策依据:统计数据能够客观反映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掌握事物规律: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演变过程。

3. 评估政策效果:统计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为政府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政策提供参考。

4. 监测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工作可以监测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支持。

5. 推动科学研究:统计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问题和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统计工作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公正性:统计数据要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 完整性:统计工作要覆盖全面,不漏报、不重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4. 时效性:统计数据要及时发布,以便及时了解事物的最新动态和变化。

5. 保密性:统计工作要保护个人和单位的隐私,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三、统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统计工作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计算的过程。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统计软件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理的过程。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摘要:一、统计整理的定义与目的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骤1.数据收集2.数据清洗3.数据汇总4.数据分析5.数据呈现三、统计整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与价值四、提高统计整理能力的建议正文:统计整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过程,旨在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众多领域中,统计整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

一、统计整理的定义与目的统计整理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统计整理的目的在于挖掘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骤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

数据收集要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2.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纠错、填充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的方法包括数据校验、数据转换、数据匹配等。

3.数据汇总:数据汇总是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概括和描述,如计算总量、平均值、标准差等。

数据汇总有助于对整体数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5.数据呈现:数据呈现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数据呈现的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地图等。

三、统计整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与价值1.企业管理:通过对销售数据、成本数据等进行统计整理,企业可以了解产品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2.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国民经济、人口普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医学研究:通过对临床试验、病例报告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医学研究者可以评估药物疗效、探究疾病发病机制,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

20
例: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6
90—100
15
9
100—110
18
12
110—120
20
14
120—130
8
要求: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这个数列说明什么问题?
2、指出统计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 数、频率、总体单位总数
200以下 10 200—400 30 400—600 35 600—800 15 800以上 10
频率 10%
30% 35% 15% 10%
要求:各组的频率大于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累计频数指首先列出各组的组限,然后依次累计到本 组为止的各组频数。 •累计频率指累计频数除以频数总和。
2019/9/26
2019/9/26
27
平衡数列
平衡数列是利用总体内部有关变量或统计指标之间 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编制的统计数列,又称平衡表。
结构关系、比例关系 平衡关系有:相加平衡关系、相减平衡关系、收支
平衡关系。 分类
按内容不同分为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等。 按计量单位不同有价值量平衡表、实物量平衡表。 按统计范围不同分为综合平衡表、专项平衡表。 按排列不同分为收支对照式和棋盘式。
• 汇总技术:
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电子计算机汇总
5、表现统计资料
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 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 表格上表现出来。
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报告、统计模型、统计数据库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统计整理方案 1、 确定汇总的统计指标和
综合表; 2、 确定分组方法; 3、 确定汇总资料的形式; 4、 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和
审查方法。
第三章 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
§2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意义和作用 1、概念: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
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 个不同的组别。 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2、统计分组的原则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与显示
➢ 数量分组的方法 ➢ 分配数列的编制
§1 统计数据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处于中间阶段,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数据整理,可 以使混乱、缺乏条理性的资料变成有条理 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明总体特征的有 用的资料。
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调查阶 段所搜集到的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 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 映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试将工人分成5组
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全距(Range)=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576-432=144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 变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interval)。当 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全距/组数
原则: 应将总体单位分别的特点显示出来 要考虑到原始资料的集中程度 要考虑到所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考
例:重庆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1980年
GDP
100
第一产业 38.4
第二产业 44.6
第三产业 17
1990年 100 33.4 39.7 26.9
2000年 100 17.8 41.4 40.8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汇总技术:
有传统手工汇总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汇总两种技术。
(1)手工汇总。常用的汇总方式有四种: • 划记法。划“正”字符号计数,多用于对总体单位数或次数的简单汇总。
• 过录法。将原始资料分类过录到事先设计的汇总简表中,可用于对内容项 目较多的资料的汇总。
• 折叠法。将每张调查表中需要汇总的同类项目及数据折压一个印记,一张 一张的重叠在一起,再进行汇总。这种方法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及其数 据进行汇总,故适用于数据较少的资料。
• 卡片法。将需要汇总的项目数据分类登记在卡片上,再汇总计算。这种方 法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且多采用复合分组形式的事物,特别是设备、器 材类的实物资产的汇总。
(2)电子计算机汇总。其数据处理程序如下: • 第一步,编程。使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程序。
• 第二步,数据录入。计算机自动按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 存储在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中。
树茎
数叶
数据 个数
10 7 8 8
3
11 0 2 2 3 4 5 7 7 7 8 8 8 9
13
向上累 计个数
3
16
12 0 0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5 5 6 6 7 7 7 8 8 9
24
40
13 0 1 3 3 4 4 5 7 9 9
10
50
14 0 0 1 3
16284
22.3
第三产业
20228
27.7
合计
73025
100.0
3、变量数列的编制
成绩 (分)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表
学生人数 频率 (人) (%)
向上累计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三)变量分布图形显示法
3.圆滑曲线图
曲线图
统计原理>>第二章>>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分 布数列的编制
*(四)累计频数和频率分布表
1.较小制累计,也称向上累计 它是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 组逐组累计。单项数列中的向上累计表示等于及小于该组 变量值的频数和频率共有多少;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上限 以下总共所包含的总体频数和频率有多少。
四、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分 布数列的编制
(二)变量分布数列编制
1.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 (2)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的方法 ①按变量值大小顺序排列; ②每种变量值为一组(重复者只取一个); ③绘制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表并汇总出各组频数。
统计原理>>第二章>>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分 布数列的编制
统计原理>>第二章>>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分 布数列的编制
(二)变量分布数列编制
2.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 (4)异距式数列的编制方法
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做异距数列或不等距数列。 异距数列分组情况比较复杂。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 个方面。没有质,也就没有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二者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是辩证的统一。统计所研究的量,都有质 的规定性,离开事物质的规定性,统计就不能研究它的量。同 时,量变会引起质变。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有一个数量界 限,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数量界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 编制异距变量分布数列时,要同时考虑质与量两个方面,即品 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二、统计数据的审核 三、统计分组 四、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 分布数列的编制 五、统计汇总 六、统计整理结果的显示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一、统计整理(一)定义: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

对已整理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也属于统计整理。

(二)意义:1、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但这种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是分散、零碎、表面的。

要说明总体情况,揭示出总体的内在特征,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以便通过综合指标对总体作出概括性的说明。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通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由个别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特征。

否则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丰富、再完备,其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统计调查就将徒劳无益,统计分析也将无法进行。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

统计研究中经常要用动态分析,这就需要有长期累积的历史资料,而根据积累资料的要求,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筛选,以及按历史的口径对现有的统计资料重新调整、分类和汇总等,都必须通过统计整理工作来完成。

(三)程序:1、设计整理方案: 分组和分组体系; 统计指标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包括以下内容:(1)完整性和及时性完整性,就是看调查单位或填报单位是否齐全;规定的项目是否都有答案,应报资料的份数是否符合规定。

及时性,是看填报单位是否按时报送了有关资料。

对不报、漏报或迟报的现象都要及时查清。

(2)审核资料的正确性:审核资料的正确性,是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常用的审核方法有两种:①逻辑检查:首先,从理论上或常识上检查资料是否有悖常理、有无不切实际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例:一张调查表中,年龄是9岁,职业是教师,其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了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统计分组的作用和分组方法;统计汇总的组织与技术;手工汇总与计算机汇总技术。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一)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整理方案(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三)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四)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所研究事物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某一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一)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二)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三)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一)类型分组: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二) 结构分组: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三) 分析分组: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三、统计分组的方法(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

3.选择分组标志时,要考虑到现象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二)按品质标志或按数量标志分组1.按品质标志分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简单分组。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2.复合分组。

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四、统计分组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组数是指将全体变量值分成多少组。

(二)单项分组与组距分组1、单项分组: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2、组距分组:将所有的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一个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

2 统计整理(第二章)含作业

2  统计整理(第二章)含作业
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每组用变量值变动的区间 表示,称为组距分组。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型变 量或虽为离散型变量,但取值很多,不便于一一 列举分组的情况
某班级统计学成绩分布表
考试分数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各组变量值) (次数) 人数(人) 2 7 11 12 8 40 频率(%) 20.0 30.0 27.0 17.0 5.0 100.0 (频率)
二、统计表的结构 总标题 主词 横行标题 分标题 纵栏标题 宾词 标数值
(详见教材页例表2-5)
三、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第一:标题应十分简明地概括所要反应的内容
第二: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
的原则排列
第三: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
第四:表中数字上下位置要对齐 第五:统计表一般是开口式,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五、统计分组体系 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将社会经济总体只选择一个标志分组称 为简单分组。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 分别进行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即成为 平行分组体系。
例:研究攀枝花学院学生情况的时候,对全校的 学生进行简单分组
按学科性质来分 : 按学历层次来分:按性别来分: 管理学 医学 文学 工学 本科 专科 男 女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使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 从而能够实现对客观事物认识从量的分析到质 的认识。
内容:审核、分组或分类、汇总、编表、系统 积累
统计整理的步骤 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2、数据的分类汇总
3、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4、数据的保管和发布
二、统计分组的概念和意义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 量值应归入(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 一组 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 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 结构分组 6、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 下:2,5,4,4,3,4,3,4,4,2,2,4, 3,4,6,3,4,5,2,4。如按以上 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 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7、次数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 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 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统计工作的意义范文

统计工作的意义范文

统计工作的意义范文统计是一种基础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用以描述和推断事物的规律和性质。

统计工作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实践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为统计工作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为决策提供参考统计工作能够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科学决策。

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为各级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同时,统计工作也可以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二、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统计工作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对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和教育水平的统计分析,可以为政府提供制定扶贫政策的参考;通过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方法和措施。

三、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统计工作对经济建设有重要支持作用。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判断和预测,为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统计工作也可以对产业结构、就业状况、消费水平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企业发展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四、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统计工作能够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通过对收入、教育、就业等社会问题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可以揭示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和原因,为改善社会公平提供依据。

统计工作还可以为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五、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统计工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分析,统计工作可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同时,统计工作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六、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统计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国际比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国际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同时,统计工作也可以为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内容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内容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所谓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程,叫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是反映总体各个单位的资料,这些属于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仅说明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是不系统、分散的,还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统计所需要的是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都是以数字表示的,因此需要进行统计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属于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

统计整理介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之间,在统计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它实现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是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的必要前提。

可见,统计整理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是统计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步骤统计整理的内容通常包括:(1) 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选择应整理的指标,并根据分析的需要确定具体的分组;(2) 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计算;(3)通过统计表描述汇总的结果。

在统计整理中,抓住最基本的、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特征的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对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这是进行统计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统计整理的步骤由内容来决定,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设计整理方案整理方案与调查方案应紧密衔接。

整理方案中的指标体系与调查项目要一致,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绝不能矛盾、脱节或超越调查项目的范围。

整理方案是否科学,对于统计整理乃至统计分析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在汇总前,要对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它们是否准确、及时、完整,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统计资料的审核也包括对整理后次级资料的审核。

(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前提和基础。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决策的基础和核心。

然而,数据的大量涌现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洞察和结论。

本文将探讨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数据整理的重要性数据整理是指将散乱的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清洗、整合和转换,使其符合统计分析的需求。

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在于:1.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可以排除一些错误和噪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提高数据的可用性:通过整理,可以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更易于处理和分析的形式,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3. 提升数据的连续性:通过整理和填补缺失值,可以减少数据的断裂,提升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1. 数据收集和筛选: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收集到的数据中,进行筛选,找出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数据。

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错误值、异常值和重复值。

可以使用数据清洗工具和算法,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数据清洗。

3. 数据整合和转换:对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转换。

可以将数据进行重编码、归一化、聚合等操作,以满足分析的需求。

4. 缺失值处理:针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可以选择适当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如删除、填补或插值等。

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统计分析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统计分析的重要性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计算、描述和推断,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在于:1. 描述数据的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对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进行描述,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

2. 探索数据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

例如,通过相关分析可以找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找出数据中的类别和分组等。

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分组表
主词只按某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
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 组别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增加值(亿元) 比重(%) 14628 44935 29879 89442 16.3 50.3 33.4 100.0
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分布
成绩(分) 人数(人) 4 60以下 7 60-70 15 70-80 8 80-90 6 90-100 40 合计 比重(%) 10.0 17.5 37.5 20.0 15.0 100.0
3、 汇总各组单位数
练习题
1、采用组距式分组,在什么情况下,组限需 要重叠;在什么情况下,组限可以断开? 2、根据上学期某一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将全 班学生分为以下四个组: 优秀( 85 - 100 分)、良好( 75 - 85 分)、及 格(60-75)、不及格(60分以下),并编制 成变量数列。
分布数列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单项数列 组距数列
三、 变量数列的编制
确定变量数列类型 确定组距和组限 汇总各组单位数
1、确定变量数列类型 单项数列 组距数列
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编成单项数列? 在什么情况下编成组距数列?
2、确定组距和组限
组限:即分组的数量界限,分下限和上限。
下限:毎组起点数值
对个体是 “合”
两层 含义
对总体是 “分”
二、 统计分组的作用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研究总体内部结构及其变化 探讨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年份 1978 1980 产业 第一产业 28.1 第二产业 48.2 第三产业 23.7 27.4 48.5 24.1
1985 1990 28.4 43.1 28.5 27.1 41.6 31.3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对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审核、 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得出所反映现象总体特 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对原始资料、次级资料的再加工,这里主要指对 原始资料的整理。
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它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即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二、统计整理的的步骤及主要内容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修订;包括准确、及时、全面性和 系统性审核;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 计算 ; 4、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再一次审核; 5、统计整理资料的显示,编制统计表。
统计学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在现代社会至关重要。

它帮助我们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洞察,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数据整理和统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一、数据整理的重要性数据整理是将散乱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组织和分类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数据可利用性:通过整理,数据变得有序,易于查找和操作。

我们可以将数据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从而更方便地提取有用的信息。

2. 数据清洗和去重: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清除数据中的错误和重复项。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后续分析的可信度。

3. 发现数据间的联系:通过整理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数据统计的重要性数据统计是对数据进行量化和总结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1. 提供客观依据: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和比较不同的现象。

这样有助于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提供客观的依据。

2. 揭示规律和趋势: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

这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制定合适的策略和计划。

3. 支持决策:数据统计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的方案。

三、常见的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1. 数据整理方法(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项、填补缺失值、修正错误数据等。

(2)数据转换: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例如将日期格式转换为时间戳格式。

(3)数据归纳:将细分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汇总,得出更为全面的信息。

2. 数据统计方法(1)描述统计:通过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例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2)推断统计: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特征,例如抽样调查和假设检验。

(3)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最大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
18
学生按身高分组,各组组限如下
身高(米) 1.6以下 1.6—1.7 1.7—1.8 1.8以上 合计
人数 (人) 200 444 462 190 1296
19
某地区私营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各组组限如下
职工人数(人) 500以下 501—1000 1001—2000 2001以上
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分组
如对全体学生按性别分组*
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 进行层叠分组。
先按主要标志进行第一次分组, 再按次要标志进行第二、三次 等分组,以此类推。*
10
表1 对学生按“性别”分组 (简单分组)
按性别分组
人数(人)
男生组
46
女生组
54
表2 对学生按“性别”和“成绩”分组 (复合分组)
13
财经学院学生按“年级”分组形成的数列
年级
1 2 3 合计
人数(人)
712 677 650 2039
适用场合: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较少、变动幅度较 小的情况。
2.组距变量数列 是将所有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而形成的数列。
14
全班学生按成绩分组
按成绩划分组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及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是对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 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统计整理
狭义 广义
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历史资料的再整理
1
统计整理的地位和作用。承前启后。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步骤) (一)设计整理方案
整理方案是对统计整理工作所做的计划和安排。
整理方案
明确需要整理的指标 如何分组 如何表现统计整理结果:设计统计图、表
(二)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包括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审核。
2
完整性审核
该调查的单位是否调查齐全 该调查的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及时性审核 准确性审核
检查各填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时间 上报调查表。
检查资 料是否 有差错
逻辑 检查
计算 检查
10.7
28.45
集体企业
2581
12.4
2.82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32173 18977 11807
17.8 16.6 25.3
35.12 20.72 12.89
6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统计分组的关键
关键
选分组标志 划各组界限
依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如全国人口普查的分组标志 划分各组间的性质界限、数量界限。 如按企业类型分组、按成绩分组。
规模以上企业按企业类型划分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7
全班学生按成绩分组
按成绩划分组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人数(人)
2 10 20 15 3 50
8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品质标 志分组
按分组 1. 标志性
品质数列
分类
单项变量数列
变量,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后形成的分配 数列。 如35页表3.5所反映的按“法人性质”分组的数列。 (二)变量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形成的分配数列。 1.单项变量数列 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而形成的数列。举例 财经学院学生按“年级”分组形成的数列。
汇总计算各组的单位数/次数和各 组的标志值总量。*
17
最小组的下限 最小的变量值 最大组的上限 > 最大的变量值 连续变量的组限必须重叠,为什么?举例 若某单位的变量值与组限相等,按“下限在内” 处理。 离散变量的组限可以重叠或不重叠,为什么?举例
最小组没有下限,表示为某某以下。 *开口组 最大组没有上限,表示为某某以上。
企业数(个) 100 440 462 180
20
第三节 统计图表
一、统计表
是表现统计资料的重要形式,是把整理得到的统计
机械企业 化工企业 纺织企业
统计分组 对总体而言是“分” 的 实 质 对个体而言是“合”
5
区分事物类型:见下表
统计分组 的作用
揭示现象结构:见下表
揭示现象之间依存关系:见28页表3.3
某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表
企业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增加值/亿元 26063
比上年增长率 各类型企业
%
增加值比重%
合计
人数(人)
2 10 20 15 3 50
适用场合:连续变量或变量值变动较大的离散变量。
15
组距数列 中的名词
组限 组距
组中值
每组两端的变量值称为组限 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
组距=上限-下限 等距数列:各组组距都相等 异距数列:各组组距不尽相等
每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值 =(上限+下限)/2 =下限+该组组距/2 =上限-该组组距/2
质划分
数量标 志分组
在某个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 确定各组的性质界限。
如全班学生按性别分为男生组 和女生组。
品质标志分类标准见29页。
在某个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 确定各组的数量界限。
不同性质对应的数量范围如何 定是难点。如按成绩分组。
数量标志分类标准见33页。
9
按分组 2. 标志多
少划分
简单 分组
复合 分组
是否合理有 无矛盾
数据再计算 查单位方法
3
(三)对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第二节详讲
(四)编制整理表、绘制统计图 第三节详讲
4
第二节 统计分组及次数分配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分组: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 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我国工 业企业
国有企业 按所有制分私有企业
合资企业
按产品分
反映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16
以37页案例3为例说明组距数列的编制
求全距
组距数 列编制
确定组数 和组距
确定组限
汇总各组 的数量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组数和组距是相互制约关系; 先确定组数,后确定组距; 依总体性质的种类确定组数; 组距=全距÷组数,一般取5或10 的整倍数。
需考虑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及变量的类型。*
按性别、 成绩分组
人数(人)
60分以下
4
男生组
60—80
25
80分以上
25
60分以下
5
女生组
60—80
24
80分以上
26
11
三、次数分配
次数分配:又称分配数列,是在统计分组基础上将 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 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
按某标志划分的总体的各个组
构成要素
总体单位在各组分配的次数(频数) 或频率,如35页表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