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函数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

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一、基础知识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形如y =a x (a >0, 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定义域为R ,值域为(0,+∞),当0<a <1时,y =a x 是减函数,当a >1时,y =a x 为增函数,它的图象恒过定点(0,1)。

2.分数指数幂:n m n mn nn m nm nnaa a aa a a a1,1,,1====--。

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形如y =log a x (a >0, 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定义域为(0,+∞),值域为R ,图象过定点(1,0)。

当0<a <1,y =log a x 为减函数,当a >1时,y =log a x 为增函数。

4.对数的性质(M>0, N >0);1)a x=M ⇔x =log a M(a >0, a ≠1); 2)log a (M N )= log a M+ log a N ;3)log a (NM)= log a M- log a N ;4)log a M n =n log a M ;, 5)log a n M =n 1log a M ;6)a loga M =M; 7) log a b =a b c c log log (a ,b ,c >0, a , c ≠1).5. 函数y =x +xa(a >0)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和[)+∞,a ,单调递减区间为[),a -和(]a ,0。

(请读者自己用定义证明)6.连续函数的性质:若a <b , f (x )在[a , b ]上连续,且f (a )·f (b )<0,则f (x )=0在(a ,b )上至少有一个实根。

二、方法与例题 1.构造函数解题。

例1 已知a , b , c ∈(-1, 1),求证:ab +bc +ca +1>0. 【证明】 设f (x )=(b +c )x +bc +1 (x ∈(-1, 1)),则f (x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讲座:27函数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讲座:27函数

竞赛讲座27-函数1.函数的基本概念一个函数由它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即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所确定,并由此确定了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即值域).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称为函数的三要素.(1)求函数的定义域例1(1982年西安初中竞赛题)已知函数求自变量取值范围.解-2<x<-1,或-1<x<0,或0<x<2,或2<x≤3.或者写成-2<x≤3,且x≠0,2.例2(1982年大连海运学院研究生招考题)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1],试求f(x+a)+f(x-a)的定义域(a>0).解由若0<a<时,x∈[a,1-a];若a>时,函数关系不存在.(2)关于对应法则若把自变量比作将要加工的原料,那么对应法则f就是加工手段和规则.正确认识对应法则是深刻理解函数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例3(美国34届中学生邀请赛题)设f是一个多项式,对所有实数x,f(x2+1)=x4+5x2+3.对所有实数x,求f(x2-1).分析若能找到函数的对应法则f,即自变量是怎样“加工处理”的,此题易解,下面给出两种解法.①配凑法:f(x2+1)=x4+5x2+3=(x2+1)2+3(x2+1)-1,∴f(x)=x2+3x-1,∴f(x2-1)=(x2-1)2+3(x2-1)-1=x4+x2-3.②换元法令 x2+1=t,则x2=t-1.由f(x2+1)=x4+5x2+3有f(t)=(t-1)2+5(t-1)+1=t2+3t-1∴f(x2-1)=(x2-1)2+3(x2-1)-1=x4+x2-3.例4 (1984年上海青少年数学爱好者协会招生试题)设函数f(x)=2x(ax2+bx+c)满足等式f(x+1)-f(x)=2x·x2,求a+b+c的值.解(待定系数法)f(x)=2x(ax2+bx+c),f(x+1)=2x+1[a(x+1)2+b(x+1)+c]=2·2x[(ax2+bx+c)+2ax+a+b]=2f(x)+2·2x(2ax+a+b)由f(x+1)-f(x)=2x·x2有2x(ax2+bx+c)+2·2x[2ax+a+b]=2x·x2,在上式中,令x=0得 2a+2b+c=0;①令x=1得 7a+3b+c=0;②令x=2得 14a+4b+c=0.③由①,②,③解出 a=1,b=-4,c=6,∴ a+b+c=3.(3)关于函数方程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我们把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函数方程,把寻求未知数的过程,或证明函数方程无解叫解函数方程.例5 对于一切实数x,y,函数满足f(x·y)=f(x)·f(y),且f(0)≠0.求f(1987)和f(1988).解∵f(x·y)=f(x)·f(y),取y=0,得f(x·0)=f(x)f(0)f(0)=f(x)·f(0).又f(0)≠0,∴f(x)=1,∴f(1987)=f(1988)=1.例6 (第32届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题)函数f(x)在x=0处没有定义,但对所有非零实数x有f(x)+2f=3x.满足方程f(x)=f(-x)的实数( ).(A)恰有一个 (B)恰有两个 (C)不存在 (D)有无穷多个,但并非一切非零实数 (E)是一非零实数解 f(x)+2f=3x.①以换x得 f+2f(x)= ②由①,②两式消去f得3f(x)=-3x,∴f(x)= -x.③又由f(x)=f(-x),将③代入得-x=+x,即 -2x=0,2-x2=0,∴x=±.故应选(B).(4)求函数值例7(1986年北京高一竞赛题)f(x)=(2x5+2x4-53x3-57x+54)1986,求f[-1].解设,则2t+1=,即2t2+2t=55.∴2t5+2t4-53t3-57t+54=t3(2t2+2t)-53t3-57t+54=2t3+2t2-2t2-57t+54=55t-2t2-57t+54=-2t2-2t+54=-1.∴f()=(-1)1986=1.2.正比便函数、反比便函数及一次函数例8 (1987年浙江省初中竞赛题)已知y=y1+,其中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2和x=3时,y的值都为19.求y与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解设y1=k1x,y2=(k1,k2均不为零),则 y=y1+=k1x+.将x=2,x=3代入y=y1+得∴ y=5x+例9(1986年吉林八市初中数学竞赛题)一次函数y=ax+b(a≠0)有一组对应值x=,y=0.试证y=ax+b不能有二组以上的有理数的对应值.证明若y=ax+b存在两组不同的有理数对应值(x1,y1),(x2,y2),而函数式为y=a(x-),故∵a≠0,消去a可得(y2-y1)=x1y2-x2y1.∵x1y2-x2y1是有理数.∴y2-y1=0,即y1=y2,∴x1y1-x2y1=0.即(x1-x2)y1=0.若y1=0,则x1=,但这与假设矛盾,故不可能.∴y1≠0,从而x1=x2也不可能.∴y=ax+b不能有两组以上的有理数的对应值.3.二次函数关于二次函数,我们最关心的是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极值定理解一些应用问题.例10(1987年浙江初中数学竞赛题)设二次函数y=(a+b)x2+2cx-(a-b),其中a,b,c是三角形的三边,且b≥a,b≥c.已知x=-这个二次函数有最小值为-,求△ABC三内角A、B、C的度数.解散由题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即().于是①②由①得a+b=2c,代入②得(b-c)+(b-a)=0.∵b≥a,b≥cb-c=0,b-a=0,即 a=b=c.△ABC为正三角形,A=B=C=60°.例11 (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图31-1,△ABC中,D、E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1=∠2=∠3,如果△ABC,△EBD,△ADC的周长依次为m,m1,m2,证明:证明由已知可得DE∥AC,进而△EBD∽△ABC∽△DAC. ①∴②③∴于是有在这里,我们是将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来处理的.4.其它下面我们再利用配方法来解一个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例12 (1978年日本半桥技术科学大学入学题)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中,设点P、Q、R 在边BC,CA,AB上运动,并保持的关系,设,△PQR的面积为S.(1)用x、y、z表示S;(2)求S的最大值;(3)求S取最大值时,、、的值.解(1)S=S△ABC-(S△AQR+S△BRP+S△CPQ).∵S△ABC=a2,S△AQR=z(a-y)sin60°同样S△BRP=x·(a-z),S△CPQ=y(a-x).∴S=a2-[z(a-y)+x(a-z)+y(a-x)]=a2-a(x+y+z)+(yz+yx+xy)=a2-a2+(yz+yx+xy)=(yz+yx+xy). ①(2)将z=a-x-y代入①消去z得S=[(a-x-y)(x+y)+xy]=-[x2+(y-a)y+y2-ay],∴S=-)≤当x+时,上式取等号,即x=y=z=时,Smax=a2,(3)根据(2),当S取最大值时,x=y=z=.在△CPQ内,CQ=,CP=.由余弦定理得最后,我们把视线转向分段函数的极值问题.例13(1968~1969年波兰竞赛题)已知两两互异的实数a1,a2,…,an.求由式子(x 为实数)y=|x-a1|+|x-a2|+…+|x-an|所定义的函数的最小值.解我们首先研究一个简单的事实:设a<b,则u=|x-a|+|x-b|=u在a≤x≤b上每一点达到最小值:-a+b. ①下面我们来研究原命题:对a1,a2,…,an重新按从小到大排序为a1′,a2′,…an′.于是,当n为偶数,即n=2m时,将原函数重新记为y=(|x-a1′|+|x-an′|+|x-a2′|+|x-a′n-1|+…+|x-am′|+|x-a′m+1).令y=|x-a′i|+|x-a′n+1-i|,由①,它在ai≤x≤an+i上取最小值-ai+an+1-i.又∵每一个区间都包含着下一个区间,即[a1,an][a2,an-1+…*am,am-1](“”读作包含,如AB,读作A包含B),因此它们的公共区间为[am,am+1].由于在区间[am,am+1]每点上所有yi都取常数最小值,为了方便令x=am 或x=am+1于是y最小值=-a1+an-a2+an-1+…-am+am+1=-a1-a2-…-am+am+1+am+2+…+an.当n为奇数时,将原函数记为y=(|x-a1′|+|x-an′|+|x-a2′|+|x-a′n-1|)+…+(|x-am′|+|x-a′m+2|)+|x-a′m+1|.类似上面的讨论,当x=am+1时,y最小值=-a1-a2-…-am+am+2+am+3+…+an.练习三十一(1)(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6个代数式ab,ac,a+b+c,a-b+c,2a+b,2a-b中,其值为正的式子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4个以上(2)曲线|y|=x2-1的图象(实线部分)大致形状是().(3)(1984年全国竞赛题)若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F(-2-x)=-1-F(x)(B)(C)F(x-1)=F(x)(D)F(F(x))=-x2.填空题(1)x,y为实数,.则x+xy+x2y的值是_________.(2)(据1990年全国初中竞赛题改)方程7x2-(k+13)x+k2-k-2=0(k是实数)有两个实根α、β,且0<α<1,1<β<2,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已知f(a+b)=f(a)+f(b),且f(1)=1.求的值.4.已知函数y=|x-1|+|x-3|+.试求使y值恒等于常数的x值范围.5.(1983年全国竞赛题)已知f(x)=ax2-c满足-4≤f(x)≤-1,-1≤f(2)≤5.求f(3)的范围.6.已知0≤x≤1,0≤y≤1,y-x≥,且x+y+z=1,求函数W=2x+5y+4z的最大、最小值.7.(1987年浙江初中竞赛题)二次函数f(x)=ax2+bx+c其中a≠0,且a、b、c为实数.对某一常数t,如有af(t)<0,试证:f(x)有不同的两个实数根,其中一个实根比t小,另一实根比t大.8.(浙江初中竞赛题)函数f(x)对一切实数x满足f(4+x)=f(4-x).若方程f(x)=0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求这些实根的和是多少?9.(1985年江苏东台初中数学竞赛题)若z2-2mz+m+6=0的二实数根为a、b,试求(a-1)2+(b-1)2的最小值.10.(1983年重庆初中数学竞赛题)等边△ABC的边长为a有三个动点P、Q、R分别同时从A、B、C出发沿AB、BC、CA按逆时针方向以各自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P点由A到B需1秒,Q点从B到C需2秒,R点由C到A需3秒,在一秒钟内,问开始运动多少时间△PQR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11.(1985年苏州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图,凸四边形ABCD边长依次为2、2、3、1.问在四边形ABCD变形为各种凸四边形的过程中,BD的长的变化范围是什么?B到DC距离的变化范围又是什么?练习三十一1.A.D.A.2.3.4.当5.①②(1)+(2)得③(2)+(3)得-16.由z=1-x-y,∴W=4-2x+y.要求W的最大、最小值,只需求y-2x的最大、最小值.设P(x,y)是坐标适合条件的点,则P在以为顶点的内(包括边界).设t=y-2x,则y=2x+t.由t的几何意义W最大值=5W最小值=4.、∈∈8.四个根之和为16.9.先由10.∈11.如图(a)BD最大时,B、A、D在一直线上,BD=3.。

奥林匹克竞赛及自主招生辅导材料(强烈推荐)第三讲:函数的基本性质

奥林匹克竞赛及自主招生辅导材料(强烈推荐)第三讲: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讲 函数的基本性质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数学竞赛试题当然也离 不开函数的点缀.在高中阶段,函数问题主要讲义函数的定义域、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 周期性、最值和极值、函数的零点与正负区间等性质,以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等. 从历年来的数学竞赛试题来看,函数一直是竞赛的热点之一,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f (1001) 1002, 求 f (2009) 的值.
二.函数的值域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 (1)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 (2)不等式法:利用各种不等式来求解,常用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 (3)判别式法:将等式 y f ( x) 化成 p ( y ) x q ( y ) x r ( y ) 0 的形式,利用该二次方程
2
有解 x ,考虑 q ( y ) 4 p ( y ) r ( y ) ,从而求出 y 的最值;
2
(4)猜测法:先猜测 f ( x) 在某一点 x0 处取得最大值,再证明对任意的 x, f ( x) f ( x0 ) ; (5)拆项法:先将 f ( x) 分解为 f ( x)
n
g ( x) c ,其中 g ( x) 有下界 z (i 1, 2, , n) ,
2 2 3x0 2 0, 且 y0 x0 x0 所以 x0 2 ,所以 x0 3 x0 2.
任取 y0 [1, ), 令 x0
3 2
2 ( y 1) 2 y0 y2 2 2 , ,则 x0 1 0 1 0 0. 2 y0 3 2 y0 3 2 y0 3
一.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及其表示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即映射、函数的概念与解析式. 在数学竞赛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 (1)关于映射、函数的概念辨析题,以选择题与填空题为主; (2)利用对应与映射思想解决计数问题; (3)求解函数值x) 在 R 上有定义, 且 f (x y) f (x) g( y) g(x) f ( y)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目录第一章集合 (2)第二章函数 (15)§2.1函数及其性质 (15)§2.2二次函数 (21)§2.3函数迭代 (28)§2.4 抽象函数 (32)第三章数列 (37)§3.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37)§3.2 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44)§3.3 递推法解题 (48)第四章三角平面向量复数 (51)第五章直线、圆、圆锥曲线 (60)第六章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 (68)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 (75)第八章联赛二试选讲 (82)§8.1 平几名定理、名题与竞赛题 (82)§8.2 数学归纳法 (99)§8.3 排序不等式 (103)第一章集合集合是高中数学中最原始、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起始单元,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体现在:集合思想、集合语言和集合的符号在高中数学的很多章节如函数、数列、方程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在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中,很多问题可以用集合的语言加以叙述.集合不仅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也是支撑现代数学大厦的基石之一,本章主要介绍集合思想在数学竞赛中出现的问题.§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无限集、有限集、空集 .4. 集合间的关系:二.集合的运算1.交集、并集、补集和差集A\.差集:记A、B是两个集合,则所有属于A且不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B即A x B A ∈={\且}B x ∉.2.集合的运算性质(1)A A A = ,A A A = (幂等律);(2)A B B A =, A B B A =(交换律);(3))()(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结合律);(4))()()(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分配律);(5)A A B A =)( ,A B A A =)( (吸收律);(6)A A C C U U =)((对合律);(7))()()(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摩根律)(8))\()\()(\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3.集合的相等(1)两个集合中元素相同,即两个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相等;(2)利用定义,证明两个集合互为子集;(3)若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则两个集合的属性能够相互推出(互为充要条件),即等价;(4)对于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则元素个数相等、各元素的和相等、各元素之积相等是两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典例精析】【例1】在集合},,2,1{n 中,任意取出一个子集,计算它的各元素之和.则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是 .〖分析〗已知},,2,1{n 的所有的子集共有n 2个.而对于},,2,1{n i ∈∀,显然},,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就说明i 在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中一共出现12-n 次,即对所有的i 求和,可得).(211∑=-=n i n n i S 【解】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为2)1(2)21(211+⋅=+++--n n n n n =.2)1(1-⋅+⋅n n n 〖说明〗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在集合问题以及以后的组合总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2】已知集合}034|{},023|{222<+-=<++=a ax x x B x x x A 且B A ⊆,求参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 、B,再利用B A ⊆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解】由已知易求得}0)3)((|{},12|{<--=-<<-=a x a x x B x x A当0>a 时,}3|{a x a x B <<=,由B A ⊆知无解;当0=a 时,φ=B ,显然无解;当0<a 时, }3|{a x a x B <<=,由B A ⊆解得.321≤≤-a 综上知,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1[-.〖说明〗本题中,集合的定义是一个二次三项式,那么寻于集合B 要分类讨论使其取值范围数字化,才能通过条件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R y R x ,,集合}1,2,{},1,,1{2+--=---++=y y y B x x x x A .若B A =,则22y x +的值是( )A.5B.4C.25D.10【解】0)1(2≥+x ,x x x -≥++∴12,且012>++x x 及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 x x x -≠++12,即1-≠x ,此时应有.112-->->++x x x x而+∈R y ,从而在集合B 中,.21y y y ->->+ 由B A =,得)3()2()1(12112⎪⎪⎩⎪⎪⎨⎧-=---=-+=++yx y x y x x 由(2)(3)解得2,1==y x ,代入(1)式知2,1==y x 也满足(1)式..5212222=+=+∴y x〖说明〗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相等的的概念,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个数相等,那么两个集合中对应的元素应分别相等才能保证两个集合相等.而找到这种对应关系往往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例4】已知集合}|,|,0{)},lg(,,{y x B xy y x A ==.若B A =,求++++)1()1(22yx y x ……+)1(20082008y x +的值.〖分析〗从集合A=B 的关系入手,则易于解决.【解】B A = ,⎩⎨⎧=⋅⋅+=++∴0)lg(||)lg(xy xy x y x xy xy x ,根据元素的互异性,由B 知0,0≠≠y x . B ∈0 且B A =,A ∈∴0,故只有0)lg(=xy ,从而.1=xy又由A ∈1及B A =,得.1B ∈所以⎩⎨⎧==1||1x xy 或⎩⎨⎧==11y xy ,其中1==y x 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所以,1-=y x 代入得:++++)1()1(22y x y x ……+)1(20082008yx +=(2-)+2+(2-)+2+……+(2-)+2=0. 〖说明〗本题是例4的拓展,也是考查集合相等的概念,所不同的是本题利用的是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即两个集合相等,则两个集合中,各元素之和、各元素之积及元素个数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5】已知A 为有限集,且*N A ⊆,满足集合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与所有元素之积相等,写出所有这样的集合A.【解】设集合A=)1}(,,,{21>n a a a n 且n a a a <<≤211,由=+++n a a a 21n a a a ⋅⋅⋅ 21, *)(N n n a n ∈≥,得≥n na =+++n a a a 21n a a a ⋅⋅⋅ 21)!1(-≥n a n ,即)!1(-≥n n 2=∴n 或3=n (事实上,当3>n 时,有)2)1()2)(1()!1(n n n n n >⋅-≥--≥-. 当2=n 时,1,2,21122121=∴<∴<+=⋅a a a a a a a ,而.2,1122≠∴+≠⋅n a a当3=n 时,3,3213321321<⋅∴<++=⋅⋅a a a a a a a a a ,.2,121==∴a a由3332a a +=,解得.33=a综上可知,}.3,2,1{=A〖说明〗本题根据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到等式,从而求得集合A.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分析题设条件中所给出的信息,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或不等式进行求解.【例6】已知集合}02|{},023|{22≤+-=≤+-=a ax x x S x x x P ,若P S ⊆,求实数a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A.【解】}21|{≤≤=x x P ,设a ax x x f +-=2)(2.①当04)2(2<--=∆a a ,即10<<a 时,φ=S ,满足P S ⊆;②当04)2(2=--=∆a a ,即0=a 或1=a 时,若0=a ,则}0{=S ,不满足P S ⊆,故舍去;若1=a 时,则}1{=S ,满足P S ⊆.③当04)2(2>--=∆a a 时,满足P S ⊆等价于方程022=+-a ax x 的根介于1和2之间. 即⎪⎪⎩⎪⎪⎨⎧≥-≥-<<><⇔⎪⎪⎩⎪⎪⎨⎧≥≥<--<>∆0340121100)2(0)1(22)2(10a a a a a f f a 或φ∈⇔a . 综合①②③得10≤<a ,即所求集合A }10|{≤<=a a .〖说明〗先讨论特殊情形(S=φ),再讨论一般情形.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类讨论,确定a 的取值范围.本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讨论.0>∆【例7】(2005年江苏预赛)已知平面上两个点集{(,)||1|,M x y x y x y =++∈R }, {(,)||||1|1,,N x y x a y x y =-+-≤∈R }. 若 MN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解】由题意知 M 是以原点为焦点、直线 10x y ++= 为准线的抛物线上及其凹口内侧的点集,N 是以 (,1)a 为中心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的点集(如图).考察 M N =∅ 时, a 的取值范围:令 1y =,代入方程|1|x y ++=, 得 2420x x --=,解出得2x =± 所以,当211a <= 时, M N =∅. ………… ③令 2y =,代入方程|1|x y ++=得 2610x x --=. 解出得3x =.所以,当3a > 时, M N =∅. ………… ④因此, 综合 ③ 与 ④ 可知,当13a ≤≤+即[13a ∈ 时, M N ≠∅.故填[1-.【例8】已知集合},,,{4321a a a a A =,},,,{24232221a a a a B =,其中4321a a a a <<<,N a a a a ∈4321,,,.若},{41a a B A = ,1041=+a a .且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B.【解】 4321a a a a <<<,且},{41a a B A = ,∴211a a =,又N a ∈1,所以.11=a又1041=+a a ,可得94=a ,并且422a a =或.423a a =若922=a ,即32=a ,则有,12481931233=+++++a a 解得53=a 或63-=a (舍) 此时有}.81,25,9,1{},9,5,3,1{==B A若923=a ,即33=a ,此时应有22=a ,则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00≠124.不合题意. 综上可得, }.81,25,9,1{},9,5,3,1{==B A〖说明〗本题的难点在于依据已知条件推断集合A 、B 中元素的特征.同时上述解答中使用发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将问题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的难度比整体都要低,这样就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例9】满足条件||4|)()(|2121x x x g x g -≤-的函数)(x g 形成了一个集合M,其中R x x ∈21,,并且1,2221≤x x ,求函数)(23)(2R x x x x f y ∈-+==与集合M 的关系. 〖分析〗求函数23)(2-+=x x x f 集合M 的关系,即求该函数是否属于集合M,也就是判断该函数是否满足集合M 的属性. 【解】|3||||)23()23(||)()(|212122212121++⋅-=++-++=-x x x x x x x x x f x f取65,6421==x x 时, .||4||29|)()(|212121x x x x x f x f ->-=- 由此可见,.)(M x f ∉〖说明〗本题中M 是一个关于函数的集合.判断一个函数)(x f 是否属于M,只要找至一个或几个特殊的i x 使得)(i x f 不符合M 中的条件即可证明.)(M x f ∉【例10】对集合}2008,,2,1{ 及每一个非空子集定义唯一“交替和”如下:把子集中的数按递减顺序排列,然后从最大数开始,交替地加减相继各数,如}9,6,4,2,1{的“交替和”是612469=+-+-,集合}10,7{的“交替和”是10-7=3,集合}5{的“交替和”是5等等.试求A 的所有的“交替和”的总和.并针对于集合},,2,1{n 求出所有的“交替和”.〖分析〗集合A 的非空子集共有122008-个,显然,要想逐个计算“交替和”然后相加是不可能的.必须分析“交替和”的特点,故可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如{1,2,3,4}的非空子集共有15个,共“交替和”分别为:{1} 1;{2} 2 ;{3} 3;{4} 4;{1,2} 2-1; {1,3} 3-1; {1,4} 4-1;{2,3} 3-2;{2,4} 4-2;{3,4} 4-3;{1,2,3} 3-2+1;{1,2,4} 4-2+1;{1,3,4} 4-3=1;{2,3,4} 4-3+2;{1,2,3,4} 4-3+2-1.从以上写出的“交替和”可以发现,除{4}以外,可以把{1,2,3,4}的子集分为两类:一类中包含4,另一类不包含4,并且构成这样的对应:设i A 是{1,2,3,4}中一个不含有的子集,令i A 与i A }4{相对应,显然这两个集合的“交替和”的和为4,由于这样的对应应有7对,再加上{4}的“交替和”为4,即{1,2,3.4}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32.【解】集合}2008,,2,1{ 的子集中,除了集合}2008{,还有222008-个非空子集.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含2008的子集,第二类是不含2008的子集,这两类所含的子集个数相同.因为如果i A 是第二类的,则必有}2008{ i A 是第一类的集合;如果j B 是第一类中的集合,则j B 中除2008外,还应用1,2,……,2007中的数做其元素,即j B 中去掉2008后不是空集,且是第二类中的.于是把“成对的”集合的“交替和”求出来,都有2008,从而可得A 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008220082008)22(2120072008⨯=+⨯- 同样可以分析},,2,1{n ,因为n 个元素集合的子集总数为n 2个(含φ,定义其“交替和”为0),其中包括最大元素n 的子集有12-n 个,不包括n 的子集的个数也是12-n 个,将两类子集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集只差一个元素n ),设不含n 的子集“交替和”为S,则对应的含n 子集的“交替和”为S n -,两者相加和为n .故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1n n ⋅-〖说明〗本题中"退到最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对应思想都有所体现,这种方法在数学竞赛中是常用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例11】一支人数是5的倍数的且不少于1000人的游行队伍,若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若按每横排3人编队,最后差2人;若按每横排2人编队,最后差1人,求这支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多少?〖分析〗已知游行队伍的总人数是5的倍数,那么可设总人数为n 5.“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从它的反面去考虑,可理解为多1人,同样按3人、2人编队都可理解为“多1人”,显然问题转化为同余问题.n 5被4、3、2除时都余地,即15-n 是12的倍数,再由总人数不少于1000人的条件,即可求得问题的解.【解】设游行队伍的总人数为)(5+∈N n n ,则由题意知n 5分别被4、3、2除时均余1,即15-n 是4、3、2的公倍数,于是可令)(1215+∈=-N m m n ,由此可得:5112+=m n ①要使游行队伍人数最少,则式①中的m 应为最少正整数且112+m 为5的倍数,应为2.于是可令)(25+∈+=N p q m ,由此可得:512]1)25(12[51+=++⋅=p p n ,25605+≥p n ② 所以10002560≥+p ,4116≥p . 取17=p 代入②式,得10452517605=+⨯=n故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1045人.〖说明〗本题利用了补集思想进行求解,对于题目中含有“至少”、“至多”、“最少”、“不都”、“都”等词语,可以根据补集思想方法,从词义气反面(反义词)考虑,对原命题做部分或全部的否定,用这种方法转化命题,常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使之寻求到解题思想或方法,实现解题的目的.【例12】设n N ∈且n ≥15,B A ,都是{1,2,3,…,n }真子集,A B φ=,且A B ={1,2,3,…,n }.证明:A 或者B 中必有两个不同数的和为完全平方数.【证明】由题设,{1,2,3,…,n }的任何元素必属于且只属于它的真子集B A ,之一. 假设结论不真,则存在如题设的{1,2,3,…,n }的真子集B A ,,使得无论是A 还是B 中的任两个不同的数的和都不是完全平方数.不妨设1∈A ,则3∉A ,否则1+3=22,与假设矛盾,所以3∈B .同样6∉B ,所以6∈A ,这时10∉A ,,即10∈B .因n ≥15,而15或者在A 中,或者在B 中,但当15∈A 时,因1∈A ,1+15=24,矛盾;当15∈B 时,因10∈B ,于是有10+15=25,仍然矛盾.因此假设不真,即结论成立.【赛向点拨】1.高中数学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集合,而集合又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深刻理解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进行集合运算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本节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抓好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尤其重要.2.集合内容几乎是每年的高考与竞赛的必考内容.一般而言,一是考查集合本身的知识;二是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应用.3.对于给定的集合,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弄清元素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这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前提.4.集合语言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在竞赛中,集合题是普遍而又基本的题型之一.【针对练习】(A 组)1.(2006年江苏预赛) 设在xOy 平面上,20x y ≤<,10≤≤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31,则集合},1),{(≤-=x y y x M }1),{(2+≥=x y y x N 的交集N M 所表示的图形面积为( ) A.31 B.32 C.1 D.34 2. (2006年陕西预赛)b a ,为实数,集合M=x x f a P ab →=:},0,{},1,{表示把集合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P 中仍为x ,则b a +的值等于( )A.1-B.0C.1D.1± 3. (2004年全国联赛)已知M={}32|),(22=+y x y x ,N={}b mx y y x +=|),(,若对于所有的R m ∈,均有,φ≠⋂N M 则b 的取值范围是A .[26,26-] B.(26,26-)C.(332,332-) D.[332,332-] 4. (2005年全国联赛) 记集合},6,5,4,3,2,1,0{=T },4,3,2,1,|7777{4433221=∈+++=i T a a a a a M i 将M 中的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第2005个数是( )A .43273767575+++ B .43272767575+++ C .43274707171+++ D .43273707171+++ 5. 集合A,B 的并集A ∪B={a 1,a 2,a 3},当且仅当A≠B 时,(A,B)与(B,A)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A,B)对的个数有( )A.27B.28.C.26D.256.设A={n |100≤n ≤600,n ∈N },则集合A 中被7除余2且不能被5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7. 已知2{430,}A x x x x R =-+<∈,12{20,2(7)50,}x B x a x a x x R -=+-++∈且≤≤.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8. 设M={1,2,3,…,1995},A 是M 的子集且满足条件: 当x ∈A 时,15x ∉A ,则A 中元素的个数最多是_______________.9. (2006年集训试题)设n 是正整数,集合M={1,2,…,2n }.求最小的正整数k ,使得对于M 的任何一个k 元子集,其中必有4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之和等于10. 设A ={a |a =22x y -,,x y Z ∈},求证:⑴21k -∈A (k Z ∈); ⑵42 ()k A k Z -∉∈. 11.(2006年江苏)设集合()12log 32A x x ⎧⎫⎪⎪=-≥-⎨⎬⎪⎪⎩⎭,21a B x x a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 以某些整数为元素的集合P 具有下列性质:①P 中的元素有正数,有负数;②P 中的元素有奇数,有偶数;③-1∉P ;④若x ,y ∈P ,则x +y ∈P 试判断实数0和2与集合P 的关系.(B 组)1. 设S 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理数的集合:①若a ∈S ,b ∈S ,则a +b ∈S , S ab ∈;②对任一个有理数r ,三个关系r ∈S ,-r ∈S ,r =0有且仅有一个成立.证明: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2.321,,S S S 为非空集合,对于1,2,3的任意一个排列k j i ,,,若j i S y S x ∈∈,,则k S y x ∈-(1)证明:三个集合中至少有两个相等.(2)三个集合中是否可能有两个集无公共元素?3.已知集合:}1|),{(},1|),{(},1|),{(22=+==+==+=y x y x C ay x y x B y ax y x A 问(1)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2)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4.已知{}22(,)4470,,A x y x y x y x y R =++++=∈, {}(,)10,,B x y xy x y R ==-∈.⑴请根据自己对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中 “距离”的认识,给集合A 与B 的距离定义;⑵依据⑴中的定义求出A 与B 的距离.5.设集合=P {不小于3的正整数},定义P上的函数如下:若P n ∈,定义)(n f 为不是n 的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例如5)12(,2)7(==f f .记函数f 的值域为M.证明:.99,19M M ∉∈6.为了搞好学校的工作,全校各班级一共提了P )(+∈N P 条建议.已知有些班级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且任何两个班级都至少有一条建议相同,但没有两个班提出全部相同的建议.求证该校的班级数不多于12-P 个.【参考答案】A 组1.解: N M 在xOy 平面上的图形关于x 轴与y 轴均对称,由此N M 的图形面积只要算出在第一象限的图形面积乘以4即得.为此,只要考虑在第一象限的面积就可以了.由题意可得,N M 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面积为A =613121=-.因此N M 的图形面积为32. 所以选B.2.解:由M=P,从而1,0==a a b ,即0,1==b a ,故.1=+b a 从而选C. 3. 解:M N ≠∅相当于点(0,b )在椭圆2223x y +=上或它的内部221,322b b ∴≤∴-≤≤.故选A. 4.解: 用p k a a a ][21 表示k 位p 进制数,将集合M 中的每个数乘以47,得 32123412347{777|,1,2,3,4}{[]|,1,2,3,4}.i i M a a a a a T i a a a a a T i '=⋅+⋅+⋅+∈==∈= M ' 中的最大数为107]2400[]6666[=.在十进制数中,从2400起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第2005个数是2400-2004=396.而=10]396[7]1104[将此数除以47,便得M 中的数.74707171432+++故选C.5.解:A=φ时,有1种可能;A 为一元集时,B 必须含有其余2元,共有6种可能;A 为二元集时,B 必须含有另一元.共有12种可能;A 为三元集时,B 可为其任一子集.共8种可能.故共有1+6+12+8=27个.从而选A.6.解:被7除余2的数可写为7k +2. 由100≤7k +2≤600.知14≤k ≤85. 又若某个k 使7k +2能被57整除,则可设7k +2=57n . 即57256227778n n n n k n -+--===+.即n -2应为7的倍数. 设n =7m +2代入,得k =57m +16. ∴14≤57m +16≤85. ∴m =0,1.于是所求的个数为85-(14-1)-2=70.7.解:依题意可得{13}A x x =<<,设1()2x f x a -=+,2()2(7)5g x x a x =-++要使A B ⊆,只需()f x ,()g x 在(1,3)上的图象均在x 轴的下方,则(1)0f ≤,(3)0f ≤,(1)0g ≤,(3)0g ≤,由此可解得结果.8.解:由于1995=15⨯133,所以,只要n >133,就有15n >1995.故取出所有大于133而不超过1995的整数. 由于这时己取出了15⨯9=135, … 15⨯133=1995. 故9至133的整数都不能再取,还可取1至8这8个数,即共取出1995—133+8=1870个数, 这说明所求数≥1870.另一方面,把k 与15k 配对,(k 不是15的倍数,且1≤k ≤133)共得133—8=125对,每对数中至多能取1个数为A 的元素,这说明所求数≤1870,综上可知应填1870.9.解:考虑M 的n +2元子集P={n -l ,n ,n +1,…,2n }.P 中任何4个不同元素之和不小于(n -1)+n +( n +1)+( n +2)=4 n +2,所以k ≥n +3.将M 的元配为n 对,B i =(i ,2 n +1-i ),1≤i ≤n . 对M 的任一n +3元子集A ,必有三对123,,i i i B B B 同属于A(i 1、I 2、I 3两两不同).又将M 的元配为n -1对,C I (i ,2n -i ),1≤i ≤n -1.对M 的任一n +3元子集A ,必有一对4i C 同属于A ,这一对4i C 必与123,,i i i B B B 中至少一个无公共元素,这4个元素互不相同,且和为2 n +1+2 n =4 n +1,最小的正整数k = n +310.10.解: ⑴∵k ,1k -∈Z 且21k -=22(1)k k --,∴21k -∈A ;⑵假设42 ()k A k Z -∈∈,则存在,x y Z ∈,使42k -=22x y -即()()2(21)x y x y k -+=- (*) 由于x y -与x y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式左边有且仅有两种可能:奇数或4的倍数,另一方面,(*)式右边只能被4除余2的数,故(*)式不能成立.由此,42()k A k Z -∉∈.11.解:{}13A x x =-≤<,()(){}30B x x a x a =--<.当0a >时,{}03B x a x a =<<<,由A B ≠∅得03a <<; 当0a <时,{}30B x a x a =<<<,由AB ≠∅得1a >-;当0a =时,{}20B x x =<=∅,与A B ≠∅不符.综上所述,()()1,00,3a ∈-.12.解:由④若x ,y ∈P ,则x +y ∈P 可知,若x ∈P ,则)( N k P kx ∈∈(1)由①可设x ,y ∈P ,且x >0,y <0,则-y x =|y |x (|y |∈N ) 故x y ,-y x ∈P ,由④,0=(-y x )+x y ∈P .(2)2∉P .若2∈P ,则P 中的负数全为偶数,不然的话,当-(12+k )∈P (N k ∈)时,-1=(-12-k )+k 2∈P ,与③矛盾.于是,由②知P 中必有正奇数.设),( 12,2N n m P n m ∈∈--,我们取适当正整数q ,使 12|2|->-⋅n m q ,则负奇数P n qm ∈-+-)12(2.前后矛盾B 组1.证明:设任意的r ∈Q ,r ≠0,由②知r ∈S ,或-r ∈S 之一成立.再由①,若r ∈S ,则S r ∈2;若-r ∈S ,则S r r r ∈-⋅-=)()(2.总之,S r ∈2.取r =1,则1∈S .再由①,2=1+1∈S ,3=1+2∈S ,…,可知全体正整数都属于S . 设S q p ∈,,由①S pq ∈,又由前证知S q ∈21,所以21q pq q p ⋅=∈S .因此,S 含有全体正有理数.再由①知,0及全体负有理数不属于S .即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2.证明:(1)若j i S y S x ∈∈,,则i k S x y x y S x y ∈-=--∈-)(,,所以每个集合中均有非负元素.当三个集合中的元素都为零时,命题显然成立.否则,设321,,S S S 中的最小正元素为a ,不妨设1S a ∈,设b 为32,S S 中最小的非负元素,不妨设,2S b ∈则b -a ∈3S .若b >0,则0≤b -a <b ,与b 的取法矛盾.所以b =0.任取,1S x ∈因0∈2S ,故x -0=x ∈3S .所以⊆1S 3S ,同理3S 1S ⊆. 所以1S =3S .(2)可能.例如1S =2S ={奇数},3S ={偶数}显然满足条件,1S 和2S 与3S 都无公共元素. 3.解:C B A )(=)()(C B C A .C A 与C B 分别为方程组(Ⅰ)⎩⎨⎧=+=+1122y x y ax (Ⅱ)⎩⎨⎧=+=+1122y x ay x 的解集.由(Ⅰ)解得(y x ,)=(0,1)=(212aa+,2211a a +-);由(Ⅱ)解得(y x ,)=(1,0),(2211a a +-,212aa+) (1)使C B A )(恰有两个元素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①⎪⎪⎩⎪⎪⎨⎧=+-=+111012222a a a a ②⎪⎪⎩⎪⎪⎨⎧=+-=+011112222aa a a由①解得a =0;由②解得a =1.故a =0或1时,C B A )(恰有两个元素.(2)使C B A )(恰有三个元素的情况是:212a a +=2211aa +- 解得21±-=a ,故当21±-=a 时,C B A )(恰有三个元素.4.解: (1)设1212,minP A P Bd P P ∈∈=(即集合A 中的点与集合B 中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则称d 为A 与B 的距离.⑵解法一:∵A 中点的集合为圆22(2)(2)1,x y +++=圆心为(2,2)M --,令(,)P x y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则2MP =22(2)(2)x y +++=224()8x y x y ++++ =2()24()x y xy x y +-+++8=2()4()28x y x y ++++ 令t x y =+,则2MP =22428(2)24t t t ++=++ 当2t =-时,即102xy x y =-⎧⎨+=-⎩有解,∴min 26MP =∴261d =-解法二:如图,P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 Q 为圆22(2)(2)1x y +++=上任一点,圆心为M .显然,P M MP +Q Q ≥(当P M 、Q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min 1d MP =-.5.解:记!18=n 时,由于1,2,……18都是n 的约数,故此时.19)(=n f 从而.19M ∈ 若存在P n ∈,使99)(=n f ,则对于小于99的正整数k ,均有n k |,从而n n |11,|9,但是1)11,9(=,由整数理论中的性质9×11=99是n 的一个约数,这是一个矛盾!从而.99M ∉6.证明:假设该校共有m 个班级,他们的建议分别组成集合m A A A ,,,21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第三章 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第三章   函数

第三章 函数一、基础知识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

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

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

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1(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 (f (x )>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高中数学联赛培训讲义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

第一讲 集合、函数、方程例1.集合{x|-1≤log x110<-21,1<x ∈N}的真子集个数为 。

(96年全国高中联赛) 【分析】先求出所给集合的元素个数,那么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 【解】【小结】运用对数运算法则和解不等式,掌握集合、真子集、换底、同底法、分数性质。

练习①.已知集合A ={y|2<y<3},x =31log 121+31log 151,则x 与A 的关系是 。

(83年)②(93年)若M ={(x,y)||tg πy|+sin 2πx =0},N ={(x,y)|x 2+y 2≤2},则|M ∩N|= 。

A. 4 B. 5 C. 8 D. 9 附:|A|表示A 的元素个数 (93年)③若非空集合A ={x|2a +1≤x ≤3a -5},B ={x|3≤x ≤22},则能使A A ∩B 成立的所有a 的集合是 。

(98年)例2.f(x) (x ∈R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x ∈[0,1]时,f(x)=x 19981,则:f(1998)、 f(17101)、f(15104)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98年全国高中联赛) 【分析】利用周期函数、偶函数的性质,将函数自变量转化到区间[0,1],再比大小。

【解】【小结】周期函数的性质、偶函数性质、幂函数单调性;转化思想。

练习①设f(x)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是偶函数,已知当x ∈[2,3]时,f(x)=x ,则当x ∈[-2,0]时,f(x)的解析式是 。

(90年)A. f(x)=x +4B. f(x)=2-xC. f(x)=3-|x +1|D. f(x)=2+|x +1|②若a>1,b>1,且lg(a +b)=lga +lgb ,则lg(a -1)+lg(b -1)的值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义-高斯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义-高斯函数

高斯函数(1)[知识点金]1. 有关概念对于任意实数x ,[]x 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y x =称为取整函数或叫高斯函数,并将{}[]y x x x ==-称为小数部分函数,表示x 的小数部分.2. 重要性质(1) []y x =的定义域是R ,值域为Z ;(2) 如果,x R n Z ∈∈,则有[][]n x n x +=+;(3) 对任意x R ∈,有[][][]1,1x x x x x x ≤<+-<≤;(4) 当x y ≤时,有[][]x y ≤,即[]y x =是不减函数;(5) 对于,x y R ∈,有[][][][][]1x y x y x y +≤+≤++;(6) 如果,n N x R +∈∈,则[][]nx n x ≥;(7) 如果,n N x R +∈∈,则[]x x n n ⎡⎤⎡⎤≥⎢⎥⎢⎥⎣⎦⎣⎦. 3. 常用方法(1) 定义法 (2) 讨论 (3) 分组法 (4) 去整法 (5) 构造法[例题精析]例1 求方程21310380x x +⎡⎤-⨯+=-⎣⎦的解的个数.例2 解方程 [][]83523x x -=.例3 求方程[]2lg lg 20x x --=的实数根的个数.例4 求函数15()1(0100)15x f x x x -⎡⎤⎡⎤=+<<⎢⎥⎢⎥⎣⎦⎣⎦的值域.例5 求证:方程[][][][][][]248163212345x x x x x x +++++= 无实数解.例6 (1) ,x R n N ++∈∈,且1至x 之间的整数中,有x n ⎡⎤⎢⎥⎣⎦个是n 的倍数. (2) 在!n 中,质数P 的最高方次数是23(!)n n n P n p p p ⎡⎤⎡⎤⎡⎤=+++⎢⎥⎢⎥⎢⎥⎣⎦⎣⎦⎣⎦ . (3) x 为实数,n 为正整数,求证: [][]121.n x x x x nx n n n -⎡⎤⎡⎤⎡⎤+++++++=⎢⎥⎢⎥⎢⎥⎣⎦⎣⎦⎣⎦例7 若实数x 满足192091546100100100x x x ⎡⎤⎡⎤⎡⎤++++++=⎢⎥⎢⎥⎢⎥⎣⎦⎣⎦⎣⎦ ,求[]100x 的值.例8 求100123101n n =⎡⎤⎢⎥⎣⎦∑的值.例9 求2000010010103⎡⎤⎢⎥+⎣⎦的个位数字.例10 设[]x 表示不超过实数x 的最大整数,求集合2,12004,2005k n n k k N ⎧⎫⎡⎤⎪⎪=≤≤∈⎨⎬⎢⎥⎣⎦⎪⎪⎩⎭的元素个数.[同步检测1]1.求232007232007⎡⎡⎡++++++⎢⎢⎢⎣⎦⎣⎦⎣⎦的值. 2. 已知,x y 满足[][]23325y x y x ⎧=+⎪⎨=-+⎪⎩,求x y +的取值范围. 3. 求方程[]2tan 2cos x x =的解集. 4. 解方程 []2440510x x -+=. 5. 求方程[]2870x x -+=的所有解. 6. 解方程[]33x x -=. 7. 求函数1122(),(0,90)1122x f x x x ⎡⎤⎡⎤-⎢⎥⎢⎥=⋅∈⎢⎥⎢⎥⎢⎥⎢⎥⎣⎦⎣⎦的值域. 8. 求实数933110103⎡⎤⎢⎥+⎣⎦的末两位数字.9. 对任意的n N +∈,计算和1022k k k n S ∞+=⎡⎤+=⎢⎥⎣⎦∑.10. 计算和式5020305503n n S =⎡⎤=⎢⎥⎣⎦∑的值.11. 设M 为一正整数,问方程[]{}222x x x -=在[]1,M 中有多少个解?12. 对自然数n 及一切自然数x ,求证: [][]121n x x x x nx n n n -⎡⎤⎡⎤⎡⎤+++++++=⎢⎥⎢⎥⎢⎥⎣⎦⎣⎦⎣⎦ .13. 在区域{}(,),0,1x y x y x y >=中,求函数[][][][](,)1x yf x y x y x y +=⋅+++的值域,其中[]a 表示a 的整数部分.14. 设n 是给定的大于1的正整数,求证: 存在唯一的正整数2A n <,使得21n n A ⎡⎤+⎢⎥⎣⎦.高斯函数(2)前述部分重要性质的证明:性质5: []{}[]{}[][][]{}{},,x x x y y y x y x y x y ⎡⎤=-=-+=+++⎣⎦[][]0x y =++或1性质6: []{}[][]{}[]{}[],x x x nx n x n x n x n x n x ⎡⎤=+=+=+≥⎡⎤⎣⎦⎣⎦ 性质7: []1x x x x x x x n x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 [][]1x x x x x n n n n n ⎡⎤⎡⎤⎡⎤⎡⎤⇒≤<+⇒=⎢⎥⎢⎥⎢⎥⎢⎥⎣⎦⎣⎦⎣⎦⎣⎦. 例11.从992到1992的整数中,有多少个数是7的倍数?如果79929931992k⋅⋅ ,求最大的正整数k .例12. 求1992!末尾的0 的个数.例13.在整数列22221231980,,,,1980198019801980⎡⎤⎡⎤⎡⎤⎡⎤⎢⎥⎢⎥⎢⎥⎢⎥⎣⎦⎣⎦⎣⎦⎣⎦ 中,包含着多少个互不相等的整数?例14.求数列1,2,2,3,3,3,,,,,k k k k个的通项公式.[同步检测2]1.[][]x y =是1x y -<的 条件.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在1000!的十进制展开中,末尾有 个零.3.方程[]292x x -=的实数解为 .4.求和++++ .5.求证:对于任意实数,x y 都有[][][][][]22x y x x y y +≥+++6.对于n 为大于2 的正整数,求证:(1)1424n n n n ++⎡⎤⎡⎤=⎢⎥⎢⎥-⎣⎦⎣⎦.7.求和[]102421log N N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座竞赛讲座 27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座竞赛讲座 27函数

竞赛讲座27-函数1.函数的基本概念一个函数由它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即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所确定,并由此确定了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即值域).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称为函数的三要素.(1)求函数的定义域例1(1982年西安初中竞赛题)已知函数求自变量取值范围.解-2<x<-1,或-1<x<0,或0<x<2,或2<x≤3.或者写成-2<x≤3,且x≠0,2.例2(1982年大连海运学院研究生招考题)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1],试求f(x+a)+f(x-a)的定义域(a>0).解由若0<a<时,x∈[a,1-a];若a>时,函数关系不存在.(2)关于对应法则若把自变量比作将要加工的原料,那么对应法则f就是加工手段和规则.正确认识对应法则是深刻理解函数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例3(美国34届中学生邀请赛题)设f是一个多项式,对所有实数x,f(x2+1)=x4+5x2+3.对所有实数x,求f(x2-1).分析若能找到函数的对应法则f,即自变量是怎样“加工处理”的,此题易解,下面给出两种解法.①配凑法:f(x2+1)=x4+5x2+3=(x2+1)2+3(x2+1)-1,∴f(x)=x2+3x-1,∴f(x2-1)=(x2-1)2+3(x2-1)-1=x4+x2-3.②换元法令 x2+1=t,则x2=t-1.由f(x2+1)=x4+5x2+3有f(t)=(t-1)2+5(t-1)+1=t2+3t-1∴f(x2-1)=(x2-1)2+3(x2-1)-1=x4+x2-3.例4 (1984年上海青少年数学爱好者协会招生试题)设函数f(x)=2x(ax2+bx+c)满足等式f(x+1)-f(x)=2x·x2,求a+b+c的值.解(待定系数法)f(x)=2x(ax2+bx+c),f(x+1)=2x+1[a(x+1)2+b(x+1)+c]=2·2x[(ax2+bx+c)+2ax+a+b]=2f(x)+2·2x(2ax+a+b)由f(x+1)-f(x)=2x·x2有2x(ax2+bx+c)+2·2x[2ax+a+b]=2x·x2,在上式中,令x=0得 2a+2b+c=0;①令x=1得 7a+3b+c=0;②令x=2得 14a+4b+c=0.③由①,②,③解出 a=1,b=-4,c=6,∴ a+b+c=3.(3)关于函数方程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我们把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函数方程,把寻求未知数的过程,或证明函数方程无解叫解函数方程.例5 对于一切实数x,y,函数满足f(x·y)=f(x)·f(y),且f(0)≠0.求f(1987)和f(1988). 解∵f(x·y)=f(x)·f(y),取y=0,得f(x·0)=f(x)f(0)f(0)=f(x)·f(0).又f(0)≠0,∴f(x)=1,∴f(1987)=f(1988)=1.例6 (第32届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题)函数f(x)在x=0处没有定义,但对所有非零实数x有f(x)+2f=3x.满足方程f(x)=f(-x)的实数( ).(A)恰有一个 (B)恰有两个 (C)不存在 (D)有无穷多个,但并非一切非零实数 (E)是一非零实数解 f(x)+2f=3x.①以换x得 f+2f(x)= ②由①,②两式消去f得3f(x)=-3x,∴f(x)= -x.③又由f(x)=f(-x),将③代入得-x=+x,即 -2x=0,2-x2=0,∴x=±.故应选(B).(4)求函数值例7(1986年北京高一竞赛题)f(x)=(2x5+2x4-53x3-57x+54)1986,求f[-1].解设,则2t+1=,即2t2+2t=55.∴2t5+2t4-53t3-57t+54=t3(2t2+2t)-53t3-57t+54=2t3+2t2-2t2-57t+54=55t-2t2-57t+54=-2t2-2t+54=-1.∴f()=(-1)1986=1.2.正比便函数、反比便函数及一次函数例8 (1987年浙江省初中竞赛题)已知y=y1+,其中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2和x=3时,y的值都为19.求y与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解设y1=k1x,y2=(k1,k2均不为零),则 y=y1+=k1x+.将x=2,x=3代入y=y1+得∴ y=5x+例9(1986年吉林八市初中数学竞赛题)一次函数y=ax+b(a≠0)有一组对应值x=,y=0.试证y=ax+b不能有二组以上的有理数的对应值.证明若y=ax+b存在两组不同的有理数对应值(x1,y1),(x2,y2),而函数式为y=a(x-),故∵a≠0,消去a可得(y2-y1)=x1y2-x2y1.∵x1y2-x2y1是有理数.∴y2-y1=0,即y1=y2,∴x1y1-x2y1=0.即(x1-x2)y1=0.若y1=0,则x1=,但这与假设矛盾,故不可能.∴y1≠0,从而x1=x2也不可能.∴y=ax+b不能有两组以上的有理数的对应值.3.二次函数关于二次函数,我们最关心的是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极值定理解一些应用问题.例10(1987年浙江初中数学竞赛题)设二次函数y=(a+b)x2+2cx-(a-b),其中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且b≥a,b≥c.已知x=-这个二次函数有最小值为-,求△ABC三内角A、B、C的度数.解散由题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即().于是①②由①得a+b=2c,代入②得(b-c)+(b-a)=0.∵b≥a,b≥cb-c=0,b-a=0,即 a=b=c.△ABC为正三角形,A=B=C=60°.例11 (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图31-1,△ABC中,D、E分别是边BC、AB 上的点,且∠1=∠2=∠3,如果△ABC,△EBD,△ADC的周长依次为m,m1,m2,证明: 证明由已知可得DE∥AC,进而△EBD∽△ABC∽△DAC. ①∴②③∴于是有在这里,我们是将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来处理的.4.其它下面我们再利用配方法来解一个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例12 (1978年日本半桥技术科学大学入学题)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中,设点P、Q、R在边BC,CA,AB上运动,并保持的关系,设,△PQR的面积为S.(1)用x、y、z表示S;(2)求S的最大值;(3)求S取最大值时,、、的值.解(1)S=S△ABC-(S△AQR+S△BRP+S△CPQ).∵S△ABC=a2,S△AQR=z(a-y)sin60°=z(a-y).同样S△BRP=x·(a-z),S△CPQ=y(a-x).∴S=a2-[z(a-y)+x(a-z)+y(a-x)]=a2-a(x+y+z)+(yz+yx+xy)=a2-a2+(yz+yx+xy)=(yz+yx+xy). ①(2)将z=a-x-y代入①消去z得S=[(a-x-y)(x+y)+xy]=-[x2+(y-a)y+y2-ay],∴S=-)≤当x+时,上式取等,即x=y=z=时,Smax=a2,(3)根据(2),当S取最大值时,x=y=z=.在△CPQ内,CQ=,CP=.由余弦定理得最后,我们把视线转向分段函数的极值问题.例13(1968~1969年波兰竞赛题)已知两两互异的实数a1,a2,…,an.求由式子(x为实数)y=|x-a1|+|x-a2|+…+|x-an|所定义的函数的最小值.解我们首先研究一个简单的事实:设a<b,则u=|x-a|+|x-b|=u在a≤x≤b上每一点达到最小值:-a+b. ①下面我们来研究原命题:对a1,a2,…,an重新按从小到大排序为a1′,a2′,…an′.于是,当n为偶数,即n=2m时,将原函数重新记为y=(|x-a1′|+|x-an′|+|x-a2′|+|x-a′n-1|+…+|x-am′|+|x-a′m+1).令y=|x-a′i|+|x-a′n+1-i|,由①,它在ai≤x≤an+i上取最小值-ai+an+1-i.又∵每一个区间都包含着下一个区间,即[a1,an][a2,an-1]…[am,am-1](“”读作包含,如AB,读作A包含B),因此它们的公共区间为[am,am+1].由于在区间[am,am+1]每点上所有yi都取常数最小值,为了方便令x=am或x=am+1于是y最小值=-a1+an-a2+an-1+…-am+am+1=-a1-a2-…-am+am+1+am+2+…+an.当n为奇数时,将原函数记为y=(|x-a1′|+|x-an′|+|x-a2′|+|x-a′n-1|)+…+(|x-am′|+|x-a′m+2|)+|x-a′m+1|.类似上面的讨论,当x=am+1时,y最小值=-a1-a2-…-am+am+2+am+3+…+an.练习三十一1.选择题(1)(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6个代数式ab,ac,a+b+c,a-b+c,2a+b,2a-b中,其值为正的式子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4个以上(2)曲线|y|=x2-1的图象(实线部分)大致形状是().(3)(1984年全国竞赛题)若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F(-2-x)=-1-F(x)(B)(C)F(x-1)=F(x)(D)F(F(x))=-x2.填空题(1)x,y为实数,.则x+xy+x2y的值是_________.(2)(据1990年全国初中竞赛题改)方程7x2-(k+13)x+k2-k-2=0(k是实数)有两个实根α、β,且0<α<1,1<β<2,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已知f(a+b)=f(a)+f(b),且f(1)=1.求的值.4.已知函数y=|x-1|+|x-3|+.试求使y值恒等于常数的x值范围.5.(1983年全国竞赛题)已知f(x)=ax2-c满足-4≤f(x)≤-1,-1≤f(2)≤5.求f(3)的范围.6.已知0≤x≤1,0≤y≤1,y-x≥,且x+y+z=1,求函数W=2x+5y+4z的最大、最小值.7.(1987年浙江初中竞赛题)二次函数f(x)=ax2+bx+c其中a≠0,且a、b、c为实数.对某一常数t,如有af(t)<0,试证:f(x)有不同的两个实数根,其中一个实根比t小,另一实根比t大.8.(浙江初中竞赛题)函数f(x)对一切实数x满足f(4+x)=f(4-x).若方程f(x)=0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求这些实根的和是多少?9.(1985年江苏东台初中数学竞赛题)若z2-2mz+m+6=0的二实数根为a、b,试求(a-1)2+(b-1)2的最小值.10.(1983年重庆初中数学竞赛题)等边△ABC的边长为a有三个动点P、Q、R 分别同时从A、B、C出发沿AB、BC、CA按逆时针方向以各自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P点由A到B需1秒,Q点从B到C需2秒,R点由C到A需3秒,在一秒钟内,问开始运动多少时间△PQR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11.(1985年苏州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图,凸四边形ABCD边长依次为2、2、3、1.问在四边形ABCD变形为各种凸四边形的过程中,BD的长的变化范围是什么?B到DC 距离的变化范围又是什么?练习三十一1.A.D.A.2.3.4.当5.①②(1)+(2)得③(2)+(3)得-16.由z=1-x-y,∴W=4-2x+y.要求W的最大、最小值,只需求y-2x的最大、最小值.设P(x,y)是坐标适合条件的点,则P在以为顶点的内(包括边界).设t=y-2x,则y=2x+t.由t的几何意义W最大值=5W最小值=4.7.先证、∈∈8.四个根之和为16.9.先由10.∈11.如图(a)BD最大时,B、A、D在一直线上,BD=3.。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2)二次函数与命题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2)二次函数与命题

第二章 二次函数与命题一、基础知识1.二次函数:当≠a 0时,y =ax 2+bx +c 或f (x )=ax 2+bx +c 称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为直线x =-ab2,另外配方可得f (x )=a (x -x 0)2+f (x 0),其中x 0=-ab 2,下同。

2 二次函数的性质:当a >0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在区间(-∞,x 0]上随自变量x 增大函数值减小(简称递减),在[x 0, -∞)上随自变量增大函数值增大(简称递增)。

当a <0时,情况相反。

3.当a >0时,方程f (x )=0即ax 2+bx +c =0…①和不等式ax 2+bx +c >0…②及ax 2+bx +c <0…③与函数f (x )的关系如下(记△=b 2-4ac )。

1)当△>0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等实根,设x 1,x 2(x 1<x 2),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x |x <x 1或x >x 2}和{x |x 1<x <x 2},二次函数f (x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f (x )还可写成f (x )=a (x -x 1)(x -x 2). 2)当△=0时,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 1=x 2=x 0=a b 2-,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x |x ab2-≠}和空集∅,f (x )的图象与x 轴有唯一公共点。

3)当△<0时,方程①无解,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R 和∅.f (x )图象与x 轴无公共点。

当a <0时,请读者自己分析。

4.二次函数的最值:若a >0,当x =x 0时,f (x )取最小值f (x 0)=a b ac 442-,若a <0,则当x =x 0=ab2-时,f (x )取最大值f (x 0)=ab ac 442-.对于给定区间[m,n ]上的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当x 0∈[m, n ]时,f (x )在[m, n ]上的最小值为f (x 0); 当x 0<m 时。

(推荐)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推荐)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五)──复数一、基础知识1.复数的定义:设i为方程x2=-1的根,i称为虚数单位,由i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便产生形如a+bi(a,b∈R)的数,称为复数。

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

通常用C来表示。

2.复数的几种形式。

对任意复数z=a+bi(a,b∈R),a称实部记作Re(z),b称虚部记作Im(z). z=ai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

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轴称为实轴,y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

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见图15-1,连接OZ,设∠xOZ=θ,|OZ|=r,则a=rcos θ,b=rsinθ,所以z=r(cosθ+isin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

若z=r(cosθ+isinθ),则θ称为z的辐角。

若0≤θ<2π,则θ称为z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 r称为z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如果用e iθ表示cosθ+isinθ,则z=re iθ,称为复数的指数形式。

3.共轭与模,若z=a+bi,(a,b∈R),则a-bi称为z的共轭复数。

模与共轭的性质有:(1);(2);(3);(4);(5);(6);(7)||z1|-|z2||≤|z1±z2|≤|z1|+|z2|;(8)|z1+z2|2+|z1-z2|2=2|z1|2+2|z2|2;(9)若|z|=1,则。

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1=r1(cosθ1+isinθ1), z2=r2(cosθ2+isinθ2),则z1??z2=r1r2[cos(θ1+θ2)+isin(θ1+θ2)];若[cos(θ1-θ2)+isin(θ1-θ2)],用指数形式记为z1z2=r1r2e i(θ1+θ2),5.棣莫弗定理:[r(cosθ+isinθ)]n=r n(cosnθ+isinnθ).6.开方:若r(cosθ+isinθ),则,k=0,1,2,…,n-1。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 第六章 三角函数【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 第六章  三角函数【讲义】

÷ö 0 ø
=
2.
若α+β< p ,则 x<0,由 0<α< p -β< p 得 cosα>cos( p -β)=sinβ>0,
2
2
2
2
所以 cosa >1。又 0<sinα<sin( p -β)=cosβ,所以 cos b >1,
sin b
2
sin a
所以
ççèæ
cosa sin b
÷÷øö x
+
,
0)均为其对称
中心,值域为[-1,1]。这里 k∈Z.
定理 4 余弦函数的性质,根据图象可得 y=cosx(x∈R)的性质。单调
区间:在区间[2kπ, 2kπ+π]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kπ-π, 2kπ]上单调递增。
最小正周期为 2π。奇偶性:偶函数。对称性:直线 x=kπ 均为其对称
轴,点 çæ kp
2
çæ è
a 2
÷ö ø
tana =
2
tançæ è
a 2
÷ö ø
.
1
-
tan
2
çæ è
a 2
÷ö ø
定理 11 辅助角公式:如果 a, b 是实数且 a2+b2 ¹ 0,则取始边在 x 轴 正半轴,终边经过点(a, b)的一个角为β,则 sinβ= b ,cosβ
a2 + b2
= a ,对任意的角α.
第六章 三角函数
一、基础知识
定义 1 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叫做角。若旋转 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角为正角,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角为 负角,若不旋转则为零角。角的大小是任意的。

高中数学竞赛课程讲座—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课程讲座—函数

【校本课程数学竞赛讲义】 第二章 函数§2.1 函数及其性质一、函数的基本性质:1. 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1)奇函数与偶函数:奇函数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对于任意x D ∈,都有()()f x f x -=-成立;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对于任意x D ∈,都有()()f x f x -=成立。

(2) 原函数与其反函数:原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

若某一函数与其反函数表示同一函数时,那么此函数的图像就关于直线y x =对称。

(3)若函数满足()(2)f x f a x =-,则()f x 的图像就关于直线x a =对称;若函数满足()(2)f x f a x =--,则()f x 的图像就关于点(,0)a 对称。

(4) 互对称知识:函数()()y f x a y f a x =-=-与的图像关于直线x a =对称。

2.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针对其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而言的。

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一般采用定义法、导数法或借助其他函数结合单调性的性质(如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特别提示:函数(0)a y x a x=+>的图像和单调区间。

3.函数的周期性对于函数()y f x =,若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为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成立,则称()y f x =是周期函数,T 称为该函数的一个周期。

若在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就称其为最小正周期。

(1) 若T 是()y f x =的周期,那么()nT n Z ∈也是它的周期。

(2)若()y f x =是周期为T 的函数,则()(0)y f ax b a =+≠是周期为T a的周期函数。

(3)若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a x b ==和对称,则()y f x =是周期为2()a b -的函数。

(4) 若函数()y f x =满足()()(0)f x a f x a +=-≠,则()y f x =是周期为2a 的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目录第一章集合 (2)第二章函数 (15)§2.1函数及其性质 (15)§2.2二次函数 (21)§2.3函数迭代 (28)§2.4 抽象函数 (32)第三章数列 (37)§3.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37)§3.2 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44)§3.3 递推法解题 (48)第四章三角平面向量复数 (51)第五章直线、圆、圆锥曲线 (60)第六章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 (68)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 (75)第八章联赛二试选讲 (82)§8.1 平几名定理、名题与竞赛题 (82)§8.2 数学归纳法 (99)§8.3 排序不等式 (103)第一章 集合集合是高中数学中最原始、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起始单元,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体现在:集合思想、集合语言和集合的符号在高中数学的很多章节如函数、数列、方程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在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中,很多问题可以用集合的语言加以叙述.集合不仅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也是支撑现代数学大厦的基石之一,本章主要介绍集合思想在数学竞赛中出现的问题.§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无限集、有限集、空集φ.4. 集合间的关系:二.集合的运算1.交集、并集、补集和差集差集:记A 、B 是两个集合,则所有属于A 且不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B A \.即A x B A ∈={\且}B x ∉.2.集合的运算性质(1)A A A = ,A A A = (幂等律);(2)A B B A =, A B B A =(交换律);(3))()(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结合律);(4))()()(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分配律);(5)A A B A =)( ,A B A A =)( (吸收律);(6)A A C C U U =)((对合律);(7))()()(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摩根律)(8))\()\()(\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3.集合的相等(1)两个集合中元素相同,即两个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相等;(2)利用定义,证明两个集合互为子集;(3)若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则两个集合的属性能够相互推出(互为充要条件),即等价;(4)对于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则元素个数相等、各元素的和相等、各元素之积相等是两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典例精析】【例1】在集合},,2,1{n 中,任意取出一个子集,计算它的各元素之和.则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是 .〖分析〗已知},,2,1{n 的所有的子集共有n2个.而对于},,2,1{n i ∈∀,显然},,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就说明i 在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中一共出现12-n 次,即对所有的i 求和,可得).(211∑=-=n i n n i S 【解】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为2)1(2)21(211+⋅=+++--n n n n n =.2)1(1-⋅+⋅n n n 〖说明〗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在集合问题以及以后的组合总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2】已知集合}034|{},023|{222<+-=<++=a ax x x B x x x A 且B A ⊆,求参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 、B,再利用B A ⊆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解】由已知易求得}0)3)((|{},12|{<--=-<<-=a x a x x B x x A当0>a 时,}3|{a x a x B <<=,由B A ⊆知无解;当0=a 时,φ=B ,显然无解;当0<a 时, }3|{a x a x B <<=,由B A ⊆解得.321≤≤-a 综上知,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1[-.〖说明〗本题中,集合的定义是一个二次三项式,那么寻于集合B 要分类讨论使其取值范围数字化,才能通过条件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R y R x ,,集合}1,2,{},1,,1{2+--=---++=y y y B x x x x A .若B A =,则22y x +的值是( )A.5B.4C.25D.10【解】0)1(2≥+x ,x x x -≥++∴12,且012>++x x 及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 x x x -≠++12,即1-≠x ,此时应有.112-->->++x x x x而+∈R y ,从而在集合B 中,.21y y y ->->+ 由B A =,得)3()2()1(12112⎪⎪⎩⎪⎪⎨⎧-=---=-+=++yx y x y x x 由(2)(3)解得2,1==y x ,代入(1)式知2,1==y x 也满足(1)式..5212222=+=+∴y x〖说明〗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相等的的概念,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个数相等,那么两个集合中对应的元素应分别相等才能保证两个集合相等.而找到这种对应关系往往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例4】已知集合}|,|,0{)},lg(,,{y x B xy y x A ==.若B A =,求++++)1()1(22y x y x ……+)1(20082008y x +的值.〖分析〗从集合A=B 的关系入手,则易于解决.【解】B A = ,⎩⎨⎧=⋅⋅+=++∴0)lg(||)lg(xy xy x y x xy xy x ,根据元素的互异性,由B 知0,0≠≠y x . B ∈0 且B A =,A ∈∴0,故只有0)lg(=xy ,从而.1=xy又由A ∈1及B A =,得.1B ∈所以⎩⎨⎧==1||1x xy 或⎩⎨⎧==11y xy ,其中1==y x 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所以,1-=y x 代入得:++++)1()1(22y x y x ……+)1(20082008yx +=(2-)+2+(2-)+2+……+(2-)+2=0. 〖说明〗本题是例4的拓展,也是考查集合相等的概念,所不同的是本题利用的是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即两个集合相等,则两个集合中,各元素之和、各元素之积及元素个数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5】已知A 为有限集,且*N A ⊆,满足集合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与所有元素之积相等,写出所有这样的集合A.【解】设集合A=)1}(,,,{21>n a a a n 且n a a a <<≤211,由=+++n a a a 21n a a a ⋅⋅⋅ 21,*)(N n n a n ∈≥,得≥n na =+++n a a a 21n a a a ⋅⋅⋅ 21)!1(-≥n a n ,即)!1(-≥n n 2=∴n 或3=n (事实上,当3>n 时,有)2)1()2)(1()!1(n n n n n >⋅-≥--≥-.当2=n 时,1,2,21122121=∴<∴<+=⋅a a a a a a a ,而.2,1122≠∴+≠⋅n a a当3=n 时,3,3213321321<⋅∴<++=⋅⋅a a a a a a a a a ,.2,121==∴a a由3332a a +=,解得.33=a综上可知,}.3,2,1{=A〖说明〗本题根据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到等式,从而求得集合A.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分析题设条件中所给出的信息,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或不等式进行求解.【例6】已知集合}02|{},023|{22≤+-=≤+-=a ax x x S x x x P ,若P S ⊆,求实数a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A.【解】}21|{≤≤=x x P ,设a ax x x f +-=2)(2.①当04)2(2<--=∆a a ,即10<<a 时,φ=S ,满足P S ⊆;②当04)2(2=--=∆a a ,即0=a 或1=a 时,若0=a ,则}0{=S ,不满足P S ⊆,故舍去;若1=a 时,则}1{=S ,满足P S ⊆.③当04)2(2>--=∆a a 时,满足P S ⊆等价于方程022=+-a ax x 的根介于1和2之间. 即⎪⎪⎩⎪⎪⎨⎧≥-≥-<<><⇔⎪⎪⎩⎪⎪⎨⎧≥≥<--<>∆0340121100)2(0)1(22)2(10a a a a a f f a 或φ∈⇔a . 综合①②③得10≤<a ,即所求集合A }10|{≤<=a a .〖说明〗先讨论特殊情形(S=φ),再讨论一般情形.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类讨论,确定a 的取值范围.本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讨论.0>∆【例7】(2005年江苏预赛)已知平面上两个点集{(,)||1|,M x y x y x y =++∈R },{(,)||||1|1,,N x y x a y x y =-+-≤∈R }. 若 MN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解】由题意知 M 是以原点为焦点、直线 10x y ++= 为准线的抛物线上及其凹口内侧的点集,N 是以 (,1)a 为中心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的点集(如图).考察 M N =∅ 时, a 的取值范围: 令 1y =,代入方程|1|x y ++=, 得 2420x x --=,解出得2x = 所以,当211a <= 时, M N =∅. ………… ③令 2y =,代入方程|1|x y ++=得 2610x x --=. 解出得3x =3a >时, M N =∅. ………… ④因此, 综合 ③ 与 ④ 可知,当13a ≤,即[13a ∈ 时, M N ≠∅.故填[1.【例8】已知集合},,,{4321a a a a A =,},,,{24232221a a a a B =,其中4321a a a a <<<,N a a a a ∈4321,,,.若},{41a a B A = ,1041=+a a .且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B.【解】 4321a a a a <<<,且},{41a a B A = ,∴211a a =,又N a ∈1,所以.11=a 又1041=+a a ,可得94=a ,并且422a a =或.423a a = 若922=a ,即32=a ,则有,12481931233=+++++a a 解得53=a 或63-=a (舍) 此时有}.81,25,9,1{},9,5,3,1{==B A 若923=a ,即33=a ,此时应有22=a ,则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00≠124.不合题意.综上可得, }.81,25,9,1{},9,5,3,1{==B A 〖说明〗本题的难点在于依据已知条件推断集合A 、B 中元素的特征.同时上述解答中使用发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将问题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的难度比整体都要低,这样就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例9】满足条件||4|)()(|2121x x x g x g -≤-的函数)(x g 形成了一个集合M,其中R x x ∈21,,并且1,2221≤x x ,求函数)(23)(2R x x x x f y ∈-+==与集合M 的关系.〖分析〗求函数23)(2-+=x x x f 集合M 的关系,即求该函数是否属于集合M,也就是判断该函数是否满足集合M 的属性.【解】|3||||)23()23(||)()(|212122212121++⋅-=++-++=-x x x x x x x x x f x f 取65,6421==x x 时, .||4||29|)()(|212121x x x x x f x f ->-=- 由此可见,.)(M x f ∉〖说明〗本题中M 是一个关于函数的集合.判断一个函数)(x f 是否属于M,只要找至一个或几个特殊的i x 使得)(i x f 不符合M 中的条件即可证明.)(M x f ∉【例10】对集合}2008,,2,1{ 及每一个非空子集定义唯一“交替和”如下:把子集中的数按递减顺序排列,然后从最大数开始,交替地加减相继各数,如}9,6,4,2,1{的“交替和”是612469=+-+-,集合}10,7{的“交替和”是10-7=3,集合}5{的“交替和”是5等等.试求A 的所有的“交替和”的总和.并针对于集合},,2,1{n 求出所有的“交替和”. 〖分析〗集合A 的非空子集共有122008-个,显然,要想逐个计算“交替和”然后相加是不可能的.必须分析“交替和”的特点,故可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如{1,2,3,4}的非空子集共有15个,共“交替和”分别为:{1} 1;{2} 2 ;{3} 3;{4} 4;{1,2} 2-1; {1,3} 3-1;{1,4} 4-1;{2,3} 3-2;{2,4} 4-2;{3,4} 4-3;{1,2,3} 3-2+1;{1,2,4} 4-2+1;{1,3,4} 4-3=1;{2,3,4} 4-3+2;{1,2,3,4} 4-3+2-1.从以上写出的“交替和”可以发现,除{4}以外,可以把{1,2,3,4}的子集分为两类:一类中包含4,另一类不包含4,并且构成这样的对应:设i A 是{1,2,3,4}中一个不含有的子集,令i A 与i A }4{相对应,显然这两个集合的“交替和”的和为4,由于这样的对应应有7对,再加上{4}的“交替和”为4,即{1,2,3.4}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32.【解】集合}2008,,2,1{ 的子集中,除了集合}2008{,还有222008-个非空子集.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含2008的子集,第二类是不含2008的子集,这两类所含的子集个数相同.因为如果i A 是第二类的,则必有}2008{ i A 是第一类的集合;如果j B 是第一类中的集合,则j B 中除2008外,还应用1,2,……,2007中的数做其元素,即j B 中去掉2008后不是空集,且是第二类中的.于是把“成对的”集合的“交替和”求出来,都有2008,从而可得A 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008220082008)22(2120072008⨯=+⨯- 同样可以分析},,2,1{n ,因为n 个元素集合的子集总数为n 2个(含φ,定义其“交替和”为0),其中包括最大元素n 的子集有12-n 个,不包括n 的子集的个数也是12-n 个,将两类子集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集只差一个元素n ),设不含n 的子集“交替和”为S,则对应的含n 子集的“交替和”为S n -,两者相加和为n .故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1n n ⋅-〖说明〗本题中"退到最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对应思想都有所体现,这种方法在数学竞赛中是常用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例11】一支人数是5的倍数的且不少于1000人的游行队伍,若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若按每横排3人编队,最后差2人;若按每横排2人编队,最后差1人,求这支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多少?〖分析〗已知游行队伍的总人数是5的倍数,那么可设总人数为n 5.“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从它的反面去考虑,可理解为多1人,同样按3人、2人编队都可理解为“多1人”,显然问题转化为同余问题.n 5被4、3、2除时都余地,即15-n 是12的倍数,再由总人数不少于1000人的条件,即可求得问题的解.【解】设游行队伍的总人数为)(5+∈N n n ,则由题意知n 5分别被4、3、2除时均余1,即15-n 是4、3、2的公倍数,于是可令)(1215+∈=-N m m n ,由此可得:5112+=m n ①要使游行队伍人数最少,则式①中的m 应为最少正整数且112+m 为5的倍数,应为2.于是可令)(25+∈+=N p q m ,由此可得:512]1)25(12[51+=++⋅=p p n ,25605+≥p n ②所以10002560≥+p ,4116≥p . 取17=p 代入②式,得10452517605=+⨯=n故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1045人.〖说明〗本题利用了补集思想进行求解,对于题目中含有“至少”、“至多”、“最少”、“不都”、“都”等词语,可以根据补集思想方法,从词义气反面(反义词)考虑,对原命题做部分或全部的否定,用这种方法转化命题,常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使之寻求到解题思想或方法,实现解题的目的.【例12】设n N ∈且n ≥15,B A ,都是{1,2,3,…,n }真子集,A B φ=,且A B ={1,2,3,…,n }.证明:A 或者B 中必有两个不同数的和为完全平方数.【证明】由题设,{1,2,3,…,n }的任何元素必属于且只属于它的真子集B A ,之一. 假设结论不真,则存在如题设的{1,2,3,…,n }的真子集B A ,,使得无论是A 还是B 中的任两个不同的数的和都不是完全平方数.不妨设1∈A ,则3∉A ,否则1+3=22,与假设矛盾,所以3∈B .同样6∉B ,所以6∈A ,这时10∉A ,,即10∈B .因n ≥15,而15或者在A 中,或者在B 中,但当15∈A 时,因1∈A ,1+15=24,矛盾;当15∈B 时,因10∈B ,于是有10+15=25,仍然矛盾.因此假设不真,即结论成立.【赛向点拨】1.高中数学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集合,而集合又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深刻理解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进行集合运算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本节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抓好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尤其重要.2.集合内容几乎是每年的高考与竞赛的必考内容.一般而言,一是考查集合本身的知识;二是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应用.3.对于给定的集合,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弄清元素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这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前提.4.集合语言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在竞赛中,集合题是普遍而又基本的题型之一.【针对练习】(A 组)1.(2006年江苏预赛) 设在xOy 平面上,20x y ≤<,10≤≤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31,则集合},1),{(≤-=x y y x M }1),{(2+≥=x y y x N 的交集N M 所表示的图形面积为( ) A.31 B.32 C.1 D.34 2. (2006年陕西预赛)b a ,为实数,集合M=x x f a P a b →=:},0,{},1,{表示把集合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P 中仍为x ,则b a +的值等于( )A.1-B.0C.1D.1±3. (2004年全国联赛)已知M={}32|),(22=+y x y x ,N={}b mx y y x +=|),(,若对于所有的R m ∈,均有,φ≠⋂N M 则b 的取值范围是A .[26,26-] B.(26,26-)C.(332,332-) D.[332,332-] 4. (2005年全国联赛) 记集合},6,5,4,3,2,1,0{=T },4,3,2,1,|7777{4433221=∈+++=i T a a a a a M i 将M 中的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第2005个数是( )A .43273767575+++B .43272767575+++C .43274707171+++D .43273707171+++ 5. 集合A,B 的并集A∪B={a 1,a 2,a 3},当且仅当A≠B 时,(A,B)与(B,A)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A,B)对的个数有( )A.27B.28.C.26D.256.设A={n |100≤n ≤600,n ∈N },则集合A 中被7除余2且不能被5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7. 已知2{430,}A x x x x R =-+<∈,12{20,2(7)50,}x B x a x a x x R -=+-++∈且≤≤.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8. 设M={1,2,3,…,1995},A 是M 的子集且满足条件: 当x ∈A 时,15x ∉A ,则A 中元素的个数最多是_______________.9. (2006年集训试题)设n 是正整数,集合M={1,2,…,2n }.求最小的正整数k ,使得对于M 的任何一个k 元子集,其中必有4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之和等于10. 设A ={a |a =22x y -,,x y Z ∈},求证:⑴21k -∈A (k Z ∈); ⑵42 ()k A k Z -∉∈.11.(2006年江苏)设集合()12log 32A x x ⎧⎫⎪⎪=-≥-⎨⎬⎪⎪⎩⎭,21a B x x a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 以某些整数为元素的集合P 具有下列性质:①P 中的元素有正数,有负数;②P 中的元素有奇数,有偶数;③-1∉P ;④若x ,y ∈P ,则x +y ∈P 试判断实数0和2与集合P 的关系.(B 组)1. 设S 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理数的集合:①若a ∈S ,b ∈S ,则a +b ∈S ,S ab ∈;②对任一个有理数r ,三个关系r ∈S ,-r ∈S ,r =0有且仅有一个成立.证明: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2.321,,S S S 为非空集合,对于1,2,3的任意一个排列k j i ,,,若j i S y S x ∈∈,,则k (1) 证明:三个集合中至少有两个相等.(2) 三个集合中是否可能有两个集无公共元素?3.已知集合:}1|),{(},1|),{(},1|),{(22=+==+==+=y x y x C ay x y x B y ax y x A 问(1) 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2) 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4.已知{}22(,)4470,,A x y x y x y x y R =++++=∈, {}(,)10,,B x y xy x y R ==-∈.⑴请根据自己对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中 “距离”的认识,给集合A 与B 的距离定义;⑵依据⑴中的定义求出A 与B 的距离.5.设集合=P {不小于3的正整数},定义P上的函数如下:若P n ∈,定义)(n f 为不是n 的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例如5)12(,2)7(==f f .记函数f 的值域为M.证明:.99,19M M ∉∈6.为了搞好学校的工作,全校各班级一共提了P )(+∈N P 条建议.已知有些班级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且任何两个班级都至少有一条建议相同,但没有两个班提出全部相同的建议.求证该校的班级数不多于12-P 个.【参考答案】A 组1.解: N M 在xOy 平面上的图形关于x 轴与y 轴均对称,由此N M 的图形面积只要算出在第一象限的图形面积乘以4即得.为此,只要考虑在第一象限的面积就可以了.由题意可得,N M 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面积为A =613121=-.因此N M 的图形面积为32.2.解:由M=P ,从而1,0==a a b ,即0,1==b a ,故.1=+b a 从而选C. 3. 解:M N ≠∅相当于点(0,b )在椭圆2223x y +=上或它的内部221,3b b ∴≤≤≤.故选A. 4.解: 用p k a a a ][21 表示k 位p 进制数,将集合M 中的每个数乘以47,得 32123412347{777|,1,2,3,4}{[]|,1,2,3,4}.i i M a a a a a T i a a a a a T i '=⋅+⋅+⋅+∈==∈= M ' 中的最大数为107]2400[]6666[=.在十进制数中,从2400起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第2005个数是2400-2004=396.而=10]396[7]1104[将此数除以47,便得M 中的数.74707171432+++故选C. 5.解:A=φ时,有1种可能;A 为一元集时,B 必须含有其余2元,共有6种可能;A 为二元集时,B 必须含有另一元.共有12种可能;A 为三元集时,B 可为其任一子集.共8种可能.故共有1+6+12+8=27个.从而选A.6.解:被7除余2的数可写为7k +2. 由100≤7k +2≤600.知14≤k ≤85.又若某个k 使7k +2能被57整除,则可设7k +2=57n . 即57256227778n n n nk n -+--===+. 即n -2应为7的倍数. 设n =7m +2代入,得k =57m +16. ∴14≤57m +16≤85. ∴m =0,1.于是所求的个数为85-(14-1)-2=70. 7.解:依题意可得{13}A x x =<<,设1()2x f x a -=+,2()2(7)5g x x a x =-++ 要使A B ⊆,只需()f x ,()g x 在(1,3)上的图象均在x 轴的下方,则(1)0f ≤,(3)0f ≤, (1)0g ≤,(3)0g ≤,由此可解得结果.8.解:由于1995=15⨯133,所以,只要n >133,就有15n >1995.故取出所有大于133而不超过1995的整数. 由于这时己取出了15⨯9=135, … 15⨯133=1995. 故9至133的整数都不能再取,还可取1至8这8个数,即共取出1995—133+8=1870个数, 这说明所求数≥1870.另一方面,把k 与15k 配对,(k 不是15的倍数,且1≤k ≤133)共得133—8=125对,每对数中至多能取1个数为A 的元素,这说明所求数≤1870,综上可知应填1870.9.解:考虑M 的n +2元子集P={n -l ,n ,n +1,…,2n }.P 中任何4个不同元素之和不小于(n -1)+n +( n +1)+( n +2)=4 n +2,所以k ≥n +3.将M 的元配为n 对,B i =(i ,2 n +1-i ),1≤i ≤n . 对M 的任一n +3元子集A ,必有三对123,,i i i B B B 同属于A(i 1、I 2、I 3两两不同).又将M 的元配为n -1对,C I (i ,2n -i ),1≤i ≤n -1.对M 的任一n +3元子集A ,必有一对4i C 同属于A ,这一对4i C 必与123,,i i i B B B 中至少一个无公共元素,这4个元素互不相同,且和为2 n +1+2 n =4 n +1,最小的正整数k = n +310.10.解: ⑴∵k ,1k -∈Z 且21k -=22(1)k k --,∴21k -∈A ;⑵假设42 ()k A k Z -∈∈,则存在,x y Z ∈,使42k -=22x y -即()()2(21)x y x y k -+=- (*)由于x y -与x y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式左边有且仅有两种可能:奇数或4的倍数,另一方面,(*)式右边只能被4除余2的数,故(*)式不能成立.由此,42()k A k Z -∉∈.11.解:{}13A x x =-≤<,()(){}30B x x a x a =--<. 当0a >时,{}03B x a x a =<<<,由AB ≠∅得03a <<; 当0a <时,{}30B x a x a =<<<,由A B ≠∅得1a >-;当0a =时,{}20B x x =<=∅,与A B ≠∅不符.综上所述,()()1,00,3a ∈-. 12.解:由④若x ,y ∈P ,则x +y ∈P 可知,若x ∈P ,则)( N k P kx ∈∈(1) 由①可设x ,y ∈P ,且x >0,y <0,则-y x =|y |x (|y |∈N )故x y ,-y x ∈P ,由④,0=(-y x )+x y ∈P .(2)2∉P .若2∈P ,则P 中的负数全为偶数,不然的话,当-(12+k )∈P (N k ∈)时,-1=(-12-k )+k 2∈P ,与③矛盾.于是,由②知P 中必有正奇数.设),( 12,2N n m P n m ∈∈--,我们取适当正整数q ,使12|2|->-⋅n m q ,则负奇数P n qm ∈-+-)12(2.前后矛盾B 组1.证明:设任意的r ∈Q ,r ≠0,由②知r ∈S ,或-r ∈S 之一成立.再由①,若r∈S ,则S r ∈2;若-r ∈S ,则S r r r ∈-⋅-=)()(2.总之,S r ∈2. 取r =1,则1∈S .再由①,2=1+1∈S ,3=1+2∈S ,…,可知全体正整数都属于S . 设S q p ∈,,由①S pq ∈,又由前证知S q ∈21,所以21qpq q p ⋅=∈S .因此,S 含有全体正有理数.再由①知,0及全体负有理数不属于S .即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2.证明:(1)若j i S y S x ∈∈,,则i k S x y x y S x y ∈-=--∈-)(,,所以每个集合中均有非负元素.当三个集合中的元素都为零时,命题显然成立.否则,设321,,S S S 中的最小正元素为a ,不妨设1S a ∈,设b 为32,S S 中最小的非负元素,不妨设,2S b ∈则b -a ∈3S .若b >0,则0≤b -a <b ,与b 的取法矛盾.所以b =0.任取,1S x ∈因0∈2S ,故x -0=x ∈3S .所以⊆1S 3S ,同理3S 1S ⊆.所以1S =3S .(2)可能.例如1S =2S ={奇数},3S ={偶数}显然满足条件,1S 和2S 与3S 都无公共元素.3.解:C B A )(=)()(C B C A .C A 与C B 分别为方程组(Ⅰ)⎩⎨⎧=+=+1122y x y ax (Ⅱ)⎩⎨⎧=+=+1122y x ay x 的解集.由(Ⅰ)解得(y x ,)=(0,1)=(212a a +,2211a a +-);由(Ⅱ)解得(y x ,)=(1,0),(2211aa +-,212a a +) (1) 使C B A )(恰有两个元素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①⎪⎪⎩⎪⎪⎨⎧=+-=+111012222a a a a ②⎪⎪⎩⎪⎪⎨⎧=+-=+011112222aa a a 由①解得a =0;由②解得a =1.故a =0或1时,C B A )(恰有两个元素.(2) 使C B A )(恰有三个元素的情况是:212a a +=2211a a +- 解得21±-=a ,故当21±-=a 时,C B A )(恰有三个元素.4.解: (1)设1212,min P A P B d P P ∈∈=(即集合A 中的点与集合B 中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则称d 为A 与B 的距离.⑵解法一:∵A 中点的集合为圆22(2)(2)1,x y +++=圆心为(2,2)M --,令(,)P x y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则2MP =22(2)(2)x y +++=224()8x y x y ++++=2()24()x y xy x y +-+++8=2()4()28x y x y ++++令t x y =+,则2MP =22428(2)24t t t ++=++当2t =-时,即102xy x y =-⎧⎨+=-⎩有解,∴min MP =∴1d = 解法二:如图,P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 Q 为圆22(2)(2)1x y +++=上任一点,圆心为M .显然,P M MP +Q Q ≥(当P M 、Q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min 1d MP =-.5.解:记!18=n 时,由于1,2,……18都是n 的约数,故此时.19)(=n f 从而.19M ∈ 若存在P n ∈,使99)(=n f ,则对于小于99的正整数k ,均有n k |,从而n n |11,|9,但是1)11,9(=,由整数理论中的性质9×11=99是n 的一个约数,这是一个矛盾!从而.99M ∉6.证明:假设该校共有m 个班级,他们的建议分别组成集合m A A A ,,,21 。

竞赛培训讲义:函数(如皋中学:童云飞)

竞赛培训讲义:函数(如皋中学:童云飞)

第一讲:函数函数是近代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有了函数,整个数学就进入了变量数学的时代,分析学从此发端便一发而不可收。

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函数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每年一试中至少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

在更高级别的数学竞赛(CMO,IMO)中,函数迭代和函数方程也是常考常新的内容,汇集了人类的智慧。

本讲我主要给大家介绍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些和函数有关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能,并且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大家的运算能力和培养遇繁不乱,锲而不舍的数学品格。

一:例题选讲1.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任意的实数和任意的,恒有.2. 设,若,,.证明:对于任意,有 .3. 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且若函数,(1)求的值;(2)对任意的正数,求证:.4. 求所有的实数使得函数的值域包含区间 .5. 证明:满足不等式的实数的集合可以表示为一些互不相交的区间之并,试求出这些区间长度的总和.6. 已知,若对任意一组满足上述条件的,都有求的最小值.7.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①对任意,都有 ② 当 时,有 .求证:(1)函数在上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2)函数在上是单调减函数;(3)8. 设三边的长度为,其所对角分别为,且满足,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并给出证明.二.课后研讨题(务必先独立思考,再研讨)1. 已知函数,在的最大值与参数有关,问:取什么值时最小?并证明之.2. 已知对于任意的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3. 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个正实数根,求的最小值.4. 已知,求证:5. 已知,若对一切实数,都有求证:6. 已知是实数,函数,.当时,.(1) 求证:;(2) 求证:当时,;(3) 设,当时,的最大值为,求 .7.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不等式对恒成立.8. 已知外心为,内心为,求证:.9.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0. 已知,求证:,并确定等号成立的所有的值.11. 已知不等式对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12. 已知、是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根,函数的定义域为[,].(Ⅰ)求(Ⅱ)证明:对于,若,则.13. 设正实数 满足,求函数的值域(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14. 已知函数 .(1) 若,则(2)若则(3)对于任意的,问以的值为长的三条线段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5. 设实数满足:(i) (ii)(iii) . 求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时的16. 已知二次函数,若在时,求证:当时,17. 设二次函数满足条件:(1) 当时,,且(2)当时,(3)在上的最小值为0.求最大的实数,使得存在,只要,就有18. 设函数,对于给定的负数,有一个最大的正数使得在整个区间上,不等式 | 都成立. 问:为何值时,最大?求出这个最大的,证明你的结论.19. 设是大于的实数,二次函数有两个属于区间的实数根.(1) 证明:存在一个以为边长的三角形;(2) 证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五年真题演练1. 已知函数,当时,,试求的最大值.2. 证明:方程恰有一个实数根,且存在唯一的严格递增正整数数列,使得 .3. 已知函数的图像与直线 有且仅有三个交点,交点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求证:.4. 解不等式.5. 设函数,实数满足,求的值.6. 设,记,对所有正整数,. 证明:.7. 设函数对所有实数都满足,求证:存在4个函数满足:a) 对,是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b) 对任意实数,有 .8. 设是周期函数,和1是的周期且.证明:(Ⅰ)若为有理数,则存在素数,使是的周期;(Ⅱ)若为无理数,则存在各项均为无理数的数列满足,且每个都是的周期.。

【数学】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斯函数【精华】

【数学】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斯函数【精华】

§28高斯函数数论函数][x y,称为高斯函数,又称取整函数. 它是数学竞赛热点之一.定义一:对任意实数][,x x 是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称][x 为x 的整数部分.与它相伴随的是小数部分函数].[}{},{x xx x y 由][x 、}{x 的定义不难得到如下性质:(1)][x y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Z ;}{x y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1,0[(2)对任意实数x ,都有1}{0},{][x x x x 且.(3)对任意实数x ,都有x x x x xx ][1,1][][.(4)][x y是不减函数,即若21x x 则][][21x x ,其图像如图I -4-5-1;}{x y 是以1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如图I -4-5-2.图Ⅰ—4—5—1图Ⅰ—4—5—2(5)}{}{];[][x n x x n n x.其中N nR x,.(6)ni i i ni i R x x x y x y x x y x y x 11],[][};{}{}{{];[][][;特别地,].[][ban bna (7)][][][y x xy ,其中R yx,;一般有ni ii ni i R x x x 11],[][;特别地,N nR xx x nn,],[][.(8)]][[][nx nx,其中N nR x,.例题讲解1.求证:,2!211k n nn 其中k 为某一自然数.2.对任意的1].22[,K k kn S N n 计算和3.计算和式.]503305[502的值n n S4.设M 为一正整数,问方程222}{][x x x,在[1,M]中有多少个解?5.求方程.051][4042的实数解x x6..][3]3[2]2[1][][:,,nnx x x x nx N n R x 证明7.对自然数n 及一切自然数x ,求证:].[]1[]2[]1[][nx nn xnxnxx .8.求出]31010[10020000的个位数字例题答案:1.证明:2为质数,n!中含2的方次数为1].2[)!(2t tn n 若1111221111122221]2[]2[)!(2,2t k t k k t k t k k n n n 则故!.|21n n 反之,若n 不等于2的某个非负整数次幕,可设n=2sp ,其中p>1为奇数,这时总可以找出整数t ,使]2[]2[)!(22!,222211p p n n p s s t st 的方次数为中所含于是0]2[p ts ].2[]22[])12(2[])222[(21p np p p p ts ts stts ts s s 由于12,2)!(22!,2]2[,221n ts ts n n n p则的方次数中含故则n!.这与已知矛盾,故必要性得证.2.解:因]212[]22[11k k n n 对一切k=0,1,…成立,因此,].2[]22[]212[111k k k n n n 又因为n 为固定数,当k 适当大时,.)]2[]2([,0]2[,121n n n Sn n K k kkk故从而3.解:显然有:若.,,1][][][,1}{}{R y x y x y x y x 则503是一个质数,因此,对n=1,2,…,502, 503305n 都不会是整数,但503305n +,305503)503(305n 可见此式左端的两数的小数部分之和等于1,于是,[503305n ]+.304]503)503(305[n 故25115021.76304251304]),503)503(305[]503305([]503305[n n n n n S4.解:显然x=M 是一个解,下面考察在[1,M]中有少个解. 设x 是方程的解.将222}{}{}{2][x x x x x代入原方程,化简得}]{[2x x ,1}{0].}{}]{[2[2x x x x 由于所以上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2[x]{x}为一个整数..1)1(],1[,.)1())1(21(2),1[,11.2)1,[),12,,1,0(2}{,][个解中有原方程在因此个解中方程有可知在又由于个解中方程有即在则必有设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k mkx N m x 5.解:.0][,1][][不是解又因x x x x .217][,23][,211][;217][,23][,25][.07][2)(3][2(.0)11][2)(5][2(.051][4][4,051][40)1]([4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或.2269,02694;2229,02294;2189,01894;229,0294:,876][2][2222xxx x x x x x x x 分别代入方程得或或或解得经检验知,这四个值都是原方程的解.6.这道题的原解答要极为复杂,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证明】.,2,1,][2]2[][k kkx x x A k 令由于.,1],[1命题成立时则n x A.,,,],[][][][][][][])[])1([(]))2[(]2([])1[(]([][]2[])2[(])1[(][])1[(]2[][][])1[(]2[][][])1[(]2[][)(:].[],2[22,],)1[()1()1(],[,][,][,].)1[(,],2[],[,1122112111221111121证毕均成立故原不等式对一切命题成立时即故相加得所以成立对一切即因为即有时命题成立设N nk n kx A kx k kx kx kx kx kx x x k x kx x k x x x x k x k kx x k x x A A A A kx x k x x kA kx x kx x A A A kA x A x A A x k A k A k kx kA kA k kx kA kA k kx A A x k A x A x A k n kkk kk k k k kk kkkk k7.解:M =|f(x)|max =max{|f ⑴|,|f(-1)|,|f(-2a )|} ⑴若|-2a |≥1 (对称轴不在定义域内部)则M =max{|f ⑴|,|f(-1)|} 而f ⑴=1+a +b f(-1)=1-a +b|f ⑴|+|f(-1)|≥|f ⑴+f(-1)|=2|a|≥4则|f ⑴|和|f(-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2∴M ≥2>21⑵|-2a |<1M =max{|f ⑴|,|f(-1)|,|f(-2a )|}=max{|1+a +b|,|1-a +b|,|-4a 2+b|}=max{|1+a +b|,|1-a +b|,|-4a2+b|,|-4a2+b|}≥41(|1+a +b|+|1-a +b|+|-4a 2+b|+|-4a2+b|) ≥41[(1+a +b)+(1-a +b)-(-4a 2+b)-(-4a2+b)] =)2a2(412≥21综上所述,原命题正确.8.先找出3101010020000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

2020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三章:函数

2020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三章:函数

2020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三章:函数一、基础知识定义1 映射,关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那么f ,假设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独一个元素与之对应,那么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假设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那么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假设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那么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假设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那么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那么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假设A ,B 差不多上非空数集,那么那个映射为函数。

A 称为它的定义域,假设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那么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

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

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现在函数定义域确实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定义6 反函数,假设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那么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那个地点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1(x ≠0).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B班讲义:函数值域

高中数学竞赛B班讲义:函数值域

⾼中数学竞赛B班讲义:函数值域第⼆讲函数的最值与值域1.(数形结合)设函数2()2()g x x x R =-∈,()4,(),(),().(){g x x x g x g x x x g x f x ++<-≥=则()f x 的值域是( D )A .9,0(1,)4??-?+∞B .[0,)+∞C .9[,)4-+∞D .9,0(2,)4??-?+∞2.(单调性)函数y =x 2+x1 (x ≤-21)的值域是( A )A.(-∞,-47] B .[-47,+∞)C.[2233,+∞) D.(-∞,-3223]3.(函数图象、对勾函数)已知两条直线1l :y =m 和2l : y=821m +(m >0),1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右相交于点A ,B ,2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右相交于C,D .记线段AC 和BD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a ,b ,当m 变化时,ba的最⼩值为 A.B.C.D. 【解析】在同⼀坐标系中作出y=m ,y=821m +(m >0),2log y x =图像如下图,由2log x = m ,得122,2mmx x -==,2log x = 821m +,得821821342,2m m x x +-+==.依照题意得82182122,22,m m m m b a b a+--+=-=-=821821222m m mm +++==. 8141121222m m m m +=++-≥++ min ()ba∴=4.函数的最值已知函数()())1)(2(log 2),1(log >+=+=a t x x g x x f a a ,若)6,4[),1,0[∈∈t x 时,)()()(x f x g x F -=有最⼤值4,则a 的最⼩值为( B )821m =+xmA.10B.2C.3D.4 5.(反解法)函数y =x +2x 3x 2+-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解:先平⽅去掉根号.由题设得(y-x)2=x2-3x+2,则x=(y2-2)/(2y-3).由y≥x,得y≥(y2-2)/(2y-3).解得1≤y<3/2,或y≥2.由于能达到下界0,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3/2]∪[2,+∞)6.(函数的值域、周期性问题)设()g x 是定义在R 上,以1为周期的函数,若函数()()f x x g x =+在区间[3,4]上的值域为[2,5]-,则()f x 在区间[10,10]-上的值域为 .【答案】[15,11]-7.(函数值)已知函数()f x 满⾜对任意的x R ∈都有11222f x f x ??++-=成⽴,则 127...888f f f ??+++ ? ? ???= ___________.【答案】7 8.设[]x 表⽰不超过x 的最⼤整数,如[][]1.51, 1.52=-=-.若函数()()0,11x x a f x a a a =>≠+,则()()()1122g x f x f x ?=-+--??的值域为 {}1,0- 9.已知A ={x |x 2-4x +3<0,x ∈R =,B ={x |21-x +a≤0,x 2-2(a +7)+5≤0,x ∈R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易得:A =(1,3),设5)7(2)(,2)(21++-=+=-x a x x g a x f x ,要使B A ?,只需f (x)、g (x)在(1,3)上的图象均在x 轴下⽅,其充要条件是f (1)≤0,f (3)≤0,g (1)≤0,g (3)≤0,由此推出-4≤a≤-1.10.已知函数m x g m x x f x-??=+=21)(,)(2,若对[][]2,0,3,121∈?-∈?x x ,)()(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答案】 1 8m ≥11.已知函数ax bx x f +-=5)((a x -≠,a 、b 是常数,且5-≠ab ),对定义域内任意x(a x -≠、3--≠a x 且3+≠a x ),恒有(3)(3)4f x f x ++-=成⽴.(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求x 的取值范围,使得]4,2()2,0[)( ∈x f .解 (1) ∵55()(5)(3)(3)4bx ab f x b ab f x f x x a x a-+==-≠-++-=++,,∴55433ab ab b b a x a x ++-+-=+++-,即26(24)(5)0(3)(3)a b ab a x a x +--+=+++-对使等式有意义的任意x 恒成⽴.∴2603 2402a ab b +==--==??,.于是,所求函数为25()3x f x x -=-,定义域为(,3)(3,)-∞?+∞. (2) ∵251()2(3)33x f x x x x -==+≠--,()[02)(24]f x 稳,,,∴0()22()4f x f x ≤<<≤或,即110222433x x ?<<+ --或2.解不等式1502232x x ?< -,得;解不等式1722432xx <+3-,得.∴当57(,][,)22x ?ト+ 时,()[02)(24]f x 稳,,. (说明:也可以借助函数单调性、图像求解)12.设a 为实数,设函数x x x a x f -+++-=111)(2的最⼤值为g (a ),求g (a )(Ⅰ)令t =要使有t 意义,必须1+x ≥0且1-x ≥0,即-1≤x ≤1,∴22[2,4],t =+t ≥0 ①t 的取值范围是2].2112t =-∴m(t)=a(2112t -)+t=21,2at t a t +-∈(Ⅱ)由题意知g(a)即为函数21(),2m t at t a t =+-∈的最⼤值。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函数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函数

即R、bSy两2x 点y2 a关0于x 定 a点2Mb
∴线段RS的中点是定点M( a b ,0).
2 对称,而R、S是曲线y = f (x)上的动点.
∴ 函数y = f (x)的图像关于点 M( a b ,0)对称.
2
2.(1)解:构造函数f(x)=x2007+x,则 f(3x+y)+f(x)=0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方 程 log3 ( x2 ax a) y 即 x2 ax a 3y 0 恒 有 解,因此 a2 4(a 3y ) a2 4a 4 3y ≥ 0 ——(*) 恒成立, 43y 0 (*)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2 4a ≥ 0,解得 a ≤ 4 或 a ≥0 . [法二]:根据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注意到f(x)是奇函数且为R上的增函数, 所以 3x+y=-x ∴4x+y=0
(2)解:原方程化为(x+8)2007+(x+8)+x2007+x=0 即(x+8)2007+(x+8)=(-x)2007+(-x)
构造函数f(x)=x2001+x 原方程等价于f(x+8)=f(-x) 而由函数的单调性可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于是有x+8=-x ∴ x=-4为原方程的解
主要指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 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如方程、不等式等)问题时,巧 妙地利用函数及其图象的相关性质,可以使问题得到 简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二次函数问题(热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一、基础知识定义1 映射,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依对应法则f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称f : A →B 为一个映射。

定义2 单射,若f : A →B 是一个映射且对任意x , y ∈A , x ≠y , 都有f (x )≠f (y )则称之为单射。

定义3 满射,若f : A →B 是映射且对任意y ∈B ,都有一个x ∈A 使得f (x )=y ,则称f : A →B 是A 到B 上的满射。

定义4 一一映射,若f : A →B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叫做一一映射,只有一一映射存在逆映射,即从B 到A 由相反的对应法则f -1构成的映射,记作f -1: A →B 。

定义5 函数,映射f : A →B 中,若A ,B 都是非空数集,则这个映射为函数。

A 称为它的定义域,若x ∈A , y ∈B ,且f (x )=y (即x 对应B 中的y ),则y 叫做x 的象,x 叫y 的原象。

集合{f (x )|x ∈A }叫函数的值域。

通常函数由解析式给出,此时函数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 =3x -1的定义域为{x |x ≥0,x ∈R}.定义6 反函数,若函数f : A →B (通常记作y =f (x ))是一一映射,则它的逆映射f -1: A →B 叫原函数的反函数,通常写作y =f -1(x ). 这里求反函数的过程是:在解析式y =f (x )中反解x 得x =f -1(y ),然后将x , y 互换得y =f -1(x ),最后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例如:函数y =x -11的反函数是y =1-x1(x ≠0). 定理1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定理2 在定义域上为增(减)函数的函数,其反函数必为增(减)函数。

定义7 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设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满足对任意的x 1, x 2∈I 并且x 1< x 2,总有f (x 1)<f (x 2)(f (x -)>f (x 2)),则称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区间I 称为单调增(减)区间。

(2)奇偶性: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且D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若对于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奇函数;若对任意的x ∈D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是偶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周期性: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数时,f (x +T )=f (x )总成立,则称f (x )为周期函数,T 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周期中存在最小的正数T 0,则这个正数叫做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定义8 如果实数a <b ,则数集{x |a <x <b , x ∈R}叫做开区间,记作(a ,b ),集合{x |a ≤x ≤b ,x ∈R}记作闭区间[a ,b ],集合{x |a <x ≤b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b ],集合{x |a ≤x <b }记作半闭半开区间[a , b ),集合{x |x >a }记作开区间(a , +∞),集合{x |x ≤a }记作半开半闭区间(-∞,a ]. 定义9 函数的图象,点集{(x ,y )|y =f (x ), x ∈D}称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其中D 为f (x )的定义域。

通过画图不难得出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a ,b >0);(1)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2)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f (x +a )的图象;(3)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y =f (x )-b 的图象;(4)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5)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6)与函数y =f -1(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7)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定理3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记住四个字:“同增异减”。

例如y =x-21, u=2-x 在(-∞,2)上是减函数,y =u 1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y =x-21在(-∞,2)上是增函数。

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为同增异减。

这里不做严格论证,求导之后是显然的。

二、方法与例题 1.数形结合法。

例1 求方程|x -1|=x1的正根的个数.【解】 分别画出y =|x -1|和y =x1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两者有唯一交点,所以方程有一个正根。

例2 求函数f (x )=113632424+--+--x x x x x 的最大值。

【解】 f (x )=222222)0()1()3()2(-+---+-x x x x ,记点P (x , x -2),A (3,2),B(0,1),则f (x )表示动点P 到点A 和B 距离的差。

因为|P A |-|P A |≤|AB |=10)12(322=-+,当且仅当P 为AB 延长线与抛物线y =x 2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所以f (x )m ax =.10 2.函数性质的应用。

例3 设x , y ∈R ,且满足⎪⎩⎪⎨⎧=-+--=-+-1)1(1997)1(1)1(1997)1(32y y x x ,求x +y . 【解】 设f (t )=t 3+1997t ,先证f (t )在(-∞,+∞)上递增。

事实上,若a <b ,则f (b )-f (a )=b 3-a 3+1997(b -a )=(b -a )(b 2+ba +a 2+1997)>0,所以f (t )递增。

由题设f (x -1)=-1=f (1-y ),所以x -1=1-y ,所以x +y =2.例4 奇函数f (x )在定义域(-1,1)内是减函数,又f (1-a )+f (1-a 2)<0,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f (x ) 是奇函数,所以f (1-a 2)=-f (a 2-1),由题设f (1-a )<f (a 2-1)。

又f (x )在定义域(-1,1)上递减,所以-1<1-a <a 2-1<1,解得0<a <1。

例5 设f (x )是定义在(-∞,+∞)上以2为周期的函数,对k ∈Z , 用I k 表示区间(2k -1, 2k +1],已知当x ∈I 0时,f (x )=x 2,求f (x )在I k 上的解析式。

【解】 设x ∈I k ,则2k -1<x ≤2k +1, 所以f (x -2k )=(x -2k )2.又因为f (x )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 所以当x ∈I k 时,f (x )=f (x -2k )=(x -2k )2. 例6 解方程:(3x -1)(15692++-x x )+(2x -3)(131242+-x x +1)=0. 【解】 令m=3x -1, n =2x -3,方程化为m(42+m +1)+n (42+n +1)=0. ①若m=0,则由①得n =0,但m, n 不同时为0,所以m ≠0, n ≠0.ⅰ)若m>0,则由①得n <0,设f (t )=t (42+t +1),则f (t )在(0,+∞)上是增函数。

又f (m)=f (-n ),所以m=-n ,所以3x -1+2x -3=0,所以x =.54ⅱ)若m<0,且n >0。

同理有m+n =0,x =54,但与m<0矛盾。

综上,方程有唯一实数解x =.543.配方法。

例7 求函数y =x +12+x 的值域。

【解】 y =x +12+x =21[2x +1+212+x +1]-1 =21(12+x +1)-1≥21-1=-21. 当x =-21时,y 取最小值-21,所以函数值域是[-21,+∞)。

4.换元法。

例8 求函数y =(x +1+x -1+2)(21x -+1),x ∈[0,1]的值域。

【解】令x +1+x -1=u ,因为x ∈[0,1],所以2≤u 2=2+221x -≤4,所以2≤u ≤2,所以222+≤22+u ≤2,1≤22u ≤2,所以y =22+u ,u 2∈[2+2,8]。

所以该函数值域为[2+2,8]。

5.判别式法。

例9 求函数y =434322+++-x x x x 的值域。

【解】由函数解析式得(y -1)x 2+3(y +1)x +4y -4=0. ① 当y ≠1时,①式是关于x 的方程有实根。

所以△=9(y +1)2-16(y -1)2≥0,解得71≤y ≤1. 又当y =1时,存在x =0使解析式成立, 所以函数值域为[71,7]。

6.关于反函数。

例10 若函数y =f (x )定义域、值域均为R ,且存在反函数。

若f (x )在(-∞,+ ∞)上递增,求证:y =f -1(x )在(-∞,+ ∞)上也是增函数。

【证明】设x 1<x 2, 且y 1=f -1(x 1), y 2=f -1(x 2),则x 1=f (y 1), x 2=f (y 2),若y 1≥y 2,则因为f (x )在(-∞,+ ∞)上递增,所以x 1≥x 2与假设矛盾,所以y 1<y 2。

即y =f -1(x )在(-∞,+ ∞)递增。

例11 设函数f (x )=42314++x x ,解方程:f (x )=f -1(x ).【解】 首先f (x )定义域为(-∞,-32)∪[-41,+∞);其次,设x 1, x 2是定义域内变量,且x 1<x 2<-32;231422++x x 231411++-x x =)23)(23()(51212++-x x x x >0, 所以f (x )在(-∞,-32)上递增,同理f (x )在[-41,+∞)上递增。

在方程f (x )=f -1(x )中,记f (x )=f -1(x )=y ,则y ≥0,又由f -1(x )=y 得f (y )=x ,所以x ≥0,所以x ,y ∈[-41,+∞).若x ≠y ,设x <y ,则f (x )=y <f (y )=x ,矛盾。

同理若x >y 也可得出矛盾。

所以x =y . 即f (x )=x ,化简得3x 5+2x 4-4x -1=0, 即(x -1)(3x 4+5x 3+5x 2+5x +1)=0,因为x ≥0,所以3x 4+5x 3+5x 2+5x +1>0,所以x =1. 三、基础训练题1.已知X ={-1, 0, 1}, Y ={-2, -1, 0, 1, 2},映射f :X →Y 满足:对任意的x ∈X ,它在Y 中的象f (x )使得x +f (x )为偶数,这样的映射有_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