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
max S max S
(1) 按讲义中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图; (2) 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 先使正向电压加至30伏以上,同时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② 将电压从0开始按要求依次加大做好记录; (3) 测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 ① 先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② 逐渐远离光源按要求做好记录; 实验步骤 (4) 测光电管的截止电压: ① 将双向开关换向; ② 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将电压调至“0”, 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记录此时的光 电流I ,然后加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刚好为“0”,记下电压值U ; ③ 使光电管远离光源(光源亮度不变)重复上述步骤作好记录。 数据处理
k
(a + b) sin ψ
k
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 ψ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 k=1,2,3,…级光谱 ,各级光谱 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 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如果已知光栅常数,用分光计测出 k 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ψ,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λ。 实验步骤 (1) 调整分光计的工作状态,使其满足测量 条件。 (2) 利用光栅衍射 测量汞灯在可见光范 围内几条谱线的波长。 ① 由于衍射光谱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 称地分布,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 ,应测出 +k级和-k 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 半即为实验时 k取1 。 ② 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 ,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 ,然后取其平均值 (角 游标的读数方法与游 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 ③ 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可以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 ④ 测量时,可将望远 镜置最右端,从 -l 级到 +1 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 数据处理 谱线 游标 左1级 (k=-1) 右1级 (k=+1) φ λ/nm λ /nm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力学参考答案解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学习力学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参考答案解析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力学问题的例子: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着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速度变为v。

求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物体在时间t内的加速度为a=(v-v0)/t。

将这个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m(v-v0)/t。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参考答案解析的作用。

首先,它告诉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这是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原理。

其次,它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和公式,帮助我们进行问题的求解。

最后,它给出了最终的答案,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m(v-v0)/t。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参考答案解析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解答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在解答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和所给的限制条件。

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其次,要善于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力学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定律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解答力学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过程。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逻辑推理是为了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计算过程是为了得到最终的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模拟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探讨与思索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1.详细原理2.注意事项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置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例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做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做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多样,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紧固。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展开。

它主要的用途是协助实验者不断地累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在以下数据中匚
1.力」樹氓件的标距2破坏右试件的标距
3.in载前试件的機截面直径4.破坏后虾口的最小直径
5.试件两端的载荷氐试件在戟荷作用下的变无量
".柯载的速厘s.卸討:的逗度
生弹性模量10.榻向变形因数
11.比例械膿乾荷L2.屈燃祓隈戟荷
强度桩限钱荷14,测试环境的溟度和显度
j~益祷铁拉伸片需郵幢的魏爲(输:\数据前面的苗号,中间用敷的泸隔井)0
(2)
2若佃蒔舸拉韩实验丢冃冒觀直的试件tH当权电匸lUUnum试件瑙截血的直径

3、压缩试件的形状应采用
[A]球形
[B:细长杆
*[C]短柱
[D]所列三种均可
解皐
[「正禍巻案为
歩忆斡的:^须做城轴托的用我,横竝面可惧是日旳或方羽,包拮止方世或长方形<■
2.11确蓉衰拘;lOinr或2五110
圆也拦仰试件的傑(标距〕与直径之比必倾是⑺诫1泓
4.
||第一粗I上一大题I下一黄题I最后大题II■靈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亲均可采用増量法。
5.
灯琲脚辭郴测撚希雜城斑请仙瞅融填遵林躺浪踰旻磔△"鈴•
载荷F (lcN)
AL (tun)
血増前(imi)
200
052
0.25
300
0 77
O2S
400
1.05
0.26
500
1 31
025
600
1.56
AL平均霑量(an)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整理
预习报告
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2.
隹力导测童中,对干载苟和怫贰试杵几榔形状祁惭时.为握蓟懂的柞岌常期用测膏法厂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基础力学实验绪论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

(正确)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

(错误)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 ,则f3=180HZ 。

(f1:f3=1:9)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

(错误)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

(错误)压杆稳定测试实验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强,μ越小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长,λ越大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4.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压杆稳定实验所需要的是:压杆稳定试验台 数字测力仪 计算机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 (i=h/sqrt(12)=2/sqrt(12)=0.577mm)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 ,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为E ,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2)(l EI μπ 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 ,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中南大学材基课后题答案

中南大学材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1.fcc结构的密排方向是,密排面是,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致密度为,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与点阵常数a的关系是;bcc结构的密排方向是,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原子的半径r与点阵常数a的关系是;hcp结构的密排方向是,密排面是,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致密度为,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原子的半径r与点阵常数a的关系是。

2.Al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其结构原子体积是,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四面体间隙数为。

3.纯铁冷却时在912e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结构转变为结构,配位数,致密度降低,晶体体积,原子半径发生。

4.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晶面和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面上的方向。

在hcp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晶面和晶向。

5.求和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第二章合金相结构一、填空1)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塑性,导电性,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2)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2);(3);(4)和环境因素。

3)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和。

4)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和。

5)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塑性,导电性。

6)间隙固溶体是,间隙化合物是。

二、问答1、分析氢,氮,碳,硼在α-Fe 和γ-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

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氮:0.071nm,碳:0.077nm,硼:0.091nm,α-Fe:0.124nm,γ-Fe :0.126nm。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纯金属的凝固1.填空1. 在液态纯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起伏和起伏。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二同向平行力简化的最终为一合力FR,则___。

(A)(B)(C)(D)参考答案:(A)2.水平梁受三角形载荷作用,分布载荷的最大值为,梁长为,与之等效合力的大小和位置分别是___。

(A),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B),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C),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D),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参考答案:(B)3.作用在图示支架上点A的三个力的合力为___。

(A),指向左上方,与水平线夹角(B) ,指向左下方,与水平线夹角(C) ,指向左上方,与水平线夹角(D) ,指向左下方,与水平线夹角参考答案:(B)4. 图所示水平力F作用在刚架的B点,不计刚架重量,支座A和D的约束力为___。

(A)(B)(C)(D)参考答案:(A)5. 已知某平面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一合力,若将此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其它任一点O简化,则主矢和主矩___。

(A)必有,必有(B) 必有,可能有(C) 可能有,可能有(D) 可能有,可能有参考答案:(B)6. 重为W的物块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对支承面的压力为P,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力为N,则三个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是___。

(A)(B)(C)(D)参考答案:(C)7.图所示外伸梁,不计自重,力单位为kN,力偶矩单位为,分布载荷单位为kN/m,长度单位为m,支座A和B的约束力为___。

(A)(B)(C)(D)参考答案:(A)8. 曲柄连杆活塞机构的活塞上受力F=400N。

如不计所有构件的重量,在曲柄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M是___才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A)(B)(C)(D)参考答案:(C)9. 某平面力系向A、B两点简化的主矩皆为零,则___。

(A)力系必平衡(B) 力系可能简化为力偶(C) 力系可能平衡(D) 力系向任意点简化的主矩必等于零参考答案:(C)10. 活动铰支座的约束力___。

(A)用两个互相垂直的约束分力表示(B)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指向可任意设置(C)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指向被约束的物体(D)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背离被约束的物体参考答案:(B)11.图所示___力对z轴之矩等于零。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第一次一、是非题1、×2、×3、√4、×5、√6、√7、×8、×二、选择题1、③2、①3、③,②三、填空题1、滚动支座和链杆约束,柔索和光滑表面接触,光滑圆柱铰和固定铰支座。

2、90°3、大小相等,指向相同,沿同一作用线。

4、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力系平衡条件及应用。

5、支座A,销钉A,销钉A,杆AC6、FBAyF TF'Cx2第二次(3-4页)一、是非题1、×2、√3、√4、×5、√ 二、选择题1、②2、②3、②,④4、③5、② 三、填空题1、F x =-40√2 , F y =30√2 , F z =50√2 .2、F x =-40F y =30√2 , F z =503、-0.69Ncm一、是非题1、×2、√3、×4、√5、√6、×7、√8、√二、选择题1、③2、④3、②4、②三、填空题1、一合力,一力偶。

四、计算题 1、解:KNF F F F KNF F F F KNF F F Rz RyRx 62.4101291060sin 45sin 17.2101291230sin 60cos 45cos 34.610129930cos 60cos 2223201222320122232-=++-+-=-=+++--=-=++--=∴ KNF F F F Rz Ry Rx R 14.8222=++=125)(,105)(,141)(===∧∧∧z F y F x F R R R2、)(↓='P F R0,,==-=AzAyAxMPb M Pa M第三次(5-6页)一、是非题1、√2、×3、√4、√5、√ 二、选择题1、①2、①,④3、③,③,④ 三、计算题1、F ′R =960kN, M B =0 则 120×0.2-960sin α×0.1=0 ∴ sin α=0.25 α=arcsin0.252、 选A 为简化中心F ′Rx =-F 2cos60°=-1kN F ′Ry =F 1-F 2sin60°=0则 KN F R1=',KNmM F M A321=-=mF Md RA3/='=该力系的合成结果为一合力F R一、选择题1、③2、①,⑤二、填空题1、(26,18)2、(-R/6,0)3、5a/6 三、解mx mx C C 94.05.15.254375.05.175.05.25.15045.1347.15.15.254325.115.2252403=++++⨯+⨯+⨯+⨯+⨯==++++⨯+⨯+⨯+⨯+⨯=四、解BBF BF BF第四次(7-8页)一、选择题 1、③ 2、④二、填空题1、大小√2m/a ,方向:与AB 连线方向成135°。

最新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预习与报告整理

最新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预习与报告整理

基础力学试验预习与报告整理1-1实验绪论预习报告
1-2实验绪论实验报告
2-1 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测定预习
2-2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3-1 简支梁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预习
3-2 简支梁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报告
4-1 金属材料扭转力学性能测定实验预习
4-2 金属材料扭转力学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5-1 纯弯曲弯扭组合实验预习
5-2 纯弯曲弯扭组合实验报告
6-1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预习
6-2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报告
7-1 数字模拟及演示实验预习
7-2 数字模拟及演示实验报告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篇一: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预习与报告整理基础力学试验预习与报告整理1-1实验绪论预习报告1-2实验绪论实验报告2-1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测定预习2-2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实验报告篇二: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基础力学实验绪论1.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

(正确)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

(错误)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则。

(f1:f3=1:9)2.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

(错误)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

(错误)压杆稳定测试实验1.关于长度因数μ2.关于柔度λ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4.机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h/sqrt(12)=2/sqrt(12)=0.577mm)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eI为e,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l)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1.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下表面测点处包含横截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2.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中性轴测点处包好横街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3.4.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与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相同5.为了测定实验圆轴表面的主应力,直角应变花可否沿任意方向粘贴?为什么?答:可以。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
max
∆I = I × 1.5%
max
,得到
V ∆U = 0.15V , U ∆ = 0.075 ; ∆I = 0.075mA, ∆I = 0.75mA ;
2 1 2
∆U
(3) 再由
2
∆I + ( 3I )
2
= uR
R
( 3V
u
,求得
R1
)
= × 1 , u = R2 9 10 Ω 1Ω ; (44 1) ± Ω
(2) 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 L /cm 1/L
2
20.0 0.002 5 19.97
25.0 0.001 6 12.54
30.0 0.001 1 6.85
I /µ A
25 20 15 10 5 0 -10 0 10 20 30 40 50
伏安特性曲线
照度与光电
流曲线 (3) 零电压下的光电流及截止电压与照度的关系
0
λ 0 x λ0

其中
2
(
)
⎤ ⎡ ∂ + (a b)sin ϕ
u(λ) = =
1 600 ×
⎢ ⎣
∂ϕ

× × . cos15 60 180 092
u ϕ⎥ = a+ ϕ ( ) ( b) | cosϕ | u( ) ⎦ π
=0.467nm ; U =2×u(λ) =0.9 nm
1.
最后结果为: λ=(433.9±0.9) nm 当用钠光(波长λ=589.0nm)垂直入射到 1mm 内有 500 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试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光谱?并 请说明理由。 答:由(a+b)sinφ=kλ ∵φ最大为 90º 又∵a+b=1/500mm=2*1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基础力学实验绪论
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

(正确)
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

(错误)
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
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 ,则f3=180HZ 。

(f1:f3=1:9)
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

(错误)
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

(错误)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
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强,μ越小
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长,λ越大
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
4.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压杆稳定实验所需要的是:压杆稳定试验台 数字测力仪 计算机
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 (i=h/sqrt(12)=2/sqrt(12)=0.577mm)
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 ,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为E ,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2)
(l EI μπ 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 ,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
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1.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下表面测点处包含横截面
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2.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中性轴测点处包
好横街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3.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选择与被测试件相同的材料
4.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与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相同
5.为了测定实验圆轴表面的主应力,直角应变花可否沿任意方向粘贴?为什么?
答:可以。

因为应力圆是点圆外,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单位的位置都是唯一的,因此不论直角应变花沿哪个方向粘贴,只要测出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三要素,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

6.在弯扭组合表型的电测实验中,在圆轴的同一个横截面的外表面处布置三个直角应变花,起重A和B位于上下表面处,C位于水平直径的一个端点处,每一个直角应变花夹在中间的一个应变片都与轴线方向重合,应变花中的每一个应变片都用一个数字来命名,如下图所示:
(1)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的弯矩的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的应变值?
答:2;5
(2)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扭矩的值(不计弯曲切应力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的应变值?
答:7;9
纯弯曲实验
1.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施加初始荷载的目的是预热仪器、消除接触缝隙。

2.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才用分级加载的目的是消除电阻应变仪的初读数造成误差。

3.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消除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干扰。

4.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测点读数“调零”的工作应该在加初始荷载后进行。

5.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能正确检查实验结果的“线性”规律的是同一测点的线应变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比例关系、不同测点的线应变在同一级载荷作用下的沿梁高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受拉和受压区测点线应变的正负关系和对称性、中性层处测点的线应变是否等于零。

6.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纯弯梁电测实验所需要的是电阻应变仪;预调平衡箱;弯扭试验台。

7.纯弯曲电测实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C界面上的剪力Fs=0;弯矩M=1/2Fa
8.图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Iz=bh3/12;弯曲截面系数Wz=bh2/6。

9.在正弯矩的作用下弯曲正应力沿梁高的分布规律是。

10.中性层处测得的纵向线应变不为零的原因是中性层处的应变片
粘贴的位置不准确。

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对于没有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用( ) 来表示该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则正确的名义屈服极限的图为:(3)
2.测定E的实验中施加初级荷载的目的是预热仪器和消除接触缝隙
3.测定E的实验中,试件两端施加的荷载应控制在比例极限内
4.材料拉压力学性能实验需要哪些仪器、设备和工具?
答:钢板尺、游标卡尺、电子万能试验机、计算机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行为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四个阶段
6.低碳钢拉伸的三个重要强度指标为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
7低碳钢拉伸的两个重要塑性指标为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8.低碳钢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和破坏后试件的标距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破坏后断口的最小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屈服极限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9.低碳钢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时间两端的荷载时间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屈服极限荷载
10.铸铁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11.铸铁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12.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1)
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3)
铸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4)
13.低碳钢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A)
铸铁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C)
铸铁压缩至破坏时的断口形状为(D)
14.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应力又称为名义应力,它
是由试件受到的轴向拉力除以加载前试件横截
面的初始面积得到的
15.低碳钢拉伸时的名义应力比试件横截面上的实
际应力大(错误)
16.低碳钢拉伸时用名义应力替代实际应力偏于安
全的(正确)
金属材料扭转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扭转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有:游标卡尺扭转试验机
2.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E、切变模量G和横向变形因素(泊松比)v之间的关系是:
3.实心圆轴直径a,该圆轴横截面的极惯性矩Ip=πd4/32 扭转截面系数Wp=πd3/16
4.扭转实验测定中切变模量G采用增量法减少测量误差
5.每一级测定切变模量的计算公式是
6.铸铁圆轴受图示外力偶的作用至破坏,则断口的大致位置为(1-1线)
7.对于低碳钢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的形状为[D]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超过了
材料抗剪强度
8.对于铸铁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形状为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45°的斜截面上拉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