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工业工程).

数据库(工业工程).

Prin ciples of Database

The first chapter is overall of database, such as the database is in accorda nee warehouse with the data structure to orga ni ze, store and man age the data.

第一章是对数据库的总体介绍,如数据库是按照仓库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

Second chapter: There are three data models in the database. Con ceptual model is to set up con ceptual model to data an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view of uses. Logical model i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 data. The physical model is the way in which the data is stored in the computer. And data base system has the three-schema architecture. The exter nal mode for the user is con verted to a logical mode by mapp 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mapping into a computer- oriented physical model. Therefore, the data has a logical in depe ndence and physical in depe nden ce. The most com monly used in logical models is relati on ship model.

第二章:数据库中有三种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是根据使用视图对数据和信息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模型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方式。数据库系统采用三模式体系结构。用户的外部模式通过映射转换为逻辑模式,然后通过映射转换为面向计算机的物理模型。因此,数据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逻辑模型中最常用的是关系模型。

The third chapter-the creati on of a database system: There are seve n stages in the developme nt of database system: user needs analysis, conceptual structure design, logical structure design, physical structure desig n, database structure creati on, database applicati on behavior desig n and desig n and impleme ntati on and database operati on and maintenan ce.

第三章数据库系统的创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分为七个阶段: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创建.数据库应用行为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数据库的

操作与维护。

After an alyz ing the user requireme nts, draw En tity Relati on ship Diagram diagram to impleme nt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design.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E-R diagram is transformed into a relational model, and the relational model is normalized by normalization theory. Finally, it is optimized. And then accord ing to the selected database man ageme nt system provided by the storage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the logical model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torage structure and methods. Fin ally, the use of SQL stateme nts to achieve the creati on of the database.

在分析用户需求后,绘制实体关系图.实现概念结构设计。将E-R图的槪念结构转化为关系模型,利用规范化理论对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最后,对其进行了优化。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提供的存储结构和方法,为逻辑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方法。最后,利用SQL语句

实现了数据库的创建。

基础工业工程 易树平知识点

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制造过程(也称为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也成为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它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如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食品、军工、航天等。 表生产运作类型及其特点 生产方式概念特点分部行业 离散型制造(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指以一个个单独 的零部件组成最 终产品的生产方 式。 车间任务型(Job-Shop)生产是指企业生产的同时在 几个车间交叉进行,生产的零部件最终传送到装配 车间装配,装配好的成品由质量部门监测,合格件 出厂交付市场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主要适用于单 件、小批量)。特点是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 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 方式布置,将功能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按空间和行政 管理的隶属关系组建生产组织,形成诸如车、刨、 铣、磨、钻、装配等工段或班组。 流水线型(Flow-Shop)生产是指加工对象按事先设 计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的经过各个工位(工作地), 并按统一的生产节拍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的 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其基本特征有:①工作地专业 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生产;②生产按节拍 进行,各工序同时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 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作的工作地 (或设备)数比值相等,即流水生产线上各道工序 的生产能力是相等的;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即加 工对象全部在线上连续加工,不接收线外加工,且 工作地(设备)按工艺顺序成线状连续排列,加工 对象在工序间单线流动,各工序作业有先后顺序约 束,生产过程连续而均衡地进行。 机械加 工、仪表 仪器、汽 车、服装、 家具、五 金、医疗 设备、玩 具生产 等。 流程型制造 (Flow Manufacturing)指通过对于一些 原材料的加工, 使其形状或化学 属性发生变化, 最终形成新形状 或新材料的生产 包括重复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又叫大批量 生产)和连续生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区 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 诸如石 油、化工、 钢铁企 业。

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初工业工程的主要应用在制造业。当今社会, 工业已成为社会各产业的集合, 因此IE 迅速从制造业发展到各产业领域, 甚至包括服务业、现代农业乃至行政公共事业。 <1>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国际上还有人提出了全面工业工程(To tal Industrial Eng ineering, T IE ) 概念。其思想是指当今IE 已不是仅仅在工作研究或设施设计方面的独立应用来解决企业的问题, 而是面临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上世纪90 年代IE 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已经完全产业化, 不仅仅在制造业广泛应用, 更重要是在建筑工程业、服务行业, 诸如旅馆、饭店、医疗卫生、体育、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美国IE 应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全美医疗保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而上世纪90 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几乎全部转入大陆, 香港在60 年代随外资进入而引进的工业工程, 目前主要是在服务行业, 非常有效。香港工业工程师学会会长莫如虎先生指出,“服务业也是一种产业, 也有其产品, 制造和销售过程, 也可用IE 在制造业成功的方法来应用于服务业。”香港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信息化推动工业工程的创新 现代工业工程的显著标志之一, 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现代信息系统技术辅助解决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发达国家在IE 应用方面, 从最初的方法研究、时间研究、物流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人机工程研究, 发展到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CAD ?CA PP? CAM ?FM S?C IM S? AM 研究, 今天在新经济时代又发展到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网络化制造、网络化电子商务等新的管理式的研究。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推动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可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 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 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经济发展产生 巨大的推动效应。为满足信息化的需要, 工业工程本身也要不断进行知识技术创新,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 向更高的技术层次演进, 两者相互促进。 <3>服务管理 服务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工业工程在服务系统的一般性问题研究、服务设计、服务研发管理、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作业管理、服务绩效管理, 应用的领域除了服务业外, 尚及于政府为民服务与电子化政府等; 并在网络环境下, 设计及管理新的服务系统。如电子商务、顾客关系管理等新的企业服务管理。 <4>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工程 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方式将是不断地快速开发出新的物质产品和知识产品。针对我国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基础(工作研究):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工作衡量)2大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减少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并制定各作业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研究目的是减少工作量,建立更经济的作业方法;时间研究旨在制定相应的时间标准。 设施规划与设计:对系统(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面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方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生产要素和各子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门)按照IE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 涉及SE、OR、工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效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生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生产系统有效地运行。包括生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生产与作业计划、生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采用的方法: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EOQ)、经济生 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生产资源计划MRPⅡ和准时制JIT。 工程经济:IE必备的经济知识,既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整个生产系统的经济性研究、多种技术方案的成本与利润计算、投资风险评价与比较等,为选择技术先进、效益最高或费用最低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包括:工程经济原理、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可靠性研究、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价值工程:寻求高效益、低成本方案,主要用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包括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进行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各项工作,核心是为了到达规定的质量标准,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预防不合格品产生。 内容包括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代质量管理-保证,生产保证、全面质量控制TQC与全面质量控制TQM。可靠性技术是现有系统有效运行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可靠性概念、故障及诊断分析、使用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维护与保养策略等。 工效学:又称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或人因学(Human Factors)或人机工程(Ergonomics),它综合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社会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研究生产系统中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科学,是IE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专门知识。 通过对作业中的人体机能、能量消耗、疲劳测定、环境与效率的关系等的研究,在系统设计中科学地进行工作职务设计、设施与工具设计、工作场地布置、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使作业人员获得安全、健康、舒适、可靠的作业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承诺感、对组织献身和忠诚、良好的沟通才能与能力、社会责任感、专业技术技能和感受变化敏感程度)。 管理信息系统:它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用户计算机综合系统,是现代IE应用的重要基础与手段。 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现代制造系统: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包括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答: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4.IE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 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答:IE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所以,IE是一门工程学科。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1.IE与管理。IE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 2.IE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现代IE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学。 7.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答: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的学科范畴: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运筹学、工效学。应用领域:制造业建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一、工业工程八大浪费: 1.过量生产的浪费 2.库存的浪费 3.等待的浪费 4.搬运的浪费 5.加工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7.产品缺陷的浪费 8.管理的浪费。 二、什么是5W2H: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某项工作的原因Who:参加某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三、IE七大手法: 1.作业分析 2.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 3.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 4.时间分析 5.嫁动分析 6.布置搬动分析 7.生产线平衡。 四、价值工程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V=F/C V:价值 F:功能C:成本。 五、工业工程的定义: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六、工业工程(IE)的主要范围 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七、工业工程专业词汇(英汉):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人类工效学: Ergonomics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物流:Logistics LP: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LB:Line Balancing(生产线平衡)CT:Cycle Time

工业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

工 业 工 程 在 低 碳 生 产 生 活 方 面 的 应 用 班级:机械0904班 姓名:潘晓琳 学号:2009010112

工业工程在低碳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班级:机械0904班姓名:潘晓琳学号:2009010112 一、引言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如何从科技的角度达成低碳生产生活,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正文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一)离散型制造企业:(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至少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企业: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浪费严重,无效劳动普遍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①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②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③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一)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二)按生产系统的运作结果分类:狭义生产率,广义生产率。(三)按生产率测评层次和对象分类:国民经济生产率等。(四)按生产率测评的方式分类:静态生产率,动态生成率指数。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外部:①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②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内部:①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②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③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④人事策略

工业工程面试基本的知识点

一、工业工程:用系统工程学及管理学的思想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界面进行分析、设计、优化以解决用低成本与高质量的实现矛盾问题。 二、IE八大应用范围:工程分析、价值分析、动作研究、工作标准、时间研究、时间标准、工厂布置、搬运设计 三、工业工程八大目标:可获利性(Profitability)、有效性(Effectiveness)、高效(Efficiency)、适应性(Adaptability)、响应性(Responsiveness)、高质量(High Quality)、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经济可承受行(Economic Affordability)。 四、工业工程八大意识:1、以人为中心意识2、问题改革意识3、全局意识4、简化意识5、成本效益意识6、快速响应意识7、持续改进意识8、创新意识。 七、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八、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最长工序时间*人数) (其中:最长工作时间(pitch time)=生产线循环周期(cycle time)简称:CT) 十三、6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十四、现场管理七大理论与方法:约束理论(TOC)、准时制生产(JIT)、协同商务(CC)、并行理论(CE)、柔性制造(FMS)、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 十六、动改法ECRS原则:必要性原则(Eliminate)、可行性原则(Combine)、重新排列原则(Rerange)、化简原则(Simple) 二十、JIT四个成功实施原则:消除浪费、员工参予决策、供应商参予、全面质量管理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一.工业工程八大浪费:1、过量生产的浪费;2、库存的浪费;3、等待的浪费;4、搬送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7、产品缺陷的浪费;8、管理的浪费。 二、什么是5W2H: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Why:做某项工作的原因Who:参加某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How:用什么方法进行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三、工业工程七大手法:1、作业分析;2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3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4时间分析;5稼动分析;6布置搬动分析;7生产线平衡 五、工业工程的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六、工业工程(IE)的主要范围: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八、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CT))*100=(∑ti/(人数*CT))*100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转型中的应用研究2.doc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转型中的应用研究(2) 2.工业工程方法在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方面的优势。作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方法在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成功转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从工业工程学科在我国发展的7个主要方向可见一斑。 (1)运筹学与运作管理。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通过对运筹思想的大力推广,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结合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东、中、西部地区的相关产业特色,全面带动制造业健康平衡发展。 (2)工效学与人因工程。人因学是一门探讨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问,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工具、设备、机器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到人的事物及环境。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民工荒”问题已日益突出。出现“民工荒”并不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出现紧缺,也不是因为劳动力人员信息流通不畅,而是因为目前企业支付给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的待遇过低,并且基本没有企业工程、人员与机器、人员与生产环

境的关系等方面的人本考虑。工效学和人因学就是要求企业以人为本,注重和谐。 (3)生产系统工程。生产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应用,其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生产领域,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 生产系统工程在制造业领域的运用显而易见,毋庸置疑,要想真正在世界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引领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对自身的生产系统进行创新优化。 (4)物流工程。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过程、批发、销售以及回收整个链上的实物流及信息流。它通常以运筹学作为基础与工具,分析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等,而物流信息化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 绿色物流与低碳经济是今后的社会发展方向,我们应抓住我国目前产业调整、制造业转型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使企业在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都做到高效、畅通,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行业内多家企业以及全国各个产业之间的各项资源、信息配置,从而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为今后低碳经济的布局铺平道路。 (5)企业集成与信息化。企业通过信息集成,将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人与组织以及科技相结合,使之能够进行协调的工作,以优化实现由企业管理所制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业大量面对外向型经济,其企业

信息技术对工业工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于工业工程的影响 摘要:工业工程( IE)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它的显着特征。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工业工程所涉及的诸多内容体系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和关键作用,现代工业工程已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 关键词:工业工程信息技术生产力应用 1关于工业工程 1.1工业工程的概念 工业工程(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它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是以规模化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优化生产系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为追求目标,在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1.2工业工程的分类 工业工程分传统IE和现代IE。传统IE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IE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 2信息技术对于工业工程的影响 2.1工业工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种类日渐多样化,促使了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和产品寿命周期日益缩短。这种生产经营环境迫使企业从过去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始终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中普遍采用通

工业工程专业在航空制造业的作用

工业工程专业在航空制造业的作用 说起工业工程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我们直接会想到的往往是标准工时的核算、新厂房的设计、作业现场的改善、以及人机作业的分析等这些传统的IE技术,它们在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使用得尤为频繁。而像丰田汽车、富士康等应用这类IE技术最为成功的公司成为许多制造型企业推崇的业界标杆,或者工业工程老师研究的对象。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各地政府提出的加快淘汰落后制造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转型等一系列政策,工业工程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价值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上海、天津等东部沿海大城市,大量工厂纷纷关闭、搬迁或转型,直接导致大量员工下岗或改行,同时导致这些城市的高校中,工业工程专业的吸引力远远落后于金融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等热门专业。 那么,工业工程专业的前途在哪里?略微仔细地了解几家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先进制造型企业,不难发现:所谓先进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

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先进制造业中的“先进”二字,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认识: 1产业先进性:即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 2技术先进性:“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从这个观点看,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是非高新技术产业莫属,传统产业只要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同样可以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3管理先进性:无论哪种类型的制造业基地,要冠以“先进”两字,在管理水平方面必须是先进的。不能想象,落后的管理能够发展先进的产业和先进的技术。 由此可见,一贯强调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业工程在先进制造业中也是大有前途的,只是不能把研究对象局限在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上,而是应该针对半导体、生物化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行业的特点,强调一些工业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使工业工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想要在先进制造业中成功推广IE技术,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流程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大规模数据的自动生成使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彻底量化成为现实。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工业工程(IE)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其不同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程,它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并且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学习工业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则是工业工程的入门级书籍,此外还应学习《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物流工程》等书籍。 1.定义 对于工业工程,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对其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而日本IE协会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从美国的工业工程定义当中,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善,使之达到最佳的生产或服务目的。而日本所做的定义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了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2.知识结构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则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的主要技术则分为两大部分,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又称基础IE) 方法研究是以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一种技术。其特点包含求新意识、整体优化的意识、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题目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 2、1MOD=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 合并,重排,简化. 6、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7、动素分析(Therblig)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7种.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9、工业工程-‘IE’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机械设备,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加工) ◇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PTS 法。MOD法中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工业工程作业-谈谈工业工程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工业工程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新钢班刘强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要想实现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促进,就必须要针对工业工程进行综合的利用,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工业工程的控制和管理,以更好的实现对制造企业的产品的质量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工业工程;制造企业;企业管理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制造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制造业的相关的管理技术的控制,就必须要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改革,即根据工业工程的系统对现有的企业的制造过程进行优化,以更好的实现对技术的投资和利用,实现对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1、工业工程内涵及必要性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首次正式提出工业工程定义。其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这一定义被广泛应用,甚至有人沿用至今。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引入工业工程,并结合自己本国的经验,将工业工程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不论是经典工业工程还是现代工业工程,都有一整套实用性极强的技术和方法,卓有成效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合理化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但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业工程着眼于整个系统的优化,目的是取得整体的最佳效益。工业工程是一项收获十分显著的技术。它的突出特点是投入少、产量高、见效快。许多企业甚至不必投资,只需通过生产要素重组,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操作方法,整顿工作现场秩序,并对这一切加以标准化就能把潜力挖掘出来,显著地提高效率和效益。这项技术正是我们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所必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

工业工程VS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VS机械工程 一,工业工程 1)什么是工业工程(IE) 工业工程(IE)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一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上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其经济发展都与其雄厚的工业及其工业工程(IE)的实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工业工程(IE)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计算机、航空工程一起,并称为七大工程,可见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工业工程(IE)在上述工业化国家受到了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其原因就是因为工业工程(IE)直接面向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它与数学、人因学、经济管理、各种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系统工程为哲理,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用工程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的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工业工程(IE)是唯一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因此成为其它工程所不能替代,同时又对其它工程互补性很强的一项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如任何一门工程技术一样,工业工程(IE)也有其代表性成果,如:在生产系统领域,一直主导工业发展的“生产模式”。工业工程(IE)最早期的成果就是“福特生产方式”,它是以大规模的流水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这一生产模式主导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工业进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工业发展的长期实践、认识与研究,在近三十年里,各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层出不穷,如对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及至全世界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具有美国信息时代生产制造特征的敏捷制造方式(Agile Manufacturing),以及现在人们谈论很多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Mass Customization)。这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极大地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作,通过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改变和发展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从而推动了全人类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 2)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IE学科产生、应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实践历史,由于侧重面和时代的不同,国内外有关工业工程师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5种,即:“工业工程师是这样的人,他们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是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助手;是管理与技术、经理与工程师们、部门与部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沟通者和协调人;同时,他们也是区别于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而有自己独立和具体业务的专业工程师;而且他们还是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并能够及时接受、倡导、推进暂时一般人尚难接受或还未意识到的、没有一定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新策略的高参、革新者或“不管部长”。 上述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工业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其核心或最基本的是第1种说法,即工业工程师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换言之,工业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以某一系统为对象的优化设计/再设计工作,从而使输入系统的人力与其他各种资源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精)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 IE 工业工程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合格为 90分,满分 160分班组:员工姓名:测试成绩: 一、填空题 : (共 50题,每题 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正常评比 *(1+放宽率 2、 1MOD =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 (ECRS取消 , 合并 , 重排 , 简化 . 6、人体的动作分为 5等级 .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 17种 .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 9、工业工程 -… IE ? 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 机械设备 ,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 ---(加工◇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AIIE于 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 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 IE 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 (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 PTS 法。 MOD 法中 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23、 IE 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4、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分析。 25、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 工業工程是一个解决整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问题的工程学科。运用工业工程中流程程序分析对W公司发动机装配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制作工序的流程程序图,并通过5W1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对装配流程进行改善,取得显著效果。 标签:工业工程;流程程序图;改进 1 发动机装配流程现状描述 发动机是三轮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轮车的动力装置,对工序的工艺有严格的要求。发动机装配发动机与各个零件的组装,并连接主装配线,经过调查发现,现有工艺存在工序不合理和等待过多的问题。 2 W公司发动机装配流程的具体改善 通过在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以及后期的录像观察分析,可以将发动机部装区的整个装配的流水线作业分成23 道工序,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绘制发动机的流程程序图1。依据5W1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制定改善方案。 2.1 制定改善方案 发动机的装配流程程序改善是在动作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加工、搬运、检查、等待和储存5个方面进行优化改善。根据ECRS原则,对现有流程进行改善分析:(1)合并步骤1和5,拆开发动机包装并直接用托盘放至底部支撑材料;(2)步骤1和5合并,可以取消步骤4的等待时间;(3)对步骤8加工固定螺丝进行简化,因为螺丝为标准件,质量和规格都符合要求,没必要加工,可以直接拧紧螺丝即可;(4)简化步骤8,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不需等待,所以取消步骤9的等待时间;(5)可以同时安装进气管和进油管;(6)取消步骤19。 2.2 改善效果分析 通过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加工次数从9次减少为7次,加工时间从77.79s减少为50.04s。 (2)搬运次数从7次减少为5次,搬运距离从原来的29.52m缩减为现在的16.04m,搬运花费的时间从原来的140.55s减少为116.34s。 (3)等待由原来的4次减少为0次,检查时间从原来的85.03s减少为0s。 3 总结

(完整word版)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区别

现代IE与传统IE 的对比 姓名: _ 学号: ___ 专业:工业工程_____

目录 一、工业工程的概念.............................................. - 1 -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 1 - 三、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 - 3 - 3.1、几个相同............................................... - 3 - 3.2、几个区别............................................... - 3 - 四、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与方法...................................... - 4 - 4.1、现代工业工程环境的新变化............................... - 4 - 4.2、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理念............................ - 4 - 4.3、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新特征............................ - 5 - 4.4、现代工业工程先进在制造系统............................. - 5 - 4.5、现代工业工程创新体系-系统层............................ - 6 - 五、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 7 - 5.1、新的工业工程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 - 7 - 5.2、现代工业工程应用日趋复杂化............................. - 8 - 5.3、生产方式的精益化和敏捷化............................... - 8 - 5.4、深度探索现代企业系统的人本化........................... - 8 - 5.5、工业工程研究手段不断涌现...............................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