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蓬莱神话_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_曹林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卷第2期2002年4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15 No.2

Apr.,2002

“蓬莱神话”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

曹林娣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蓬莱神话所构想的海中仙岛神山,强烈地反映出不屈不挠的原始生命信仰,中华先民对生命的眷恋和对生命永生的渴望,秦汉帝王通过“一池三岛”的园林仙境布局,将神话仙境搬到了人间,并成为日本园林仙境布局的直接蓝本。反映了人类对超越生命、与天地同存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反抗死亡的人本精神。

[关键词]蓬莱;中日园林;一池三岛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2)02-0214-05

中华原始先民的思维经历了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同的历程,但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华夏文明,早在先秦时代就呈现出人本主义的奇光异彩。在鬼神权威至上的殷商时代,透过“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巫风,我们看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敬天事神的西周时代,祭祀之后,是对人主的祈寿颂祷,他们“或献或酢,或燔或炙”,安乐暇逸;东周更重人事,不向鬼神乞怜,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如子产不听裨灶禳火,晏子反对禳祭彗星等。伴随着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提高,中华先人在世界上最早将神话中的“蓬莱仙岛”等仙境,建到了人间。

中华原始初民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1](P92-94)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起源、宇宙模式、万物关系、乃至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等综合意识,往往是通过原始宗教和神话表现出来,反映了先民蒙昧的、幼稚而天真的思维方式,它充满了幻觉的作用,从这些先民不自觉的艺术创造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把自然物拟人化,并把自然物视为有生命的实体。中华先民是原始多神教,宗教崇拜的对象十分广泛,它们认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无疑最先闯入了他们的精神领域。

自然崇拜中,天地山川崇拜是核心,他们对天地山川,因畏惧而产生崇拜,故他们对这些神明威灵敬仰之,礼赞之。《汉书·郊祀志》曰:“郊祀社稷,由来久矣。”《礼记·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居住在沿海水滨的先民,对烟波茫茫的浩淼海洋有着崇拜敬畏的心理。何况,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能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奇异幻景,北宋的科学家沈括也大惑不解,他曾在《梦溪笔谈·异事》中描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即使在今天,登上始建于北宋嘉年间的蓬莱阁,北望长山列岛,虚无缥缈,东北海疆,澄波万里,“蜃楼疑海上,写道没云中”,也依然能唤起人们的无穷遐想,何况在生产力低下、科学迷茫的远古时代!遂产生了具有海岸地理型特色的蓬莱神话体系。

《山海经·海内北经》曰:“蓬莱山在海中。”旧题王嘉的《拾遗记一·高辛》载:“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洲也;形如壶器。”《海内十洲记》记载说:蓬莱周围环绕

[收稿日期]2001-10-18

[作者简介]曹林娣(194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着黑色的圆海,“无风而洪波万丈”;方丈山“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瀛洲山“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名之为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列子·汤问》记载:

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

海中仙岛地方平旷,洪波万丈的黑色圆海成为天然的护山屏障,山上既有可供人类居住的豪华宫阙台观,赏玩的苑囿,那里有晶莹的玉石、纯洁的珍禽异兽,又有食之可以令人长生不死之神芝仙草、醴泉和美味的珠树华食。物质生活富裕华贵,精神生活充实纯洁,而且,这种生活是一种永恒的享受。

蓬莱神话正是神仙说的形象图解。《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抱朴子·对俗》说,长生是仙人的基本特征。正如日人德忠在《道教史》第一章中所说:“在地球上使自己生命无限延长,这就是神仙的主场。似乎可以认为现实的人们所具有的使天生的肉体生命无限延长并永远享受快乐的欲望,便产生了神仙说这样的特异思想。这种思想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早在战国中期,我国燕齐一带就出现了一批神仙方士,大肆渲染蓬莱神话,宣传长生不老之说,随后产生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也将三岛和五岳十洲以及洞天福地等说成是长生成仙者的人间“仙境”。道教所指“三岛”最早也是指蓬莱、瀛洲、方丈,后来遂有昆仑、方丈、蓬莱并附录沧浪、扶桑二岛等说。诚如赵有声等在《生死·享乐·自由》中所说:“道教的奇特就在于它保留了这种`不屈不挠'的原始生命信仰,保留了这种`人类最早的最大的反抗'———反抗死亡!”

蓬莱神话是原始人类童年文化心态的象征,他们显然还不能在理性上认知自然,但是在表现初民对山岳和天体崇拜的同时,已经强烈地反映出人类对人生命的眷恋和对生命永生的渴望。

最早最有实力去履行实践这种“反抗死亡”的是战国时代的诸侯和秦皇汉武,他们都有“不屈不挠”的寻找“不死药”的活动。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上有不死之药……其物、禽兽皆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二周而亡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成为与东地中海的罗马、南亚次大陆的孔雀王朝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为中国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帝。“帝”,在远古时代可指部族联盟的领袖,《孟子·公孙丑上》曰:“(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于帝,无非取於人者。”在三代是指已经死了的君主(《礼记·曲礼下》),此后则一般特指最高天神“天帝”的,他是宇宙万物也是人类的主宰,《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当然是长生不死的了。“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王”而为“帝”,成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便想如天帝一样,长生不死,成为不老不死的神仙,享受人间无穷的欢乐,掌握永远的权势。于是,他一面听信方士们的谎言,自称“仙真人”,行动诡秘,一面派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去寻找神话中的神山,采长生不老之药。据明代李言恭、郝杰编撰的《日本考》,言其“求仙不得,惧诛,止夷、澶二州,号秦王国,属倭国,中国总呼曰徐倭,非日本正号”。[2](P41-42)蓬莱神话臆造的神灵生活环境中,已经具备了后世造园的几个基本要素:山、水、石、植物、建筑,而且其布局形式是山、池的结合,只是它们都笼罩在万物有灵的光环中,活跃在其中的也都是“神”而不是“人”。秦始皇既认为自己是“仙真人”,便泯灭了“人”“神”之别,于是,他首先运用蓬莱神话系统所提供的仙海神山想象景观,将之建于苑囿内,据《三秦记》载,秦始皇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由此,水体、山体和建筑成为鼎足而三的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要素。

“一代雄主”的汉武帝,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受骗于方士,却依然笃信海中有生长不死药的神山仙苑,不断派人前去寻求,希望找到令人可以长生不老的灵药,他自己则多次东临大海,遥想位于神秘大海中的缥缈仙岛。读了一篇《大人赋》竟也会感到飘飘若仙;同时,武帝凭借大汉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将秦的上林苑扩建为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的规模更加宏大的建筑群。此后,武帝又听从粤巫勇之言,于太初元年(前104)在长安城外造起了千门万户的建章宫,并于宫北面造太液池,据《史记》、《三辅皇图》等书记载,“言其浸润所及广也”,故名太液。池广十顷,中有渐台,高二十余丈,上有殿阁之属。太液池中筑起几座小山,名之曰瀛洲、方丈、蓬莱、壶梁,象征自己见到的海中三神山,形成了“一池三岛”布局,将自己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予以实现。

尽管秦皇魂归沙丘、汉武帝茂陵草长,神仙梦相

215

第2期 曹林娣:“蓬莱神话”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