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月光启蒙》教案3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一、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是一本立足新课标、贴近生活、注重思维的语文教材。
本册语文教材共分十个单元:第一单元“欢乐寒假时”; 第二单元“变幻无常的天气”;第三单元“快乐的生日会”;第四单元“神奇的动物世界”;第五单元“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第六单元“石头、剪刀、布”;第七单元“爱心与友情”;第八单元“海豚的传说”;第九单元“闹鬼的11号房”;第十单元“快乐的演出”。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在《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石头、剪刀、布”中探究月亮现象的教学活动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月亮的形态、大小、颜色、位置、运动等基本特点;2.了解月亮的影响因素,如日地月的关系;3.了解月亮与人类的关系,如中秋节等。
2.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描述月亮的基本特征;2.能够描述日地月的运动关系;3.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月亮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让他们对月球产生自己的感性认识;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3.让学生感受月亮对生命、文化甚至美学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内容、思路及方法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石头、剪刀、布”的第三篇《走近月亮》。
2. 教学思路通过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和掌握基本概念等方式深入研究和探究月亮现象。
3.教学方法1.互动提问法: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2.实验探究法:在课堂上策划、设置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月亮运动的规律、特性和影响等;3.情景模拟法:模拟月亮现象之间的具体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月亮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对月亮的崇敬等。
四、具体教案1.前期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具和图文资料,包括月亮模型、实验仪器、小课件等;2.安排好教学时间、地点、课时等,保证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3.在教学前将课堂教学平台、电子屏幕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教学设备正常。
课文18《月光启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月光下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
2.向学生介绍课文《月光启蒙》的作者、背景及课文大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能够分析课文中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月光的变化和相关的自然知识。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和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运用情感教学法,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到月光的美丽和亲情的温暖,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1.导入:通过展示月光的图片或播放月光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月光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深入解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理解月光的美丽和亲情的温暖,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4.表达与创作: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讲等形式的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进行仿写和创作练习。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月光启蒙》是一篇描绘童年记忆和亲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与母亲在月光下共度时光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对他成长的教育影响。课文以月光为线索,把童年的游戏、母亲的关爱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画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精选16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精选16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篇1一、教材解读:本文一是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
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启蒙老师”。
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全部给了“我。
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
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光启蒙》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光启蒙》教案《月光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读了矿工诗人孙友田的散文《月光母亲》的节选,课题是:(生答)《月光启蒙》。
课文叙述了母亲在月光下对作者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看板书齐读)唱民歌、讲神话、唱童谣和说谜语。
二、理清写作顺序课文的这四方面内容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2-5 唱民歌6 讲神话7-9 唱童谣10-13 说谜语三、教学课文重点语段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内容呢?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部分内容好在哪里?准备朗读并给予说明。
教学第一段1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组织讨论:(主要内容)这两段歌谣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都与月亮有关,都很美。
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文中哪段话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对应第一段歌谣?找出来,读一读。
(语言特点)这两段歌谣从形式结构上看,像我们学过的什么类型文章?像古诗:句式工整,句末押韵,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充满诗情。
4谁再来读两段民谣?5讨论怎样读好两段民谣。
出示文字: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吟唱”什么意思?轻声歌唱。
“深情”指什么样的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儿女的殷切期望)“芳香的音韵”什么意思?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 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3. 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歌谣童谣的语言风格,体会这些童谣对作者幼年的启蒙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1. 导出课题唐代诗人孟郊,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游子吟》;(幻灯映出该诗,示意学生吟诵)现代作家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给她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感人的回忆录(示意学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2. 初步审题⑴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什么叫“启蒙”?(学生根据预习回答,教者随机归纳: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⑵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学生尝试讲述见解,教者随机归纳: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
)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一段具体解释了“月光启蒙”,点明了课题。
(学生速读,找出课文末节,幻灯出示末节)对,这就是作者对“月光启蒙”的解释。
我们来读一读——(逐句引读)“月光启蒙”就是——(生齐)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二、整体感知1. 提示自读要求多么不可思议: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让我们认真通读课文,根据有关内容归纳:(学生自由读书,尝试概括)2. 交流主要内容⑴学生发言,随机评点(板书:唱民谣讲神话唱童谣说谜语)⑵提示其中的重点内容在这些启蒙方式中,作者重点回忆了什么内容呢?(学生迅速浏览课文,作出判断;教者确定并在“唱歌谣”、“唱童谣”下加着重号)三、读讲课文1. 借助插图激发总体感受(幻灯映出彩图)同学们,请看屏幕: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聆听母亲唱民谣、唱童谣的!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可、引导)是啊!这是作者永远忘不了的童年生活的一幕!他感慨万分地告诉我们——(画面淡化为背景,推出两句话,领着学生饱含深情范读)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精选11篇)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3、把握文脉,体会母亲对儿子质朴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从而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点:通过进入情境,诵读文本,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孙友田写的一篇散文--《月光启蒙》。
2、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你们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过渡:母亲是怎么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课文第一大段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让作者难以忘怀的童年夏夜图。
请仔细地看一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课文哪句话描写了这篱笆小院的景色?(出示语段):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句中那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在炎热的夏天,置身于这月色笼罩的篱笆小院,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那还等什么,带着这种愉悦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吧。
3、作者喜爱童年的夏夜仅仅是因为可以享受这份清凉吗?4、这就是母亲吟唱的动听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要说说为什么喜欢。
5、文中那段话说明我非常喜欢听母亲唱歌谣呢?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来听听这令人心醉的吟唱,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品品那醉人的芬芳。
6、母亲怎么会唱那么多歌谣呢?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月光启蒙》这首诗歌。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月光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 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月光启蒙》2. 音频文件:《月光启蒙》的朗读录音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月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华丽的词句来描述月光,激发学生对月光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回忆、复述他们对月光的感受和印象。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1. 将诗歌《月光启蒙》的全文展示在课件上。
2. 按照韵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3.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三、听音跟读(10分钟)1. 播放《月光启蒙》的朗读音频文件。
2. 教师指导学生跟读音频,注意语速、节奏和语调。
3. 让学生分组进行跟读练习,互相交流并纠正发音错误。
四、个别表演(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诗歌。
2. 学生可以选择背诵全诗,也可以选择背诵部分诗句。
3. 对于最优秀的表演,可以给予奖励或表扬。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课堂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月光有什么新的感悟?还有没有其他的诗歌或歌曲表达月光的?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月光启蒙》这首诗歌,并准备下次课堂的朗读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公开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感受到月光的魅力,理解并背诵了《月光启蒙》这首诗歌。
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和音频的播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下次课堂中可以加入更多的讨论和创作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月光的理解和情感。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6篇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6篇《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童年的夏夜。
2、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是通过什么给予我启蒙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二、品味歌谣之美。
1、是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皎洁的月关下为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成了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尤其是那动人的歌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歌谣。
自由朗读,指名读喜欢的歌谣,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自由朗读第1-5自然段,母亲是怎样唱歌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学生交流,出示“她用甜甜是……音韵。
”“三月的和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轻,慢)指名读歌谣,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播放歌谣,什么感觉?(美)就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引读“她用……”理解“芳香的音韵”5、出示:“母亲忙完了……歌谣。
”“劳累”为什么还要唱歌谣呢?体会到什么?你被妈妈怎样搂过吗?是什么感觉?是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歌谣。
6、同学们,你们也没有发现在母亲的歌谣里,都与什么有关?(月)这两首歌谣都是母亲看到这美丽的月夜,即兴吟唱出来的,这说明母亲会唱许多的歌谣。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而且不识字,怎么会唱这么多歌谣呢?7、品读第5小节。
理解“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两个“长”。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开朗。
”理解“混沌”,“豁然开朗”再读歌谣,透过歌谣我明白了什么?齐读这句话,这就是“启蒙”。
8、总结: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难怪作者说:“童年的……”(引读)三、品读童谣之美。
1、过渡: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歌谣,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2、出示童谣。
3、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脚打节拍。
月光启蒙教案五篇
月光启蒙教案月光启蒙教案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光启蒙教案篇1★ 学什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月光启蒙”的含义。
★ 怎样学一、研读体会品读课文,想象文章所描绘的意境。
二、日积月累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句,把它们抄下来。
三、理清脉络认真读课文,看看文章是按()顺序组织材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你试着把各部分划分出来。
★ 测一测一、词语广角(读拼音写词语)lí bā x zo yī shang fèng huángzhàng zì yīn yùn hùn dàn q méngnòng yù liú chàng hán xù fēng qù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辰()篱()吟()谣()沌()帐()晨()离()铃()遥()吨()涨()三、词语世界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带点的字天资聪():()然开朗:高深()测:幽默风():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月色()的歌谣()的母亲()的童心()的音韵()的诗情()的夜空()的童谣四、句子平台(按要求写句子)1、用上“打比方”的方法。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2、改成“把”字句。
母亲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3、缩句。
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五、课文传真(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散去了,出齐了,升起来了,的月色立即,这是孩子们眼里的时辰。
这个时辰在孩子们眼里是的,这是因为。
2、母亲不识字,却是。
是母亲用为我打开了的宝库,给我送来的诗情。
她让的翅膀,飞向的王母。
★ 再提高你的家乡有民歌童谣吗?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抄写在下面吧。
小学五年级《月光启蒙》说课稿
《月光启蒙》说课稿五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学内容《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热血传奇私服全文讲述了作者孙友田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在反复研读教材,结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体会、把握民歌、童谣的意蕴美。
3、情感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辅手段。
●五、说教法与学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了“以读代讲法”、“感情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以求形成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
因此,根据本文特点,我们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用“读、思、议、悟”等方法来进行学习。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得到提高。
●六、说教学流程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预设用两课时来进行教学。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月亮的形态,认识月亮的基本特征,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能够理解月光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3.能够朗读熟悉的诗歌,并理解其中的意义,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月亮的形态、基本特征和起源演化过程。
2.认识月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在人们生活和环境中的影响。
3.熟悉并理解阅读的诗歌内容,了解其中的文化传承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握科普知识的难点。
2.认识月光在环境中的作用,理解月光对生命的照耀和作用。
3.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领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月亮的照片,让学生谈谈月亮的形态和特征。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月光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月光在人们生活和环境中的重要性。
2.讲授环节(30分钟)1.教师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并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
2.教师让学生了解月光对于人们的作用,以及月光在环境中的影响。
3.教师让学生读一首诗歌,并展开讨论,让学生领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练习环节(20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月球模型的制作,了解月球的特点和形态。
2.学生在月光下进行环境观察并记录月光的变化,领悟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进行朗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进行文化传承。
4.反思环节(5分钟)1.学生回答一些与月亮、月光、诗歌有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提醒学生要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文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责任。
五、教学资源1.月球、月模型等教具2.计算机多媒体资料和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制作月球模型和观察月光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和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能够熟练朗读一些诗歌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教学内容:《月光启蒙》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月光启蒙》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美。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月光启蒙》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朗读和欣赏诗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录音机或者电脑等播放设备。
2.准备课件或者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先问学生在晚上会遇到的月亮。
引导学生回忆月亮的样子和它给人的感觉。
Step 2:呈现诗歌(10分钟)播放录音或者朗读诗歌《月光启蒙》,让学生听。
Step 3:理解诗歌(10分钟)1.教师提问:“诗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是在描述月亮的特点和形象?”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例如,“清辉照人心”表达的是月亮的明亮和温暖,让人感到心灵被启迪。
Step 4:朗读欣赏(15分钟)1.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分组朗读诗歌,评价对方朗读的效果。
3.学生个别或者小组朗读整首诗歌,评价和欣赏对方的表演。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整篇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Step 6: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一个关于月亮的短诗或者插画。
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月亮的短文。
可以用诗歌的形式,也可以用散文形式。
教学反思:通过《月光启蒙》这首诗歌的教学,旨在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诗歌的教学多有情感和审美上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设计3
17 爱如茉莉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
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揣摩细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1、揣摩细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与学的策略与分析: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细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一起读——爱2、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
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3、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
——爱4、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
——爱二、揭示课题1、每个人对“爱”的感悟、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
2、“茉莉”是两个生字,通过预习,谁已经会写这两个字了,请上来写在黑板上。
3、请上黑板的同学介绍记住“茉莉”这两个字的方法。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记住这两个字。
)4、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记住“掏揉胳膊”这四个生字。
5、在书上描红、临写:茉莉掏胳膊三、初读感受1、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茉莉花特点的词语,找到后,圈出来。
2、交流,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充满诗意四、细读思考1、生活就像流水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
2、《月光启蒙》的作者是?介绍作者。
3、设疑:那么,起初究竟是在谁的引导下,让他走进诗歌的王国,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的呢?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2、出示最后一段。
指名读。
3、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一是他用月夜诗情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二是他用智慧和才华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4、齐读。
5、母亲是怎样引导我走进诗歌的王国的呢?她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6、生汇报并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7、小结:母亲就是通过这些形式,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三、学习第一部分。
唱歌谣1、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什么?2、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3、读么美妙的夏夜呀!书上是怎么说的?自由的读一读!4、愿意听老师读吗?(示范读)5、听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夏夜多美妙呀!)6、读出美妙,(指名读---齐读)7、最美的时辰,就应好好享受母亲唱的歌谣!母亲唱了什么歌谣?美美的读出来!8、指名读9、听了它的读,你发现了什么?(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10、你愿意读吗?给你这个机会,自由读歌谣,想一想,透过歌谣你读出了什么?A、母亲白天忙忙碌碌,晚上还要洗衣裳。
真辛苦呀!再读读出对母亲的深情!B、要实现理想就要好好努力!齐读11、夏天的夜晚是美妙的!母亲的童谣是美妙的!现在我们就坐在农家小院,请静心听。
(示范读)12、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好在哪里?用一个比喻句说说!书上是怎样说的?(生述第三小节)13、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歌谣美、声音美)14、齐读15、小结:母亲那美妙的歌谣启迪了我的想象,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小学五年级语文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教案
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通过朗读体味民歌民谣的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揭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上一课大家和老师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过渡:看来,母亲在夏夜月光下,为“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印在了同学们心中。
(板: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以月关启蒙为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两首歌谣,体会“芳香的音韵”1、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歌谣:a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b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1)谁先来读读歌谣,说一说读懂了什么?(看出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劳,对生活充满了美好向往。
)(2)指导朗读。
(带着向往、欣喜等情感)2、同学们,我们刚才读歌谣,想不想听母亲为我们唱的歌谣?让我们来到月色如水的篱笆小院中,静静地来听妈妈为我们唱的歌谣。
(音乐响起)(1)在炎热的夏夜,朦胧的月光下,当这一首首歌谣飘过你的耳边,你有什么感觉?(2)体会作者的感受: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启蒙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迷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13):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
1、自由读。
2、学生交流感受: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花儿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三、学习6~13自然段
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3、自由读10~13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
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