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检测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 三角形含答案(必考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B.9C.13D.12或93、用直角三角板,作△ 的高,下列作法正确的是A. B. C.D.4、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经过点P(-2,3),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则△AOB的面积是()A. B. C.2 D.15、如图,直线BD∥EF,AE与BD交于点C,若∠ABC=30°,∠BAC=75°,则∠CEF的大小为()A.60°B.75°C.90°D.105°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且BE=4,CE=3.则AD的长是()A.3B.4C.5D.2.57、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3cmB.15cm,8cm,6cmC.10cm,4cm,7cm D.3cm,3cm,7cm8、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A.43°B.47°C.30°D.60°9、如图,在中,为边上一点,若,,则等于()A. B. C. D.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5或4B.4C.5D.31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A.8cmB.11cmC.13cmD.11cm或13cm12、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在圆上,BC,AD分别与该圆相交于点E,F,G是弧AF的三等分点(弧AG>弧GF),BG交AF于点H.若弧AB的度数为30。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小测验及答案.docx
第九章三角形一、选择题(第1~10小题各3分,第11~16小题各2分,共42分)1.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2.如图所示,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C.一个锐角,一个直角D.两个钝角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B.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C.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4.如图所示,AD⊥BC于点D,GC⊥BC于点C,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5.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6.如图所示,一块试验田的形状是三角形(设其为△ABC),管理员从BC边上的一点D出发,沿DC→CA→AB→BD的方向走了一圈回到D处,则管理员从出发到回到原处在途中身体()A.转过90°B.转过180°C.转过270°D.转过360°7.下列条件: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6题图)(第8题图)8.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9.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A.36°B.72°C.108°D.144°10.把14 cm长的铁丝截成三段,围成不是等边三角形的三角形,并且使三边均为整数,那么()A.有1种截法B.有2种截法C.有3种截法D.有4种截法1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是三条边上的点,EF∥AC,DF∥AB,∠B=45°,∠C=60°.则∠EFD等于()A.80°B.75°C.70°D.65°(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在△ABC中,AD,CE分别是△ABC的高,且AD=2,CE=4,则AB∶BC等于()A.3∶4B.4∶3C.1∶2D.2∶113.如图所示,∠B+∠C+∠D+∠E-∠A等于()A.360°B.300°C.180°D.240°14.如图所示,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等于()A.118°B.119°C.120°D.121°(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6B.7C.8D.1016.如图所示,△ABC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A1B=AB,CB1=CB,C1A=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4,操作的次数最少是()A.7B.6C.5D.4二、填空题(第17~18小题各3分,第19小题4分,共10分)17.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18.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a+b-c|-|c-a-b|的化简结果为.19.如图所示,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则∠A的大小等于度.三、解答题(共68分)20.(9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已知∠ADF=100°,求∠DMB的度数.21.(9分)(1)如图(1)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度,∠XBC+∠XCB=度;(2)如图(2)所示,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22.(9分)如图所示,武汉有三个车站A,B,C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站前往C站.(1)当汽车运动到点D点时,刚好BD=CD,连接线段AD,AD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中有几条呢?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时,发现∠BAE=∠CAE,那么AE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呢?在△ABC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呢?(3)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时,发现∠AFB=∠AFC=90°,则AF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中有几条?(第22题图)(第23题图)23.(9分)(1)如图所示,有两根竹竿AB,DB靠在墙角上,并与墙角FCE形成一定的角度,测得∠CAB,∠CDB的度数分别为α,β.用含有α,β的代数式表示∠DBF和∠ABD的度数.(2)小明、小芳和小兵三位同学同时测量△ABC的三边长,小明说:“三角形的周长是11”,小芳说:“有一条边长为4”,小兵说:“三条边的长度是三个不同的整数”.三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4.(10分)如图所示,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26°,求∠BED的度数;(2)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25.(10分)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部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AC于点D.(1)试探究∠1,∠2,∠A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2)试探究线段AB+BC+CA与线段2BD的大小关系;(3)试探究线段AB+AC与线段PB+PC的大小关系.(第25题图)(第26题图)26.(12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70°,∠C=30°.求:(1)∠BAE的度数;(2)∠DAE的度数;(3)如果条件∠B=70°,∠C=30°改成∠B-∠C=40°,是否能得出∠DAE的度数?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解析: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只有高可能在外部或者与三角形的边重合.)2.D(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所以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两个钝角.)3.D(解析:分别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A,B,C都正确.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故本选项错误.)4.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5.A (解析:根据各类三角形的概念可知A 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6.D(解析:管理员正面朝前行走,转过的角的度数和正好为三角形的外角和360°.)7.D(解析:①因为∠A +∠B =∠C ,则2∠C =180°,∠C =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②因为∠A ∶∠B ∶∠C =1∶2∶3,设∠A =x ,则x +2x +3x =180°,x =30°,∠C =30°×3=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③因为∠A =90°-∠B ,所以∠A +∠B =90°,则∠C =180°-90°=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④因为∠A =∠B -∠C ,所以∠C +∠A =∠B ,又∠A +∠B +∠C =180°,2∠B =180°,解得∠B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有①②③④,共4个.)8.B(解析:因为△ABC 中,∠A =100°,∠B =40°,所以∠C =180°-∠A -∠B =180°-100°-40°=40°.)9.C(解析:因为∠A +∠B +∠C =180°,所以2(∠A +∠B +∠C )=360°,因为2(∠A +∠C )=3∠B ,所以∠B =72°,所以∠B 的外角度数是180°-∠B =108°.)10.D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短的边长是1时,不成立;当最短的边长是2时,三边长是2,6,6;当最短的边长是3时,三边长是3,5,6;当最短的边长是4时,三边长是4,4,6和4,5,5.最短的边长一定不能大于4.综上可知有2,6,6;3,5,6;4,4,6和4,5,5,共4种截法.)11.B(解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E =∠C =60°,∠CFD =∠B =45°,再根据平角定义求得答案.因为EF ∥AC ,所以∠BFE =∠C =60°.因为DF ∥AB ,∠CFD =∠B =45°,所以∠EFD =180°-∠BFE -∠CFD =180°-60°-45°=75°.)12.C(解析:因为AD ,CE 分别是△ABC 的高,所以S △ABC =12AB ·CE =12BC ·AD ,因为AD =2,CE =4,所以AB ∶BC =AD ∶CE =2∶4=1∶2.)13.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B +∠C =∠CGE =180°-∠1,∠D +∠E =∠DFG =180°-∠2,两式相加再减去∠A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解.因为∠B +∠C =∠CGE =180°-∠1,∠D +∠E =∠DFG =180°-∠2,所以∠B +∠C +∠D +∠E -∠A =360°-(∠1+∠2+∠A )=180°.) 14.C(解析:因为∠ABC =42°,∠A =60°,所以∠ACB =78°,因为BE 是∠ABC 的平分线,所以∠EBC =12∠ABC =12×42°=21°,同理得∠DCB =39°,在△FBC 中,∠BFC =180°-∠EBC -∠DCB =180°-21°-39°=120°.)15.B (解析:若两个螺丝的距离最大,则此时这个木框的形状为三角形,可根据三根木条的长来判断有几种三角形的组合,然后分别找出这些三角形的最长边即可.已知4根木条的四边长分别为2,3,4,6:①选2+3,4,6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5,4,6;5-4<6<5+4,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6;②选3+4,6,2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2,7,6;6-2<7<6+2,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7;③选4+6,2,3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10,2,3;2+3<10,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④选6+2,3,4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8,3,4;而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综上所述,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7.)16.D(解析:△ABC 与△A 1BB 1底相等(AB =A 1B ),其高的比为1∶2(BB 1=2BC ),故面积比为1∶2,因为△ABC 的面积为1,所以S △A 1B 1B =2.同理可得,S △C 1B 1C =2,S △AA 1C 1=2,所以S △A 1B 1C 1=S △C 1B 1C +S △AA 1C 1+S △A 1B 1B +S △ABC =2+2+2+1=7;同理可得△A 2B 2C 2的面积=7×△A 1B 1C 1的面积=49,第三次操作后的面积为7×49=343,第四次操作后的面积为7×343=2401.故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4,最少经过4次操作.)17.30°(解析:根据题目给予的定义,得α=100°⇒2β=100°⇒β=50°,进一步求出最小内角是180°-100°-50°=30°.)18.0(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根据此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因为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所以a +b -c >0,c -a -b <0,所以原式=a +b -c +c -a -b =0.)19.50(解析:连接AA',易得AD =A'D ,AE =A'E ,故∠1+∠2=2(∠DAA'+∠EAA')=2∠BAC =100°.故∠BAC =50°.)20.解:因为∠ADF =100°,∠FDE =30°,∠ADF +∠FDE +∠MDB =180°,所以∠MDB =180°-100°-30°=50°,因为∠B =45°,∠B +∠DMB +∠MDB =180°,所以∠DMB =180°-50°-45°=85°. 21.解:(1)150 90 (2)不变化.理由如下:∠ABX +∠ACX =∠ABC -∠XBC +∠ACB -∠XCB =(∠ABC +∠ACB )-(∠XBC +∠XCB )=150°-90°=60°.22.解:(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BC 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 与△ADC 的面积相等. (2)AE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ABC 中角平分线有三条. (3)AF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BC 中有三条高线.23.解:(1)∠DBF =90°+β,∠ABF =90°+α,所以∠ABD =∠ABF -∠DBF =α-β. (2)因为三角形的周长是11,有一条边长为4,所以另两边的和为7,因为三条边的长度是三个不同的整数,所以另两边长可能为1与6,1+4=5<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另两边长可能为2与5,2+4=6>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另两边长可能为3与4,4=4,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另两边长为2与5,所以三边的长度应该是2,4,5.24.解:(1)∠BED =∠ABE +∠BAD =15°+26°=41°. (2)因为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所以S △BDE =12×12S △ABC =14×40=10,设△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h ,则12×5h =10,解得h =4,即△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4.25.解:(1)因为∠2是△ABD 的外角,所以∠2>∠A ,因为∠1是△PDC 的外角,所以∠1>∠2,所以∠1>∠2>∠A. (2)在△ABD 中,AB +AD >BD ,① 在△BCD 中,BC +CD >BD ,② ①+②得AB +AD +BC +CD >2BD ,即AB +BC +CA >2BD. (3)在△ABD 中,AB +AD >BP +PD ,在△PDC 中,PD +CD >PC ,两式相加得AB +AD +PD +DC >BP +PD +PC ,即AB +AC >PB +PC.26.解:(1)因为∠B +∠C +∠BAC =180°,所以∠BAC =180°-∠B -∠C =180°-70°-30°=80°,因为AE 平分∠BAC ,所以∠BAE =12∠BAC =40°. (2)因为AD ⊥BC ,所以∠ADE =90°,而∠ADE =∠B +∠BAD ,所以∠BAD =90°-∠B =90°-70°=20°,所以∠DAE =∠BAE -∠BAD =40°-20°=20°. (3)能.理由如下:因为∠B +∠C +∠BAC =180°,所以∠BAC =180°-∠B -∠C ,因为AE 平分∠BAC ,所以∠BAE =12∠BAC =12(180°-∠B -∠C )=90°-12(∠B +∠C ),因为AD ⊥BC ,所以∠ADE =90°,而∠ADE =∠B +∠BAD ,所以∠BAD =90°-∠B ,所以∠DAE =∠BAE -∠BAD =90°-12(∠B +∠C )-(90°-∠B )=12(∠B -∠C ),因为∠B -∠C =40°,所以∠DAE =12×40°=20°.。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 三角形含答案(配有卷)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已知线段,下面有四个说法: ①线段长可能为;②线段长可能为;③线段长不可能为;④线段长可能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M是BC的中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BC=2,∠BAC=30°,则线段PM的最大值是()A.4B.3C.2D.13、如图,已知AB∥CD,∠A=60°,∠C=25°,则∠E等于()A.60°B.25°C.35°D.45°4、如图,在△ABC中,DE∥BC,AE=2,CE=3,DE=4,则BC=()A.6B.10C.5D.85、如图,∠1=100°,∠2=145°,那么∠3=()A.55°B.65°C.75°D.85°6、在三角形中,,并且为偶数,则()A. B. C. D.7、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0或16B.20C.16D.以上答案均不对8、下列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4cm、2cm、5cmB.3cm、3cm、5cmC.2cm、4cm、3cm D.2cm、6cm、2cm9、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垂足为点F,连接DF,下面四个结论:①CF=2AF;②tan∠CAD=;③DF=DC;④△AEF∽△CAB;⑤ S四边形CDEF =S△A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10、如图,O的直径BA的延长线与弦D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CE=OB,已知∠DOB=72∘,则∠E等于( )A.24°B.25°C.30°D.36°11、已知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则的面积是()A. B. C. D.12、如图所示,D是△ABC边AC上的一点,E是BD上的一点,∠1,∠2,∠A 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A <∠1>∠2B.∠2>∠1>∠AC.∠1>∠2>∠AD.无法确定13、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已知点P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PE+PF等于()A. B.2 C.4 D.无法确定14、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5,10B.2,3,4C.2,3,5D.8,4,4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n°,那么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A. B.90°- C. D.90°-n°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且AD交EF于O,则∠AOF=________度.17、如图,已知AB∥CD,S△ACD =6cm2,则S△BCD=________cm2.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E、F分别在CD、AD上,CE=DF,BE、CF相交于点G,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3:4,则△BCG的面积为________.19、如图,∠AOB=30°,OP平分∠AOB,PD⊥OB于D,PC∥OB交OA于C,若PC=6,则PD=________.20、直线l1∥l2,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1=85°,则∠2=________.21、如图,△ABC的三边AB,AC,BC的长分别为4,6,8,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成三个三角形,则S△OAB∶S△OAC∶S△OBC= ________.22、如图,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则它的面积为 ________ .23、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AB边中点,点E是BC边上一点,将△ADE沿DE折叠,得到△FDE,使△FDE与△BDE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EB面积的,若AC=3,BC=6,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___.24、在螳螂的示意图中,,是等腰三角形,,,则________.25、如图,∥ ,则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20°,∠C=80°,求∠AED的度数.27、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DE∥AC,∠B=50°,∠EDC=40°,求∠ADC.28、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O,∠FGC=125°,求∠EFG的度数.下面提供三种思路:⑴过点F作FH∥AB;⑵延长EF交CD于M;⑶延长GF交AB于K.请你利用三个思路中的两个思路,将图形补充完整,求∠EFG的度数.29、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其中一边长是4cm,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3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cm和2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x2﹣5x+3=0的两根,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C4、B5、B6、C7、B8、D10、A11、A12、B13、A14、B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9、30、。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第九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三角形一、选择题(第1~10小题各3分,第11~16小题各2分,共42分)1.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2.如图所示,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C.一个锐角,一个直角D.两个钝角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B.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C.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4.如图所示,AD⊥BC于点D,GC⊥BC于点C,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5.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6.如图所示,一块试验田的形状是三角形(设其为△ABC),管理员从BC边上的一点D出发,沿DC→CA→AB→BD的方向走了一圈回到D处,则管理员从出发到回到原处在途中身体()A.转过90°B.转过180°C.转过270°D.转过360°7.下列条件: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6题图)(第8题图)8.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9.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A.36°B.72°C.108°D.144°10.把14 cm长的铁丝截成三段,围成不是等边三角形的三角形,并且使三边均为整数,那么()A.有1种截法B.有2种截法C.有3种截法D.有4种截法1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是三条边上的点,EF∥AC,DF∥AB,∠B=45°,∠C=60°.则∠EFD等于()A.80°B.75°C.70°D.65°(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在△ABC中,AD,CE分别是△ABC的高,且AD=2,CE=4,则AB∶BC等于()A.3∶4B.4∶3C.1∶2D.2∶113.如图所示,∠B+∠C+∠D+∠E-∠A等于()A.360°B.300°C.180°D.240°14.如图所示,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等于()A.118°B.119°C.120°D.121°(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6B.7C.8D.1016.如图所示,△ABC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A1B=AB,CB1=CB,C1A=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4,操作的次数最少是()A.7B.6C.5D.4二、填空题(第17~18小题各3分,第19小题4分,共10分)17.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18.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a+b-c|-|c-a-b|的化简结果为.19.如图所示,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则∠A的大小等于度.三、解答题(共68分)20.(9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已知∠ADF=100°,求∠DMB的度数.21.(9分)(1)如图(1)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度,∠XBC+∠XCB=度;(2)如图(2)所示,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22.(9分)如图所示,武汉有三个车站A,B,C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站前往C站.(1)当汽车运动到点D点时,刚好BD=CD,连接线段AD,AD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中有几条呢?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时,发现∠BAE=∠CAE,那么AE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呢?在△ABC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呢?(3)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时,发现∠AFB=∠AFC=90°,则AF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中有几条?(第22题图)(第23题图)23.(9分)(1)如图所示,有两根竹竿AB,DB靠在墙角上,并与墙角FCE形成一定的角度,测得∠CAB,∠CDB的度数分别为α,β.用含有α,β的代数式表示∠DBF和∠ABD的度数.(2)小明、小芳和小兵三位同学同时测量△ABC的三边长,小明说:“三角形的周长是11”,小芳说:“有一条边长为4”,小兵说:“三条边的长度是三个不同的整数”.三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4.(10分)如图所示,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26°,求∠BED的度数;(2)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25.(10分)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部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AC于点D.(1)试探究∠1,∠2,∠A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2)试探究线段AB+BC+CA与线段2BD的大小关系;(3)试探究线段AB+AC与线段PB+PC的大小关系.(第25题图)(第26题图)26.(12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70°,∠C=30°.求:(1)∠BAE的度数;(2)∠DAE的度数;(3)如果条件∠B=70°,∠C=30°改成∠B-∠C=40°,是否能得出∠DAE的度数?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解析: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只有高可能在外部或者与三角形的边重合.)2.D(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所以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两个钝角.)3.D(解析:分别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A,B,C都正确.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故本选项错误.)4.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5.A (解析:根据各类三角形的概念可知A 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6.D(解析:管理员正面朝前行走,转过的角的度数和正好为三角形的外角和360°.)7.D(解析:①因为∠A +∠B =∠C ,则2∠C =180°,∠C =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②因为∠A ∶∠B ∶∠C =1∶2∶3,设∠A =x ,则x +2x +3x =180°,x =30°,∠C =30°×3=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③因为∠A =90°-∠B ,所以∠A +∠B =90°,则∠C =180°-90°=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④因为∠A =∠B -∠C ,所以∠C +∠A =∠B ,又∠A +∠B +∠C =180°,2∠B =180°,解得∠B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有①②③④,共4个.)8.B(解析:因为△ABC 中,∠A =100°,∠B =40°,所以∠C =180°-∠A -∠B =180°-100°-40°=40°.)9.C(解析:因为∠A +∠B +∠C =180°,所以2(∠A +∠B +∠C )=360°,因为2(∠A +∠C )=3∠B ,所以∠B =72°,所以∠B 的外角度数是180°-∠B =108°.)10.D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短的边长是1时,不成立;当最短的边长是2时,三边长是2,6,6;当最短的边长是3时,三边长是3,5,6;当最短的边长是4时,三边长是4,4,6和4,5,5.最短的边长一定不能大于4.综上可知有2,6,6;3,5,6;4,4,6和4,5,5,共4种截法.)11.B(解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E =∠C =60°,∠CFD =∠B =45°,再根据平角定义求得答案.因为EF ∥AC ,所以∠BFE =∠C =60°.因为DF ∥AB ,∠CFD =∠B =45°,所以∠EFD =180°-∠BFE -∠CFD =180°-60°-45°=75°.)12.C(解析:因为AD ,CE 分别是△ABC 的高,所以S △ABC =12AB ·CE =12BC ·AD ,因为AD =2,CE =4,所以AB ∶BC =AD ∶CE =2∶4=1∶2.)13.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B +∠C =∠CGE =180°-∠1,∠D +∠E =∠DFG =180°-∠2,两式相加再减去∠A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解.因为∠B +∠C =∠CGE =180°-∠1,∠D +∠E =∠DFG =180°-∠2,所以∠B +∠C +∠D +∠E -∠A =360°-(∠1+∠2+∠A )=180°.) 14.C(解析:因为∠ABC =42°,∠A =60°,所以∠ACB =78°,因为BE 是∠ABC 的平分线,所以∠EBC =12∠ABC =12×42°=21°,同理得∠DCB =39°,在△FBC 中,∠BFC =180°-∠EBC -∠DCB =180°-21°-39°=120°.)15.B (解析:若两个螺丝的距离最大,则此时这个木框的形状为三角形,可根据三根木条的长来判断有几种三角形的组合,然后分别找出这些三角形的最长边即可.已知4根木条的四边长分别为2,3,4,6:①选2+3,4,6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5,4,6;5-4<6<5+4,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6;②选3+4,6,2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2,7,6;6-2<7<6+2,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7;③选4+6,2,3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10,2,3;2+3<10,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④选6+2,3,4作为三角形,则三边长为8,3,4;而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综上所述,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7.)16.D(解析:△ABC 与△A 1BB 1底相等(AB =A 1B ),其高的比为1∶2(BB 1=2BC ),故面积比为1∶2,因为△ABC 的面积为1,所以S △A 1B 1B =2.同理可得,S △C 1B 1C =2,S △AA 1C 1=2,所以S △A 1B 1C 1=S △C 1B 1C +S △AA 1C 1+S △A 1B 1B +S △ABC =2+2+2+1=7;同理可得△A 2B 2C 2的面积=7×△A 1B 1C 1的面积=49,第三次操作后的面积为7×49=343,第四次操作后的面积为7×343=2401.故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4,最少经过4次操作.)17.30°(解析:根据题目给予的定义,得α=100°⇒2β=100°⇒β=50°,进一步求出最小内角是180°-100°-50°=30°.)18.0(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根据此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因为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所以a +b -c >0,c -a -b <0,所以原式=a +b -c +c -a -b =0.)19.50(解析:连接AA',易得AD =A'D ,AE =A'E ,故∠1+∠2=2(∠DAA'+∠EAA')=2∠BAC =100°.故∠BAC =50°.)20.解:因为∠ADF =100°,∠FDE =30°,∠ADF +∠FDE +∠MDB =180°,所以∠MDB =180°-100°-30°=50°,因为∠B =45°,∠B +∠DMB +∠MDB =180°,所以∠DMB =180°-50°-45°=85°. 21.解:(1)150 90 (2)不变化.理由如下:∠ABX +∠ACX =∠ABC -∠XBC +∠ACB -∠XCB =(∠ABC +∠ACB )-(∠XBC +∠XCB )=150°-90°=60°.22.解:(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BC 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 与△ADC 的面积相等. (2)AE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ABC 中角平分线有三条. (3)AF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BC 中有三条高线.23.解:(1)∠DBF =90°+β,∠ABF =90°+α,所以∠ABD =∠ABF -∠DBF =α-β. (2)因为三角形的周长是11,有一条边长为4,所以另两边的和为7,因为三条边的长度是三个不同的整数,所以另两边长可能为1与6,1+4=5<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另两边长可能为2与5,2+4=6>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另两边长可能为3与4,4=4,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另两边长为2与5,所以三边的长度应该是2,4,5.24.解:(1)∠BED =∠ABE +∠BAD =15°+26°=41°. (2)因为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所以S △BDE =12×12S △ABC =14×40=10,设△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h ,则12×5h =10,解得h =4,即△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4.25.解:(1)因为∠2是△ABD 的外角,所以∠2>∠A ,因为∠1是△PDC 的外角,所以∠1>∠2,所以∠1>∠2>∠A. (2)在△ABD 中,AB +AD >BD ,① 在△BCD 中,BC +CD >BD ,② ①+②得AB +AD +BC +CD >2BD ,即AB +BC +CA >2BD. (3)在△ABD 中,AB +AD >BP +PD ,在△PDC 中,PD +CD >PC ,两式相加得AB +AD +PD +DC >BP +PD +PC ,即AB +AC >PB +PC.26.解:(1)因为∠B +∠C +∠BAC =180°,所以∠BAC =180°-∠B -∠C =180°-70°-30°=80°,因为AE 平分∠BAC ,所以∠BAE =12∠BAC =40°. (2)因为AD ⊥BC ,所以∠ADE =90°,而∠ADE =∠B +∠BAD ,所以∠BAD =90°-∠B =90°-70°=20°,所以∠DAE =∠BAE -∠BAD =40°-20°=20°. (3)能.理由如下:因为∠B +∠C +∠BAC =180°,所以∠BAC =180°-∠B -∠C ,因为AE 平分∠BAC ,所以∠BAE =12∠BAC =12(180°-∠B -∠C )=90°-12(∠B +∠C ),因为AD ⊥BC ,所以∠ADE =90°,而∠ADE =∠B +∠BAD ,所以∠BAD =90°-∠B ,所以∠DAE =∠BAE -∠BAD =90°-12(∠B +∠C )-(90°-∠B )=12(∠B -∠C ),因为∠B -∠C =40°,所以∠DAE =12×40°=20°.。
【完整版】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 三角形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已知等边△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BOC等于()A.60°B.150°C.30°D.120°2、如图所示,把一个三角形纸片ABC顶角向内折叠3次之后,3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中∠1+∠2+∠3+∠4+∠5+∠6的度数和是()A.180°B.270°C.360°D.无法确定3、如图,将△ABC的三边AB,BC,CA分别拉长到原来的两倍,得点D,E,F,已知△DEF的面积为42,则△ABC的面积为()A.14B.7C.6D.34、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14B.12C.12或14D.以上都不对5、如图,在△ABC中,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的最小值()A.5B.4C.4.75D.4.86、如图,△ABC≌△ABD,若∠ABC=30°,∠ADB=100°,则∠BAC的度数是().A.30°B.100°C.50°D.80°7、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可以作一个三角形的是A.6cm,16cm,21cmB.8cm,16cm,30cmC.6cm,16cm,24cm D.8cm,16cm,24cm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94°,则腰与底边上的高的夹角为()A.43°B.53°C.47°D.90°9、用三角板作△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A. B. C.D.10、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2∠DAE,那么∠ACB为()A.80ºB.72ºC.48ºD.36º11、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1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B. ,,C. ,,D. ,,13、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C1和C 2,设点P在C1上,轴于点C,交C2于点A,轴于点D,交C2于点B,则四边形PAOB的面积为()A.2B.3C.4D.514、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25°,∠ACE=60°,则∠A=()A.105°B.95°C.85°D.25°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可能在三角形外部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必在三角形内部 D.以上说法都错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M是BC的中点,BC=2AM,∠ACB=20°,则∠BAD=________°.17、如图,四边形纸片 ABCD 中,∠C=80° ,∠B=70° ,将纸片折叠,使C 、D 落在 AB 边上的C' 、 D'处,折痕为 MN ,则∠MNB =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中,点A在第一象限内,∠AOB=50°,AB⊥x 轴于B,点C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当△OAC为等腰三角形时,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19、若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相交于点,则两直线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20、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21、如图,点D为等边△ABC内部一点,且∠ABD=∠BCD,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22、如图,已知直线,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且,如果的面积为3,那么的面积等于________.23、已知:如图,△ABC的周长为21cm,AB=6cm,BC边上中线AD=5cm,△ACD周长为16cm,则AC的长为________cm.2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________.25、在△ABC中,∠A=50,∠B=30°,点D在边AB上,连接CD,若△ACD为直角三角形,则∠BCD的度数为________。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图9-Z-1中共有三角形( )图9-Z-1A.5个 B.6个 C.7个 D.8个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那么它的周长是( )A.7 B.11C.7或11 D.以上选项都不对3.在△ABC中,∠A=20°,∠B=60°,则△ABC是( )A.等边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有( )A.2个 B.3个 C.5个 D.13个5.已知:如图9-Z-2,在△ABC中,∠B=∠DAC,则∠BAC和∠ADC的关系是( )A.∠BAC<∠ADC B.∠BAC=∠ADCC.∠BAC>∠ADC D.不能确定图9-Z-2 图9-Z-36.如图9-Z-3,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是( ) A.85° B.80° C.75° D.70°7.如图9-Z-4,已知AB∥CD,∠1=115°,∠2=65°,则∠C的度数为( )图9-Z-4A.40° B.45° C.50° D.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在△ABC中,已知∠A=60°,∠B=80°,则∠C的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9.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和3,若它的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得的钝角是________°.11.将一副直角三角尺ABC和CDE按如图9-Z-5方式放置,其中直角顶点C重合,∠D=45°,∠A=30°.若DE∥BC,则∠1的度数为________.612.如图9-Z-6,BA1和CA1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A2是∠A1BD的平分线,CA2是∠A1CD的平分线,BA3是∠A2BD的平分线,CA3是∠A2CD的平分线.若∠A1=α,则∠A2019=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13.(7分)在△ABC中,已知∠A-∠B=30°,∠C=4∠B,求∠A,∠B,∠C的度数,并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14.(7分)如图9-Z-7,在△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若AB=6 cm,BC=5 cm,请你求出△ABD与△BDC的周长之差.图9-Z-715.(10分)如图9-Z-8,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B=40°,∠E=30°,求∠BAC的度数.图9-Z-816.(10分)如图9-Z-9,在△ABC中,CE是△ABC的高.(1)画出BC边上的高AD;(2)若(1)中的AD=10,CE=5,AB=20,求BC的长.图9-Z-917.(10分)如图9-Z-10,在△ABC中,∠B=26°,∠C=70°,AD平分∠BAC,AE⊥BC于点E,EF⊥AD于点F.(1)求∠DAC的度数;(2)求∠DEF的度数.图9-Z-1018.(10分)如图9-Z-11,∠MON=90°,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BE平分∠ABN,BE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交于点C.(1)当点A,B移动后,∠BAO=45°时,∠C=________;(2)当点A,B移动后,∠BAO=60°时,∠C=________;(3)由(1)(2)猜想∠C是否随点A,B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1.A [解析] 图中三角形有△ABD ,△BOC ,△COD ,△BCD ,△ABC ,共有5个三角形.2.B 3.D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 ,即可判定△ABC 的形状.因为∠A =20°,∠B =60°,所以∠C =180°-∠A -∠B =180°-20°-60°=100°,所以△ABC 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4.B [解析]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第三边的长在11~15的范围内,且不包括11和15.因为x 为正整数,所以x 可以为12,13,14,这样的三角形有3个.故选B.5.B [解析]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ADC =∠B +∠BAD .因为∠BAC =∠BAD +∠DAC ,∠B =∠DAC ,所以∠BAC =∠ADC .故选B.6.A [解析] 因为∠ABC =70°,BD 平分∠ABC ,所以∠ABD =35°.因为∠A =50°,所以∠BDC =∠A +∠ABD =50°+35°=85°.7.C [解析] 因为AB ∥CD ,所以∠1=∠EGD =115°.因为∠EGD 是△FCG 的外角,所以∠EGD =∠2+∠C .因为∠2=65°,所以∠C =115°-65°=50°.8.140°9.8 [解析] 设第三边长为x .因为两边长分别是2和3,所以3-2<x <3+2,即1<x <5.因为第三边长为奇数,所以x =3,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3+3=8.故答案为8.10.13511.105° [解析] 因为DE ∥BC ,所以∠E =∠ECB =45°,所以∠1=∠ECB +∠B =45°+60°=105°.12. [解析] 因为BA 1是∠ABC 的平分线,CA 1是∠ACD 的平分线,α22018所以∠A 1BC =∠ABC ,∠A 1CD =∠ACD .1212又因为∠ACD =∠A +∠ABC ,∠A 1CD =∠A 1BC +∠A 1,所以(∠A +∠ABC )=∠ABC +∠A 1,所以∠A 1=∠A .121212因为∠A 1=α,同理可得∠A 2=∠A 1=α,则∠A 2019=.1212α2201813.解:因为∠A -∠B =30°,所以∠A =∠B +30°.又因为∠C =4∠B ,且∠A +∠B +∠C =180°,即6∠B +30°=180°,所以∠B =25°,则∠A =55°,∠C =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14.解:因为△ABD 的周长为AB +AD +BD ,△BCD 的周长为BC +CD +BD ,所以△ABD 与△BDC 的周长之差为(AB +AD +BD )-(BC +CD +BD ).因为BD 是AC 边上的中线,所以AD =CD ,所以△ABD 与△BDC 的周长之差为AB -BC .因为AB =6 cm ,BC =5 cm ,所以△ABD 与△BDC 的周长之差为6-5=1(cm).15.解:因为∠B =40°,∠E =30°,所以∠ECD =∠B +∠E =70°.因为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所以∠ACD =2∠ECD =140°,所以∠BAC =∠ACD -∠B =140°-40°=100°.16.解:(1)如图.(2)因为S △ABC =AB ·CE =BC ·AD ,1212所以×20×5=×10·BC ,1212解得BC =10.17.解:(1)因为在△ABC 中,∠B =26°,∠C =70°,所以∠BAC =180°-∠B -∠C =180°-26°-70°=84°.因为AD 平分∠BAC ,所以∠DAC =∠BAC =×84°=42°.1212(2)在△ACE 中,∠CAE =90°-∠C =90°-70°=20°,所以∠DAE =∠DAC -∠CAE =42°-20°=22°.因为∠DEF +∠AEF =∠AEF +∠DAE =90°,所以∠DEF =∠DAE =22°.18.[解析] (1)因为∠ABN 是△ABO 的外角,所以∠ABN =∠AOB +∠BAO =90°+45°=135°.因为BE 平分∠ABN ,AC 平分∠BAO ,所以∠ABE =∠ABN =67.5°,∠BAC =∠BAO =22.5°,所1212以∠C =∠ABE -∠BAC =67.5°-22.5°=45°.(2)因为∠ABN 是△ABO 的外角,所以∠ABN =∠AOB +∠BAO =90°+60°=150°.因为BE 平分∠ABN ,AC 平分∠BAO ,所以∠ABE =∠ABN =75°,12∠BAC =∠BAO =30°,所以∠C =∠ABE -∠BAC =75°-30°=45°.12解:(1)45° (2)45°(3)∠C 不随点A ,B 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理由:因为∠ABN 是△ABO 的外角,所以∠ABN =∠AOB +∠BAO .因为BE 平分∠ABN ,AC 平分∠BAO ,所以∠ABE =∠ABN ,∠BAC =∠BAO ,1212所以∠C =∠ABE -∠BAC =(∠AOB +∠BAO )-∠BAO =∠AOB .121212因为∠AOB=∠MON=90°,所以∠C=45°.。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三角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3,6B.5,6,12C.5,7,2D.6,8,102.如图,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可能是()A.5米B.20米C.25米D.30米4.如图,AB∥CD,AD,BC交于点O,∠A=35°,∠BOD=76°,则∠C的度数是()A.41°B.35°C.31°D.7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角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B.按边分类,三角形可分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C.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D.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6.当三角形的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A.20°B.30°C.40°D.50°7.如图,∠1,∠2,∠3的大小关系为()A.∠2>∠1>∠3B.∠1>∠3>∠2C.∠3>∠2>∠1D.∠1>∠2>∠38.如图,在△ABC中,∠C=90°,D,E是AC上两点,且AE=DE,BD平分∠EBC,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E是△ABD的中线B.BD是△BCE的角平分线C.∠1=∠2=∠3D.BC是△ABE的高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点D是AB上一点,点E是AC上一点,BE,CD交于点F,∠A=62°,∠ACD=35°,∠ABE=20°,则∠BFC的度数是()A.82°B.97°C.107°D.117°10.如图,在△ABC中,∠A=40°,∠B=60°,CD⊥AB于点D,CE平分∠ACB,DF⊥CE于点F,则∠CDF的度数为()A.70°B.78°C.80°D.85°11.如图,用四条线段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框架(四个连接点可转动),其中AB=12,BC=14,CD=18,DA=24,则A,B,C,D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24B.26C.32D.36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ABC的角平分线CD,BE相交于点F,∠A=90°,EG∥BC,且CG⊥EG于点G,给出下列结论:①∠CEG=2∠DCB;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CGE.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A.1 B.2 C.3 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如图,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4,DE=2,则BD的长为.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4.如图,∠BDC=98°,∠C=38°,∠A=37°,则∠B的度数是.15.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D是AC的中点,AE与BD交于点F,△ABC的面积为12,设△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16.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A2 018BC和∠A2 018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 019,则∠A2 019=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一块三角形的试验田,需将该试验田划分为面积相等的四小块,种植四个不同的优良品种,请你制定出三种不同的划分方案,并给出说明.18.(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两条边长分别为7和9,第三条边长为偶数.(1)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条边长.(2)若符合上述条件的三角形共有a个,求a的值.19.(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中,∠A=60°,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H是BD,CE的交点,求∠BHC的度数.20.(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BAD=∠CBE=∠ACF,∠FDE=64°,∠DEF=43°,求△ABC各内角的度数.2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在△BED中作BD边上的高;(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OB,交边BC于点D.(1)如图1,猜想∠AOC与∠ODC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如图2,作∠ABC外角∠ABE的平分线交CO的延长线于点F.①对BF∥OD进行说理;②若∠F=35°,求∠BAC的度数.答案17. 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18. (1)第三边长是4.(答案不唯一)设第三条边长是m,∵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7,∴9-7<m<7+9,即2<m<16.(2)∵2<m<16,∴m的值可能为4,6,8,10,12,14,共6个,∴a=6.19. 因为BD,CE分别是△ABC的边AC,AB上的高,所以∠BEH=∠ADB=90°.又因为∠A=60°,所以∠ABH=30°.因为∠BHC=∠ABH+∠BEH,所以∠BHC=30°+90°=120°.20. ∵∠FDE=∠BAD+∠ABD,∠BAD=∠CBE,∴∠FDE=∠CBE+∠ABD=∠ABC,∴∠ABC=64°.同理∠DEF=∠FCB+∠CBE=∠FCB+∠ACF=∠ACB,∴∠ACB=43°,∴∠BAC=180°-∠ABC-∠ACB=180°-64°-43°=73°,∴△ABC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64°,43°,73°.21. (1)在△ABE中,∵∠ABE=15°,∠BAE=40°,∴∠BED=∠ABE+∠BAE=15°+40°=55°.(2)如图,EF为BD边上的高.(3)∵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ABC的面积为40,BD=5,∴S△BDE=BD·EF=×5×EF=×40,解得EF=4,即△BDE中BD边上的高为4.22. (1)∠AOC=∠ODC,理由如下:∵在△ABC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OAC+∠OCA=(∠BAC+∠BCA)=(180°-∠ABC),又∵∠OBC=∠ABC,∴∠AOC=180°-(∠OAC+∠OCA)=90°+∠ABC=90°+∠OBC,∵OD⊥OB,∴∠BOD=90°,∴∠ODC=90°+∠OBC,∴∠AOC=∠ODC.(2)①∵BF平分∠ABE,∴∠EBF=∠ABE=(180°-∠ABC)=90°-∠OBD,∵∠ODB=90°-∠OBD,∴∠EBF=∠ODB,∴BF∥OD.②∵BF平分∠ABE,∴∠FBE=∠ABE=(∠BAC+∠ACB),∵△ABC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FCB=∠ACB,∵∠F=∠FBE-∠FCB=(∠BAC+∠ACB)-∠ACB=∠BAC,又∵∠F=35°,∴∠BAC=2∠F=70°.。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达标检测卷考试题含答案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都是射线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都是线段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角的平分线是线段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角的平分线是射线2.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C.4,6,8 D.5,5,113.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CD,BE=CE D.只有DE是∠C的对边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下列度数的角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的外角的是()A.130°B.125°C.120°D.115°5.如图,AC⊥BC于C,CD⊥AB于D,图中可以作为三角形“高”的线段有() A.1条B.2条C.3条D.5条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外部D.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麦群超8.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C =30°,∠DAC =45°,则∠B 的度数为( )A .60°B .65°C .70°D .75°9.如图,AB ∥CD ,∠A =48°,∠C =22°,则∠E 等于( )A .70°B .26°C .36°D .16°10.如图,∠A ,∠1,∠2的大小关系是( )A .∠A >∠1>∠2B .∠2>∠1>∠AC .∠A >∠2>∠1D .∠2>∠A >∠1 11.具备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2∠B =3∠C B .∠A -∠B =∠CC .∠A :∠B :∠C =2:3:5D .∠A =12∠B =13∠C12.如图,∠B +∠C +∠D +∠E -∠A 等于( )A .360°B .300°C .180°D .240°13.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等于( )A .1B .2C .3D .4地提升自我15.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中AC 边上的任意一点,AD 是△ABC 的高,PE ⊥AB 于点E ,PF ⊥BC 于点F ,则( )A .PE +PF >ADB .PE +PF <ADC .PE +PF =AD D .以上都有可能16.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A =90°,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CEG =2∠DCB ;②CA 平分∠BCG ;③∠ADC =∠GCD ;④∠DFB =12∠C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7,18题每题3分,19题4分,共10分)17.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a -b -c |+|a -b +c |=______________.18.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相应的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19.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高,BC =6 cm ,AE =4 cm ,△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ABD 的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0,21题每题8分,22~25题每题10分,26题12分,共68分) 20.已知:如图,AC ∥DE ,∠ABC =70°,∠E =50°,∠D =75°.求∠A 和∠ABD 的度数.(2)若其中一边长为6 cm,求另外两边的长.22.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 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23.如图,在△ABC中,∠B=∠C,∠1=∠2,∠BAD=40°,求∠EDC的度数.线段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20cm.(1)求△CDE的面积;(2)求△BEF的面积.25.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P,过点P作直线MN∥BC,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若∠A=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来表示∠MPB+∠NPC的度数.若直线MN与BC不平行,上述结论仍成立吗?试说明理由.AEB=70°.(1)试说明∠BAD:∠CAD=1:2;(2)若点F为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F的度数.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C =13∠A ,又因为∠A +∠B +∠C =180°,所以∠A +12∠A +13∠A =116∠A =180°,所以∠A =⎝ ⎛⎭⎪⎫1 08011°,故△ABC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由B 选项可得∠A =∠B +∠C =12(∠A +∠B +∠C )=90°; C 选项中∠C =52+3+5(∠A +∠B +∠C )=12×180°=90°; 由D 选项可得2∠A +3∠A +∠A =180°,所以∠A =30°,所以∠C =3∠A =90°.所以选A.12.C13.B 点拨:易得S △ABE =13×12=4,S △ABD =12×12=6,所以S △ADF -S △BEF =S △ABD -S △ABE =2.14.B 点拨:正方形每个内角为90°,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利用平角定义可得以下三个式子:∠BAC =180°-90°-∠1=90°-∠1,∠ABC =180°-60°-∠3=120°-∠3,∠ACB =180°-60°-∠2=120°-∠2,在△ABC 中,∠BAC +∠ABC +∠ACB =180°,∴90°-∠1+120°-∠3+120°-∠2=180°,∴∠1+∠2=150°-∠3=150°-50°=100°. 15.C 点拨:本题运用巧添辅助线法和等面积法.如图所示,连接BP ,则S △ABC=S △ABP +S △CBP ,即12BC ·AD =12AB ·PE +12BC ·PF .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 =BC ,所以PE +PF =AD .∴∠ACB =2∠DCB ,∴∠CEG =2∠DCB .故①正确;② ∵∠CEG =∠ACB ,而∠GEC 与∠GCE 不一定相等, ∴CA 不一定平分∠BCG ,故②错误;③ ∵∠A =90°,∴∠ADC +∠ACD =90°.∵CD 平分∠ACB ,∴∠ACD =∠BCD ,∴∠ADC +∠BCD =90°.∵EG ∥BC ,且CG ⊥EG ,∴∠GCB =90°,即∠GCD +∠BCD =90°,∴∠ADC =∠GCD ,故③正确;④ ∵∠ABC +∠ACB =90°,CD 平分∠ACB ,BE 平分∠ABC ,∴∠EBC =12∠ABC ,∠DCB =12∠ACB ,∴∠DFB =∠EBC +∠DCB =12(∠ABC +∠ACB )=45°.∵∠CGE =90°,∴∠DFB =12∠CGE ,故④正确.故选C.二、17.3a -b -c18.5:4:319.12 cm 2;6 cm 2三、20.解:∵AC ∥DE ,∠E =50°,∠D =75°,∴∠ACB =∠E =50°,∠BFC =∠D =75°.又∵∠ABC =70°,∴∠A =180°-∠ABC -∠ACB =180°-70°-50°=60°,∠ABD =∠BFC -∠A =75°-60°=15°.当腰长为4 cm时,底边长为16-4×2=8(cm).∵4+4=8,∴不能组成三角形.∴另外两边的长分别是6 cm,6 cm.(2)当底边长为6 cm时,腰长为(16-6)÷2=5(cm).当腰长为6 cm时,底边长为16-6×2=4(cm).∴另外两边的长分别是5 cm,5 cm或6 cm,4 cm.22.解:∵∠A+∠ABC+∠ACB=180°,且∠ABC=66°,∠ACB=54°,∴∠A=60°.在△ABE中,∵∠AEB=90°,∴∠ABE=90°-∠A=30°.又∠CFB=90°,∴∠BHF=60°.∵∠BHF+∠BHC=180°,∴∠BHC=120°.在△ACF中,∵∠AFC=90°,∴∠ACF=90°-∠A=30°.23.解:在△ABD中,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知:∠ADC=∠B+∠BAD,∵∠BAD=40°,∴∠EDC+∠1=∠B+40°.①同理,得∠2=∠EDC+∠C.∵∠1=∠2,∠B=∠C,∴∠1=∠EDC+∠B.②将②代入①得2∠EDC+∠B=∠B+40°,∴∠EDC=20°.24.解:(1)∵△ABD和△ADC不等底、等高,BD:CD=2:3,∴S △CDE =12S △ADC =12×12=6(cm 2).(2)∵S △BDE =12S △ABD =12×8=4(cm 2),∴S △BCE =S △BDE +S △CDE =4+6=10(cm 2).∵F 是CE 的中点,∴S △BEF =12S △BCE =12×10=5(cm 2).25.解:∵BP ,CP 分别平分∠ABC ,∠ACB ,∴∠PBC =12∠ABC ,∠PCB =12∠ACB .∵∠A =α,∠A +∠ABC +∠ACB =180°,∴∠ABC +∠ACB =180°-α,∴∠PBC +∠PCB =12(∠ABC +∠ACB )=90°-12α.∵MN ∥BC ,∴∠MPB =∠PBC ,∠NPC =∠PCB ,∴∠MPB +∠NPC =∠PBC +∠PCB =90°-12α. 若MN 与BC 不平行,上述结论仍成立.理由如下:∵∠MPB +∠BPC +∠NPC =180°, ∠BPC +∠PBC +∠PCB =180°,∴∠MPB +∠NPC =180°-∠BPC =180°-[180°-(∠PBC +∠PCB )]=∠PBC +∠PCB =90°-12α.点拨:本题运用了整体思想.尤其当MN 与BC 不平行时,利用整体代换更能体现∠PBC +∠PCB 与∠A 的恒定关系.26.解:(1)∵BE 平分∠ABC ,∴∠ABC =2∠EBC =64°.∵AD ⊥BC ,∴∠ADB =∠ADC =90°.在线分享文档∴∠BAD=90°-∠ABD=90°-64°=26°.∵∠C=∠AEB-∠EBC=70°-32°=38°,∴∠CAD=90°-∠C=90°-38°=52°.∴∠BAD:∠CAD=26°:52°=1:2.(2)分两种情况:①当∠EFC=90°时,如图①所示,则∠BFE=90°.∴∠BEF=90°-∠EBC=90°-32°=58°;②当∠FEC=90°时,如图②所示,则∠EFC=90°-∠C=90°-38°=52°.∴∠BEF=∠EFC-∠EBF=52°-32°=20°.综上所述,∠BEF的度数为58°或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三角形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 cm,2 cm,4 cm B.8 cm,6 cm,4 cmC.12 cm,5 cm,6 cm D.2 cm,3 cm ,6 cm2.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10 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15 cm B.20 cm C.25 cm D.20 cm或25 cm3.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8,4 ,9,6 ,20,8 ,15,84.已知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A.小于直角B.等于直角C.大于直角D.不能确定5.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三角形可分为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任意一个内角都有可能是钝角或直角C.三角形外角一定是钝角D.△ABC中,如果∠A>∠B>∠C,那么∠A>60°,∠C<60°6. 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3,5 ,2,3 ,3,4 ,4,57.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则下列数据中,可作为第三边长的是()8. 已知在△ABC中,,周长为12,,则b为()A.3 B.4 C.5 D.69. 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A. B. C. D.10.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成的角的度数是( )A .45°B .135°C .45°或135°D .以上答案均不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2,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 .12. 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度.13. 如图,在△ABC 中,AB =AC =3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N ,△BCN 的周长是5cm ,则BC 的长等于 cm .14.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15.设为△ABC 的三边长,则 .16.如图所示,AB =29,BC =19,AD =20,CD =16,若AC =,则的取值范围为 .17.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 ∠ACB ,∠A = 40°,点P 是△ABC 内一点,且∠1 = ∠2.则∠BPC =________.18.“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它是一个 命题.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第12题图 B A C D 第16题图 第17题图第13题图探究1:如图1,在△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 =90°+,理由如下:∵ BO 和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 .又∵∠ABC +∠ACB =180°﹣∠A ,∴ .∴ ∠BOC =180°﹣(∠1+∠2)=180°﹣(90°﹣∠A )=.探究2:如图2中,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 是外角∠DBC 与外角∠E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 .20. (6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 cm 和30 cm 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21. (6分)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四米多,你相信吗?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说明理由.22. (6分)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长均为,第三边长为,若该三角形的边长都为整数,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23. (6分)如图所示,武汉有三个车站A 、B 、C 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 站前往到C 站.第20题图第19题图(1)当汽车运动到点D 时,刚好BD =CD ,连接线段AD ,AD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 中有几条呢?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 时,发现∠BAE =∠CAE ,那么AE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呢?在△ABC 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呢?(3)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 时,发现∠AFB =∠AFC =90°,则AF 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 中有几条?24. (8分)已知:如图,DG ⊥BC ,AC ⊥BC ,EF ⊥AB ,∠1=∠2,求证:CD ⊥AB .25. (8分) 规定,满足(1)各边互不相等且均为整数,(2)最短边上的高与最长边上的高的比值为整数k ,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比高三角形,其中k 叫做比高系数.根据规定解答下列问题:(1)求周长为13的比高系数k 的值.(2)写出一个只有4个比高系数的比高三角形的周长.第23题图 第24题图第九章三角形检测题参考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知能组成三角形的只有B,故选B.解析:因为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腰只能是10 cm,所以此三角形的周长是10+10+5=25(cm).故选C.3. A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定即可.∵ 3+4<8,∴不能构成三角形;B.∵ 4+6>9,∴能构成三角形;C.∵ 8+15>20,∴能构成三角形;D.∵ 8+9>15,∴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掌握情况,注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解析:因为在△ABC中,∠ABC+∠ACB<180°,所以所以∠BOC>90°.故选C.解析:A、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斜三角形又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所以A错误;B、等腰三角形只有顶角可能是钝角或直角,所以B错误;C、三角形的外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所以C错误;D、因为△ABC中,∠A>∠B>∠C,若∠A<60°或∠C>60°,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所以原结论正确,故选D.6. C 解析:设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为x,由题意得:3﹣2<x<3+2,∴1<x<5,∵x为整数,∴x=2,3,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 B 解析:设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3﹣2<x<3+2,解得1<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一定要注意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解析:因为,所以.又,所以故选B.9. C 解析:∵42+92=97<122,∴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过最长边所对的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足在最长边上.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的画法.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当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两条高是三角形的直角边,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内部.解析:如图所示:∵ AE 、BD 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 ∠OAB +∠OBA =90°÷2=45°.两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有两个:∠BOE 与∠EOD 互补,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BOE =∠OAB +∠OBA =45°,∴ ∠EOD =180°-45°=135°,故选C .° 解析: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180°×=80°.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知∠5=90°,∴ ∠3+∠4=90°,∴ ∠1+∠2=180°+180°-(∠3+∠4)=360°-90°=270°.13. 2 解析:∵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N ,∴NA =NB ,又∵△BCN 的周长是5cm ,∴BC +BN +NC =5cm ,∴BC +AN +NC =5cm ,而AC =AN +NC =3cm ,∴BC =2cm .故答案为2.°或20° 解析:设两个角分别是,4,①当是底角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80°,解得=30°,4=120°,即底角为30°,顶角为120°;②当是顶角时,则=180°,解得 =20°,从而得到顶角为20°,底角为80°.所以该三角形的顶角为120°或20°.15. 解析:因为为△ABC 的三边长,所以,,所以原式=<<36 解析:在△ABC 中,AB -BC <AC <AB +BC ,所以10<<48;在△ADC 中,AD -DC <AC <AD +DC ,所以4<<36.所以10<<36.° 解析:因为∠A =40°,∠ABC = ∠ACB , 第10题答图第12题答图所以∠ABC= ∠ACB =(180°-40°)=70°.又因为∠1=∠2,∠1+∠PCB =70°,所以∠2+∠PCB =70°,所以∠BPC =180°-70°=110°.18.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解析:“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设三角形一个角是30°,一个角是45°,有两个角是锐角,但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是假命题.19.分析:(1)根据提供的信息,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与∠1表示出∠2,再利用∠O与∠1表示出∠2,然后整理即可得到∠BOC与∠O的关系;(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BC与∠OCB,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1)探究2结论:∠BOC=∠A,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D的角平分线,∴∠1=∠ABC,∠2=∠ACD,又∵∠ACD是△ABC的一外角,∴∠ACD=∠A+∠ABC,∴∠2=(∠A+∠ABC)=∠A+∠1,∵∠2是△BOC的一外角,∴∠BOC=∠2﹣∠1=∠A+∠1﹣∠1=∠A;(2)探究3:∠OBC=(∠A+∠ACB),∠OCB=(∠A+∠ABC),∠BOC=180°﹣∠0BC﹣∠OCB,=180°﹣(∠A+∠ACB)﹣(∠A+∠ABC),=180°﹣∠A﹣(∠A+∠ABC+∠ACB),结论∠BOC=90°﹣∠A.20.分析:因为BD是中线,所以AD=DC,造成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就在于腰与底的不等,故应分情况讨论.解:设AB=AC=2,则AD=CD=,(1)当AB+AD=30,BC+CD=24时,有2=30,∴ =10,2 =20,BC=24-10=14.三边分别为:20 cm,20 cm,14 cm.(2)当AB+AD=24,BC+CD=30时,有=24,∴ =8,,BC=30-8=22.三边分别为:16 cm,16 cm,22 cm.21.分析:人的两腿可以看作是两条线段,走的步子也可看作是线段,则这三条线段正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就应满足三边关系定理.解:不能.如果此人一步能走四米多,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此人两腿长的和大于4米,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他一步不能走四米多.22.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再求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0<<6-,0<<.因为2是正整数,所以=1.所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2,2.因此,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3.分析:(1)由于BD =CD,则点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由于∠BAE =∠CAE,所以AE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由于∠AFB =∠AFC=90°,则AF是三角形的高线.解:(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与△ADC的面积相等.(2)AE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中角平分线有三条.(3)AF是△ABC中BC边上的高线,高线有时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中有三条高线.24.分析:灵活运用垂直的定义,注意由垂直可得90°角,由90°角可得垂直,结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只要证得∠ADC=90°,即可得CD⊥AB.证明:∵DG⊥BC,AC⊥BC(已知),∴∠DGB=∠ACB=90°(垂直定义),∴DG∥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1=∠ACD(等量代换),∴EF∥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F=∠A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AB(已知),∴∠AEF=90°(垂直定义),∴∠ADC=90°(等量代换).∴CD⊥AB(垂直定义).25.分析:(1)根据定义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进行分析;(2)根据比高三角形的知识点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点,进行判断只有四个比高系数的三角形的周长.解:(1)根据定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此三角形的三边是2,5,6或3,4,6,则k=3或2.(2)如周长为37的三角形,只有四个比高系数,当比高系数为2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9、10、18,当比高系数为3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6、13、18,当比高系数为6时,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6、18,当比高系数为9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