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用教学案
开明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11
开明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年级:初二科目:数学执笔:周铭审核:初二数学备课组内容:2.7勾股定理的应用(2)课型:新授时间:06年8月25日学习目标: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学习难点:“转化”思想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课本第82页到83页,完成下列问题:1、讨论P82中的问题⑴如何求出图中的x、y、x ?⑵如何画出5、6、7的线段吗?2、学生看书(学生小组讨论)P83例3、 P84例4 思考:如何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二.自学、合作探究:(一)自学、相信自己:1、完成课本P83练习1、2、3及P83-84习题2.7 4、5、62、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m,一阵风吹来,红莲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m,求这里的水深是多少米? (提示:画出图形建立直角三角形)3、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26,AB=AC,且AB=BC+4,求:⑴底边BC上的高。
⑵△ABC的面积和一腰上的高。
(二)思索、交流:1、.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边BC 上的一点,AB=13,AD=12,AC=15,BD=5.求△ABC的面积.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昆虫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昆虫沿着台阶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dm ?3、一块长4m ,宽2.1m 的薄木板能否从一个宽1m 、高2m 的门框内通过?试说明理由.(三)应用、探究:1、如图,一个高18m ,周长5m 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建议:拿一张白纸动手操作,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2、如图,笔直的公路上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DA ⊥AB 于点A ,CB ⊥AB 于点B ,已知DA=15km ,CB=10km ,现在要在公路的AB 段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 ,使得C 、D两村到收购站E 的距离相等,则收购站E 应建在离A 点多远处?三.学习体会:B AC A · · B 3 2 20D C⒈ 已知:如图①,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AC 、BC 的长分别为6和8,现将直角边AC 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2B.3C.4D.5⒉ 在上题中的Rt △ABC 折叠,使点B 与A 重合,折痕为DE (如图②),则CD 的长为 ( )A.1.50B.1.75C.1.95D.以上都不对⒊一条河的宽度处处相等,小强想从河的南岸横游到北岸去,由于水流影响,小强上岸地点偏离目标地点200m ,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 ,那么该河的宽度为 ( )A.440 mB.460 mC.480 mD. 500 m⒋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其周长为______________.⒌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出1m ,如果把绳子的下端拉开距旗杆底部5m 后,绷紧的绳子的末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_m.⒍一架5m 长的梯子靠在一面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建筑物1m ,若梯子底部滑开2m ,则梯子顶部下滑的距离是___________(结果可含根号).⒎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CB=90º,AC=12,BC=5,AM=AC ,BN=BC求MN 的长.7、如图,∠A =∠D =90,AB =CD =24cm ,AD =BC =50cm ,E 是AD 上一点,且AE :ED =9:16,试猜想∠BEC 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并证明你的猜想.B 图② A B D E 图①C A B N M⒈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0cm ,底边长为16 cm,那么它的面积为 ( )A. 48 cm 2B. 36 cm 2C. 24 cm 2D.12 cm 2⒉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是 ( )A.20cmB.10cmC.14cmD.无法确定⒊折叠长方形ABCD 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D’ 处,AE 是折痕,已知AB=8cm ,CD ′= 4cm ,则AD 的长为 ( )A.6cmB. 8cmC. 10cmD. 12cm⒋ 若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12、16和20,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长是_______. ⒌小明和小强的跑步速度分别是6m/s 和8m/s ,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分别向东、南练习跑步,那么从出发开始需__________s 可以相距160m.⒍王刚的身高为1.70m ,现想摘取高5.70m 处的一个椰子,为了安全需要,使梯子底端离椰树根部3m ,那么梯子较合适的长度是__________m.7、有一圆柱形食品盒,它的高等于16cm ,底面直径为20cm , 蚂蚁爬行的速度为2cm/s. ⑴如果在盒内下底面的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盒内对面中部点B 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结果可含π)⑵如果在盒外下底面的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盒内对面中部点B 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结果可含π)A B C D D ′ E(第3题)。
师生互动的教案
师生互动的教案教案标题:师生互动的教案教案目标:1. 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提供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主题为“环保”,以英语课为例。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主题:“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你们对环保有什么了解吗?请举例说明。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学习新知(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介绍环保相关知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 学生观看或听取教师的介绍,并记录重要信息。
3.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鼓励学生分工合作。
- 学生讨论并制定一份小组报告,包括他们对所选主题的理解、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4. 展示和讨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小组报告。
- 全班师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讨论的重点和学生们的观点。
- 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 学生和教师一起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环境。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质量评估。
3. 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展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环保实践,并在下节课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2. 学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他环保问题,并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给全校师生。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合作,避免过多干预。
初中政治师生之间教案
初中政治师生之间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树立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懂得老师的工作辛苦和老师对自己的重要作用,了解与老师交流的艺术,能用恰当的方式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换位思考、情景模拟等方式,认识师生之间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技巧,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学生观看情境剧《师生之间》。
2. 学生交流观看感悟。
二、主题活动(15分钟)活动一:夸夸我的老师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位老师进行夸奖。
2. 各组代表发言,夸奖所选定的老师。
活动二:师生换位思考1. 学生分组讨论,假设自己是一名老师,想象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倾听并给予建议。
活动三:如何与老师沟通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与老师沟通的经验和方法。
三、总结提升(5分钟)1. 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 教师总结,强调尊敬老师、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看情境剧、参与主题活动,认识到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了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害怕、害羞的情绪,不敢主动与老师沟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持续关注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勇敢地与老师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
师生之间教案
师生之间教案教案: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教案旨在探讨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供迷你课程实践方案,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师生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1.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2.师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师生合作学习的案例分享。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以一个故事或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老师介绍合作学习的定义和意义,包括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等。
3.师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老师介绍师生合作学习的几种方法和技巧,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任务分工等。
并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如沟通技巧、分工合作等。
4.师生合作学习的案例分享(15分钟)老师与学生分享几个师生合作学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活动。
可以选择一个主题,如科学实验、文学作品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最后向全班做一个展示。
6.总结(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2.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想,了解他们对师生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看法。
六、延伸活动1.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团队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完成一个项目或研究。
七、教学反思通过该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合作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同时,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也有所增加,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1.《观潮》
呼吉尔特中心小学师生共用教学案(1)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执笔:赵娜娜内容:《观潮》课型:讲读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8、27 授课时间:8、30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声鼎沸、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自然之壮美。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自然之壮美。
学法提示:读•议•展•点•练”相结合学习过程:知识连接: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它的出海口所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呈喇叭形,。
越往里越窄,涨潮时,大量的海水从宽达百公里的江口涌入,受越来越窄的河岸约束,形成涌潮。
每年农历8月18 日,在海宁县所见的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
涨潮时带进的泥沙年长日久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潮水又受到进一步阻拦,后浪推前浪,波涛汹涌。
加上春秋之交,海风推波助澜,因此,钱塘江出海口激起巨大的波涛,形成高高的水墙,潮位最高达9米多,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景象十分壮观,令人难忘。
一、自主学习(一)、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练习。
1、看拼音写词lóng zhào bóo wù mãng mãng qí guān hãn wò()()()()()2、我会读这7个生字音,还会组词:罩()屹()鼎()沸()贯()崩()恢()3、我会写13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4.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tī)踮脚(diān diǎn)风号浪吼(háo hào)5、会给多音字组词:蒙_____()______()薄_____()______()6、根据意思写词语。
师生之间 教案
师生之间教案教案标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教学的重要性。
2. 提供学生与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和合作的策略和技巧。
3. 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强学习效果。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师生之间互动和合作的思考。
例如:“你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学习有什么影响?”理论讲解:2. 解释师生之间互动和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
强调互动和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介绍师生互动和合作的策略和技巧,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
实践活动:4.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与当前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或主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5.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模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景,例如教师提问学生问题,学生回答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师生互动的过程,理解其重要性。
6.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可以是书面交流或面对面的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并记录下教师的回答或建议。
总结:7.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学习的重要性。
8.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互动和合作策略应用到日常学习中,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案评估:9.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10.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与教师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11.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技巧。
教案扩展:12. 鼓励学生在其他课程中积极与教师互动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附注:本教案适用于各教育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同时,教师在实施教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
统编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师生共用导学案 (1)
统编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师生共用导学案 (1)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方法。
2. 熟悉音乐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3. 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二、教学重点1.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2. 音乐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准确演奏。
2. 音乐符号在乐谱中的位置和读法。
四、教学准备1. 统编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2. 音乐教具:五线谱、音乐符号卡片、乐器。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
2. 利用音乐符号卡片复各种音乐符号的含义。
第二步:讲解五线谱(10分钟)1. 简要介绍五线谱的构成和作用。
2. 教授五线谱上的五线和四个间隔的名称。
第三步:研究读谱(15分钟)1. 示范如何读谱和演奏简单的乐曲。
2. 学生跟随读谱并试着演奏。
第四步:研究音乐符号(15分钟)1. 介绍常见的音乐符号和它们的含义。
2. 练辨认和读出乐谱中的音乐符号。
第五步:练演奏(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简单乐曲的乐谱。
2. 学生按照乐谱指示演奏乐曲。
第六步: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随堂测试学生对五线谱和音乐符号的掌握情况。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五线谱和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培养了他们对乐谱的阅读能力和简单乐曲的演奏技巧。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准确地读谱和演奏。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和示范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节奏不准确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练习和指导。
整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师生之间教案
师生之间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的重要性。
2. 学会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 培养良好的师生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参与互动的意愿。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今天的教学话题。
2.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3.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刚刚的讨论并进行归纳,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
4.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道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体思考,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解决问题。
5. 合作检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检测,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相互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6.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师生之间的合作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 学会和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小组合作活动的任务。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参与合作的意愿。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教师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师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
3. 小组合作活动: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学生分成小组,互相配合完成任务,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 分享讨论:教师鼓励各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收获,进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对于合作的深入理解。
5. 拓展延伸:教师提供进一步拓展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
6.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一年级语文教案师生互动
一年级语文教案师生互动教案题目:一年级语文教案——师生互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和正确的写字顺序;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意识和能力;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写字顺序;2.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3. 教师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钢笔、黑板笔、教学用的图片卡片等教具;2. 学生准备好语文课本和练习册;3. 教室黑板上准备好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大纲。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准备2-3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图片卡片,并展示给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让学生猜测图片所代表的词汇,培养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期待和思考。
第二步:学习汉字(10分钟)教师出示已经写好的汉字,并向学生展示字的结构和笔画,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形状和构造。
然后,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每个字的正确写字顺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字的写字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字的笔画和顺序。
第三步: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汉字。
例如,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汉字图片卡片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字的顺序排列,并用钢笔在练习册上正确书写这些字。
教师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第四步:课文学习(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和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表达能力。
之后,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步:师生互动(20分钟)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现场回答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师生同上一节课活动方案
师生同上一节课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师生同堂,共享知识之旅”二、活动目的。
1.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隔阂。
2. 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困难点,同时让学生体验教师备课与授课的思路。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X]点 [X]点。
2. 地点:[具体教室名称]四、参与人员。
[班级名称]全体学生与该班的任课教师。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方面。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初步想法和疑惑。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反馈,精心备课,但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准备一些有趣的小道具或者案例,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 学生方面。
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标记出自己理解困难的部分。
推选一名“小助教”,负责在课堂上协助教师,比如分发资料、组织小组讨论等。
每个小组(提前分好小组,每组[X]人)准备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小问题或者小见解,在课堂上分享。
六、活动流程。
1. 开场(5分钟)教师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和同学们打招呼,然后宣布今天这节课将是师生共同上课的特别课堂。
教师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流程,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先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但是在讲解过程中,要经常停下来问同学们的想法,比如“我这样讲,你们能跟上吗?有没有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呢?”教师可以适当地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有趣的故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例如,在讲解数学函数的时候,可以说:“函数就像一个魔法盒,你给它一个输入,它就会按照规则给你一个输出,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3. 学生分享(15分钟)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分享他们之前准备的小问题或者小见解。
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一起讨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讨论方向,确保讨论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
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很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幽默地说:“你这个想法就像一颗流星,在知识的星空中划出了一道独特的光芒!”4. 师生互动答疑(15分钟)同学们可以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解答。
师生共享——分享《故事》教案
师生共享是学校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当老师和学生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之后,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
因此,在今天,我们要谈论的就是关于师生共享的一个话题,具体来说,我们要分享一下《故事》教案的内容。
教案标题:轻松教学《故事》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并借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相关图画,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二、教学过程:1.引言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一下这次教学的内容,强调一下《故事》的重要性以及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故事的基本构成,比如:人物、情节、背景、冲突等等,然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有哪些要素。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故事实例进行更深入地讲解,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学习故事的绘画通过学习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之后,老师可以考虑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场景,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绘制它,以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想象力。
4.分组分享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之间互相分享他们所绘制的故事图画,并就故事的要素和结构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互相学习和相互促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并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分组分享也可以帮助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师生共享非常重要。
当学生们能够与老师共享自己的想法、经验和知识时,会更容易地进步和取得成功。
因此,我鼓励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地对待师生共享,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师生共用教学案《送东阳马生序》
漯河市体育运动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1】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郑小乐审核:课题:24《送东阳马生序》课型:讲读2课时时间:2013年2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理解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学法指导:“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重难点:1、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设计: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一、自主学习1、填空:作者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家。
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明初,征作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著有《》。
2、题目解说:本文是一篇,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的意思。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平生,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使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3、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嗜.()学叱.()咤.()yùn( ) 袍敝衣皲.()裂yìng()人负qiè( )曳xǐ( ) 以衾.()拥覆容臭.()烨.()然加冠.()皆披绮.()绣四肢僵jìng()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无从致.书以观(2)走.送之(3)右备容臭.(4)尝趋.百里(5)卒.获有所闻(6)或.遇其叱咤(7)媵人持汤.沃灌(8)主人日再.食(9)又患.无硕师二、合作交流5、朗读课文:(1)注意读准读音;(2)理解文句,疏通文意;(3)文言知识积累。
开明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8
开明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周铭 审核:初二数学备课组 内容:2.5实数(2) 课型:新授 时间:06年8月25日 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3、能利用计算器比较实数的大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4、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理解估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在运用实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在实数范围内会运用有理数运算。
学习难点:用有理数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课本第72页到74页,完成下列问题:1、在有理数范围内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2、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3、你能借用有理数范围内的规定举例说明无理数的绝对值、无理数的倒数、两个无理数互为相反数吗?4、比较3与7的大小,说说你的方法。
5、你还会比较-7与-1.5的大小吗?6、你认为215- 与0.5哪个大?你是怎么想的?与同学交流。
7、通过估算,你能比较215-与43的大小吗?二.自学、合作探究:(一)自学、相信自己:完成课本P74“练习”1、2、3及第75页“习题2.5”1、2、3(二)思索、交流:1、利用计算器比较39-与3265.4-的大小(见课本P73 例1)2、计算⑴∏+5 (保留2位小数) ⑵322⨯(保留2位小数)0 B A C3、如图,a ,b ,c 是数轴上三个点A 、B 、C 所对应的实数. 试化简:||)(||332c b b a b a c +-++-+.(三)应用、探究:1、 计算|1-3|-|3+1|的值为 ( ) A 0 B -2 C -23 D 232、 如图 ,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C 在数轴上,且AC =AB ,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 ( )A2-1 B 1-2C 2-2D 2-23、如图,AD ⊥BC 于D ,如果CD =8,AD =4,BD =2.(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2)ACAB 的值.4、甲、乙两人计算221a a a +++的值,当a=5得到不同的答案。
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制定的精彩教案案例分享与总结
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制定的精彩教案案例分享与总结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集体性、复杂性、动态性的人类活动,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协作与配合。
在学生日益成为自主学习主体的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越来越被重视。
教师与学生协作制定的教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够为教师更好地掌控上课节奏,促进教学增效。
本文将通过分享一则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制定的精彩教案实例,来阐述如何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案案例分享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与学生们协作完成了一份名为《小小勾股定理》的教案。
这一节数学课的主题是勾股定理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课堂开始前,教师为学生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讨论,大家可以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与讨论,在课堂上共同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
教师向学生们详细地讲解了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基本公式,并通过实际的例子加以解释,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教师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思考并讨论勾股定理的应用,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教师明确表示,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才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同时解释勾股定理和勾股三角形的分类,强调了分析勾股三角形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展现出他们的见解和思考。
他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向其他小组请教并向教师提出问题。
整个小组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大家越来越感性地地理解勾股三角形,逐渐在讨论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紧接着,教师通过线上工具贴出了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
这个案例非常实际,题目为“如何在分割手工面条时更加方便、快捷、节省面条;如何更好地掌握分数计算,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合理运用。
”学生们通过分析手工面条的形状,设计出了一套妙招,让自己在不费力气,节省时间而且分割出的面条条相同;通过分析平时的生活,提取出了一些运用分数计算的实际意义。
师生共享: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堂教案
师生共享: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堂教案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者。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共享,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本篇文章将以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堂教案为案例,从教学设计、备课整合、师生互动和评价反思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师生共享。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良好的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共享。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又能获取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3.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知识讲解、小组讨论、互动评价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丰富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共享。
4.课后拓展通过课后拓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宽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备课整合自主备课和资源整合是实现师生共享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教学资源,包括学科资料、教学媒体、学生作品等,将这些资源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在备课整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多样化资源来源教师应该从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例如学校网络、公共图书馆、互联网等,同时要注意资源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2.多元化资源类型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文字、图像、动画等各种形式的媒体,还包括各种学科信息、案例分析等,应该根据所需任务选择适宜资源。
3.资源整合与更新教师应该不断更新、修订所收集的资源,同时也要创造新的资源,使教学过程不断创新。
三、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启发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师生同享教案二:共创音乐课堂的美好
师生同享教案二:共创音乐课堂的美好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思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协作能力和快乐的心态。
为了尝试新的音乐教学方式,我们教师萌发了一个新的点子:师生同享教案二:共创音乐课堂。
在普通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是,在共创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音乐作品,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音乐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透彻了解音乐的本质。
共创音乐课堂的设计思路基于以下几点:共创音乐课堂基于学生的兴趣、表现和音乐素养的水平,通过共同创作音乐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利用具体的音乐教学素材,掌握学生的音乐水平,并帮助他们逐渐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艺术魅力。
同时,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共创音乐课堂帮助学生发展协作能力。
在共创音乐课堂中,学生必须与其他人一起创作音乐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别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这种合作能力和协作能力是很重要的,使学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共同目标意识。
这样的经验将对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共创音乐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这个课堂中,学生发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创作能力,进行了诸如谱曲、编曲、演奏、录制等创作环节,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生命力。
在共创音乐课堂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
教师为保障每位同学的掌握音乐素养而定期对同学进行个别指导,最大化其音乐天赋和才能的展示。
共创音乐课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通过协作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目的,在共创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多的音乐教学资源和支持。
教师即学生——师生共同学习《背影》教案
的文章。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学习的指导者。
但是,在学习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师生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教学中的经历,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启发。
事情的起源是我们要为初中生备课《背影》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一篇小说,以一位父亲的真挚情感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发现,这篇章不仅涵盖了文学知识和思想,还涉及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观等哲学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知识和思考。
于是我们决定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案。
我们开始了充分的备课研讨。
我们先从课本教材中调取各个版本的教案,进行比较,整合出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教案大纲。
我们从各种渠道收集现有的学术资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并累计了大量有价值的新思路和新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的三个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让大家按照教案,全程讨论这篇文章。
我们的讨论范围不仅不局限于章节分节、语法和文学论点。
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价值观。
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文本的分析,展开了对作者思考脉络的猜想,大家还一起分析了鲁迅所处的社会背景。
这个过程中,老师收获了很多。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从读这篇文章中已经获得了很多技能与知识:如阅读文学文章,分析文章结构与要素,理解词汇难关,思考社会背景与人性原则等等。
在学生与老师参与一起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吸取老师聚合的经验,而老师也因为学生的吸纳,更好的学习了解这个课程。
众所周知,鲁迅的《背影》归纳了很多的哲学问题点,如死亡代表着什么,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等等。
在课程的讨论之后可学生们和老师们必然反思和总结这些哲学思考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是经过思考的,无论是从文学,还是个人成长,他们都可以逐渐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与人性的真善美。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共同探讨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师生之间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蛙、荷、莲”等生字,学会“蛙鸣、荷叶、莲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夏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夏天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学会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夏天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夏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夏天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的正确性。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氛围。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合作学习,分析夏天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巩固练习1.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夏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观察夏天的景色,用文字描述,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朗读、书写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题,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用教学案(1)年级:七年级下期科目:生物执笔:*** 审核:*****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2月25日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法指导:读、议、展、练相结合学习难点重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引入新课: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6页,完成以下各题。
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_______。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类人猿中的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
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过着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生活,这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4.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_______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____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______、防御_______,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5.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________,并且能够用_________,大脑也越来越___________,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三、探究展示。
7.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 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8.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9.研究表明,人和猿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如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B.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C.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人比猿高等四、课后检测。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鱼B. 狗C. 大猩猩D.鸽子11.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12.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D.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13.关于人类起源,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人是自然产生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教(学)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用教学案(2)年级:七年级下期科目:生物执笔:*** 审核:*****课题:人的生殖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2月25日学习目标: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4.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学法指导:读、议、展、练相结合学习难点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学习过程: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是怎么说的?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8—12页,完成以下各题。
1.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产生,分泌。
2.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能产生,分泌。
3.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和在里融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胚泡最终植入,这就是怀孕。
4.胎儿的生活环境是在___________内的____________中。
5.胎儿获得母体营养物质和氧的部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受精卵在____________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___________,并移动到_______中,最终植入____________。
7.分娩指成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二、合作交流8.精子和卵细胞是从哪相遇结合的?最终又在哪“安家落户”发育成熟的?9.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是怎样“吃喝”“呼吸”“排出废物”的?三、探究展示。
10.请把下列几组器官和其功能相连接:附睾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子宫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阴道贮存和输送精子睾丸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卵巢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四、课后检测。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某女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 ( ) A.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独立的个体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子受精12.人的体细胞受精的部位在____,人体胚胎正常发育的场所是____。
( )A.输卵管、卵巢B.子宫、卵巢C.子宫、子宫D.输卵管、子宫13.人体胚胎形成和发育的大致过程是()A.卵细胞→胚胎→胎儿B.卵细胞→胎儿→胚胎C.受精卵→胎儿→胚胎D.受精卵→胚胎→胎儿14.下列人体器官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一组是()A.卵巢与睾丸B.输卵管与输精管C.子宫与输卵管D.子宫与前列腺15.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是通过()A.输卵管B.子宫C.胎盘D.毛细血管16. 在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标志着新生命开始的是()A.卵细胞的形成B.受精卵的形成C.胎儿的形成D.婴儿的出生17.下列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现象,它们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分娩、受精、怀孕B. 怀孕、受精、分娩C. 受精、分娩、怀孕D. 受精、怀孕、分娩教(学)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用教学案(3)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执笔: *** 审核:***** 内容:青春期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3月1日教学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2.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3.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学习方法:读议展练相结合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升入初中以来,同学们都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
青春期要面对很多问题,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读】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4-17页,完成下列各题1.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春期内脏器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女孩会来。
4.遗精是指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的现象。
5.月经是指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连同血液一起由排出的现象。
月经周期与卵巢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月经期约为天左右。
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出现创伤,子宫口稍稍张开,因而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6.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了强烈的__________,遇到挫折又有__________。
三、【议】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7.对照自己身体的变化,谈谈青春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8.当你被老师或家长误解时,该怎么处理?9.青春期男女生交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四、【练】巩固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发生明显变化,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 B.身高突增C.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应停学休养 D.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C.出现第二性征现象 D.大脑兴奋性增强12.人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表现是 ( ) A.身高、体重突增 B.肺活量显著增大C.心脏功能增强 D.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13.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B.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家长交流C.生活中存在矛盾心理,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D.我行我素,绝对自由14.下面对青春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B.是指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C.是指从童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D.指形态和功能出现显著变化的15.月经期必须注意的卫生健康是()A.要使用洁净的卫生巾B.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C.避免着凉D.上述三点都是五、课外探究除了课本及教师讲述的外,请你说说你自己在青春期还要注意些什么?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可以向老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