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4b6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00.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教学内容:1. 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解释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如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3. 展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章节二:自然选择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释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包括适应性、生存和繁殖。
2. 展示自然选择的实例和图示。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适应性、生存和繁殖的关系。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自然选择的实例。
3. 展示自然选择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三:变异和遗传教学目标:1. 了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包括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如基因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教学活动:1. 引入变异的概念:解释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展示基因和遗传物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四: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 理解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如化石记录、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
2. 强调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在研究进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化石记录:展示化石记录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3. 讨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的贡献。
章节五: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掌握物种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1. 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如适应性和生态位的分化。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c6d2e1192e45361166f5a0.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种起源教学目的: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2、筛出文中的关键语句,以帮助理解进化论思想和达尔文的科研精神。
3、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学习达尔文艰苦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筛选并深入理解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作者提供的有关史实,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布置预习: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2、查找课外资料,理解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课时一、解题、介绍作者1、《《物种起源》导言》是《物种起源》这本书的前言。
“导言”的意思,是指在正文前面写上一些话作引导。
亦即概地向读者介绍相关这本书的情况。
2、作者达尔文,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
他那个时候的欧洲,关于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物种不变化。
当时称为特创论,也就是说,万物都由上帝按照特定的旧的创造的,他有目的安排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说上帝造猫的目的是为了让它吃老鼠,创造老鼠的目的是为了让它给猫吃。
按照这种观点,上帝创造出多少种生物,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物种不变。
达尔文青年时也相信这种荒谬观点,后来经过反复的考察认识到物种在变异性和承续性,终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进化论学法。
二、理清全文结构1、速读全文,从文中筛选出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观点的段落。
(4、5、6、7自然段)2、那么1、2、3自然段分别写了些什么呢?明确:第1段说明从《物种起源》的成书经过。
第2段说明早日刊印的原因。
第3段本书的性质,作者的希望。
三、讲析1、2、3段(一)讲析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从中筛选出达尔文写书的主要经历,看一看这一经历主要分为几步?明确:成书经历主要分四步:(1)环球航行,考察。
(2)思考问题作札记。
(3)充实札记,写成纲要。
(4)继续控讨,摘要付印。
2、叙述本书题的研究过程,为什么要从参加贝格尔号的远航说起?师讲解:因为达尔文这次远航对于达尔文的科学研究关系太大了。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9130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6.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课时数:1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3. 掌握《物种起源》的基本内容和章节布局。
教学重点:1. 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2. 分析《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理解进化论的重要性和影响;2. 理解《物种起源》的思想。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程序;2. 电子或纸质版《物种起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背景和作者达尔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进化论的含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5分钟)1. 使用 PowerPoint 展示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如物种的适应性和适者生存;2. 引导学生分析进化论对生物学、人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步骤三:分析《物种起源》的内容(20分钟)1. 分发电子或纸质版《物种起源》给学生,让他们浏览目录,了解书的章节布局;2. 指导学生阅读《物种起源》的导言部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内容;3.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和《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2. 强调进化论对生物学和科学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阅读和研究更多关于进化论的书籍和资料。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推荐其他经典的科学著作,如《费马大定理》、《原子论》等;2. 组织学生进行进化论相关的研究和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e29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7.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知,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及出版背景。
生物进化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
2. 课件:作者、出版背景、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等。
3. 视频资料: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他有什么重要贡献?引导学生回顾达尔文及其代表作《物种起源》。
2. 讲解《物种起源》介绍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历史意义。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3.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4.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阐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分析自然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生物进化的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7.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导言作者:达尔文出版背景、历史意义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六、教学内容1. 达尔文的生平事迹2.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概述3. 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的生平事迹及其对生物学的影响。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意义。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
生物进化理论对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7f16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c.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会:•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和意义;•掌握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理解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意义;•学习如何运用进化论分析生物的分类层次。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讨论生物进化和生物地理学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1.生物进化的含义和意义。
•“进化”一词的含义;•引出进化论的思想和意义。
2.进化的两种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突变进化论。
3.生物的分类和物种的形成。
•分类的概念和分类学的基本原则;•物种的概念和物种形成的方式。
4.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意义。
•生物地理隔离的基本形式;•生物地理隔离的作用。
5.进化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进化论和分类学的关系;•分类的种属、属、科等。
三、教学重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异同点;2.物种形成的多种方式;3.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作用;4.进化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和突变进化论的异同点及其应用;2.物种形成的理解;3.生物地理隔离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多媒体设备;•适量的网站和文献资料。
六、教学策略本课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实验、观察等方式感受生命多样性;2.运用例子引出和解释进化过程;3.根据有趣的生命化学物质提出突变和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运用进化论分析生物分类的能力。
七、教学流程第一节:引导学生认识课题1.开课前十分钟,学生先在笔记本或纸上自由发挥,大纲上写出所有对生命多样性的疑问,并把疑问张贴在讨论区。
2.教师根据在讨论区上看到的学生疑问,在黑板或白板上做出记号,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逐一讨论。
第二节:学习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1.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和白板笔录等方式,教授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和教师的提示,参与讨论考虑两种进化学说的异同点。
《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3b67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a.png)
《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l、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一)导语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
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
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
《物种起源》导言(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e71d5ccc22bcd126ff0ce5.png)
《物种起源》导言(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和能力: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初步了解“绪论”(导言)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耍观点。
(2)过程与方法: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
三、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的问题: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课前作业: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用图片或文字说明都可以。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检查课前作业:让学生展示思考与查资料后整理出来的结果。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观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讨论得出更正确的答案。
)三、熟悉文本,筛选信息1.请自读课文一遍,找出能说明人类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依据。
A.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B.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D.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
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
…… ……2.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信息,弄清达尔文在本文中所表达的对物种起源的看法的可靠性。
《物种起源》导言 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ed8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c.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引言物种起源是一部伟大的书籍,其作者是英国自然历史学家查尔斯·达尔文。
该书于1859年首次出版,直到现在仍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演化理论,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支持其观点。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科学家们使用演化理论来解释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
本教案目的是为了引导初学者了解物种起源的基本内容,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源以加深学生对这个领域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种起源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物种的;3.掌握一些重要的遗传和进化理论知识;4.能够使用科学证据来支持演化论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1. 演化理论物种起源是歌唱演化论的经典著作,该理论是该书的核心,并且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教师可以介绍以下内容:1.什么是演化论?2.什么是自然选择?3.拓展:从基因到物种的演化。
2. 遗传和进化理论1.基因是什么?2.遗传是如何起作用的?3.进化是如何使物种适应环境的?3.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学1.生物多样性是什么?2.为什么物种分类是重要的?3.了解还未发现的物种的搜索,并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网络课堂和在线学习资源。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交流和思考。
3.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
4.手工实验,例如做绢毛虫实验。
五、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的教学时长为16-20学时。
六、教学要求1.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材料。
2.安排针对深度渲染生命科学的学生的学习资料。
3.提供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和故事,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威胁。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ebb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1.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背景。
2.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
3.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
4. 能够运用自然选择解释生物的适应性。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难点:1.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
2. 生物进化的证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
2. PPT课件。
3. 生物进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引言1.1 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他的背景和贡献。
1.2 介绍《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和影响。
1.3 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思考,提出问题:“生物是如何演化的?”第二章:自然选择学说2.1 介绍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适者生存、变异和遗传。
2.2 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3.1 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
3.2 分析化石记录,了解生物的演化历程。
3.3 探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生物的适应性4.1 解释生物适应性的概念。
4.2 分析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如鸟的羽毛、鱼的鳞片。
4.3 引导学生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1 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5.2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5.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学生作业和研究报告。
3. 期末考试相关考题。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证据(续)6.1 探讨地层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6.2 分析地层中的化石分布规律,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
6.3 引导学生思考地层学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024年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
![2024年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https://img.taocdn.com/s3/m/36ce11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7.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及在我国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其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生平及《物种起源》的发表背景。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原因。
2. 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达尔文的生平、生物进化概念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培养其探究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种起源》在我国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达尔文的生平、生物进化概念等。
2. 学生准备《物种起源》导言的相关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达尔文的生平及《物种起源》的发表背景。
2.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4.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探究能力。
5.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种起源》在我国的影响,激发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生物进化的原因及意义。
八、作业布置:2. 预习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心得体会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七、教学重点:1.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
2. 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在《物种起源》中的阐述。
八、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的理解和运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210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a.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及其生平事迹。
2.掌握《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书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好奇。
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2)达尔文的环球航行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贝格尔号”船环球航行。
这次航行历时五年,达尔文沿途对各种生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生物学资料。
2.课程内容(1)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种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法则进化的。
这一观点打破了当时宗教神学的物种不变论,引起了轰动。
(2)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不断进行竞争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适者生存是指在竞争中,那些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基因传给后代,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3)物种起源的主要论点1.共同祖先: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2.物种形成:物种是通过逐渐的演化过程形成的,而非一次性创造的。
3.地理分布: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变迁有关,生物物种的分布规律与地质史密切相关。
4.人工选择:人类可以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品种。
通过对《物种起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认识到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b3a2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9.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概念、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2. 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如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达尔文探究生物进化的案例,如finches 鸟嘴的适应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达尔文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过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五、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2. 分析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意义,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物进化对人类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八、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六、进化理论的争议与发展(15分钟)1. 介绍《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的争议,如创造论与进化论的争论。
2. 讲解进化论在科学界逐渐被接受的过程,以及后续科学家对进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七、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15分钟)1. 讲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分析化石记录对进化论的支撑,如过渡化石的存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4212f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4.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生物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将了解进化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物种起源的理论,从而更好地掌握生命科学的关键知识点。
二、课程目标•了解进化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种起源的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地壳板块漂移和生物地理学等;•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进化生物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物种起源的基本理论,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时长本课程将分为3个教学小时。
五、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让他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进化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怎么样的理论?–生物地理学与物种起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很重要?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组内讨论的成果汇报给全班。
活动二:实验探究1.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种起源的理论,我们将进行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基因突变影响物种适应性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基因突变对物种适应性的影响–实验材料:•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包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强光灯和温控器–实验过程:1.将果蝇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的培养基中生长,另一组在包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
2.将实验箱放置在强光下,以模拟阳光照射。
3.通过观察果蝇的适应性和变异情况,探究基因突变对物种适应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1.观察果蝇的变异情况,记录下不同食物对果蝇生长和适应性的影响。
2.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基因突变对物种适应性的重要性。
2.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基因突变对物种适应性的重要性。
活动三:案例学习1.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cfb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9.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准备《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背景和意义。
2. 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理解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生物进化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
四、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五、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导言部分,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通过讲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六、比较解剖学与胚胎学证据(10分钟)1. 教师讲解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证据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支持。
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
![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https://img.taocdn.com/s3/m/82a7b7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e.png)
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一、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查尔斯·达尔文所著作的《物种起源》一书的导言部分,进一步理解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科学文献阅读的理解和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思考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文本主旨,捕捉重点信息•能够理解生物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理解科学发现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四、教学内容1. 案例介绍•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和他对进化论的贡献。
2. 教学输入•分析《物种起源》的导言部分,进一步理解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学习生物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科学发现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教学输出•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思考,进行批判性思考。
如:充分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含义,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科学精神。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思维导图与探究法 [^1]六、教学评估•口头检查,包含针对案例内容的问题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测试。
•书面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阐述和扩展。
七、教学资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原文•科学研究实例八、教学媒体•讲台•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九、参考文献•[1] 张明,王芳石.以探究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教学法[J].实践与探究,2021(37):181-182+185.十、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远古时期对生命起源行为的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理解生物学概念,如:自然选择、进化等。
•通过对达尔文的学习和作品的讲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对现实生活践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论文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1c2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2.png)
一、教案概述《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的科学性,以及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将能够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并初步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的基本信息。
2. 掌握自然选择的概念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认识到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化论的实际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进化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等领域。
4. 讨论:引导学生就进化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如生物进化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等。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性。
六、教学拓展1. 观看相关纪录片:如《自然选择之美》、《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2. 推荐阅读:让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全书,以及达尔文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
3.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观察各类生物标本,感受生物进化的历程。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9137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6.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2.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物种起源》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探讨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
2. 参考资料:关于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资料。
3.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案例和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授(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Step 3: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4: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案例,学生分组分析并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活跃程度和贡献。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展现。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小测验或提问,检查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复习《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内容,重点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精选6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37f2d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9.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精选6篇)《〈物种起源〉导言》篇1邱龙涛A. 课时安排:二教时。
B. 教学目的:一、思想教育目标:学习作者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能力培养目标: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C.教学设想:一、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词语,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三、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一些长句,并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第一课时A.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二、教师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主要写了四方面内容。
即《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第二种理解: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
对《物种起源》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简介《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种理解: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概述《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为本书写了出版说明;阐明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4545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介绍作者: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
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
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
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
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
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三、解题: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
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物种起源》导言原创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原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7b815a5e9856a561260fe.png)
《物种起源》导言原创教案9《物种起源》导言原创教案教学目标:1、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初步了解“导言”的写法2、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概括主旨的中心句,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3、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
2、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2、论辩能力板书设计:生物进化两个因素:内因:遗传外因:环境(自然选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什么叫物种呢?就是现在生物的种,当然包括我们人类。
起源就是这些生物的种、包括我们人类是怎样演变而来的?1、人是怎么来?请正反两方来发言教师小结:人到底是进化的呢?还是神创造的呢?但不管人到底是进化的还是神创造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学术上的假设。
这两种假设争论了两百年,不分胜负!今天应该有一个了断了。
2、先来看有光进化论三段影片思考:猴子进化为人需要哪些条件?播放影片二、学生讨论:猴子进化为人需要哪些条件?正反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三、学生阅读课文,筛选主要观点。
1、学生速读4段(筛选主要信息与关键句)回答“猴子进化为人需要哪些条件?”2、“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训练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抓住最后一句(往往是关键句)内因:遗传外因:环境(自然选择) [1][2][3]下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2008-01-21
一、教学目标
l、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
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
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
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
琐,细碎。
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
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一、默读全文,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
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思考]根据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点拨]全文7段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先陈述自己研究的历程,表明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接着用华莱斯先生的研究印证了自己结论的可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