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
(3)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 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 查。
【一】古字通假现象【定义】。
•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 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 这种现象就叫通假。其中表示了准确 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 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
同。因此,“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中,如果有一项 是动词,另一项是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例 如:(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夫环而攻之
【1】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
【1】名词+ 代词“之”。代词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和限制,且代词常作宾语,句中又无其他动词, 因此,是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如:蹄之。
【2】“所”+名词。“所”是一个辅助性代词,它可 以附着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构成“所”字短语。 “所”用来指代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因此,“所” 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如:
【翻译格式】“以„„为什么”“对„„感到怎么 样”“认为„„怎么样”。
方法指导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 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 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 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 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 活用的方式。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
•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文言文实词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
向。
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现象百度文库
• 教学重难点: 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
(1)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 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
古字通假现象的四种类型
1、音同形异:例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

2、音同形似:例如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
别。
3、音近形异:例如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4、音近形似:例如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方法指导:
1、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 释,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 上进行识记。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
2、名词作状语。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3、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飞奔的马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帝感其诚。诚:诚心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远:远离
【5】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之间又无并列、 偏正、同位关系,那么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1)妇抚儿乳(2)愿为市鞍马
【6】名词+数量词(动量)例如:鞭数十,驱之 别院。
【7】 名词+而+动词或动词+而+名词。由于连词 “而”在联合短语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 形容词性短语时,而” 前后两项的词性一定相
3、感情色彩变化 。 如:先帝不以臣卑 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 性) 今义:言行十分恶劣(贬义)
4、词义转移 。如: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仇恨
方法指导
复习古今异义词,需做到:
【1】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联系 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3)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3】名词+辅助性代词“者”。“者”可以附着在动词 性词语的后边构成“者”字短语,“者”用来指代动 作的主动者,因此,“者”前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介词“于”+名词+名词或名词+介词“于”+ 名词(介宾短语)名词前边没有动词,并且后边 或前边是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时,该名词用作动 词。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作状语,用在其后作补语,因此,这种语境中的 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1)一狼洞(于)其 中。 (《狼》)(2)戚夫人泣,上曰:“[为我] 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二】古今异义现象。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 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 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 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 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 义,
• 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河阳之北 河:古义: 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 。如:左佩刀,右备容 臭 臭:古义:气味,今义:气味难闻
【2】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好记性不 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 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
【3】在课外文言文中要仔细辨别,避免误读。
【三】词类活用【定义】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 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 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 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 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 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 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 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 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6、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如: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无案牍之劳 形 劳:使……劳累 翻译为“使„„怎么样”。
7、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如:
【1】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为宾客
【2】渔人甚异之 。异:以……为异,对……感到 诧异
2、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 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 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 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2】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 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 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 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