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 自动发酵罐的使用方法
发酵罐操作规程范文
发酵罐操作规程范文发酵罐是发酵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操作规程对于保证生产质量、提高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份发酵罐操作规程,供参考:一、发酵罐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发酵罐设备的机械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运行无异常。
2.清洁发酵罐内部和外部,确保无残留物质干净。
3.检查发酵罐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果有,及时进行维修。
4.准备好所需的原料、辅料和发酵罐操作所需的其他设备。
二、发酵罐操作规程1.将所需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
2.根据发酵工艺要求,将发酵罐内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设定好。
3.启动发酵罐的搅拌设备,确保原料充分混合。
4.启动发酵罐的通风设备,确保发酵罐内空气流通良好。
5.监控发酵罐内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及时调整。
6.根据发酵工艺要求,定期对发酵罐内的发酵情况进行检查,如有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7.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清洁发酵罐内部和外部,确保无污物残留。
8.发酵结束后,将发酵罐内的发酵物料转移至下一步工序,清洁发酵罐。
9.对发酵罐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10.记录发酵过程的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并做好数据备份。
三、发酵罐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发酵罐内部压力的变化,确保安全操作。
2.注意发酵罐内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
3.发酵罐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发酵工艺正常进行。
4.不得在发酵罐内随意添加物质,防止影响生产质量。
5.禁止在发酵罐操作过程中吸烟、喝酒等行为,确保生产安全。
6.发酵罐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安全操作。
7.注意发酵罐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寿命。
发酵罐的操作及控制
发酵罐的操作及控制一、实验目的1、学习发酵过程中发酵控制、取样、流加等一般操作过程。
2、了解和学习自动发酵罐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一)发酵控制1、发酵温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接种后应适当提高培养温度,以利于孢子的萌发或加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此时发酵的温度大多数是上升的。
随着发酵液的温度逐渐上升,发酵液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到主发酵旺盛阶段温度的控制可比最适生长温度低些,即控制在微生物代谢产物合成的最适温度;到发酵的后期,温度出现下降的趋势,直至发酵成熟即可放罐。
工业发酵过程一般无须加热,因为释放的发酵热常常超过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所以需要冷却阶段较多。
通常是利用发酵罐的热交换装置进行降温(如采用夹套或蛇形管进行调温),冬季发酵时空气还需进行加热处理,以便维持发酵的正常温度。
2、发酵pH值控制首先应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性,不仅要控制原始培养基的pH值,而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测pH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规律,选用适当的方法对pH值进行调节和控制。
3、提高溶解氧的措施控制溶解氧的工艺手段主要是从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来考虑。
影响溶解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通气流量(通风量);(2)搅拌速度;(3)气体组分中的氧分压;(4)罐压;(5)温度;(6)培养基的物理性质等。
而影响需氧的则是菌体的生理特性,诸如不同菌龄的呼吸强度差别,基质加入时菌丝耗氧的增加等。
4、二氧化碳浓度控制CO2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的呼吸强度、发酵液的流变学特性、通气搅拌程度;罐压大小、设备规模等。
对CO2浓度的控制主要看其对发酵的影响,如果对发酵有促进作用,应该提高其浓度;反之应设法降低其浓度。
5、泡沫的控制泡沫产生的原因:通气和搅拌、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培养液的温度、酸碱度、浓度等对发酵过程的泡沫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泡沫的消除和防止:了解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消长规律,方可有效的控制泡沫。
发酵罐操作流程
发酵罐操作流程发酵罐操作流程发酵是一种将混合物转化为有用产物的过程,通常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发酵罐是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发酵的设备,本文将介绍发酵罐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操作人员需要对发酵罐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罐体内没有任何污物或细菌。
同时,检查罐体的密封性能,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操作人员还需要准备发酵所需的原料和培养基。
接下来,将预先调配好的培养基倒入发酵罐中。
培养基是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发酵过程中的养料。
因此,培养基的配比和质量对发酵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后,将发酵菌种接种入罐。
菌种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它会在培养基中快速繁殖并产生有用的产物。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发酵工艺,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菌种接种入罐。
接种后,轻轻搅拌一下以确保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
接下来,关闭发酵罐的密封盖,调整发酵罐的温度和湿度参数。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们能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发酵工艺要求,合理地设置发酵罐的温度和湿度。
随后,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的监控和控制操作。
监控可以通过连接仪表和传感器来实现,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实时地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关键参数。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控结果,调整发酵罐的工作条件以达到最佳发酵效果。
最后,当达到预定的发酵时间或者目标产物的浓度时,操作人员需要停止发酵过程。
停止发酵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改变环境条件、加入抑制剂或者停止供给培养基等。
停止发酵后,将发酵产物进行收集和分离,完成整个发酵过程。
以上就是发酵罐的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发酵罐的不同类型和具体的发酵工艺进行调整。
发酵罐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他们需要对发酵过程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以确保发酵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发酵罐的使用操作流程
发酵罐的使用操作流程简介发酵罐是用于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可以用于生产酸奶、啤酒等食品。
本文将介绍发酵罐的使用操作流程,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发酵罐,提高发酵效果。
准备工作在使用发酵罐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 检查发酵罐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损坏和漏气现象。
- 清洁发酵罐,确保内部和外部的卫生。
- 准备好所需的发酵原料,如酵母、发酵剂等。
- 准备好相关的测量设备,如温度计、酸碱度计等。
操作步骤1. 调整温度和酸碱度在使用发酵罐之前,需要将温度和酸碱度调整到适合发酵的范围。
具体步骤如下: 1. 使用温度计测量发酵罐内的温度。
2. 调整发酵罐的加热装置,使温度达到所需的发酵温度。
3. 使用酸碱度计测量发酵罐内的酸碱度。
4. 根据需要,添加酸度调节剂或碱性物质,调整发酵罐内的酸碱度。
2. 添加发酵原料在发酵罐内添加适量的发酵原料,具体步骤如下: - 通过发酵罐的进料口将发酵原料倒入罐内。
- 按照配方要求,注意添加原料的顺序和比例。
3. 发酵过程启动发酵罐,进入发酵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 启动发酵罐的搅拌装置,确保发酵原料充分混合。
2. 根据发酵要求,设定发酵罐的时间和温度参数。
3. 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酸碱度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
4. 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发酵罐的温度和酸碱度,以确保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在发酵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内的气泡产生情况和液体的变化。
4. 发酵结束发酵过程完成后,进行以下操作: 1. 停止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
2. 使用锅铲或其他工具将发酵罐内的发酵物品倒出。
3. 清洁发酵罐内外的残余物,确保发酵罐的卫生。
注意事项使用发酵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在添加发酵原料时,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比例,避免过量或不足。
- 发酵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发酵罐的温度和酸碱度,确保发酵效果。
- 在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的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 对于不同的发酵原料,有可能需要调整发酵罐的操作参数,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发酵罐操作说明
发酵罐操作说明发酵罐是一种用于制造各种发酵食品的设备,如酸奶、啤酒、酸菜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操作发酵罐,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1. 准备工作在操作发酵罐之前,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发酵罐干净卫生,无异味或残留物。
如果是新的发酵罐,应进行清洗和消毒。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都是清洁的,以避免杂菌污染。
2. 食材准备根据所制作的发酵食品的食谱,准备好所需的食材。
确保食材新鲜,并按照食谱的要求进行配比。
记住,发酵食品的质量和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食材质量。
3. 投料在投料之前,确保发酵罐已经适当设置好。
将发酵罐放在一个稳定的表面上,并确保所有零部件都安装牢固。
将所需的食材倒入发酵罐中,并按照食谱的要求进行操作。
如果需要加入任何发酵剂或酵母,确保按照准确的配方进行投放。
4. 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食谱的要求,保持罐内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有些发酵过程需要较低的温度,而其他一些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
确保根据需要调整发酵罐的温度控制系统。
5. 氧气供应有些发酵过程需要氧气供应,而其他一些过程则需要最小的氧气接触。
根据食谱的要求,决定是否需要开启发酵罐的氧气供应系统。
如果需要,确保氧气供应充足且有稳定的通风。
6. 发酵时间根据食谱的要求,设定适当的发酵时间。
不同的发酵食品需要不同的时间来完成发酵过程。
确保在发酵过程中注意定时,并按照食谱要求适时检查食品的发酵状况。
7. 监控和调整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期监控发酵食品的状态。
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或异味产生。
如果需要,根据食谱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温度、湿度等。
8. 发酵结束当食品达到食谱要求的发酵状态时,即可结束发酵过程。
根据需要,将发酵食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存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
确保及时清洁和消毒发酵罐,以准备下一次使用。
总结正确操作发酵罐对于制造高质量的发酵食品至关重要。
请确保罐内整洁卫生、食材新鲜且质量良好、按食谱要求操作、温度和氧气供应适宜、发酵时间准确、监控发酵过程并及时调整。
发酵罐操作流程
发酵罐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发酵罐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发酵罐的清洁情况,确保没有杂物或残留物。
其次,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发酵剂,确保质量和数量充足。
最后,检查发酵罐的操作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可靠。
二、操作步骤。
1. 开启发酵罐。
将发酵罐的进气阀关闭,然后打开罐内的排气阀,释放罐内的压力。
接着,打开发酵罐的罐盖,将原料和发酵剂倒入罐内。
2. 调节温度。
根据发酵原料的要求,调节发酵罐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发酵罐的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可以根据具体原料的要求进行调整。
3. 控制湿度。
保持发酵罐内的湿度适宜,通常情况下,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
可以通过喷水或者调节通风口来控制罐内的湿度。
4. 搅拌发酵。
启动发酵罐内的搅拌设备,确保原料和发酵剂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根据具体原料的要求进行调整。
5. 监控发酵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发酵罐内的温度、湿度和搅拌情况。
及时调整发酵罐的操作参数,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6. 完成发酵。
根据具体原料的发酵时间,等待发酵过程完成。
一般情况下,发酵时间在12-24小时之间,可以根据具体原料的要求进行调整。
7. 排放气体。
在发酵过程完成后,关闭发酵罐内的搅拌设备,打开罐内的排气阀,释放罐内的压力。
等待罐内的气体排放完毕后,关闭排气阀。
8. 清洁消毒。
完成发酵后,需要对发酵罐进行清洁消毒。
将发酵罐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下次使用时卫生安全。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发酵罐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2. 发酵罐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需要做到位,确保发酵过程的卫生安全。
3.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控发酵罐内的参数,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4.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发酵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以上就是发酵罐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操作发酵罐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同时注意安全和卫生。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1. 引言实验室用发酵罐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培养微生物、产生生物制品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帮助您正确、高效地操作该设备。
2. 准备工作在使用实验室用发酵罐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检查发酵罐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内部无污染和损坏。
•清洗发酵罐及相关设备,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检查发酵罐的供电、通风、排水等管道是否畅通。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微生物菌种和其他实验材料。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 操作步骤下面将介绍实验室用发酵罐的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1 设置发酵罐参数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设置发酵罐的相关参数,以满足实验需求。
•设置温度:根据实验要求,在发酵罐控制面板上设置所需温度。
•设置pH值:根据实验要求,在发酵罐控制面板上设置所需pH值。
•设置搅拌速度:根据实验要求,在发酵罐控制面板上设置所需搅拌速度。
3.2 加载培养基和菌种•确保培养基和菌种已经准备好,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标注。
•打开发酵罐的进样口,将培养基和菌种倒入发酵罐内。
•关闭进样口,确保密封良好。
3.3 启动发酵罐•按下发酵罐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启动发酵罐。
•等待发酵罐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
•监控发酵罐的工作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3.4 定期监测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发酵罐的工作情况和生长状态。
•定期记录发酵罐内部的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
•根据实验要求,定期取样分析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3.5 停止发酵罐当发酵过程结束或实验完成后,需要正确停止发酵罐的工作。
•按下发酵罐控制面板上的停止按钮,停止发酵罐的运行。
•关闭发酵罐的电源、供电、通风和排水管道。
4. 结束工作结束实验后,需要进行一些清理和整理工作,以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设备的安全性。
•清洁发酵罐及相关设备,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将用过的培养基进行处理,遵守相关的废物处理规定。
发酵罐的使用流程
发酵罐的使用流程1. 简介发酵罐是一种用于促进食物发酵过程的设备。
它可以为食物提供理想的环境,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本文将介绍发酵罐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发酵罐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洁发酵罐:将发酵罐彻底清洁,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或污垢。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刷子进行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消毒发酵罐:使用专业的消毒剂对发酵罐进行消毒,以确保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或病毒。
根据消毒剂的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完全消毒。
3. 操作步骤以下是使用发酵罐的基本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发酵物料1.根据所需食物的发酵要求,准备相应的食材和配料。
这可能包括面粉、糖、盐、酵母等。
2.将食材按照配方比例称量,并将其放入发酵罐中。
步骤二:调整环境条件1.确保发酵罐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
不同食物的发酵温度要求不同,根据具体食物的发酵要求进行调整。
2.确保发酵罐内的湿度适宜。
一些食物要求较高的湿度来促进发酵过程,可以在发酵罐内放置湿润的布料或水盒来增加湿度。
步骤三:开始发酵1.关闭发酵罐的密封盖,并将其连接到发酵罐的电源。
2.根据食物的发酵要求,选择合适的发酵模式和时间。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会根据食材的种类和数量而有所不同。
步骤四:观察发酵过程1.在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发酵罐的观察窗口观察发酵的情况。
2.注意观察食物的发酵程度和质地变化。
根据需要,可以适时进行调整和控制发酵的时间和温度。
步骤五:结束发酵1.当食物达到所需的发酵程度后,可以停止发酵过程。
2.关闭发酵罐的电源,并将食物取出。
根据具体食物的要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烹饪或处理。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发酵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发酵罐的使用环境干净、卫生。
避免使用有异味或受污染的环境进行发酵。
•严格按照食物的发酵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过量或不足的发酵时间。
•在清洁和消毒发酵罐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按照说明正确操作。
发酵罐操作流程
发酵罐操作流程1 技术准备发酵罐使用之前,应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空压机、循环水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同时要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废水废气管道的完好情况。
2 空消在投料前,气路、料路、发酵罐罐体必须用蒸汽进行灭菌,消除所有死角的杂菌,保证系统处于无菌状态。
空消步骤打开蒸汽总开关----打开排冷凝水阀-------打开蒸汽过滤器开关------关闭预过滤器开关---打开空气精过滤器开关---打开进罐空气阀---打开空气排气阀---打开上分气包进发酵罐蒸汽阀---打开取料口进罐蒸汽阀---打开取样口排气----打开上分汽包进下分汽包阀---打开下分汽包总开关---打开下面进罐体蒸汽阀---打开接菌口和流量计出的排气阀。
空消注意事项2.2.1 空气管路上有预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预过滤器不能用蒸汽灭菌,因此在空气管路通蒸汽前,必须将预过滤器的阀门关闭。
2.2.2 空消时,应将罐上的接种口、排气阀及料路阀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同时保持罐压为~,空消时间为50分钟,夹层排水阀一直打开。
2.2.3 经常用手感受进蒸汽管道的畅通。
2.2.4 发酵罐空消前,应将夹套内的水放掉。
空消结束后,应将罐内冷凝水排掉。
2.2.5空消结束后要通入无菌风吹干管路,并且管路和罐体要始终保持正压,以免杂菌的进入。
3 罐体实消实消是当罐内加入培养基后,用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过程。
空消结束后,罐体压力降至,打开罐体下面出料口排水阀排冷凝水,待排完后,关紧出料口阀门。
打开进料口,加入培养基,拧紧。
实消步骤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打开蒸汽总开关---打开拍冷凝水阀---打开上分气包进发酵罐蒸汽阀---打开夹层蒸汽阀---打开排气口排罐体冷空气---夹层温度达到95℃时关闭夹层蒸汽阀---打开罐体上面进蒸汽阀---打开上分汽包进下分汽包阀---打开下分汽包总开关---打开下面进罐体蒸汽阀---罐体压力达到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蒸汽阀保压30分钟。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是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是实验室使用发酵罐是为了进行微生物培养、酵母发酵等实验研究。
下面是实验室使用发酵罐的详细流程:1.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清洁、整洁,无明显异味和污染物。
-检查发酵罐设备及其连接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加热装置、搅拌器、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等,确保其安装牢固。
-准备所需发酵介质和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配制或准备。
-准备所需的培养菌株、酵母或微生物种子,确保其活力和纯度。
2.发酵罐操作前准备:-检查发酵罐的容量和规格,确定所需体积。
-清洗发酵罐及其附件,使用去离子水或细菌防护溶液进行清洗,确保其干净卫生。
-在发酵罐内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溶解并调整其pH值和含量。
-将培养菌株、酵母或微生物种子接入发酵罐,根据实验需要控制接菌量。
3.发酵罐操作步骤:-调整发酵罐内的温度和压力,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控。
一般情况下,在操作前需要先将发酵罐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
-打开罐盖,确保有足够的通气,利用消毒的硅胶套密封罐口,以避免污染和氧气进入。
-启动发酵罐的动力装置,搅拌器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搅拌,使培养基均匀分布。
-通过控制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操作设定,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要求,通过发酵罐的控制面板调节发酵罐内的压力,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变化。
-监测和调控发酵罐内的溶氧量、酸碱度、悬浮物含量等,通过传感器和控制面板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4.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发酵过程中,定期采样,通过相关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以监测微生物数量、活力、代谢产物含量等。
-若发酵罐内有废气产生,需设置排气系统,将废气引导到安全处置设施中,避免有害物质的排放。
-发酵结束后,关闭搅拌器和加热冷却装置,将发酵罐内的溶液和培养基倒掉,并进行相关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5.发酵罐的维护和保养:-每次使用完发酵罐后的清洗工作十分重要,需彻底清洁,去除残留物,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细菌滋生。
发酵罐用法
发酵罐用法
发酵罐是一种用于发酵过程的容器,通常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如啤酒、酸奶、面包、葡萄酒等。
下面是发酵罐的一般用法:
1. 准备工作:在使用发酵罐之前,需要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杀菌。
同时,需要准备好发酵所需的原料、发酵剂和设备等。
2. 填充原料:将准备好的原料填充进发酵罐中,通常需要控制填充量和填充方式,以确保原料能够充分混合和发酵。
3. 添加发酵剂:根据发酵原料的不同,需要添加相应的发酵剂,以促进发酵过程。
通常需要控制发酵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等参数。
4. 调节温度:发酵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温度控制,以保证发酵的效果和速度。
通常需要控制发酵罐的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发酵过程监测: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发酵罐内的温度、压力、pH值等参数,以确保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6. 收获和处理:当发酵过程完成后,需要将发酵好的产品收获出来,并进行处理和包装。
通常需要控制收获和处理的时间和方法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发酵罐的使用需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填充和发酵剂的添加、温度的控制、发酵过程的监测和产品的收获和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是什么
实验室用发酵罐的使用流程是什么1. 罐子的准备工作在开始实验室发酵之前,需要确保发酵罐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罐子的清洁:发酵罐必须保持清洁,在使用之前,要用洗涤剂彻底清洗罐子,并充分冲洗干净。
•罐子的消毒: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需要将罐子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使用热水或专门的消毒液进行处理。
•罐子的通风:确保罐子具有适当的通风性,可以通过安装气体排放管或开启发酵罐的通风孔来实现。
2. 发酵基质的准备在进行实验室发酵之前,需要准备发酵基质。
发酵基质是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底物,它提供了微生物进行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以下是准备发酵基质的步骤:•选择适当的基质:根据需要培养的微生物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发酵基质。
常见的基质包括蔗糖、酵母提取物、蛋白质饲料等。
•加入辅助物质:根据需求,可以向发酵基质中添加一些辅助物质,如盐、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额外营养物质。
•调整pH值:根据培养微生物的要求,适当调整发酵基质的pH值。
可以使用酸或碱来调整pH值。
•加热或冷却: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对发酵基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以达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
3. 罐子的装置与调试在开始实验室发酵之前,需要对发酵罐进行正确的装置和调试。
这些步骤包括:•安装搅拌器:在发酵罐中安装搅拌器,以保证发酵基质的均匀混合和氧气的充分溶解。
•设置温度控制器: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并校准发酵罐的温度控制器。
确保温度能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连接气体供应管:将气体供应管连接到发酵罐的通风孔上,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气体。
•安装传感器:根据实验需求,安装并校准发酵罐的各种传感器,如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 开始发酵实验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实验室发酵了。
以下是发酵实验的基本步骤:•将调试好的发酵基质倒入发酵罐中,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基质的体积。
•启动搅拌器,确保发酵基质充分混合。
•启动温度控制器,并设置所需的温度。
发酵罐使用方法
发酵罐使⽤⽅法操作前请认真检查冷⽔机、空压机、反应器、进出⽔管、⽓管情况。
填好使⽤说明书。
开机:先打开其他单元上的开关,再打开主机背后的开关。
关机:先把控制器上所有单元的参数状态调到off,把进⽓开关打开后关机;关机时先关控制器后⾯的开关,再关其他单元上的开关。
灭菌操作1、取下马达,平放于桌上。
罐顶端套上⿊⾊保护帽。
2、由罐上取下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不需要灭菌。
3、取下PH电缆线,盖上红⾊保护帽;将PH电极要插到底。
务必拧紧电极的上下两个固定螺帽。
PH电极灭菌前要标定。
PH 电极标定:接好电缆后拧开电极的固定螺帽(第⼀个),将PH电极取出后⽤去离⼦⽔冲洗⼲净后,轻轻⽤⾯纸吸⼲上⾯的⽔后先放⼊标准溶液4.01中校正,等控制器上数据稳定后在set zero处输⼊4.01(不管实际数值的微弱差别);输⼊完闭后从标准液中取出电极,冲洗、吸⼲后放⼊7.00的标准溶液中,等控制器上数据稳定后在set span处输⼊7.00(不管实际数值的微弱差别)。
PH电极校正后不要关控制器。
4、取下DO电缆线,DO电缆接⼝处⽤锡箔纸包好后套上⿊⾊帽。
DO电极灭菌完后标定。
DO电极要插到底,拧紧电极的上下两个固定螺帽。
灭菌前要注意溶氧电极⾥头的保护液是否还有,没有则要进⾏添加。
5、取下消泡或液位电缆线,将消泡或液位电缆插到底,灭菌后定位到所需要的⾼度后就不要再压下去。
消泡电极的⾼度离液⾯约1.5cm处。
6、拆下发酵罐上和冷凝器上的进、出⽔管,拆下的同时要⽤夹⼦夹住拆下⽔管的接头处,以防⽔流出。
7、发酵罐上的过滤器的两端多要⽤夹⼦夹死,过滤器的出⼝处⽤锡箔包好,所有过滤器的两端多要⽤夹⼦夹住。
发酵完毕倒罐后注意检查过滤器是否被打湿,若有则赶快⽤吸球将其中的液体吹出。
8 、⽤铁夹夹死收获管上的硅胶管以防在灭菌锅内跑液。
收获管不⽤时上⾯⼀定要卡死不移⾛。
9、在灭菌前.将发酵罐的六个固定螺帽拧松出⽓,其他螺帽⼀定要拧紧!灭菌完后打开⾼压锅后⽴刻将其拧紧,注意戴上⼿套防⽌被烫伤。
学生发酵罐使用的基本流程
学生发酵罐使用的基本流程简介学生发酵罐是一种实验室常用设备,用于培养和研究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本文档介绍了学生发酵罐的基本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学生发酵罐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微生物菌种和其他实验所需的材料。
2.设备清洁:确保学生发酵罐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3.安全措施:穿戴实验室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实验服。
操作步骤以下是学生发酵罐的基本使用操作步骤:1.打开学生发酵罐:确认学生发酵罐的电源已连接,按下电源开关,学生发酵罐会自动开启。
2.设置运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学生发酵罐运行的参数,如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
3.加入培养基:使用消毒好的移液器,将培养基倒入学生发酵罐中,注意不要溅出。
4.消毒罐内:在加入培养基之前,需要先对罐内进行消毒。
可使用酒精棉球擦拭罐内表面,确保无污染。
5.接入微生物菌种:使用无菌技术,将预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接入学生发酵罐中。
6.监测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定期监测学生发酵罐内的实验参数,如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
7.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将学生发酵罐关机,并清洁罐内的残留物。
注意事项使用学生发酵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实验室安全:在操作学生发酵罐时,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个人安全与实验样品的完整性。
2.操作规范:按照操作步骤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个人伤害。
3.材料消毒:在接入微生物菌种或加入培养基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实验样品的污染。
4.参数监测:定期监测学生发酵罐内的实验参数,如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以便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5.清洁与维护: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学生发酵罐,防止污染和杂菌的滋生,维护设备良好状态。
结论学生发酵罐是一种常用于培养和研究微生物的设备,掌握其基本使用流程对于进行相关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学生发酵罐,并取得预期的实验结果。
发酵罐使用方法
发酵罐灭菌前使用方法
1.打开发酵罐盖子,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其中,盖好盖子并锁紧
2.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接好进水管,打开水源开关
3.点击注水使夹层的水位和培养基一致
4.点击控制器画面右下角的登入图标,选择管理员,密码333登入
5.点击标定,PH标定,连接PH探头进行程序先零点标定(pH=7.0)
后面可以进行斜率标定(pH=4.0)
6.PH标定好后,点击标定,进行溶氧标定
7.溶氧探棒标定前,需要滴三滴电击液体在溶氧探头内,才可以连
接溶氧探头,将溶氧探头放入配置好亚硫酸钠溶液,进行零点标定
8.完成后分别将PH探头,溶氧探头装入发酵罐内
9.检查发酵罐是否完全密封即是否可以出取样口取样
10.用锡箔纸和保鲜膜把取样管口包好,用锡箔纸把出气管口,三通管口分别包好
11.完成后放入灭菌器,盖上报纸开始灭菌。
发酵罐的使用
发酵罐的使用一、实验原理发酵罐是由3条线路构成的,一个是空气的进出(不进入夹层),蒸汽的进出(只在对空气过滤器灭菌时才进入罐体,是从夹层的上进下出的),水的进出(进入夹层内,从下进上出。
当开始发酵时,水路会形成一个循环,由温度感应器对其进行调节,保证水的温度在发酵所需温度范围内)。
二、实验设备我们实验室所用的发酵罐是由蒸汽发生器、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发酵罐和控制面板组成的。
1. 蒸汽发生器:黄灯亮代表需要进水,进水好后红灯亮,自动开始加热。
其背后有一阀门,是控制蒸汽流出的开关,常开。
2. 空气压缩机:摁下红色按钮起开始向储气罐内通入空气3. 储气罐:由于实验器材老化,处于安全考虑,压力控制在2Kg(0.2Mpa),超过这一压力则要关闭空气压缩机。
储气罐底部有一出气的安全阀,此阀是常开的。
4. 发酵罐:发酵罐上连有电极,当要打开发酵罐时要先将其拆下,避免损坏。
在旋紧发酵罐时要对角线旋紧旋钮。
三、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预备工作1. 清洗发酵罐:将发酵罐的电极拆下,旋钮选出,对发酵罐进行清洗2. 检查气密性1) 将阀门F14(发酵罐的出气阀)与发酵罐夹层的出水阀打开,在实验过程中这是一直要打开的2) 打开电源总闸,打开蒸汽发生器水龙头,将水通入蒸汽发生器内,红灯亮时关闭水龙头 3) 将空气压缩机的开关打开,向储气罐内通入空气,当压力到2Kg(0.2Mpa)时,关闭空压机。
4) 通过进样孔向发酵罐内通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其没过空气管口。
5) 先打开发酵罐的进气阀门F11、F13,再打开储气罐连接发酵罐的管道阀门. 6) 当罐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关闭F14,F13,将发酵罐底部取样旋钮旋至最下放方以防漏气,此时罐内压力在30min内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 发酵罐的灭菌空消:1. 30min后,打开F14,F13阀门,调节大小使其稳定在0.03MPa2. 在打开蒸汽发生器的阀门前,先将发酵罐的蒸汽出口阀门打开3. 打开蒸汽发生器的阀门与发酵罐的进气阀门,关闭进气阀F13以防倒吸,当温度上升到121?时,保持30min,注意调节F14,使罐内压力维持在一定的压力值(过大会有危险,过小温度难以上升)此时发酵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开始准备发酵。
生物发酵罐的使用流程
生物发酵罐的使用流程一、准备工作1.确定实验所需的生物发酵罐的规格和容量。
2.检查生物发酵罐的运行状态,确保无异常情况。
3.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菌种。
二、设置生物发酵罐参数1.将生物发酵罐连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在生物发酵罐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好参数,包括温度、pH值、气体流速等。
3.确定好所需的控制模式,可以选择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三、清洁罐体1.打开生物发酵罐的罐盖,将内部的杂质清除干净。
2.使用温和的清洗剂和刷子清洁生物发酵罐的内壁和罐盖。
3.用清水冲洗干净罐体,并确保无清洗剂残留。
四、准备培养基和菌种1.根据实验需要,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液态培养基或固态培养基)。
2.对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3.将所需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并确保均匀分布。
五、开始发酵过程1.将准备好的培养基倒入生物发酵罐中,注意不要超过罐体容量的80%。
2.将准备好的菌种倒入生物发酵罐中,并用搅拌器将其均匀分布。
3.根据需要调整生物发酵罐的温度、pH值和气体流速等参数。
4.打开罐盖,将发酵罐密封好,并开始发酵过程。
六、监测发酵过程1.实时监测生物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和气体流速等参数,记录相关数据。
2.定期取样分析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
3.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生物发酵罐的参数,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终止发酵过程1.根据实验需要和发酵过程的监测结果,决定何时终止发酵过程。
2.关闭生物发酵罐的电源开关,停止供电。
3.打开罐盖,将发酵液取出,进行后续的处理或分析。
八、清洁和维护1.关闭生物发酵罐的电源开关,断开电源连接。
2.清洁罐体和相关设备,去除残留物和污渍。
3.定期对生物发酵罐进行维护,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维修保养。
以上就是生物发酵罐的使用流程,正确的操作和维护是保证发酵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发酵罐的流程
使用发酵罐的流程1. 准备发酵罐在使用发酵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发酵罐。
以下是准备发酵罐的步骤:•清洗发酵罐:将发酵罐用温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
切勿使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
•消毒发酵罐:采用专用的消毒剂或者漂白水对发酵罐进行彻底消毒。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建议,将消毒剂或漂白水稀释并涂抹在发酵罐内的每个角落,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干燥发酵罐: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发酵罐擦干,确保表面干燥。
这是为了避免发酵过程中细菌的滋生。
2. 添加发酵物添加合适的发酵物是使用发酵罐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添加发酵物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发酵物:根据你想发酵的食材,选择合适的发酵物。
例如,如果你想发酵蔬菜,可以选择盐水或者自然发酵的蔬菜汁。
如果你想发酵面团,可以选择酵母或者酵母水。
•添加适量的发酵物:根据食材的种类和数量,添加适量的发酵物。
一般来说,发酵物的用量为食材重量的1%-5%。
•搅拌均匀:将发酵物均匀地搅拌到食材中,确保每个部分都被覆盖到。
3. 封闭发酵罐封闭发酵罐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发酵的环境,防止外界的细菌和空气进入。
以下是封闭发酵罐的步骤:•盖紧发酵罐的盖子:将发酵罐的盖子盖紧,确保密封。
•根据需要添加气阀:如果你要发酵的食材会产生大量气体,可以在发酵罐盖上安装气阀,以便释放压力。
•存放到适宜的环境:将封闭好的发酵罐存放到适宜的环境中,例如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地方。
4. 监控发酵过程发酵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以确保食材的安全和达到期望的发酵效果。
以下是监控发酵过程的方法:•观察罐中的变化:每天打开发酵罐,观察食材的变化,如是否有气泡、气味是否正常等。
•根据需要搅拌:某些食材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表面的白霉菌,需要定期搅拌以防止滋生。
•注意温度控制:根据食材的要求,控制发酵罐的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发酵效果。
5. 停止发酵一旦你觉得发酵已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或者时间已经到了,你可以停止发酵。
发酵罐操作程序
发酵罐操作程序一.准备检查电路、水路、气路(蒸汽、空气)、阀门、仪表是否正常1.将所有阀门、电控开关打到关停位置2打开蒸汽总阀;3.打开排冷凝水阀,待冷凝水排完后关闭此阀;4.打开空气总阀;5.打开循环水总阀;6.打开电源总开关,以及仪表电源、控制回路电源、各支路(光照,搅拌)电源开关。
二.空气!精过滤器灭菌消除精过滤器及过滤器到发酵罐之间的所有管路的杂菌,保证精过滤器处于无菌状态,并作好各项操作记录1.打开蒸汽支阀、空气支阀,按压控复位按扭2.打开“蒸汽--空气阀”⑶打开精过滤器下边的排冷凝水阀,待冷凝水排完后,将此阀打到微开状态;4.将自动补压开关打到手动位置,使补压电磁阀处于开通状态;5.打开精过滤器后边的补压手动阀;6.打开进罐气液混合阀上的小阀,打开进料阀上端的小阀,打开“精空气-上料阀”上的小阀,直到各小阀有蒸汽“丝丝”喷出为止,保证有一定量的蒸汽通过精过滤器7.调节“蒸汽--空气阀”,使精过滤器上的压力表指示在0.11MP--0.15MP 之间,并保持30分钟;8.计时完毕,迅速打开空气阀并关闭“蒸汽-空气阀”,吹干吹凉,一般二十分钟可达到要求;9. 关闭所有相关小阀门。
三.空消直接将蒸汽通入发酵罐内,对发酵罐进行灭菌,并对所有电路、管路、仪表及发酵罐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各项操作记录1.将“灭菌--发酵”开关打到灭菌位置2.关闭补压手动阀,半开排气阀;3.打开夹套下排水阀;4.打开“蒸汽--精空气阀” ;5.打开“精空气一上料阀”、上气液混合阀,使蒸汽从上路进入发酵罐内;6.打开下气液混合阀、卸料底阀,使蒸汽从下路进入发酵罐内:7.当温度达到121度时,打开取样阀、取样灭菌阀,微开过料阀及过料阀小阀门,调节“蒸汽―精空气阀”、上气液混合阀、排气阀以及下气液混合阀、卸料底阀,将温度控制在121-125度之间,压力控制在0.11-0.15MP 之间,保持30分钟8.计时完毕,依次关闭卸料底阀、下气液混合阀、上气液混合阀、取样阀、取样灭菌阀、过料阀、过料小阀、“精空气一上料阀”、“蒸汽 --精空气阀”;9.半开排气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页/共19页
重要提示:
• 在第一次操作此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 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 消毒以前准备工作(蒸汽、供水, pH电极零点、斜率标定、
DO电极零点标定); • 发酵开始前准备工作(设定为发酵条件,进行DO电极斜率标定、
pH 电极零点校正); • 发酵结束数据存盘; • 关闭总电源前,请将控制器退回主菜单,然后按 Ctrl + F6 关闭
种子培养基: 水解糖 3.0%,K2HPO4 0.1% ,尿素 0.6% MgSO4·7H2O 0.04%, C.S.L 0.5%,
pH=7.0,用自来水配制定50ml/500ml三角烧瓶。
发酵培养基:水解糖 12%, KCl 0.05%, Na2HPO4 0.17%, MgSO4·7H2O 0.06%,C.S.L 0.6%,尿素 0.6% pH=7.0 用自来水配制定容7升。
第2页/共19页
三、发酵材料、试剂、设备
1.BIOTECH-10JS实验室发酵罐(上海保兴生物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2.高压灭菌锅、蒸汽发生器、空压机、水箱等。
3.摇瓶机、721分光光度计、精密试纸、定糖、纸层析、产品测 定器材一套。
4.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一级种子培养基、斜面培养基, (祥见下述)。
二、发酵原理
在装有特定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内,通过对温度、pH、 搅拌速度、溶解氧、通气量、发酵时间等条件的控制,可使 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低物)在微生物产生菌的各种酶系作 用下,经EMP、HMP、TCA等途径,根据发酵条件的控制,生产 人类所需的产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治疗疾病服务。
第1页/共19页
发酵代谢过程:
第10页/共19页
3.溶氧电极标定: DO电极零点不能在发酵状态下标定,只能在进行灭菌 以前进行,斜率必须在灭菌后,当温度接近发酵温度, 转速、罐压及空气流量等达到发酵工艺要求时进行标 定。
5.发酵菌种:B9 T6-13。
第3页/共19页
四、方法步骤(按谷氨酸 B9、T6-13 发酵为例)
(一)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葡萄糖 0.1%,蛋白胨 1%,牛肉膏 1%, 氯化钠 0.5%,琼脂 2%, 调节pH=7.0, 用自来水配制,0.75kg/cm2灭菌15分钟制成 斜面菌种,32oC±0.5oC,培养18小时待用。
第8页/共19页
(2)一点标定法:如果发酵过程中 pH 在6.86±0.5范围内 变化,且要求测量的精确度不是很高,可以用一点标 定法,即只标6.86一点一次。
第9页/共19页
2.1.3 pH电极修正:pH电极在经过一次高温之后,零点值 有可能会有较大的漂移,所以在开始发酵以前可以取样用 精密pH计测得培养基的pH值,然后再与控制显示相比较, 用差值去改写标定画面中零点值即可。
偏碱性:如果发酵过程中pH值大部分在6.00以上变化, 则用6.86和9.18两点来标定。
①零点标定:通电3Omin后,将电极从缓冲液中取出,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拿吸水纸吸干,然后插入6.86的 零点缓冲液中,并将零点的值设为6.86 ,待显示基本 稳定不变后,根据控制器的操作步骤,确认pH零点 “标定开始”;等到pH值稳定后确认pH零点“标定结 束”。此时测量值显示变为输入的零点值。 ②斜率标定:将电极从6.86的零点缓冲液中取出,用蒸 馏水冲洗干净,拿吸水纸吸干,然后插入9.18的斜率 缓冲液中,并将斜率的值设为9.18,待显示基本稳定 不变后,根据控制器的操作步骤,确认pH斜率“标定 开始”;等到 pH 值稳定后按确认 pH 斜率“标定结 束”。此时测量值显示变为输入的斜率值。
②斜率标定:将电极从6.86的零点缓冲液中取出,用蒸馏水冲 洗干净,拿吸水纸吸干,然后插入4.00的斜率缓冲液中,并 将斜率的值设为4.00,待显示基本稳定不变后,根据控制器 的操作步骤,确认pH斜率“标定开始”;等到pH值稳定后按 确认pH斜率“标定结束”。此时测量值显示变为输入的斜率
第7页/共19页
(二)发酵前的准备及条件设置 1.菌种、一级种子的培养,罐体管道清洗,锅炉加水等。 2.pH电极校正: 2.1 pH 电极标定: pH电极零点和斜率不能在发酵状态下标
定,只能在进行灭菌以前进行,但在发酵过程中可以进 行零电位补偿。 2.1.1 标定准备工作:按照缓冲液包装上的标准配制标准缓 冲液,一般我们配制两种:如果发酵液偏酸性我们就配 制6.56和4.00的缓冲液,如果偏碱性则配制6.56和 9.18 的缓冲液。在控制器中进入标定画面,然后选择进入 pH 电极标定画面。在标定以前电极须浸泡于缓冲液中并已 联机通电 30min 以上,并将标定画面中温度设为环境温 度,电极插入缓冲液时,液落部位须完全浸没。
第6页/共19页
2.1.2 标定工作:我们根据发酵过程的 pH 值变化的范围分为 两点标定法和一点标定法。
(1)两点标定法:根据发酵过程的 pH 值变化的范围偏酸还是 偏碱,我们分两种情况:
偏酸性:如果发酵过程中 pH 值大部分在6.00以下变化,则用
6.86和4.00两点来标定。
①零点标定:通电3Omin后,将电极从缓冲液中取出,用蒸馏水 冲洗干净,拿吸水纸吸干,然后插入6.86的零点缓冲液中, 并将零点的值设为6.86,待显示基本稳定不变后,根据控制 器的操作步骤,确认pH零点“标定开始”;等到pH值稳定后 确认pH零点“标定结束”。此时测量值显示变为输入的零点 值。
控制程序,然后关电源。 • 设备运行结束,勿忘关闭自来水阀、空气源。 • 玻璃罐体工作压力不大于 0.1 Mp ,进罐空气压力应不大于 0.1
MP ! • 每次消毒前必须移开夹套蒸汽平衡阀 V03 ,消毒后才可以复位。 • 消毒前取下搅拌电机,并用防水盖将搅拌器上口盖好,防止蒸汽
冷凝水进入轴承。
第5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