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明清中国经济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一)
明清时期的海外移民潮
明清时期的海外移民潮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海外移民潮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促使着大批中国人选择了离开故土,前往海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一、经济因素1. 种植业危机:明朝中后期,由于战乱和灾害等原因,中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粮食供应紧张。
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种植业陷入了危机,人们纷纷希望通过移民来寻找新的生计机会。
2. 商业的崛起:明清时期,中国的商业逐渐崛起,为海外移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些商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希望通过投资海外来寻求更高的利润。
与此同时,外国的商品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商人借此机会积极开拓外贸,推动了海外移民的发展。
二、政治因素1. 动荡的局势:明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情况逐渐加剧。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选择了离开中国,以求远离战乱的危险。
2. 支持移民的政策:明清时期,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以及扩大影响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移民的政策。
其中包括为移民提供资金支持、免税待遇以及开辟殖民地等,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中国人的目光。
三、社会因素1. 人口压力:明朝晚期,人口增长迅速,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供应过剩。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一些人选择了海外迁徙。
2. 宗族渊源: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烈,宗亲之间的联络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选择移民,是为了跟随自己的宗族,一起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四、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海外移民地1. 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是明清时期中国人移民最多的地方之一。
当时的中国人主要定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与当地人民一同开设商铺或从事农业生产。
2. 菲律宾:菲律宾是中国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他们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种植等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华人社区。
3. 日本:明清时期,日本成为中国人移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商人和手艺人等职业的中国人在日本定居,为两国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的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对于这一时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消长的原因、西方的影响以及明清时期文化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消长的原因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消长趋势。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动荡与战乱:明初经历了朱元璋统一国家后的动荡时期,而后明末清初的战乱更是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许多文化资源被破坏或丧失。
2. 政治层面的变革:明清之际,中国发生了朝代更替,这种政治层面的变革也对于文化的繁荣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 思想观念的转变:明清时期,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消长。
二、西方的影响明清时期,西方的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科学的引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借鉴西方传统自然科学思想和方法成为中国学者的重要课题,这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文学艺术的交流:西方文学艺术形式的引入,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西方戏剧、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思想触角和艺术样式,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刺激和启发。
3. 思想观念的冲击:西方的人文思想、宗教信仰等观念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基督教的传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文化的变迁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变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产业的兴起:明清时期,出版业兴盛,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书籍、字画等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2. 文人墨客的崛起: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得到提升,他们的作品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明清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一、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原因1.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取代了封建土地经济的主导地位。
在明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开始崛起,土地经济成为一个辅助角色。
明代中期,商业和手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
2. 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改变明清时期,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发生了变化,这对经济结构的变迁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代时期,地方官府财政主要依靠地方关系,一旦地方关系出现问题,政府财政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清代,官府财政主要以税收为主,官员与地方关系减弱,大户地主与官员的利益关系也变得不如以前紧密。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官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农民经济、商业和手工业,同时也提高了税收负担。
3. 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明清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发展,对中国的外贸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
这也催生了各种小型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二、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影响1. 农业和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社会中,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的手工业逐渐得到了发展,农民也开始主动参与商业活动。
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这种活动标志着了经济发展的起点。
2. 商业和贸易明清时期的商业和贸易发展取代了封建地主的主导地位,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
在这个时期,商业和贸易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了财政支持和稳定的经济基础。
3. 社会和文化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对社会和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民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封建思想开始慢慢淡化。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艺术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西方差异比较
外交
(1)仍然实行朝贡体制(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交流
新航路开辟,开始对外殖民掠夺,瓜药传到欧洲,枪炮不断更新,成为主要作战兵器,进入热兵器时代
明清时期中西方差异比较
中国
西方
政治
(1)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2)教会失去了对欧洲的统治权(3)民族国家不断涌现
经济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发展缓慢(3)玉米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
阶级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
(1)新兴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贵族、地主阶级(2)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1)西欧封建制度下农奴制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2)新航路开辟,西方开始进行资本原始积累(3)18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思想文化
(1)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2)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束缚了人们思想(3)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对儒学进行改造(4)西学东渐、西方思想开始影响中国
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等书总结了以往的经验(2)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
(1)造船术、航海术发展,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条件(2)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3)此时技术虽仍停留在经验总结基础上,但出现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趋势
简述明清时期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作文
简述明清时期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明清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国可谓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啊!可是后来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中国却慢慢落后了。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
在明朝时,我们中国的科技其实是世界领先的。
比如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都是中国先人的智慧结晶。
可是到了清朝后期,科学技术就停滞不前了。
相比之下,欧洲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验,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他们发明了望远镜、显微镜,了解到宇宙的奥秘和微小生物的存在。
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机、内燃机等先进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先进科技。
清朝统治者目光短浅,认为中华文明就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固步自封、骄傲自满,这使得中国科技无法与时俱进。
其次是社会制度方面。
明清时期,我国奉行世袭君主专制制度和科举取士制度。
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江山社稷由一个人来掌控。
这个制度既保证了长治久安,也埋下了腐朽的祸根。
加之科举取士注重的是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这导致整个社会思想保守、书呆子气十足。
而西方社会推行了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新思想,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也在市场竞争中孕育出新的生产力。
最后,思想意识方面也有差距。
闭关锁国和文化落后,使中国在思想上陷入困境。
人们固步自封,只知道崇拜祖先、遵循成规。
西方人却推崇理性、独立思考,主张发展科学,崇尚人文精神。
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比我们更为开放、包容,对新事物更有好奇心和接纳度。
虽然当时的中国人也提出过一些改革主张,但最终都被压制了下去。
比如说海瑞、魏源等维新思想家就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可惜都没有成功。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人才彻底认识到了自身的落后。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失利更是增加了危机感,终于迫使中国社会须臾大变革。
总而言之,明清时期中国之所以逐渐落后于不断进步的西方,主要是由于科技文化停滞、制度陈旧、思想顽固等原因造成的。
明清时期文化交流与西方影响
明清时期文化交流与西方影响明清时期,中国面临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尽管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仍在封建社会中得以维持,但是与此同时,西方的影响力也在中国文化界不断扩大。
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成为了历史上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就明清时期文化交流与西方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交流的途径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传统外交和商业贸易。
传统外交主要包括朝贡体系和使节出使等环节。
大量的文人官员也在其它国家任职,他们通过书信和日记等文献记述了他们的见闻和对外国文化的感受。
商业贸易则主要是以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为主,并在商贸之中运用语言、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交流。
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1. 决定论思想介于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启蒙运动很关键,启蒙运动导致了西方思想从宗教、神秘主义等方式向决定论思想转变,试图通过逻辑、理性而非神秘主义去解释世界。
这种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宗教体系构成了冲击。
同时,西方决定论思想的推广也影响了中国的科学领域。
2. 艺术品、科学文献的引进与传播西方艺术品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画坛的发展,在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绘画经历了多次革新,从而发展出了新的格式。
同时,西方科学文献的传播也促进了明清时期中国的数学、物理等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3. 中西之间的教育互动西方教育制度于明代时便开始流传至中国,明朝皇帝甚至派遣数百人学习,后期又陆续有中国学生前往欧洲留学。
教育交流不仅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也成为中国近代学术、文化上重大兴起的基础之一。
三、文化交流吸收的不足尽管明清时期中国吸收了一定量的西方思想文化,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其吸收的仍然有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1. 内部思想体系的束缚一些传统思想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个人认知信念的依托,促使明清时期中国官方和民间有些人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能力并不高。
2. 意识形态、身份认同问题的挑战中国传统社会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产生了质疑,而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问题往往成为影响文化交流接受程度的关键环节。
明清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明清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及其附属劳动力的使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比如明清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三孔秧”种植技术,使作物的产量提高;2、农业机械的使用,比如明清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大量的农耕机械,比如播种机、犁田机和犁田机,使农民的劳动效率提高;3、农业产业向城市化发展,比如明清时期,农业城市化的进程得到了加快,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等都有了大量的流动,使农业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是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经济有了蓬勃发展,市场交易活动大大增加,商品流通明显加快,商业活动更加频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活力。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城市发展迅猛,比如明清时期,中国大量的小城镇急剧发展,城市的商业活动也有了迅速发展;2、商品代销的普及,比如明清时期,商品代销的方式被普遍采用,使得商品的流通大大加快;3、商业技术的发展,比如明清时期,商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商业活动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4、银行业的发展,比如明清时期,银行业有了蓬勃发展,国家开始采用纸币和银行卡等支付手段,使得商业活动更加便利。
三是工业经济的萌芽。
明清时期,中国工业经济有了萌芽,工业产品的生产开始逐渐趋于繁荣。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冶炼业发展迅速,比如明清时期,冶炼业发展迅速,铁炉熔炼铁锭的技术被普及;2、机械制造业发展,比如明清时期,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比如木工机械、锻铸机械等;3、纺织业发展,比如明清时期,纺织业发展迅速,比如织布机械、织梭机械等,使得纺织产品的生产及其流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是明清时期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清时期中外对比
明清时期中外对比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期(14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特点:一、中国的表现(见书本笔记)1、康乾盛世—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1)农业: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2)手工业:手工业兴盛,产品输出量大(3)对外贸易:纺织品、瓷器、茶叶,贸易顺差、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4)商业:商帮、农村变成城镇2、明清近代化因素的具体表现①社会方面:人口流动大,传统农业开始变化②经济方面:新型地主,新的雇佣方式,新的经营手段③观念方面:士商农工,商人地位上升④思想方面:出现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二、中国危机: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考点:军机处)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3、思想文化上:腐朽的八股取士僵化人们思想,大兴“文字狱”阻碍社会进步;(考点:八股取士)4、科学技术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鄙薄5、外交上:虚荣自大,盲目地自我封闭;(考点:闭关锁国)三、西方表现:1、政治上: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对外战争)2、经济上: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3、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考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4、科技上:牛顿力学理论为中心的科学革命席卷欧洲;(考点:牛顿力学)5、外交上:殖民扩张掠夺,开辟世界市场(考点:新航路开辟)总结:1、政治上:中国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而西方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要求政治民主化。
2、经济上:中国虽然经济发达,但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国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商品经济发展,相继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
3、思想上:中国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而西方经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4、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而西方殖民扩张掠夺,开辟世界市场明清时期中外对比给我们的认识: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看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
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了频繁的文化交流,接收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角度探讨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
一、经济方面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济繁荣为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提供了基础。
中国与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和旅行者来到中国。
这些商人和旅行者为中国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经济交流的同时,外国传教士也逐渐介入到中国社会中。
他们带来了新的宗教、科学、艺术等知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也逐渐传入中国,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带来新的灵感与方向。
二、政治方面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明清时期,中国政权的更迭以及社会变革也给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提供了契机。
明朝时期,中国先后发生了朱棣篡位成为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建立北京故宫等事件,这些政治事件使得中国的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也影响了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的方向。
清朝建立后,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外的贸易往来,并通过定期的海禁政策控制对外交流。
清朝政府高度重视对外交往,在政治方面主动吸收了一些外来的制度和理念,例如采纳了西方传教士提出的科学知识和宗教观念等。
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等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例如,明清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编礼仪制度的工作,将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与西方礼仪进行了整合和创新。
三、社会方面的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也为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提供了土壤。
随着经济的繁荣,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各种流派和思潮开始涌现出来。
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和社会问题
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和社会问题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经济变革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这一时期的改革和革新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和社会问题,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经济变革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对外贸易的开放,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主要的经济变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发展:明代初期,明太祖朱棣推行的土地改革,使得土地重新分配,提高了农民的土地占有率。
这一举措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土地制度,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土地占有,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繁荣。
2. 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在明清时期,由于外贸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
许多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和集市,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手工业工坊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3. 对外贸易的扩大:明代时期,中国实行了对外贸易的禁止政策,但随着明朝的衰落,这一政策逐渐松动。
清代康熙年间,经济学家郑成功提倡海禁政策的放宽,并在广东沿海建立了对外贸易的基地。
此后,对外贸易逐渐扩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社会问题然而,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以下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社会问题:1. 地主阶级的崛起:明代末年,随着农民战争的爆发,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他们通过剥夺农民土地等手段积累大量财富,进一步剥削贫苦农民,加重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2. 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
富有的商人和地主享受着丰富的财富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而农民和贫困阶层则生活在贫困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3. 社会动荡和民变的增多:明清时期,社会动荡不断,农民起义和民变屡屡爆发。
这些起义和民变主要是由于重税压迫、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引发的。
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中国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后来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明清时期的特点。
一、经济明清时期的经济变化可以描述为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过程。
在明初,因为观念的限制,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商人和贸易商将中国财富带出国门。
如此一来,中国的经济基础和贸易势力都不发达。
但到了中晚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朝廷的政策放宽,西洋使节的频繁来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明朝中后期,随着狮子摇头和银元的引入,货币经济逐渐普遍化,并进行了大量的贸易。
而清朝时期,华南的农民经济和手工业逐渐发达,家庭农业生产逐渐走向城镇化和商品化,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商品经济。
清朝还进一步开放了海外贸易,并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议,使贸易畅通了国内和国际的渠道,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契机。
同时,明清时期的税制和财政体制也有很大的变化。
在明朝,主要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土地税、关税,以及征收入格税。
在清朝,主要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矿产和关税。
此外,清朝还建立了专职的财政机构来管理财政收支,实行知县某一范围内承担监管职责的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激励了地方官员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还鼓励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社会明清时期社会变化也非常明显。
明朝前期,社会贵族数目较多,胡越地区数个领主频繁抗争,封建地主主义盛行;而到了明朝后期,革官派复兴,社会重视才华,中下层农民靠卖耕畜来弥补家用,这种现象甚至成为当时的羡慕和模仿的对象。
在清朝,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凤凰台逐渐成为社会文化中心,而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妇女需求的满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此外,明清时期的两性关系也有着广泛的变化。
在明朝,各种婚姻制度得以制定,明代婚姻制度更加重视婚礼流程,因为明代认为婚礼是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契约。
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影响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变迁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的更替,从大一统的元朝开始逐渐转变为分裂的封建社会。
这篇文章将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探讨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影响。
一、农业经济的变迁元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从传统农耕经济到多种经济活动并存的过程。
首先,元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有了新进步,例如进口的河套灌区的水利工程,为北方干旱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明清两代又通过自行研发农业技术,如明代茶叶的大面积种植和清朝的黄河下游的移民耕地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加。
其次,随着商业的发展,种植业与手工业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联系。
种植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使得手工业家庭对原材料和市场的要求上升,最终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再度改进。
农业经济的变迁对于当时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
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提高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于农产品的需求。
此外,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结合也促进了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变化使得乡村社会的家庭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原本的种植家庭开始参与简单的手工业生产,家庭经济的多元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的变迁元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在商品化发展与技术进步中经历了从长期萎缩到复苏的过程。
在元朝,长期的代价经济几乎断送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但是从明朝开始,中国手工业重心逐渐向南方传承并发展,如明代在江南的丝绸业和面粉业。
清代更是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实行厂坊制度,加强了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商品质量。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
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促进了商品制造业和商业流通业的交互发展,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复苏和城市的繁荣。
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也促使了传统的农民家庭逐渐参与到了手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重新探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实施原因、影响及其争议。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和对比分析,本文试图揭示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其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文还将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效果和后果进行评估,以期能够更全面、客观地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文章将首先回顾“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和发展,分析明清两代统治者实施这一政策的动机和目的。
接着,文章将探讨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内外贸易、文化交流、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限制和阻碍。
同时,文章还将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互动的影响。
在评估“闭关锁国”政策的效果和后果时,本文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和评价,来评估这一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本文还将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争议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一政策的评价和看法。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实施原因,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政策的评估和争议分析,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历史回顾明清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关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然而,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在清代,被后世普遍认为是“闭关锁国”的。
但实际上,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并非完全封闭,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复杂局面。
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海上敌对势力的侵扰,维护国家的安全。
然而,到了明成祖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增加,海禁政策逐渐放宽,海上贸易和外交活动逐渐增多。
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更是展示了明朝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实力。
清代初期,由于国内政局未定,统治者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海禁政策,即“闭关锁国”。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里,中国不仅在经济、文化上达到了巅峰,同时也有着极其复杂的中外关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贸易关系明清两朝,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特别是明朝时期,海洋贸易迅速发展,广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这个时期,中国与日本、吕宋等周边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展开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向远东扩张,南京条约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与欧美贸易关系的大门。
清朝统治时期,仍然保持了明朝时期的对外贸易的模式,但清朝着力于增加边疆地区的对外贸易,以“厘金课”等政策保护了对外贸易。
与此同时,清朝对进口商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管控,形成了一种以中国为中心,周边国家向中国输送资源、商品的贸易模式。
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在文化上、科技上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期里,西方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向中国传播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知识。
他们不仅在中国建立了教堂、学校,还将西方的科技、艺术等文化带入了中国。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法国传教士李之藻。
他们两个人分别在中国推广了西方的数学、物理、天文学等知识,并且学会了汉语、撰写了汉文教材,向中国传授外国知识。
在文化上,中国同样也借鉴了外来文化,如引进外来音乐、舞蹈、服装等等,并且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与融合。
例如在明朝,就有着“德意志银风琴”的传入,使得中国音乐中出现了西方乐器的影子;在清朝,欧洲服饰逐渐进入中国,而进入宫廷后,被加以中国化,产生了八旗服饰。
三、政治关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表面上可谓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十分复杂。
这段时间里,中国与周边日本、吕宋等地区经常发生战争。
外族的侵略让中国政府采取了更加保护主义的政策。
另外,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也非常复杂,外国来华传教士不仅传播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也带来了西方为掌握政治命运而进行的“文化侵略”行为。
西方文明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文明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与启示中国明清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发生了许多国内变革,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西方文明通过贸易、传教以及学术交流等方式渗透进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与启示。
首先,西方文明让中国开始接触世界。
在明清时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开始以贸易为目的进入中国。
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开始了解到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一些先进的科技、经济和政治制度。
其次,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西方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学者加深了对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引进了许多西方的科学知识。
这些西方科学知识的引进和学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代末年,西方国家的贸易势力逐渐增大,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法律体系。
这引发了一些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批评和反思,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发展。
清代时期,雍正、乾隆时期的一些政治变革,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此外,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宣传基督教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并逐渐传播了基督教的信仰。
虽然明清君主对基督教一度持禁止态度,但西方文明的传入还是带给了中国人新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了一些影响。
然而,西方文明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是完全正面的。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一些中国学者开始质疑传统文化的价值,甚至放弃自己的传统信仰。
这导致了一些中国文化的衰落,一些宝贵的传统技艺和知识面临失传的危机。
但同时,西方文明的影响也让中国开始反思自己的弱点,并寻找改革和发展的出路。
中国学者开始吸纳西方思想,并将其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
这种“中西合璧”的思想,对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清与西方的对比
明清与西方的对比1. 背景介绍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与西方进行对比,以了解两者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2. 政治对比2.1 明清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明朝采用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将地方行政权力下放给官员。
而在清朝,政府实行的是封建等级制度,皇帝是封建帝王,各地区采取封疆制度,由大臣掌管地方事务。
2.2 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制度。
这使得政府的权力得到了相对分散,国家开始注重个人自由和人权。
3.1 明清经济明朝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种植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商业也逐渐兴起。
清朝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但以商业活动的兴起而逐渐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2 西方经济西方国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形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西方国家的制造业极度发达,从而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
4. 文化对比4.1 明清文化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形成并发展出多个学派,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
文人雅士们以才艺和学问为标志,注重礼仪、道德和文人风范。
4.2 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文化的转变。
文艺复兴运动在14世纪开始兴起,带来了人文主义思潮和自由思想,推动了西方文化的进步。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如达芬奇、莎士比亚和牛顿等。
5.1 明清社会结构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社会地位主要由出生和官员职位决定,农民和手工业者处于底层,地位较为低下。
5.2 西方社会结构相对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逐渐趋向平等。
尽管社会等级仍然存在,但社会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财富。
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与物价变动
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与物价变动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物价变动是整个中国经济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物价变动两个方面来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时期,国内外的贸易和商品交流频繁,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除了农业经济,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也在发展。
在农业方面,明代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土地荒漠化、水患灾害和战乱等问题。
而手工业在明朝时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瓷器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清朝成立后,经济情况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清代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国内的产业,同时也通过修建灌溉工程和兴修码头等措施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
此外,清代的手工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特别是丝绸、铁器和瓷器的生产都处于达到了新的高峰期。
二、明清时期的物价变动与经济结构相应,明清时期的物价表现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物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明代的物价上涨,与当时皇权不稳定和经济规模扩大的局面有关。
由于清朝是通过征服的方式建立的,因此政权的稳定性较弱,加上战争、灾害等的影响,物价不断上涨。
而清代的物价则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情况。
由于当时清朝采取了很多政策保护国内的经济,因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价格也相应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是,海外贸易的开放和货币流通不畅也导致了物价波动的不稳定。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物价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形成的经济结构和物价趋势也对后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商业的新变化
1.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材料一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 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 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的银荒。但也恰在此时,世界也 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
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
徽商主要经营粮食、棉布、文房四宝。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
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
趋没落,课税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4.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材料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 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 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 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 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 销远方市场。
探究: 明清经济形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
——康熙《江西志》卷172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
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
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 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4)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丝织、榨油、制瓷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 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明清时期中外对比
明清时期中外对比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期(14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特点:一、中国的表现(见书本笔记)1、康乾盛世—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1)农业: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2)手工业:手工业兴盛,产品输出量大(3)对外贸易:纺织品、瓷器、茶叶,贸易顺差、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4)商业:商帮、农村变成城镇2、明清近代化因素的具体表现①社会方面:人口流动大,传统农业开始变化②经济方面:新型地主,新的雇佣方式,新的经营手段③观念方面:士商农工,商人地位上升④思想方面:出现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二、中国危机: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考点:军机处)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3、思想文化上:腐朽的八股取士僵化人们思想,大兴“文字狱”阻碍社会进步;(考点:八股取士)4、科学技术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鄙薄5、外交上:虚荣自大,盲目地自我封闭;(考点:闭关锁国)三、西方表现:1、政治上: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对外战争)2、经济上: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3、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考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4、科技上:牛顿力学理论为中心的科学革命席卷欧洲;(考点:牛顿力学)5、外交上:殖民扩张掠夺,开辟世界市场(考点:新航路开辟)总结:1、政治上:中国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而西方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要求政治民主化。
2、经济上:中国虽然经济发达,但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国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商品经济发展,相继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
3、思想上:中国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而西方经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4、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而西方殖民扩张掠夺,开辟世界市场明清时期中外对比给我们的认识: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看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
学术界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一、明清资本主义是否萌芽观点一:没有萌芽1.西方学者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看法,在西方过去的几百年中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当时中国的评价非常积极。
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都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
18世纪末开始转变,马尔嘎尼说中国是“一艘老旧的头等战舰”。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黑格尔以来,就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
总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史学界在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上,一直以费正清等主张的“冲击--回应”模式为主。
这种“外铄论”观点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以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开始向近代社会的演变。
2.中国学界顾准在1973年发表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中提出:“我们有些侈谈中国也可以从内部自然生长出资本主义来的人们,忘掉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他也是一种法权体系。
法权体系是上层建筑。
并不是只有经济基础才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能使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生长出啦或生长不出来。
资本主义是从希腊罗马文明产生出来,印度、中国、波斯、阿拉伯、东正教文明都没有产生出来资本主义,这并不是偶然的。
”他认为,马克的考察和论述只在于他所生长的希腊文明。
中国并不具备欧洲文明独特的产物--市民阶级,中国虽不缺少商业,但皇权却牢牢控制着中国城市、市井、市肆等。
中国虽然存在着广大的自由劳动力,却缺乏产生资本主义的其他条件,比如“法权体系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国家商业本位的根本态度。
陈平在《社会演化的发展观和经济结构的方法论》中认为:“是否任何国家,任何文明系统都能自动产生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中国这样一个封闭系统是超稳定的经济结构,……拒绝接受其他文明系统的信息(负熵流),只可能在平衡态附近振荡,不可能产生新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对明清中国经济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一)
对明清中国经济状况的看法,在西方过去的几百年中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当时中国的评价非常积极。
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都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
18世纪末开始转变,马尔嘎尼说中国是“一艘老旧的头等战舰”。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黑格尔以来,就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
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来费正清提出“冲击——回应”论,认为中国是有变化的;但它是在外力的影响下发生的。
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也认为明清是没落的封建社会末期。
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论者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不是靠西方冲击下才发生变化的,并且,按照它自身的轨迹发展下去,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在西方,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比较接近的是所谓近代中国的理论,这是越战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理论。
美国当时一批中年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不是没有变化,因此,明清中国经济是有活力的。
这一看法在西方虽然逐渐得到了接受,但他们的主流看法还是中国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国家。
到了最近十几年,西方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90年代国际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对中国从汉代以来的GDP作了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此后,从1700年到1820年,中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
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居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
在他之前,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保罗·肯尼迪,就作过一个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时,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是英国的17.3倍。
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
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仅为中国的40%。
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更直接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
从他们这些看法来说,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而且,清代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
虽然这些看法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它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过去那种认为清代是一个经济停滞的时期的看法,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对清代中国经济进行重新评价。
西方对明清经济的看法为何会改变如此之大?我以为主要是由于视角的变化。
19世纪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微不足道。
按照安古斯·麦迪森的计算,在1820年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经济一直在衰落,而且是世界六大经济体(中国、欧洲、俄国、美国、印度、日本)中唯一出现人均GDP下降的地区。
到1952~1978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为5%,人均GDP仅为全世界平均数的1/5到1/4。
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贫穷国家。
1979年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到了1995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迅速上升到10.9%,已超过日本(8.4%)和前苏联地区(2.2%)而仅次于欧洲(23.8%)和美国(20.9%)。
依照一些西方权威经济学家的预测,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近20年来的增长率,那么在二三十年后,中国GDP将超过美国。
也就是说,在可以见到的未来,中国又将恢复其两百多年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在此背景下,研究者的心态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国际史学界,近20年中对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批判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史研究视角的变化。
过去之所以轻视中国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像英国那样通过工业革命
进入近代化时代。
然而近年来世界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即使是在欧洲,以英国经验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也是非常特殊的。
例如,“原始工业化”学派学者就认为欧洲的早期工业化(即原始工业化)并不能导致近代工业化。
故此,因为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就否认近代早期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正确的。
由于在西方中心主义支配下的中国研究逐渐走入绝境,到了1970年代,以柯恩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学者对西方中心主义展开了猛烈抨击。
到了1990年代末,国际史学界对中国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种进展的一个特点,即认为应把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客观地进行研究。
同时,应把西方中心主义与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做出区分,因而可以使得我们在真正抛弃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科学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经过检验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我们从新的视角出发,来实事求是地看待与研究中国在近代早期世界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