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杭州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II)卷
杭州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若点M的坐标为(-2,-3),则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A.(2,3)B.(-2,3)C.(2,-3)D.(-2,-3)2 . 如图,在第一个△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得到第二个△A1A2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则第5个三角形中,以点A5为顶点的底角的度数为()A.5°B.10°C.170°D.175°3 . 在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 . 如图,在中,.用直尺和圆规在边上确定一点,使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5 . 如图,已知AB∥CD,能得到∠1=∠2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 . 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4cm,6cm,11cm B.3cm,4cm,5cmC.4cm,5cm,1cm D.2cm,3cm,6cm7 . 如图,把△ABC纸片的∠A沿DE折叠,点A落在四边形CBDE外,则∠1、∠2与∠A的关系是()A.∠1﹣∠A=2∠2B.∠2+∠1=2∠A C.∠1﹣∠2=2∠A D.2∠2+2∠A=∠18 . 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A.40°B.45°C.50°D.60°9 . 如图,中,,当沿折痕翻折时,点恰好落在的中点上.若,则的长是()A.6B.8C.9D.1010 . 如图,点E、F在线段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可添加的条件是()A.B.C.D.二、填空题11 . 边数为2017的多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12 . 如图,将一块30°角的直角三角板ACB(∠B=30°)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到△A′CB′的位置,此时点A′刚好在AB上,若AC=3,则点B与点B'的距离为_____.13 . 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10,CD=2,AD=BC=5,∠A=∠B,现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A′落在边AB上,连接A′C,如果△A′BC恰好是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则AE的长是___.14 . 如图,在△ABC中,∠A=70°.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C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CA,CB于点D,E,F,G;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③分别以点F,G为圆心,大于FG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N;④作射线BM交射线CN于点O.则∠BOC的度数是_____.15 . 如图,,是外一点,平分,若,则的大小是______.16 .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17 . △ABC中,AB=5,BC=3,则中线B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8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B、C坐标分别为(﹣3,2),(﹣4,﹣3),(﹣1,﹣1).(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A、B、C的对称点分别为A1、B1、C1)(2)写出△A1B1C1各顶点A1、B1、C1的坐标.A1 、B1 、C1(3)直接写出△ABC的面积=.19 . 如图,,,点在边上,.(1)求证:;(2)若,则的度数.20 .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且DE=BC,AF⊥DE于点F,求证:DF=EA.21 .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F⊥AB,DE⊥CB,EF⊥AC,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22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为第一象限内一点,点A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分别连接OB,AB,△AOB为等边三角形,点B的横坐标为4.(1)如图1,求线段OA的长;(2)如图2,点M在线段OA上(点M不与点O、点A重合),点N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连接MB,MN,BM=MN,设OM的长为t,BN的长为d,求d与t的关系式(不要求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D为第四象限内一点,分别连接OD,MD,ND,△MND为等边三角形,线段MA的垂直平分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交MA于点H,连接AE,交ND于点F,连接MF,若MF=AM+AN,求点E的横坐标.23 .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不写做法,只保留作图痕迹):(1)在线段AB上找一点P,使点P到BC,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2)在线段AC上找一点Q,使点Q到点B,C的距离相等.24 . 如图,点为的平分线上一点,于,,求证:.25 . 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1)猜想和的大小关系,并证明.(2)求证:.。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有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2,3,5B. 2,4,7C. 3,4,8D. 3,3,42.到△ABC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 △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B. △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3.如图,AD⊥BC,CE⊥BC,CH⊥AB,BG⊥AC,则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A. 线段CHB. 线段CEC. 线段BGD. 线段AD4.不等式2x+3>3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 15cmB. 20cmC. 25cmD. 20cm或25cm6.对于命题“若m<n,则m2<n2”,下列m,n的值,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 m=1,n=2B. m=0,n=2C. m=−1,n=2D. m=−2,n=27.若a>b,则()A. a+c>b−cB. a|m|>b|m|C. a−1≥bD. a1+n2>b1+n28.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0B. a>b>1C. a+b<0D.a−b<09.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 ①AD=DC=DB; ②∠A=∠1,∠B=∠2; ③CD=BD=CB; ④∠CDB=2∠1.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E,交BD于P,连接CD,分别交BE,AE于Q,M,连接BM,PQ,则∠AMD的度数为()A. 45°B. 60°C. 75°D. 9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3x与9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 .12.“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13.在Rt△ABC中,锐角A为45°,则锐角B为______ .14.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15.如图,Rt△ABC中,∠BAC=90°,AB=3,AC=6√2,点D,E分别是边BC,AC上的动点,则DA+DE的最小值为______.16.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AE平分∠BAC交BC于E,若∠C=80°,∠B=40°,则∠DAE的度数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0分)17.若x<y,试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3x−1与3y−1.(2)−23x+6与−23y+6.1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一个△ABC,使AC=2√2,BC=√2,AB=√10;(2)取AB的中点E,则点E到AC的距离为______.19.在△ABC中,AB=AC(1)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如下操作,作∠BAC的平分线和AB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为P(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瘕迹)(2)连结PB,若∠ABC=65°,求∠ABP的度数.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AC于点E,∠BAD=∠CBE.求证:BD=CD.21.如图,在△ABC中,M是BC的中点,点D、E分别在边AB、AC上,BD=CE,MD=ME。
浙江省杭州市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A. 1B. 2C. 3D. 4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 作直线AB的垂线B. 在线段AB上取点CC. 同旁内角互补D. 垂线段最短吗?3.已知等腰△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是()A. 12B. 15C. 12或15D. 15或184.如图,OD⊥AB于D,OP⊥AC于P,且OD=OP,则△AOD与△AOP全等的理由是()A. SSSB. ASAC. SSAD. HL5.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1<b−1B. a3>b3C. −a<−bD. ac<bc6.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5B. 2C. 4D. 87.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 P为∠A、∠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B. 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C. 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8.如图,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CD于H,EF⊥AB于F,下列结论:①∠ACD=∠B;②CH=CE=EF;③AC=AF;④CH=HD.其中正确的结论为()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③9.△ABC中,AB=AC=5,BC=8,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PD⊥AB于点D,PE⊥AC于点E,则PD+PE的长是()A. 4.8B. 4.8或3.8C. 3.8D. 5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A. 23B. 10C. 22D. 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顶角是______ .12.写出“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______ .13.在直角△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为______.14.不等式组x>−1x<m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如图,∠BOC=9°,点A在OB上,且OA=1,按下列要求画图:以A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1,得第1条线段AA1;再以A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于点A2,得第2条线段A1A2;再以A2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3,得第3条线段A2A3;…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______.16.如图,在锐角△ABC中,∠BAC=45°,AB=2,∠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7.解不等式1−7x−18>3x−24,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18.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19.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①求证:△ABE≌△CBD;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20.某商店购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共用了1080元,购买50件A商品和20件B商品共用了880元.(1)A、B两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已知该商店购买B商品的件数比购买A商品的件数的2倍少4件,如果需要购买A、B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且该商店购买的A、B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那么该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1.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P=BQ,连结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PA=3,PB=4,PC=5,连结PQ,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 -y =2,且x >1,y <0,试确定x +y 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解:∵x -y =2,x >1,∴y +2>1,即y >-1,又y <0,∴-1<y <0.…①同理得:1<x <2.…②由①+②得-1+1<y +x <0+2,∴x +y 的取值范围是0<x +y <2.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x +2y =5a −82x−y =−1的解都为非负数.(1)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2a -b =1,求a +b 的取值范围;(3)已知a -b =m (m 是大于1的常数),且b ≤1,求2a +b 最大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3. 如图,△ABC 中,∠C =90°,AB =5cm ,BC =3cm ,若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A →B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1)出发2秒后,求△ABP 的周长.(2)问t 满足什么条件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3)另有一点Q ,从点C 开始,按C →B →A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P 、Q 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第2个,第4个是轴对称图形,而第1个、第3个、第5个都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就是看是否可以存在一条直线,使得这个图形的一部分沿着这条直线折叠,能够和另一部分互相重合.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识别,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答案】C【解析】解:A、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B、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C、符合命题的定义,是命题;D、是一个问句,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故选C.根据命题的定义作答.一般的,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一般说来,对于仸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加上“是”或“不是”,如C,可以说同旁内角是互补的.注意,作图语言与问句都不是命题.3.【答案】B【解析】解:①当腰为6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②当腰为3时,3+3=6,三角形不成立;∴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故选B.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没有直接告诉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边,所以有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三角形周长的定义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OD⊥AB,OP⊥AC,∴△ADO和△APO是直角三角形,又∵OD=OP,AO=AO,∴Rt△AOD≌△Rt△AOP(HL).故选D.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HL可证△AOD≌△AOP.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5.【答案】A【解析】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A、a-1<b-1,故A选项是正确的;B、a>b,不成立,故B选项是错误的;C、a>-b,不一定成立,故C选项是错误的;D、c的值不确定,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A.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判断.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6.【答案】B【解析】解:A.5,∵5不是偶数,且也不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A错误;B.2,∵2不是4的倍数,∴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仸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2,故答案B正确;C.4,∵4是偶数,且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C错误;D.8,∵8是偶数,且也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D错误;故选:B.反例就是符合已知条件但不满足结论的例子.可据此判断出正确的选项.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意义,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7.【答案】C【解析】解:∵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P为∠A的角平分线;∵PA=PB,∴P为AB的垂直平分线,∴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首先根据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为∠A的角平分线;然后根据PA=PB,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据此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8.【答案】B【解析】解:∵∠B和∠ACD都是∠CAB的余角,∴∠ACD=∠B,故①正确;∵CD⊥AB,EF⊥AB,∴EF∥CD,∴∠AEF=∠CHE,∴∠CEH=∠CHE,∴CH=CE=EF,故②正确;∵角平分线AE交CD于H,∴∠CAE=∠BAE,在△ACE和△AEF中,,∴△ACE≌△AFE(AAS),∴AC=AF,故③正确;CH=CE=EF>HD,故④错误.故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故选B.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先判断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EH=∠CHE,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②;用AAS判定△ACE≌△AFE,可判断③;根据②,结合图形可判断④.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同学们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知识结合起来解答.9.【答案】A【解析】解:过A点作AF⊥BC于F,连结AP,∵△ABC中,AB=AC=5,BC=8,∴BF=4,∴△ABF中,AF==3,∴×8×3=×5×PD+×5×PE,12=×5×(PD+PE)PD+PE=4.8.故选:A.过A点作AF⊥BC于F,连结AP,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F的长,由图形得S ABC=S ABP+S ACP,代入数值,解答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时注意,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体现了转化思想.10.【答案】C【解析】解:∵AD∥BC,DE⊥BC,∴DE⊥AD,∠CAD=∠ACB,∠ADE=∠BED=90°,又∵点G为AF的中点,∴DG=AG,∴∠GAD=∠GDA,∴∠CGD=2∠CAD,∵∠ACD=2∠ACB=2∠CAD,∴∠ACD=∠CGD,∴CD=DG=3,在Rt△CED中,DE==2.故选: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G=A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AD=∠GD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GD=2∠G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ACD=∠CG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证明CD=DG=3.11.【答案】80°或50°【解析】解:当50°为顶角时,其他两角都为65°、65°,当50°为底角时,其他两角为50°、8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50°,也可以是80°.故填50°或8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但已知没有明确此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由于等腰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很多题目在已知不明确的情况下,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题,因此,解决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边角问题时,要仔细认真,避免出错.12.【答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解析】解:∵原命题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逆命题应该为:如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简化后即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将原命题的条件及结论进行交换即可得到其逆命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命题及逆命题的理解及运用能力.13.【答案】4【解析】解:如右图,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CD=4,∴DE=4.故答案为:4.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答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4.【答案】2<m≤3【解析】解:不等式的整数解是0,1,2.则m的取值范围是2<m≤3.故答案是:2<m≤3.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然后根据只有这三个整数解即可确定.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5.【答案】9【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O=A1A,A1A=A2A1,…,则∠AOA1=∠OA1A,∠A1AA2=∠A1A2A,…,∵∠BOC=9°,∴∠A1AB=18°,∠A2A1C=27°,∠A3A2B=36°的度数,∠A4A3C=45°,…,∴9°n<90°,解得n<10.由于n为整数,故n=9.故答案为:9.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可得∠A1AB的度数,∠A2A1C的度数,∠A3A2B的度数,∠A4A3C的度数,…,依此得到规律,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小于90°即可求解.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6.【答案】2【解析】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2,∠BAC=45°,∴BH=AB•sin45°=2×=,∵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故答案为:.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17.【答案】解:去分母得,8-(7x-1)>2(3x-2),去括号得,8-7x+1>6x-4,移项得,-7x-6x>-4-8-1,合并同类项得,-13x>-13,系数化为1得,x<1.在数轴上表示如下:【解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去分母时没有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答案】解:(1)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2)在Rt△ABC中,∠B=37°,∴∠CAB=53°,又∵AD=BD,∴∠BAD=∠B=37°,∴∠CAD=53°-37°=16°.【解析】(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D 点坐标即可;(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进而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是解题关键.19.【答案】①证明:在△ABE 和△CBD 中,AB =CB∠ABC =∠CBD =90°BE =BD,∴△ABE ≌△CBD (SAS );②解:∵在△ABC 中,AB =CB ,∠ABC =90°,∴∠BAC =∠ACB =45°,由①得:△ABE ≌△CBD ,∴∠AEB =∠BDC ,∵∠AEB 为△AEC 的外角,∴∠AEB =∠ACB +∠CAE =30°+45°=75°,则∠BDC =75°.【解析】①利用SAS 即可得证;②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AEB=∠CDB ,利用外角的性质求出∠AEB 的度数,即可确定出∠BDC 的度数.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0.【答案】解:(1)设A 种商品的单价为x 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y 元,由题意得: 50x +20y =88060x +30y =1080,解得 y =4x =16.答:A 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2)设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m 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m -4)件,由题意得:16m +4(2m −4)≤296m +2m−4≥32,解得:12≤m ≤13,∵m 是整数,∴m =12或13,故有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m =12,2m -4=20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13,2m-4=22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2件.【解析】(1)设A种商品的单价为x元、B种商品的单价为y元,根据等量关系:①购买60件A商品的钱数+30件B商品的钱数=1080元,②购买50件A商品的钱数+20件B商品的钱数=880元分别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即可.(2)设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m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m-4)件,根据不等关系:①购买A、B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②购买的A、B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可分别列出不等式,联立求解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进而讨论各方案即可.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此类应用类题目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出等量关系,从而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解题,难度一般,第二问需要分类讨论,注意不要遗漏.21.【答案】解:(1)AP=CQ.理由如下:∵∠PBQ=60°,且BQ=BP,∴△BPQ为等边三角形,∵∠ABP+∠CBP=60°,∠CBQ+∠CBP=60°,∴∠CBQ=∠ABP,在△ABP和△CBQ中,AB=CB∠ABP=∠CBQ,BP=BQ∴△ABP≌△CBQ(SAS),∴AP=CQ;(2)∵等边△ABC和等边△BPQ中,PB=PQ=4,PA=QC=3,∵PQ2+CQ2=PC2,∴△PQC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析】(1)易证△ABP≌△CBQ,可得AP=CQ;(2)根据PA=CQ,PB=BQ,即可判定△PQC为直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本题中求证△ABP ≌△CBQ 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1)解方程组 x +2y =5a −82x−y =−1得:y =2a −3x =a−2, ∴ 2a −3≥0a−2≥0,解得:a ≥2; (2)由2a -b =1,a ≥2,可得:1+b 2≥2,解得:b ≥3,∴a +b ≥5;(3)由a -b =m ,a ≥2,可得m +b ≥2,∴b ≥2-m ,∴2-m ≤b ≤1,同理可得:2≤a ≤1+m ,∴6-m ≤2a +b ≤3+2m ,∴最大值为3+2m .【解析】(1)先把a 当作已知求出x 、y 的值,再根据x 、y 的取值范围得到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2)根据阅读材料所给的解题过程,分别求得a 、b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来求a+b 的取值范围;(3)根据阅读材料所给的解题过程,分别求得a 、b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来求2a+b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最大值.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理解解题过程.23.【答案】解:(1)∵∠C =90°,AB =5cm ,BC =3cm , ∴AC =4cm ,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B →A →C 的路径运动,速度为每秒1cm , ∴出发2秒后,则CP =2cm ,∵∠C =90°,∴PB = 22+32= 13cm ,∴△ABP 的周长为:AP +PB +AB =2+5+ 13=7+ 13(cm );(2)∵AC =4,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A →B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 ∴P 在AC 上运动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0<t ≤4,当P 在AB 上时,CP ⊥AB 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12×AB ×CP =12×AC ×BC ,∴1 2×5×CP=12×3×4,解得:CP=125cm,∴AP= AC2−CP2=165cm,∴AC+AP=365cm,∵速度为每秒1cm,∴t=365,综上所述:当0<t≤4或t=365,△BCP为直角三角形;(3)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2t-3=3,∴t=2;当P点在AB上,Q在AC上,则AC=t-4,AQ=2t-8,∵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4+2t-8=6,∴t=6,∴当t=2或6秒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解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长,根据题意可得CP=2cm,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PB的长,进而可得△ABP的周长;(2)当P在AC上运动时△BCP为直角三角形,由此可得0<t≤4;当P在AB上时,CP⊥AB时,△BCP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计算出CP的长,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P长,进而可得答案.(3)分类讨论: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t+2t-3=3;当P 点在AB上,Q在AC上,则AC=t-4,AQ=2t-8,t-4+2t-8=6.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其逆定理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是解题关键.。
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A. 1B. 2C. 3D. 4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 作直线AB的垂线B. 在线段AB上取点CC. 同旁内角互补D. 垂线段最短吗?3.已知等腰△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是()A. 12B. 15C. 12或15D. 15或184.如图,OD⊥AB于D,OP⊥AC于P,且OD=OP,则△AOD与△AOP全等的理由是()A.SSSB. ASAC. SSAD. HL5.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1<b−1B. a3>b3C. −a<−bD. ac<bc6.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5B. 2C. 4D. 87.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 P为∠A、∠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B. 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C. 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8.如图,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CD于H,EF⊥AB于F,下列结论:①∠ACD=∠B;②CH=CE=EF;③AC=AF;④CH=HD.其中正确的结论为()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③9.△ABC中,AB=AC=5,BC=8,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PD⊥AB于点D,PE⊥AC 于点E,则PD+PE的长是()A.4.8B. 4.8或3.8C. 3.8D. 5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A.2√3B. √10C. 2√2D. √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顶角是______ .12.写出“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______ .13.在直角△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为______.14.不等式组{x>−1x<m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如图,∠BOC=9°,点A在OB上,且OA=1,按下列要求画图:以A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1,得第1条线段AA1;再以A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于点A2,得第2条线段A1A2;再以A2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3,得第3条线段A2A3;…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______.16.如图,在锐角△ABC中,∠BAC=45°,AB=2,∠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7.解不等式1−7x−18>3x−24,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18.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19.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①求证:△ABE≌△CBD;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20.某商店购买60件A 商品和30件B 商品共用了1080元,购买50件A 商品和20件B 商品共用了880元.(1)A 、B 两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已知该商店购买B 商品的件数比购买A 商品的件数的2倍少4件,如果需要购买A 、B 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且该商店购买的A 、B 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那么该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1.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以BP 为边作∠PBQ =60°,且BP =BQ ,连结CQ .(1)观察并猜想AP 与CQ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PA =3,PB =4,PC =5,连结PQ ,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 -y =2,且x >1,y <0,试确定x +y 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 解:∵x -y =2,x >1,∴y +2>1,即y >-1, 又y <0,∴-1<y <0.…① 同理得:1<x <2.…②由①+②得-1+1<y +x <0+2,∴x +y 的取值范围是0<x +y <2. 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x +2y =5a −82x−y=−1的解都为非负数.(1)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2a -b =1,求a +b 的取值范围;(3)已知a -b =m (m 是大于1的常数),且b ≤1,求2a +b 最大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3.如图,△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满足什么条件时,△BCP为直角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第2个,第4个是轴对称图形,而第1个、第3个、第5个都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就是看是否可以存在一条直线,使得这个图形的一部分沿着这条直线折叠,能够和另一部分互相重合.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识别,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答案】C【解析】解:A、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B、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C、符合命题的定义,是命题;D、是一个问句,不符合命题的定义,不是命题.故选C.根据命题的定义作答.一般的,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一般说来,对于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加上“是”或“不是”,如C,可以说同旁内角是互补的.注意,作图语言与问句都不是命题.3.【答案】B【解析】解:①当腰为6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②当腰为3时,3+3=6,三角形不成立;∴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故选B.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没有直接告诉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边,所以有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三角形周长的定义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OD⊥AB,OP⊥AC,∴△ADO和△APO是直角三角形,又∵OD=OP,AO=AO,∴Rt△AOD≌△Rt△AOP(HL).故选D.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HL可证△AOD≌△AOP.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5.【答案】A【解析】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A、a-1<b-1,故A选项是正确的;B、a>b,不成立,故B选项是错误的;C、a>-b,不一定成立,故C选项是错误的;D、c的值不确定,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A.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判断.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6.【答案】B【解析】解:A.5,∵5不是偶数,且也不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A错误;B.2,∵2不是4的倍数,∴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2,故答案B正确;C.4,∵4是偶数,且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C错误;D.8,∵8是偶数,且也是4的倍数,∴不能作为假命题的反例;故答案D错误;故选:B.反例就是符合已知条件但不满足结论的例子.可据此判断出正确的选项.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意义,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7.【答案】C【解析】解:∵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P为∠A的角平分线;∵PA=PB,∴P为AB的垂直平分线,∴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首先根据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为∠A的角平分线;然后根据PA=PB,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据此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8.【答案】B【解析】解:∵∠B和∠ACD都是∠CAB的余角,∴∠ACD=∠B,故①正确;∵CD⊥AB,EF⊥AB,∴EF∥CD,∴∠AEF=∠CHE,∴∠CEH=∠CHE,∴CH=CE=EF,故②正确;∵角平分线AE交CD于H,∴∠CAE=∠BAE,在△ACE和△AEF中,,∴△ACE≌△AFE(AAS),∴AC=AF,故③正确;CH=CE=EF>HD,故④错误.故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故选B.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先判断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EH=∠CHE,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②;用AAS判定△ACE≌△AFE,可判断③;根据②,结合图形可判断④.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同学们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知识结合起来解答.9.【答案】A【解析】解:过A点作AF⊥BC于F,连结AP,∵△ABC中,AB=AC=5,BC=8,∴BF=4,∴△ABF中,AF==3,∴×8×3=×5×PD+×5×PE,12=×5×(PD+PE)PD+PE=4.8.故选:A.过A点作AF⊥BC于F,连结AP,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F的长,由图形得S ABC=S ABP+S ACP,代入数值,解答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时注意,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体现了转化思想.10.【答案】C【解析】解:∵AD∥BC,DE⊥BC,∴DE⊥AD,∠CAD=∠ACB,∠ADE=∠BED=90°,又∵点G为AF的中点,∴DG=AG,∴∠GAD=∠GDA,∴∠CGD=2∠CAD,∵∠ACD=2∠ACB=2∠CAD,∴∠ACD=∠CGD,∴CD=DG=3,在Rt△CED中,DE==2.故选: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G=A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AD=∠GD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GD=2∠G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ACD=∠CG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证明CD=DG=3.11.【答案】80°或50°【解析】解:当50°为顶角时,其他两角都为65°、65°,当50°为底角时,其他两角为50°、8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50°,也可以是80°.故填50°或8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但已知没有明确此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由于等腰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很多题目在已知不明确的情况下,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题,因此,解决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边角问题时,要仔细认真,避免出错.12.【答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解析】解:∵原命题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逆命题应该为:如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简化后即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将原命题的条件及结论进行交换即可得到其逆命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命题及逆命题的理解及运用能力.13.【答案】4【解析】解:如右图,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CD=4,∴DE=4.故答案为:4.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答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4.【答案】2<m≤3【解析】解:不等式的整数解是0,1,2.则m的取值范围是2<m≤3.故答案是:2<m≤3.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然后根据只有这三个整数解即可确定.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5.【答案】9【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O=A1A,A1A=A2A1,…,则∠AOA1=∠OA1A,∠A1AA2=∠A1A2A,…,∵∠BOC=9°,∴∠A1AB=18°,∠A2A1C=27°,∠A3A2B=36°的度数,∠A4A3C=45°,…,∴9°n<90°,解得n<10.由于n为整数,故n=9.故答案为:9.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可得∠A1AB的度数,∠A2A1C的度数,∠A3A2B的度数,∠A4A3C的度数,…,依此得到规律,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小于90°即可求解.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6.【答案】√2【解析】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2,∠BAC=45°,∴BH=AB•sin45°=2×=,∵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故答案为:.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17.【答案】解:去分母得,8-(7x-1)>2(3x-2),去括号得,8-7x+1>6x-4,移项得,-7x-6x>-4-8-1,合并同类项得,-13x>-13,系数化为1得,x<1.在数轴上表示如下:【解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去分母时没有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答案】解:(1)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2)在Rt△ABC中,∠B=37°,∴∠CAB=53°,又∵AD=BD,∴∠BAD=∠B=37°,∴∠CAD=53°-37°=16°.【解析】(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D 点坐标即可;(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进而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是解题关键.19.【答案】①证明:在△ABE 和△CBD 中,{AB =CB ∠ABC =∠CBD =90°BE =BD,∴△ABE ≌△CBD (SAS );②解:∵在△ABC 中,AB =CB ,∠ABC =90°,∴∠BAC =∠ACB =45°,由①得:△ABE ≌△CBD ,∴∠AEB =∠BDC ,∵∠AEB 为△AEC 的外角,∴∠AEB =∠ACB +∠CAE =30°+45°=75°,则∠BDC =75°.【解析】①利用SAS 即可得证;②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AEB=∠CDB ,利用外角的性质求出∠AEB 的度数,即可确定出∠BDC 的度数.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0.【答案】解:(1)设A 种商品的单价为x 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y 元,由题意得: {50x +20y =88060x+30y=1080,解得{y =4x=16.答:A 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2)设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m 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m -4)件,由题意得: {16m +4(2m −4)≤296m+2m−4≥32,解得:12≤m ≤13,∵m 是整数,∴m =12或13,故有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m =12,2m -4=20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13,2m-4=22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2件.【解析】(1)设A种商品的单价为x元、B种商品的单价为y元,根据等量关系:①购买60件A商品的钱数+30件B商品的钱数=1080元,②购买50件A商品的钱数+20件B商品的钱数=880元分别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即可.(2)设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m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m-4)件,根据不等关系:①购买A、B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②购买的A、B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可分别列出不等式,联立求解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进而讨论各方案即可.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此类应用类题目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出等量关系,从而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解题,难度一般,第二问需要分类讨论,注意不要遗漏.21.【答案】解:(1)AP=CQ.理由如下:∵∠PBQ=60°,且BQ=BP,∴△BPQ为等边三角形,∵∠ABP+∠CBP=60°,∠CBQ+∠CBP=60°,∴∠CBQ=∠ABP,在△ABP和△CBQ中,{AB=CB∠ABP=∠CBQ BP=BQ,∴△ABP≌△CBQ(SAS),∴AP=CQ;(2)∵等边△ABC和等边△BPQ中,PB=PQ=4,PA=QC=3,∵PQ2+CQ2=PC2,∴△PQC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析】(1)易证△ABP≌△CBQ,可得AP=CQ;(2)根据PA=CQ,PB=BQ,即可判定△PQC为直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本题中求证△ABP ≌△CBQ 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解方程组{x +2y =5a −82x−y=−1得:{y =2a −3x=a−2,∴{2a −3≥0a−2≥0,解得:a ≥2;(2)由2a -b =1,a ≥2,可得:1+b 2≥2,解得:b ≥3,∴a +b ≥5;(3)由a -b =m ,a ≥2,可得m +b ≥2,∴b ≥2-m ,∴2-m ≤b ≤1,同理可得:2≤a ≤1+m ,∴6-m ≤2a +b ≤3+2m ,∴最大值为3+2m .【解析】(1)先把a 当作已知求出x 、y 的值,再根据x 、y 的取值范围得到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2)根据阅读材料所给的解题过程,分别求得a 、b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来求a+b 的取值范围;(3)根据阅读材料所给的解题过程,分别求得a 、b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来求2a+b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最大值.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理解解题过程.23.【答案】解:(1)∵∠C =90°,AB =5cm ,BC =3cm , ∴AC =4cm ,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B →A →C 的路径运动,速度为每秒1cm , ∴出发2秒后,则CP =2cm ,∵∠C =90°,∴PB =√22+32=√13cm ,∴△ABP 的周长为:AP +PB +AB =2+5+√13=7+√13(cm );(2)∵AC =4,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A →B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 ∴P 在AC 上运动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0<t ≤4,当P 在AB 上时,CP ⊥AB 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12×AB ×CP =12×AC ×BC ,∴12×5×CP =12×3×4, 解得:CP =125cm ,∴AP =√AC 2−CP 2=165cm ,∴AC +AP =365cm ,∵速度为每秒1cm ,∴t =365,综上所述:当0<t ≤4或t =365,△BCP 为直角三角形;(3)当P 点在AC 上,Q 在AB 上,则PC =t ,BQ =2t -3,∵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 +2t -3=3,∴t =2;当P 点在AB 上,Q 在AC 上,则AC =t -4,AQ =2t -8,∵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 -4+2t -8=6,∴t =6,∴当t =2或6秒时,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解析】 (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 长,根据题意可得CP=2cm ,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PB 的长,进而可得△ABP 的周长;(2)当P 在AC 上运动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由此可得0<t≤4;当P 在AB 上时,CP ⊥AB 时,△BCP 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计算出CP 的长,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P 长,进而可得答案.(3)分类讨论:当P 点在AC 上,Q 在AB 上,则PC=t ,BQ=2t-3,t+2t-3=3;当P 点在AB 上,Q 在AC 上,则AC=t-4,AQ=2t-8,t-4+2t-8=6.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其逆定理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是解题关键.。
2019-2020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检测(含答案详解)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卷中相应的格子内.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3分)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2.(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2,1)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3分)在代数式中,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 D.4.(3分)如图,在△ABC中,AB=AC,∠B=40°,D为BC上一点,DE∥AC交AB于E,则∠BED的度数为()A.140°B.80° C.100° D.70°5.(3分)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6.(3分)下列关于不等式的解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不等式x<2有唯一的正整数解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D.不等式x<的整数解有无数个7.(3分)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a2﹣c2 B.∠C=∠A﹣∠BC.∠A:∠B:∠C=3:4:5 D.a:b:c=12:13:5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1,﹣2),将线段AB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B′,设点P(x,y)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则x,y满足的条件为()A.x=3,﹣4≤y≤﹣1 B.x=2,﹣4≤y≤﹣1 C.﹣4≤x≤﹣1,y=3 D.﹣4≤x≤﹣1,y=29.(3分)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它的上侧生长出两个小正方形(如图1),且三个正方形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图2,如此继续“生长”下去,则“生长”第k次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A.k B.k+1 C.k2 D.(k+1)210.(3分)如图,在△ABC中,∠BCA=90°,CA=CB,AD为BC边上的中线,CG⊥AD于G,交AB于F,过点B作B C的垂线交CG于E.现有下列结论:①△ADC≌△CEB;②AB=CE;③∠ADC=∠BDF;④F为EG中点.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4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12.(4分)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13.(4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不添加辅助线,请你写出四个正确结论①;②;③;④.14.(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24cm,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5.(4分)某次数学测验中共有20道题目,评分办法: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一道扣2分,不答得0分.某学生有一道题未答,那么这个同学至少要答对道题,成绩才能在80分以上.16.(4分)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6分)解不等式:≤+1,并把解表示在数轴上.18.(8分)已知:如图,在△ABC,∠BAC=80°,AD⊥BC于D,AE平分∠DAC,∠B=60°,(1)求∠AEC的度数;(2)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求法吗?写出你的思考.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1﹣2m,)关于y轴的对称点Q在第四象限,且m为整数.(1)求整数m的值;(2)求△OPQ的面积.20.(10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AM是△ABC外角∠CAE的平分线.(1)用尺规作图方法,作∠ADC的平分线D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设DN与AM交于点F,判断△A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1.(10分)如图甲,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设BD=m,CE=n(1)求DE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乙,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a(0°<a<180°),设BD=m,CE=n.问DE的长如何表示?并请证明你的结论.22.(12分)如图,是一个运算流程.(1)分别计算:当x=150时,输出值为,当x=27时,输出值为;(2)若需要经过两次运算,才能运算出y,求x的取值范围;(3)请给出一个x的值,使之无论运算多少次都不能输出,并请说明理由.23.(12分)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BC=6cm,直线CM⊥BC,动点D 从点C开始沿射线CB方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运动,动点E也同时从点C开始在直线CM 上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运动,连接AD、AE,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AB的长;(2)当t为多少时,△ABD的面积为6cm2?(3)当t为多少时,△ABD≌△ACE,并简要说明理由.(可在备用图中画出具体图形)2019-2020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卷中相应的格子内.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3分)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答】解:A、因为1+2<4,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因为4+5=9,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4+6>8,所以本组数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因为5+5<11,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要满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构成三角形.2.(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2,1)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点A横纵坐标的符号,可判断点A所在象限.【解答】解:∵点A的横坐标﹣2是负数,纵坐标1是正数,∴点A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记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3.(3分)在代数式中,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x﹣1≥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4.(3分)如图,在△ABC中,AB=AC,∠B=40°,D为BC上一点,DE∥AC交AB于E,则∠BED的度数为()A.140°B.80° C.100°D.70°【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C=40°,可求得∠A,又由平行可知∠BED=∠A,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AC,∠B=40°,∴∠C=40°,∴∠A=180°﹣40°﹣40°=100°,∵DE∥AC,∴∠BED=∠A=10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3分)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SAS,AAS,SSS,看图形中含有的条件是否与定理相符合即可.【解答】解:甲、边a、c夹角不是50°,∴甲错误;乙、两角为58°、50°,夹边是a,符合ASA,∴乙正确;丙、两角是50°、72°,72°角对的边是a,符合AAS,∴丙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6.(3分)下列关于不等式的解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不等式x<2有唯一的正整数解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D.不等式x<的整数解有无数个【分析】利用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不等式x<2有唯一的正整数解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正确,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正确,符合题意;D、不等式x<的整数解有无数个,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等式的解及解集的定义,难度不大.7.(3分)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a2﹣c2B.∠C=∠A﹣∠BC.∠A:∠B:∠C=3:4:5 D.a:b:c=12:13:5【分析】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一个角是直角时,或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也可得出它是直角三角形.分别判定即可.【解答】解:A、由b2=a2﹣c2得a2=c2+b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是直角三角形;B、由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和是180°及∠C=∠A﹣∠B解得∠A=90°,故是直角三角形;C、由∠A:∠B:∠C=3:4:5,及∠A+∠B+∠C=180°得∠A=45°,∠B=60°,∠C=75°,没有90°角,故不是直角三角形;D、由a:b:c=12:13:5得b2=a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灵活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1,﹣2),将线段AB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B′,设点P(x,y)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则x,y满足的条件为()A.x=3,﹣4≤y≤﹣1 B.x=2,﹣4≤y≤﹣1 C.﹣4≤x≤﹣1,y=3 D.﹣4≤x≤﹣1,y=2 【分析】先根据向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减;向右平移,横坐标相加,纵坐标不变求出A′与B′的坐标,再根据点P(x,y)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即可得到x,y满足的条件.【解答】解:∵点A(﹣1,1),B(﹣1,﹣2),∴将线段AB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B′,得A′(2,﹣1),B′(2,﹣4),∵点P(x,y)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x=2,﹣4≤y≤﹣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9.(3分)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它的上侧生长出两个小正方形(如图1),且三个正方形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图2,如此继续“生长”下去,则“生长”第k次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A.k B.k+1 C.k2D.(k+1)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发现:经过一次生长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故经过一次生长后,所有正方形的积之和等于2;依此类推,经过k次生长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k+1)倍,进而得问题答案.【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是三条边分别是a,b,c.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即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1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1+1)×1;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F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M的面积+正方形N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F的面积+正方形M的面积+正方形N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1,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3=(2+1)×1,…推而广之,“生长”了k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k+1)×1=k+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3分)如图,在△ABC中,∠BCA=90°,CA=CB,AD为BC边上的中线,CG⊥AD于G,交AB于F,过点B作B C的垂线交CG于E.现有下列结论:①△ADC≌△CEB;②AB=CE;③∠ADC=∠BDF;④F为EG中点.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分析】①由条件可知∠ECD+∠ADC=∠E+∠ECD=90°,可得到∠E=∠ADC,再结合条件可证明△ADC≌△CEB;②由①可知CE=AD,显然AB>AD,故AB≠CE;③BE=CD=BD,结合条件可证明△BEF≌△BDF,则有∠E=∠BDF=∠ADC,可得结论;④由③可得EF=DF,而DF>FG,故F不可能为EG中点.【解答】解:∵∠BCA=90°,CG⊥AD,∴∠ECD+∠ADC=∠E+∠ECD=90°,∴∠E=∠ADC,∵BE⊥BC,∴∠EBC=∠ACD,在△ADC和△CEB中∴△ADC≌△CEB(AAS),∴①正确;∵△ADC≌△CEB,∴CE=AD,在△ABD中,AB>AD,∴AB≠CE,∴②不正确;∵△ADC≌△CEB,且D为BC中点,∴BE=CD=BD,∵AC=BC,∠ACB=90°,∴∠DBF=∠EBF=45°,在△BEF和△BDF中∴△BEF≌△BDF(SAS),∴∠E=∠BDF,又∠E=∠ADC,∴∠ADC=∠BDF,∴③正确;∵△BEF≌△BDF,∴EF=DF,在R△DFG中,DF>FG,∴EF>FG,∴F不是EG的中点,∴④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③共两个,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4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2.5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5,∴斜边上的中线长=×5=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4分)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15 .【分析】过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即可.【解答】解:过D作DE⊥BC于E,∵∠A=90°,∴DA⊥AB,∵BD平分∠ABC,∴AD=DE=3,∴△BDC的面积是×DE×BC=×10×3=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3.(4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不添加辅助线,请你写出四个正确结论①DB=DE ;②BD⊥AC ;③∠DBC=∠DEC=30°;④△ABD≌△CBD .【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又BD是AC上的中线,所以有,AD=CD,∠ADB=∠CDB=90°,且∠ABD=∠CBD=30°,∠ACB=∠CDE+∠DEC=60°,又CD=CE,可得∠CDE=∠DEC=30°,所以就有,∠CBD=∠DEC,即DB=DE,所以△ABD≌△CBD(HL),△DCE∽△BDE,也就有DE2=BE•CE.【解答】解:①DB=DE;②BD⊥AC;③∠DBC=∠DEC=30°;④△ABD≌△CBD;⑤△DCE∽△BDE;⑥∠CDE=30°;⑦BD平分∠ABC;⑧DE2=BE•CE.【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等知识点.14.(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24cm,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90cm2.【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E=DE,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DE的值,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12CM,BC=AD=24CM,AD∥BC,∠A=90°,∴∠EDB=∠CBD.∵△CBD与△C′BD关于BD对称,∴△CBD≌△C′BD,∴∠EBD=∠CBD,∴∠EBD=∠EDB,∴BE=DE.设DE为x,则AE=24﹣x,BE=x,由勾股定理,得122+(24﹣x)2=x2,解得:x=15,∴DE=15cm,∴S△BDE==90cm2.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的运用,矩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是关键.15.(4分)某次数学测验中共有20道题目,评分办法: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一道扣2分,不答得0分.某学生有一道题未答,那么这个同学至少要答对17 道题,成绩才能在80分以上.【分析】利用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一道扣2分,不答得0分,表示出所得分数以及所扣分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设这个同学答对x道题,故5x﹣2(20﹣1﹣x)>80,解得:x>16,故这个同学至少要答对17道题,成绩才能在80分以上.故答案为:1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正确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16.(4分)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4.8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得到当BP垂直于AC时,BP的长最小,过A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AD,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为BC的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进而利用面积法即可求出此时BP的长.【解答】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BP⊥AC时,BP最短,过A作AD⊥BC,交BC于点D,∵AB=AC,AD⊥BC,∴D为BC的中点,又BC=6,∴BD=CD=3,在Rt△ADC中,AC=5,CD=3,根据勾股定理得:AD==4,又∵S△ABC=BC•AD=BP•AC,∴BP===4.8.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求法,以及垂线段最短,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6分)解不等式:≤+1,并把解表示在数轴上.【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法求解不等式,然后把解表示在数轴上.【解答】解:去分母得:3+3x≤2﹣x+6,移项得:4x≤5,系数化为1得:x≤,在数轴上表示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8.(8分)已知:如图,在△ABC,∠BAC=80°,AD⊥BC于D,AE平分∠DAC,∠B=60°,(1)求∠AEC的度数;(2)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求法吗?写出你的思考.【分析】本题可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解题也可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解题.【解答】解:(1)∵AD⊥BC,∠B=60°,∠BAC=80°,∴∠BAD=30°,∠DAC=50°,∵AE平分∠DAC,∴∠DAE=∠EAC=25°,∴∠BAE=55°,∴∠AEC=∠B+∠BAE=115°;(2)也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解.如:∵∠C=180﹣∠B﹣∠BAC=40°,∴∠AEC=180﹣∠C﹣∠EAC=180﹣25﹣40=115°.【点评】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1﹣2m,)关于y轴的对称点Q在第四象限,且m为整数.(1)求整数m的值;(2)求△OPQ的面积.【分析】(1)首先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可得点Q坐标为(﹣1+2m,),再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可得,再解不等式可得m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m的值;(2)由m的值可得Q、P点坐标,进而得到QP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解答】解:(1)点点P(1﹣2m,)关于y轴的对称点Q坐标为(﹣1+2m,),∵Q在第四象限,∴,解得m<;∵m为整数,∴m=1;(2)∵m=1,∴P(﹣1,﹣),Q(1,﹣;∴PQ=2,∴S△OPQ=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正确确定m的值.20.(10分)(2015秋•南江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AM是△ABC外角∠CAE的平分线.(1)用尺规作图方法,作∠ADC的平分线D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设DN与AM交于点F,判断△A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以D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G,交DC于H,分别以G、H为圆心,以大于GH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N,作射线DN,交AM于F.(2)求出∠BAD=∠CAD,求出∠FAD=×180°=90°,求出∠CDF=∠AFD=∠ADF,推出AD=A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2)△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AB=AC,AD是高,∴∠BAD=∠CAD又∵AM是△ABC外角∠CAE的平分线,∴∠FAD=×180°=90°,∴AF∥BC,∴∠CDF=∠AFD.又∵∠AFD=∠ADF,∴∠CDF=∠ADF.∴AD=AF.∴△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也适中.21.(10分)如图甲,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设BD=m,CE=n(1)求DE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乙,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a(0°<a<180°),设BD=m,CE=n.问DE的长如何表示?并请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由条件可证明△ADB≌△CEA,可得到AE=BD,AD=CE,从而可表示出DE;(2)方法同(1)证明△ADB≌△CEA,可得到AE=BD,AD=CE,从而可表示出DE.【解答】解:(1)∵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m+n;(2)DE=m+n,证明如下:∵∠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DBA=∠CAE,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m+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22.(12分)如图,是一个运算流程.(1)分别计算:当x=150时,输出值为449 ,当x=27时,输出值为716 ;(2)若需要经过两次运算,才能运算出y,求x的取值范围;(3)请给出一个x的值,使之无论运算多少次都不能输出,并请说明理由.【分析】(1)分别把x=150与x=27代入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3)根据题意列举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1)∵当x=150时,3×150﹣1=449>365,∴输出值为449;∵当x=27时,3×27﹣1=80<365,∴80×3﹣1=239<365,239×3﹣1=716>365,∴输出值为716.故答案为:449,716;(2)∵需要经过两次运算,才能运算出y,∴,解得41≤x<122.(3)取x≤的任意值,理由:∵当x≤时,3x﹣1≤,∴无论运算多少次都不能输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2分)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BC=6cm,直线CM⊥BC,动点D 从点C开始沿射线CB方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运动,动点E也同时从点C开始在直线CM 上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运动,连接AD、AE,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AB的长;(2)当t为多少时,△ABD的面积为6cm2?(3)当t为多少时,△ABD≌△ACE,并简要说明理由.(可在备用图中画出具体图形)【分析】(1)运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2)首先求出△ABD中BD边上的高,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求出BD的值,分两种情况分别求出t的值;(3)假设△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BD=CE,分别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CE和BD,得到关于t的方程,从而求出t的值.【解答】解:(1)∵在△ABC中,AB=AC,∠BAC=90°,∴2AB2=BC2,∴AB==3cm;(2)过A作AF⊥BC交BC于点F,则AF=BC=3cm,∵S△ABD=6cm2,∴AF×BD=12,∴BD=4cm.若D在B点右侧,则CD=2cm,t=1s;若D在B点左侧,则CD=10cm,t=5s.(3)动点E从点C沿射线CM方向运动2秒或当动点E从点C沿射线CM的反向延长线方向运动6秒时,△ABD≌△ACE.理由如下:(说理过程简要说明即可)①当E在射线CM上时,D必在CB上,则需BD=CE.∵CE=t,BD=6﹣2t∴t=6﹣2t∴t=2(1分)证明:∵AB=AC,∠B=∠ACE=45°,BD=CE,∴△ABD≌△ACE.(1分)②当E在CM的反向延长线上时,D必在CB延长线上,则需BD=CE.∵CE=t,BD=2t﹣6∴t=2t﹣6∴t=6(1分)证明:∵AB=AC,∠ABD=∠ACE=135°,BD=CE∴△ABD≌△ACE.(1分)【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面积,综合性强,题目难度适中.21。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无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 (3分)如果a>b,那么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a﹣3>b﹣3B.﹣3a<﹣3b C.﹣3a>﹣3b D.>3.(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20˚B.80˚C.50˚或80˚D.50˚或100˚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命题都有逆命题B.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C.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D.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5.(3分)a、b、c为△ABC三边,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C=∠A﹣∠B B.a:b:c=1::2C.∠A:∠B:∠C=5:4:3D.a=c,b=c6.(3分)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去.A.第1块B.第2块C.第4块D.都不可以7.(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8. (3分)观察图形,判断(a+b)与2的大小()A.(a+b)>2B.(a+b)<2C.(a+b)≤2D.(a+b)≥29.(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12cm,BC=3cm,CD=4cm,∠C=90°.若∠ABD =90°,则AD为()A.13cm B.6cm C.12cm D.6cm10.(3分)如图,BE和CE分别是∠ABD和∠ACB的平分线,若∠CEB=46°,则∠BAE的度数是()A.44˚B.45˚C.46˚D.47˚二、填空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命题“如果a>0,那么a2>0”的逆命题为.12.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3.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中,AB=BC=BD,∠ABC=80°,则∠ADC等于°.14.若方程组的解x,y满足0<x+y<1,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5.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__________.16.如图,Rt△ABC中,∠C=90°,AC=3,BC=4.分别以AB、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BEF、ACPQ、BCMN,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S1+S2+S3+S4等于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66分)17.(6分)(1)若x>y,比较﹣3x+5与﹣3y+5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x<y,且(a﹣3)x>(a﹣3)y,求a的取值范围.18.(6分)如图,在△ABC和△ADE中,AB=AE,∠B=∠E,∠1=∠2.求证:BC=ED.19.(6分)如图,我们知道有两组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请你在下面的格点图中画出满足条件A1B1=AB,B1C1=BC,∠A1=∠A的△A1B1C1,但△A1B1C1和△ABC不全等.20.(6分)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10米处(车尾到大厦墙面),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已知云梯长26米,云梯底部距地面AE=1.5米,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多高?21.(8分)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结EC.(1)求∠ECD的度数;(2)若CE=12,求BC长.22.(10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BC=6,AM平分∠BAC,D为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BC.(1)求ME的长;(2)求证:△DMC是等腰三角形.23.(10分)某汽车租赁公司要购买轿车和面包车共10辆,其中轿车至少要购买3辆,轿车每辆7万元,面包车每辆4万元,公司可投入的购车款不超过55万元;(1)符合公司要求的购买方案有几种?请说明理由;(2)如果每辆轿车的日租金为200元,每辆面包车的日租金为110元,假设新购买的这10辆车每日都可租出,要使这10辆车的日租金不低于1500元,那么应选择以上哪种购买方案?24.(8分)已知△ABC与△EF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F=90°,E为AB边上一点.(1)试判断AE与B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试说明AE2,BE2,EF2三者之间的关系.25(12分)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 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2)从出发几秒钟后,△PQB第一次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浙教版期中真题卷1:数学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3cmB.4cmC.7cmD.11cm2.已知点P(x,|x|),则点P一定()A.在第一象限B.在第一或第四象限C.在x轴上方D.不在x轴下方3.已知△ABC(AC>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AB上确定一点P,使PA+PC=AB,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B.在实数−7.5,√15,3√−27,−π,(√2)2中,有3个有理数,2个无理数.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a−1,a+7)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7,0).D.不等式组⎧{⎨{⎩5x−1>3(x+1)12x−1⩽7−32x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7.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3x+b与一次函数y=ax−3交于点P(−2,−5),根据图像可得不等式3x+b<ax−3的解为()A.x<−2B.x>−2C.x<−3D.x>−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0),B(0,b),如果将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CB,那么点C的坐标是()A.(−b,b+a)B.(−b,b−a)C.(−a,b−a)D.(b,b−a)7.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AC边的中点,已知∠ACB=90°,BE=4,AD=7,则AB的长为()A.2√13B.5√3C.10D.2√15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12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如果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根据题意得:()A.10x−5(20−x)⩾120B.10x−5(20−x)⩽120C.10x−5(20−x)>120D.10x−5(20−x)<1209.为增强身体素质,小明每天早上坚持沿着住地附近的矩形公园ABCD练习跑步,爸爸站在的某一个固定点处负责进行计时指导.假设小明在矩形公园ABCD的边上沿着A⟶B⟶C⟶D⟶A 的方向跑步一周,小明跑步的路程为x米,小明与爸爸之间的距离为y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爸爸所在的位置可能为()A.D点B.M点C.O点D.N点10.已知△ABC≅△A′B′C,∠A=40°,∠CBA=60°,A′C交边AB于P(点P不与A、B重合).BO、CO分别平分∠CBA、∠BCP,若m°<∠BOC<n°,则n−m的值为()A.20B.40C.60D.100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是()A. 14B. 15C. 16D. 14或162.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A. B. C. D.3.如图,∠AOB=40°,OC平分∠AOB,直尺与OC垂直,则∠1等于()A.B.C.D.4.如图,CE∥BF,CE=BF.则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使△EAC≌△FDB.()A.B.C.D.5.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 B. C. 或 D. 或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 B. C. D.8.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1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CFE度数是多少()A. B. C. D.9.△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点H,若BH=AC,则∠ABC=()A. B. C. 或 D. 或10.在Rt△ABC中,AC=BC,点D为AB中点.∠GDH=90°,∠GDH绕点D旋转,DG、DH分别与边AC、B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①AE+BF=AB,②△DEF始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CEDF=AB2,④AE2+CE2=2DF2.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④D. ②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若a≤0,则2a ______ a(填<,≤,>,≥).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13.如图,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D⊥OA于点D,PE⊥OB于点E,若OD=8,OP=10,则PE的长为______.14.直角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是另一角的2倍小60°,则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角的度数为______ .15.如图,已知两块三角板如图摆放,点B和点C分别在两块三角板的边上,一块三角板的顶点M在另一块三角板的边上,且∠BAC=40°,∠E=60°,∠F=45°,则∠ABE+∠EMF+∠FCA=______ 度.16.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为6m,8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时只能延长6m的直角边,则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______ m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7.两个非负实数a和b满足a+2b=3,且c=3a+2b求:(1)求a的取值范围;(2)请含a的代数式表示c,并求c的取值范围.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6.0分)18.解不等式6x-1>9x-4,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9.如图,已知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B∥CD,∠ABE=∠CDF,AF=CE.(1)从图中任找两组全等三角形;(2)从(1)中任选一组进行证明.20.如图,在△ABC中:(1)用直尺和圆规,在AB上找一点D,使点D到B、C两点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CD,已知CD=AC,∠B=25°,求∠ACB的度数.21.在边长为3cm和4cm的长方形中作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长方形的顶点,第三个顶点落在长方形的边上,请画出3种满足上述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视为一种),并分别求出所画三角形的面积.22.如图,过△ABC的顶点A分别作对边BC上的高线AD和中线AE,交BC于点D,E,规定λA=,当点D与点E重合时,规定λA=0,另外对λB,λC作类似的规定.(1)如图2,已知在Rt△ABC中,∠A=30°,求λA,λC;(2)判断下列三个命题的真假(真命题打“√”,假命题打“×”):①若△ABC中λA<1,则△ABC为锐角三角形;______②若△ABC中λA=1,则△ABC为直角三角形;______③若△ABC中λA>1,则△ABC为钝角三角形.______ .(2)如图3,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的4×4的方格纸上,画一个△ABC,使其顶点在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λA=2,面积也为2.23.已知,等腰Rt△ABC,∠BAC=Rt∠,在直角边AB的左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结BE,CE,其中CE交直线AP于点F.(1)依题意,在图1中补全示意图;当∠PAB=18°时,求∠ACF的度数;(2)当0°<∠PAB<45°时,利用图1,求证:∠PAB+∠ACE=45°;(3)如图2,若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FE,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①当腰长为6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周长=6+6+4=16;②当腰长为4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周长=4+4+6=14.故选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①当腰长为6时,②当腰长为4时,解答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解答.2.【答案】B【解析】解:A、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故命题正确;B、不满足不等式的性质,故命题错误;C、根据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时乘以-3,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则命题正确;D、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故命题正确.故选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果不符合其中的条件,那么运用此性质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必须熟练地掌握.要认真弄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特别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数不等于0,而且必须先确定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3.【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1=∠2=∠3,∵OC平分∠AOB,∴∠AOC=∠AOB=20°,∴∠3=90°-20°=70°,∴∠1=70°;故选:B.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得出∠1=∠2=∠3,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AOB=2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3=70°,即可得出∠1的度数.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3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B=CD,∴AC=DB,∴△EAC≌△FDB(SAS);∵AE∥DF,∴∠A=∠D,∴△EAC≌△FDB(AAS);∵∠E=∠F,∴△EAC≌△FDB(AAS);当AE=DF时,不能使△EAC≌△FDB.故选: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是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ABC≌△AEF,∴AC=AF,故①正确;∠EAF=∠BAC,∴∠FAC=∠EAB≠∠FAB,故②错误;EF=BC,故③正确;∠EAB=∠FA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结合图象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如图所示,△ABC中,AB=AC.有两种情况:①顶角∠A=50°;②当底角是50°时,∵AB=AC,∴∠B=∠C=50°,∵∠A+∠B+∠C=180°,∴∠A=180°-50°-50°=8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和80°.故选:C.先知有两种情况(顶角是50°和底角是50°时),由等边对等角求出底角的度数,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对有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BAC=60°,∠C=80°,∴∠B=40°.又∵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BAC=30°,∴∠ADE=70°,又∵OE⊥BC,∴∠EOD=20°.故选:A.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DC,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此类题要首先明确思路,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8.【答案】B【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AD∥BC,∴∠BFE=∠DEF=1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图2中,∠EFC=180°-∠BFE=170°,∠BFC=∠EFC-∠BFE=160°,∴图3中,∠CFE=∠BFC-∠BFE=150°.故选:B.由矩形的性质可知AD∥BC,由此可得出∠BFE=∠DEF=10°,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每翻折一次减少一个∠BFE的度数,由此即可算出∠CFE度数.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CFE=180°-3∠BFE.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翻折变换找出相等的边角关系是关键.9.【答案】D【解析】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AD、BE是△ABC的高,∴∠ADC=∠BDH=90°,∠BEC=90°,∴∠C+∠CAD=90°,∠C+∠HBD=90°,∴∠CAD=∠HBD,在△HBD和△CAD中,,∴△HBD≌△CAD(AAS),∴BD=AD,∵∠ADB=90°,∴∠ABC=∠BAD=45°,②如图2,∵AD⊥BC,BE⊥AC,∴∠ADC=∠HDB=∠AEH=90°,∴∠H+∠HAE=∠C+∠HAE=90°,∴∠H=∠C,∵在△HBD和△CAD中,,∴△HBD≌△CAD(AAS),∴AD=BD,∴∠DAB=∠DBA,∵∠ADB=90°,∴∠ABD=45°,∴∠ABC=180°-45°=135°;故选:D.根据题意画出两个图形,证△HBD≌△CAD,推出AD=DB,推出∠DAB=∠DB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D,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用了分类讨论思想.10.【答案】A【解析】解:如图所示,连接CD,∵AC=BC,点D为AB中点,∠ACB=90°,∴AD=CD=BD=AB,∠A=∠B=∠ACD=∠BCD=45°,∠ADC=∠BDC=90°,∴∠ADE+∠EDC=90°,∵∠EDC+∠FDC=∠GDH=90°,∴∠ADE=CDF.在△ADE和△CDF中,,∴△ADE≌△CDF(ASA),∴AE=CF,DE=DF,S△ADE=S△CDF.∵AC=BC,∴AC-AE=BC-CF,∴CE=BF .∵AC=AE+CE ,∴AC=AE+BF .∵AC 2+BC 2=AB 2,AC=BC ,∴AC=AB ,∴AE+BF=AB ,故①正确; ∵DE=DF ,∠GDH=90°, ∴△DEF 始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S 四边形CEDF =S △EDC +S △EDF ,∴S 四边形CEDF =S △EDC +S △ADE =S △ABC ,又∵S △ABC =AC 2=(AB )2=AB 2,∴S 四边形CEDF =S △ABC =×AB 2=AB 2,故③正确;∵CE 2+CF 2=EF 2,DE 2+DF 2=EF 2,∴CE 2+AE 2=EF 2=DE 2+DF 2,又∵DE=DF ,∴AE 2+CE 2=2DF 2,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③④.故选A .连接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 ≌△CD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CF ,进而得出CE=BF ,就有AE+BF=AC ,再由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结论.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根据ASA 证明△ADE ≌△CDF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答案】≤【解析】解:2>1,两边都乘以a ,不等号的方向改变,2a <a ,故答案为:≤.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一个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2.【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解析】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13.【答案】6【解析】解:∵PD⊥OA,∴∠PDO=90°,在Rt△PDO中,由勾股定理得:PD===6,∵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D⊥OA于点D,PE⊥OB于点E,∴PE=PD=6,故答案为:6.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D,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PE=PD,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角平分线性质,能灵活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4.【答案】40°【解析】解: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x,另一个锐角为2x-60°,根据两个锐角之和为90°可得,x+2x-60°=90°,解的x=50°,较小角为90°-50°=40°,故答案为40°.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x,另一个锐角为2x-60°,根据两个锐角之和为90度即可求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之和为90°,此题基础题.15.【答案】65【解析】解:延长BE交AC于D,延长CF交BD于G,∵∠BDC=∠A+∠ABE,∠EGF=∠BDC+∠ACF=∠A+∠ABE+∠ACF,∴∠ABE+∠EMF+∠FCA+∠A=∠BEM+∠CFM=105°,∴∠ABE+∠EMF+∠FCA=105°-∠A=65°,故答案为:65.延长BE交AC于D,延长CF交BD于G,根据外角的性质得到∠EGF=∠BDC+∠ACF=∠A+∠ABE+∠ACF,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和邻补角的定义得到∠ABE+∠EMF+∠FCA+∠A=∠BEM+∠CFM=105°,于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邻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32或40【解析】解:∵两直角边长为6m,8m,∴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cm.①如图1:当AC=CD=8m时;∵AC⊥CB,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8×8=32(m2);②如图2,延长AC到D使AD等于5m,此时AB=AD=10m,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0×8=40(m2);综上所述,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32m2或40m2.故答案是:32或40.由于扩充所得的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不确定,若设扩充所得的三角形是△ABD,则应分为①AC=CD,②AD=AB,2种情况进行讨论.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17.【答案】解:(1)∵a+2b=3,∴2b=3-a,∵b是非负实数,∴b≥0,∴2b≥0,∴3-a≥0,解得a≤3.(2)∵a+2b=3,c=3a+2b,∴c-3=(3a+2b)-(a+2b)=2a,∴c=2a+3,∵a是非负实数,∴a≥0,∴0≤a≤3,∴0≤2a≤6,3≤a+3≤9,即3≤c≤9【解析】(1)根据a+2b=3,可得2b=3-a,再根据2b≥0,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2)根据a+2b=3,c=3a+2b,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再根据a是非负实数,求出c的取值范围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以及不等式的解法,要熟练掌握.18.【答案】解:移项得,6x-9x>-4+1,合并同类项得,-3x>-3,系数化为1,得:x<1,表示在数轴上如下:【解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19.【答案】解:(1)△ABE≌△CDF,△AFD≌△CEB;(2)∵AB∥CD,∴∠1=∠2,∵AF=CE,∴AF+EF=CE+EF,即AE=FC,在△ABE和△CDF中,,∴△ABE≌△CDF(AAS).【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分析出△ABE≌△CDF,△AFD≌△CEB;(2)根据AB∥CD可得∠1=∠2,根据AF=CE可得AE=FC,然后再证明△ABE≌△CDF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0.【答案】解:(1)如图所示:故点D为所求(2)由(1)得DC=DB,∴∠BCD=∠B=25°,∴∠ACD=∠B+∠BCD=50°,∵CD=AC,∴∠A=∠ADC=50°,∴∠ACB=180°-∠A-∠B=180°-50°-25°=105°.【解析】(1)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AB于一点,则交点为所求;(2)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CB的度数.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CD=∠B=25°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如图1,作BC边的中垂线,交AD于P,∴PB=PC,即△PBC为等腰三角形,S△PBC=BC×h=BC•AB=×4×3=6;如图2,作AB边的中垂线,交CD于E,∴EA=EB,即△EAB为等腰三角形,S△EBC=AB×h=AB•BC=×4×3=6;如图3,以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BA=BF,即△ABF为等腰三角形,S△ABF=×AB×BF=×3×3=4.5.【解析】分别作BC、AB的中垂线,由中垂线的性质可得等腰三角形,或以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也可得等腰三角形,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中垂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中垂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析】解:(1)如图,作BC边上的中线AD,又AC⊥DC,∴λA==1,过点C分别作AB边上的高CE和中线CF,∵∠ACB=90°,∴AF=CF,∴∠ACF=∠CAF=30°,∴∠CFE=60°,∴λC===cos60°=;(2)①在第(1)题中,λC=,而△ABC是直角三角形,故命题错误;②λA=1时,过顶点A的高线的垂足与三角形的顶点一定重合,故三角新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命题正确;③λA>1时,过顶点A的高线的垂足与三角形的顶点一定在边的延长线上,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故命题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3)如图:(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高的特点进行转换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真假命题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题目要求即可画出图象.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高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考查了画图,真假命题的判断,比较复杂,难度较大.23.【答案】(1)解:如图1所示:∵由轴对称的性质得:AE=AC,BM=EM,AM⊥BE,∠AME=∠BMA=90°,∴∠EAP=∠PAB=18°,∴∠EAC=90°+2×16°=126°,∵△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E=AC,∴∠ACF=∠AEC=(180°-126°)=27°;(2)证明:由(1)得:∠EAP=∠PAB,∠AEC=∠ACE,∵∠AEC+∠ACE+∠EAC=180°,∴∠AEC+∠ACE+2∠PAB=90°,即2∠ACE+2∠PAB=90°,∴∠PAB+∠ACE=45°;(3)解:EF2+CF2=2AB2,理由如下:如图2所示:作CG⊥AP于G,则∠AGC=∠BMA=90°,∵∠BAC=90°,∴∠GAC=∠MBA,在△ACG和△BAM中,,∴△ACG≌△BAM(AAS),∴CG=AM,∵AB=AC=AE,∴点A是△BCE的外接圆圆心,∴∠BEC=∠BAC=45°,∴∠CFG=∠EFM=45°,∴△EFM和△C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2=2EM2,CF2=2CG2,∵AB2=AM2+BM2,∴EF2+CF2=2AB2.【解析】(1)由轴对称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AP=∠PAB=18°,得出∠EAC=126°,证出AE=A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2)由(1)得:∠EAP=∠PAB,∠AEC=∠ACE,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作CG⊥AP于G,由AAS证明△ACG≌△BAM,得出CG=AM,证出点A是△BCE的外接圆圆心,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EC=∠BAC=45°,得出△EFM和△C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大学的校徽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清华大学B. 北京大学C. 中国人民大学D. 浙江大学2.下列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2,3B. 2,2,4C. 3,4,5D. 3,4,83.下列哪个数不是不等式x+2≥−1的解()A. 3B. 0C. −5D. −3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三个角的比为1:2:3B. 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C. 三条边的比为1:2:3D. 三个角满足关系∠B+∠C=∠A5.若a+b=−2,且a≥2b,则()A. ba 有最小值12B. ba有最大值1 C. ab有最大值2 D. ab有最小值−986.要说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能举的一个反例是()A. a=3,b=2B. a=4,b=−1C. a=1,b=0D. a=1,b=−27.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E=90°,∠C=90°,∠A=45°,∠D=30°,则∠1+∠2等于()A. 150°B. 180°C. 210°D. 270°8.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是()A. 顶角、一腰分别相等B. 底边、一腰分别相等C. 两腰分别相等D. 一底角、底边分别相等9.如图所示,BE⊥AC于点D,且AD=CD,BD=ED,若∠ABC=54°,则∠E的度数为().A. 25°B. 27°C. 30°D. 45°10.如图,在△ABC中,AB=AC,∠A=40°,CD//AB,则∠BCD=()A. 40°B. 50°C. 60°D. 7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已知点A、B、P在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6,AB=8,AP=5,那么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12.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2°,则∠ADC=______度.13.“直角三角形只有两个锐角”的逆命题是,该逆命题是一个命题(填“真”或“假”).14.如图,在△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AC=14cm,且CD:AD=2: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 cm.15.已知不等式组{x<1x>n有解,则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接CE.若CD=1,CE=3,则BC=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17.解不等式组:{3x+1≤43−12x<4,并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8.已知,AD是△ABC的内角平线,交BC于D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连结EF,(1)请根据上述几何语言,画出完整的图形,作∠BAC的角平分线AD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判断AD是否为EF的垂直平分线,并说明理由.19.如图,∠ACB=90°,AC=BC,AD平分∠BAC,CE⊥AD,BE⊥CE,垂足分别为D,E.(1)求证:AD=DE+DF;(2)点G 在AB 上,若∠DGF =∠DFG ,求证:G 是AB 的中点.20. 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3y =6−m 3x +y =−3m +2的解满足x +y >−12.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正整数m 的值.21.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BAD =90°,∠BCD =90°,E 、F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求证:EF ⊥AC .22.学校计划购买一批平板电脑和一批学习机,经投标,购买1台平板电脑比购买4台学习机多200元,购买2台平板电脑和3台学习机共需8100元.(1)求购买1台平板电脑和1台学习机各需多少元?(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购买平板电脑和学习机共100台,要求购买的总费用不超过166600元,且购买学习机的台数不超过购买平板电脑台数的1.5倍.请问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23.如图,在△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则AC=______cm;(2)当BP平分∠ABC,求此时点P的运动时间t的值;(3)点P运动过程中,△BCP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解:A、∵1+2=3,∴以1,2,3为边长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2+2=4,∴以2,2,4为边长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4>5,∴以3,4,5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3+4<8,∴以3,4,8为边长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针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计算,可选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解答】解:∵x+2≥−1,∴x≥−3,选项中只有−5<−3,故x=−5不是不等式的解故选C.4.【答案】C【解析】解:A、三个角的比为1:2:3,设最小的角为x,则x+2x+3x=180°,x=30°,3x=90°,故正确;B、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故正确;C、三条边的比为1:2:3,12+22≠32,故错误;D、三个角满足关系∠B+∠C=∠A,则∠A为90°,故正确.故选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若已知角,只要求得一个角为90°即可.5.【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b=−2,∴a=−b−2,b=−2−a,又∵a≥2b,∴−b−2≥2b,a≥−4−2a,移项,得−3b≥2,3a≥−4,解得,b≤−23<0,a≥−43;由a≥2b,得ab≤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负数b,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A.当a>0时,ba <0,即ba的最小值不是12,故本选项错误;B.当−43≤a<0时,ba≥12,ba有最小值是12,无最大值,故本选项错误;C.ab有最大值2,故本选项正确;D.ab无最小值,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熟记: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作为反例,要满足条件但不能得到结论,然后根据这个要求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3,b=2时.满足a>b,则a2>b2,不能作为反例,错误;B、a=4,b=−1时.满足a>b,则a2>b2,不能作为反例,错误;C、a=1,b=0时.满足a>b,则a2>b2,不能作为反例,错误;D、a=1,b=−2时,a>b,但a2<b2,能作为反例,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解:如图:∵∠1=∠D+∠DOA,∠2=∠E+∠EPB,∵∠DOA=∠COP,∠EPB=∠CPO,∴∠1+∠2=∠D+∠E+∠COP+∠CPO=∠D+∠E+180°−∠C=30°+90°+180°−90°=210°,故选: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8.【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A中两边及夹角相等,可判断全等,B中三边相等,也全等,C中角不确定,不能判断其是否全等,D中角边固定,亦全等.【解答】解:A.顶角与一腰,对应相等,另一腰也相等,两边加一角,可证全等;B.底边一腰对应相等,即三边对应相等,也可以判断其全等;C.两腰相等,但角的关系不确定,故不能确定其是否全等;D.底边,底角固定,可证明其全等.故选C.9.【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先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得出AB=BC,再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ABD=∠CBD=1∠ABC=27°,再证△ABD≌△CED得∠E=∠ABD即可解答.2【解答】解:∵AD=CD,BE⊥AC,∴AB=BC,∴∠ABD =∠CBD =12∠ABC =12×54∘=27∘,在△ABD 和△CED 中,{AD =DC∠ADB =∠CDE BD =DE ,∴△ABD≌△CED(SAS), ∴∠E =∠ABD =27∘.10.【答案】D【解析】解:∵在△ABC 中,AB =AC ,∠A =40°, ∴∠ACB =70°, ∵CD//AB ,∴∠ACD =180°−∠A =140°, ∴∠BCD =∠ACD −∠ACB =70°. 故选: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B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BCD . 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求出∠ACB 和∠ACD .11.【答案】3或−7或9或19【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往往借助绝对值,要想求点P 所表示的数,关键确定点A 所表示的数.不妨设A 点表示的数为x ,点P 所表示的数为y ,根据题意列等式. 【解答】解:设A 点表示的数为x ,点P 所表示的数为y ,则 ∵点B 表示的数为6,AB =8, ∴|x −6|=8,解得x =−2或x =14;当A 点所表示的数为−2时,则|y +2|=5,解得y =3或y =−7; 当A 点所表示的数为14时,则|y −14|=5,解得y =19或y =9; ∴点P 表示的数为19或9或3或−7. 故答案为:19或9或3或−7.12.【答案】5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设∠ADC=α,然后根据AC=AD=DB,∠BAC=102°,表示出∠B和∠BAD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的度数.【解答】解:∵AC=AD=DB,∴∠B=∠BAD,∠ADC=∠C,设∠ADC=α,∴∠B=∠BAD=α,2∵∠BAC=102°,∴∠DAC=102°−α,2在△ADC中,∵∠ADC+∠C+∠DAC=180°,=180°,∴2α+102°−α2解得:α=52°.故答案为:52.13.【答案】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写逆命题的能力以及判断真假命题的能力,本题可用反例证明是假命题.逆命题就是原来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写出“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逆命题【解答】解:“直角三角形只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设三角形一个角是30°,一个角是45°,有两个角是锐角,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14.【答案】4【解析】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C =90°,BD 平分∠ABC ,∴DE =CD ,∵AC =14cm ,CD :AD =2:5,∴CD =22+5×14=4cm ,∴DE =4cm ,即点D 到AB 的距离为4cm .故答案为:4.过点D 作DE ⊥AB 于E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 =CD ,再根据比例求出CD 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n <1【解析】解:不等式组{x <1x >n有解,则n 的取值范围是n <1, 故答案为:n <1.根据不等式解集是小于大的大于小的,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16.【答案】4【解析】解:在CB 上取一点G 使得CG =CD ,连接DG ,∵△ABC 是等边三角形,∴∠ACB =60°,∴△CDG 是等边三角形,∴CD =DG =CG ,∵∠BDG +∠EDG =60°,∠EDC +∠EDG =60°,∴∠BDG=∠EDC,在△BDG和△EDC中,{BD=DE∠BDG=∠EDC DG=DC,∴△BDG≌△EDC(SAS),∴BG=CE,∴BC=BG+CG=CE+CD=4,故答案为:4.在CB上取一点G使得CG=CD,即可判定△CDG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D=DG=CG,易证∠BDG=∠EDC,即可证明△BDG≌△EDC,可得BG=CE,即可解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BDG≌△EDC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解不等式3x+1≤4,得:x≤1,解不等式3−12x<4,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18.【答案】解:(1)如图,AD、DE、DF为所作;(2)AD为EF的垂直平分线.理由如下:∵△ABC中,AD平分∠BAC,DE⊥AB,DF⊥AC,∴DE=DF,∴点D在EF的垂直平分线上,在Rt△AED与Rt△AFD中{DA=DADE=DF∴Rt△AED≌Rt△AFD(HL),∴AE=AF;∴点A在EF的垂直平分线上,∴AD垂直平分EF.【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角平分线AD,再作DE⊥AB,DF⊥AC;(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DF,则点D在EF的垂直平分线上,再证明Rt△AED≌Rt△AFD得到AE=AF;则点A在EF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可判断AD垂直平分EF.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19.【答案】解:(1)∵CE⊥AD,BE⊥CE,∴∠ADC=∠ADF=∠CEB=∠ACB=90°,∴∠BCE+∠ACD=∠CAD+∠ACD=90°,∴∠BCE=∠CAD,在△BCE和△CAD中{∠BEC=∠CDA ∠BCE=∠CAD BC=AC,∴△BCE≌△CAD(AAS),∴BE=CD,CE=AD.∵AD平分∠BAC,∴∠CAD=∠FAD,∵∠CAD+∠ACD=∠FAD+∠AFC=90°,∴∠ACD=∠AFC,∴AC=AF,∴CD=DF,∴AD=CE=CD+DE=DE+DF.(2)连接CG.∵∠DGF=∠DFG,∴CD=DF=DG,∴∠DCG=∠DGC,∴∠CGF=∠DGF+∠DGC=∠DCG+∠DFG,∵∠CGF+∠DCG+∠DFG=180°,∴∠CGF=180°÷2=90°,∴CG⊥AB,又∵AC=BC,∴AG=BG.即G是AB的中点.【解析】(1)由△BCE≌△CAD(AAS),可得BE=CD,CE=AD.由AD平分∠BAC,推出∠CAD=∠FAD,由∠CAD+∠ACD=∠FAD+∠AFC=90°,推出∠ACD=∠AFC,推出AC=AF,推出CD=DF,可得AD=CE=CD+DE=DE+DF;(2)只要证明CG⊥AB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答案】解:{x+3y=6−m①3x+y=−3m+2②,①+②得:x+y=2−m,代入不等式得:2−m>−12,解得:m<52,则正整数m的值为1,2.【解析】方程组两方程相加表示出x+y,代入已知不等式求出m的范围,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答案】证明:连接AE,CE.∵∠BAD =∠BCD =90°,E 是BD 的中点,∴AE =12BD ,CE =12BD ,∴AE =CE ,又∵F 是AC 的中点,∴EF ⊥AC .【解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连接AE ,CE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 =12BD ,CE =12BD ,那么AE =CE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明EF ⊥AC . 22.【答案】解:(1)设购买1台平板电脑和1台学习机各需x 元,y 元,根据题意得: {x −4y =2002x +3y =8100, 解得:{x =3000y =700, 答:购买1台平板电脑和1台学习机各需3000元和700元;(2)设购买平板电脑x 台,学习机(100−x)台,根据题意得:{100−x ≤1.5x 3000x +700(100−x)≤166600, 解得:40≤x ≤42,∵x 只能取正整数,∴x =40,41,42,当x =40时,y =60;x =41时,y =59;x =42时,y =58;方案1:购买平板电脑40台,学习机60台,费用为120000+42000=162000(元); 方案2:购买平板电脑41台,学习机59台,费用为123000+41300=164300(元); 方案3:购买平板电脑42台,学习机58台,费用为126000+40600=166600(元), 则方案1最省钱.【解析】(1)设购买1台平板电脑和1台学习机各需x元,y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即可得到结果;(2)设购买平板电脑x台,学习机(100−x)台,根据“购买的总费用不超过166600元,且购买学习机的台数不超过购买平板电脑台数的1.5倍”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购买方案,进而得出最省钱的方案.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是解本题的关键.23.【答案】解:(1)4;(2)如图1,作PE⊥AB于E,在△BPE和△BPC中,{∠PBE=∠PBC ∠BEP=∠BCP BP=BP,∴△BPE≌△BPC(AAS)∴BE=BC=3,PE=PC,∴AE=5−BE=2,AP=4−PC,在Rt△AEP中,AP2=AE2+EP2,即(4−PC)2=22+PC2,解得,PC=32,当BP平分∠ABC时,点P的运动时间t=32÷2=34秒;(3)如图2,当CP=CB时,△BCP为等腰三角形,若点P在CA上,则2t=3,解得t =32(s);如图3,当BP =BC =3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AP =AB −BP =2,∴t =(4+2)÷2=3(s);如图4,若点P 在AB 上,CP =CB =3,作CD ⊥AB 于D ,则根据面积法求得CD =125, 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得,BD =95,∴PB =2BD =185 ∴CA +AP =4+5−185=5.4,此时t =5.4÷2=2.7(s);如图5,当PC =PB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作PD ⊥BC 于D ,则BD =CD , ∴PD 为△ABC 的中位线,∴AP =BP =12AB =52,∴t =(4+52)÷2=134(s);综上所述,t为32s或2710s或3s或13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解析】解答:(1)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2=4(cm),故答案为:4;(2)见答案;(3)见答案.【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2)作PE⊥AB于E,证明△BPE≌△BP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计算;(3)分CP=CB,点P在CA上,点P在AB上,BP=BC,PC=PB三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勾股定理计算.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单位:)cm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1B.4,5,9C.6,8,13D.2,2,42.(3分)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P应是三角形的三条()的交点.A.角平分线B.高C.中线D.垂直平分线3.(3分)如图AD BC⊥于点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个A.3B.4C.5D.6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4.(3分)不等式1A.B.C.D.5.(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其中一边长为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4cm B.6cm C.4cm或8cm D.8cm6.(3分)对于命题“若0==”,以下所列的关于a,b的值,能说明这是a b⨯=,则0a b一个假命题的是()A.1b=D.3a ba=,0== a=,3b=B.1a=,0b=C.07.(3分)若30x-<,则()A.240->x x-<B.240x+<C.27x>D.1830 8.(3分)m、n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设A m n=-,=-+,C m n=+,B m nD m n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D AC >>> B .A B CD >>> C .C B A D >>> D .D C B A >>>9.(3分)如图,点E 是Rt ABC ∆、Rt ABD ∆的斜边AB 的中点,AC BC =,20DBA ∠=︒,则DCE ∠的度数是( )A .25︒B .30︒C .35︒D .40︒10.(3分)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边长为a ,等腰三角形BDC ∆中120BDC ∠=︒,60MDN ∠=︒,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连结MN ,则AMN ∆的周长为( )A .aB .2aC .3aD .4a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x 的2倍与3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12.(4分)已知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 ,该逆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13.(4分)在Rt ABC ∆中,90C ∠=︒,60A B ∠-∠=︒,那么A ∠= ︒.14.(4分)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15.(4分)如图,在锐角ABC ∆中,10AB =,45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 .16.(4分)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EG AD ⊥,分别交AB 、AD 、AC 、BC 的延长线于E 、H 、F 、G ,已知下列四个式子:(1)11(23)2∠=∠+∠;(2)12(32)∠=∠-∠;(3)14(32)2∠=∠-∠;(4)1412∠=∠. 其中有两个式子是正确的,它们是 和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1)若x y >,比较35x -+与35y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x y <,且(3)(3)a x a y ->-,求a 的取值范围.18.(8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以图中点A 为一个顶点画ABC ∆,使5AB =,5AC =,20BC =,且点B 、点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判断所画的ABC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19.(8分)如图,ABC ∆中,AB AC =,小聪同学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了如下操作: ①作BAC ∠的平分线AM 交BC 于点D ;②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EF ,EF 与AM 相交于点P ;③连接PB ,PC .请你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若70ABC∠=︒,求BPC∠的度数.20.(10分)如图,已知ABC∆中,AB AC=,6BC=,AM平分BAC∠,D为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12CE BC=.(1)求ME的长;(2)求证:DMC∆是等腰三角形.21.(10分)如图,过点B,D分别向线段AE作垂线段BQ和DF,点Q和F是垂足,连结AB,DE,BD,BD交AE于点C,且AB DE=,AF EQ=.(1)求证:ABQ EDF∆≅∆;(2)求证:C是BD的中点.22.(12分)如图,ABC∆中,90C∠=︒,8AC cm=,6BC 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 A B 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求出此时CP的长;(3)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23.(12分)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8,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B不重合).直线1是经过点P的一条直线,把ABC∆沿直线1折叠,点B的对应点是点B'.(1)如图1,当4PB=时,若点B'恰好在AC边上,则AB'的长度为;(2)如图2,当5PB=时,若直线1//AC,则BB'的长度为;(3)如图3,点P在AB边上运动过程中,若直线1始终垂直于AC,ACB∆'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面积;(4)当6∆'面积的最大值.PB=时,在直线1变化过程中,求AC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单位:)cm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1B.4,5,9C.6,8,13D.2,2,4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A、112B、45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6813+=,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224故选:C.2.(3分)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P应是三角形的三条()的交点.A.角平分线B.高C.中线D.垂直平分线解:在同一平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3.(3分)如图AD BC⊥于点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个A.3B.4C.5D.6解:AD 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选:D.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4.(3分)不等式1A.B.C.D.解:1x,1∴处是实心原点,且折线向右.故选:D.5.(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其中一边长为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4cm B.6cm C.4cm或8cm D.8cm解:①4cm是底边时,腰长为1(164)62⨯-=,能组成三角形,②4cm是腰长时,底边为162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cm.故选:A.6.(3分)对于命题“若0a b⨯=,则0a b==”,以下所列的关于a,b的值,能说明这是一个假命题的是()A.1a=,3b=B.1a=,0b=C.0a=,0b=D.3a b==解:当1a=,3b=时,0a b⨯≠,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当1a=,0b=时,0a b⨯=,但0a b==不成立,故B选项符合题意;当0a=,0b=时,0a b⨯=,但0a b==成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当3a b==时,0a b⨯≠,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3分)若30x-<,则()A.240x-<B.240x+<C.27x>D.1830x->解:30x-<,3x∴<,A 、由240x -<得2x <,故错误;B 、由240x +<得2x <-,故错误;C 、由27x >得, 3.5x >,故错误;D 、由1830x ->得,6x <,故正确;故选:D .8.(3分)m 、n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设A m n =+,B m n =-+,C m n =-,D m n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D AC >>> B .A B CD >>> C .C B A D >>> D .D C B A >>> 解:由数轴可知2101m a -<<-<<<,m n m n m n m n ∴-+>-->+>-,即B D A C >>>,故选:A .9.(3分)如图,点E 是Rt ABC ∆、Rt ABD ∆的斜边AB 的中点,AC BC =,20DBA ∠=︒,则DCE ∠的度数是( )A .25︒B .30︒C .35︒D .40︒ 解:点E 是Rt ABD ∆的斜边AB 的中点,12ED EB AB ∴==, 20EDB DBA ∴∠=∠=︒,40DEA EDB DBA ∴∠=∠+∠=︒,点E 是Rt ABC ∆的斜边AB 的中点,AC BC =,12EC AB ∴=,CE AB ⊥, 130DEC ∴∠=︒,ED EC =,25DCE ∴∠=︒,故选:A .10.(3分)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BDC∆边长为a,等腰三角形BDC∆中120∠=︒,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结MN,则AMN∆的周长为( MDN60)A.a B.2a C.3a D.4a解:BDC∠=︒,BDC∆是等腰三角形,且120BCD DBC∴∠=∠=︒,30∆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ABC BAC BCA60DBA DCA∴∠=∠=︒,90延长AB至F,使BF CN=,连接DF,在Rt BDF∆和Rt CND=,DB DC=,∆中,BF CN∴∆≅∆,Rt BDF Rt CDN(HL)=,BDF CDN∴∠=∠,DF DN∠=︒,MDN60BDM CDN∴∠+∠=︒,60FDM MDN∠=︒=∠,DM为公共边,∴∠+∠=︒,60BDM BDF60∴∆≅∆,DMN DMF SAS()∴=MN MF++=+++=+=,AM AN MN AM MB BF AN AB AC a AMN∴∆的周长是:2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x 的2倍与3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230x - .解:由题意得:230x -.故答案为:230x -.12.(4分)已知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该逆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解: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假命题,故答案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13.(4分)在Rt ABC ∆中,90C ∠=︒,60A B ∠-∠=︒,那么A ∠= 75 ︒.解:90C ∠=︒,90A B ∴∠+∠=︒,60A B ∠-∠=︒,2150A ∴∠=︒,75A ∴∠=︒.故答案为:75.14.(4分)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5cm 或4cm .解:①当6cm 和8cm 均为直角边时,斜边10cm =,则斜边上的中线5cm =;②当6cm 为直角边,8cm 为斜边时,则斜边上的中线4cm =.故答案为:5cm 或4cm .15.(4分)如图,在锐角ABC ∆中,10AB =,45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 5 .解:如图,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 MN +为所求的最小值.AD 是BAC ∠的平分线,M H MN ∴'=,BH ∴是点B 到直线AC 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10AB =,45BAC ∠=︒,sin 455BH AB ∴=︒=.BM MN +的最小值是5BM MN BM MH BH +=+==.故答案为:5.16.(4分)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EG AD ⊥,分别交AB 、AD 、AC 、BC 的延长线于E 、H 、F 、G ,已知下列四个式子:(1)11(23)2∠=∠+∠;(2)12(32)∠=∠-∠;(3)14(32)2∠=∠-∠;(4)1412∠=∠. 其中有两个式子是正确的,它们是 (1) 和 .解:AD 平分BAC ∠,EG AD ⊥,12BAD BAC ∴∠=∠,90AHE ∠=︒, 1190902BAD BAC ∴∠=︒-∠=︒-∠, 而18023BAC ∠=︒-∠-∠,11190(18023)(23)22∴∠=︒-︒-∠-∠=∠+∠; 又124∠=∠+∠,11412(23)2(32)22∴∠=∠-∠=∠+∠-∠=∠-∠; 故答案为:(1),(3).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1)若x y >,比较35x -+与35y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x y <,且(3)(3)a x a y ->-,求a 的取值范围.解:(1)x y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33x y -<-,∴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5得:5353x y -<-;(2)x y <,且(3)(3)a x a y ->-,30a ∴-<,解得3a <.即a 的取值范围是3a <.18.(8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以图中点A 为一个顶点画ABC ∆,使5AB =,5AC =,20BC =,且点B 、点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判断所画的ABC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 ∆即为所求作的图形.(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2222+=+=,AC BC(5)(20)2522AB==525222∴+=AC BC AB∴∆为直角三角形.ABC19.(8分)如图,ABC=,小聪同学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了如下操作:∆中,AB AC①作BAC∠的平分线AM交BC于点D;②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EF,EF与AM相交于点P;③连接PB,PC.请你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PA PB PC==;(2)若70∠的度数.∠=︒,求BPCABC解:(1)如图,PA PB PC==,理由是:∠,AB AC=,AM平分BAC∴是BC的垂直平分线,AD∴=,PB PCE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 PB∴=,∴==;PA PB PC故答案为:PA PB PC==;(2)AB AC=,∴∠=∠=︒,ABC ACB70∴∠=︒-⨯︒=︒,BAC18027040AM平分BAC∠,20BAD CAD ∴∠=∠=︒,PA PB PC ==,20ABP BAP ACP ∴∠=∠=∠=︒,20402080BPC ABP BAC ACP ∴∠=∠+∠+∠=︒+︒+︒=︒.20.(10分)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6BC =,AM 平分BAC ∠,D 为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2CE BC =. (1)求ME 的长;(2)求证:DMC ∆是等腰三角形.【解答】(1)解:AB AC =,AM 平分BAC ∠, 132BM CM BC CE ∴====, 336ME MC CE ∴=+=+=;(2)证明:AB AC =,AM 平分BAC ∠,AM BC ∴⊥,D 为AC 中点,DM DC ∴=,DMC ∴∆是等腰三角形.21.(10分)如图,过点B ,D 分别向线段AE 作垂线段BQ 和DF ,点Q 和F 是垂足,连结AB ,DE ,BD ,BD 交AE 于点C ,且AB DE =,AF EQ =.(1)求证:ABQ EDF ∆≅∆;(2)求证:C 是BD 的中点.【解答】证明:(1)AF EQ =,AQ EF ∴=,在Rt ABQ ∆和Rt EDF ∆中,AB DE AQ EF =⎧⎨=⎩()ABQ EDF HL ∴∆≅∆;(2)ABQ EDF ∆≅∆,BQ DF ∴=,且90BQC DFC ∠=∠=︒,BCA DCE ∠=∠, ()BCQ DCF AAS ∴∆≅∆BC DC ∴=,∴点C 是BD 中点.22.(12分)如图,ABC ∆中,90C ∠=︒,8AC cm =,6BC cm =,若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A B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t 为何值时,CP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当t 为何值时,CP 把ABC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求出此时CP 的长;(3)当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解:(1)ABC ∆中,90C ∠=︒,8AC cm =,6BC cm =, 10AB cm ∴=,ABC ∴∆的周长861024cm =++=,∴当CP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 在AB 上,此时12CA AP BP BC cm +=+=,1226t ∴=÷=(秒);(2)当点P 在AB 中点时,CP 把ABC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此时8513()CA AP cm +=+=,132 6.5t ∴=÷=(秒), 1110522CP AB cm ∴==⨯=; (3)BCP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如果CP CB =,那么点P 在AC 上,6CP cm =,此时623t =÷=(秒); 如果CP CB =,那么点P 在AB 上,6CP cm =,此时 5.4t =(秒) (点P 还可以在AB 上,此时,作AB 边上的高CD ,利用等面积法求得 4.8CD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3.6DP =,所以7.2BP =, 2.8AP =,所以(8 2.8)2 5.4t =+÷=(秒)) ②如果BC BP =,那么点P 在AB 上,6BP cm =,810612()CA AP cm +=+-=,此时1226t =÷=(秒);③如果PB PC =,那么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与AB 的交点处,即在AB 的中点,此时8513()CA AP cm +=+=,132 6.5t =÷=(秒);综上可知,当3t =秒或5.4秒或6秒或6.5秒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3.(12分)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直线1是经过点P 的一条直线,把ABC ∆沿直线1折叠,点B 的对应点是点B '.(1)如图1,当4PB =时,若点B '恰好在AC 边上,则AB '的长度为 4或0 ;(2)如图2,当5PB =时,若直线1//AC ,则BB '的长度为 ;(3)如图3,点P 在AB 边上运动过程中,若直线1始终垂直于AC ,ACB ∆'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面积;(4)当6PB =时,在直线1变化过程中,求ACB ∆'面积的最大值.解:(1)如图1中,∆是等边三角形,ABC===,AB BC AC60∴∠=︒,8APB=,4∴'===,PB PB PA4∠=︒,A60∴∆'是等边三角形,APBAB AP∴'==.4当直线l经过C时,点B'与A重合,此时0AB'=故答案为4或0.(2)如图2中,设直线l交BC于点E.连接BB'交PE于O.PE AC,//∴∠=∠=︒,60∠=∠=︒,BEP CBPE A60∴∆是等边三角形,PEBPB=,5∴,B'关于PE对称,B∴'⊥,2BB PE'=BB OB53sin 602OB PB ∴=︒=, 53BB ∴'=. 故答案为53.(3)如图3中,结论:面积不变.B ,B '关于直线l 对称, BB ∴'⊥直线l ,直线l AC ⊥,//AC BB ∴',138816322ACB ACB S S ∆'∆∴==⨯⨯⨯=.(4)如图4中,当B P AC '⊥时,ACB ∆'的面积最大,设直线PB '交AC 于E , 在Rt APE ∆中,2PA =,60PAE ∠=︒, sin 603PE PA ∴=︒= 63B E ∴'=,()186343242ACB S ∆'∴=⨯⨯+=+的最大值. 解法二:如图5中,过点P 作PH 垂直于AC ,由题意可得:B ’在以P 为圆心半径长为6的圆上运动, 当PH 的延长线交圆P 于点B '时面积最大, 此时63BH =+,(18633242ACB S ∆'=⨯⨯+=的最大值.。
临安期中考初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A. 0.3B. -1.5C. 2.5D. -12.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 3B. -3C. 2D. 03.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 -3B. 3C. -2D. 24.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3B. 5C. 8D. 105.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5B. 17C. 18D. 206. 下列各数中,是合数的是()A. 4B. 5C. 6D. 77. 下列各数中,是平方数的是()A. 16B. 25C. 36D. 498. 下列各数中,是立方数的是()A. 8B. 27C. 64D. 1259.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3B. 3C. -2D. 010. 下列各数中,是零的平方根的是()A. 0B. 1C. -1D. 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2的平方根是______,3的立方根是______。
12. 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分别是:-2的相反数是______,0.5的相反数是______。
13. 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分别是:|-3| = ______,|2.5| = 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______,是奇数的是______。
15.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______,是合数的是______。
16. 下列各数中,是平方数的是______,是立方数的是______。
17.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______,是负数的是______。
18. 下列各数中,是零的平方根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9. (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3,0.5,-2.3。
(2)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2.5|,|-0.7|。
20.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4,9,16。
(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8,27,64。
21. (1)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质数:7,10,13。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常考试题60题(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常考试题6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常考指数:50)如果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8 B.m≥8 C.m<8 D.m≤8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不等式取解集的方法,大大小小无解,可知m和8之间的大小关系,求出m的范围即可.解答:解:因为不等式组无解,即x<8与x>m无公共解集,利用数轴可知m≥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根据大大小小无解,也就是没有中间(公共部分)来确定m的范围.题时注意m=8时也满足不等式无解的情况.2.(常考指数:47)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A.∠1和∠2 B.∠1和∠3 C.∠1和∠4 D.∠2和∠3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同位角就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解答:解:根据同位角、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A、∠1和∠2是邻补角,故A错误;B、∠1和∠3是邻补角,故B错误;C、∠1和∠4是同位角,故C正确;D、∠2和∠3是对顶角,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3.(常考指数:48)下列各物体中,是一样的为()A.(1)与(2)B.(1)与(3)C.(1)与(4)D.(2)与(3)考点:几何变换的类型.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块数,在同一平面的几何体的形状以及相应的三视图来进行判断.解答:解:(4)少一块;(2)互相垂直的6块几何体应在一个平面;易得(1)为物体的前面;(3)为物体的左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知识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常考指数:48)在等边△ABC所在的平面内求一点P,使△PAB,△PBC,△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有()A.1B.4C.7D.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本题利用了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也是对称轴,也是边的中垂线.解答:解:(1)点P在三角形内部时,点P是边AB、BC、CA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外心;(2)分别以三角形各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满足要求的.每条垂直平分线得3个交点,再加三角形的垂心,一共10个.故具有这种性质的点P共有10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此题时要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特进行解答.5.(常考指数:48)如图,△ABC中,AB=AC=6,BC=8,AE平分∠BAC交BC于点E,点D为AB的中点,连接DE,则△BDE的周长是()A.7+B.10 C.4+2D.12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先求出BE,再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DE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B=AC=6,AE平分∠BAC,∴BE=CE=BC=4,又∵D是AB中点,∴BD=AB=3,∴DE是△ABC的中位线,∴DE=AC=3,∴△BDE的周长为BD+DE+BE=3+3+4=1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三线合一,是中学阶段的常规题.6.(常考指数:4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40°B.100°C.40°或100°D.70°或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题要分情况考虑:4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4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再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理进行计算.解答:解:当4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顶角就是40°;当4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则顶角是180°﹣40°×2=100°.故选:C.点评:注意:当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锐角时,可能是它的底角,也可能是它的顶角;当等腰三角形中有一角是锐角时,只能是它的顶角.7.(常考指数:50)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为()A.45°B.60°C.55°D.7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通过证△ABD≌△BCE得∠BAD=∠CBE;运用外角的性质求解.解答:解:等边△ABC中,有∵∴△ABD≌△BCE(SAS),∴∠BAD=∠CBE∴∠APE=∠BAD+∠ABP=∠ABP+∠PBD=∠ABD=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的运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8.(常考指数:50)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斜边相等B.一锐角对应相等C.两锐角对应相等D.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分析:要判断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首先要看现在有的条件:一对直角对应相等,还需要两个条件,AA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选项D了.解答:解:A选项,无法证明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因此A错误.B、C选项,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过程中,必须有边的参与,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的根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SAS判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常考指数:52)已知函数y=x2﹣2x﹣2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y≥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x≤3 B.﹣3≤x≤1 C.x≥﹣3 D.x≤﹣1或x≥3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认真观察图中虚线表示的含义,判断要使y≥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图可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1的两点坐标为(﹣1,1),(3,1),观察图象可知,当y≥1时,x≤﹣1或x≥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0.(常考指数:57)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B=90°,DC∥AB,动点P从B点出发,由B﹣﹣C﹣﹣D﹣﹣A沿边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关于x的函数y的图象如图2,则△ABC的面积为()A.10 B.16 C.18 D.32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动点型.分析: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解答:解:根据图2可知当点P在CD上运动时,△ABP的面积不变,与△ABC面积相等;且不变的面积是在x x=9之间;所以在直角梯形ABCD中BC=4,CD=5,AD=5.过点D作DN⊥AB于点N,则有DN=BC=4,BN=CD=5,在Rt△ADN中,AN===3所以AB=BN+AN=5+3=8所以△ABC的面积为AB•BC=×8×4=16.故选:B.点评: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结论.11.(常考指数:61)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A B∥CD B.A D∥BC C.∠B=∠D D.∠3=∠4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因为∠1与∠2是AD、BC被AC所截构成的内错角,所以结合已知,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解解答:解:∵∠1=∠2,∴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评:正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2.(常考指数:68)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考点:全等图形.分析:要根据已知的对应边去找对应角,并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答案.解答:解:∵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与a,c与c分别是对应边,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α=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时要认准对应关系,如果把对应角搞错了,就会导致错选A或C.13.(常考指数:67)△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高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应分情况进行讨论.(1)△ABC为锐角三角形,高AD在△ABC内部;(2)△ABC为钝角三角形,高AD在△ABC外部.解答:解:(1)△ABC为锐角三角形,高AD在△ABC内部∴BD==9,CD==5∴△ABC的周长为13+15+(9+5)=42(2)△ABC为钝角三角形,高AD在△ABC外部.∴BD=9,CD=5∴△ABC的周长为13+15+(9﹣5)=32故选:C.点评:本题需注意,当高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时候,应分情况进行讨论.14.(常考指数:67)为了解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关于该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9 B.中位数是9C.平均数是9 D.锻炼时间不低于9小时的有14人考点: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专题:图表型.分析:此题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锻炼9小时的有18人,所以9在这组数中出现18次为最多,所以众数是9.把数据从小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3位数,第23位是9,所以中位数是9.平均数是(7×5+8×8+9×18+10×10+11×4)÷45所以平均数是9.由以上可知A、B、C都对,故D错.故选D.点评: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所有数的和除以所有数的个数.15.(常考指数:69)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或100°B.120°C.20°或120°D.3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因为所成比例的内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因此要分求解.解答:解:设两内角的度数为x、4x;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时,x+4x+4x=180°,x=20°;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x时,4x+x+x=180°,x=30,4x=120;因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20°或120°.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个两解问题,考生往往只选A或B,而忽视了20°或120°都有做顶角的可能.16.(常考指数:72)如图,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A.30°B.35°C.40°D.5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旋转中心为点A,B与B′,C与C′分别是对应点,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角∠BAB′=∠CAC′,AC=A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C′CA=∠CAB,把问题转化到等腰△ACC′中,根据内角和定理求∠CAC′.解答:解:∵CC′∥AB,∠CAB=70°,∴∠C′CA=∠CAB=70°,又∵C、C′为对应点,点A为旋转中心,∴AC=AC′,即△ACC′为等腰三角形,∴∠BAB′=∠CAC′=180°﹣2∠C′CA=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为旋转角.时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17.(常考指数:75)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30°B.25°C.20°D.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2=45°,∴∠1+∠2=45°∵∠1=20°,∴∠2=2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的锐角是45°的利用.18.(常考指数:8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由于50°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因此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50°是底角时,顶角为180°﹣50°×2=80°,当50°是顶角时,底角为(180°﹣50°)÷2=6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9.(常考指数:8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6B.7C.8D.9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解答:解:如上图:分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20.(常考指数:86)如图,直线l1∥l2,则∠α为()A.150°B.140°C.130°D.1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l1∥l2,∴130°所对应的同旁内角为∠1=180°﹣130°=50°,又∵∠α与(70°+∠1)的角是对顶角,∴∠α=70°+50°=120°.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二、填空题(共20小题)21.(常考指数:26)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180度.考点:角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AOD+∠COD=90°,∠COD+∠BOC=90°,可得∠AOD+∠COD+∠COD+∠BOC=180°,而∠BOD=∠COD+∠BOC,∠AOD+∠BOD=∠AOB,于是有∠AOB+∠COD=180°.解答:解:如右图所示,∵∠AOD+∠COD=90°,∠COD+∠BOC=90°,∠BOD=∠COD+∠BOC,∠AOD+∠BOD=∠AOB,∴∠AOD+∠COD+∠COD+∠BOC=180°,∴∠AOD+2∠COD+∠BOC=180°,∴∠AOB+∠COD=180°.故答案是18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三角板的度数,注意分清角之间的关系.22.(常考指数:28)如图,将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请写出其中一种四边形的名称平形四边形或等腰梯形或矩形.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开放型.分析:让相等边重合,动手操作看拼合的形状即可.解答:解:如图:可知可拼成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和矩形三种不同的形状.点评:这是一道生活联系实际的问题,不仅要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及其中位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矩形的性质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3.(常考指数:28)已知Rt△ABC的周长是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S△ABC=4.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由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可以得到斜边长为4,设两个直角边的长为x,y则x+y=4,x2+y2=16,解这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Rt△ABC的周长是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斜边长为4,设两个直角边的长为x,y,则x+y=4,x2+y2=16,解得:xy=8,∴S△ABC=xy=4.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与整体思想的应用.24.(常考指数:28)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解答: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定义,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25.(常考指数:30)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两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先找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解答:解:∵原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它们相等”,∴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两角是对顶角,它们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叙述,注意确定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方法是首先把这个命题写成:果…,那么…”的形式.26.(常考指数:30)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13或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二边求第三边时,一定区分所求边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和短边二种情况下的结果.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当12为直角边时,第三条线段长为=13;当12为斜边时,第三条线段长为==.故答案为:13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注意要分两种情况讨论.27.(常考指数:31)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直角边长为1,以它的斜边上的高AD为腰做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再以所作的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的斜边上的高AF为腰做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FG;…以此类推,这样所作的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规律型.分析:通过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点,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再分析规律,便能计算出答案了.解答:解:∵等腰直角△ABC直角边长为1,∴斜边长为==.斜边上的高也是斜边上的中线,应该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那么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故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其他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表示规律.28.(常考指数:32)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只要先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就可判断题中结论是否正解答:解:∵∠E=∠F=90°,∠B=∠C,AE=AF,∴△ABE≌△ACF,∴AC=AB,BE=CF,即结论②正确;∵AC=AB,∠B=∠C,∠CAN=∠BAM,∴ACN≌△ABM,即结论③正确;∵∠BAE=∠CAF,∵∠1=∠BAE﹣∠BAC,∠2=∠CAF﹣∠BAC,∴∠1=∠2,即结论①正确;∴△AEM≌△AFN,∴AM=AN,∴CM=BN,∴△CDM≌△BDN,∴CD=BD,∴题中正确的结论应该是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对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作出正确判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9.(常考指数:3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在其中的四个正方形内标有数字1,2,3和﹣3,要在其余正方形内分别填上﹣1,﹣2,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A处应填﹣2.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由图可得,A与2所在的面为相对面,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由图可得,A与2所在的面为相对面,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A处应填﹣2.故填:﹣2.点评: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30.(常考指数:33)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3,则它的周长为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因为边为3和7,没说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7;3、7、7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7;当3为腰时,其它两边为3和7;3+3=6<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填:1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31.(常考指数:37)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3.考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易证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得出G为PH中点,则G的运行轨迹为角形HCD的中位线MN.再求出CD的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出MN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A=∠FPB=60°,∴AH∥PF,∵∠B=∠EPA=60°,∴BH∥PE,∴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EF与HP互相平分.∵G为EF的中点,∴G正好为PH中点,即在P的运动过程中,G始终为PH的中点,所以G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的位线MN.∵CD=10﹣2﹣2=6,∴MN=3,即G的移动路径长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及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动点问题,是中考的热点.32.(常考指数:4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5,底边长是6,则它底边上的高为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及勾股定理不难求得底边上的高.解答: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即底边的一半是3,再据勾股定理得:底边上的高为4.故答案为:4点评: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及勾股定理的运用.33.(常考指数:50)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5或.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分类讨论,以免漏解.34.(常考指数:54)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恒成立的结论有①②③⑤.(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由已知条件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到更多结论,然后运用排除法,对各个结论行验证从而确定最后的答案.解答:解:①∵正△ABC和正△CDE,∴AC=BC,CD=CE,∠ACB=∠DCE=60°,∵∠ACD=∠ACB+∠BCD,∠BCE=∠DCE+∠BCD,∴∠ACD=∠BCE,∴△ADC≌△BEC(SAS),∴AD=BE,∠ADC=∠BEC,(故①正确);②又∵CD=CE,∠DCP=∠ECQ=60°,∠ADC=∠BEC,∴△CDP≌△CEQ(ASA).∴CP=CQ,∴∠CPQ=∠CQP=60°,∴∠QPC=∠BCA,∴PQ∥AE,(故②正确);③∵△CDP≌△CEQ,∴DP=QE,∵△ADC≌△BEC∴AD=BE,∴AD﹣DP=BE﹣QE,∴AP=BQ,(故③正确);④∵DE>QE,且DP=QE,∴DE>DP,(故④错误);⑤∠AOB=∠DAE+∠AEO=∠DAE+∠ADC=∠DCE=60°,(故⑤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②③⑤.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得到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5.(常考指数:55)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先找到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而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解答:解:因为原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结论是“这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所以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根据逆命题的概念来回答: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36.(常考指数:5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8,M在DC上,且DM=2,N是AC边上的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是1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要求DN+MN的最小值,DN,MN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DN,MN的值,从而找出其小值求解.解答: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点B与点D是关于直线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BNBD,则直线AC即为BD的垂直平分线,∴BN=ND∴DN+MN=BN+MN连接BM交AC于点P,∵点N为AC上的动点,由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知当点N运动到点P时,BN+MN=BP+PM=BM,BN+MN的最小值为BM的长度,∵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CD=8,CM=8﹣2=6,BCM=90°,∴BM==10,∴DN+MN的最小值是10.故答案为10.点评: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37.(常考指数:6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6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4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点D到AB的距离,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知,只要求得D到AC的距离可,而D到AC的距离就是CD的值.解答:解:∵∠C=90°,AD平分∠BAC,∴CD是点D到AB的距离,∵CD=10﹣6=4,∴点D到AB的距离为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做题前,要有分析过程,培养自己的分析力.38.(常考指数:70)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1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邻补角互补,平行线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做题.解答:解:∵∠CDE=150°,∴∠CDB=180﹣∠CDE=30°,又∵AB∥CD,∴∠ABD=∠CDB=30°;∵BE平分∠ABC,∴∠ABC=60°,∴∠C=180°﹣60°=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39.(常考指数:7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5≤a<﹣4.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先解出不等式组的解,然后确定x的取值范围,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可知a的取值.解答:解:由不等式组可得:a<x<1.5.因为有6个整数解,可以知道x可取﹣4,﹣3,﹣2,﹣1,0,1,因此﹣5≤a<﹣4.故答案为:﹣5≤a<﹣4.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未知字母的取值,利用数轴能直观的得到,易于理解.40.(常考指数:1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3cm.。
浙教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卷及答案
2020学年八年级(上)数学试卷期中考试卷 Ⅰ说明:本卷共有1大题,10小题,共30分.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三条线段(单位:厘米)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 1,2,3 B. 2,3,4C. 5,7,13D. 2,5,82.下列防疫的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C. D.3.若x>y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x+2>y+2 B. x-1>y-1C. 5x>5yD. -3x>-3y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6)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不等式3x-6≥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D.6.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50°B. 80°C. 65°或50°D. 50°或80° 7.如图,在Rt △ABC 中,CE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CD ⊥AB ,若CD=5,CE=6, 则△ABC 的面积是( ▲ )A.24B. 25C. 30D. 36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5<a ≤-4B.-5≤a ≤-4C. -4≤a ≤2D.-4<a ≤2 9.如图,点P 在∠AOB 的角平分线上,点P 到OA 边的距离等于10,点Q 是OB 边上的任意一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第7题第9题⎩⎨⎧->-≥-1230x a xA. PQ<10B. PQ>10C. PQ ≥10D. PQ ≤10 10. 如图,△ABC 中,AB=AC ,AD 是角平分线,DE ⊥AB ,DF ⊥AC ,E 、F 为垂足,对于结论:①DE=DF ;②BD=CD ;③AD 上任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 ④AD 上任一点到B 、C 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 A. 仅①② B. 仅③④C. 仅①②③D. ①②③④卷 Ⅱ说明:本卷共有14小题,共52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y 的2倍与6的和比1小”用不等式表示为 .12.如图所示,AB=AC ,要说明△ABE ≌△ACD ,可添加的条件是 .13.命题“如果a=b ,那么|a|=|b|”的逆命题是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 14.如图,已知:∠A=∠D ,∠1=∠2,下列条件中:①∠E=∠B ;②EF=BC ;③AB=EF ;④AF=CD.能使△ABC ≌△DEF 的有 .(填序号)15.在Rt △ABC 中,AB=3cm ,BC=4cm ,则AC= cm.16.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110°,EF ,MN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长为不等式3x-1<4x-5的最小整数解,那么△FAN 的周长为 cm ,∠FAN=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2题每题6分,第23~24题每题8分,共52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17.(本题6分)解不等式组:⎪⎩⎪⎨⎧≥-+>+12512x x x x ,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之和.18.(本题6分)如图所示,已知AB ⊥CF ,DE ⊥CF ,垂足分别为点B ,E ,AB=DE.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ABC ≌△DEF ,并给出证明. 添加条件: 证明:第10题第14题第12题第16题19.(本题6分)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CB=90°.(1)在边BC 上求作一点P ,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P ,若AC=4,BC=8时,试求BP 的长.20.(本题6分)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是AB 上的一点,E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CD ,DE ,已知∠EDB=∠ACD. (1)求证:△DEC 是等腰三角形;(2)当∠BDC=5∠EDB ,BD=2时,求EB 的长.21.(本题6分)已知P (2a-12,1-a )位于第三象限,点Q (x ,y )位于第二象限且是由点P 向上平移一定单位长度得到的.(1)若点P 的纵坐标为-3,试求出a 的值;(2)在(1)的条件下,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Q 的坐标;(3)若点P 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试求出a 的值以及线段PQ 长度的取值范围.22.(本题6分)某地区有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试验田的长、宽如图所示(单位:m ).试验田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水渠,另一部分为新型水稻种植田(阴影部分). (1)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新型水稻种植田的面积(结果化成最简形式).(2)若a=30,b=40,在“农民丰收节”到来之时水稻成熟,计划先由甲型收割机一部分,再由乙型收割机收割剩余部分,甲型收割机收割水稻每平方米的费用为0.3元,乙型收割机收割水稻每平方米的费用为0.5元.若要收割全部水稻的费用不超过5000元,问:甲型收割机最少收割多少平方米的水稻?A CB23.(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 中,∠B=90 º,AB=8cm ,BC=6cm ,P 、Q 是△ABC 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 (1)出发2秒后,求PQ 的长;(2)当点Q 在边BC 上运动时,出发几秒钟,△PQB 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求能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直接写出答案).24.(本题8分)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特例感知]①等腰直角三角形_________勾股高三角形(请填写“是”或者“不是”); ②如图1,已知△ABC 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 为勾股顶点,CD 是AB 边上的高.若BD=2,AD=1,试求线段CD的长度.[深入探究]如图2,已知△ABC 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 为勾股顶点且CA >CB,CD 是AB 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AD 与CB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推广应用]如图3,等腰△ABC 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AB=AC >BC,CD 为AB 边上的高,过点D 向BC 边引平行线与AC 边交于点E .若CE=a ,试求线段DE 的长度.B QC B A 图1 1 2D C B 图2 D B 图3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 C D D B D C A CD评分标准 选对一题给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2y+6<1 12.答案不限(如∠B=∠C ) 13.假命题14. ②④ 15.75或 16.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2题每题6分,第23~24题每题8分,共52分) 17.(本题6分)解不等式①,得x>-1 ……1分 解不等式②,得x ≤3 ……2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3. ……2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0+1+2+3=6. ……1分 18.(本题6分)添加条件:∠C=∠F ……2分 证明如下:∵AB ⊥CF ,DE ⊥CF , ∴∠ABC=∠DEF=90°.在△ABC 与△DEF 中,⎪⎩⎪⎨⎧=∠=∠∠=∠DE AB DEF ABC F C∴△ABC ≌△DEF (AAS ). ……4分 19.(本题6分) (1)……3分(2)设BP=x ,则AP=x ,CP=BC-PB=8-x , 在Rt △ACP 中,∵PC 2+AC 2=AP 2,∴2224-8x x =+)(,解得x=5, 即BP 的长为5. ……3分20.(本题6分) (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E+∠EDB=∠ABC=60°,∠ACD+∠DCB=60°,且∠EDB=∠ACD , ∴∠E=∠DCE ,∴△DEC 是等腰三角形; ……3分 (2)设∠EDB=α,则∠BDC=5α, ∴∠E=∠DCE=60°-α, ∴6α+60°-α+60°-α=180°, α=15°, ∴∠E=∠DCE=45°, ∴∠EDC=90°,过点D 作DH ⊥CE 于H ,∵BD=2,∠DBH=60°, ∴BH=BD 21=1,DH=22BH BD -=3,DH=EH=3, ∴BE=EH-BH=1-3. ……3分 21.(本题6分)解:(1)1-a=-3,a=-4. ……1分(2)由a=4得:2a-12=2×4-12=-4,点Q (x,y )在第二象限,∴y>0; 取y=1,得点Q 的坐标为(-4,1) ……2分(3) 因为点P (2a-12,1-a )位于第三象限, 所以⎩⎨⎧<-<-010122a a ,解得1<a<6 .……1分因为点P 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所以a=2或3或4或5;当a=2时,1-a=-1,所以PQ>1;当a=3时,1-a=-2,所以PQ>2;当a=4时,1-a=-3,所以PQ>3;当a=5时,1-a=-4,所以PQ>4. ……2分 22.(本题6分)(1)新型水稻种植田的面积为(3b+b-a )(2b+b-a )-2a -b )(=ab b 5112-. ……3分 (2)当a=30时,b=40时,新型水稻种植田的面积116005112=-ab b (平方米), 设甲型收割机收割水稻a 平方米,则乙型收割机收割水稻面积为(11600-a )平方米, 根据题意,得0.3a+0.5(11600-a )≤5000,解得:a ≥4000, 答:甲型收割机最少收割4000平方米的水稻. ……3分 23.(本题8分)(1)当t=2时,则AP=2,BQ=2t=4, ∵AB=8cm,∴BP=AB-AP=8-2=6(cm ),在Rt △BPQ 中,由勾股定理得PQ=)(132462222cm BQ BP =+=+, 即PQ 的长为cm 132. ……2分 (2)由题意可知AP=t ,BQ=2t , ∵AB=8,∴BP=AB-AP=8-t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有BP=BQ ,即8-t=2t ,解得t=38, ∴出发38后△PQB 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分 (3)在△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C=10,当点Q 在AC 上时,AQ=BC+AC-2t=16-2t , ∴CQ=AC-AQ=10-(16-2t )=2t-6, ∵△BCQ 为等腰三角形,∴有BQ=BC 、CQ=BC 和CQ=BQ 三种情况:①当BQ=BC=6时,如图1,过点B 作BD ⊥AC ,则CD=CQ 21=t-3, 在Rt △ABC 中,求得BD=524.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2CD BD BC +=,即22235246)()(-+=t , 解得t=6.6或t=-0.6<0(舍去); ②当CQ=BC=6时,则2t-6=6,解得t=6; ③当CQ=BQ 时,则∠C=∠QBC , ∴∠C+∠A=∠CBQ+∠QBA , ∴∠A=∠QBA , ∴QB=QA , ∴CQ=AC 21=5,即2t-6=5,解得t=5.5; 综上可知当t 的值为6.6秒或6秒或5.5秒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 ……3分 24. (本题8分) 特例感知:①等腰三角形是勾股高三角形; ……1分 ②如图1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42222+=+=CD CA CD CB ,于是31)4(222=+-+=)(CD CD CD , ∴CD=3. ……2分深入探究:如图2中,由222CD CB CA =-可得:222CB CD CA =-,而222AD CD CA =-,∴22CB AD =,即AD=CB. ……3分 推广应用:过点A 向ED 引垂线,垂足为G ,∵“勾股高三角形”△ABC 为等腰三角形,且AB=AC>BC , ∴只能是222CD BC AC =-,由上问可知AD=BC.又∵ED ∥BC ,∴∠1=∠B. 而∠AGD=∠CDB=90°, ∴△AGD ≌△CDB (AAS ), ∴DG=BD.易得△ADE 与△ABC 均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三线合一原理可知ED=2DG=2BD. 又AB=AC ,AD=AE , ∴BD=EC=a ,∴ED=2a. ……2分。
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题卷)(附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题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A.BD = DC,AB = ACB.∠ADB = ∠ADC,BD = DCC.∠B = ∠C,∠BAD = ∠CADD.∠B = ∠C,BD = DC3.在△ABC中,若∠A = 95°,∠B = 40°,则∠C的度数为()A.35°B.40°C.45°D.50°4.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 cm和9 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A.17 cmB.22 cmC.17 cm或22 cmD.18 cm5.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已知AB= 3,AC= 7,BC= 8,则△ABD的周长为A.10B.11C.15D.126.如图,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D为BC的中点,EF= 3,BC= 8,则△DEF 的周长是()A.7B.10C.11D.147.如图,在△ABC中,∠BAC= 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于点G,交BE于点H,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S△ABE=S△BCE B.∠AFG = ∠AGFC.BH = CHD.∠FAG = 2∠ACF8.如图,小明(视为小黑点)站在一个高为10米的高台A上,利用旗杆OM顶部的绳索,划过90°到达与高台A水平距离为17米,高为3米的矮台B.那么小明在荡绳索的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是()A.2米B.2.2米C.2.5米D.2.7米9.如图钢架中,∠A= a,焊上等长的钢条P1P2,P2P3,P3P4,P4P5…来加固钢架.若P1A=P1P2,且恰好用了4根钢条,则α的取值范围是()A.15°≤a < 18°B.15° < a≤18°C.18°≤a < 22.5°D.18° < a≤22.5°10.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即赵爽弦图.连结AC、FN,交EF、GH分别于点M,N.已知AH= 3DH,且S正方ABCD=2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A.214B.215C.225D.223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_________ .12.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_________ .13.如图,已知∠A = 90°,AC = AB = 4,CD = 2,BD = 6.则∠ACD = _________ 度.14.如图,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S△ABC=12,DF=2,AC=5,则AB的长是_________ .15.如图,AB = BC,CD = DE,AB⊥BC,CD⊥DE,AF⊥FH,CG⊥FH,EH⊥FH,AF= 4,CG= 3,EH= 6,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 .16.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 = 8cm,BC = 10 cm,折痕AE的长是 _________ .17.如图,Rt△ABC中,AC= BC= 4,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在CD上找一点P,使PA + PE最小,则这个最小值是 _________ .18.如图,△ABC中,∠C = 90°,AB = 5 cm,BC = 3 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 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问t为 _________ 秒时,△BCP为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共6小题)19.在正方形网格中,已知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A、B组成的线段AB,请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1)在图(1)中作出线段AB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2)在图(2)中作一个面积为2的△ABC(点C在格点上),且有一个内角为钝角:(3)在图(3)中一个等腰△ABC(点C在格点上).20.如图,已知△ABC中,AB = AC,BC = 6,AM平分∠BAC,D为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 = 12BC.(1)求ME的长:(2)求证:△DMC是等腰三角形.21.如图,∠BAD = ∠CAE,AB = AD,AC = AE.且E,F,C,D在同一直线上.(1)求证:△ABC≌△ADE:(2)若∠B = 30°,∠BAC = 100°,点F是CE的中点,连结AF,求∠FAE的度数.22.如图,△ABC中,∠C = 90°,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分别于点D,点E,连结BE.(1)若∠A = 40°,求∠CBE的度数.(2)若AB = 10,BC = 6,求△BCE的面积.23.如图,D是边长为4 cm的等边△ABC的边AB上的一点,作DQ⊥AB交边BC于点Q,RQ⊥BC 交边AC于点R,RP⊥AC交边AB于点E,交QD的延长线于点P.(1)请说明△PQR是等边三角形的理由:(2)若BD = 1.3 cm,则AE = _________ cm(填空)(3)如图,当点E恰好与点D重合时,求出BD的长度.24.如图,△ABC中,BA = BC,CO⊥AB于点O,AO = 4,BO = 6.(1)求BC,AC的长:(2)若点D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作DE⊥AC于点E,连结OE.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若△AOE是以AO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OD的长②设DE交直线BC于点F,连结OF,CD,若S△OBF:S△OCF=1:4,则CD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A2.D3.C4.B5.A6.C7.C8.A9.C10. B1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2.75°13.4514.715.5016.5cm17.218.3秒或5.4秒或6秒或19.20.(1)ME=MC+CE=3+3=6(2)略21.(1)略(2)40度22.(1)10度(2)23.(1)略2.4(2)(3)BC=10 AC=424.(1)(2)①OD=4 OD=4﹣4②或8。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试卷(新人教版第67套)(2020年)
D, M、 N 分别是 AD和 AB 上的动点,则 BM+MN的最小值是( )
A.1 B.1.5 C.
2 D.
3
10、下列命题:(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2)
若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第三边, 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3)三角形的外角
必大于任一个内角; (4)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一点 (除两个端点外)到直角顶点的距离是斜
则 AE= .
16. 如图:长方形 ABCD中, AD=10,AB=4,点 Q是 BC的中点,点 P 在 AD边上运动,当△ APQ
是等腰三角形时, AP的长为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 7 个小题,共 66 分)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困难,那么把自己
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
45°,那 么 这 个 三
已 知 ,如 图 ,△ ABC 中 , BE 是 ∠ ABC 的 角 平 分 线 ,交 AC 于 E, AD 是 ∠ CAB 的 角 平
分 线 , 交 BC 于 D, BE 和 AD 相 交 于 O 点 , 且 ∠ EOA=45° 求 证 : △ ABC 是 直 角 三 角 形
第 10页 共 10页
C
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如图
, Rt△ ABC中,∠ C=90°,∠ A=30°,则
1
BC= AB.
2
请利用以上定理及有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A
B
(1)
如图 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 ABC中,点 D 从 A 出发,沿射线 AB方向有 A 向 B 运动点 F 同
时从 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着射线 BC方向运动,过点 D作 DE⊥ AC,DF 交射线 AC于点 G.
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
2020学年浙教版八上数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一一、单选题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3 4 5B.7 8 15C.3 12 20D.5 5 1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 )A.7B.8C.5D.7或84.如图,在Rt△ ABC中,∠ C=90°,BC=1,AB=2,∠ B的度数为()A.30°B.45°C.60°D.75°5.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a-1<b-1B.C.-a<-bD.ac<bc6.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A.(3,﹣6)B.(﹣3,6)C.(﹣3,﹣6)D.(3,6)7.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km)与所花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他离家8km共用了30minB.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C.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D.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8.对于实数a,b,我们定义符号max{a,b}的意义为:当a≥b时,max{a,b}=a;当a<b时,max{a,b]=b,如:max{4,﹣2}=4,max{3,3}=3,若关于x的函数为y=max{x+3,﹣x+1},则该函数的最小值是()A.0B.2C.3D.4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 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 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 B.C. D.10.如图,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结BF交AC于点M,连结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①FB垂直平分OC;②△EOB≌△CMB;③DE=EF;④S△AOE:S△BCM=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1.在△ ABC中,∠ BAC=90°,AB=AC=4,在△ ABC的外部,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 ABD,连接CD,则△ BCD的周长为________12.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5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________ cm.1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若直线y=(k-2)x+2k-1与y轴交于点(0,1),则k的值等于________ .15.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图中A,B两个格点,请在图中再寻找另一个格点C,使△ ABC成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________个.16.如图:在△ ABC中,AD是∠ BAC的平分线,DE⊥ AC于E,DF⊥ AB于F,且FB=CE,则下列结论::①DE=DF,②AE=AF,③BD=CD,④AD⊥ B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三、计算题17.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四、解答题18.如图,C是∠ AOB内部一点,D是∠ AOB外部一点,在内部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使P点到∠ AOB 两边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19.如图,AD是一段斜坡,AB是水平线,现为了测斜坡上一点D的铅直高度(即垂线段DB的长度),小亮在D处立上一竹竿CD,并保证CD=AB,CD⊥ AD,然后在竿顶C处垂下一根细绳.(细绳末端挂一重锤,以使细绳与水平线垂直).细绳与斜坡AD交于点E,此时他测得DE=2米,求DB的长度.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且与x轴交于点B,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1.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存在一种换算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换算的对应数值:[注:“鞋码”是表示鞋子大小的一种号码]鞋长(cm)16 19 21 24鞋码(号)22 28 32 38(1)设鞋长为x,“鞋码”为y,试判断点(x,y)在你学过的哪种函数的图象上?(2)求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某人穿44号“鞋码”的鞋,那么他的鞋长是多少?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2,0),点B(0,2),点E,点F分别为OA,OB的中点.若正方形OEDF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正方形OE′D′F′,记旋转角为α.(Ⅰ)如图①,当α=90°时,求AE′,BF′的长;(Ⅱ)如图②,当α=135°时,求证AE′=BF′,且AE′⊥BF′;(Ⅲ)若直线AE′与直线BF′相交于点P,求点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部分第 1 题:【答案】A第 2 题:【答案】A第 3 题:【答案】 D第 4 题:【答案】C第 5 题:【答案】A第 6 题:【答案】A第7 题:【答案】 D第8 题:【答案】B第9 题:【答案】B第10 题:【答案】B第11 题:【答案】45+42+4或82+8第12 题:【答案】145第13 题:【答案】m≤1第14 题:【答案】1第15 题:【答案】8第16 题:【答案】①②③④第17 题:【答案】解:由①得x<3;由②得x≥﹣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1,0,1,2.第18 题:【答案】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第19 题:【答案】解:如图,延长CE交AB于F,则∠A+∠1=90°,∠C+∠2=90°,∵∠1=∠2(对顶角相等),∴∠A=∠C,在△ABD和△CDE中,,∴△ABD≌△CDE(AAS),∴DB=DE,∵DE=2米,∴DB的长度是2米.第20 题:【答案】解:在函数y=﹣2x中令y=2得:﹣2x=2,解得:x=﹣1,∴点A坐标为(﹣1,2),将点A(﹣1,2)、点B(1,0)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第21 题:【答案】解:(1)如图,这些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设y=kx+b,由题意得①22=16k+b,②28=19k+b解①②得:k=2,b=-10∴y=2x-10(x是一些不连续的值.一般情况下,x取16、16.5、17、17.5、26、26.5、27等);(3)y=44时,x=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单位:cm)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2,1B. 4,5,9C. 6,8,13D. 2,2,42.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P应是三角形的三条()的交点.A. 角平分线B. 高C. 中线D. 垂直平分线3.如图AD⊥BC于点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个A. 3B. 4C. 5D. 64.不等式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其中一边长为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 4cmB. 6cmC. 4cm或8cmD. 8cm6.对于命题“若a×b=0,则a=b=0”,以下所列的关于a,b的值,能说明这是一个假命题的是()A. a=1,b=3B. a=1,b=0C. a=0,b=0D. a=b=37.若x-3<0,则()A. 2x-4<0B. 2x+4<0C. 2x>7D. 18-3x>08.m、n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设A=m+n,B=-m+n,C=m-n,D=-m-n,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B>D>A>CB. A>B>C>DC. C>B>A>DD. D>C>B>A9.如图,点E是Rt△ABC、Rt△ABD的斜边AB的中点,AC=BC,∠DBA=20°,则∠DCE的度数是()A. 25°B. 30°C. 35°D. 40°10.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等腰三角形△BDC中∠BDC=120°,∠MDN=60°,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结MN,则△AMN的周长为()A. aB. 2aC. 3aD. 4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x的2倍与3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12.已知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该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13.在Rt△ABC中,∠C=90°,∠A-∠B=60°,那么∠A=______°.14.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 .15.如图,在锐角△ABC中,AB=,∠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16.如图,△ABC中,AD平分∠BAC,EG⊥AD,分别交AB、AD、AC、BC的延长线于E、H、F、G,已知下列四个式子:(1)∠1=(∠2+∠3);(2)∠1=2(∠3-∠2);(3)∠4=(∠3-∠2);(4)∠4=∠1.其中有两个式子是正确的,它们是______和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0分)17.(1)若x>y,比较-3x+5与-3y+5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x<y,且(a-3)x>(a-3)y,求a的取值范围.1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以图中点A为一个顶点画△ABC,使AB=5,AC=,BC=,且点B、点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判断所画的△ABC的形状,并给出证明.19.如图,△ABC中,AB=AC,小聪同学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了如下操作:①作∠BAC的平分线AM交BC于点D;②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EF,EF与AM相交于点P;③连接PB,PC.请你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若∠ABC=70°,求∠BPC的度数.20.如图,已知△ABC中,AB=AC,BC=6,AM平分∠BAC,D为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BC.(1)求ME的长;(2)求证:△DMC是等腰三角形.21.如图,过点B,D分别向线段AE作垂线段BQ和DF,点Q和F是垂足,连结AB,DE,BD,BD交AE于点C,且AB=DE,AF=EQ.(1)求证:△ABQ≌△EDF;(2)求证:C是BD的中点.22.如图,△ABC中,∠C=Rt∠,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求出此时CP的长;(3)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23.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8,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B不重合).直线l是经过点P的一条直线,把△ABC沿直线l折叠,点B的对应点是点B′.(1)如图1,当PB=4时,若点B′恰好在AC边上,则AB′的长度为______;(2)如图2,当PB=5时,若直线l∥AC,则BB′的长度为______;(3)如图3,点P在AB边上运动过程中,若直线l始终垂直于AC,△ACB′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面积;(4)当PB=6时,在直线l变化过程中,求△ACB′面积的最大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1=2,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4+5=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6+8>13,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2+2=4,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解:在同一平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选:D.由于AD⊥BC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外,也可以在三角形内,所以确定三角形的高比较灵活.4.【答案】D【解析】解:∵x≥1,∴1处是实心原点,且折线向右.故选:D.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知“小于向左,大于向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解:①4cm是底边时,腰长为×(16-4)=6,能组成三角形,②4cm是腰长时,底边为16-2×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cm.故选:A.分4cm是底边和腰长两种情况讨论,再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假命题的判断,举反例是说明假命题不成立的常用方法,但需要注意所举反例需要满足命题的题设,但结论不成立,说明命题为假命题.本题中a、b的值满足a×b=0,但a=b=0不成立,把四个选项中的a、b的值分别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解:A.当a=1,b=3时,a×b≠0,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a=1,b=0时,a×b=0,但a=b=0不成立,故B选项符合题意;C.当a=0,b=0时,a×b=0,但a=b=0成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a=b=3时,a×b≠0,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记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x-3<0,∴x<3,A、由2x-4<0得x<2,故错误;B、由2x+4<0得x<-2,故错误;C、由2x>7得,x>3.5故错误;D、由18-3x>0得,x<6,故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解:由数轴可知-2<m<-1<0<a<1,∴-m+n>-m-n>m+n>m-n,即B>D>A>C,故选:A.根据数轴得出各个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化简解出A、B、C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大小关系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永远小于右边的数.9.【答案】A【解析】解:∵点E是Rt△ABD的斜边AB的中点,∴ED=EB=AB,∴∠EDB=∠DBA=20°,∴∠DEA=∠EDB+∠DBA=40°,∵点E是Rt△ABC的斜边AB的中点,AC=BC,∴EC=AB,CE⊥AB,∴∠DEC=130°,ED=EC,∴∠DCE=25°,故选:A.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D=EB=AB,EC=AB,等量代换得到ED=E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DEC=130°,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B【解析】解:∵△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BCD=∠DBC=30°,∵△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BAC=∠BCA=60°,∴∠DBA=∠DCA=90°,延长AB至F,使BF=CN,连接DF,在Rt△BDF和Rt△CND中,BF=CN,DB=DC,∴Rt△BDF≌Rt△CDN(HL),∴∠BDF=∠CDN,DF=DN,∵∠MDN=60°,∴∠BDM+∠CDN=60°,∴∠BDM+∠BDF=60°,∠FDM=60°=∠MDN,DM为公共边,∴△DMN≌△DMF(SAS),∴MN=MF∴△AMN的周长是:AM+AN+MN=AM+MB+BF+AN=AB+AC=2a,故选:B.要求△AMN的周长,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无法求出三条边的长,只能把三条边长用其它已知边长来表示,所以需要作辅助线,延长AB至F,使BF=CN,连接DF,通过证明△BDF≌△CDN及△DMN≌△DMF,从而得出MN=MF,△AMN的周长等于AB+AC的长.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构造另一个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2x-3≥0【解析】解:由题意得:2x-3≥0.故答案为:2x-3≥0.首先表示出x的2倍与3的差为2x-3,再表示非负数是:≥0,故可得不等式2x-3≥0.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非负数”正确选择不等号.12.【答案】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解析】解: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假命题,故答案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根据逆命题的概念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逆命题的概念,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3.【答案】75【解析】解:∵∠C=90°,∴∠A+∠B=90°,∵∠A-∠B=60°,∴2∠A=150°,∴∠A=77°,故答案为:75.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14.【答案】5cm或4cm【解析】解:①当6cm和8cm均为直角边时,斜边=10cm,则斜边上的中线=5cm;②当6cm为直角边,8cm为斜边时,则斜边上的中线=4cm.故答案为:5cm或4cm.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其斜边上的中线,注意题中没有指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故应该分情况进行讨论.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综合运用.15.【答案】【解析】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BAC=45°,∴BH=AB•sin45°=.∵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故答案为:.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16.【答案】(1)(3)【解析】解:∵AD平分∠BAC,EG⊥AD,∴∠BAD=∠BAC,∠AHE=90°,∴∠1=90°-∠BAD=90°-∠BAC,而∠BAC=180°-∠2-∠3,∴∠1=90°-(180°-∠2-∠3)=(∠2+∠3);又∵∠1=∠2+∠4,∴∠4=∠1-∠2=(∠2+∠3)-∠2=(∠3-∠2);故答案为:(1),(3).由AD平分∠BAC,EG⊥A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90°-∠BAD=90°-∠BAC,而∠BAC=180°-∠2-∠3,于是∠1=90°-(180°-∠2-∠3)=(∠2+∠3);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2+∠4,得到∠4=∠1-∠2=(∠2+∠3)-∠2=(∠3-∠2);由此得到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和垂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7.【答案】解:(1)∵x>y,∴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3x<-3y,∴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5得:5-3x<5-3y;(2)∵x<y,且(a-3)x>(a-3)y,∴a-3<0,解得a<3.即a的取值范围是a<3.【解析】(1)先在x>y的两边同乘以-3,变号,再在此基础上同加上5,不变号,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题意,在不等式x<y的两边同时乘以(a-3)后不等号改变方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得出a-3<0,解此不等式即可求解.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8.【答案】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作的图形.(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C2+BC2=()2+()2=25,AB2=52=25∴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解析】(1)在正方形网格中找对点B、C,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本题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9.【答案】解:(1)PA=PB=PC.(2)∵AB=AC,∴∠ABC=∠ACB=70°,∴∠BAC=180°-2×70°=40°,∵AM平分∠BAC,∴∠BAD=∠CAD=20°,∵PA=PB=PC,∴∠ABP=∠BAP=∠ACP=20°,∴∠BPC=∠ABP+∠BAC+∠ACP=20°+40°+20°=8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关键,属于中档题.(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A=PB=PC;(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ACB=7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BAC=180°-2×70°=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BAD=∠CAD=20°,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论.【解答】解:(1)∵AB=AC,AM平分∠BA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PB=PC,∵E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PA=PB=PC;故答案为:PA=PB=PC;(2)见答案.20.【答案】(1)解:∵AB=AC,AM平分∠BAC,∴BM=CM=BC=CE=3,∴ME=MC+CE=3+3=6;(2)证明:∵AB=AC,AM平分∠BAC,∴AM⊥BC,∵D为AC中点,∴DM=DC,∴△DMC是等腰三角形.【解析】(1)由条件可知M是BC的中点,可知BM=CM=CE=3;(2)由条件可知DM为Rt△AMC斜边上的中线,可得DM=DC,则可证得△DMC是等腰三角形.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得到M为BC的中点及AM⊥BC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证明:(1)∵AF=EQ,∴AQ=EF,在Rt△ABQ和Rt△EDF中,∴△ABQ≌△EDF(HL);(2)∵△ABQ≌△EDF,∴BQ=DF,且∠BQC=∠DFC=90°,∠BCA=∠DCE,∴△BCQ≌△DCF(AAS)∴BC=DC,∴点C是BD中点.【解析】(1)由“HL”可证△ABQ≌△EDF;(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QB=DF,由“AAS”可证∴BCQ≌△DCF,可得BC=DC,即可得结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BQ≌△EDF是本题关键.22.【答案】解:(1)△ABC中,∵∠C=Rt∠,AC=8cm,BC=6cm,∴AB=10cm,∴△ABC的周长=8+6+10=24cm,∴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t=12÷2=6(秒);(2)当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此时CA+AP=8+5=13(cm),∴t=13÷2=6.5(秒);(3)△BC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如果CP=CB,那么点P在AC上,CP=6cm,此时t=6÷2=3(秒);如果CP=CB,那么点P在AB上,CP=6cm,此时t=5.4(秒)(点P还可以在AB上,此时,作AB边上的高CD,利用等面积法求得CD=4.8,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P=3.6,所以BP=7.2,AP=2.8,所以t=(8+2.8)÷2=5.4(秒))②如果BC=BP,那么点P在AB上,BP=6cm,CA+AP=8+10-6=12(cm),此时t=12÷2=6(秒);③如果PB=PC,那么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处,即在AB的中点,此时CA+AP=8+5=13(cm),t=13÷2=6.5(秒);综上可知,当t=3秒或5.4秒或6秒或6.5秒时,△BCP为等腰三角形.【解析】(1)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C的斜边AB=10cm,则△ABC的周长为24cm,所以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2)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而求解即可;(3)△BC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CP=CB;②BC=BP;③PB=PC.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三角形的中线,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23.【答案】解:(1)4;(2)5;(3)如图3中,结论:面积不变.∵B,B′关于直线l对称,∴BB′⊥直线l,∵直线l⊥AC,∴AC∥BB′,∴S△ACB′=S△ACB=•82=16.(4)如图4中,当B′P⊥AC时,△ACB′的面积最大,设直线PB′交AC于E,在Rt△APE中,∵PA=2,∠PAE=60°,∴PE=PA•sin60°=,∴B′E=6+,∴S△ACB′的最大值=×8×(6+)=4+24.【解析】解:(1)如图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60°,AB=BC=AC=8,∵PB=4,∴PB′=PB=PA=4,∵∠A=60°,∴△APB′是等边三角形,∴AB′=AP=4.故答案为4.(2)如图2中,设直线l交BC于点E.连接BB′交PE于O.∵PE∥AC,∴∠BPE=∠A=60°,∠BEP=∠C=60°,∴△PEB是等边三角形,∵PB=5,B,B′关于PE对称,∴BB′⊥PE,BB′=2OB,∵OB=PB•sin60°=,∴BB′=5;故答案为5.(3)见答案;(4)见答案.【分析】(1)证明△AP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设直线l交BC于点E,连接BB′交PE于O,证明△PEB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B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结论:面积不变,证明BB′∥AC即可;(4)如图4中,当B′P⊥AC时,△ACB′的面积最大,设直线PB′交AC于E,求出B′E即可解决问题.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轴对称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