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5.2-5.3节(3学分)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本章主要介绍行列式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包括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初等变换及其对行列式的影响、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式、克拉默法则和行列式在几何中的应用等内容。
第二章矩阵与向量(8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矩阵、向量及其基本运算,包括矩阵的定义、矩阵的运算、矩阵的转置、矩阵的乘法、矩阵的逆、向量的定义、向量的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等内容。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8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线性方程组及其解法,包括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齐次线性方程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矩阵方程等内容。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学时)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其应用,包括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相似矩阵、对角化、二次型及其标准型等内容。
二)学时分配第一章行列式(6学时)第二章矩阵与向量(8学时)第三章线性方程组(8学时)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学时)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70%。
考试内容覆盖全部课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章主要介绍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矩阵、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等内容。
其中,重点包括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与求法,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以及用正交变换法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难点则在于n阶矩阵与对角矩阵相似的条件和利用正交矩阵化实对称矩阵为对角矩阵。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课内学时32分配如下表所示。
重点内容的理论课时较多,需要学生认真听讲和思考,同时也需要大量的题课时进行练和巩固。
在行列式方面,学生需要掌握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熟练运用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用克拉默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在矩阵方面,学生需要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基本运算和性质,熟练求解逆矩阵和利用分块矩阵讨论线性代数问题。
同济第五版线性代数33节(3学分)
1
r3 r2
0 0
1 3 05 00
1 2 0
1
2 0
1
15r2
0
0
1 3 01 00
1 2
5 0
1
2
5
0
1 1 3 1 1
1 1 0 1 11
0 0 0 0
1 0
2 5 0
2
5
0
r1 3r2
0
0
0 0
5
1 2 5
00
5 2
5
0
所以R(A) R(A, ) 2 4.
2 c
c
c 11
2 0
,
(c是任何实数.)
定理. AX 有解 R(A) R(A, ).
证: 由上面定理知AX 无解 R(A) R(A, ). 所以AX 有解 R(A) R(A, ).
但是R(A) R(A, ), 所以AX 有解 R(A) R(A, ).
c2
1 5 0
2 5 1
11
5
0
2
5 0
(c1,c2是任何实数.)
现在我们是取x2, x4为自由未知量. 我们通常是取最简形矩阵的
每行首元素所在的列对应的未知量为非自由未知量, 取其它未
知量为自由未知量.
注意自由未知量不唯一. 在这个题目里, 也可以把x1, x3作为 自由未知量, 然后通过x1, x3把x2, x4求出来.
1.不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A, ) 行初等变换最简形矩阵( A1, 1)(或阶梯形矩阵). 则AX 与A1X 1同解.
2.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1) ( A, ) 行初等变换阶梯形矩阵( A1, 1) 则AX 与A1X 1同解.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102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 时:32学 分:2适用专业:计算机系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线性代数是代数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工程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也是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 行列式(7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
掌握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
掌握行列式按行按列展开的法则。
掌握克拉默法则,会用其求线性方程组的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克拉姆法则及用克拉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难点是高阶行列式的计算。
授课内容:§1.1二阶与三阶行列式§1.2全排列及其逆序数§1.3 n阶行列式定义§1.4对换§1.5行列式的性质§1.6行列式按行(列)展开§1.7克拉默法则思考题:1、已知多项式,则函数的单调情况为 。
2、 = 。
第二章 矩阵及其运算(7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矩阵的概念,熟练掌握矩阵的运算方法,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求逆矩阵的方法,了解矩阵的分块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矩阵乘法的计算,逆矩阵的定义及求法。
难点是分块矩阵的计算。
授课内容:§2.1 矩阵§2.2矩阵的运算§2.3 逆矩阵§2.4 矩阵分块法思考题:1、设 ,证明:当且仅当。
2、试问下列矩阵是否可逆?如果可逆,求出其逆矩阵,,第三章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5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能用初等变换化矩阵为行阶梯形、行最简形和标准型。
理解矩阵的秩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6【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已成为科学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因此学习和掌握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
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及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行列式10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2.克莱姆法则。
教学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2.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掌握二、三、四阶行列式的计算法,会计算简单的n阶行列式,理解并会应用克莱姆法则。
教学重点:1行列式的概念2.计算及克莱姆法则的结论。
教学难点:1.行列式的性质的证明。
其它教学环节:交流与讨论对行列式本质的理解(二)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10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矩阵的概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2.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塞,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3.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等价,矩阵的秩4.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矩阵的概念,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2.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3.了解方阵的事、方阵乘积的行列式4.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的概念5.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矩阵的逆6.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7.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教学重点:1.矩阵的概念及其各种运算和运算规律2.逆矩阵的概念、矩阵可逆的判断及逆矩阵的求法3.矩阵秩的概念、矩阵的初等变换,以及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教学难点:1.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的证明2.初等矩阵及其性质3.分块矩阵及其运算其它教学环节:交流与讨论对矩阵实际运用的理解(三)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0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2.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3.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和解空间的概念4.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用行初等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教学要求:1.理解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教学重点:1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2.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最新版)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线性代数课程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课程代码:16200031学时数:51学分数:3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财政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全校范围内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线性代数》是全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运用行列式、矩阵等知识研究线性空间、线性方程组及矩阵特征值的理论,其概念、性质及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获得应用科学中常用的行列式与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矩阵特征值、二次型等理论知识,并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不仅是现代数学的基础,而且其理论和方法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中都有重要应用。
本课程是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入产出分析》、《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行列式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排列、逆序、逆序数和奇、偶排列的定义;了解排列的奇偶性与对换的关系。
2.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能用定义计算一些特殊的行列式。
3.掌握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4.理解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法则。
5.掌握克莱姆(Cramer)法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行列式的概念与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法则,行列式的计算,利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难点:n阶行列式的概念,高阶行列式的计算。
第一节n阶行列式一、二阶、三阶行列式1.二阶行列式的定义与计算2.三阶行列式的定义与计算二、n级排列与逆序数n级排列的定义,逆序及逆序数的定义,奇排列与偶排列,对换与排列的奇偶性的关系。
线性代数4.4节(3学分)
线性变换性质
T(0)=0,T(-α)=-T(α);
若k1,k2为数,α1, α2为线性空间V中向 量,则 T(k1α1+k2α2)=k1T( α1)+k2T(α2);
线性变换把线性相关 的向量组变为线性相 关的向量组。
线性变换矩阵表示方法
01
02
线性变换矩阵表示:设T 是数域F上线性空间V的 一个线性变换,在V中取 定一个基α1,α2,…, αn,如果这个基在T下 的像是T(α1), T(α2),…,T(αn),那 么T就可以用一个矩阵A 来表示,这个矩阵A称为 T在基α1,α2,…,αn 下的矩阵。
误区澄清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过程中,容易忽略特征多项式根的重数对特征向量个数的影响。实际上 ,每个特征值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等于该特征值的重数。
拓展延伸:相关领域前沿动态
张量分析与高维数据 处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维数据处 理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张量 作为高维数据的数学表示工具,在图 像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前景。目前,张量分解、张量网 络等技术在高维数据处理中取得了显 著的成果。
ABCD
熟练掌握线性变换的定义、性 质和矩阵表示,理解线性变换 与矩阵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如数据分析、图像 处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上课时间
本课程共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 个子主题,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12周。
03
在信号处理中,正交变换被用来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例如 ,傅里叶变换就是一种正交变换,它可以将一个信号分解成 一系列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叠加。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傅里 叶变换来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和进行信号滤波等操作。
线性代数知识点归纳
线性代数知识点归纳线性代数是一门研究向量、向量空间、线性变换以及有限维线性方程组的数学分支。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
线性代数的核心概念和工具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组以及线性方程组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行列式1.1 行列式的概念:行列式是一个函数,它从n×n阶方阵到实数(或复数)的映射。
行列式记作|A|,其中A是一个n×n的方阵。
1.2 逆序数:在n×n阶方阵A中,将行列式中元素a_ij与a_ji互换,所得到的新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逆序数。
1.3 余子式:在n×n阶方阵A中,将第i行第j列的元素a_ij删去,剩下的(n-1)×(n-1)阶方阵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余子式,记作M_ij。
1.4 代数余子式:在n×n阶方阵A中,将第i行第j列的元素a_ij替换为它的相反数,然后计算得到的新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记作A_ij。
1.5 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具有以下性质:(1)交换行列式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行列式的值变号。
(2)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元素乘以常数k,行列式的值也乘以k。
(3)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元素相加,行列式的值不变。
(4)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元素相减,行列式的值变号。
1.6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有:降阶法、按行(列)展开法、克拉默法则等。
二、矩阵2.1 矩阵的概念:矩阵是一个由数组元素构成的矩形阵列,矩阵中的元素称为矩阵的项。
矩阵记作A,其中A是一个m×n的矩阵,A_ij表示矩阵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2 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线性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等。
2.3 矩阵的乘法:两个矩阵A和B的乘法,记作A×B,要求A是一个m×n的矩阵,B是一个n×p的矩阵。
矩阵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414002(A)课程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先修课程:微积分适用专业:理科本科专业总学分:3.5 总学时:56讲课学时 56 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 0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名称: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它不但是其它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而且是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必备的数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矩阵、行列式、向量、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处理离散问题常用的方法,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及展开法则,掌握三、四阶行列式的计算法,会计算简单的n阶行列式;理解和掌握克拉默(Cramer)法则。
2.理解矩阵概念并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及其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存在的条件,掌握求逆矩阵的方法;掌握对称矩阵的性质;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3.理解n维向量、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概念;了解有关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重要结论;理解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了解n维向量空间、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会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会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了解向量的内积、正交和向量的长度等概念;会利用施密特(Schmidt)方法把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正交规范化。
4.掌握Gauss消元法;掌握用Gauss消元法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齐次线性方程组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方法。
5.掌握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会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
高等几何5.2-5.3节
高等几何(第二版 朱德祥 朱维宗编)
第五章 射影坐标系和 射影变换
5.2平面内的射影坐标系 5.3射影坐标的特例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1
云南师范大学
提 纲
5.2平面内的射影坐标系
一、概念
二、重要内容例讲 5.3射影坐标的特例 一、仿射坐标
二、笛氏坐标
三、射影坐标的作图
2
云南师范大学
5.2平面内的射影坐标系
取A3为原点, A1 A2为无穷远线,那么有
P 3 1 (因为此时A2 A3为无穷远线) e3
这时平面上一点P的非齐次 坐标变成
x1 p1 x x3 e1
O
y
P
A2
E1
E
A3
E2
A1
z
x2 p2 y x3 e2
图5.4
10
云南师范大学
一、仿射坐标
5.3射影坐标的特例
由E和P引平行线, 分别与A3A1及A3A2平行, 这些平行线与A3A2及 A3A1相交,给出长度e1’, e2’和p2’(图5.4).由相 似三角形得:
6
云南师范大学
5.2平面内的射影坐标系
二、重要内容例讲
1.射影坐标的等价性证明
设Ai P, Ai E (i 1, 2,3)与坐标 A1 A2 A3中Ai的对边交于点P i , Ei (见下页图),则 3.2Th.3
(A2 A3 , E1P )=(E1P )=A ( )= 1 1, A 2A 3 1 E 1P 1, A 2A 3
3
云南师范大学
5.2平面内的射影坐标系
A1
一、概念
P 3
E3
p3
P
e3
线代大纲及教学安排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一、课程名称:《线性代数》二、学时与学分:学时:48,学分:3三、授课对象:信息、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四、先修课程:高中数学五、课程教材:1.教材:《线性代数》易伟明等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2.教学参考书:《线性代数》范培华等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年六、教学目的和要求:《线性代数》是国家教委在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中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大纲是在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审计与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经济数学基础》第二部分《线性代数》的基础上,结合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决策科学类的数学教师们的多年教学经验,并经多方征求意见编写完成的。
本大纲为了明确所列具体内容的要求程度,将基本要求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即对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由高到低分别用“知道”、“了解”、“理解”三级区分,对运算、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由低到高分别用“会解”、“掌握”、“熟练掌握”三级区分。
大纲中不带“*”号的内容即为基本要求,对某些班级、专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学大纲中带“*”号的内容。
七、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行列式1.1排列与逆序1.2n阶行列式1.3行列式的性质1.4行列式按行(列)展开行列式按行(列)展开;Laplace 定理(不证明)。
1.5 克莱姆(Cramer)法则要求与说明1、理解排列与逆序的定义;掌握逆序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及其性质3、掌握用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有关定理去计算较简单的n阶行列式的方法4、掌握克莱姆法则第二章矩阵2.1 矩阵的定义2.2 矩阵的运算矩阵相等,矩阵相加;矩阵减法;矩阵的数量乘法和乘法;矩阵转置;矩阵的行列式。
几种特殊的矩阵:对角阵、数量矩阵、单位阵;上(下)三角阵、对称及反对称矩阵。
2.3 逆矩阵可逆矩阵的定义;伴随矩阵求逆法;逆矩阵性质。
2.4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变换的定义,初等矩阵的定义,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的关系,初等矩阵的特性: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的标准形。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 必修总学分:2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2*适用专业和对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使用教材:注:(1)大部分高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数约为32—48学时,为兼顾少学时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本大纲以最低学时数32学时(约2学分)进行教学安排,有多余学时的学校或专业可对需要加强的内容适当拓展教学学时。
(2)对线性代数课程而言,理工类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几乎一致,所以这里所列教学内容及要求对这两类专业均适合。
一、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
该课程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工程应用的广泛性。
主要内容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并能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列式、矩阵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质和基本运算,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向量的线性关系、线性变换、了解欧氏空间的线性结构,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和理论,掌握二次型的标准化和正定性判定。
线性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深刻地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线性代数的发展历史也充分展示数学家们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现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忠诚爱国、献身事业的高尚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线性代数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思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形成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线性代数理论不仅渗透到了数学的许多分支中,而且在物理、化学、生物、航天、经济、工程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线性代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线性代数大纲54学时
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3009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学时讲授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适用对象: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执笔人:吴芙蓉审核人:额尔敦其其格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线性代数》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内容较丰富,学时较多。
其任务是既要为各专业后续课程提供基本的数学工具,又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线性代数是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和问题的处理方法是许多非线性问题处理方法的基础,且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领域中。
本课程以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为核心内容介绍行列式、矩阵理论、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的理论与其有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 行列式142 矩阵163 线性方程组164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8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线性代数》是一门高度抽象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着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使学生丢弃三维直观空间的习惯束缚,逐步建立n维空间的概念;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所给出的各种解题的一般方法。
在教学中,应注意我校学生的实际,不过分追求学科的数学性、完整性,比如可适当弱化定理性质的抽象证明、弱化各种解题技巧、适当删减实用性较差的内容。
五、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王海清主编,《线性代数》,XX大学,2012年参考书:戴斌祥主编,《线性代数》,邮电大学,2009年周保平主编,《线性代数》,邮电大学,2011年X家春主编,《线性代数》,XX工业大学,2006年郝志峰主编,《线性代数》,高等教育,2008年六、教学内容第一章:行列式(16学时)1.基本内容1.1行列式的定义1.2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1.3克拉默法则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能运用定义计算特殊n阶行列式;[2]掌握n阶行列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化三角形法计算纯数字行列式和简单的字母行列式;[3]掌握n阶行列式的一行一列展开公式,能熟练运用依一行(列)展开法计算纯数字行列式[4]掌握法则的条件、结论,能熟练运用它求解特殊的n元线性方程组。
5.2-5.3贝塞尔函递推公式和展开成级数
(25)
(26)
d n x J n ( x) x n J n 1 ( x), dx d n x J n ( x) x n J n 1 ( x). dx
(25) (26)
事实上,在(18)式的两边乘上 x n , 然后对 x 求导,得 2m
d x d n m x J n ( x) (1) n 2 m dx dx m0 2 m!(n m 1)
r dr
(39)
r
的模。
为了求模, 将贝塞尔方程(32)改写如下
d dF n2 r F 0. r dr dr r
d dF n2 r F 0. r dr dr r
F (r) CJ n ( r) DYn ( r),
由于 Yn (0)无穷大, 由边界条件(33)中的有界性条件 可知 D 0, 从而
F (r) CJ n ( r),
另外,再利用(33)中的条件F ( R) 0 得
J n ( R) 0.
(34)
10
5.3.1 贝塞尔函数的零点 所谓贝塞尔函数的零点, 指的是使 J n ( x) 0的那些 x的值。
将上面两式分别乘以 F2 和 F1
15
d dF n2 r F 0. r dr dr r
为书写方便,记 F2 (r ) J n ( 2 r ), F1 (r ) J n (1r ), 其中1 , 2为任意参变量。则有
d dF1 2 n2 F2 r 1 r F1 F2 0, dr dr r d dF2 2 n2 F1 r 2 r F2 F1 0. dr dr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λ ) =| λ E − A |=
λ − a11
−a12
− a21 λ − a22 所以g (λ )展开后λ的系数为 − (a11 + a22 ) 常数项为 g (0) =| − A |=| A | .
= ( λ − a11 )( λ − a22 ) − a12 a21
另一方面, 因为λ1和λ2是g (λ )的所有根, 所以g (λ ) = (λ − λ1 )(λ − λ2 ). 所以g (λ )展开后λ的系数为 −(λ1 + λ2 ), 常数项为 g (0) = λ1λ2 所以λ1 + λ2 = a11 + a22且λ1λ2 =| A | .
AA* =| A | E. | A |= 1 ⋅ ( −1) ⋅ 2 = −2 ≠ 0.
所以A可逆, 且A* =| A | A−1 = −2A−1 . . ϕ ( x) = −2 x −1 + 3x − 2 则ϕ ( A) = −2 A−1 + 3 A − 2 E= A* + 3 A − 2 E . ϕ ( A)的特征值 是ϕ (1) = −1, ϕ ( −1) = −3, ϕ (2) = 3 . 所以 | A* + 3 A − 2 E |= (−1) ⋅ (−3) ⋅ 3 = 9
设λ1 , λ2 ,L, λm是m个互不相等的特征值, 且
例3.(Ex9) 设A2 − 3 A + 2 E = 0. 证明 A 的特征值只能取 1 或 2. . 设λ0 A的特征值 ϕ. ( x) = x 2 − 3 x + 2. 证: ϕ (λ0 ) ϕ ( A) = 0的特征值 , 的特征值
ϕ (λ0 ) = 0. λ0 = 1或2.
小结: 小结: 1. 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 (1).计算的特征多项式| A–λE | ; (2). 求特征方程| A–λE | = 0的全部根λ1, λ2, ···, λn, 也就 是A的全部特征值; (3). 对于特征值λi, 求齐次方程组(A–λiE )X = 0 的非零 解, 也就是对应于λi 的特征向量. (重点) 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三个性质. 3. 利用特征值求行列式.
定理. 定理 若 n 阶矩阵A与B相似, 则A与B的特征多项式相同, 从而 A与B 相同的特征 , 相同的 式, 相同的 , 相似 矩阵 相同的 . 相似矩阵的特征 相同.
存在可逆矩阵 P, 使 P −1 AP = B. 证: 所以 | B − λ E | =| P −1 AP − λ E | =| P −1 AP − P −1 (λ E ) P | . =| P −1 ( A − λ E ) P | =| P −1 | ⋅ | A − λ E | ⋅ | P | =| A − λ E |
(2) 当A可逆时, 则λ −1是逆阵A-1的特征值; ψ (λ )是ψ ( A)的特征值. , .
定理: 定理 若λ1 ,L , λn是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 ϕ (x)是个一元多项式,
则ϕ (λ1 ),L , ϕ (λn )是ϕ ( A)的所有特征值. 所以
解:
ϕ ( A) = ϕ (λ1 )Lϕ (λn ). * 例2. 设3阶矩阵A的特征值为1, −1,2. 求 | A + 3 A − 2 E | .
性质3. 性质 设λ1 , λ2 ,L , λm是m个互不相等的特征值, pi是特征值λi的 特征向量1 ≤ i ≤ m, 则p1 , p2 ,L, pm线性无关.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知道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 证: 要证k1 p1 + L + km pm = 0 ⇒ k1 = L = km = 0. 假设k1 p1 + L + km pm = 0 等式两边同时左乘As ( 0 ≤ s ≤ m − 1) s 则有0=As (k1 p1 + L + km pm ) = λ1s k1 p1 + L + λm km pm λ1s = (k1 p1 ,L, km pm ) M ( 0 ≤ s ≤ m − 1) s λm 1 λ1 L λ1m −1 m −1 所以(k1 p1 ,L , km pm ) K = 0, 其中K = 1 λ2 L λ2 . M M M m −1 1 λm L λm
因为λ1 , λ2 ,L , λm互不相等,
所以 | K |=
1≤ j < i ≤ n
∏
(λi − λ j ) ≠ 0
所以(k1 p1 ,L , km pm ) = 0 ⋅ K −1 = 0 所以K 可逆.
所以ki pi = 0(1 ≤ i ≤ m). 但是pi ≠ 0, 所以ki = 0(1 ≤ i ≤ m). 所以p1 , p2 ,L, pm线性无关.
当λ1 = −1时, 解方程组( A − λ1 E ) X = ( A + E ) X = 0. −1 1 1 1 0 −1 0 3 0 → 0 1 0 , x1 − x3 = 0 A+ E = . x = 0 −4 1 4 0 0 0 2 1 x1 1 令x3 = 1, 求得 = . 所以p1 = 0 是( A + E ) X = 0的基础解系. 1 x2 0 所以λ1 = −1的所有特征向量为kp1 (k ≠ 0).
−2 1 1 例1. 求矩阵 0 2 0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 1 3 −2−λ 1 1 2 解: A − λ E = 0 2−λ 0 按第二行展开 − (1+λ )(2 − λ ) .
−4 1 3−λ
所以A的特征值为:λ1 = −1, λ2 = λ3 = 2. (特征值2是2重根)
根按重数计算). (若f (λ0 ) = 0, 则称λ0为多项式f (λ )的根.) 所 以A有n个特征值λ1 ,L, λn . (1)λ1 + λ2 L + λn = a11 + a22 + L + ann . (其中a11 + a22 + L + ann 称为矩阵A的迹, 记为tr ( A). ) (2)λ1λ2 L λn =| A | . 证:我们只验证n = 2的情况, 一般情况类似可证. 记g (λ ) =| λ E − A | .
− 1 4 − 1 4
−4 1 1 1 0 0 0 → 0 A − 2E = −4 1 1 0
所以对应于λ2 = λ3 = 2的所有特征向量为 k2 p2 + k3 p3 (k2 , k3不同时为零).
性质2. 性质 设λ是矩阵A的特征值, ϕ (x)=a0 + a1 x + L + am x m , ψ ( x) = a− s x − s + L + a−1 x −1 + a0 + a1 x + L + am x m . 则 (1) λ k 是矩阵Ak的特征值( k ≥ 1); ϕ (λ )是矩阵多项式ϕ ( A)的特征值. 证: 存在ξ ≠ 0 ∈ R n 使得Aξ = . λξ . 2 2 3 2 2 3 A ξ = A( A ξ ) = λ Aξ = λ ξ (1) A ξ = A( Aξ ) = .λ Aξ = λ ξ . Ak ξ = λ k ξ λ k 是矩阵Ak的特征值(k ≥ 1) . . ϕ (λ )是矩阵多项式ϕ ( A)的特征值 可 ϕ ( A), ξ = ϕ (λ )ξ . Aξ = 0. (2) A可逆 则λ ≠ 0. 则λ = 0. Aξ = λξ . . , 是A可逆 ξ =0 Aξ = λξ ⇒ ξ =. A−1 Aξ = λ A−1ξ . A−1ξ = λ −1ξ λ −1是A-1的特征值 . 可 ψ ( A)ξ = ψ (λ )ξ . ψ (λ )是ψ ( A)的特征值
⇔ R( A − λ E ) < n ⇔ A − λ E = 0. f (λ ) = A − λ E 是一个关于λ的多项式, 称之为A的特征多项式. ξ 是A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 ξ 是( A − λ E ) X = 0的非零解.
性质1. 性质 设A为n阶矩阵, 则f (λ ) = A − λ E 在复数范围内有n个根(重
−1 定义. 定义 设 A, B 是 n 阶矩阵, 若存在可逆矩阵 P, 使 P AP = B, 则称 A 与 B 相似. 若存在对角矩阵Λ, 使得 A 和对角矩
§3 相似矩阵
阵Λ相似, 则称 A 可对角化. 我们之所以研究矩阵可对角化, 因为对角矩阵是最简单的矩 阵, 如果矩阵相似于某个对角矩阵,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对角矩 阵去研究原来矩阵的性质.
当λ2 = λ3 = 2时, 解方程组( A − λ2 E ) X = ( A − 2 E ) X = 0.
1 1 0 0 , x1 − x2 − x3 = 0 4 4 0 0 1 x2 4 令 = 求得x1 = 1, 令p2 = 4 , x3 0 0 1 x2 0 令 = 求得x = 1, 令p = 0 , 3 1 x3 4 4 所以p2 , p3是( A − 2 E ) X = 0的基础解系.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念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众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给出了矩阵的重要信息, 这些概
定义. 定义 设A是n阶矩阵, 如果存在数λ和n维非零列向量ξ 使Aξ = λξ ,
(即使得向量Aξ 和ξ 线性相关), 则λ (两个列向量的比值)称为 方阵A的特征值, ξ 称为A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注意特征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 λ是n阶矩阵A的特征值 ⇔ 存在n维非零列向量ξ 使Aξ = λξ . ⇔ AX = λ X 有非零解 ⇔ ( A − λ E ) X = 0有非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