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边塞诗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边塞诗17首

中国古代边塞诗17首

边塞诗” 顾名思义,就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其中一部分是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成的;另一些是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用自己意象宏阔、基调昂扬的作品,使边塞诗”创作达到了顶点。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长云、雨雪、风沙;孤城、边关。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夜郎、天山、轮台、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2.对比。

3.用典故。

边塞诗的风格: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1.从军行(唐朝)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塞下曲(唐)卢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古典边塞诗词大全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

其古诗全文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翻译】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己亥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曹松。

其古诗全文如下: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翻译】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翻译】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著名的边塞诗古诗词欣赏

著名的边塞诗古诗词欣赏

著名的边塞诗古诗词欣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著名的边塞诗古诗词欣赏著名的边塞诗古诗词欣赏通用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了很多关于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有《燕歌行》、《塞上听吹笛》、《营州歌》、《塞下曲》、《自蓟北归》、《蓟中作》、《塞上》、《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蓟门行五首》、《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等等。

下面一起欣赏高适最著名的10首边塞诗: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1、《蓟门行五首》【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赏析:“蓟门逢古老”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

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

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赏析:“汉家能用武”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其三】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赏析:在“边城十一月”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

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

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

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

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其四】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

边塞的诗词集及赏析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李益最著名的边塞诗

李益最著名的边塞诗

李益最著名的边塞诗
李益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几首边塞诗有:
1.《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鸥。

衔命云四起,飞盖去无留。

边声连角起,催曙急如晓。


2.《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鹤白猿枝。

如何倚破瓮?中有笙歌诗。

白日酬予笑,青云怒川池。

时宜岁又老,知我白头矣。


3.《北风行》:“无边西风凯旋尽,浅草才能没马蹄。

陇首鼙鼓犹胜杂,漫言何必指冰磷。

落日撩乱士人袖,斜阳整满盗贼眉。

儿童忽有忻霞色,放船双溪往复飞。


以上是李益最著名的几首边塞诗,他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

这些诗作也成为了李益边塞诗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塞外风情的独特感悟。

边塞诗有哪些古诗

边塞诗有哪些古诗

边塞诗有哪些古诗1.《使至塞上》是唐朝诗人XXX创作的一首诗。

他骑着单车想去边境问问情况,穿过了居延属国。

他看到了XXX出现在汉塞上,XXX回XXX。

大漠孤烟直上,长河落日圆。

在萧关,他遇到了都护,他在燕然等候。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诗人XXX所作。

北风卷起地上的白草,XXX的八月里飞雪纷纷。

突然,春风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花飘进了珠帘,让XXX更加湿润;狐裘也不再暖和,XXX也变得薄了。

将军的角弓无法控制,都护的铁衣太冷穿不上。

瀚海阑干结成了百丈冰,愁云笼罩着万里之遥。

3.《凉州词》是唐朝诗人XXX所写。

第一篇描写了黄河远远地流过白云之间,孤城耸立在XXX上。

他认为羌笛不必为XXX而悲叹,因为春风不会度过玉门关。

第二篇描述了单于北望,祭拜杀XXX多次。

现在,汉家天子非常神武,不肯回去和亲。

4.《关山月》是唐朝诗人XXX所作。

明月从天山出来,漂浮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XXX吹过了万里,吹过了XXX。

XXX家已经下了XXX,胡人窥视着青海湾。

这片战争的土地上,不再有人回来。

XXX望着边境,思念家乡的颜色。

高楼之上,他叹息着,无法平静。

5.《从军行》是唐朝诗人XXX的作品。

第一篇描绘了烽火城西的百尺楼,黄昏时分,他独自登上楼顶,感受着秋风的吹拂。

更吹羌笛,XXX,XXX千里愁。

第二篇描述了琵琶起舞,换新的旋律,但总是唤起旧别的情感。

撩乱了边境的忧愁,高高的XXX照亮了长城。

第三篇描绘了关城榆叶早早地黄了,日暮时分。

6.《逢入京使》是唐朝诗人XXX所作。

他望着东方的故园,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遇,没有纸笔,只能口述,报平安。

7.《燕歌行》是唐朝诗人XXX所作。

他在开元二十六年,听从御史大夫XXX的建议出塞,然后回来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感叹XXX的辛苦,XXX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一路行进,直到塞外。

8.《渔家傲·秋思》是宋朝文学家XXX所作。

边塞诗及赏析

边塞诗及赏析

边塞诗及赏析引导语: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诗词非常的多,而对于边塞诗想必很多人都有接触过,那么接下来是店铺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边塞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首《出塞》,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之一,明代“后七子”李攀龙评此诗为七绝诗压卷之作。

此诗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关心边防的主题。

诗的意象苍茫浑厚,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赏析:此诗是一首气势宏伟的边塞诗,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们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厚,感情悲壮。

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诗,军中的酒宴是盛大欢乐的酒宴,全诗仅仅四句,用明快的语言,跳动的节奏,就给人带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

明代“后七子”王世贞又评此诗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清代王渔洋谓:七绝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秦时明月”、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

而清末民初的章太炎也推王之涣的《凉州词》为绝句之首。

由此可见王之涣的凉州词盛名之大。

《凉州词》之二王之涣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赏析:此诗是王之涣作的《凉州词》组诗第二首,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诗歌以汉代唐,写突厥首领小杀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赏析: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怎么能没有一首边塞诗歌呢,这首《从军行》就是李白的边塞诗之一。

边塞诗(共103首)

边塞诗(共103首)

边塞诗(共103首)• 1.《使至塞上》唐朝·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凉州词》唐朝·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4.《关山月》唐朝·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5.《从军行》唐朝·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 6.《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燕歌行》唐朝·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8.《渔家傲·秋思》宋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曲》唐朝·卢纶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唐朝诗人抒写的边塞诗

唐朝诗人抒写的边塞诗

【导语】边塞诗⼜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的诗词类别。

下⾯就给⼤家分享下唐朝诗⼈抒写的边塞诗,欢迎阅读!唐朝诗⼈抒写的边塞诗篇⼀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2、《从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4、《⽩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草折,胡天⼋⽉即飞雪。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不得控,都护铁⾐冷难着。

瀚海阑⼲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路。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

5、《燕歌⾏(并序)》 唐·⾼适 开元⼆⼗六年, 客有从御史⼤夫张公出塞⽽还者; 感征戍之事,因⽽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本⾃重横⾏,天⼦⾮常赐颜⾊。

摐⾦伐⿎下榆关,旌旗逶迤碣⽯间。

校尉⽻书飞瀚海,单于猎⽕照狼⼭。

⼭川萧条极边⼟,胡骑凭陵杂风⾬。

战⼠军前半死⽣,美⼈帐下犹歌舞。

⼤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兵稀。

⾝当恩遇常轻敌,⼒尽关⼭未解围。

铁⾐远戍⾟勤久,⽟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蓟北空回⾸。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三时作阵云,寒声⼀夜传刁⽃。

相看⽩刃⾎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今犹忆李将军。

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望客⼼惊,笳⿎喧喧汉将营。

万⾥寒光⽣积雪,三边曙⾊动危旌。

沙场烽⽕连胡⽉,海畔云⼭拥蓟城。

少⼩虽⾮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7、《前出塞九⾸·其六》 唐·杜甫 挽⼸当挽强,⽤箭当⽤长。

中唐晚唐边塞诗

中唐晚唐边塞诗

中唐晚唐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衍生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这里是当时唐朝与吐蕃战争频繁的地区。

- “长云”:层层浓云。

- “雪山”:大概指祁连山,位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处。

-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当时唐朝的军事要塞,出了玉门关就意味着走向塞外边疆。

- “穿金甲”:磨穿了金属做的铠甲。

说明战士们经历了很多战斗。

-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

此处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主题上,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绘了边疆战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环境。

情感上,一方面展现了战争环境的恶劣,黄沙漫天,战士们的金甲都被磨穿,表达出戍边生活的不易;另一方面“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将主题升华,彰显了战士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情。

在表现手法上,前两句通过描写青海湖、雪山、孤城、玉门关等大西北特有的景象,从广阔的空间上营造出一种雄浑大气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为下文战士们的战斗决心做铺垫。

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战士们坚定的报国志向。

作者介绍: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由于他对边塞风光和戍边战士的生活有亲身深入的体验,所以写出来的边塞诗感情真挚饱满,极富感染力。

运用片段:例一: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主题是“爱国情怀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小明上台慷慨激昂地说:“古代的戍边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有坚定的信念。

就像王昌龄诗中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他们面对恶劣环境从未退缩。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爱国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比如抗疫期间,众多医护工作者不畏艰险,坚守抗疫一线,这也是一种现代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体现。

”例二:小张在写一篇关于坚持的作文时,他这样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战斗,我们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

边塞诗有哪些古诗

边塞诗有哪些古诗

边塞诗(共103首)• 1.《使至塞上》唐朝·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凉州词》唐朝·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4.《关山月》唐朝·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5.《从军行》唐朝·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 6.《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燕歌行》唐朝·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8.《渔家傲·秋思》宋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曲》唐朝·卢纶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边塞诗大全_边塞诗名句_古诗大全

边塞诗大全_边塞诗名句_古诗大全

边塞诗大全_边塞诗名句_古诗大全关于边塞诗歌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有关于边塞诗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

其古诗全文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翻译】精美orG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a/24131htm。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己亥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曹松。

其古诗全文如下: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翻译】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翻译】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

盘点王昌龄10首塞外诗,经典永不过时!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留存于世的诗作200余首。

他的诗歌以七绝五言为主,主要的题材与边塞、离别有关。

其中包括对边塞的风光的描写、战士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思索和感悟。

他的诗歌恢弘大气、深沉含蓄,塞北大漠、雄关戈壁、烽火羌笛、古道孤城,这些自然景象,与人的心境结合到一起,使意境非常悠远高深,让人读时,颇有感动。

下面一起欣赏其中10大经典塞外诗:其一:太湖秋夕唐-王昌龄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译文: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简析:王昌龄吟咏苏州的诗,仅此一篇。

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其二: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译文: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简析: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

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其三:龙标野宴唐-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唐朝有名的边塞诗

唐朝有名的边塞诗

唐朝有名的边塞诗《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衍生注释:“青海”指青海湖。

“长云”是层层浓云的意思。

“雪山”,这里指祁连山。

“玉门关”,是唐朝重要的边关要塞。

“穿金甲”,铠甲磨穿了,这表明征战时间之长和战斗之艰苦。

“楼兰”,这里泛指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陲的风光以及戍边战士艰苦的战斗生活。

情感方面,表达出战士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在表现手法上,前两句通过青海上空层层浓云使雪山暗淡这一景象,以及孤零零的一座城与遥远的玉门关相遥望的画面描写,营造出一种边疆环境的孤寂、苍凉的氛围,衬托出戍边生活的艰苦。

而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直接抒情,历经无数战斗,战士们铠甲都磨穿了,但他们毫不退缩,只想着不打败敌人就不回家,简洁有力地将战士们的决心尽显无遗。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题材多为边塞、闺情宫怨等。

他曾多次被贬官,有较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使他的诗歌既有豪迈壮阔之情,又蕴含深邃思想。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学校组织的军事知识讲座上,主持人希望激励大家学习军人的坚韧意志。

他讲道:“正如王昌龄所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去的战士身处艰苦的边疆战场,历经无数战斗,战甲都磨穿了,都没有想过放弃。

现在我们学习知识也应有这种勇往直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例子二:小光和小鹏参加登山挑战赛。

当他们爬到半山腰时已经筋疲力尽,想要放弃。

这时小光说:“你还记得王昌龄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吗?人家战士面对那么残酷的战争都坚持到底,我们这小小的登山挑战怎么就不能坚持了呢?我们可不能轻易认输啊!”小鹏听了,重拾信心,两人又继续向山顶进发。

例子三:在讨论国家尊严的历史课上,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代战士在保卫国家时展现了怎样的气概?”小明站起来回答:“王昌龄的诗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王昌龄最有名的边塞诗8首 -回复

王昌龄最有名的边塞诗8首 -回复

王昌龄(698年-756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陕西,曾任宰相和国子监祭酒等职务。

王昌龄以其边塞诗而著名,他的作品以描写边疆战争和士兵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忠诚、坚韧和爱国精神。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边塞诗》、《登鹳雀楼》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王昌龄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八首王昌龄最有名的边塞诗:
1.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唐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唐代〕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4.从军行七首·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5.从军行七首·其六
王昌龄〔唐代〕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6.从军行七首·其七
王昌龄〔唐代〕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7.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唐代〕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8.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代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唐朝边塞诗一、《没塞》唐·王昌龄秦时亮月汉时闭,万面少征人已借。

但使龙乡飞将正在,没有学胡马度阳山。

二、《参军止》唐·王昌龄青海少云暗雪山,孤乡眺望玉门闭。

黄沙百和脱金甲,没有破楼兰末没有借。

三、《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琼浆夜光杯,欲饮琵琶即刻催。

醒卧疆场君莫啼,今去交战几人归。

四、《皂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唐·岑参寒风卷天皂草合,胡地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晚上东风去,千树万树梨花谢。

集进珠帘干罗幕,狐裘没有温锦衾厚。

将军角弓没有失控,皆护铁衣热易着。

瀚海阑湿百丈炭,忧云惨澹万面凝。

外军置酒饮回客,胡琴琵琶取羌笛。

纷繁暮雪高辕门,风掣红旗冻没有翻。

轮台东门送君来,来时雪谦地山路。

山归路转没有睹君,雪上空留马止处。

五、《燕歌止(并序)》唐·下适谢元两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医生弛私没塞而借者;做、《燕歌止》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此战焉。

汉野烟尘正在西南,汉将辞野破残贼。

男儿原自重竖止,皇帝十分赐颜色。

摐金击鼓高榆闭,旗子逶迤碣石间。

校尉军书飞瀚海,双于猎水照狼山。

山水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纯风雨。

兵士军前半死熟,佳丽帐高犹歌舞。

年夜漠贫春塞草腓,孤乡夕阳斗兵密。

身当仇逢常沉敌,力尽闭山已得救。

铁衣近戍勤劳暂,玉箸应笑分离后。

长夫乡北欲断肠,征人蓟南空回顾回头。

边风飘飘这否度,续域迷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做阵云,暑声一晚上传刁斗。

相看皂刃血纷繁,死节素来岂瞅勋。

君没有睹疆场交战甜,至古犹忆李将军。

六、《视蓟门》唐·祖咏燕台一视客口惊,笳泄喧喧汉将营。

万面冷光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疆场战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乡。

长小虽非投笔吏,论罪借欲请少缨。

七、《前没塞九尾·其六》唐·杜甫挽弓当挽弱,用箭当用少。

射人先射马,纵贼先纵王。

杀人亦无限,各国自有疆。

苟能造陵犯,岂正在多杀伤。

八、《闭山月》唐·李皂亮月没地山,迷茫云海间。

少风几万面,吹度玉门闭。

唐诗三百首出塞

唐诗三百首出塞

唐诗三百首出塞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内容主要描写了唐朝的边塞生活。

其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出塞》,内容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首诗描绘了秦汉时期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佩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人用雄浑豪放的笔触,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壮丽。

此外,《唐诗三百首》中还有其他多首《出塞》诗,如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这些诗歌都以边塞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壮丽景象和英勇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作者:葛培岭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

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

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

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

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

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

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

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

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

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

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

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

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

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

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

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

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

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

《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李颀和高岑一样,也擅长古体,尤长于七古。

他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质量高超,名声甚大,其《古从军行》诸首流传广远。

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有不少古体,但代表其独特成就的却是近体,是七绝。

特别是他的《出塞二首》和《从军行七首》,气象雄浑,意境高远,后人难以企及。

王昌龄后被誉为“开天圣手”,备受推崇。

四人之外,擅于边塞之什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亦皆一时之选。

在盛唐文坛上,与边塞诗派并称的是山水田园诗派,领袖人物是王维,而王维就其前期创作来看,同样是一个杰出的边塞诗作者。

李白、杜甫是唐代最享大名的诗人,他们的边塞作品也都量大质优。

崇尚边塞题材,一时形成诗坛的潮流。

2楼中唐以后,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都不断有新的追求和探索。

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是李益。

他的边塞诗与高适的数量相近,其中有不少写得极为豪壮。

但最被传诵的却是他的另一类诗,在这些诗中,十分传神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现实,反映了广大军士的边愁乡思。

如《夜上受降城闻笛》绝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出妙喻,意象朦胧;“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又极力渲染,饶有韵味。

难怪此诗一出,“天下以为歌词”(《旧唐书》本传)。

其《从军北征》诗,境界同样悲凉清远,成为与前首并名的佳作。

中晚唐时期,较重要的边塞诗作家还有卢纶、王建、张籍、杜牧、马戴、高骈、于濆、张等人。

比较说来,他们都已不像盛唐边塞诗派作家那样专此为长,总的成就也不能与之并称,显示了时代风气的流变。

凡在一个时代特别发达的文学现象,大抵总会表现出该时代的某些重要特质。

唐边塞诗正是这样。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时代之一。

唐王朝统一强盛,边塞战争威武雄壮而又备历艰辛,终唐之世,一直是国家、民族的大事,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心。

诗人们对之极为敏感,充满深情。

整个唐代,凡较有声誉的诗人,几乎莫不涉笔;名家大家,更无例外。

于是以边塞战争为核心内容的边塞诗便在一片沃土润气之中争妍竞秀般地盛开起来了。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代社会的特殊风貌。

从美学品性来说,唐边塞诗的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

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壮健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扬宏壮的民族精神。

清人姚鼐说:“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复鲁絜非书》)这正可以用来形容唐边塞诗。

有人将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特征,简拟为“骏马西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更是直接从边塞诗中得到的启发。

就艺术风格来讲,唐边塞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初、盛、中、晚,先后承革,约计二千首的系列之作,形成了一条多姿多采的艺术画廊。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

当时天下甫定,一统王朝的元气正徐徐上升。

但整个说来,尚觉力不从心,国家时遭侵袭,因而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愤激之情,同时伴有沉重的压抑之感。

这种郁勃特色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于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

前者的代表是骆宾王,后者的代表是陈子昂。

他们都不止一次地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描绘逼真,感触深沉。

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

气势磅礴的边塞战争,赋予它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雄大气象。

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军旅英雄,描绘了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战争,表现了唐军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激荡着一种气吞骄虏的雄风。

(二)尚武风习。

投笔从戎成为反复鼓吹的主题。

许多诗对效忠君国作了热情的赞许,更对武功作了热烈的颂扬。

与此同时,普遍贬斥和亲。

(三)自信观念。

诗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常常把破敌立功看得非常容易。

在写战争的苦难时,也具有一种雄浑的底蕴,怨气之中含有豪气,因而并不使人感到低沉。

(四)开创心理。

盛唐人志向高远,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决心。

诗人们对边地的奇景奇事,充满激情,诗的境界多有创新。

另外还常看到一种无畏的“拿来”精神,对塞外的乐舞、风俗、物产等多所赞美,对民族友谊有许多感人的描写。

以上诸端,使盛唐边塞诗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人们从中看到了民族伟力的迸发。

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

安史乱后,唐王朝从繁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对外战争的优势随之丧失。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国土沦丧,无力收复。

诗人们常常对庸懦的朝廷给予辛辣的讽刺。

为光复旧物,诗中时时发出深沉的怒吼,表现出昂扬的斗志;时而又传来悲愤的叹息和凄凉的哀怨。

旧时的换兵制度已经废毁,边愁乡思成为诗中的突出主题。

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佳篇杰构。

在整个创作中,理想的光辉逐渐淡弱,现实的色彩愈益加浓。

晚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则是萧飒。

色彩阴郁,景象悲苦,感情压抑,意绪低沉。

诗中多写战士的苦难,其中对血与死的描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把边塞与死亡连在一起,成为习见现象,英雄主义的热情日趋消冷,人道主义的新潮代之而起,对凡庸军将的批评更为尖锐突出,为士兵的呼号更见痛切。

与此相呼应,景物描写也常显出一片萧瑟悲苦,沮丧、绝望情绪十分浓重。

关于唐边塞诗的思想价值问题,学术界争议很大。

这种争议比较集中在所写战争究竟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问题上。

攻之者责其“侵略”,辩之者赞其“自卫”,而所使用的标准则实际上是联合国宪章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类。

这样,矛盾便突出起来了:一方面有不少人在实际上把中华各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判作了非正义的过程,从而否认了历史进步的合理性;而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因要为统一历史辩护,而把一些当时的扩张战争说成是正义之举,也嫌牵强附会。

这种处处以道义为指归的历史观有两大错误:一是混淆了古今的区别,以今责古;一是混淆了中外的区别,以中作外,把中国境内的古代各地域性政权固定不变地当作全然独立的现代国家,把唐边塞战争完全等同于现代国际战争。

道义评价是通过褒贬毁誉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怒爱憎之情,而对今天我国境内的各古代政权进行这种纯道义的褒贬实在是有害无益。

我们应该从这种偏狭的道义纠缠中解脱出来,站在维护今天的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着重研究唐边塞战争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有何种历史作用。

唐代是向今天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与唐代中国相比,今天中国有三大变化:一是国家统一,一是民族团结,一是社会发达。

三者在唐边塞战争中都已看到明显的趋向。

边塞战争是在当时条件下消除分裂、缔造统一的实际道路。

中国的统一有着深刻的地理、历史原因,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国家的统一大有利于民族团结。

原来曾经尖锐对立的民族,一旦在政治上统一起来,化干戈为玉帛,仇敌也就成了兄弟。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这是唐朝各代相沿不改的民族观念。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为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世界角度来说,唐朝前期在西塞的战争畅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抵御了大食帝国的东侵,屏障了西域、远东的悠久文明免遭摧残。

对中国内地来说,统一带来了社会安定,避免了战争造成的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自然,当时战争繁多,不可一概而论;反映各次战争的具体诗篇,情况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来看,唐边塞战争确有巨大的进步作用,应予基本肯定。

唐边塞诗对于进步的边塞战争和各族人民的边塞生活作了精采的描绘,成为宝贵的文学遗产。

这些诗中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等等,值得珍视。

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感遇诗》其三十五)、“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其三)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忠贞精神;从“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虽死无憾的无畏精神;从“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其六)、“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于濆《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同情士卒、泪尽泣血的人道精神;从“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高适《九曲词》其三)、“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李白《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横扫敌患、靖定边尘的进取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