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E W 向断裂 为矿 区 的 主要 控 矿 构 造 , 倾 向 s或 S W, 倾角 4 0 。~6 0 。 , 属压 扭 性 断 裂 , 控 制 的矿 脉 ( 体) 规 模大 , 个别 走 向延 伸 近万 米 , 且 多具 有 工 业 价值 , 代
表性 矿 脉有 8 9 4, 5 3 0 , 5 0 5等脉 ( 图2 ) 。其 他 3组 以
( 绿岩系) , 其 次为零 星 分 布 的第 四纪 地 层 。前 者包 括 变基性 喷发 表壳 岩 和观音 堂组变 碎 屑岩 。
( 1 ) 基性 喷 发 表 壳 岩 : 岩性 以斜 长 角 闪 片 麻 岩 和斜长 角 闪岩为 主 , 一般单层厚 0 . 5— 4 . 0 m, 最 厚 可达 1 5 m, 岩 层走 向 2 7 0 。~ 3 0 0 。 , 北部 向 S倾 , 倾 角
产 出 。矿体 长度 约 6 2 0 m, 最大延 伸 约 4 2 5 m。矿 体
走 向为 2 7 8 。 , S倾 , 倾角 平均为 5 1 。 。 矿 体 厚 度 为 0 . 2 6~ 2 . 6 8 m, 平均 1 . 0 3 m, 厚 度变 化 系数 为 5 6 %, 属 厚度稳 定 型 矿 体 。矿 体 品 位 变 化 系 数 为 1 2 4 %, 属 有用组 分 分布 较 均 匀 型 矿体 。矿 体 中无 夹 石 , 向
区 内褶 皱和 断 裂构 造 非 常 发 育 , 其 中近 E W 走
向 的韧 一脆 性断 裂带 直接控 制着该 区金矿床 和 矿脉
的空 间展 布 。
岔一 板石 山主 背 斜 轴 通 过 该 矿 区 , 背斜 轴 走 向 2 7 0 。
~
3 0 0 。 , 西转 折 端北翼 地 层倾 角 2 0 。~ 6 0 。 , 南翼 5 0 。
小秦岭桐峪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分析
小秦岭金矿田中,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金矿床自上而下可分成三个成矿梯度,不同的成矿梯度具有不同的矿化类型。这是小秦岭地区比较明显的成矿规律,可概括为“一街五巷三层楼”,其中“一街”为主要构造带,“五巷”为与主构造带平行的次级剪切带,“三层楼”为垂向上的蚀变分带或矿化类型分带(戚开静,2010)。
1500 m标高以上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石英脉型;500~1500 m标高之间矿石类型为单金属石英脉型;500 m标高以下为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以上高程仅具有一般说明性作用,不同矿区根据不同成矿环境,存在着差异性,也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上脉型、中复合型、下蚀变岩型”的规律(方维萱,2000)
桐峪金矿区实际生产中,矿化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上述空间范围。Q8号脉西段最深工程控制标高为280 m,矿石类型仍为石英单脉型;Q14号脉在400 m标高矿石类型为方铅矿—黄铁矿石英脉型。目前矿区实际生产中所揭露矿石类型以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和金—黄铁矿—脉石英型为主,蚀变岩型少见,因此推断,桐峪金矿区深部可能还存在着第二、第三矿化类型。
区域构造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区北部为区域性边界断裂—太要断裂,矿区南部为区域性边界断裂—小河断裂,矿区中部为杨砦峪—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斜,三条区域性构造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受区域性构造控制本区发育大量韧—脆性断裂,以近东西向为主,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次之,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
总体上,矿区中部构造及石英脉发育较为密集,而四周较为稀疏,形成了由背斜倾末端及轴部向四周辐射的模式。
4成矿潜力分析
4.1构造成矿分析
深部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往往伴随有液压致裂作用,致使先期形成的各类剪切带及断裂构造成为较好的容矿、控矿构造。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温度—压力梯度,即具有较大的液压致裂作用,一旦溶透或致裂而贯通某一主要构造剪切带时,就会降温降压、冷却结晶(燕建设,2013)。本区有数百条矿脉,而其中Q8和Q12号脉的金储量占据了全矿区金储量的80%以上,显然是因为含矿流体贯入主要剪切带后,由于液压致裂作用,含矿流体温度—压力迅速降低,流体结晶成矿,因而,其他矿脉的含矿率就比较低。由此可以推断,本区找矿,区其他地区上实现找矿突破。
小秦岭地区庙山梁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初探
小秦岭地区庙山梁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初探摘要:庙山梁位于北秦岭西南褶皱带与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的接触部位。
我们近些年研究并总结了庙山梁地区金矿的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金矿类型,成矿时代及主要的成矿区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总结了成矿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了这个区域未来的找矿方向。
庙山梁地区主要出产岩浆热液型金矿,集中产于李子园—党川复背斜倾伏端柴家庄—徐家庄韧性剪切带外侧次级帚状旋转构造中,产出时代为古生代至中生代。
我们在整个区域已经发现了超过30个矿点,并且,根据本次研究成果,本区依旧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庙山梁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找矿方向找矿潜力1、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北秦岭零板块结合带,属于南秦岭古生代陆缘裂陷槽带[1][2][3]。
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主干断裂呈反“S”型展布,并具韧-脆性特征。
主要深大断裂有以下两条:①、舒家坝—娘娘坝韧-脆性断裂:呈北西向展布,向北东向倾斜,倾角60°左右,发育宽约200m的挤压破碎带。
②、柴家庄—徐家庄韧性剪切带:呈反“S”型变化展布,倾向西或北西,局部东南,形成450¬~800m宽的糜棱岩带。
此深大断裂为秦岭群变质杂岩带与李子园群变质火山岩系的边界断裂,为北秦岭区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区内主要地质体和各种矿产的分布。
见图1。
该矿床区域地层复杂,出露的地层有:中、古元古界秦岭群(Pt1-2qn);下古生界李子园群(Pz1lz);上古生界泥盆系李坝群(D2lb);上古生界泥盆系大草滩群(D3dc);白垩系(K);新生界新近系(N);第四系(Q)。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时代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期均有,而以印支期最为强烈。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中、古元古界秦岭群,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以发育450~800m宽糜棱岩带为特征。
区内糜棱岩带呈北东向展布,倾向东南,岩性为石英长石绢云绿泥糜棱岩、黑云石英片岩、黑云二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分析
太华 群地层 形成之 后 ,经历 了多期 构造 热事件 ,伴 随有 多期 变 质作用 ,即前 晋宁期 、晋 宁期 、加 里东 期和 印支一燕 山期 。前 晋 宁期 形成 区 内基 底构 造骨架 ,晋 宁期 、加 里东期 发生
区域性变 质作 用 ,伴 随有金 的活化 、迁移 、富集 ,晚印支一燕 浆岩 _.
区 内岩浆 活动频繁 ,以酸性岩 为主 ,多呈 岩 枝 、岩基 状 产 出 ,中基 性岩 、碱 性岩 次 之 , 多为 岩墙 、岩脉 状产 出 。 元 古代 花 岗岩 ( 宁期 r ) 晋 :
第 2 期
吴 鹏 等 :小 秦 岭 金 矿 田地 质 特 征 、成 矿 模 式 及 找 矿 潜 力 分 析
合 ,中间 的正 场 区和太 华群分 布 区位置 吻合 。
1 . .2 2
据 1: 0万 布格 重 力五次 面趋 势剩余 重 力场 的分 布特 征 与上延 5k 的航磁 异 常的形 态基 5 m 本 一致 ,东 西 呈马鞍 形 。航磁 异 常范 围与小 秦岭 太华 群分 布位 置相一 致 ,是 由 区内 中深 变质
楚 ,向外 倾斜 ,倾 角 5。-0。岩体东 部 见有 少量 围岩 残 留顶盖 。岩体 分三 个 相带 ,中心相 0" 6。 -
为 中粗粒 似斑 状 黑云母 花 岗岩 ;过渡 相是 岩体 的 主体 ,为 中粗粒 黑云母 花 岗岩 和 中粒 含斑 黑
云母 花 岗岩 ,边缘 相不 规则 ,宽 数十 米到 千余米 ,岩性 为 中细粒 花 岗岩 。
参 与 国 家 和 省 部 级地 勘 项 目数 十项 。
1 2
陕
西
地
质
第 2 卷 9
1 1 区域 地 质 .
小秦岭 金矿 田处于 秦岭东 西 向复杂 构造带 与新 华夏 系第三 隆起带 交接部 位 。成矿 地质 背 景主要 是多 种地质 因素 的复合 ,即赋矿 地层 为多 期变 质 变形 的 上太 古 宙太华 群 深变 质 岩 系 ;
小秦岭樊岔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 3 2・
科技 论坛
小 秦岭樊岔 金矿矿 床地质特征 及成 因
徐大波 盛 涛 ( 辽 宁省 冶 金 地 质勘 查局 地质 勘 查研 究 院 , 辽宁 鞍 山 1 1 4 0 3 8 )
摘 要: 结合 实际, 针 对小秦岭 樊岔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及成 因进 行 了论述 。 关键词 : 矿床地质 ; 特征 ; 成因
1 . 2 矿 体特征 . 要硫源为太华群硫源。2 3 2铅同位素。秦岭地区主要地质体及矿石铅同 矿区内含金断裂构造蚀变带数量较多,以近东西向为主 主要包括: 位素组成可知 呔华群和熊耳群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大, 花 岗岩的铅 同 ¥ 9 0 2 B 、 ¥ 6 0等。¥ 9 0 2 B E 共发现 ¥ 9 0 2 B —I ~ Ⅲ号共计 3 个矿体I S 9 0 2 B — 位素组威相对稳定。 在铅构造横武 图上矿 石样品的铅同位素投点集中于 I 矿体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9 0 2 B —1 分布于 ¥ 9 0 2 B号含金断裂构造蚀 地幔铅与造山带铅平均演化线之间; 太华岩群的铅同位素投点集 中于地 变带的中 段规模较大。 走向长 2 6 0 ~ 3 3 3 米I 沼倾斜最大斜深 4 2 3 米赋 存 幔铅与造山带铅、 下地壳铅与造山带铅平均演化线之间及其附近。 E 述特 标高 1 0 2 2 ~ 9 1 0 米理深 4 4 3 — 5 4 6 米。 矿c 4 睫 向近东西, 倾 向南南西’ 平均 点表明, 矿石 、 花岗岩和太华岩群的铅为深源铅, 主要来 自地幌 部分来 自 倾角 3 3 。, 平均厚度 0 . 9 1 m, 金品位 1 . 4 8 — 1 7 2 , ×1 0 — 6 ’ 平均品位 8 . 7 9 X 下地壳及其与地幔的混合来源 即属于以幔源为主的幔壳混合源铅。 ②小 1 0 — 6 。 秦岭地区金矿石的铅同位素值多数与太华群的铅较为接近, 而与燕山期 l 3矿石砷 寺 征 花岗岩明显不同, 表明小秦岭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铅质来源与太华群一 1 . 3 . 1 矿石类型。 樊岔金矿以石英脉型矿石为主 } 矿石中金属硫化 致 。 物类型 、 相对含量、 矿物共生组合、 结构构造特征划 分为三种矿石类型。 2 4 成矿模式 粗粒黄铁矿矿 石: 粗粒黄铁矿以自形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产于乳白色 综合以上资料初 步总结樊岔金矿成矿模式: 晚侏罗 一 早白 垩世, 中国 石英脉内, 为金矿化早期阶段, 矿化较弱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粒度 东部发生构造体制转换并 发生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物质上涌 景文等, 2 - 1 0 i n 畸部分可达 2 0 m E 金属矿物主要为乳 白色粗粒石英偶 见钾长 2 0 O 5 区域伸展背景下, 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 石。 细 呦 啧 献 矿矿 细 尚 韩 . 呈肫 产于 碰 英脉中' 为主要 形成岩浆旅娘山、 文峪等花岗 。 太古代变质核的隆升和花岗岩的侵 矿化阶段矿 化较强。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黄铜矿 、 碲金矿、 碲金银矿、 导致区内变质作用的加强和变质流体及构造活化 。活化的深源和变质流 自 然金徘 金属矿物为烟灰 荚。 黄铁矿以 它形 一 半自 形的五角十二面 体沿剪切带上升, 并在上升运移过程中交代围岩地层率 取成矿物质形 成 体为主, 多数粒压 、 于2 m m ; 黄铜矿以 他形包裹于黄铁矿中或以 半自 形产 含矿热液。这些含矿热液在早期 荚脉中的裂隙沉淀形成樊岔金矿。 于黄铁矿石英颗粒间; 碲金矿 、 碲金银矿、 自 然金等贵金属矿物多呈他形 3 结 论 包裹于黄铁矿中或产于黄铁矿裂隙中。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 中细粒它形黄 3 . 1樊岔矿床是小秦岭 一熊耳山地区—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 矿石 铁矿、 黄铜矿、 方铅矿和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以脉状或团块状分布于石英 主要发 结构 、 脉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 黄铜矿 、 方铅矿 、 闪 脉中 . 重要成矿阶段。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 黄铜矿 、 方铅矿 、 闪锌矿 锌矿' 碲 化物和自 然金,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 黄铁矿主要以立方 和碲铅矿爿 矿物为石英 、 绢云母。 该阶段中黄铁矿多被方铅矿 、 闪锌 体 、 五角- k 2. N ̄、 他形不规则状晶体分别产于粗粒黄铁矿 一石英阶段 、 矿溶蚀。 1 . 3 2结构构造。 樊岔金矿矿石结构主要包括半粒状结构、 包含结 石英 一 细粒黄铁矿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主要以粒间金和包裹金 构、 压碎结构 、 交代残余和交代假象结构、 共结边结构等: ( 1 泮自 形 一自 形 的形式 - = 五 角十=面饰 E 矿中。 粒状绮陶 相粒黄铁矿颗呈立 方体及五角十二面体白 形一 半自 形晶状。 c 2 ) 3 . 2樊岔矿床硫、 铅同位素与区内太华群变质岩系相近, 而与区内燕 他形粒状结构 } 旷、 闪锌矿及黄铁矿呈他形粒状分布于多金属硫化物 山 期岩浆岩相差较 大 表 明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太华群变质岩系。 矿石内。 ( 3 ) 包含结构璜 铁矿颗粒内包含黄铜矿 、 碲化物和 自然金。 率裂 参考文献 结构卑期黄铁矿遭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 量裂隙。 交代残余结构: 【 1 】 毕献武, 胡瑞忠, 彭建堂, 等.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 后j 嘏 交 蜱 期 黄踟 扩 I 形成。 鲐 构不 型{ 间 流 l 生 质的指示Ⅱ } 矿物岩石地嗣 化学i 酣艮 2 O 0 4 2 3 ( 1 1 — 4 形成共结边结构。樊岔金矿矿石构造主要包括块状构造 、 浸染状构造、 细 [ 2 】 毕献武彤庭 川. 洛宁花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 因的探 讨 矿物 学报 脉状构造、 角砾状构造 、 细脉浸染状构造等。( 1 『 造相粒黄铁矿与黄 1 9 9 5 , 1 5 ( 4  ̄ . 4 3 3 - 4 4 1 . 铜矿呈致密块状。 醴 淦属矿物颗粒及集合体呈浸染状分布于 [ 3 ] 曹烨, 李胜荣, 申俊峰等 . 豫西前河构造蚀 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 石英脉内或近矿围岩 中。c 3 ) 细脉 j j 置 : 脉石矿物石英呈脉状充填于断裂 体~ 岩石反应 【 床地 质2 0 O 7 . 7 1 4 _ 7 2 & 中。 砾状构造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矿区含矿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五里村背斜从矿区北东部通过,矿区的含金石英脉在两翼均有分布,3号矿脉带分布在背斜北翼;南倾斜断裂组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倾斜断裂组为韧性断层,其中F5、3号矿脉带断裂内赋存有金矿体。
矿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
金矿床的形成时代属燕山晚期,是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成因类型。
小秦岭绿岩是金矿的重要矿源层,断裂对金的成矿具有明显的多级控制作用,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液-热动力条件。
标签:构造金矿热液矿床1引言小秦岭金矿田地处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小秦岭台穹,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田的北矿带,区内主要出露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以金为主的矿产资源。
从50年代至今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根据从事该区金矿勘查工作的认识,试对秦南金矿床成因进行探讨。
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下部的焕池峪组和第四系。
焕池峪组(Arh)分布在矿区的北中部,厚度出露不全。
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夹大理岩和零星石英岩,岩石普遍混合岩化,有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及混合片麻岩。
地层产状受背斜轴控制,大理岩为焕池峪组的标志层。
2.2构造2.2.1褶皱五里村背斜从矿区北东部通过,大致和F5平行,区内局部还见有次级小揉皱构造。
矿区的含金石英脉在两翼均有分布,3号矿脉带分布在背斜北翼。
2.2.2断裂矿区断裂构造按产状不同可分为近东西向断裂、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北东向断裂等。
其中,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最为发育,也是本区主要控礦断裂。
按倾向不同分为南倾斜断裂组和北倾斜断裂组。
2.2.2.1南倾斜断裂组在矿区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五里村背斜南翼,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区内0Ⅰ~0Ⅷ金矿脉均受该组韧性断层控制。
2.2.2.2北倾斜断裂组为韧性断层,在区内也较发育,主要分布于背斜的北翼。
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机理分析
( 周世泰 ,1 9 ) 9 3 。诸多 的研 究 成 果表 明 :金 矿床 受太 古 宙古 老 变质 岩控 制 是普 遍 规 律 。涂
收稿 日期 :2 1 一 1 — 2 OO 0 8
作者 简 介 :张启 ,男 ,4 2岁 ,高级 工程 师 ,中 国地 质 大 学 ( 汉 ) 在 职研 究 生 ,从 事地 质 矿 产 勘 查 与管 理 。 武
本 区 地层普 遍遭 受 区域变 质和 混合 岩化 作用 ,沿 断裂带 的热 液蚀变 交待作 用 亦表现 十分
强 烈 。 由于取样 的代 表性 和 测 试 方 法 手段 的差 异 ,造 成 同位 素 研 究 许 多资 料 数 据 有 一定 差
异 ,但 其地 质解 释基 本一 致 ,具 有代 表 性 的结 论 是 :矿脉 3 4 =- ~ +7 3S 2 ,平 均 + 2 7 . ;太 华 群地 层 中 3 4 =- . ~ +5 4 ,平均 十2 1 。两者硫 同位 素组成 相 似 ,均 接近 陨石 硫 (6 3S 22 .7 .5 -
表 1 金 在 不 同类 型 岩 浆 岩 中的 含 量 ( O ) ×1 ’ ‘
Ta . 1 Th o tn fg l n dfe e t a ma i r c s ( 1 ) b ec n e to od i ifr n g tc o k m × 0
岩 石 类 型
摘 要 :小秦 岭成矿 带是 我 国重要 的贵金属 成矿 带之一 ,金矿 受地 层 、构造 和岩 浆
岩控 制 ,具 有 “ 三位 一体” 的成 矿 模 式。太 古 宙 太 华群 地 层 为成 矿 提 供 了物 质 基 础 , 区域 变质作 用使金 发 生初次 富集 ;早期 自北而 南的挤压 形成规 模 巨大的推覆 构 造为 含金 石英脉 的 生成 提 供 了有 利 空 间;燕 山期 构造一 岩 浆 活 动对 金 的活 化、 迁
潼关小秦岭地区黄金成矿规律研究
层则是 由深变 质岩 系构成 的 , 而下部则是火 山岩系 和石英岩所 构成的 , 盖层上部则是碎屑岩 和碳酸盐岩所构成 的。因为一 直
以来受 到秦 岭褶皱 带和板块 边界 深断裂之影响 , 潼关小秦岭地 区的构造形态 比较复杂 ,其 中北部地区具有宽缓褶皱形态 , 而 南部 则是 线性 褶皱 形态 . 东西 向断裂发育是最显著 的。因为潼 关小秦岭地区可以划分为华北与秦岭等两大 区域 . 而北 部属 于 华北区中的豫 西小区 , 南部 的秦 岭褶皱带 出露地层则是 陶湾群 和宽坪群 。潼关小秦岭地区为我 国第二大黄金矿产生产基地 , 而上太古界 中的太华群则是主要 出露地层 . 而基性 火山一沉 积 变质则是太华群 中的主要岩系特征之一 . 同时也是 潼关 小秦岭 的主要含金层 。 潼关小秦岭地区的金矿 田则是 以老鸦岔脑一娘 娘 山复背斜所构成之格局 。因为断裂层发育时 间比较长 , 已经 经历 了诸 多活动 . 因而属 于导矿构造 , 印支一燕 山期和一部 分 次级断裂和裂 隙构造 由于岩浆活动极为频繁 , 广泛分布于不同 期次 的侵人岩 , 再 加上 岩浆 的活动具 有多期次 、 多旋 回之特点 , 因而形成 了以酸性岩浆 侵入为 主体 的构造状态 , 同时 , 活动最 强烈 的则是燕 山期 的岩浆 , 成矿元素之活化迁移需要的热源和 热液则主要是 由岩浆多期 活动所提供 的。 2 潼 关小 秦 岭 地 区黄 金 成 矿 的基 本 规 律 潼关小秦岭地 区东据 崤函 ,西为潼关 山脉 ,气候 较为温
关键词 : 潼关小秦岭地 区; 黄金 ; 成矿规律
中 图分 类 号 T D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O l 3 ) l 9 — 0 1 6 4 一 O 1
小秦岭大湖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为元古 代二 长 花 岗岩 和 中生 代 燕 山 期辉 绿 岩 、 岗 花 岩 。中生代 花 岗岩 岩 体 主 要 有华 山 岩体 、 峪 岩 体 文 和娘 娘 山 岩 体 。 小 秦 岭 地 区 已 发 现 韧 一 性 断 裂 脆
n i e Q a m y om t n =A c e n m g te g es i t i g a u F r ai . 1 rh a i a t; sn h n o m i 2=M szi boi r i : eo o i t ga t 3=Q a ray sdm ns 4 c te n e u t n r e i e t: e
() 2
向 之。 东 断 是 次 近 西向 裂带 本区 主 控矿 造。 的 要 构
2 矿 床 地质 特 征
大湖金矿床 位于 小秦岭 北部 五里村 背斜北翼 的
3 流 体包 裹 体 研 究
矿 物 中的流 体包裹 体是矿 物 晶体 在其生 长过程 中捕 获 的部 分液 体 、 和熔融 体 的代 表 , 气体 其作为 成
矿流体 的样 品 , 是矿 物 最 重要 的标 型特 征 之一 。 流 体包裹 体地 球化学 在探 明矿床 成 因方 面有着 特别 的 意义 , 对认识 成矿 物质 的来源 、 移 和沉淀具 有重要 运
F r t n;A / lgo ls mp ioeg es n teL jau omai o r =paicaea hb l n isi h uiy
F r to o ma in;Ar g q rzt a d itt pa ie a e gn is n ua tie n b oie lg o ls es i te h Gua it n Foma in: Ar nyn a g r to q plgo l s a hioe a ica e mp b l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模式探讨本文对河南小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模式,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岩浆岩成矿模式小秦岭金矿区是仅次于胶东金矿区的我国第二大金矿产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南部边缘(图1),是华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Au-MO-Pb-Zn-Ag)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地理位置上位于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主要是河南灵宝和陕西撞关境内,西起陕西华山,东至河南省灵宝一朱阳盆地西北边缘,长50km,宽7-50km,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分别以小河断裂和太要断裂为界,总体呈不规则带状,主要由基底岩石和晚中生代侵入岩组成。
本论文主要关注河南境内小秦岭金矿及相关的岩浆活动。
1地质构造华北克拉通南缘和秦岭造山带以近东西向褶皱和断裂为主,从北到南包括三宝断裂、栾川断裂、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它们构成华北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南秦岭、扬子陆块的分界。
小秦岭地区构造上属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属于夹持在三宝断裂和栾川断裂中间的华熊地体,受中生代秦岭,或主碰撞发生于晚三叠世,据碰撞造山的影响,小秦岭地区受到强烈挤压,主要的构造也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
区域褶皱主要是呈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复式背斜由一系列的次级褶皱组成,从北向南主要有五里村背斜、西阴一雷家坡向斜(七树坪向斜)、老鸦岔复式背斜等,其中老鸦岔复背斜为横贯全区规模最大的褶皱构造。
褶皱发生在前寒武纪,但在中生代造山时又重新活化。
主要断裂包括南北围限本区的近东西向的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区域内由北向南还有焕池峪和观音堂断裂。
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部分大型东西向的断裂被认为形成于大约250-210Ma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地体增生时期,其中包括本区的南北围限断裂太要断裂和小河断裂,侏罗纪到白垩纪时,这些断裂继续活动发展为正断层,次级的NE、NW、NNE向的断裂也在该时期发育。
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一级脆性一脆韧性剪切带中。
小秦岭金矿田金成矿规律分析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与水利工程总第803期第9期2023年5月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202001)。
作者简介:郑远方(199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小秦岭金矿田金成矿规律分析郑远方(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金矿田,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
【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划分,从区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入手,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内主要金成矿的定年数据,概括总结区域内金的成矿规律。
【结果】本研究以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为主线,将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千糜岩型和破碎蚀变岩型。
将小秦岭金矿田金矿由西自东分为四个矿带,分布特点为南北成带,东西展布,构造控制,脉型为主。
成矿年龄统计显示小秦岭金矿的成矿年代主要集中在237~204Ma 和161~120Ma 两个时间段。
【结论】研究表明:①区域上的重大构造事件(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内主要的两组EW 、NE 向断裂共同造就了如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矿体的产出特征,两组断裂叠加部位为接下来找矿预测的重点。
②将区域内金成矿分为两期,第一期中晚三叠世(印支期)237~204Ma 为金矿床的初步富集,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区内EW 向构造体系;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期)161~120Ma 为金矿床的改造再富集,燕山运动叠加改造形成区内NE —NNE 向断裂。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分布;成矿时代;小秦岭金矿中图分类号:P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09-0059-06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09.013Analysi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 in Xiaoqinling Gold FieldZHENG Yuanfa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Abstract :[Purpose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Xiaoqinling gold field ,only next to Jiaodong gold field,is the second largest gold field,which h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trategicvalue.[Methods ]Based on the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and indo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re divid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Starting from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area,the dating data of main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ea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are collected,and the metallogenic law of regional gold is summa⁃rized.[Finding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fault structure on gold deposits,gold deposits are divided into quartz vein type,altered chylite type and broken altered rock type.The gold deposits in Xiaoqinling gold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ore belts from west to east,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north-south belt,east-west distribution,structural control and vein type.The metallogenic age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Xiaoqinling gold deposi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237-204Ma and 161-120Ma.[Conclusions ]This study s how that :①Regional major tectonic events (Indosinian and Yanshanian tec⁃tonic movements)and two main groups of EW and NE trending faults in the region jointly cre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esent gold deposit and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body,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faults is the focus of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in the future.②The gold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In the first stage,the gold deposit was prelimi⁃narily enriched in the Middle Late Triassic (Indosinian)237~204Ma,and the Indosinian orogeny led to the EW-trending tectonic system.161~120Ma of the second stag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Yan⁃shanian)was the reenrichment of gold deposits,and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superimposed to form NE —NNE trending faults in the area.Keywords :geological features;distribution of deposit;metallogenic age;Xiaoqinling gold deposit0引言中生代以来,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完成了陆-陆碰撞形成了秦岭造山带,同时华北克拉通也开启了造山带的陆内演化历程[1]。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
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摘要】通过对基底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含金性进行分析,以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太华群变质岩,其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
【关键词】金矿;物质;来源截至目前,在小秦岭金矿田中(河南部分),已查明大型金矿5处,中型10处,小型20余处。
其总资源储量达数百吨。
矿床类型绝大多数为石英脉型,个别为破碎蚀变岩型。
这些金矿集中分布于面积为480km2的花岗—绿岩带中,主要集中于相距约15km的文峪和娘娘山两个花岗岩体之间。
这些矿床的矿物成分,矿石中金属元素,矿化剂元素,S、Pb及O、δD等同位素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上充分显示了金矿成矿的同源性。
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矿源层的重要性。
1、基底变质岩及其含金性小秦岭花岗岩—绿岩带出露的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包括下基底变质基性表壳岩和侵入其中的变TTG岩系(杨寨峪灰色片麻岩、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上基底观音堂组(变粒岩、浅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焕池峪组(大理岩、透辉(透闪)石大理岩)1.1金的丰度小秦岭太华群作为小秦岭金矿带最重要的赋矿围岩,历年来曾有众多学者对其中Au的丰都进行过研究(表1)。
表中数据表明,不同作者之间Au的丰度差异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采用资料来源不统一;所采样品存在明显空间位置差异或不同类型样品代表性差异(如不同地区或近矿化地段样品等);各测试单位所提供存在的时间、批次、测试方法的不同以及不同实验室存在的分析误差,数据统计计算方法的差异等。
但分析时间较早或用化学斑点法分析的数据,Au的丰度通常偏高。
80年代之后,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的Au丰度有所降低。
小秦岭太华群Au丰度为0.6~2.46×10-9。
陕西省太华群Au的丰度相对河南偏高[1]。
我们根据37件有代表性的变质岩样品测得Au丰度为0.98×10-9。
最小值0.16×10-9,最大值37.22×10-9,变异系数3.55,其分布形式为多重母体(图1),为3个母体,他们的众值依次为0.53×10-9,2.0×10-9,8.38×10-9。
陕西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研究
西北地质NORTHWESTERN GEOIQGY \^oL54No.2 2021(Sum220)第54卷第2期2021年(总220期)DOl:10.19751/kL61—1149/p.2021.02.012陕西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研究冯伟华1,2,余鹏涛1,2,彭海练1,王明志2(1.陕西省地质矿产调查屮心,陕西西安710054; 2.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屮心,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对陕西小秦岭地区金矿体分布特征、成矿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主要金矿体进行了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物化特征,分析了成矿模式。
认为贯通全区的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形是陕西小秦岭主要控矿构造格架,复背形所派生次级脆韧性断裂控制矿体的展布,其中平行于褶皱枢纽近东西向断裂带是区域主要含矿构造;构造带产状陡变形成的虚脱部位是含金石英脉产出部位;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主成矿期(皿、皿阶段)形成脉束状、网状、浸染状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矿;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富CQ流体,发生于中温热液作用、中压环境;成矿流体的扩容减压和大气降水混染是矿质沉淀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小秦岭;物化特征;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形;含矿构造;成矿流体中图分类号:P61&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248(2021)02-0149-08Study on the Ore-forming Fluid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in XiaoqinlingGold Deposit,Shaanxi ProvinceFENGWeihua^,SHEPengtao^,PENG Hailiar?,WANG Mingzhi' (•Silla.nxiMinelS Resources and Geoiogici Survey Center,Xi'an710054.Shaanxi,China.; 2.Shaanxi Hydrogeoiog Engineesing Geoiogy iind Environment Geoiogy Survey Center,Xi'an710054.Shaanxi,China.) Abstract:This papers yefemaJicafly studied the distcibution ch;tracfecietics und OTe-fornsing stages of gold orebody in Xinoqinjing iirea of Sheunxi Province through microthermometry und Iiiser Raman spectroscopy.The phycicochemici cheLiaictecisties und OTwforming modi of Xinoqinjing gold deposit were unie yyzed.Fiised on the previous unalycis,the autthors hold that the compound irntiform of Ta^lyueping-Jilsluo-ijan is the mln OTf-colctroljing itructural frameworlt.The distcibution of orebody is coiitrolled hy the sec-ondfry eml^citslement ductile aaults decived from the compound i^ntf^c^rn^.The mln orebeiicing structure is along the i^i^^^wi^^t fauh zoneplffaflel to the fold hinge.The ore-forming process is divided iiito four msin daiges.It is in the nsineraSiza_tion stage(phase川)that formed gold-iiearing poy^mi^-^^lj0suitide de-pocifJ.The OTwforming fllsidis of iow saSiitity und cich in CO?,with the mea^lk^i^f^nk:condition iising medium temperature und medium pressure.The decrease of pressttreiy the expflfcion of nsinerajiza_tion spuce und the mixing of meteocic precipita/tion cnused gold deposit precipita/tion.Keywords:Xianqiiiting;physicochemiciil charnctecistics;compound antiform ofT)a_yueping-Jilslu-oba_n;ore-beiicing structure;ore-fonising llicid收稿日期:2020-01-17:修回日期:2020-11-23基金项目:陕西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H“5西小秦岭金矿叩成矿规律与深部成矿预测研究”(公益[2013]03-02)。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小秦岭金矿带位于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部,主要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三个矿田组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八十年代本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金矿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除原探明的文峪、耄寨峪大型金矿床外,又新探明了四范沟、畎湖、灵湖、上宫、星星印、瑶沟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
抢马、a鸦岔、东闯、文峪等矿区的储量又有了较大增长,其中东闯已发展成为大型金矿床,并可望继续扩大。
/、秦岭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一、金矿资源概况目前,区内已发现金矿床(点)163处,其中岩金矿床55处(大型7处,中型20处,小型28处),毛金矿床4处(中型1处,小型3处),小型伴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本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348.348吨(上平衡表储量194.115吨),其中岩金343.077 w(上平衡表储量190.344吨),砂金4.717吨(上平衡表储量3.217吨),伴生金0.554吨;保有储量268.146吨,其中岩金263.496吨,砂金4.717吨,伴生金0.25吨。
目前区内正在勘查的矿床预获储量在300吨e上,预计“八五”期间新增储量204.5吨。
目前区内已建成黄金生产矿山40处,总生产规模为5955吨/日,生产能力为10444公斤/年,占有差金保有储量234.666吨;在建矿山5处,建设规模为600吨/日,建设能力为717公斤/年;在扩建矿山4处扩建规模为650吨/日,扩建能力为1070公斤/年。
“八五”期间,本区拟建矿山6处,其中岩金矿山4处拟建规模为300吨/日,拟建能力为429公斤/年;砂金矿山2处,拟建规模为174万立方米/年,拟建能,为257公斤/年;拟扩建矿山13处,扩建规模为2050吨/日。
预计“八五”末期,本区将形成岩金8755”/日、砂金95万立方米/年的生产规模,年生产黄金能力15459公斤。
二、金矿地质特征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属豫西断隆区。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分布于豫陕交界的河南省灵宝、陕西潼关一带。
东西长100公里以上,南北宽近50公里。
该区采金历史悠久,山上老窿密布,并有石刻为记。
如秦岭金矿金硐岔东蹄子沟石刻记载‘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本1541年,可见当时开采规模就已相当可观了。
小秦岭金矿属含金石英脉型,具有脉数多,规模大、易采、易选、易冶,交通方便等特点。
是我国的重要黄金基地之一。
目前小秦岭金矿田探明储量及产金量都保持良好势头。
1(1 矿田区域地质1(1地层小秦岭金矿田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
为一套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的变质岩系据岩石类型组合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渙池组、闾家峪组、官音堂组和枪马组。
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蒲峪组:底部出露不全,出露厚度大于心不甘375米,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
焕池组:厚度约700米,以金云透辉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大理岩为主,并夹有少量黑云斜长片麻岩。
闾家峪组:厚度大于1700米,以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局部见麻粒岩。
混合岩化较强,形成大量条痕状条带状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
观音堂组:厚意600米,由含磁铁石英岩石英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等组成,偶有少量大理岩夹层。
枪马峪组:顶部出露不全,厚度不大680米,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局部有麻粒岩。
各组地层中都有含金石英脉赋存,其中以闾家峪组为主,占用85,以上。
11.2 构造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格局由南北两侧区域性断裂及断裂所围限的小秦岭重褶皱所组成。
北界区域性断裂为太要断裂,出露长度75公里,断裂带宽数十至数百米不等,断面北倾,倾角60-70,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
破碎带内硅化绿泥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现象十分发育。
南界区域性断裂为小河断裂,长75公里,也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断裂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断裂南倾倾角50-60,断裂内绿帘石化与磁铁矿细脉等热液蚀变发育。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全文)
该隐伏有尚未出露的太华群下基底岩系。 根据资料可知,太华群区别于周围的其它地质体的明显特征
就是“重高磁高”,而且根据重磁资料的计算可以得知,太华群 的分布范围大于地表出露的面积。向下可以延深。那么深部就有 可能有太华群,而太华群又是金矿源层,所以延深开发就有可能 找到新的金矿体。
3.2 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矿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 众多一线专家推测,小秦岭金矿的形成动力的来源主要就是 华山、文峪、娘娘山岩体。这三种岩体的化学成分见下表。通过 分析成分表可知,岩性碱性弱,成岩时代近,属于燕山期岩浆活 动的产物。结合当下已经发现的矿床分布来看,一般金带都是出 现在文峪花岗岩的周边的范围,但是在华山岩体的周边就很难发 现矿体。结合地球化学的异常特性来看,华山、文峪岩体有着类 似的岩体构造,但是它们是独立完整的地球分带。这就说明了在 陕西小秦岭金矿主要与华山岩体有关,尤其是在华山岩体周围的 构造带叠加的异常区,这是金矿形成的有力地段。综合推断可知, 在华山岩体周围可能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岩体岩石化学成分表 3.3 脆―韧性构造带是金矿的赋矿空间 通过资料分析可知,小秦岭金矿床主要受区域韧性剪切带操 纵,深部则在主构造交汇处形成含金构造蚀变岩型矿床。而我国 陕西的小秦岭地区正好坐落在这个构造交汇复合部位。通过一般
陕西小秦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前言 小秦岭是我国几大金矿富含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已探明发现 的含金石英脉和含金构造蚀变带余条,大型金矿床个,个中型矿 床,个小型矿床,总储量在余吨。由于当前很多矿区都是超前开 发,很多已经探明的地表和浅部金矿都已经被严峻开发,导致整 体资源保有量不足。这就使得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连续后续资源 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1 地质背景 小秦岭金矿是位于我国华北地台南缘小秦岭隆起北部的太 华台拱区,其主要地层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建筑的深变 质岩,金的矿源层分布于背形核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 片麻岩层。区内构造主要有老鸦岔背形、五里村背形和七树坪向 形等,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矿产主要是以金矿为主,钥、铅、银、 铜、钨、硫矿为辅;目前各矿带的勘探深度一般为,北矿带勘探 标高,中矿带,南矿带。小秦岭金矿集中区构造及矿带分布图如 下; 2 小秦岭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2.1 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含金石英脉含于太华群断裂蚀变带中,典型矿脉代表有潼峪 矿田,文峪金矿田等等。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意义
区域治理调查与发现小秦岭金矿,其金矿床相对较小,地形和构造相对复杂。
虽然旗杆梁的金矿床范围相对较小,但成矿规律对当地有较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对这一地区的金矿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目的有两个:1。
为了推进这一地区的地质研究和地质调查,2寻找这一地区的其他金矿,我们继续研究和开发线索。
一、研究区的地质特征1.1研究区的地层特点从最早的泥盆纪开始,整个秦岭西部地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质沉积构造和沉积环境。
对于研究地区的主要地层特征分别为:包括四组中的两个折叠,两个折叠三组,其中,每组100个折叠组,三个堆叠的石炮组。
将主轴中心部分和两个端组从堆栈中拉出,主要分布在一周内。
它是火山碎屑岩。
其特点是灰黑或灰绿色的厚度在以上369m下两倍的四部分主要分布在背轴的核心,这是深灰色块状灰色灰岩和角、石灰石和厚度以上310m,用于岩石上两层,大多含有黄铁矿、毒砂矿化、硅化等部分,这是主要的含矿地层。
1.2构造特征对于研究地区的构造特点以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次之。
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的乐舟区。
由于该区地质构造应力所产生的叠加压力,使该区局部隆起。
核心部位和断层主要分布在该区,作为断裂压力的骨干,规模较大,断层角比较大。
裂缝的宽度约为5米,与硅化与金矿化蚀变越强。
研究区也有岩浆岩。
主要特征是顺层侵入辉绿岩,岩石的主要颜色为晶体,细介晶,深灰色黑色和灰色,常有绿色结构或混合绿色结构。
岩石的接触面与围岩的接触面相同。
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毒砂,这些改变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
1.3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区主要含矿带分布于围岩和围岩接触破碎带、辉绿岩破碎带,受断层控制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蚀变辉绿岩和凝灰岩。
区内金矿床成矿早期主要是中低温热液蚀变,与中矿化主要为毒砂、硅化、碳化,而后期成矿作用主要高岭土化。
在研究区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粉碎蚀刻凝灰岩、硅化角砾岩。
主要矿物有褐铁矿、黄铁矿、毒砂、高岭石。
在研究区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期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的早期和中期和后期阶段,其中石英和黄铁矿在早期阶段,主要阶段和石英和黄铁矿,毒砂在中间阶段的主要阶段。
小秦岭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研究
供有 意 义 和 价 值 的 参 考 文 献 。
色之处。 因 为 主 脉埋 藏 较 深 , 石英 脉 在 地 表 资来 源 具 有 可 依 附 的 条 件 。 无 法 崭露 头 角 , 只 有在 施 工 坑道 中 , 才 能 窥
水 流 的 风 化 侵蚀 , 一系列搬运挪动, 诞 见 其 隐 性 的脉 络 , 这 就 使 得 小 秦 岭 的 地 质 生 了 金矿 并 在 适 当 部 位 富 集 。 在 对 石 英 脉 地 质 特 增 的研 究 中 , 因穿 特 征 呈 现 出 自 己独 有 特 的 风 貌 。 因为构造环境 的渗透 , 使 得 岩 浆 热 液 脉 坑 道 和 顶 板 围 岩 的 界 线 平 整 清晰 。 小 秦 与变 质 岩 地 层 相 互 作 用 的 产 物 更 加 明 显 。 变质岩地 层间的相互作用 , 使 得 金 矿 有 了 岭 金 矿 的主 要 特 征 分 别 表 现 为 : 石英 脉 的 2 小秦岭金矿的成矿模 式
1 小秦岭金矿的地 出 平行之态 。
2. 1 小秦岭金 矿成因
诞生的土壤 。 地 壳 在 实施 一 系 列活 动过 程 中, 经过 冲 刷 , 搬运 , 沉 积等 活动 , 最 终形 成 了富 集 的 金矿 , 而 这 些富 集 的 金 矿 , 分布 并 不是 均衡 的 , 在 经 历 历史 的 变 迁 过程 中 , 经 过一 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 而 后 有 了 小 秦岭 的金 矿 含 金脉 。 对 其成 矿 模 式 的 研 究 , 主 要
这 一 重 要 黄 金 基地 的 开 采 和 治 理 都 显得 尤 主 脉 体 受 严 格 的褶 皱 构 造 控 制 , 其 形 体 间 的 和 谐 共 处 。 地 貌 特 征 是 小 秦 岭 金 矿 为重 要 。 下 面 论 述 小 秦岭 金 矿 的 地 质特 征 状 像 楔 子 , 这 一 特 征 是石 英脉 独 自所 有 的 这 一 分 布 区 内 外地 质作 用 的 产 物 , 地 貌 的 对 于 成 矿 的富 集 和 含 金 石 英 脉 的物 和成矿模式 , 以期 为 小 秦 岭 金矿 的开 采 , 提 个重要特征 , 是 区 别 于 其 他 含 金 脉 的特 变迁 ,
小秦岭金矿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小秦岭金矿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小秦岭金矿田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的秦岭山脉中段,属于八甲地区。
该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勘探和开发金多金属矿床的热点领域。
自开发以来,小秦岭金矿田已经发现了许多金矿矿床,其中很多含有稀土元素和其他有价值的金属。
本文将探讨小秦岭金矿田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它的稀土元素。
小秦岭金矿田的地质背景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秦岭北段的掆头组,其岩性主要为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
其中,变质岩包括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绿岩片岩和变质角岩等;沉积岩包括灰岩、砂岩和泥岩;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
这些岩石均为古老的构造形成时期的产物。
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复杂,有多种类型的变形和褶皱形成。
多条区域性断裂和岩脉系统贯穿于整个矿田,形成了有利的成矿条件。
同时,还有大量的洋岛玄武岩活动,经历了多个年代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
这些地质背景为小秦岭金矿田的成矿提供了机会。
小秦岭金矿田的矿化类型小秦岭金矿田以金、银、铜、铅、锌、钼等为主要金属矿化成分,矿化类型有多种。
其中以石英脉状金矿床最为发育,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同时,还有脉状、层状、接触带型、斑块状等类型的金矿床。
小秦岭金矿田的稀土元素特征近年来,小秦岭金矿田发现了多个含稀土元素的矿床。
这些矿床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一般较高,显示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具体来看,小秦岭金矿田中的稀土元素具有如下的特征:1.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小秦岭金矿田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轻稀土元素为主,包括镨、钕、钷、钐等元素。
其中,镨的含量最高,达到了375ppm。
2. 小秦岭金矿田中的稀土元素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在不同金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都不一样。
有些矿床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而有些矿床则较低。
3. 稀土元素和金、铜、银等金属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小秦岭金矿田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具体金属的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4. 小秦岭金矿田中的稀土元素也与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钼金矿床地质特征
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冯建之【摘要】大湖钼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田内一个新的矿床类型-金、钼共生矿床,矿床产于变质核杂岩内的脆韧性剪切带中.金、钼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金和钼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受同一韧脆性剪切系统控制,矿体均向NE侧伏,该韧脆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次构造活动及多次成矿作用特征.通过对硫、铅同位素、成矿流体、成矿物理化学、包裹体成分分析研究可知金矿属于岩浆期后中偏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金矿物质来源为太华群;钼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钼矿物质来源为地壳流体.%Dahu Mo-Au deposit is a new type of deposit in Xiaoqinling goldfield which is Au-Mo intergrowth deposit. It formed in the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 of metamorphism complex rock. Gold orebody mainly occurred in F5 while Mo orebody produced in F35 and F5. Gold and molybdenum orebodies occur in the different place of faulted structurebelt independently, and the content of Au and Mo presen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ut both are controlled by the same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stages tectonic movements and repeated mineralization. The orebodies of Au and Mo lateral trend towards northeast. The surrounding of the orebody exist linear alteration zone, and silicification, sericitization and pyritization connect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while silicification and potassic feldspathization connect with mo mineralization. The contents of constant elements, trace elements and rare-earth elements obtain obvious difference in altered rocks of varying degrees. According to S-Ph isotopes,mineralizing fluid, physical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components of enclosure, we can see that the gold mine of this area belonged to medium-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 after the magmatic stage, it formed in Yanshan epoch and the substance of gold mine originated from Taihua group while the mineralization period of Mo ore is Indo-Chinese epoch and Yanshan epoch, and the substance of Mo element came from the crust fluid.【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1(025)001【总页数】8页(P9-16)【关键词】大湖钼金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小秦岭【作者】冯建之【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河南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金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大型金矿床,2006~2009年通过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发现该矿床共生钼,初步评价钼矿可达中型规模,是小秦岭金矿田又一新的矿床类型——钼、金共生矿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分布于豫陕交界的河南省灵宝、陕西潼关一带。
东西长100公里以上,南北宽近50公里。
该区采金历史悠久,山上老窿密布,并有石刻为记。
如秦岭金矿金硐岔东蹄子沟石刻记载‘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本1541年,可见当时开采规模就已相当可观了。
小秦岭金矿属含金石英脉型,具有脉数多,规模大、易采、易选、易冶,交通方便等特点。
是我国的重要黄金基地之一。
目前小秦岭金矿田探明储量及产金量都保持良好势头。
1.1矿田区域地质1.1地层小秦岭金矿田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
为一套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的变质岩系据岩石类型组合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渙池组、闾家峪组、官音堂组和枪马组。
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⑴蒲峪组:底部出露不全,出露厚度大于心不甘375米,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
⑵焕池组:厚度约700米,以金云透辉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大理岩为主,并夹有少量黑云斜长片麻岩。
⑶闾家峪组:厚度大于1700米,以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局部见麻粒岩。
混合岩化较强,形成大量条痕状条带状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
⑷观音堂组:厚意600米,由含磁铁石英岩石英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等组成,偶有少量大理岩夹层。
⑸枪马峪组:顶部出露不全,厚度不大680米,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局部有麻粒岩。
各组地层中都有含金石英脉赋存,其中以闾家峪组为主,占用85%以上。
1 1.2 构造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格局由南北两侧区域性断裂及断裂所围限的小秦岭重褶皱所组成。
北界区域性断裂为太要断裂,出露长度75公里,断裂带宽数十至数百米不等,断面北倾,倾角60-70,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
破碎带内硅化绿泥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现象十分发育。
南界区域性断裂为小河断裂,长75公里,也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断裂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断裂南倾倾角50-60,断裂内绿帘石化与磁铁矿细脉等热液蚀变发育。
两侧断裂都具有发育时间长,多期活动的特点,小秦岭重褶邹包括3个期次的褶邹构造,其主褶邹在东段为背斜,通过豫陕交界附近的共轭区,在西段转化为扇形向斜。
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形迹主要受维向构造带的制约,另外还受到太行山新华夏系和祁吕贺山字构造前弧东翼的干扰,因而兼有北北东北北西和北东等方向的形迹。
这些构造控制了矿田糜棱岩带的分布,而糜棱岩带往往又成为含金石英脉的充填构造。
重褶邹主轴及其附近是含金石英脉特别集中的场合。
1.3岩浆岩矿田范围内岩浆岩活动频繁。
除太华群的原岩建造中有广泛的基性喷发外,后期的岩浆活动均以侵入作用为特征。
主要有嵩阳期贵家峪花岗岩,熊耳期伟晶花岗岩体群,晚晋期小河花岗岩,加里东期辉长辉绿岩脉,印支期正长斑岩脉和岩株,早燕山期辉绿岩脉,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
其中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是矿田内最大的侵入岩体,也是和含金石英脉有密切关系的侵入岩体。
2矿床特征2.1 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与类型矿田内有含金石英脉1000多条,豫陕约各占一半。
其中长度大于200米的占1/4,1000米以上的47条,其中34条分布在河南灵宝境内。
含金石英脉往往成群成带产出,并具平行分布等距分布的特点,其中能圈出矿体的称为矿脉,矿脉一般与区域构造线一致,以主褶邹背斜轴附近矿脉分布最为密集。
由于主褶邹背斜轴在河南境内,所以河南金矿脉的数量与储量较陕西多。
含金石英脉中硫化物种类分为黄铁矿型和多金属型含金石英脉两种类型。
黄铁矿型含金石英脉占总脉数的80%,多金属型含金石英脉主要发育于文峪金硐岔杨寨峪等主褶皱背斜中西段。
2.2 矿脉特征矿脉一般呈单脉产出,具有膨胀分枝复合现象。
矿体形态一般呈脉状透镜状长度一般为避免20-350米,最长可750米,垂深一般100-500米,矿体在矿脉中分段富集,相邻近的两个矿体往往呈左行侧现。
无论在走向倾向上矿体多位于矿脉产状变化处,分枝复合处,构造交叉处。
矿体一般顶部和底部品位较贫,中部和上部品位较富。
矿体厚度一般0。
3 -2米,最厚可达斡尔8米,厚度变化系数52%-83%,属中等变化类型,矿石品位一般5-19g/t,最高可达1000g/t,变化较大,相临两个样品品位相差较大,属不均匀极不均匀型。
从整体看,品位厚度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偶见负相关或不相关。
2.3 矿物成分矿脉矿物成分除自然金银金等金矿物外,主要为石英黄铁矿,次要为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等。
多金属型矿脉次要矿物还有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微量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锆石、黑钨矿、白钨矿、磁黄铁矿、黝铜矿、辉铜矿、碲铋矿等。
表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白铅矿等。
方铅矿在有的矿脉中构成主要矿物,如文峪金矿505脉可构成中型铅矿床。
以上矿物成分构成的重要含金矿物共有组合有自然金-石英-黄铁矿组合,自然金-石英-黄铁矿-方铅矿组合,自然金-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黄铁矿组合,自然金-和铁矿-石英组合,自然金-孔雀石-白铅矿-和铁矿-石英组合等。
这些矿物组合是寻找金矿体的直接标志。
2.4 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根拘矿物成分及其矿物共生组合可分为:黄铁矿型矿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矿化围岩型和氧化型4种。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和它形粒状结构充填结构交代结构似斑状结构揉邹结构乳滴状结构压碎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块状细脉状网状浸染状斑杂状角砾状晶洞状蜂窝状等构造。
除斑杂状构造在原声矿石中较发育外,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是黄铁矿型矿石的特征构造;网状构造晶洞构造是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的特征构造;浸染状构造是矿化围岩型矿石的特征构造;蜂窝状构造是氧化型矿石的特征构造。
2.5 矿石化学成分2.6 矿化期次热液期:热液期可分为4个矿化段。
⑴黄铁矿-石英阶段:该阶段以乳白色强油脂光泽石英构成含金石英脉构成含金石英脉主体。
有少量黄铁矿,粒度3-15毫米,呈立方体晶形星散状分布。
均一法测平均温度为265。
1度,爆裂法测定平均温度为303。
4度。
⑵石英-黄铁矿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之一,以大量0。
1-3毫米粒度的黄铁矿出现为特征。
生成温度用均一法测定为127-336度,平均温度209度。
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也为主要成矿阶段之一,生成多金属硫化物,且矿物结晶程度高。
该阶段均一法测定温度155度爆裂法测定平均温度为178度。
⑷碳酸盐-石英阶段:为热液期尾声,主要由石英铁白云石方解石组成。
爆裂法测定平均温度为155度。
2.7 金的赋存状态矿石中以裂隙金为主,占金总量的95%,包体金较少,不足5%。
2.8 围岩蚀变矿床围岩蚀变明显,但蚀变带较窄。
主要蚀变有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硅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以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绢云碳酸盐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3矿床成因分析3.1成矿时代对于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认识,成矿时代的确定尤为重要,如成矿时代早,则变质热掖矿床成因可能性大;成矿时代晚,则岩浆热掖成矿成因可能性大,本人经过研究,认为小秦岭金矿矿床成矿应为晚燕山期,其依据是:含金石英脉切穿了早燕山期的辉绿岩,又被同位素年龄为70的云煌岩穿插。
含金石英脉围绕晚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且矿脉分布在花岗掩体外2-7公里范围内。
含金石英脉成矿后没有经受较强的构造运动。
除被云煌岩穿插外,仅有戏码拉呀运动形成的平推断层使矿体小距离位移。
陕西境内不少北东向矿脉赋存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断裂中,而该构造在印支期后。
3.2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D&值为-33.8%-52.9%,平均-52.96%,表明主要为岩浆水,部分为雨水。
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接近于海水碳酸盐型下限和深源岩浆碳酸盐的上限。
硫同位素组成:均接近陨石硫的特征。
且变化范围小,均一程度高,成矿环境稳定,表明小秦岭金矿床硫源主要来自岩浆作用,而同时又具有地层硫的特征。
3.3包裹体成分不同矿化阶段包裹体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矿化过程中热液成分接近,组分的种类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形成金矿的成矿溶液具有同源型特点,矿脉石英中包裹体CO2/HO2值平均为0。
172,具岩浆热液特征。
3.4矿物中微量元素特征矿物中微量元素特征主要反映了岩浆成因特点。
3.5 金的物质来源及其聚集小秦岭金矿田经历多期岩浆活动,重熔酸性岩浆的侵入可使被熔围岩中的金在岩浆结晶分异和气液分异作用下,在岩体中心和顶部出现金的相对富集;另一方面,岩浆侵入活动可引起围岩发生热液变质作用使岩浆岩周围及其内外接触带局部范围内出现金极其它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
太华群中金经过多期规模较小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但都没有形成金矿。
晚燕山期大规模的富钙富钠岩浆热液活动,在较高温度压力的作用下,对金的聚集和矿掖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秦岭金矿为晚燕山期生成的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项目管理在深部接替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通过项目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目标控制管理等方面有益尝试与创新探获矿量提高效益。
1项目组织管理1.1项目组织机构为最大限度发挥矿山各智能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势,根据矿山的管理制度,采用矩式组织结构进行项目组织的管理。
矩阵结构是在同一组织机构中把按智能划分部门和按项目划分部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项目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既发挥了职能式项目结构的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者的缺陷,既能有效的实现项目目标,又能有效利用矿山现有资源,作为技术人员大本营的部门生产技术科(包括采矿地质测量),具有充足的技术力量支持并配合项目的专门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使得此项目能够有序协调开展。
1.2项目实施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组织最高管理者根据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需要,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的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
在目标的管理实施过程中,对短期生产目标或临时安排的生产任务进行有效跟踪监督管理,适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将对最终目标的实现起到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
1.3危机管理中的“6c”理念的实际应用⑴全面化⑵价值观的一致性⑶关联化⑷集权化⑸互通化⑹创新化专门成立了工程管理部,与公司现场工作组一起负责工程现场管理协调及预算结算工作。
危机处理根治于企业文化中,各个部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不同危机由不同部门来负责,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在公司领导下不断创新。
2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管理2.1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组织控制与协调的依据。
为了对矿山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必须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自前对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成功实施的措施,以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主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