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安徽省外贸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外贸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外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外贸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创汇和经济发展。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指标,对安徽省外贸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标签: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对策安徽作为欠發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出口逐渐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与一些外贸强省相比,安徽省外贸出口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因此,应努力提升安徽省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现状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
下面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指标对安徽省近年来外贸竞争力的变化作一分析。
1.贸易竞争指数又称TC指数, 它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或特定产品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强弱。
其值在-1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产品或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若其值为负,则表示该产品为净进口。
其公式为:贸易竞争指数=(X-M)/(X+M),其中,X表示产品的出口额,M表示产品的进口额。
2001年至2005年间,安徽省出口商品中,有四大类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医药品、塑料制品等)、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服装及其衣着附件、鞋靴、光学物品等)。
其中,杂项制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强,2002年TC指数达到了0.88;食品及活动物曾是安徽省的出口强项,但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TC指数由2001年的0.81下降为2005年的0.52。
蚌埠市(全市)利用外资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蚌埠市(全市)利用外资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针对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 (1)第二节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现状统计 (3)三、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比重统计 (3)四、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同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现状统计 (7)二、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现状统计分析 (7)三、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统计分析 (7)四、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蚌埠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同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现状统计表 (7)表12: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统计表 (7)表13: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蚌埠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全国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蚌埠市利用外资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振兴蚌埠经济的想法及策略
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吸引优质资源 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 系的质量和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监管 ,严格落实环保法规和标准。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循环生产模式,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减少排 放。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优化投资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吸引力 。
拓展招商渠道
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招商活动,如举办招商推介会、参加国际会展 等。
强化项目对接
积极寻找与蚌埠产业契合的投资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交流。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蚌埠与周边地区和 外界的交通通达性。
社会稳定问题
蚌埠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 要关注民生问题,加强社 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工作。
02
振兴蚌埠经济的想法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蚌埠市应加强科技 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投入,鼓励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聚集,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 、金融支持等方面,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优化产业结构
蚌埠市应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 升级,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 能源、生物医药等,提高产业 层次和竞争力。
加强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整合, 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优 势产业。
人才流失问题
蚌埠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 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加强人 才引进和培养。
浅谈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
浅谈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作者:吴雅静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年第05期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带动内陆以及“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开始逐渐展现出区域优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1977年,安徽省的外贸进出口3350000美元,2014年底,安徽省进出口总值为49270000000美元。
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其机电产品比重,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也在渐渐增长。
但在我国,安徽省外贸出口占GDP的比重和人均水平显著降低,在外贸领域,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经济发展到21世纪,安徽省的对外贸易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商品外贸进出口增长迅速,并快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对外贸易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
不过,面临日趋严峻的国际贸易局势,安徽省要坚持对外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把握住产业优化升级的契机,达成本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安徽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一)安徽省对外贸易总体结构分析虽然安徽省是中国东部一个内陆省,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
到2013年,安徽省的进口和国内货物出口值排名14,达4563000万美元(28336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出口17553000万元人民币,进口达10783000万元人民币,相比全国进出口增长率上升31.3%,高于8.6%的平均增长率。
在近些年,安徽省致力于促进进出口结构优化,积极推进电子科技和高新技术等发展前景达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增强了本省竞争力。
进出口总额的不断创造新高,一方面表明了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折射出再创新经济增长点的困难。
(二)安徽省出口商品的外贸主体结构分析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外贸主体地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中占比重相应提高,对外贸易过程中产生的依赖性也降低。
但其主体结构仍然不完善。
其中国有企业占极大的比重,在2013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达74797000万美元,民营企业进出口达13900000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达192000000万美元。
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
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摘要:港口是所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蚌埠港依托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日益加强,被列为全省四大枢纽港之一。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布局的改变,蚌埠港特别是蚌埠市港区不仅装卸机械老化、效率低下,而且作业易受水位影响,年吞吐量仅有几十万吨,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的发展形势对蚌埠港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蚌埠港需求预测规划分析0引言完善的港口交通条件,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参与竞争的需要(1)。
为强化蚌埠港在沿淮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蚌埠港在沿淮地区港口群中的功能定位,有效地开发利用蚌埠港各港区岸线,保证港口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蚌埠港口概述蚌埠位于淮河中下游,面向长三角,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经济命脉,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1.1蚌埠港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蚌埠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港口基础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万吨。
主要项目有:蚌埠新港一期工程;浍河徐从亮码头;蚌埠港液货运输专用码头。
1.2蚌埠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蚌埠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各方面: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蚌埠港基础实施建设比较落后,其主要表现为:泊位等级和专业化程度偏低;港口布局不完善;港区堆场面积严重不足;港口功能及配套不够。
2、港口发展模式不清晰目前蚌埠市政府、航运企业缺乏对蚌埠港现状、将来发展的定位、功能的规划,各类港区混杂分布、港口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蚌埠港吞吐量水平预测港口是其腹地货物进出口的水、陆换装交汇点,港口的经营规模、经营成果,都与吞吐量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蚌埠外贸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 对策
科目: 国际贸易教程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 新形势下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发展的 对策
一、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挑 战也日益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大 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市对外贸易面临的 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 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 方式亟待转变。
(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 展方式 • 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首先需要调整对外 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随着国际经济形势、 我国产业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以及 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味地追求比较优 势将不利于我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并会使 我国产业结构固化在中低端水平。应尽快 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蚌埠 市市情的对外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借鉴竞 争优势理论,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政策促 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
(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市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 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我市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预计今 后一段时期,我市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二)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 弱我市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且 外出务工人员多,外来劳动力少。劳动力作为支撑我市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 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今年以来,我市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缺 口问题,工资上涨压力依然存在。而我市周边城市,如合肥、劳动力成本优势正进一步 显现。这些现象表明,我市对外贸易难以继续依靠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发展。(三)出 口产品仍处价值链低端在国际国内分工价值链中,我市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 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 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地区手中。具 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多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虽 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 难以长期持续。(四)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警示我市必须 尽快提高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部分外贸企业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偏低,在国际 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出口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情况下,一些出口行业订单下降, 利润增长趋缓,亏损压力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由于产 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当前,加工贸易企业的 综合成本大幅上升致使企业利润被压缩,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 行业及加工贸易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企业倒闭、出口放缓,对社会就业和稳定会形 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把握各种宏观调控政策中应兼顾外贸企业的承受力。(五) 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市实施以鼓励出口为导向的对外贸 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特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市经济 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也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这些不平衡 现象客观上要求我市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蚌埠市口岸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战略背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我国外交环境中的多边双轨机制,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方更是再一次强调了“一带一路”战略创新对于亚洲合作政策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强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的互联互通,使合作更加便利,促进沿线四十多个国家生产要素和产品更加自由地流通,资源更高效率的配置,打造命运共同体。
二、蚌埠市口岸经济发展近况1.蚌埠市的自然条件蚌埠市位于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中部被淮河贯穿,兼具“火车拉来的城市”和“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美称,并且空间形式带有一河两岸的特征。
区位优势对于蚌埠市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蚌埠市承东接西,南联北进,作为沿海的内陆和内陆的前沿,处于沿海向内陆辐射的过渡地带,在我国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下,肩负着承接浦东开放发展辐射,提高全省经济实力,带动皖北经济发展,促进淮河经济圈繁荣甚至中西部战略崛起的重大使命。
蚌埠市“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对于自身及周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口岸”的定义已经由单纯的经贸往来的商埠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移民交汇的港口。
因而,“抓住机遇”不仅仅是要提高经济总量,更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中体现蚌埠的特色。
2.“1+2+3”促进保税中心发展“1+2+3”围绕的是“一个中心,两个政策和三个平台”。
即打造淮北及沿淮对外开放区域中心,促进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与上海,宁波,南京等沿海港口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接,充分发挥好蚌埠国际集装箱码头和铁路无水港的作用,做到区港联动。
“搭建三个平台”构建的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进口商品展示中心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省政府已同意并向国检总局申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设定,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有21家蚌埠及周边城市的企业在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办理业务,出口货物主要包括汽车配件、化工产品及家具;进口货物主要包括精品牛肉、高档牛皮、精密仪器、锆矿砂和葡萄酒等。
蚌埠市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B蚌埠市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地方也纷纷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质的目标。
蚌埠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地级市之一,自然也会面临着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向蚌埠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1.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
2. 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提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3. 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更加开放、透明、便利的市场机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 推进农村振兴: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 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工业生产绿色化、资源利用率提高,推广清洁能源,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励各级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四、提升人民裙众生活水平1. 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鼓励创业就业,减少城乡劳动力闲置。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裙众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五、深化改革开放1. 推动“放管服”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减少审批环节,减轻企业负担,释放市场活力。
2.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促进与国际接轨。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政府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健全廉政建设机制,建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振兴蚌埠经济的想法及策略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蚌埠市科技投入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制约了产业升级和产品竞争力提升。
缺乏高素质人才
蚌埠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储 备。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优秀人才难以吸引和留住,制约了经济 发展。
重点领域
新兴产业:蚌埠市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 业。
现代服务业:蚌埠市将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推动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蚌埠市将积极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现代农业:蚌埠市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蚌埠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转化难度大
蚌埠市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相对较少,技术转化能力较弱,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环境质量持续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蚌埠市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加大,环境污染问 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 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同时推 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加农 民的收益来源。
04
实施上述措施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蚌埠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 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政策落实效果可能不尽如人 意。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蚌埠外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蚌埠外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蚌埠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外贸城市之一。
近年来,蚌埠市的外贸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蚌埠市外贸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
外贸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组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其次,培育外贸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同样如此。
蚌埠市应鼓励外贸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创新合作,以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
第三,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依靠。
蚌埠市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加强市场推广,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先进工具,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机会。
第四,优化外贸环境和服务。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来蚌埠投资和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外贸环境和提供优质的外贸服务。
这包括简化外贸手续和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壁垒,以及加强对外贸企业的培训和支持等方面。
只有提供良好的外贸环境和便捷的外贸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来蚌埠发展。
第五,加强合作与交流。
蚌埠市应该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贸易合作和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关系。
通过参加展览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寻找合作伙伴和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同时,要加强对外贸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蚌埠市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宣传力度,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解决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蚌埠运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蚌埠运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蚌埠运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蚌埠运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批发业-其他批发业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PPT文档资料
二、推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商务部有关政策 商务部制定了商务领域的“十一五”规划——《商 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我 国商务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商务领域的六大发展目标, 其中四大发展目标涉及对外贸易: 一是外贸增长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二是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发展。 三是外商投资效益明显提高。 四是“走出去”战略实现重大发展。
四、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机遇
(一)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6.贸易摩擦日趋增多 7.人民币加快升值 8.政策调整压力 9.国内价格持续上涨 10.横向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四、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机遇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 1.世界经济和贸易持续增长 2.国际产业资本转移 3.国内经济持续增长 4.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5.中部崛起战略实施 6.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7.服务外包兴起
(二)利用外资 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增长1.2 倍。 到2019年底,来皖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 企业增加到40家。
一、2019年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三)对外经济合作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 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4%; 完成营业额7.2亿美元,增长69.6%; 当年外派劳务人员8861人,增长9%。年 末在外劳务16011人,增长 12.8%。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2个,中方协议投 资6926万美元。
五、安徽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外资质 量 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上较大跨越,质量上 明显提升。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 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对 外资技术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 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的积极作用。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袁面向长三角袁背靠中西部袁经济腹地十分宽 广遥 铁路方面袁蚌埠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袁 拥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遥 水路方 面袁 蚌埠港是全国 28 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袁 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 吨袁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遥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尧上海尧浙江尧江西等 省市袁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遥 2.1.2 自然资源丰富
蚌埠周边境内地区物产丰富遥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尧生物资源尧矿产 资源及旅游资源遥 矿产有金尧铁尧钛尧花岗岩尧大理石尧石英石等袁最近在 怀远和曹老集都发现煤矿和磁铁矿袁已经招标进行一定的开采遥 2.1.3 开放化程度高袁配套设施完善
蚌埠是国家甲级开放城市袁口岸尧海关尧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齐 全遥 现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400 多家袁并已与 120 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了经贸关系遥 蚌埠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袁盛产粮尧油尧蔬菜尧肉类和 水产品等遥 2.1.4 工业基础雄厚
1 蚌埠市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表 1 蚌埠市 2009要 要要2012 年进出口额 单位院万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差额 增长比例
. All2009Righ3t84s70 Rese50r85ved.33385
28300
-2.43%
2010
54350
7614
46736
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袁经过多年培育袁在装备制 造及汽车零部件尧光伏尧生物质尧精细化工尧电子信息尧新材料和新能 源尧纺织服装尧现代农业尧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袁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遥 拥 有上市公司 5 家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家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9 家袁 培育的柠檬酸尧燃料乙醇尧乳酸尧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尧滤清器尧天然气 压缩机尧消防车尧起重机尧太阳能电池及设备尧导电膜玻璃等 30 多个龙 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遥 2.2 蚌埠市对外贸易劣势分析 2.2.1 出口产品主要以化工品为主袁能源资源消耗大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园园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24(43)7
【摘要】文章从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和对外贸易伙伴的地区分布四个方面来分析安徽省对对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对安徽省与中部六省从贸易规模、结构、方式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利用外资水平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均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存在正的影响。
最后,根据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6页(P50-55)
【作者】王园园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8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安徽省农户种植茶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372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5.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验证
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验证为检验安徽省对外贸易可能通过何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本文选取政府政策、技术外溢和区域内资源配置三个途径,实证分析了1985-2006年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中经由政府政策途径的作用最为明显。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偏最小二乘回归安徽省1985-2006年间,实际人均GDP由1985年的845.31元上升到2006年的5405.01元,这22年间增长了5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9.24%,而同期内,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10.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62.59亿元,增长超过50倍,年均增长率达20.63%。
无论从绝对增长倍数还是相对增长率,对外贸易增长的速度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这表明从“七五”到“十五”期间,安徽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是,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安徽省经济系统中的政府政策、技术外溢和区域内资源配置作为系统中介或途径,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回归并运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样本与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的样本期为1985-2006年。
分析中使用的变量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分别以安徽进口依存度(DI)、出口依存度(DE)、出口额(E)、进口额(I)代表;政府政策以政府公债负担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和M2占GDP 比重三者的算术平均(GP)为中间变量;技术外溢以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ME)、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中间变量;资源配置以安徽省政府开支占GDP 比重(GC)、市场化进程(MP)、省内投资(IR)为中间变量;经济增长采用安徽省人均真实生产总值(AGDP);其他影响变量选取了价格扭曲(PD)、平均人口规模(LP)和代表人力资本的中学升学率(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作者:胡杨林啸王路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2期【摘要】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受挫严重,但“十二五”规划给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对各省市的外贸都有着不小的推动。
而蚌埠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宽广,研究蚌埠市的对外贸易具有代表意义和借鉴作用。
因此本课题以蚌埠市对外贸易为例研究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蚌埠市对外贸易的现状做出分析,且对蚌埠市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蚌埠;发展战略2013年安徽省外贸取得新的突破,其稳增长、调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进出口更加趋于平衡;国际收支更加健康;加工贸易比重提高,对外贸易结构更加稳固。
2013年,安徽省进出口货物总值2833.6亿元人民币(折合456.3亿美元),居全国第14位,增长16.2%。
其中,出口1755.3亿元人民币,增长5.6%;进口1078.3亿元人民币,增长38.6%。
进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6个、31.3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去年初省政府进出口增长15%的目标任务。
同时贸易顺差108.8亿美元,较上年减少33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3.8%。
加工贸易进出口89.5亿美元,增长42.3%,占全省外贸总值19.6%,较2013年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3年,蚌埠市进出口总额15.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9%。
其中,出口11.50亿美元,增长24.2%;进口4.30亿美元,增长103.2%。
全年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0.13亿美元,增长25.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68亿美元,增长32.2%。
实际到位内资559.35亿元,增长28.5%,其中省外资金490.38亿元,增长35.4%。
1 蚌埠市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表1 蚌埠市2009——2012年进出口额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2013年蚌埠统计年鉴.1.1 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增速明显2012年蚌埠市实现进出口12.28亿美元,比上年净增4.58亿美元,同比增长62.52%,增速居全省第5位,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38.6%。
2009年至2012年,蚌埠市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了5亿大关、10亿大关和12亿大关。
同时,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速高达33.63%,高于全国和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位于安徽省前列。
1.2 重点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2012年丰原生化、泰格生物两家企业12月出口增幅均在100%以上,拉动当月蚌埠市进出口增长31个百分点。
全市进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已达13家,累计实现进出口39560万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市同期进出口比重达到72.79%,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33.9个百分点。
生产企业、专业外贸公司分别实现进出口3.98亿美元、2.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98%、138.29%。
1.3 高新、机电产品占据全市出口产品主流,增势强劲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3.12亿美元,占全市同期出口总额的31.18%,同比增长134.42%,增势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7亿美元,占全市同期出口总额的21.67%。
纺织服装出口6106万美元,同比增长149.06%;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1498万美元,同比增长42.69%。
高新产品出口品种95个,机电产品出口品种246个,增加47个。
柠檬酸系列产品、VC原料药、扑热息痛、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以及新能源类和环保类产品的出口均保持较好增幅。
1.4 传统出口市场占比高,新兴市场增速快2012年,蚌埠市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
其中,对东盟市场出口15918万美元,同比增长168.39%;对非洲市场出口10128万美元,同比增长96.16%;对拉丁美洲市场出口9873万美元,同比增长119.17%。
2012年,蚌埠市对上述三个新兴市场累计出口额占对全部169个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35.86%,比去年同期提高10.79个百分点。
1.5 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进出口一枝独秀,出口载体支撑作用增强2012年,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累计实现进出口33762万美元,同比增长39.43%,占全市同期进出口总额的62.12%。
昊方、金威两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的进出口额达2892万美元,同比增长63.57%。
以上三个基地(企业)实现的进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67.44%。
1.6 进出口孵化成效明显,新孵化企业对全市进出口的贡献加大2012年,蚌埠市新增进出口经营权备案企业127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68家,累计孵化推动49家新获权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累计进出口1.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全市同期进出口总额的占比接近两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42个百分点。
全市外贸队伍进一步壮大。
2 蚌埠市对外贸易优劣势分析2.1 蚌埠市对外贸易优势分析2.1.1 地理位置优越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西部,经济腹地十分宽广。
铁路方面,蚌埠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拥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
水路方面,蚌埠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2.1.2 自然资源丰富蚌埠周边境内地区物产丰富。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
矿产有金、铁、钛、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最近在怀远和曹老集都发现煤矿和磁铁矿,已经招标进行一定的开采。
2.1.3 开放化程度高,配套设施完善蚌埠是国家甲级开放城市,口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齐全。
现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并已与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蚌埠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
2.1.4 工业基础雄厚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在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光伏、生物质、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拥有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培育的柠檬酸、燃料乙醇、乳酸、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天然气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太阳能电池及设备、导电膜玻璃等30多个龙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
2.2 蚌埠市对外贸易劣势分析2.2.1 出口产品主要以化工品为主,能源资源消耗大由于蚌埠市传统工业的基础牢固,目前出口化工品主要如“柠檬酸”,其代表企业有丰原生化、八一化工等。
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特别向化工一类产品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蚌埠市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蚌埠市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
2.2.2 县域外贸发展不均衡,总体规模偏小以2009年为例,怀远县累计实现进出口558万美元,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8家;五河县累计实现进出口184万美元,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固镇县累计实现进出口250万美元,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
三县总进出口额不足1000万美元且县域外贸发展的不均衡,这会制约蚌埠市的对外贸易发展。
2.2.3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蚌埠市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且外出务工人员多,外来劳动力少。
劳动力作为支撑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近年以来,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缺口问题,工资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2.2.4 出口产品仍处价值链低端在国际国内分工价值链中,蚌埠市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较少。
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地区手中。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
总体上讲,蚌埠市的对外贸易发展主要依靠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蚌埠市的开放化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也对外贸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这些优势也成为制约蚌埠外贸发展的劣势。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丰富让蚌埠市工业依赖于原材料,对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这要求蚌埠市进行能源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出口产品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这要求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创新。
3 优化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对策3.1 产业结构布局与能源调整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能源消耗。
对老工业企业,推进生产方式的优化。
引进新的科学技术,规范生产流程各个环节。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加强政府监管,特别是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政府应起到领航人的作用,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
引领这些企业不断向低污染、零排放、低耗能的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
产业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蚌埠市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快产业升级和国内产业布局调整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出路。
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蚌埠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展政策及支持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鼓励政策,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的转移和重新布局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3.2 对外贸易发展协作机制调整战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我国产业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味地追求比较优势将不利于蚌埠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并会使我国产业结构固化在中低端水平。
应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蚌埠市市情的对外贸易理论体系。
可以借鉴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健全外贸协作机制,加强市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涉外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和口岸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实时共享平台,对全局性的重大外贸便利化问题进行调研,统筹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外贸进出口增长。
一方面,不断扩大进口规模,把蚌埠市更多资源性产品进口列入国家进口贴息产品范围。
鼓励企业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鼓励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农产品、矿产品、油品等进口规模,实现大宗商品进口常态化。
积极向上级争取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出口结构。
另一方面,加快出口载体建设,发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等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类外贸企业开展出口产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数据库查询等提供优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