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识别元素,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难点: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九年级化学教材、元素周期表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和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老师向学生解释元素的概念,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同步练习(20分钟)•老师给学生发放练习册,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和名称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书写的同时,教师辅助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应用(2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找出几个元素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进行报告。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10分钟)•老师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并与学生共同检查、订正练习题的答案。

•老师提问学生几个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识别元素-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2. 学习新知- 解释元素的概念- 展示元素周期表结构- 介绍元素的性质3. 同步练习- 发放练习册-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4. 拓展应用- 小组活动,找出元素的特点和应用领域5. 总结提升- 知识总结和归纳- 检查练习题答案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初中化学_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一些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0多种元素符号。

3、纯净物的分类教学准备:系列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展示课题:【生活启示】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教师导语】生活中我们使用过“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氟”“碘”“钙”分别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课题】元素(评析):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要注重化学联系生活,积极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运用化学的观点认识。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解元素的概念:【问题探究】那么什么叫做元素?【学生演板】要求书写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O2、CO2、H2O、H2O2等。

【共同分析】四种物质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虽然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从上次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中知道: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于是将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1】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学生2】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定义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题讲解】氧元素和氢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B )A、中子数B、质子数C、相对分子质量D、核外电子数【师生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因此选择(B)。

【引导讨论】下述化学反应:2H2O==2H2↑+O2↑,S+O2===SO2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1】分子种类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元素教案初中化学

元素教案初中化学

元素教案初中化学
目标:了解元素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元素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难点:元素在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周期表,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元素?元素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
1. 告诉学生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的种类很多,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

2. 介绍元素的分类方法: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按原子序数可以在周期表中找到元素的位置。

三、练习
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元素的图片,让他们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2. 让学生查找一些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并做简单的报告。

四、总结
1. 综合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元素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2. 强调元素在化学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认识到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五、作业
1. 要求学生继续学习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认真完成作业。

2. 提醒学生观察身边的物质,了解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拓展知识面。

2.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反馈:
1. 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及时纠正错误认识。

以上是元素教学的一个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5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

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篇一:元素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元素》第二课时说课一教材内容分析:元素这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础。

本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元素符号和对元素周期表的简单认识,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重点。

它又包括三个部分,即元素符号的概念,读写,含义。

其中元素符号的读写和它的含义,要通过反复练习,学会其正确运用。

元素周期表也是学习化学的工具,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了解。

元素符号大部分不谐音,记忆有一定困难;将元素符号读成英文字母音,元素符号的书写也不规范是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应注意纠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篇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在本节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

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本节用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性质递变,引入元素周期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四、学情分析:元素周期律的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理论内容,但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可以从资料进行分析而得出的,所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去动手实验获取证据,让学生去分析图表、资料获取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学设计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里的物质、食物、水、空气等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元素,元素又如何分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一、认识元素,理解涵义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两组原子,并询问学生每组原子的质子数是否相同,引出元素的定义。

然后让学生观看表格,并思考如何区分不同元素。

最后讨论元素的特点和与原子的区别。

二、元素的存在和分类教师让学生查看元素周期表,找到元素的分类,并尝试列举一些学过的元素。

同时,让学生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理解元素的定义和区分不同元素。

改写后的文章:九年级化学学科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我们研究了有关三元素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体里的物质、食物、水、空气等都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介绍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接着,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两组原子,并询问学生每组原子的质子数是否相同,引出元素的定义。

学生观看表格,并思考如何区分不同元素。

最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元素的特点和与原子的区别。

在元素的存在和分类环节,教师让学生查看元素周期表,找到元素的分类,并尝试列举一些学过的元素。

同时,教师让学生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本节课的重点是元素的概念和分类,难点是理解元素的定义和区分不同元素。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元素的分类、存在形式和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首先,元素可以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化学书中最后一页所示的分类方式。

我们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惰性气体等。

其次,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地壳中、生物体中和空气中等。

例如在地壳中,各元素按照质量计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人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

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 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二、学情分析山区农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初中化学鲁教2024课标版九年级上册《元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鲁教2024课标版九年级上册《元素》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了解元素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点
-元素的定义与分类:使学生明确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不同元素的分类方法。
-举例:区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另外,我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不够充分,有些小组讨论成果显得较为表面。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对实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我也发现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强调实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鲁教2024课标版九年级上册《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元素》教学设计,依据初中化学鲁教2024课标版九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章节内容: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元素》。
2.教学内容:
(1)元素的定义与分类;
(2)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记忆;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4)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元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元素》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元素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理解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元素。但在记忆元素符号和周期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采取更多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能够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科学思维: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科学探究: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元素》章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仅衔接了前面的原子结构知识,也为后续学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丰富的实例展示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引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的性质,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进入《元素》章节学习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概念,对化学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元素作为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或学习方法不当,难以将元素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基石——元素。

元素,这个听起来既神秘又基础的词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构成了万物的基础。

想象一下,从浩瀚的宇宙星辰到微小的生命细胞,从坚硬的金属到柔软的织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它们有哪些特性?又是如何被发现和分类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元素的神秘面纱吧!一、引入新课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化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材,涵盖了九年级的化学知识内容。

本节课为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的命名方式。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命名元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能力与技能: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元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元素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元素是什么。

2. 学习元素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3. 元素的命名方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解释元素名称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元素的命名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来运用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延伸•提供一些拓展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元素。

6. 总结与展示•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归纳元素的命名方式。

•展示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的成果。

五、教学资源•《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卷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举手等。

2.收集学生在练习中的答案,评估他们对元素的命名方式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命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元素的命名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例、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设计1.课题:元素2.教学目标:理解元素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元素周期律的主要规律。

4.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适用性和特殊情况。

5.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

6.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形式,引出元素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2)概念讲解:讲解元素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引出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3)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周期律的主要规律及其适用性。

(4)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和特殊情况,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5)拓展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一些应用,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

7.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二、说课稿模板1.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初中化学的课程——元素。

化学的基础是元素,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元素。

如何理解元素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如何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特点和适用性,这些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详细讲解本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元素的定义及分类方法;3.教学重难点(一)引入(2)提问:元素的定义是什么?元素有哪些分类方法?(3)引导思考:人类是否可以制造元素?(二)概念讲解(2)提问:元素是如何组成元素周期表的?(3)引导思考:元素周期表的哪些特点?为什么有元素周期律?(三)课堂探究(三)归纳总结(四)拓展应用(2)提问:元素在哪些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应该如何保护我们周围的元素?5.教学评价6.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对元素相关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元素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2.掌握元素的分类方式;3.了解元素的性质及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式;难点:元素的性质及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实验器材:若干种元素及其化合物;3.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元素?元素在周期表中是如何排列的?二、讲解元素的基本概念(15分钟)1.介绍元素的定义: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讲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3.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如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等。

三、讲解元素的分类方式(20分钟)1.介绍元素的分类方式: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2.分别介绍各类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准确区分;3.通过实验展示不同元素的性质,比如金属元素的导电性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易燃性等。

四、讲解元素的性质及周期表的结构(25分钟)1.介绍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反应性等;2.通过展示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及周期性性质;3.强调元素周期性表中的横向周期性和纵向周期性,让学生掌握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

五、小组讨论及总结(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所学内容,并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问题;2.老师引导讨论,澄清学生对元素的概念丶分类和性质的理解;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元素进行研究,要求写出该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并做一个简单的展示。

七、课堂反思(5分钟)评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改进。

教学资源:1.《化学科学》九年级教材;2.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和资料;3.实验器材和化学品;4.课堂PPT课件。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元素(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的含义,能从宏观、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正确描述;2、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包括宏观,微观),能正确书写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识记常见的元素符号;3、了解常见的元素含量分布,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教学难点: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视频】黄金搭档之小孩送礼篇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过“加钙牛奶”“加碘食盐”“富晒大米”以及广告中经常出现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含铁酱油”等等,这些物质中的“钙”“碘”“硒”“铁”“锌”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些指的都是元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元素有关的内容。

二、新知讲授【思考】在上节课我们提到: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用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明确是碳12原子作为标准呢?【讲解】碳12指的是有6个质子和6个中了构成原子核的碳原子,除了这种碳原子外,还存在着6个质子与7个中子或8个中子构成的碳原子。

这三种碳原子中子数不相同,质量还会相等吗?它们虽然中子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质子数都为6,化学上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多媒体】不仅是碳原子,其它的原子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师生总结】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

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思考】元素的种类与核外电子数是否有关?【讲解】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仅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师生总结】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3章第3节,主要讲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以及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涉及的重点是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难点是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包括元素符号、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能够正确地给定元素写出其符号;–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包括周期、族和周期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运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2.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化学元素的内容,试探学生对元素的理解。

2. 学习新课步骤一:元素的概念和性质1.通过展示元素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元素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元素的基本性质,如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步骤二: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1.讲解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包括元素名称的缩写和拉丁文名称的转换规则。

2.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方法。

步骤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包括周期、族、主族和副族的概念。

2.通过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布局。

初中化学 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  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1.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元素周期表挂图、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2.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物质,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引入元素的概念。

3. 讲授新课:一、元素(板书)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4. 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如铁、氢、氧等。

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具有独特的核电荷数。

掌握元素的概念和符号的书写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第二课时:1. 复习提问:(1)元素的概念是什么?(2)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2. 讲授新课:二、元素符号(板书)讲解: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简写,通常用元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

如:碳元素符号为C,氧元素符号为O。

3. 课堂互动:让学生练习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如铁、氢、氧等。

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4. 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学会在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位置。

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信息,如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性质等。

初中化学上册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3. 能够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2. 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3. 元素的分类。

三、教学内容1. 元素的概念和定义;2. 元素的性质;3. 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4. 元素的分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是什么,引出元素的概念;2. 讲解元素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3. 讲解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表示元素及其质量;4.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各类元素的共同特点;5.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分类进行讨论和补充,加深对元素分类的理解;6.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元素的相关概念和分类;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展示1. 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的结构和性质;2. 利用实验展示元素的某些性质,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3. 利用互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教学中进行随堂测评,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2. 设计作业,巩固学生对元素的理解和分类能力;3. 不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元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2. 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进行下节课教学设计;3.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的观点,掌握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干系,能够列举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素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元素的观点,掌握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干系。

2. 教学难点: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记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元素周期表卡片、常见元素的实物图片(如铁、铜、氢气等)。

2.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包含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

3. 准备学生用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元素周期表卡片,便于记忆和练习。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元素的相关知识,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列举几种常见元素名称。

2. 展示元素周期表,请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3. 引出课题:元素(二)新课教学1. 介绍元素定义,了解元素种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介绍氧、氢、碳、氮、钙等常见元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存在形式和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元素定义。

2. 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读法。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元素符号,并讲解其书写规则和读法。

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读法。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

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等观点,并诠释周期表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4. 介绍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氧、氢、碳、氮、钙等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5. 教室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元素性质和物质性质之间干系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元素,元素是一种由原子组成的纯净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一些深入探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元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化合价、化合能、反应性等)。

比如,氧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而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定,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

二、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金属元素是一类在化合物中往往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在工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铝元素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铁元素可以用于制造钢铁、铸件等物品。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是指化合物中通常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活泼,并且不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质。

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

非金属元素在生活、工业、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氮元素可以用于制造肥料、氧气可以用于医疗领域。

四、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是一类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元素,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比较特殊。

比如,硅元素既可以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可形成硅酸盐),又可以表现出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导热等)。

半金属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用语和概念,能够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元素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学生对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元素周期表的使用尚不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练习和指导。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自然的联系,但对元素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元素知识的能力。
2.利用元素周期表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元素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与元素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学生对元素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举例说明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观察元素符号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
2.对于难点内容,设计梯度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入手,分析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变化,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元素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教案:化学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的分类。

2.掌握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的定义和使用。

3.能够通过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判断元素的特征。

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和特征。

2.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的定义和使用。

教学难点:1.掌握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的定义和使用。

2.学生对元素特征的理解和辨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与导入1.通过展示一张包含各种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都由哪些东西组成。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由学生自主提出物质的组成可能性。

第二课时:元素的概念和特征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元素的概念,学生提出自己对元素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元素的特征,如金属的光泽、非金属的柔软等。

第三课时: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1.介绍元素符号的定义和使用,并给出常见元素符号的例子,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2.解释原子序数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白原子序数的含义。

第四课时:元素的原子量和计算1.讲解原子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2.通过实例,解释如何用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来组成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第五课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使用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让学生自主探索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使用方法。

2.分组讨论,总结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区域的特征和规律。

第六课时:课程总结与回顾1.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进行回顾。

2.检查学生对元素的特征、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和探索来发现元素的概念和特征。

3.示范演示法: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来说明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概念和使用。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初学元素的概念,不少学生难以理解,为此,我就创设情景给予启发,通过观察牛奶的说明书,引出世界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引出课题元素。

而后由分析构成物质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引出元素的概念。

形成元素概念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从反面加深理解,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它的依据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原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有重要的作用。

和西方国家不同,他们很多元索符号和名称是相对应的,当然比较好记。

我国元素的汉字名称与元素符号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只有部分译音的元素名称如钠:Na,氟:F,锰:Mn,钡:Ba,钨:W等还有些关联)。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记忆元素符号、更多的时间应放在课外。

在课外制作元素符号卡片,一面写元素名称,另一面写元素符号,同学间用此卡片互相提问,并互相校正。

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元素符号的特点,归纳元素符号的书写主注意事项。

同时通过观察元素偏旁的造字规律,归纳出元素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
素的简单分类。

2、初步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特点、分类;元素符号的写法、意义。

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元素性质的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也许知道我们的这个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如我们喝的糖水是由糖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你们知道牛奶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生答:
展示:牛奶的说明书
【学生活动】观察作答。

生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师:钠、钙、磷分别指什么意识呢?
师:是指元素。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于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我们喝的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含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加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等等。

元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元素。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情境素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元素环节2:师生合作共探新知
第一部分:元素
【教师活动】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仔细观察它有何共同点?
化学上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板书一、元素
1、元素的定义: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元素的特点:质子数相同
接下来就考察同学们对元素的概念是否真正理解了?请看
下列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为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理解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师解释:既然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它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请分析下列反应
下述化学反应:2H2O2==2H2O+O2↑,S+O2===SO2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

师: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但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缺差别很大。

提问: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什么?生物细胞中含量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是什么?
生思考作答。

板书:3、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4、生物细胞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过渡】人们根据元素的偏旁特点,将元素分了类,即将元素分为金
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还有的版本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三类。

板书:元素的分类
结合前面我们我们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请思考这样一道题:【学生活动】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在化学反应中—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在———电子,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中————电子,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氦为————),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化学性质————。

生思考作答。

师引导生归纳:略。

板书: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温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第二部分:元素符号
【过渡】展示老外不认识带有汉字药品的标签的画面。

师:请看图,桌上的瓶子里放着哪几种药品?
生答:铜、锌、钙。

提问:这个人为什么不认识?
生:它是外国佬,不认识中文。

于是我趁热打铁又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外国人也知道瓶内装的是铜、锌、钙?生答:元素符号。

师:国际上为了书写交流的方便,采用统一的符号,称为元素符
号。

板书:二、元素符号
【学生活动】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元素符号的基础上解决。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名称的————字母来表示元素。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写,第2个字母必须———写。

3、“O”符号的意义:—————;————。

“N”符号的意义:————;————
“Hg”符号的意义—————;————。

;————.
生讨论作答:
板书: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该元素;2、一个原子;3、若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该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收集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元素周期表
【过渡】地球上的物质千千万,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仅有100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有没有内在的规律呢?100多年前许多化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哪位?他的贡献是什么?由生的回答引出元素周期表。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师:请同学们翻到元素周期表的彩图,观察元素周期表共分为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周期是什么涵义?
生思考作答。

师启示学生:周期是指电子层数相同,还有就是除第一周期外,其余都是以金属开头,逐渐过渡到非金属,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还有就是每一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递进到8.
元素周期表每一元素左上角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什么是原子序数?
生思考作答。

板书:1、周期表共分7个横行,18个纵行
2、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环节3:盘点收获,反馈提升
1、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所学你有何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2、反馈提升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
A.原子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2.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约有20亿之多”这里的“铁”是指()
A 钢铁
B 铁元素
C 四氧化三铁
D 三氧化二铁
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Fe ②3 Fe ③ nFe
4.请同学们对屏幕上的物质进行分类:空气、氢气、氧气、碳、金属镁、水、二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钠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
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为更好的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做好铺垫。

教学后记:
在上元素的过程中,我收集了一些资料,在思考后我对元素进行了一些取舍,当然在研读资料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涵义,通过对空气、牛奶的物质组成的解读,通过观看牛奶说明书,引出元素,而后通过元素的分类,由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情况,化学性质,引出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学完之后,我发现学生对由物质由原子构成的,不太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