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完整版)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的意义,并能恰当地应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2)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3)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4)通过实例体会有限集与无限集,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含义,学会用恰当的形式表示给定集合掌握集合表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表示.难点是集合的特征性质和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集合.(三)教学方法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析、讨论、探究集合中元素表达的基本要求,并能依照要求举出符合条件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性质的掌握.通过命题表示集合,培养运用数学符合的意识.例1(1)利用列举法表法下列集合:①{15的正约数};②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正偶数集;②{1,–3,5,–7,…,–39,41}.【分析】考查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的概念及其应用.【解析】(1)①{1,3,5,15}②{0,2,4,6,8,10}(2)①{x | x = 2n,n∈N*}②{x | x = (–1) n–1·(2n–1),n∈N*且n≤21}.【评析】(1)题需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有限个的情况.(2)题是将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无限多个的无限集或元素个数较多的有限集.例2 用列举法把下列集合表示出来:∈N};(1)A = {x∈N |9-9x∈N | x∈N };(2)B = {99x-(3)C = { y = y = –x2 + 6,x∈N,y∈N };(4)D = {(x ,y ) | y = –x 2 +6,x ∈N };(5)E = {x |p q= x ,p + q = 5,p ∈N ,q ∈N *}. 【分析】先看五个集合各自的特点:集合A 的元素是自然数x ,它必须满足条件99x -也是自然数;集合B 中的元素是自然数99x-,它必须满足条件x 也是自然数;集合C 中的元素是自然数y ,它实际上是二次函数y = – x 2 + 6 (x ∈N )的函数值;集合D 中的元素是点,这些点必须在二次函数y = – x 2 + 6 (x ∈N )的图象上;集合E 中的元素是x ,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x =p q,其中p + q = 5,且p ∈N ,q ∈N *.【解析】(1)当x = 0,6,8这三个自然数时,99x -=1,3,9也是自然数. ∴ A = {0,6,9}(2)由(1)知,B = {1,3,9}.(3)由y = – x 2 + 6,x ∈N ,y ∈N 知y ≤6.∴ x = 0,1,2时,y = 6,5,2符合题意.∴ C = {2,5,6}.(4)点 {x ,y }满足条件y = – x 2 + 6,x ∈N ,y ∈N ,则有:0,1,2,6,5, 2.x x x y y y ===⎧⎧⎧⎨⎨⎨===⎩⎩⎩ ∴ D = {(0,6) (1,5) (2,2) }(5)依题意知p + q = 5,p ∈N ,q ∈N *,则0,1,2,3,4,5,4,3,2, 1.p p p p p q q q q q =====⎧⎧⎧⎧⎧⎨⎨⎨⎨⎨=====⎩⎩⎩⎩⎩ x 要满足条件x =P q ,∴E = {0,14,23,32,4}.【评析】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要特别注意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应该符合什么条件,从而准确理解集合的意义.例3 已知–3∈A = {a –3,2a – 1,a 2 + 1},求a 的值及对应的集合A .–3∈A,可知–3是集合的一个元素,则可能a –3 = –3,或2a – 1 = –3,求出a,再代入A,求出集合A.【解析】由–3∈A,可知,a –3 = –3或2a–1 = –3,当a–3 = –3,即a = 0时,A = {–3,–1,1}当2a– 1 = –3,即a = –1时,A = {– 4,–3,2}.【评析】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确定的,–3∈A,则必有一个式子的值为–3,以此展开讨论,便可求得a.。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难点: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2、集合的表示法教学过程:一、集合的概念实例引入:⑴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⑵ 我国从1991~2003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⑶ 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⑷ 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⑸ 所有的正方形;⑹ 黄图盛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二、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⑴ 2,3,4⑵(2,3),(3,4)⑶ 三角形⑷ 2,4,6,8,…⑸ 1,2,(1,2),{1,2}⑹我国的小河流⑺方程x2+4=0的所有实数解⑻好心的人⑼著名的数学家⑽方程x2+2x+1=0的解三、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四、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五、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除0的非负整数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练习:(1)已知集合M={a,b,c}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A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说出集合{1,2}与集合{x=1,y=2}的异同点?六、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的方法.(具体方法)例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具体的集合。

3. 能够理解和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示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集合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和图像法。

3. 示例:给出一些具体的集合,让学生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表示出来。

4. 练习:让学生练习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一些给定的集合。

5. 总结:总结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6. 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八、课后作业1. 练习题:完成练习题,巩固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2. 思考题: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九、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探索集合的更多表示方法,如关系表示法。

2.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规律,进一步深入学习集合的知识。

十、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时间为45分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和运算。

2. 教学活动:讲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讲解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明确的、相互区别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强调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无序、互异性、确定性。

1.2 集合的表示方法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示例解析:如何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给定的集合。

1.3 集合之间的关系讲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不相交关系和并集等概念。

示例解析:如何表示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不相交关系和并集。

第二章:集合的基本运算2.1 集合的交集讲解集合的交集概念:包含属于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示例解析:如何计算两个集合的交集。

2.2 集合的并集讲解集合的并集概念:包含属于任意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示例解析:如何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

2.3 集合的补集讲解集合的补集概念:在全集相对于某个集合的补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示例解析:如何计算一个集合的补集。

第三章:集合的性质与运算规律3.1 集合的性质讲解集合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示例解析:如何判断给定的集合是否满足这些性质。

3.2 集合运算的规律讲解集合运算的规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示例解析:如何应用这些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3 集合的分类讲解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可数集、不可数集等。

示例解析:如何判断给定的集合属于哪种分类。

第四章:数学归纳法4.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命题对所有自然数成立的证明方法。

示例解析:如何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命题。

4.2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讲解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基础步骤、归纳步骤。

示例解析:如何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数学归纳法证明。

4.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解决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示例解析: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集合的应用5.1 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的商品分类、朋友圈等。

示例解析:如何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学会使用集合符号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3. 能够解决与集合相关的基本问题。

教学内容:一、集合的含义1. 集合的定义2. 集合的元素3. 集合的特点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集合符号表示法2. 描述法表示法3. 集合的列举法三、集合的关系1. 子集的概念2. 真子集与非真子集3. 集合的包含关系四、集合的运算1. 集合的并集2. 集合的交集3. 集合的补集五、集合的应用1. 集合的分类2.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3. 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集合现象。

2. 举例说明集合的特点,引起学生对集合的兴趣。

二、讲解集合的含义(15分钟)1. 给出集合的定义,解释集合的元素和特点。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三、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20分钟)1. 介绍集合符号表示法和描述法表示法。

2. 讲解集合的列举法,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集合。

四、探讨集合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子集的概念,区分真子集与非真子集。

2. 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

五、学习集合的运算(20分钟)1. 讲解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

六、集合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集合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集合。

2.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的参与度和提问反馈。

3.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PPT课件。

2. 集合的相关例题和习题。

3. 教学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教学建议:1. 在讲解集合的含义时,举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在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时,引导学生动手练习,加深对集合符号的理解。

3. 在探讨集合的关系和运算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集合的构成要素:元素和集合本身。

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

1.2 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和图像法。

讲解列举法的使用,例如用大括号{}括起来,里面写上集合中的元素。

介绍描述法的概念,例如用集合的属性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讲解图像法的表示方法,例如用Venn图来表示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

1.3 集合的性质引导学生了解集合的几个基本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通过实例讲解集合的性质,让学生能够辨别和应用。

第二章:集合的运算2.1 集合的交集讲解交集的定义,即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交集。

举例说明交集的运算,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2.2 集合的并集讲解并集的定义,即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并集。

举例说明并集的运算,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2.3 集合的补集讲解补集的定义,即在全集之外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补集。

举例说明补集的运算,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章:集合的推理3.1 集合的包含关系讲解集合的包含关系的概念,即一个集合是否包含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包含关系。

举例说明包含关系的推理,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2 集合的相等关系讲解集合的相等关系的概念,即两个集合是否包含相同的元素。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相等关系。

举例说明相等关系的推理,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3 集合的德摩根定律讲解德摩根定律的概念,即补集的运算法则。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或描述法应用德摩根定律。

举例说明德摩根定律的应用,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章:集合的应用4.1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讲解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例如解决方程组、不等式等问题。

举例说明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教案:集合的表示方法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2. 掌握集合的各种表示方法;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在开始课程之前,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小明和小红是某班英语俱乐部的成员,有兴趣参加英语竞赛的同学作为候选人,他们构成了一个集合,请问这个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二、讲解集合的概念(10分钟)1. 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元素之间没有顺序关系。

2. 常见的集合: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

3. 集合的符号表示: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的元素。

三、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15分钟)1. 列举法:直接列举集合中的元素,用大括号{}括起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A = {1, 2, 3, 4, 5}。

2. 描述法:用一句话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例如:A = {x | x 是自然数,1≤x≤5}。

四、练习(20分钟)1. 请用列举法表示以下集合:a) A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b) B = {1, 3, 5, 7, 9}2. 请用描述法表示以下集合:a) A = {x | x是偶数,1≤x≤10}b) B = {x | x是负整数,-5≤x≤0}五、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问题(10分钟)1. 小明和小红共同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和乒乓球,请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表示出共同喜欢的运动。

2. 小明爱好的运动包括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请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表示出小明爱好的运动。

六、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集合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法。

集合可以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a)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大括号括起来,如{1, 2, 3, 4, 5}。

b) 描述法:用文字描述集合中的元素,如“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 | x 是偶数}。

c) 区间表示法:用区间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范围,如{x | 1 ≤x ≤1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2. 难点:集合的描述法和区间表示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集合表示方法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集合的表示方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集合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集合表示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集合的运算:介绍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等运算。

2. 应用领域:探讨集合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供学生课后复习。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和在线教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3.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含义和特点;2. 学会使用集合的表示方法;3. 能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集合的概念1.1 集合的定义1.2 集合的元素1.3 集合的特点第二章:集合的表示方法2.1 列举法2.2 描述法2.3 图像法第三章:集合之间的关系3.1 子集的概念3.2 真子集与非真子集3.3 集合的相等第四章:集合的运算4.1 并集的定义及运算4.2 交集的定义及运算4.3 补集的定义及运算第五章:集合的实际应用5.1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5.2 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5.3 集合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集合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关系和运算;2. 利用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集合的基本知识;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集合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章:集合的概念1.1 集合的定义1. 引入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元素和特点。

1.2 集合的元素1. 讲解集合元素的特点;2. 分析集合元素的属性。

1.3 集合的特点1. 总结集合的特点;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集合的特点。

第二章:集合的表示方法2.1 列举法1. 讲解列举法的概念和用法;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使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2.2 描述法1. 讲解描述法的概念和用法;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使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2.3 图像法1. 讲解图像法的概念和用法;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使用图像法表示集合。

第三章:集合之间的关系3.1 子集的概念1. 讲解子集的概念;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判断子集关系。

3.2 真子集与非真子集1. 讲解真子集与非真子集的概念;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判断真子集与非真子集关系。

3.3 集合的相等1. 讲解集合的相等概念;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判断集合的相等关系。

第四章:集合的运算4.1 并集的定义及运算1. 讲解并集的定义和运算方法;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会计算并集。

集合的表示方式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式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式教案教案标题:集合的表示方式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集合的不同表示方式。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不同的集合表示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白板、黑板、彩色粉笔、实物示例。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例如:班级学生、水果、动物等。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集合?集合有哪些特征?探究:1. 介绍集合的符号表示方式:a. 列举集合的元素,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例如:A = {1, 2, 3, 4, 5}。

b. 用描述性的方式表示集合的元素。

例如:B = {x | x是正整数,且x<10}。

c. 利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

2. 解释集合的文字表示方式:a. 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示集合的元素。

例如:C = {奇数}。

b. 使用不等式或条件来表示集合的元素。

例如:D = {x | x > 0}。

3.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集合的图示表示方式:a. 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集合的图示表示方式。

例如:E = {红色、蓝色、绿色}。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示方式表示其他集合。

应用: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描述,用适当的集合表示方式来解答。

2. 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设计自己的问题,并用集合表示方式来解答。

总结:1. 回顾集合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强调不同的集合表示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运算,如并集、交集等。

2. 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不同的集合表示方式。

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集合表示方式来解答。

2.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适当的集合表示方式来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际例子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了集合的不同表示方式。

1_示范教案(1_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_示范教案(1_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_示范教案(1_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含义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集合的含义:讲解集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集合是一种数学概念,用于表示一些确定的对象的全体。

3.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3.1 列举法:通过列举集合中的所有元素,表示该集合。

3.2 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属性,表示该集合。

4. 实例分析: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集合表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集合表示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集合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集合概念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实例分析。

2.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

3.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便签纸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3-4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集合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6周: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第一章:集合的概念1.1 集合的定义介绍集合的概念,举例说明集合的构成要素。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抽象性质。

1.2 集合的元素解释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强调元素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讨论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如确定性、互异性等。

第二章:集合的表示方法2.1 列举法介绍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方法,解释如何用花括号{}括起来所有元素。

示例: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1, 2, 3, 4, 5}。

2.2 描述法解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强调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示集合。

示例:用描述法表示集合B={x | x是偶数}。

第三章:集合的关系3.1 子集的概念解释子集的定义,即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示例:集合C={2, 4, 6}是集合B={x | x是偶数}的子集。

3.2 真子集与非真子集区分真子集与非真子集的概念,即真子集不等于原集合。

示例:集合D={1, 2, 3}不是集合A={1, 2, 3, 4, 5}的子集,但集合E={1, 3}是集合A的真子集。

第四章:集合的运算4.1 并集介绍并集的定义,即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

示例:集合F={1, 2}与集合G={3, 4}的并集是{1, 2, 3, 4}。

4.2 交集解释交集的定义,即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示例:集合H={1, 2, 3}与集合I={3, 4, 5}的交集是{3}。

第五章:集合的性质与运算规律5.1 集合的德摩根定律介绍德摩根定律的内容,解释其对集合运算的重要性。

示例:证明德摩根定律(A∪B)' = A'∩B' 和(A∩B)' = A'∪B'。

5.2 集合的分配律解释分配律的概念,即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分配性质。

示例:证明分配律A∪(B∩C) = (A∪B)∩(A∪C) 和A∩(B∪C) = (A∩B)∪(A∩C)。

第六章:集合的补集6.1 补集的概念解释补集的定义,即一个集合在某个集合中的补集是指不属于原集合的所有元素。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2. 学会使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能正确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基本概念2. 列举法表示集合3. 描述法表示集合4. 集合的表示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集合。

2. 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特点。

3. 讲解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并举一反三。

4. 讲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并举一反三。

5.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给定的集合。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结束。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表示集合的方法,如图像法、Venn图等。

2. 探讨集合的运算,如并集、交集、补集等。

3.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表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数据、科学研究等。

七、案例分析1. 举例分析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3. 提出类似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八、课堂小结2. 强调集合的表示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提醒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做好复习。

九、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集合的表示方法。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表示方法解决。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课后辅导和训练。

教案结束。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的含义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学会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并能正确理解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3. 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包含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集合的含义。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集合的含义。

2. 准备集合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集合。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集合的含义、表示方法及包含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小明有3个苹果,2个香蕉,4个橘子,请问他的水果有多少个?2. 讲解:讲解集合的含义、表示方法及包含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含义:集合是若干个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的全体。

表示方法:列举法:直接列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如小明的水果集合可以表示为{苹果,香蕉,橘子}。

描述法:用描述的方式表示集合,如小明的水果集合可以表示为“小明所拥有的水果”。

包含关系: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分为子集和真子集。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两个集合不相等,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教学设计2:1.1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教学设计2:1.1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1.1 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重点);2.能够运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教学知识梳理知识点1列举法表示集合(1)列举法的定义: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且花括号“{__}”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列举法.(2)列举法三步骤:第一步:求出集合的元素;第二步: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注意不重复;第三步:用花括号括起来.教学小测(1)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2)集合{x2+1,1}中的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提示(1)不正确;集合{(1,2)}与集合{(2,1)}的元素不同,故两集合不是同一集合,故此说法不正确.(2)不正确.集合中的x不能为0.【答案】(1)×(2)×知识点2描述法表示集合(1)描述法的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2)描述法三步骤:第一步:用符号表示一般元素及取值范围;第二步:写出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三步:用竖线隔开写在花括号内.(3)描述法的格式:教学小测1.下列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为( )A .{x =1}B .{1}C .{x |x =1}D .1【解析】根据描述法的表示形式知C 正确.【答案】C2.不等式4x -5<7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由4x -5<7,得x <3,所以不等式4x -5<7的解集为{x |4x -5<7},即{x |x <3}.【答案】{x |x <3}知识点3 集合的分类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非空集合⎩⎪⎨⎪⎧有限集: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教学小测1.集合{x ∈R |x 2<0}中有几个元素?提示 0个.2.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能否写成{整数集}?提示 不能,因为“{ }”表示“所有”“一切”“整体”的含义,所以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不能写成{整数集},而应写成{x |x 是整数}或Z .3.一个集合是否既可用列举法表示也可用描述法表示?提示 可以.如小于5的自然数既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为{0,1,2,3,4},也可用描述法表示为{x ∈N |x <5}.教学案例题型一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2)直线y =2x +1与y 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3)方程组⎩⎪⎨⎪⎧x +y =1,x -y =-3的解. 解 (1)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有0,2,4,6,8,10,用列举法表示为{0,2,4,6,8,10}.(2)由⎩⎪⎨⎪⎧y =2x +1,x =0,得⎩⎪⎨⎪⎧x =0,y =1,故交点组成的集合为{(0,1)}. (3)由⎩⎪⎨⎪⎧x +y =1,x -y =-3,得⎩⎪⎨⎪⎧x =-1,y =2.故方程组的解集为{(-1,2)}. 规律方法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适用条件(1)集合中的元素较少,能够一一列举出来时,适合用列举法;(2)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多,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时,也可以列举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训练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 2=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单词look 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4)不等式组⎩⎪⎨⎪⎧2x -6>0,1+2x ≥3x -5的整数解组成的集合. 解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有:0,1,2,3,4,5,6,7,8,9,故用列举法表示为{0,1,2,3,4,5,6,7,8,9}.(2)方程x 2=x 的实数根为1,0,用列举法表示为{1,0}.(3)因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所以look 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为{l ,o ,k}.(4)由⎩⎪⎨⎪⎧2x -6>0,1+2x ≥3x -5,得3<x ≤6,又x 为整数,故x 的取值为4,5,6, 组成的集合为{4,5,6}.题型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偶数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数的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解 (1)偶数可用式子x =2n ,n ∈Z 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 ∈N *,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 |x =2n ,n ∈N *}.(2)设被3除余2的数为x ,则x =3n +2,n ∈Z ,但元素为正整数,故x =3n +2,n ∈N ,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 |x =3n +2,n ∈N }.(3)坐标轴上的点(x ,y )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 =0,故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 ,y )|xy =0}.规律方法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竖线”前面的x ∈R 可简记为x ;(2)“竖线”不可省略;(3)p (x )可以是文字语言,也可以是数学符号语言,能用数学符号表示的尽量用数学符号表示;(4)同一个集合,描述法表示可以不唯一.【训练2】用描述法表示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含边界)点的坐标的集合.解 本题是用图形语言给出的问题,要求把图形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用描述法表示(即用符号语言表示)为{(x ,y )|-1≤x ≤32,-12≤y ≤1,且xy ≥0}.【探究1】(1)设-5∈{x |x 2-ax -5=0},则集合{x |x 2-5x -a =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2)已知集合A ={x |x 2-ax +b =0},若A ={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1)因为-5∈{x |x 2-ax -5=0},所以25+5a -5=0,所以a =-4,代入方程x 2-5x -a =0得x 2-5x +4=0,解得x =1或4,所以集合{x |x 2-5x -a =0}={1,4}.集合{x |x 2-5x -a =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5.(2) 由A ={2,3}知,方程x 2-ax +b =0的两根为2,3,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2+3=a ,2×3=b ,因此a =5,b =6.【答案】(1)5 (2)5 6【探究2】已知f (x )=x 2-ax +b (a ,b ∈R ),A ={x ∈R |f (x )-x =0},B ={x ∈R |f (x )-ax =0},若A ={1,-3},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解 因为f (x )-x =0,即x 2-(a +1)x +b =0.又因为A ={1,-3},所以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3)=a +1,1×(-3)=b , 所以⎩⎪⎨⎪⎧a =-3,b =-3,所以f (x )=x 2+3x -3. f (x )-ax =0,亦即x 2+6x -3=0.所以B ={x ∈R |x 2+6x -3=0}={-3-23,-3+23}.【探究3】设集合B =⎩⎨⎧⎭⎬⎫x ∈N ⎪⎪62+x ∈N . (1)试判断元素1和2与集合B 的关系;(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解 (1)当x =1时,62+1=2∈N ; 当x =2时,62+2=32∉N ,所以1∈B ,2∉B . (2)因为62+x∈N ,所以0<2+x ≤6,且2+x ∈N *, 当x =0时,62+0=3∈N ;当x =1时,62+1=2∈N ; 当x =2时,62+2=32∉N ;当x =3时,62+3=65∉N ; 当x =4时,62+4=1∈N .所以集合B ={0,1,4}. 【探究4】已知集合A ={x |ax 2+2x +1=0,a ∈R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值;(2)若A 中最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0时,原方程变为2x +1=0,此时x =-12,符合题意.当a ≠0时,方程ax 2+2x +1=0为一元二次方程,Δ=4-4a =0,即当a =1时,原方程的解为x 1=x 2=-1,符合题意.故当a =0或a =1时,A 中只有一个元素.(2)A 中最多有一个元素,即A 中有一个元素或A 中没有元素.当Δ=4-4a <0,即a >1时,原方程无实数解.结合(1)知当a =0或a ≥1时,A 中最多有一个元素.(3)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即A 中有一个或两个元素.由Δ>0,得a <1,结合(1)可知a ≤1.即a ≤1时,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规律方法 (1)识别集合含义的两个步骤一看代表元素:例如{x|p(x)}表示数集,{(x,y)|y=p(x)}表示点集.二看条件:即看代表元素满足什么条件(公共特性).(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应用互异性是指在给定的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在解题中经常用到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如求集合中字母的值时,由元素对应相等列出方程求出字母的值后必须回代检验,防止集合中出现重复元素.课堂小结1.表示集合的要求:(1)根据要表示的集合元素的特点,选择适当方法表示集合,一般要符合最简原则.(2)一般情况下,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不宜用列举法表示,描述法既可以表示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也可以表示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2.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还是集合或其他形式.(2)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课堂达标1.集合{x|-3≤x≤3,x∈N}用列举法表示应是()A.{1,2,3} B.{0,1,2,3}C.{-2,-1,0,1,2} D.{-3,-2,-1,0,1,2,3}【解析】因为x∈N,故表示-3到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所以用列举法可表示为{0,1,2,3}.【答案】B2.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 B.8 C.5 D.4【解析】根据集合A的元素特征及圆的方程在坐标系中作出图形,如图,易知在圆x2+y2=3中有9个整点,即为集合A的元素个数,故选A.【答案】A3.方程⎩⎪⎨⎪⎧x +y =2,x -y =5的解集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为________. 【解析】方程组的解为x =72,y =-32,因此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为⎩⎨⎧⎭⎬⎫⎝⎛⎭⎫72,-32, 描述法表示为⎩⎨⎧(x ,y )⎪⎪⎪⎭⎬⎫⎩⎨⎧x =72,y =-32. 【答案】⎩⎨⎧⎭⎬⎫⎝⎛⎭⎫72,-32 ⎩⎨⎧(x ,y )⎪⎪⎪⎭⎬⎫⎩⎨⎧x =72,y =-324.已知集合A ={a -2,2a 2+5a ,10},且-3∈A ,则集合A =________.【解析】由-3∈A 知a -2=-3或2a 2+5a =-3,解得a =-1或a =-32.下面检验: 当a =-1时,2a 2+5a =a -2=-3,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舍去;当a =-32时,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满足题意. 综上,a =-32,集合A =⎩⎨⎧⎭⎬⎫-72,-3,10. 【答案】A =⎩⎨⎧⎭⎬⎫-72,-3,10 5.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 (x 2+2x +1)=0的解集;(2)在自然数集中,小于1 000的奇数构成的集合.解 (1)因为方程x (x 2+2x +1)=0的解为0和-1,所以解集为{0,-1}.(2)在自然数集中,奇数可表示为x =2n +1,x ∈N ,故在自然数集中,小于1 000的奇数构 成的集合为{x |x =2n +1,且n <500,n ∈N }.。

集合教案(精选3篇)

集合教案(精选3篇)

Just because I wanted to survive, I started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to let go.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集合教案(精选3篇)集合教案11.1.2集合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的表示一个集合。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二、复习回顾: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的数集的简写符号:自然数集整数集正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三、知识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叫做列举法;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

三、说明:概念的理解和注意问题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5点:(1) 元素间用分隔号,(2) 元素不重复;(3) 不考虑元素顺序;(4) 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

(5) 无限集有时也可用列举法表示。

2. 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6点;(1) 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字母或用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2) 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3) 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4) 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和或(5) 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6) 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集合的表示法(教案)[1] (2)

集合的表示法(教案)[1] (2)

集合的表示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常使用的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通过由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学概念到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感知用集合语言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问题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大写字母表示常用的几个数集,但是这不能体现出集合中的具体元素是什么,并且还有大量的非常用集合不能用大写字母表示,事实上表示一个集合关键是确定它包含哪些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学生阅读课本,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巡视。

二、讲授新课探究点一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出,用逗号分隔,再用花括号括为一个整体。

使用列举法时应注意::(1)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2)集合是有限集,元素较多,有一定的规律,可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

(3)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顺序,要注意不重不漏。

跟踪训练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0,1,2,3,4,5,6,7,8,9}.(2)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0,1}.(3)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C={2,3,5,7,11,13,17,19}.探究点二描述法表示集合2、描述法:利用元素特征性质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描述法。

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中画一条竖线,竖线的左侧写上集合的代表元素,并标出元素的取值范围,竖线的右侧写出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性质。

跟踪训练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偶数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3)坐标平面内坐标轴上的点集;(4)坐标平面内在第二象限内的点所组成的集合;(5)坐标平面内不在第一、三象限的点的集合.解:(1){x|x=2n,n∈N+};(2){x|x=3n+2,n∈N};(3){(x ,y)|xy =0};(4){(x ,y)|x<0且y>0};(5){(x ,y)|xy≤0,x ∈R ,y ∈R}.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1.方程x 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3.方程x 2+y 2-4x +6y +13=0的解集;4.二次函数y =x 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5.方程组⎩⎪⎨⎪⎧ x +y =3,x -y =-1的解集不可表示为 ( ) A .{(x ,y)|⎩⎪⎨⎪⎧ x +y =3x -y =-1} B .{(x ,y)|⎩⎪⎨⎪⎧x =1y =2} C .{1,2} D .{(1,2)}6.已知集合A ={1,2,3,4,5},B ={(x ,y)|x ∈A ,y ∈A ,x -y ∈A},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B .6C .8D .107.已知集合A =⎩⎨⎧⎭⎬⎫x ∈N|86-x ∈N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课堂小结1.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元素间用分隔号“,”;(2)元素不重复;(3)元素无顺序;(4)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若元素个数比较少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2.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还是集合或其他形式?(2)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习题。

中职数学教案:集合的表示方法

中职数学教案:集合的表示方法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集合的元素;
二.(4)平方等于—1的数的集合的元素。
讲授新课:
(一)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 , , ,0等符号的含义
学生活动:分别列举集合说明集合分类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集合的表示方法
(字母表示、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4种)
课后作业:
1,2




教后札记
{x∈I|p(x) }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写成:{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注意区别:实数集,{实数集}.
4、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
练习:
1、教材第8页练习
2、习题1-1A:1,
(二)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大写的字母表示集合;
2、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24所有正约数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4,6,8,12,24}
注:(1)大括号不能缺失.
(2)有些集合种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如下表示: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100}
(3)按照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可以把集合分为、、。
回顾
(1)集合概念与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和表示符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学习要求】1. 掌握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2. 通过实例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来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法指导】通过由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学概念到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感知用集合语言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用列举法表示方便.2. 描述法:一般地,如果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于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x)描述{x € l|p(x)}.问题1用列举法能表示不等式x —7<3的解集吗?为什么?答不能•由不等式x—7<3,得x<10,由于比10小的数有无数个,用列举法是列举不完的,所以不能用列举法.问题2不等式x —7<3的解集我们可以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那么不等式x —7<3的解集中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元素的共同特征为x € R,且x —7<3,即x<10.问题3由奇数组成的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共同特征为x = 2k + 1(k € Z) •问题4用集合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就是描述法,你能给描述法下个定义吗?什么类型的集合适合用描述法表示?答描述法: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于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x)描述为{x € I| p(x) }.描述法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无限多个的无限集或元素个数较多的有限集.问题5不等式x2—3x>2的解集如何用描述法表示?答表示为{x € R|x —3x>2}.2问题6在实数集R中取值时,“€ R'常常省略不写,那么不等式x —3x>2的解集又将如何表示?答{x|x 2—3x>2}.2 2 . .问题7集合{(x , y)|y = x + 1}与集合{y|y = x + 1}是同一个集合吗?为什么?答不是•因为集合{(x , y)|y = x2+ 1}是点集,集合{y|y = x2+ 1}= {y|y > 1}是数集.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1,1};(2) 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3) 在平面a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析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关键在于找到集合的特征性质.解(1){x||x| = 1};⑵{x|x>3 ,且x= 2n, n€ N};(3){点P€ 平面a |PA= PB}.小结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首先考虑元素是什么,再考虑元素必须满足的条件.跟踪训练2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正偶数集;(2) 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3) 坐标平面内坐标轴上的点集;(4) 坐标平面内在第二象限内的点所组成的集合;(5) 坐标平面内不在第一、三象限的点的集合.解:(1){x|x = 2n, n €N +};(2) {x|x = 3n+ 2, n€ N};(3) {(x , y)|xy = 0};⑷{(x ,y)|x<0 且y>0};⑸{(x ,y)|xy w0, x€ R, y€ R}.例3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方程x2—2= 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解:(1)设方程x2—2 = 0的实数根为X,并且满足条件x—2= 0,. _ 2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A= {x € R|x —2= 0}.方程x —2= 0有两个实数根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⑵设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为X,它满足条件x€ Z,且10<x<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B= {x € Z|10<x<20}.大于10 小于20 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 ,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B= {11,12,13,14,15,16,17,18,19}.小结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互异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且元素不能重复,元素与元素之间要用“,”隔开;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代表元素是什么,从而理解集合的含义,区分两集合是不是相等的集合.跟踪训练3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2+ y2—4x + 6y + 13= 0 的解集;⑵二次函数y= x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2 2 2 2解:⑴方程x + y —4x + 6y + 13 = 0 可化为(x —2) + (y + 3) = 0,解得x= 2, y =— 3.所以方程的解集为{(x , y)|x = 2, y = —3}.⑵“二次函数y= x2—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 , y)|y = x2—10}.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x+ y= 3,,…亠,一,(1.方程组的解集不可表示为x—y=—1x+ y= 3x = 1A . {(x , y)| 彳}B. {(x , y)| c }x—y=—1y = 2C. {1,2}D. {(1,2)}解析:方程组的集合中最多含有一个元素,且元素是一对有序实数对,故C不符合.2. 已知集合A={1,2,3,4,5} , B= {(x , y)|x € A, y€ A, x—y€ A},贝U 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 3 B . 6 C . 8 D . 10解析利用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求解,注意元素的特性.••• B= {(x , y)|x € A, y€ A, x —y€ A}, A= {1,2,3,4,5},二x= 2, y= 1; x = 3, y= 1,2 ; x = 4, y = 1,2,3 ; x = 5, y= 1,2,3,4.••• B= {(2,1) , (3,1) , (3,2) , (4,1) , (4,2) , (4,3) , (5,1) , (5,2) , (5,3) , (5,4)},• ••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10.83. 已知集合A= x€N| —€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A.6 —x解由题意可知 6 —x是8的正约数,当 6 —x = 1 , x= 5;当6—x = 2 , x= 4;当6—x = 4 , x= 2;当6—x = 8 , x=—2;而x€ N, • x= 2,4,5 ,即A= {2,4,5}.课堂小结:1. 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元素间用分隔号“,”;(2)元素不重复;(3)元素无顺序;(4) 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若元素个数比较少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2. 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 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还是集合或其他形式?(2) 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3. 列举法常用于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的集合表示,描述法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无限多个的无限集或元素个数较多的有限集.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问题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大写字母表示常用的几个数集,但是这不能体现出集合中的具体元素是什么,并且还有大量的非常用集合不能用大写字母表示,事实上表示一个集合关键是确定它包含哪些元素,为此我们有必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还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探究点一列举法表示集合问题1:在初中学正数和负数时,是如何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如表示下列数中的正数4.8 , —3, \-2, —0.5 , 3, 73, 3.1.3答:方法一图示法:厂1方法二列举法:4.8 , .2 3,73, 3.1问题2:列举法是如何定义的?怎样的集合适用列举法表示?答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用列举法表2示方便•例:x - 3x+ 2 = 0的解集可表示为{1,2} •问题3:由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能否表示为:{b , o , o, k}?答不能,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可表示为{b , o, k} •问题4:有些集合元素的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用列举法表示, 如何用列举法表示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及自然数集N.答分别表示为{1,2,3,…,100} , {1,2,3,4 ,…,n,…} •问题5:怎样区分?,{?} , {0}等符号的含义?答?表示空集;?的集合;{0}表示只含有0这个元素的一个集合.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A = {x € N|0<x W 5};2(2) B= {x|x —5x + 6= 0} •解:(1)A ={1,2,3,4,5} ; (2)B = {2,3} •小结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且写在大括号内,元素和元素之间要用“,”隔开•花括号“{ } ”表示“所有”、“整体”的含义,如实数集R可以写为{实数},但如果写成{实数集}、{全体实数}、{R}都是不确切的.跟踪训练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 方程x* 1 2 3=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 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 ={0,1,2,3,4,5,6,7,8,9} •⑵设方程x2=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 {0,1} •(3) 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C= {2,3,5,7,11,13,17,19} •探究点二描述法表示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