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标要求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课标解读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点。

2.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的实质。

分析解决物质的分离、提纯、沉淀的溶解、转化等实际问题。

●教学地位本节介绍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新课导入建议从1993~1999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

TavalaKatea 认为,这对由八个珊瑚岛组成的图瓦卢就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你知道为什么图瓦卢的珊瑚岛会被海水侵蚀吗?【提示】珊瑚岛的岩石成分是CaCO3。

人口增长、人类大规模砍伐森林、燃烧煤和其他化石燃料,都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进而使海水中CO2的浓度增大,使Ca2++2HCO-3+CO2+H2O平衡逆向移动。

另外,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也加速了珊瑚岛的侵蚀。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61~6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1,溶解平衡”的内容,并完成【思考交流1】;(2)看教材P62~P65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沉淀反应的应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

(3)看教材P65~P66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溶度积”,并完成【思考交流3】。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1、2、3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6: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内容,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4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

2、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3、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1、沉淀的生成〖探究1〗〖思考1〗你认为发生上述变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思考与交流〗课本P671、2〖思考2〗 AgCl的Ksp=1.80×10-10,将0.001 mol/L NaCl和0.001 mol/L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 沉淀生成?〖小结〗 1、沉淀的生成①当溶液中Qc _____ Ksp时,平衡向_________的方向移动——有沉淀生成。

②要使溶液中的某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可能与之结合成更难溶物质的离子浓度。

练习1、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离子方程式)①NaCl(AlCl3) ;②NaCl(CuCl2) 。

练习2、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A、NaOHB、Na2CO3C、氨水D、MgO2、沉淀的溶解〖探究2〗〖阅读〗课本P67-P68〖思考与交流〗课本P681、2〖小结〗2沉淀的溶解(1)沉淀溶解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处在水中的难溶电解质,只要不断______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平衡就向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

(2)溶解沉淀的方法:①加入量的水;②使沉淀转化为;③使沉淀转化为。

练习3、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①FeS难溶于水,但却能溶于稀盐酸中。

②AgCl沉淀能溶于氨水③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的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造成的损失量。

3、沉淀的转化〖探究3〗〖探究4〗〖探究5〗〖思考与交流〗课本P691、2〖阅读〗课本P69-P70〖小结〗3、沉淀的转化(1)沉淀的转化是__ _____ _ __的过程,其实质是__ _____ __。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通过我们的分析,在含有NaCl晶体的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NaCl、Na+和Cl-,三者建立平衡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

【板书】NaCl(s)Na+(aq) + Cl-(aq)【学生演示实验】取少量饱和NaCl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浓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请用你学过的平衡的知识分析,为何滴加浓盐酸后会析出NaCl晶体?再来看第三个关键词:难溶?你如何理解【图片】“预习效果检测T3”学生实录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感受一下较为难溶的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所用的试剂有:PbI2【黄色粉末,溶解度0.063克(20℃)】、KI溶液。

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PbI2的溶解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PbI2的溶解平衡。

【板书】PbI2(s)Pb2+(aq) + 2I-(aq)结合我们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相信大家对的浓度为零溶解平衡的表达式又是怎样的呢?以M m A n为例:【板书】3. 表达式:M m A n(s)m M n+(aq) + n A m- (aq)根据平衡常数的知识,我们知道该平衡的常数K = c m (m n+)·c n (A m−)c(M m A n),而c(M m A n)为定值。

【板书】4. 溶度积:K sp = c m (M n+)·c n (A m-)【课后思考】已知硫酸钡是比碳酸钡难溶的物质,但是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会用前者来制备后者: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

结合化学平衡和溶解平衡的知识分析该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提示:K sp[BaSO4] = 1.1×10-10,K sp[BaCO3] = 2.6×10-9。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 概念2. 特征:逆、等、动、定、变3. 表达式:M m A n(s)mM n+(aq) +nA m- (aq) 4. 溶度积:K sp = c m (M n+)·c n (A m-) 副板:NaCl(s)Na+(aq) + Cl-(aq) PbI2(s)Pb2+(aq) + 2I-(aq)当AgNO3、NaCl等体积等浓度混合:c(Ag+)= c(Cl-)= √K sp(AgCl)= √1.8×10−5mol/L当c(Cl-) = 0.1 mol/L时:c(Ag+) = √K sp(AgCl)/ c(Cl-)= 1.8 ×10-9 mol/L< 1.0 ×10-5 mol/L。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

3.学会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沉淀溶解平衡1.25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05溶解的速率和沉淀□06形成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溶解平衡。

(2)图示(3)表示方法:以AgCl 为例,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08AgCl(s)溶解沉淀Ag +(aq)+Cl -(aq)。

(4)特征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01分离或□02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生成的方法①调节pH 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03氨水调节pH 至7~8,可使Fe 3+转变为□04Fe(OH)3沉淀而除去。

②加沉淀剂法:如以Na 2S 、H 2S 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 2+、Hg 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05CuS 、□06HgS 等沉淀,是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其离子反应如下: Cu 2++S 2-===□07CuS↓ Cu 2++H 2S===□08CuS↓+2H + Hg 2++S 2-===□09HgS↓ Hg 2++H 2S===□10HgS↓+2H +2.沉淀的溶解 (1)沉淀溶解的原理根据□11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12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13溶解。

(2)溶解方法①酸溶解法:利用较□14强的酸溶解较弱酸的难溶盐。

如CaCO 3难溶于水,却易溶于盐酸,过程可表示为CaCO 3(s)Ca 2+(aq)+CO 2-3(aq),CO 2-3+H+□15HCO -3,HCO -3+H+□16H 2CO 3,H 2CO 3===□17H 2O +CO 2↑。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word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word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word教案教材:新人教选修四课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单位教龄职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白得难溶电解质的概念及其溶解平稳的建立。

2、运用平稳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推测实验现象、设计方案验证等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欢乐。

2、通过实验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判的学习适应。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溶解平稳的建立及移动教学难点:沉淀的溶解教学方式:实验探究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教学手段:评判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仪器板书设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一、研究对象:难溶电解质二、溶解平稳1 、表示方法AgCl(s)Ag+(aq)+Cl—(aq)2、特点3、阻碍因素4、应用(1)溶解教学流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探究问题]如何检验矿泉水中是否含有Cl—[追问]水中有Cl—什么缘故没看到沉淀?[过渡]往常在Cl—的鉴定实验中,我们经常通过AgCl沉淀的生成来判定Cl—的存在,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应该对AgCl有一个新的认识。

[小结]难溶并不等于不溶,溶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像AgCl这类物质确实是我们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新课讲授动手实验。

依照实验现象,作出实验结论,并叙述出作出结论的依据。

认识少量AgCl也能够溶解在水中。

从实验中学化学。

通过Cl—的检验使学生明确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难溶不等于不溶明确研究对象。

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案(人教版选修4)

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案(人教版选修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均衡积淀的转变『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加深掌握积淀溶解,并理解积淀转变的实质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均衡挪动的结果。

2掌握积淀转变的一般规律。

3会书写积淀转变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及经过现象剖析,推论问题的能力2.经过化学均衡常数及溶度积常数的综合运用,增强不一样知识之间的类比联系的方法的运用及数据办理能力。

3.经过对积淀转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运用化学均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关于积淀转变的程度进行定量说明。

加深关于积淀转变难易的认识。

4.经过实验现象总结,溶解性对照,以及理论剖析,常数计算,培育学生从发现现象到探索规律到思虑实质的思想方法。

5.经过积淀逆向能否转变的实例,增强学生辩证的思想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实验以及生产生活中实例的运用,加深学生关于化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经过实验考证和理论剖析,培育学生脚踏实地,辩证思虑的思想。

『要点』:1积淀转变的实质2积淀转变的一般规律。

『难点』:积淀转变的剖析运用『实验准备』如课本 P64 实验 3-4 实验 3-5『主要教课方法』实验剖析概括类比『教课过程』环节一:复习回首发问检查【复习回首】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难溶电解质如何成立溶解均衡及其特色。

2认识溶解均衡常数及其含义。

3从溶解均衡挪动的角度认识积淀如何生成和溶解。

【发问查验】经过两个实例,观察学生运用溶解均衡挪动的原理来剖析积淀的生成和积淀的溶解的能力。

1.做实验时,生成积淀的反响中,积淀剂一般要加入稍过度。

答:略。

2.水垢用醋浸泡后会更易冲洗掉。

答:略。

【评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环节二引入新课激发兴趣【新课引入】【指引语】俗语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为了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大家每日都要刷牙。

牙膏是每日都要用到的,面对花式众多的品种,怎么选择呢?作为化学老师的职业习惯,我买东西老是先看产品的成分说明书,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市场上有好多著名牙膏品牌在牙膏中增添了氟化钠等含 F 化合物,并且价钱较高一些。

高中化学选修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通过以氯化钠、氯化银溶液溶解平衡的建立,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沉淀,以及除水垢的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建立的条件,沉淀转化和沉淀溶解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思路(见下表一)知识主线 教学目标达成主线表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NaCl 溶解平衡向饱和NaCl 溶液中加浓盐酸 AgCl 溶解平衡 沉淀转化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沉淀转为硫化银沉淀沉淀转化规律趋向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 设计实验方案去工业废水中含有Ag + ,NaCl 溶液中含有SO 42- 离子 沉淀的溶解条件的改变破坏了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设计实验方案1.如何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aCO 3) 2.如何验证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用多媒体动画突破难点培养自学能力实验验证理论,实验操作训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类推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四、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六、教学过程[引入] 多媒体动画展示NaCl溶解平衡,并用初中学习的溶解度知识和高中学习的化学平衡理论。

来分析NaCl溶解于水的几种情况,引入新课。

教案第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教案第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堂教学过程节新课引入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板书】【过渡】这就是以NaCl为代表的可溶性电解质溶解时的情形,那么难溶电解质呢?【分组实验】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

观察变化,并给出合理解释。

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回忆溶解平衡的基本知识;引出研究对象——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渡】同学们曾经学过,生成沉淀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以AgNO3和NaCl反应为例。

【思考与讨论】1.AgNO3和NaCl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中还有Ag+和Cl-吗?【资料卡片】溶解度表1.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2.利用所给表格数据;3.与组内同学交流;4.回答教师学生通过问题逐步建立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认识.同时认识到不溶、不可逆是相对的,溶解、可逆是绝对平衡2.AgCl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之处?3.以AgCl为例,难溶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达到溶解平衡?如何表示?【板书】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总结讲述】固体溶解是一种双向、动态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决定了生成沉淀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但对于常量化学反应来说,产物溶解度小于0。

01g或者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就可以认为反应完全。

提问,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评价。

的。

学生能认识到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为固体溶解问题,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学生形成分析水溶液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

小结基本思路:“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依据:1.溶解度或溶度积常数(Ksp)2。

平衡移动规律1.聆听、思考;回答2.整理、记录.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概括、整合【板书设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特征: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固体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

二.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条件:生成更难溶的电解质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三.综合应用沉淀溶解的实质: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学案】【资料卡片1】部分电解质的溶解度表(20℃)化学式颜色溶解度/g 化学式颜色溶解度/gAgCl白色 1.5×10―4Mg(OH)2白色9×10-4AgI黄色3×10-7BaSO4白色2.4×10-4Ag2S黑色1。

新人教版选修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教案

第四節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一、學習點撥1.目標要求(1)瞭解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2)理解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沉澱溶解平衡特點,正確理解和掌握溶度積K SP的概念。

(3)掌握運用濃度商和平衡常數來分析沉澱的溶解、生成和沉澱的轉化。

(4)掌握簡單的利用K SP的運算式,計算溶液中相關離子的濃度。

2.知識要點(1)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沉澱溶解平衡特點,運用溶度積K SP簡單計算溶液中相關離子的濃度(2)運用濃度商和平衡常數來分析沉澱的溶解、生成和沉澱的轉化。

3.學習方法難溶電解質在水中也會建立一種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和化學平衡、電離平衡一樣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徵、滿足平衡的變化基本規律。

難溶電解質溶解程度大小可以用沉澱溶解平衡常數--溶度積K SP來進行判斷,因此我們就可以運用溶度積K SP計算溶液中相關離子的濃度。

對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常數的正確的理解,一方面要運用前面的影響化學平衡、電離平衡的因素知識進行牽移和類比以達到強化和內化的目標;另一方面要用溶度積K SP知識來分析沉澱的溶解、生成和沉澱的轉化。

本節內容的核心知識點就是溶度積K SP二、學習訓練材料第一課時[知識技能]1.一些電解質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說是難以溶解,所以稱為______________。

儘管這些電解質難以溶解於水中,但在水中也會建立一種________ _____。

2.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沉澱溶解平衡和化學平衡、電離平衡一樣,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徵、滿足平衡的變化基本規律,其基本特徵為:(1)________ ____(2)__ ______ ____(3)________ ____(4)________ ____3.難溶電解質在水中存在沉澱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稱為_______ __,簡稱_______ __。

請寫出PbI2 Cu(OH)2 BaSO4 CaCO3 Al(OH)3 CuS的沉澱溶解平衡與溶度積K SP運算式4.溶度積K 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K SP的大小和溶質的溶解度不同,它只與__ ______ 有關,與__ ______ 無關。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3.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3.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一、学习点拨1.目标要求(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

(3)掌握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掌握简单的利用K SP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2.知识要点(1)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运用溶度积K SP简单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2)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3.学习方法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难溶电解质溶解程度大小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 SP来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就可以运用溶度积K SP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数的正确的理解,一方面要运用前面的影响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的因素知识进行牵移和类比以达到强化和内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用溶度积K SP知识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就是溶度积K SP二、学习训练材料第一课时[知识技能]1.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_________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 _____。

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为:(1)________ ____(2)__ ______ ____(3)________ ____(4)________ ____3.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_____ __,简称_______ __。

请写出PbI2 Cu(OH)2 BaSO4 CaCO3 Al(OH)3 CuS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4.溶度积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K 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__ ______ 有关,与__ ______ 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知道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沉淀溶解平衡。

2.认识溶度积的概念,初步学会利用溶度积计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3.知道沉淀溶解平衡有哪些应用,会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有关化学问题(如沉淀转化、沉淀生成等)。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及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教学过程】
[设问1]:对于平衡AgCl(s)Ag++ Cl—,运用K sp与溶液中的离子积Qc的关系分析:增加C(Ag+)或C(Cl—),平衡为什么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解析: Qc = C(Ag+) ﹒C(Cl—)
Qc >Ksp时: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有沉淀生成
Qc = Ksp时:平衡不移动
Qc ﹤Ksp时: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沉淀溶解
增加C(Ag+)或C(Cl—),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应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引言]:沉淀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其进行的方向,沉淀转为溶液中的离子,或者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

1、沉淀的生成:
[归纳1]:当溶液中Qc >Ksp时,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有沉淀生成,因而要使溶液中的某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可增加能与之结合成更难溶物质的离子的浓度。

例1: AgCl的Ksp=1.80×10-10,将0.001 mol/L NaCl和0.001 mol/L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 沉淀生成?
解: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Ag+ 和Cl—浓度都减小到原浓度的1/2.
c(Ag+)=c(Cl—)=1/2×0.001mol/L=0.005mol/L
在混合溶液中,则C(Ag+)﹒c(Cl-)=(0.005)2=2.5 ×10-5>Ksp,
所以有AgCl 沉淀生成。

练习1:将足量BaCO3分别加入:①30mL 水②10mL 0.2mol/LNa2CO3溶液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④100mL 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沉淀的溶解
[归纳2]:根据溶度积原理,沉淀溶解的必要条件是溶液中离子积小于溶度积Ksp因此,创造一定条件,降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使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就可使沉淀溶解.
1.生成难解离的物质使沉淀溶解
(1)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解
例如:Mg(OH)2(s) + 2HCl MgCl2 + 2 H2O
Mg(OH) 2氢氧化物中的OH-,加入HCl后生成H 2O,C(OH-)降低,Qc (Mg(OH) 2)<Ksp (Mg(OH)2),于是沉淀溶解。

(2)碳酸盐沉淀的溶解
例如:CaCO3(s) +2HCl CaCl2 + CO2↑+ H2O
CaCO3的CO32-与酸生成难解离的HCO3-,甚至CO2气体,加入HCl后,H+与溶液中
的CO32-反应生成难解离的HCO3-或CO2气体和水,使溶液中C(CO32-)降低,导致Qc (CaCO3)<Ksp(CaCO3),故沉淀溶解。

(3)金属硫化物沉淀的溶解
例如:ZnS(s) + 2HCl ZnCl2 + H2S↑
在ZnS沉淀中加入HCl,由于H+与S2-结合生成HS-,再与H+结合生成H2S气体,使ZnS的Qc (ZnS)<Ksp(ZnS),沉淀溶解。

(4)PbSO4沉淀的溶解
例如:PbSO4(s) + 2 NH4Ac Pb(Ac)2↓+ (NH4)2SO4
在PbSO4沉淀中加入,能形成可溶性难解离的Pb(Ac)2,使溶液中C(Pb2+)降低,导致PbSO4的Qc (PbSO4)<Ksp(PbSO4),沉淀溶解。

(5)形成难解离的配离子
例如:AgCl(s) + 2NH3 [Ag(NH3)2]+ + Cl-
在AgCl沉淀加入氨水,由于Ag+可以和氨水中的NH3结合成难解离的配离子[Ag(NH3)2]+,使溶液中C(Ag+)降低,导致AgCl沉淀溶解。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例如:3CuS + 8HNO3 = 3Cu(NO3)2 + 3S↓+ 2NO↑+ 4H2O
HgS、CuS等Ksp值很小的金属硫化物就不能溶于盐酸。

加入氧化剂,使某一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低其浓度, 导致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

例2、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固) 5Ca2++3PO43-+OH-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已知Ca5(PO4)3F(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

主动脉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它促进矿化的方法:
解析:H++OH-=H2O,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Ca5(PO4)3OH(s) 5Ca2+(aq) + 3PO43—(aq) + OH—(aq)
+
F—Ca5(PO4)3F(s)
5Ca2++3PO-3
4+F-=Ca5(PO4)3F↓加Ca2+(或加PO-3
4
等)
练习2:溶洞的形成:分析其形成原理。

3、沉淀的转化:
[归纳3]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更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平衡会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生成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般说来,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例3:将AgNO3溶液加入氯化钠溶液中,再依次加入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沉淀,沉淀的颜色变化是_ ____ →_ _ ___ →____ _。

出现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练习3: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u2+、Hg2+等)?
练习4:分析化学上将难溶强酸盐(如:BaSO4)转化为难溶弱酸盐(如:BaCO3)原理?拓展:分级沉淀:
[归纳]溶液中有两种以上能与同种离子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时,最先析出的是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这就是分步沉淀,。

例4:在含有同浓度的I-和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为什么最先看到淡黄色AgI沉淀,至加到一定量AgNO3溶液后,才生成白色AgCl沉淀?
解析:这是因为AgI的溶度积比AgCl小得多,离子积最先达到溶度积而首先沉淀。

练习5: 在Cl-和CrO42-离子浓度都是0.100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忽略体积改变)时,问AgCl和Ag2CrO4哪一种先沉淀?当Ag2CrO4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l-离子浓度是多少?。

巩固提高:
练习6.在含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AgCl的溶解度有什么影响,并解释之。

(1)盐酸(2) AgNO3(3)KNO3 (4) 氨水
解:(1) 加入盐酸,产生同离子效应,AgCl的溶解度减小。

(2) 加入AgNO3,产生同离子效应,AgCl的溶解度减小。

(3) 加入KNO3,产生盐效应,AgCl的溶解度增大。

(4) 加入氨水,形成[Ag(NH3)2]Cl配合物,AgCl的溶解度增大
练习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估计反应的方向。

PbS + 2HAc ⇔Pb 2+ + H 2S + 2Ac -(已知K sp,PbS =9.04×10-29,K a,HAc =1.76×10-5) Cu 2+ + H 2S ⇔CuS (S ) + 2H +(已知K sp,CuS =1.27×10-36,H 2S 的K 1=9.1×10-8,K 2=1.1×10-12)
练习8.AgI 沉淀用(NH 4)2S 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Ag 2S 沉淀,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多少?若在1.0L(NH 4)2S 溶液中转化0.010molAgI ,(NH 4)2S 溶液的最初浓度是多少?(K sp,AgI =8.51×10-17;K sp,Ag2S =6.69×10-50)
解:转化反应如下 : 2AgI + S 2- ⇔ Ag 2S + 2I -
转化0.10 mol AgI 后,溶液I -浓度为:[I -]=0.010/1=0.010 (mol ·L -1)
K =][S ][I 22--=2222]
][Ag [S ][Ag [I]+-+=S Ag sp,AgI p,22K K s =502171069.6)1051.8(--⨯⨯=1.08×1017 根据平衡常数K 值可求出S 2-平衡浓度:
K =]S []I [22--=]
[S 0.01022
-=1.08×1017
[S2-]=9.2×10-20 mol·L-1
S2-最初浓度为:1/2×0.010 + 9.2×10-20=5.0×10-3 (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