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从评价原则、评价目的、评价步骤等方面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企业在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状态下进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球企业进入一个共同化竞争的领域。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市场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也日益增强。

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求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本身还不完善,如何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还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

因此,构建科学可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意义与原则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就曾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

1990年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t 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入一个新纪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阶段。

Lenard Barton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

国内外有关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著作和文献不断出现。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能使企业对自身及同行业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定量的、清楚的认识。

企业对自身竞争力水平和变化状况的把握,能便于企业分析其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竞争战略,对同行业竞争力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把握,通过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才能对其竞争力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各种途径巩固优势,弥补缺陷,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一个指引的、行之有效的战略,为企业效率提高提供努力方向。

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

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

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外贸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相对于其他企业所具备的优势。

针对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各国相关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以评估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以及企业如何应对这些标准进行有效提升。

一、市场综合竞争力市场综合竞争力是企业在各个市场环节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水平。

常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考核标准包括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来取得更高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二、产品质量标准外贸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是评估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涉及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产品质量问题。

三、价格竞争力标准价格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产品的能力。

价格竞争力标准包括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市场定价能力等。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提升价格竞争力,并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创新能力标准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创新能力标准涉及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

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不断创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五、国际营销能力标准国际营销能力标准是评估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和拓展能力的指标。

重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场开拓能力、渠道拓展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企业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并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

六、供应链管理能力标准供应链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够高效运作整个供应链的能力,包括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方面。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供应能力和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义乌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跨境电商出口基地,是全球最重要的供应链核心之一。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对于这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有必要通过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构建出适合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这将有助于这些企业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如何构建适合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进一步评估这些指标的有效性,为这些企业提供实用的发展和管理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方法,从而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

具体来说,通过分析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将建立一套符合该类企业特点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研究,可以为该类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启示和建议,帮助它们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义乌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聚集地和电子商务集散中心,拥有众多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

这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商品,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研究义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对于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更有利于推动义乌电商产业向着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自身优势和劣势,制定更加有效的竞争战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CBI详细介绍

CBI详细介绍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系统简介一、CBI体系简介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系统(China Enterprise Brand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简称CBIS)是一套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指数形式反映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强弱和品牌竞争力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CBIS包括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指数(CBI)、企业品牌价值综合指数(CBV)、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企业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以及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CBI-Z),具体逻辑结构如下图,具体释义列于下表:指数名称诠释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CBI)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一个相对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

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品牌竞争力分指数是按照不同层次(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等)对企业品牌竞争力总体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是将某品牌竞争力指数与其他品牌竞争力指数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对品牌管理有指导意义的工具,分别从时间序列、竞争差距、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来考虑。

分指标品牌竞争力指数(CBI-Z )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可以分为若干个指标指数,如财务指标指数、市场指指数、品牌发展潜力指数等。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行业的具体研究,是对行业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具体研究,是对区域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CBI-Y-D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的实质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品牌竞争力状况作比。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CBI-Y-G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用来衡量某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在品牌竞争力上差距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品牌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品牌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一篇:品牌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品牌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一)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评价指标模型是品牌竞争力评估的标准,国外学者主要从企业资产、消费者、品牌资产性的角度构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

Motamenti和Shahrokhi(1998)提出全球资产模型,认为品牌价值等于品牌净收益和品牌强度的乘积;Aaker(1998)和Keller(2003)从消费者角度提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重点关注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感知程度;英国的Interbrand公司将品牌看做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并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了品牌价值的衡量公式,从而找出了影响品牌强度的因素,并计算出了每个因素所占的权重。

上述模型详见表1.1。

表1.1国外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比较国外学者构建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以上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即便是从同一个视角构建的模型也存在明显不同,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评估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思路;第二,资产视角模型中的指标比其他视角模型中的全面、具体、易量化,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品牌竞争力;第三,企业组织从实践角度构建的模型比个人学者从理论角度构建的模型考虑了更多的市场因素和法律保护因素,细致到了品牌运营的每个环节。

二、国内研究现状(一)品牌竞争力的涵义国内学者主要从企业、消费者及综合的视角对品牌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其中邴红艳(2002)、沈占波(2005)、刘迎秋(2007)等学者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内部各项能力整合后所表现的市场占有能力,许基南(2005)、姜岩等(2008)、唐友明(2008)等学者认为品牌竞争力是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季六祥(2002)、胡大立等(2006)、汪波(2006)等学者认为品牌竞争力是在整合企业资源的基础上所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

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竞争力涵义归纳如表1.2所示。

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

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
2、技术竞争力:指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转 型的关键。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
3、品牌竞争力: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等,是企业 形象和信誉的体现。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
4、管理竞争力: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方面,是企业 竞争力的保障。
谢谢观看
2、隐形指标
2、隐形指标
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隐形指标之一。它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 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从而在 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品牌影响力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隐形指标。品牌是企业形象 和产品质量的综合体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 认可度和忠诚度。
2、市场指标
2、市场指标
市场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等,它们可以帮助企业了 解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销售情况。选择市场指标时,应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发展趋势, 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3、生产率指标
3、生产率指标
生产率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劳动生产率、材料利 用率、设备利用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改进机会,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在选择生产率指标时,应注意与企业实际情况相 结合,选择关键性的生产环节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四、结论总的来说
参考内容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能力,包括资源、技术、 品牌、管理等多个方面。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
1、资源竞争力:包括企业的自然资源、资金、人力资源等,是企业竞争力的 物质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应用,以期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测量方法,为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企业制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其核心理论框架的探讨,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这些理论框架试图从不同角度解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发展及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核心竞争力来源的理论框架主要关注企业如何形成和维持其核心竞争力。

其中,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RBV)认为,企业拥有的独特、稀缺、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KBV)则强调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过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形成和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构成的理论框架主要探讨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通常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

基于品牌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

基于品牌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

图1品牌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关系模型收稿日期:2019-09-08作者简介:陈奇(1995—),男,江苏宿迁人,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研究背景与模型智能手机行业现如今成为中国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中国的手机厂商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直接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也大放异彩,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公司。

而小米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为中国手机市场提供了许多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更是有很多人称赞小米手机说,小米手机杀掉了中国的山寨手机,因为它卖得比山寨手机还要便宜。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十足的红海市场。

针对小米手机为何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领先的手机厂商,研究其品牌竞争力的来源,从而为企业创造品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理论,结合小米手机公司的实际特点,建立如图1所示的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二、小米手机品牌竞争力指标建立与实证研究(一)指标系统根据小米手机品牌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关系模型,建立小米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

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变量为前提变量,其中,顾客价值因素由品牌符号和品牌性能来反映,顾客忠诚因素由品牌象征和品牌情感来反映。

共建立三个层次指标:一级指标为品牌竞争力指标;二级指标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具体内容,即品牌符号、品牌性能、品牌象征和品牌情感;综合一二级指标形成第三级指标。

对这些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到表1。

(二)实证研究受访者的年龄主要为18~60岁,接受调查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为53.6%,女为46.4%,考虑到未成年人玩手机大都只关注于游戏,高于60岁的老人,大都使用老年机,不太关注手机的外观和性能等因素,因此,调研包括成年人但不包括未成年人和高于60岁的老人。

受访者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36.1%,他们中大部分都还是未步入社会的学生。

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占38.2%,他们大都属于工薪阶层,不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三讲:竞争、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第三讲:竞争、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二、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
上述分析实际上是以一般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为 主,即假定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一个无差异的市场空间中生产和销售的,也就是假定, 市场空间是没有任何区隔和分界的,即使存在市场差异也只是由产业竞争所导致 的结构性差异,而不是市场空间自身所具有的外生性的差异。如果放松这一假定, 就可以现实地看到,市场实际上是分为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换句话说,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是在存在很大差异的多元空间中进行的。首先是国家之间的分界和差异, 于是,须引入新的假设条件:国家之间有关税、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这就 要考虑关税的保护作用、汇率水平及其变动等因素对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其次是地区之间存在区位和要素差异,于是,须引入不同的交通运输成本、自然条 件、要素禀赋等假设条件或者影响因素。 这样,对竞争力的分析就进入了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区位经济学) 的领域。 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区位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在这一领域中,反映空间差异的因素,例如“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 等,就成为竞争力研究的重要解释变量或条件。
一、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差异
2、在研究对象上: 虽然两学科都将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但分析视 角与目标不同。 主流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是同质的。 企业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被作 为导致市场均衡的作用和过程,只要企业是一个追 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产出组织,其内部组织结构、 管理运行机制、如何有效生产经营等均不是经济学 研究的内容。
二、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
无论是一般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及区位 经济学,它们的基本假定都是:所有的企业“黑箱”都按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进行决 策。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很难解释: 1、为什么即使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同,但现实情况仍然会是有些企业成功了(竞争 力强) ,有些企业失败了(竞争力弱) ? 2、即使假定有些企业之所以成功(竞争力强) 是由于拥有某些有利的条件,而另 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竞争力弱) 是由于处于某种不利的条件,那么,为什么有些 企业会注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企业却只能处于不利地位? 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 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呢?

基于优化模型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评价

基于优化模型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评价

Value Engineering表1“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A )二级指标(a )指标权重(λ=w A ×w a )产业专业化(A1)0.450技术专业化(a11)0.333产品专业化(a12)0.533团队专业化(a13)0.1330.1500.2400.060管理精细化(A2)0.250管理制度(a21)0.467人力资源(a22)0.267运营效益(a23)0.2670.1170.0670.067市场特色化(A3)0.250市场定位(a31)0.267产品特色(a32)0.667品牌声誉(a33)0.0670.0670.1670.017模式新颖化(A4)0.050研发投入(a41)0.533商业模式(a42)0.133投融资模式(a43)0.3330.0270.0070.0170引言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但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在一些核心产业上一直受制于人。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于2011年首次提出要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021年,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加快解决“卡脖子”的难题,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自2017年以来,河南省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40家。

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在不同方面存在的差异。

文章将根据“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邀请专家对不同“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评价,找出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发展建议。

1文献综述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国外方面,如Dimitrova [2]构建了包含管理、市场、资源、创新、财务五大类共35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知识载体观
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lon,2000):核心竞 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的知识集合。它包括四个维度:知识系统、技 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规范系统。
可编辑ppt
4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创新平台观
Meger & Utterbark(1997):核心竞争力是指 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 能力,核心竞争力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在产品 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基 于产品族与产品平台,核心竞争力可分部为四 个维度: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 分销渠道能力、制造能力。
第三讲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可编辑ppt
1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可编辑ppt
2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整合协调观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ehalad & Hamel,1990):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 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的技术 流的学识。
可编辑ppt
3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取的一系列的监督、控制、保护等措 管理、技术标准的确立、
施和活动。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企业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和 其他辅助活动的正常展开而配置、开 发、应用适当技术和工具的活动。
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建 立专家系统、知识挖掘, 存储和传递技术的开发
企业以适当的方式领导组织,将知识转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设置
可编辑ppt
26
五、核心竞争力构建:知识价值链模型
知识价值链作用
二是知识价值链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知识管 理的系统分析模型。知识价值链基本上涵盖了知 识管理的所有活动类型,用知识链模型作为分析 工具,企业可以评估本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甚 至可以通过知识价值链的比较,发现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制定正确的知识管理战略。

基于SEM-SVM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

基于SEM-SVM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

基于SEM-SVM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SEM-SVM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随后详细分析了SEM-SVM模型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和原理。

接着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SEM-SVM模型在评价中的优势。

最后通过研究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对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SEM-SVM模型在评价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银行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SEM-SVM, 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评价, 分析, 优势, 要素, 案例分析, 有效性, 提升建议, 结论,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传统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多依赖于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难以客观地量化和准确评价银行的竞争优劣势。

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和因素,从而更精准地评价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利用SEM-SV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SEM-SVM模型的原理,结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分析,探讨SEM-SVM模型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验证SEM-SVM模型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有效性,为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应用SEM-SV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CBI详细介绍

CBI详细介绍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系统简介一、CBI体系简介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系统(China Enterprise Brand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简称CBIS)是一套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指数形式反映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强弱和品牌竞争力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CBIS包括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指数(CBI)、企业品牌价值综合指数(CBV)、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企业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以及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CBI-Z),具体逻辑结构如下图,具体释义列于下表:指数名称诠释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CBI)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一个相对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

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品牌竞争力分指数是按照不同层次(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等)对企业品牌竞争力总体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是将某品牌竞争力指数与其他品牌竞争力指数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对品牌管理有指导意义的工具,分别从时间序列、竞争差距、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来考虑。

分指标品牌竞争力指数(CBI-Z )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可以分为若干个指标指数,如财务指标指数、市场指指数、品牌发展潜力指数等。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行业的具体研究,是对行业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具体研究,是对区域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CBI-Y-D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的实质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品牌竞争力状况作比。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CBI-Y-G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用来衡量某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在品牌竞争力上差距的指数。

波特五力模型的原理 -回复

波特五力模型的原理 -回复

波特五力模型的原理-回复波特五力模型,也称为五力竞争模型,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竞争分析工具。

该模型旨在分析企业所处市场的竞争力,并帮助企业制定战略以适应竞争环境。

它包含了对竞争力的五个方面的评估,包括竞争对手、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供应商和顾客。

第一步,波特五力模型的一般概念。

波特五力模型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揭示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五个主要要素。

这些要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的业绩和利润产生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力量,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二步,竞争对手的分析。

竞争对手是指在同一行业内,与企业竞争相同顾客群的公司。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策略、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上的竞争强度。

竞争分析的关键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制定与之相应的战略。

第三步,潜在竞争者的分析。

潜在竞争者是指尚未进入市场,但有潜力进入并与现有企业竞争的新公司。

通过对潜在竞争者的分析,企业可以预测市场上的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潜在竞争者的分析包括评估新企业的进入难度、市场准入壁垒和潜在竞争者的策略意图。

第四步,替代品的分析。

替代品是指可以满足相同需求或提供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或服务。

替代品的存在会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了解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以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情况。

通过对替代品的分析,企业可以评估替代品的威胁,并决定如何增强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

第五步,供应商和顾客的分析。

供应商是指向企业提供原材料、产品或服务的公司。

顾客是指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供应商和顾客的力量可以影响企业的交易条件和定价能力。

通过分析供应商和顾客的策略、需求和反应能力,企业可以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和趋势,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战略。

最后一步,综合分析与战略制定。

通过对波特五力模型的全面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竞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与测度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与测度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与测度研究作者:蒋亚奇,张亚萍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8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逐渐上升为品牌竞争。

品牌竞争力同品牌资产价值一样,更侧重于品牌在外在市场上所表现出的相对竞争能力,更具有直观性和可比性。

因此,构筑科学合理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对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行科学准确的综合评价,有助于为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39-03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质量、服务、个性等综合竞争力为内涵的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建设一个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品牌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在国际一流品牌纷纷抢滩之际,中国本土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却较少。

因此,本文尝试在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和测度模型体系,以此作为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依据,冀为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一、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概述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源(如资金、人力等)的有效配置和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如对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感受、态度、体验等),使其品牌比竞争对手的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方面与竞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产生更高的比较能力。

(一)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品牌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

这里的“比较能力”不是“比较优势”,即品牌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为前提。

企业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的能力。

(2)品牌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是动态的产物,而不是静态的结果。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在运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品牌竞争力。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1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如何评价其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绩效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问题。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利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定量地评估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过程。

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支持系统,也是企业的发展定向和目标规划的基础。

本文将从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全面综述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知识。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在评价企业绩效前,需要先明确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

1.1 绩效评价的经济学基础绩效评价的经济学基础主要是通过测量企业经济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来判断企业绩效。

这种测量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是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核心。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绩效评价是一种利润性分析的方法。

主要以企业利润率、成本费用率、回报率、投资负债率等经济指标来进行衡量和评价。

1.2 绩效评价的管理学基础绩效评价的管理学基础主要是基于管理学的绩效概念,是指管理者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进行考核。

也称为全面质量管理。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企业绩效评价是一种管理成果分析的方法。

主要以企业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客观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评价法、非财务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2.1 财务评价法财务评价法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以企业利润、投资回报率、股票等财务数据为评价依据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指标体系完整,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绩效。

缺点是只从财务角度进行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

2.2 非财务评价法非财务评价法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另一种方法,主要通过非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绩效。

例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反映企业在非财务方面的状况,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营销师(卷烟商品营销)鉴定理论知识-试卷含答案5

营销师(卷烟商品营销)鉴定理论知识-试卷含答案5

理论知识试卷 (五)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0题。

每题1分,共60分。

)1.卷烟陈列的抱怨零售客户可分为老弱群体、固执己见群体、情绪发泄类群体、多重顾虑类群体和()等群体。

A、依靠客户经理类群体B、事不关己类群体C、没事找事类群体D、不清楚原因类群体2.很多品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天花板”的问题,这说明了企业在品类构建的过程()。

A、没有重视市场培育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B、没有准确掌握市场趋势,适时进行品类升级C、没有不断强化品牌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巩固本品牌的领导地位D、没有实现品牌名对品类市场的领导占位,保证先行优势成为领导优势3.品牌组合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结构或()来进行。

A、竞争实力B、零售客户类型C、竞争结构D、市场结构4.不属于从业人员基本安全生产义务的是()。

A、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C、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自行处理的义务5.下列关于客户抱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客户抱怨可以培养出忠诚的客户B、客户抱怨不可能培养出忠诚的客户C、客户抱怨不可能为产品或服务提供改进乃至创新的机会D、客户抱怨基本不能反映产品质量。

6.利用X展示架、摇摇牌、台面POP竖牌等物料美化零售客户店面,渲染上市气氛,在新品陈列中属于()。

A、突出量感陈列B、突出陈列位置C、突出助销物陈列D、突出宣品陈列7.移动加权平均法离预测期近的数据权重()。

A、较大B、较小C、无关紧要D、不变8.在品类管理中,()指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

A、目标品类B、常规品类C、偶发性品类D、季节性品类9.不属于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生产和经营原则的是()。

A、依法申请原则B、择优定点原则C、规范生产经营原则D、自由竞争原则10.根据烟草行业实际,导入期一般为()个月时间。

A、3B、6C、9D、1211.下列选项对网上订(配)货的培训指导描述不正确的是()。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中国家电企业、家电市场(亦可其它领域)“价格战”问题的调查(案例)、分析和研究2.客户关系管理、关系营销或数据库营销的调查(案例)、分析和研究3.中小企业营销或战略管理问题的调查(案例)、分析和研究4.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5.购买者行为分析6。

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7.市场竞争与市场价格8.国际市场竞争与策略9.中国企业分销网络的设计与管理10.中国各行业市场营销渠道实证研究11.银行业市场营销研究12.银行客户经理制研究13.零售业市场营销研究(定位、战略等方面)14.转型时期中国企业营销升级对策研究15.中国MAII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研究16.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17。

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营业推广活动探析18.公共关系与促销研究19.服务市场营销的若干问题研究20。

广告语言研究21.整合营销传播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研究22。

促销策略的整合运用23.企业品牌策略研究24.顾客关系管理研究25.企业竞争力与竞争策略研究26.品牌创建中的传播(广告)问题研究27。

当前广告活动的新特点、新变化28。

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29.广告策划与策略30.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策略研究31。

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营销研究32.旅游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营销研究33。

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的特点、战略、策略34。

市场调研的应用或案例分析35.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6。

博弈论等经济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37.市场营销中的数量模型分析38。

部门公共关系39.公共关系与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40。

公共关系危机预防处理41。

CIS与企业形象的塑造42.现代企业营销中的CIS导入43.战略变化与战略转型44.价值链管理45。

电子商务战略研究46。

市场营销研究方法47。

定量营销模型研究48.品牌定位、品牌个性与品牌传播研究;49.分销渠道研究;50.中小企业营销现状与营销创新研究。

51。

公司品牌考核方案

公司品牌考核方案

公司品牌考核方案
一、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潜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程度。

在考核品牌知名度时,可以采用市场调查、网络搜索量等方法,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

二、品牌美誉度
品牌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评价和好感度。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在线评价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和态度。

三、品牌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程度和重复购买率。

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回访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品牌联想度
品牌联想度是指消费者在看到品牌时能够联想到的品
质、形象等。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网络舆情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程度。

五、品牌传播度
品牌传播度是指品牌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通过广告投放量、媒体报道量等方式,了解品牌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六、品牌认同度
品牌认同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认同程度。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网络舆情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程度。

七、品牌成长率
品牌成长率是指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销售数据等方式,了解品牌的成长速度和潜力。

八、品牌价值评估
品牌价值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品牌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专业评估机构或内部评估团队进行评估,以确定品牌的市场价值。

九、品牌市场份额
品牌市场份额是指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销售数据等方式,了解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

pa和bp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pa和bp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pa和bp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PA和BP指标是衡量某一特定领域或组织绩效的重要指标。

PA指标是指"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ppraisal)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个人或团队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

而BP指标则是指"绩效评估"(Business Performance)指标,用于评估企业或组织整体的经营绩效和运营状况。

这两种指标在管理学和组织发展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帮助领导者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员工或企业的工作表现,进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PA和BP指标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水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PA指标和BP指标的定义、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引出PA和BP指标的介绍。

然后,在正文部分详细解释什么是PA指标和BP指标,包括其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接着,对比分析PA指标和BP指标的异同之处,深入探讨其优劣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影响PA和BP指标的因素、它们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整篇文章将从宏观到微观地展示PA和BP指标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比较PA指标和BP指标,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两个指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解释和比较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适合自身需求的指标,提高绩效评估和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同时,文章也旨在探讨这两个指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关于指标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PA指标和BP指标,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目标或使命。

2.正文2.1 什么是PA指标PA指标全称为Performance Appraisal(绩效评估)指标,它是一种用于评价个人、团队或组织绩效水平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现有研究成果,根据全面性、系统性、本土性以及可测量性的原则,课题组设计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理论逻辑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 “四位一体”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理论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评价的综合研究,可以总结出品牌竞争力评价均是从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和消费者指标三个方面评价,如Interbrand着重财务指标测评品牌价值,Aaker从消费者支持层面构建十个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Landor机构基于市场表现构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各具优劣,均以简单可操作性为原则,目前国内各种品牌价值和竞争力评价机构和排行榜充斥大众眼帘,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及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广受质疑,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综合以上关于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对比,对于品牌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品牌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和消费者支持的视角展开,或者是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或者是其中两个组合的形式。

本研究力图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吸收现有研究成果,课题组认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以上学术界、权威机构公认的三个指标基础上提出品牌发展潜力评价指标,这样保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企业内部如发展潜力、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指标,企业外部如消费者支持)、动态性(现状情况如市场表现、财务表现和消费者支持指标,未来状况如发展潜力指标)、科学性(定性指标如发展潜力和消费者支持指标,定量指标如市场表现、财务表现)。

经过两次论证会的专家修正,根据以上理论逻辑模型,课题组最终提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说明:1、从理论完整性、评价全面性的高度,课题组最终提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在后期的调研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会对评价体系做出增加(或减少)指标的操作,把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和辅助指标,以应对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资料收集的问题。

具体步骤会在《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编写指南》中阐述。

2、品牌财务表现指标和品牌市场表现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企业年报、国家统计局、工商局、行业协会统计数据等公开数据,财务数据部分采用统计标准化方法,再转化为LIKERT5级量表计量形式,根据行业不同赋予不同修正系数据算最后得分;品牌发展潜力主要针对测评企业展开定性调研获得数据;品牌客户支持主要针对消费者展开定性调研获得数据,届时将开通专门在线调研系统。

二、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释义
(一)品牌财务表现层面指标释义及测度依据
目前国内企业经营者对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理解与实践,多半仍然停留在以财务数据为主导的思维里。

即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单一财务维度的数据早已不足以解释与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很多管理者仍然对于非财务性指标采取忽视的态度。

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因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与“顾客满意度”被公认为不可或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非财务性的绩效指标才稍稍撼动了财务为主的管理思潮。

课题组认为非财务指标虽然在数据获取方面存在一定主观性、经验性、片面性等疑难,但其在整个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本研究正是在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和其客户展开调研,探索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力争弥补单一财务数据评价的片面性。

品牌财务表现层面指标的选取主要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中心企业竞争力检测体系将,将财务指标分为规模因素、增长因素和效率因素3个二级指标。

1.规模因素主要从销售收入、净资产和净利润3个三级指标衡量。

(1)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2)净资产=资产-负债;
(3)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2.增长因素主要从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衡量。

(1)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3-1】×100%
(2)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当年净利润总额/三年前净利润总额)×1/3-1】×100%
3.效率因素主要从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率3个三级指标衡量。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
(2)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
(3)全员劳动率=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
关于品牌竞争力财务表现部分基础数据计算方法首先将被监测企业的每一指标进行
标准化处理,指标的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称为指标标准值。

各指标标准值与指标权重相乘后可以直接相加,从而得出因素的标准值。

因素的标准值与因素的权重相乘后直接相加得到竞争力标准值。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1)对规模类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取自然对数。

(2)计算某一行业(假设为A行业)的监测企业数(设A行业共有N个企业)。

(3)计算A行业所有监测企业某一指标(以净利润为例)的平均值,设为。

(4)计算A行业所有监测企业净利润的标准差。

(5)计算A行业某一监测企业(假设为企业X)净利润的标准值。

(6)重复第四步,计算A行业所有监测企业净利润的标准值。

(7)重复第二到第五步,计算A行业所有监测企业其他指标(包括销售收入、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标准值。

(8)将企业各指标的标准值乘以该指标权重后相加,得到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基础数据的标准值。

在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中,财务与非财务管理指标的平衡对本指数体系的科学性举足轻重。

Interbrand的品牌价值测量技术,不但在资本市场的心目中有了专业公正的地位;对企业来说,更有着超越单纯财务绩效的管理意义。

更为准确地说,Interbrand的品牌价
值测量,其实就是一套以财务语言为表征,融合了资金运用效率、业务模式思考,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关键绩效管理仪表盘。

当企业在基础效率管理的数据上(如现金流、库存流转天数、订单完成率等),加上品牌价值管理的总体目标时,就能合理地平衡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间的重要性,确保企业在财务增长的同时,也能稳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往永续成长的道路迈进。

品牌价值作为企业管理指标的优越平衡性,来源于计算的三大基础:财务收益、品牌作用力以及品牌强度。

而在分析财务收益时,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最为核心的基础。

测量经济附加值(EVA)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企业运营的真实效率。

在单纯的营业利润概念上,经济附加值的计算,更加入了资金机会成本的考量,进而相对完整地测量了企业的生产力与资产运用的效率。

其实,资本市场早已经把经济附加值作为衡量一家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标准。

Interbrand的品牌价值评估第一步是测试品牌作为品牌化产品带来的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

在收入中扣除运营成本,以求得品牌化利润,这个数字称为经济附加值(EVA)。

所有的财务分析都是基于企业的公开财务信息。

对于未来的预算数据均建立在广泛的财务分析基础上。

此外,在品牌财务表现指标的系数设置还参考了世界最有价值品牌评价公式和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公式。

以上财务指标选择和权重赋值均从企业竞争力测评的角度出发,关于基础数据的标准值属于企业财务指标,本系数参照Inter brand品牌价值算法,品牌贡献率则需界定一个修正系数,根据不同行业品牌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贡献度设定参数K,K
取值范围0到1之间,K的调整取决于品牌的盈利能力状况、品牌扩张能力、品牌的发展趋势、品牌忠诚度、行业性质等。

(来源:《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报告(2011-2012)》经济管理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