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 综述_发展历史

英语翻译 综述_发展历史

2《大英百科全书》将翻译定义为“将用 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 用另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进行转换 的行为或过程。”
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界定翻译,我们采用范仲 英的定义: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 感交流过程。它通过把一种语言(即原语 source language,简称SL)表达的信息用另一 种语言(即译语 target language, 简称 TL) 再现出来的方式帮助译语使用者了解原作者 意欲传达的信息内容并获得与原语使用者大 致相同的感受,以达到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交 际者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
3 校核 校核是对理解和表达质量的全面检查,是纠正 错误、改进译文的极好时机,切不可认为是多 余之举。优秀的译者总是十分重视校核的作用, 总是利用这一良机来克服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 初学翻译的人就更应该如此了。
翻译的方法:直译与意译
• 直译:为了把原文的意思完整而又正确地 表达出来,如果基本上保留原文的语言形 式(词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同 时译出的文字又明白易懂、符合语言规范, 这种翻译方法称之为“直译”。
当然,直译与意译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有些 句子需要直译与意译结合,需要综合处理。 But a broader and more generous, certainly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is held by those scientists who claim that the evidence of a war instinct in men is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and that man does have within him the power of abolishing war. 这个句子的主句部分可以意译,从句部分可直译。 "有些科学家的观点更开阔,更富有普遍性和哲理性。 他们指出,有关人类战争本能的证据尚不完全,而 且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人类自身具有消除战争 的能力。

英汉翻译第1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英汉翻译第1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3 《英汉翻译教程》庄绎传主编,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1998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孙致礼,译林 出版社, 1999 《名作精译》,杨平主编,青岛出版社, 1998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1998
参考书目如下:
词典百科类: 词典百科类:
《新英汉词典》(增补本)《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英汉大辞典》(缩印本)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 《最新英汉高级词典》蔡文索主编,李赋宁审校,商务印书 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 《英华大辞典》(修订第二版)郑易里等编写,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编辑部译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一)佛经翻译的四个时期
1 、草创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 草创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 本时期的翻译家有安清、支娄迦畿、朱士行。 安清是西域安息人,译经 35 部, 41 卷,其中 安清 有《大安般守意经》、《人生欲生经》等 (梁 皎慧的《高僧传》评他的译本“义理明晰,文字 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支娄迦畿是西域月支人,为了力求保全原本的 支娄迦畿 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 。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陈文伯,世 界知识出版社,1998 《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4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陈德鸿,张南 峰,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ATextbookofTranslation,PeterNewmark,ShanghaiFo 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EugeneA.Nida& Chr.R.Taber,E.J.Brill,1982 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词典》, MarkShuttleworth&MoiraCowi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基础学习收获一、翻译理论背景1.1 翻译学学科历史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久,西方翻译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翻译历史和西方一样悠久。

但由于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存在诸多悖论,达不成一致意见,人们因追求所谓严整的体系、规范的术语而将历史上对翻译的传统认识排斥在理论之外,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才不过50多年的历史。

1972年,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Holmes,美国人)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了《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

对研究翻译的人来说,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1.2 翻译学学科框架在《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霍尔姆斯将翻译研究领域的名称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yies”,并勾画出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研究框架,图里(Toury,1995:10)将其绘制成下图,广为学界引用:图1 翻译学学科框架图在该架构中,翻译学的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图被视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标志。

二、语言2.1语言和言语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符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可变可塑,不是固定恒定的信号。

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和结果。

人们说话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张口说话的动作,即“说话”的动作、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动作和言语行为。

(2)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说话所使用的词语、规则”。

翻译理论(英译汉)

翻译理论(英译汉)
现以“down”为例:
❖ (1)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ent down
❖ 孩子回来的时候,老头儿已在椅子上睡着,太阳已经西 沉了。
❖ (2)He was bending his head down,his right hand tightly clenched upon the edge of the bench.
❖ 再比如“past”这个词: ❖ (1)The days are past when Jewish blood could be
shed with impunity. ❖ 可以不受惩罚地屠杀犹太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 (2)The old man sitting in a chair is a past president. ❖ 坐在椅子上的那位老人是一位卸任的总统。 ❖ (以上两例中past是形容词) ❖ (3)There was no question that Chrysler had a
(8)Time appears to run more slowly for a moving clock than for a clock at rest.
对于正在运动的时钟来说,时间似乎过得比静止的时 钟慢些。
(9)A fifty foot navy boat was waiting at the dock,its diesel motors running.
现在一切取决于我们打这手牌时是否冷静而审 慎。
(6)The clock hands pointed to ten minutes after five.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不仅对翻译的 科学 、艺术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而且发展了机器翻译。
在这一时期 ,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罗马文学家把
荷马的史诗《奥德赛》(Odyssey)译成了拉丁语 ,
同时把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德斯等人 的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语 ,把古希腊戏剧介绍到罗 马 ,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TheI l i a d )和《奥德赛》(Odyssey)。
在这个时期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 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塞 万提斯 、莎士比亚 、 巴尔扎克等大文豪的作品被译 成各国文字 , 东方文学作品也陆续被翻译。
} 在这个时期 ,翻译扩大到了科技 、教育 、艺术、 商业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成为一项 专门的职业; 此外 ,人们不仅对翻译科学 、翻译艺 术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而且 发展了机器翻译 ,利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翻译 ,大大 减轻了翻译者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朝雍正年间 ,先后有数十 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和中国知识分子合作 ,翻 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 ,包括西方几何 、测量 、 算学 、农业 、水利、机械 、哲学、天文学 、物理学 和采矿冶金等学科 ,其中最著名的是利马窦与徐光 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等书 ,这些 译著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严复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 , 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 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的译作多 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 ,最著名的译著包括《天演
论》(EvolutionandEthics)和 《原富》(The WealthofNations) 等 。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中西翻译史简介

中西翻译史简介

中西翻译史简介第一节: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迄今为止共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恒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近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之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最早涉及了一些重大的翻译原则”(张泽乾,1994)。

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

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玄奘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他的“五不翻”原则总结了音译法的规律,即:(1)佛经密语须直译;(2)佛典中的多义词须音译(3)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只能音译(4)已经约定俗成的古音译保留(5)为避免语义失真用音译二、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三、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 Study of 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1.西方翻译理论发轫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x标志。

2.中世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

代表人物曼里乌?波伊提乌。

3.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代表人物:德西德利乌?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乔治?查普曼。

4.近代时期从17世纪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黄金时代)。

代表人物:约翰?德莱顿,夏尔?巴托,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莱尔马赫,施雷格尔(August Sxhlegel,1767--1815)和洪堡。

5.现当代翻译理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今。

“翻译范围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成果之丰,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谭载喜?《西方翻译史》1991),四大学派:a、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 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乔治?穆南、冉佩尔特、维内. 主要论点是:(一)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二)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b、伦敦派: 创始人是弗斯. 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萨瓦里和纽马克. 主要论点是: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c、美国结构派;d、交际理论派。

6. 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介绍有六大学派:a、语言学派:代表安德烈?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b、交际学派:现于7、80年代,代表奈达和雷伯恩。

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c、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d、文学—文化学派;e、结构学派;f、社会符号学派。

7.布拉格学派: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38)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k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

主要代表人物有解渴的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Jiri Levy)、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德国的冉佩尔特(R·Jumpelt)、加拿大的维内(Jean-Paul Vinay),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曼·雅可布逊和列维。

翻译理论: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

翻译理论: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再者,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来看,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趋于保守,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则显得开放、自由。

中国人极端尊重传统,这种思维定式使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开拓性,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而西方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翻译活动深人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著名 哲学家西赛罗(Cicero)。公元前55年,他首 次提出整体意义应重于单个词的意义,并指出 了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意译, 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 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 及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 的热点问题。在我国,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 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 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在中国,传统 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 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 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 期”、和“转型期”等。这四个时期分别 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 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 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 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 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 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 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 “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 “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 与钱钟书的“化境”等。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 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 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 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 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 转型期:转型期是指传统译论的核心问题开始转移的时 期,主要对应于新中国的成立至语言学翻译研究期间的 翻译理论。这一时间的翻译理论相对比较贫瘠。

History-of-translation-theory-翻译简史

History-of-translation-theory-翻译简史
第7页,共33页。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 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 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 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 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 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 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议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 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文艺复兴时期,(荷兰)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 学权威、《圣经》的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 (德国)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 主义观点;(法国)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 内容、通晓良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 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第11页,共33页。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法国)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 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英国) 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 是艺术的观点;(英国)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和“译作应 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 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 (德国)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与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德国)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英国)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 点。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 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把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早 在九世纪和十世纪,叙利亚学者就来到雅典,把大批希腊 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在巴格达,阿拉伯人 又把这些著作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 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在托莱多译成拉丁语的许多 希腊典籍便是从这些阿拉伯文译本转译的。于是,托莱多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 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发展史

翻译的语言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
18
3. 语义翻译semantic 和交际communicative翻译 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 语义翻译:集逐词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 优势,指在目的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 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 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集归化、意译、地道的翻译的优势, 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 等同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二者的区别:
3. 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8
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 在语际翻译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符号与符号 之间的对应(即逐词对应),而且也关注符号与 符号组合的对等。 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符号的对等信息,因此 他把翻译定义为: 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解释语言符号 他认为双语符号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 等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翻译 不是符号转换。而是信息转换。
1. 语言意义: 他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或 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 行为”
13
纽马克把意义归纳为以下三种:
a. 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 b. 交际意义(communicative meaning) c. 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每一种意义又包含更加细微的意义变体,他进而把 这些意义类型及变体层次概括为四种: a. 语言学意义 (linguistic meaning),包括同义 词和阐释意义,翻译最能体现这种意义。 b. 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a. 文本所体现出的作者个人的风格和个人习语;
b. 题材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 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c. 表达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特有的内容的词汇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文学翻译阶段
随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确立,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开始成为翻译的主流。
1. 2.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时期的文学翻译(17世纪到18世纪)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3.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
translator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bid: 1).
尤金· 奈达
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 (1914-2011) 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Biblical translators should not take communication for granted, but should bring it about, employing all the resources of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aid in their task. Religious message often failed to be communicated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world views. Meaning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oncept ual framework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message. Ideas “must be modified” to fit with the conceptual map of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context (Nida, 1960: 87)

我国翻译历史及翻译理论简介

我国翻译历史及翻译理论简介

秦译 场 和姚 秦译 场开始 , 翻译 由私译 转 为官译 。 隋朝 , 上林 园 里设 置 了 翻 经馆 。苻 秦 时 代 在 释 道 四” 以前是以翻译西方 资产 阶级学术名著 和文学 安 的 主 持下 , 置 了译 场 , 于其 不 懂 梵 文 , 以 设 由 所 作 品为主 ,五 四” 后 开始 介 绍 马列 主义 经 典 著 主张严 格 的直 译 , 出 了 “ 失 本 , 不 易 “ “ 之 提 五 三 的观 作 和无产 阶级 文学 作 品 。 点 , 道安 认 为 翻 译 应 力 求 符 合 原 文原 意 。译 场 释 翻译理论 的研究始于汉代佛经的翻译 , 经 设 置期 间请 来 了鸠 摩 罗 什 ( 译 天竺 人 ) 鸠摩 罗什 一 , 大师 在翻 译 佛 经 的 同时 , 在探 索 翻译 理论 。 中 改 以 往 直 译 的 翻译 风 格 , 张 意 译 , 的译 作 有 也 主 他 国古代时期对理论 的讨论就是直译还是意译 。公 《 法华经》 《 、金刚经》 《 、 中观论》 《 、 十二 门论》 《 、 百 元三 世纪 支 谦 , 后 来 的释 道 安 为 翻 译 理 论 的研 论》 三百 余 卷 , 我 国 的 翻译 事业 奠 定 了基 础 。 及 等 为 究奠定了基 础。清末 以来 , 国的翻译理论研究 南北朝时期 真谛应 梁武帝 之约来到中国 , 了四 我 译 进 人 了蓬勃 发 展 的时期 。五 四 以前 是 翻译 理论 的 十九部经论 , 中国的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隋 对 开创 时期 。 代 由于历史较短 , 译作并不 多, 中有释彦琮 , 其 梵 我国翻译史按时 间顺序大概可 以分 为古代 、 文 造诣 很 深 , 为译 者应该 :一 )诚 心 爱 法 , 认 ( “ 志愿 近代 、 现代 、 当代 四个部 分 : 益人 , 禅 久 时 ” ( ) 抱 平 恕 , 量 虚融 , 好 不 ;二 襟 器 不 古 代从 先 秦时 有关 翻译 零 星 的论述 到 清乾 隆 专执 “ ( )耽 于道 术 , 于 名 利 , 欲 高炫 ” ;三 “ 澹 不 。第 初年《 番清说》 为止。这一时期我 国的翻译以佛经 三 阶段在 唐 朝 。唐代 , 主要译 者 多 为本 国人 , 们 他 翻译为 主 , 而佛经 的翻译 又可 分 为三 个 阶段 : 一 除了精通佛理 以外还精通梵 汉两种语 言 , 第 其译作 阶段 : 从东 汉 末 年 到 西 晋 。译 者 主要 是 外 籍 僧 人 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 。加上 和华 籍 胡 裔 僧 人 , 译 主 要 靠 直 译 , 至 是 “ 翻 甚 死 唐朝 统治 者 的 重 视 和 支 持 , 一 阶 段 的译 经 活 动 这 译” “ 、硬译 ”采 取 口授形 式 , , 因此 可信 度不 高 。西 达 到 顶 峰 , 出现 了玄 奘 、 空 、 净 等 著 名 的 僧人 不 义 汉哀帝时期 , 有一个 叫伊存的人 , 到中国 口传一些 译经 家 。一 代 翻 译 巨匠 玄 奘 , 十 九 年 间 译 出 了 在 简短 的佛经经 句 , 还 算不 上 真正 意 义上 的翻译 。 但 七 十 五部 佛经 , 提倡 翻译 应 以“ ” 主 , 信 为 并首 倡 音

英汉翻译(一)--翻译概论

英汉翻译(一)--翻译概论

• How to Fat-proof Your Child? • --What kind of money does a girl 如何让你的孩子防“胖”于未然? like best? 女孩最爱什么“财”?——郎才。 女孩最爱什么钱?——礼钱。 • -- Matrimony. 女孩最爱什么钱?——美元(缘) •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不到俄岛我不倒。 •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落败孤岛孤败落。 (tulips= two lips) have? 什么样的花人人都有啊?——泪花。 • --Tulips.
• 英语动词translate源自拉丁词translatus, 而translatus又是transferre 的过去分词。 在拉丁语里,transferre的意思是carry或 transport,指的是背负物件将其转移到另一 地方。词根trans本身含有时空变迁的意思, 而ferre除了“负重”与“搬运”的意思外, 还有endure与suffer的含义。
•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 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均, 《翻译论》,2003:75) •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 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 语言活动。 • By translation here we specifically mean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something is translated, instead of the work translated.
Some Metaphors of Translation
• 译者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仆二主”的事情。 • 翻译是媒人。 (歌德) • Translations are like women—when they are faithful they are not beautiful; when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not faithful. • • • • 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 (傅雷) Translation is to dance with fetters.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raduttor traditori.

英语翻译课件-中西方翻译史代表人物及主要论点-文档资料

英语翻译课件-中西方翻译史代表人物及主要论点-文档资料

泰特勒
1790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亚历 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在其所著的《论翻译的 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 则”,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从 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故而,将《论翻译 的原则》誉为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开山之 作并不为过。
• 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派借用了俄国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论成 果,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翻 译文学中文学作品的主题无关宏旨,重要的是 作品的“文学性”,二文学性往往是通过作品 的表层结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翻译研究派 还认为,翻译研究应该从狭隘的原文和译文内 部关系扩展到翻译的外部关系——社会历史因 素。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出色的翻译:原文所具有的特点全部被移 注进另一语言,以至于能被接受语读者清 晰地理解并强烈地感受到,就如同原文作 品的读者所理解和感受到的一样。
Nida show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response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Nida, the Christian faith has behavioral rather than epistemological objectives, and thus Nida’s goal is to effect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one which will start a dialogue not between the receiver and a text or symbols, but between the receiver and God.

英汉翻译绪论

英汉翻译绪论
3. 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要上街去喝得酩酊
大醉。 *星期五[Friday]为英国的发薪日。如不解释,译
入语读者就不会明白英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一天上街去大 吃大喝。
3.翻译的过程
• 1)(准确)理解(语言现象、逻辑关系、原文所指涉 的事物),要求译者进入细致地进行语法分析、语 义分析、语体分析和语篇分析。
1.That’s all Greeks to me.
2.If you see any green in his eye, you are wrong.
3.Today I welcomed the opportunity of exchanging views with the leaders of Chinese Government about the world scene.
Translation implies the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poken.
Eugene A. Nida: 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辞源》: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
4.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5.When John was talking about the affairs, we smelled
a rat..6.He bent solely upon profit.7. If we want your cents, we’ll ask for it.

翻译等值理论

翻译等值理论

1.翻译的等值理论翻译理论的历史:严复提出信,达,雅与泰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等值理论的另一表现形式。

信,我们可以认为指的是形式和意义的对等,达,我们认为是,雅,我们认为是风格和修辞对等。

Nida提出的基本概念: A. Formal Equivalence B。

Dynamic Equivalence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A.Formal Equivalence is the closest possible match of form and content between ST andTT.形式对等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最大可能的一致。

B.Dynamic Equivalence is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the receptor of message in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动态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中的信息的反应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信息的反应的等同性的程度。

简单说,也就是译文读者应该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反应。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was further developed from DE by Nida himself,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ve functions.Nida 还提出了关于对等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Minimal standard: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所谓最低标准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理解和欣赏应该达到到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必须理解和欣赏到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 地重新表达出来。
《牛精英语词典》:在保留意义的情况下从一种语言转变成 另一种语言。
(1)翻译是 “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 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 的活动。 (范存忠,1985: 80 ) (2)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决不失 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 1949) (3)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 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 1980) (4)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 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 1997) (5) 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萧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 为至少无须构思。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来,创作 的时候可以回避,翻译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 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日本翻译家幸德秋水说:“翻译远比著述困难,至少不 亚于著述(创作)。”这些翻译前辈的经验之谈,说明翻译不仅是“再创作”,而且是 一项比创作还难的艰巨劳动。
• 步入九十年代后期,国内如赵家琎(1996)、韩加明(1996)、刘军平 (1997)、罗选民(1997)、林克难(1998)、张美芳(1998)以及仲伟合 (1999)等开始提及西方当代翻译理论体系中有关“多元系统说”、“解构 主义”与“女性主义”等理论字眼,算是对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自觉研究的 肇始。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张美芳(2000)、孙会军(2000)、马会娟 (2001)、张德让(2001)、蔡新乐(2001)、傅勇林(2001)、佟立 (2001)、林克难(2001)、张南峰(2001)、孟翔珍(2002)、廖七一 (2002)、闫建华(2002)、刘亚儒(2002)、刘勇(2002)、葛校琴 (2002)、刘艳丽(2002)与王东风(2003a、b)穆雷(2003)、孙艺风 (2003a、b)、王友贵(2003)、蒋骁华(2003;2004)、王东风 (2004)、刘军平(2004a,b)、徐来(2004)以及张景华(2004a、b)等 无疑是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005年,《中国翻译》更是另辟专栏 探讨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问题。可以说,六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翻译理 论乃是中国本土所生发出的翻译理论,而六十年代之后的我国翻译理论研究 就其整体而言却是对于“舶来品”的形式多样的消化。
翻译是运用两种语言相互表达的活动。有人称之为“再铸造作业”,意思是说把甲 模型铸造出来的产品溶解之后,再浇注进乙模型,制造出两者具有同等质量的产品。各 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把日文译成中文,就是要把日文的表现方式改变为中 文的表现方式,即从日文的模型转移到中文的模型中,反之亦然。这种形象性的说法是 很贴切的。
翻译的类别:
1)从译出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receptor language)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 语两大类。
2)从涉及的语言符号来看,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即通过同一语言中的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外一些语言 符号,如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将古英语译成现代英语等)、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即通过一种语言符号另一种语 言符号,如把英语译成汉语,将日语译成俄语等)、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即通过非语言的符号解释语言符号或用 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如用手势语言解释新闻,用语言符号 解释旗语等)。
5)从翻译方式来看,翻译可分为全译(absolute translation )和 编译(translation with reconstruction)。
翻译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1、翻译的社会价值:翻译至于社会的推动作用体现为翻译可以开启读者的心灵,打开他 们狭隘的思想疆界 2、翻译的文化价值:许钧先生曾言: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需要。 3、翻译的语言价值:翻译不仅帮助现代白话文构建语句、文法、输入了语料语汇 4、翻译的文学价值:翻译在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很大作用 作用
• 按照现在的观点,传统翻译研究乃是所谓“古典 文论学派”。传统的翻译研究,仍然只关心译作 的文学性和译文的选词造句等方面的问题,理论 上没 有突破。 传统翻译研究着眼的乃是翻译的本 体性研究,而非主体性研究,它强调文本内结构 与意义的转换,主张指涉文本自身的“内向性忠 实”,其基本的理论命题有如写作与翻译的等级 喻说、翻译的价值中立、语言的透明性,以及语 言规律(或文本文内结构)对于意义的预设等。 这一点既解释了王宏印等提倡重释“古典文论学 派”的主张,又解释了林克难、罗新璋、吴立诚 与王东风等对于传统翻译研究的不断批评。作为 具有典型规范性特征的“古典文论学派”翻译理 论其典型缺陷在于它的演绎式研究模式,即以点 代面,将某些基于经验和语言分析的论断的作用 普泛化。
3)从翻译的手段来看,翻译可分为口译(oral translation)、笔 译(written tranlation)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4)从翻译的题材来看,翻译可分为专业性翻译 (specializedsubject translation,如翻译法律、科技文献专业学术 论著、因特王语言等)、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如翻译小 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和一般性翻译(general translation,如 翻译各种应用文和新闻报道等。)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国内开始摆脱翻译理论研究的这种传统,并开始了历 时三十年的西方当代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介绍与研究。此间,学界所关心的主 要是翻译的技法、英、汉双语在技术层面的比照、九十年代末期之前,这种 方式甚至一度规约着翻译文本与翻译教学研究乃至翻译著作的述评,造成了 翻译研究与批评在理论性上的局限与偏颇。
翻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是沟通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语言障碍的桥梁, 通过两种语言的相互往来,达到交际和交流思想的目的。
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 的热点问题。在我国,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 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 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在中国,传统 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 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 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 期”、和“转型期”等。这四个时期分别 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 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 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