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课件4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38页PPT文档

2010年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38页PPT文档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规律技巧提炼
规律技巧提炼
第17讲 │ 规律技巧提炼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 课本挖掘提升
第17讲 │数列建模、三角模型
第17讲 │ 主干知识整合
主干知识整合
第17讲 │ 主干知识整合
第17讲 │ 主干知识整合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第17讲 │ 要点热点探究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单元函数第4讲函数及其表示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单元函数第4讲函数及其表示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2.求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掌握如下两种方法: (1)给出函数的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用待定系数 法,如函数是二次函数,可设函数为 f(x)=ax2+bx+c(a≠0), 其中 a,b,c 是待定系数,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解 出 a,b,c 即可. (2)换元法求解析式,已知 f[h(x)]=g(x),求 f(x)的问题, 往往可设 h(x)=t,从中解出 x,代入 g(x)进行换元求解.但 用换元法时,要注意新元的范围.
3/38
2.函数的表示 列表法:用___表__格____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 关系的方法,称为列表法. 图象法:用____图_象____把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表示 出来的方法,称为图象法. 解析法:一个函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用自变量的 ___解_析__式___表示出来,这种方法称为解析法.
4/38
25/38
点评: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 数、反比例函数及其他所有形式已知的函数),可用待定系 数法; (2)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 f[g(x)]的解析式,可用换元 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26/38
【变式探究】
2. (1)已知 f( x+1)=x+2 x,则 f(x+1)=
22/38
解: (1)先利用函数解析式将 f(x)-f(a)=(x-b)(x-a)2 的 左边表示出来,再化简右边,然后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解 即可.
因为 f(x)=x3+3x2+1,则 f(a)=a3+3a2+1, 所以 f(x)-f(a)=(x-b)(x-a)2=(x-b)(x2-2ax+a2) =x3-(2a+b)x2+(a2+2ab)x-a2b =x3+3x2-a3-3a2.
答案:A,B,C

2010高考数学知识总结

2010高考数学知识总结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11 简易逻辑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12 圆锥曲线与方程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1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3 立体几何初步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要点17 概率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 导数及其应用 素能培优(四) 公切线问题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 导数及其应用 素能培优(四) 公切线问题
整理得 y=e 1 -1 x+(1-x1)e 1 -1 ①,
函数 y=g(x)在点 Q 处的切线方程为 y-ln
比较①和②得
e
1 -1
=
1
③,
2
1
x2= (x-x2),整理得
2
1
y= x+ln x2-1②,
2
(1-1 )e 1 -1 = ln 2 -1④,
两曲线公切线的条数即为该方程组解的组数,
2 -1
' = e ,
21 = e 2 ,

4(2 -1)
a= e2 ,设
4(-1)
f(x)= e ,则
4(2-)
f'(x)= e ,令
ae 2 =4x2-4,
f'(x)=0,解得 x=2,
所以 f(x)在(1,2)内单调递增,在(2,+∞)内单调递减,所以
B.3
C.e+1
D.2
解析 设(t,et)是 f(x)图象上的一点,f'(x)=ex,
所以 f(x)在点(t,et)处的切线方程为 y-et=et(x-t),y=etx+(1-t)et①,

1 t
g'(x)==e ,解得
-t
-t
-t
2--e
x=e ,所以 g(e )=ln e +2=2-t,所以
[对点训练1](2024·福建南平模拟)已知曲线y=aln x和曲线y=x2有唯一公共
点,且这两条曲线在该公共点处有相同的切线l,则l的方程为__________.
2 ex-y-e=0
解析 设曲线 g(x)=aln x 和曲线 f(x)=x2 在公共点(x0,y0)处的切线相同,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1节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1节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v(t),则v'(t)就是加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即在点(x0,f(x0))处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f'(x0),就是曲线y=f(x)在x=x0处的切线的斜率k0,
f'(x0)
即k0=__________.
微思考已知函数y=f(x),给定一个点P(x0,y0),那么f'(x0)就是经过点P的切线的
4
√2 √2
B,直线的斜率为 m=- 3 <- 4 ,故 B 错误;
√2
C,直线的斜率为 m=- 4 ,故 C 正确;
√2
x= 2 时,等号成立,
√2
≥2√2,因此- ≤m<0.
4
对于 D,直线的斜率为 m=√2>0,故 D 错误,故选 AC.
考点三
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多考向探究预测)
考向1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
所以切线方程为
1
y-2=2(x-1),整理可得
4x-2y-3=0.
1
k=2,切点为(1, ),
2
考向2 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例4(1)(2024·广东惠州模拟)已知直线y=x+1与曲线y=ln(x+a)相切,则实数
a=( C )
A.-1
B.1
C.2
D.3
1
1
解析 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由于 y'= ,所以切线的斜率为
1 3 2
h(t)= t +t ,当t=t0时,液体上升高度的瞬时变化率为3
3
cm/s,则当t=t0+1时,液
体上升高度的瞬时变化率为( C )
A.5 cm/s
B.6 cm/s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__《数列的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__《数列的应用》

5.已知等比数列 {an} 的各项均为正数 公比 q≠1, 数列 {bn} 满 已知等比数列 的各项均为正数, 已知 ≠ 足 b1=20, b7=5, 且 (bn+1-bn+2)logma1+(bn+2-bn)logma3+(bn-bn+1) logma5=0. (1)求数列 {bn} 的通项公式 (2)设 Sn=|b1|+|b2|+…+|bn|, 的通项公式; 设 求数列 … 求 Sn. 解: (1)将 logma3=logma1+2logmq, logma5=logma1+4logmq 代入已 将 知等式整理得: 知等式整理得 2(bn-2bn+1+bn+2)logmq=0. ∵q≠1, ∴logmq≠0. ≠ ≠ ∴bn-2bn+1+bn+2=0. 即 bn+bn+2=2bn+1. 是等差数列. ∴数列 {bn} 是等差数列 设其公差为 d, 5 则由 b7=b1+6d 可得 d= - 2 . 5 ∴bn=20+(n-1)(- 2 ). - 5 45 即 bn=- 2 n+ 2 . -
(2)解: 由 an>an-1 及 an=3n-1-2an-1 知: an-an-1=3n-1-3an-1>0. 解 -
∴an-1<3n-2 . ∵an+1-an=3n-3an=3n-3(3n-1-2an-1)=6an-1>0. ∴0<an-1<3n-2 . ∴ a0∈(0, 1 ). 3
7.设无穷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1)若首项 a1= 3 , 公 设无穷等差数列 若首项 2 差 d=1, 求满足 (Sk)2=Sk2 的正整数 k; (2)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 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 {an}, 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 k 都有 (Sk)2=Sk2 成立 成立. 解: (1)由已知易得 Sn= 1 n2+n. 由已知易得 2 2=S 2, ∴( 1 k2+k)2= 1 (k2)2+k2. ∵(Sk) k 2 2 ∈ 整理得 k3(k-4)=0. ∵k∈N*, ∴k=4. ∴满足 (Sk)2=Sk2 的正整数 k 的值是 4.

高考数学总复习 10.4随机事件的概率课件 人教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 10.4随机事件的概率课件 人教版

【题后总结】1.在一定条件下,所要求的结果是否可能 发生是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 件的主要依据. 2.对于每一个球来说,其被取出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m 所以可应用公式P(A)= n 计算概率,其中n是全部事件总 数,m是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在箱子里装有十张卡片,分别写有1至10十个整数,从 箱子中任取一张卡片,记下它的读数x,然后再放回箱子中;
注意: m (1)P(A)= n 是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定义,同时也是计算 这种概率的基本方法.步骤是:①确定随机事件中等可能 性的基本事件是什么;②计算随机事件中所有基本事件的 可能性结果数n;③计算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m ④利用定义计算事件A的概率,即P(A)= n .
(2)从集合的角度研究概率: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 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 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包含 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因此,从 集合的角度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 card(A))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card(I))的比值,也就是P(A)= cardA m = . cardI n
2.已知非空集合A、B满足A B,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任取x ∈A,则x ∈B是必然事件;②若x∉A,则x ∈B 是不可能事件;③若任取 x∈B ,则 x∈A 是随机事件;④若 x∉B,则x∉A是必然事件.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C.3
B.2
D.4
解析:易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答案:C
3.甲、乙两人各写一张贺年卡随意送给丙、丁两人中 的一人,则甲、乙将贺年卡送给同一人的概率为( 1 A. 2 1 C.4 1 B. 3 1 D.5 )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4 基本不等式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4 基本不等式

— 返回 —
2.两个重要的不等式 (1)a2+b2≥____2_a_b____(a,b∈R),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2)ab≤a+2 b2(a,b∈R),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已知 x,y 都是正数,如果积 xy 等于定值 P,那么当 x=y 时,和 x+y 有最小值 ___2___P____. (2)已知 x,y 都是正数,如果和 x+y 等于定值 S,那么当 x=y 时,积 xy 有最大值
解法二:由题设易知 a>0,b>0,∴ ab=1a+2b≥2 时“=”成立,即 ab≥2 2,故选 C.
a2b,当且仅当 a=4 2,b=24 2
— 24 —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3.已知 x≥52,则 f(x)=x2-2x4-x+4 5的最小值为____1______.
— 返回 —
[解析] 因为 x≥52,所以 x-2>0,所以 f(x)=x2-2x4-x+4 5=x2-x2-2+ 2 1=12x-2+x-1 2 ≥1,当且仅当 x-2=x-1 2,即 x=3 时等号成立.
角度 3:消元法求最值 【例 3】 (1)已知 x>0,y>0,x+3y+xy=9,则 x+3y 的最小值为___6___.
4 (2)已知 5x2y2+y4=1(x,y∈R),则 x2+y2 的最小值是___5____.
— 19 —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 返回 —
[解析] (1)解法一:由已知得 x+3y=9-xy, 因为 x>0,y>0,所以 x+3y≥2 3xy, 所以 3xy≤x+23y2,当且仅当 x=3y,即 x=3,y=1 时取等号,即(x+3y)2+12(x+3y) -108≥0. 令 x+3y=t,则 t>0 且 t2+12t-108≥0,得 t≥6,即 x+3y 的最小值为 6. 解法二:由 x+3y+xy=9,得 x=91-+3yy, 所以 x+3y=91-+3yy+3y=9-3y+1+3yy1+y =91++3yy2=31+y2-1+61y +y+12

2010年高考数学强化双基复习课件25-32页PPT资料

2010年高考数学强化双基复习课件25-32页PPT资料
A.1 条 B.2条 C.3条 D.4条
a 60° O
b
【点击双基】
3.(2019年北京朝阳区模拟题)如下图,正四面体S—
ABC中,D为SC的中点,则BD与SA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3 B. 2 CC. 3 D. 2
S
3
3
6
6
D
A
E
C
B
【点击双基】
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那么
解:1四部分(互 相平行)2六部分 (两种情况) 3七部分 4八部 分 变式一:长方体的各个面将空间分成几个部分? 27 变式二、四面体的各个面将空间分成几个部分? 15
【典例剖析】 例3.(教材例2)A是BCD平面外一点,E、F分别是BC、 AD的中点,
(1)求证:EF与BD是异面直线; (2)若ACBD,AC=BD,求EF与BD所成的角。
【典例剖析】
例1.如图,平面相交于直线a,平面,相交于直线 b,平面相交于直线c,已知a与b不平行。
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点
b
a
c P
[说明]欲证三线共点,可证其中两条直线有交点, 且该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典例剖析】 变式一:(教材例1)如下图,四面体ABCD中,E、 G分别为BC、AB的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 有DF∶FC=2∶3,DH∶HA=2∶3.
【知识梳理】 名称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内容
公理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 1 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 2
公理 3
推论 1
推论 2
推论 3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 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 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 个平面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010届高考数学数列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数列复习

有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
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
也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如已知
f
(x)

x2 1 x2
, 则f(1)+f(2)+f(3)+f(4)+ f
(1) 2

f
(1) 3

7
1
f( )
2
4
.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 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 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n和公式 的推导方法).如设{an}为等比数列,Tn=na1+(n1)a2+„+2an-1+an,已知T1=1,T2=4,①求数列{an} 的首项和公比;②求数列{Tn}的通项公式.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 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 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① 1 1 1 ; n(n 1) n n 1
② 1 1 (1 1 ); n(n k) k n n k

1 k2

1 k2 1

1 2
(1 k 1
1 ), k 1
1 k

1 k 1

(k
1 1)k

1 k2
1 1 1; (k 1)k k 1 k

n(n
数,则an与an+1的大小关系为 an<an+1 .
(列3,)已则知实数数列的{an取}中值,范a围n=是n2+n,>-且3 {a.n}是递增数
2.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an+1-an=d(d为常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y=Asin(ωx+φ)的图象和性质及其综合应用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y=Asin(ωx+φ)的图象和性质及其综合应用

►两类求解: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 (4)[解三角方程,只需在一个周期内找出与三角函数值对应的
角,利用终边相同角的集合表示和角的整体思想代入求解]方
①代入法:把图象上的一个已知点代入(此时 A,ω,b 已知)
或代入曲线与直线 y=b 的交点求解(此时要注意交点在上升 区间上还是在下降区间上).
②五点法:确定 φ 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第一个点 为突破口.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点”(即图象上升时与 x 轴的交点)时,ωx+φ=0; “第二点”(即图象的“峰点”)时,ωx+φ=π2 ; “第三点”(即图象下降时与 x 轴的交点)时,ωx+φ=π; “第四点”(即图象的“谷点”)时,ωx+φ=3π 2 ; “第五点”时,ωx+φ=2π.
(5)形如 y=bacsoins xx++cd型的函数的最值,可考虑数形结合(常用到
直线斜率的几何意义).
►一个易错点:求φ值考虑不全面致误. (1)[求 φ 值时,一般利用函数最值点或图象的对称中心求解, 选择其它点时,所得三角方程的解有两种形式,容易遗漏] 已知函数 f(x)=sin(2x+φ)π2 ≤φ<π的图象过点π 12, 23, 则 φ=________.
(3)函数y=sin x+cos x+2sin xcos x的最大值是______.
解析 令 sin x+cos x=t,则- 2≤t≤ 2, 平方得 1+2sin xcos x=t2, 所以 2sin xcos x=t2-1, 则 y=t+t2-1=t+122-54, 函数图象对称轴为 t=-12, 所以当 t= 2时,ymax= 2+( 2)2-1= 2+1.
+Bcos 2x+c= A2+B2sin(2x+φ)+c.其中 tan
用有界性处理.

北师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第3节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北师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4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第3节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2ln 2>1.综上,f(x)min=f(1)=1.
2 研考点 精准突破
考点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多考向探究预测)
考向1求函数的极值(极值点)
例1(1)(2024·浙江杭州模拟)设函数f(x)=2ln x-x2,则( B )
A.x=e为极大值点
B.x=1为极大值点
C.x=1为极小值点
D.无极值点
是函数f(x)的极值点”,则实数a的值为 -4
.
解析 由于-1是函数f(x)的极值点,所以f'(-1)=g(-1)=0,即(-1-1)(1+3+a)=0,解
得a=-4,此时f'(x)=(x-1)(x2-3x-4)=(x-1)(x+1)(x-4),经验证符合题意,故实数a
的值为-4.
变式探究2
(变条件变结论)本例(1)中,其他条件不变,将“若1不是函数f(x)的极值点”改
解析
2
2(1-)(1+)
函数定义域为(0,+∞),f'(x)= -2x=
,令


f'(x)=0,解得 x=1.当 x>1
时,f'(x)<0,当0<x<1时,f'(x)>0,故f(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
减,故x=1是极大值点,故选B.
(2)(2024·山东潍坊模拟)已知函数

2
时,f'(x)<0,f(x)单调
递减,当 x∈(1,+∞)时,f'(x)>0,f(x)单调递增,所以函数 f(x)在区间
最小值为 f(1)=1;当 0<x≤

广东省新课标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课件:9.5

广东省新课标2010年高考数学复习课件:9.5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分。
第九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新高考全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