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工作报告李柱山2018年2月,我校历史教研组在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研究与准备的基础上,向甘肃省教育规划办申报了《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课题,同年5月通过了审批,正式立项,立项号:GS[2018]GHB1355。
一、主要研究过程1.课题申报准备阶段(2018年3月—2018年5月)(1)进行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学习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梳理有关于研究的突出问题,开展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聚焦在历史课堂师生对话的浅层性学习,低效、无效性对话方面的问题。
(2)组织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组。
(3)申报立项。
2.题实施研究阶段(2018年6月—2019年12月)(1)制定课题方案,明确成员分工与职责课题负责人:李柱山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审定研究方案,主持开题、结题工作。
负责课题申报和课题组日常管理,制定研究方案,起草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和结题报告。
黄煜、李发有负责课题实验中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的工作。
马枢元、王兴元负责课题问卷调查、历史课堂深度对话课例实验和分析的工作。
唐爱萍、唐好瀚、严发普、吴云霞负责历史课堂中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和师生深度对话效果评价研究的工作。
(2)进行课题开题工作(3)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4)围绕课题研究,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5)全面开展研究工作,组织研讨课,撰写经验总结、论文、个案分析等。
(6)组织问卷调查,分析统计数据,针对问题进行研究。
3.课题总结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课题组按计划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字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细化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和进度,落实到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结题的所有准备工作,确保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1)整理研究素材,总结研究心得,撰写研究论文(2)回顾研究过程,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3)分类整理材料,确定编写体例,汇编研究成果(4)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准备,迎接结题验收二、研究计划执行情况1.2018年3月,“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现状调查,组建课题组。
“引导实践,主动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研究计划与总结
“引导实践,主动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研究计划与总结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评述:新课程背景下史料作为历史知识的基础来源,已成为当代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和理论依据。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二十一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将“引导实践,主动探究”引入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式学习,倡导历史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其将探究式学习摆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引导实践,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作为形成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情感与态度的“载体”,已成为国内外中学历史教学届的共识。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和有效途径,那么教学中如何“引导实践,主动探究”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2)选题的意义:探究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探究性学习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发生转变,是否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
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扣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高中历史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来研究提高探究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建立起新的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策略。
(3)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实在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实际的操作性;研究方法多样,既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还有课题组成员的亲身实践和实验,因此,该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能力。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正逐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史教学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部分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培养其历史素养。
二、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部分的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
2. 梳理现代史教学的相关理论,为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3. 针对现代史教学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4. 通过实践验证所提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部分的教学现状分析1.1 教材内容的选取与编排1.2 教学方法与手段1.3 学生研究状况1.4 教师教学水平2. 现代史教学相关理论梳理2.1 历史教育理念2.2 教学目标与任务2.3 教学方法与技巧2.4 教学评价与反馈3. 高中历史教材现代史部分教学策略提出3.1 改进教材内容选取与编排3.2 创学方法与手段3.3 提高学生研究兴趣与参与度3.4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4. 教学策略实践与验证4.1 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4.2 实践过程与数据分析4.3 实践成果与评价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教育论文、教材和政策文件,收集现代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收集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提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进行现状分析,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梳理理论,提出教学策略初步方案。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设计实践方案,进行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4. 第四阶段(第7-8个月):总结实践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历史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估要点(群体阅读)
历史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估要点(群体阅读)简介本中期报告将通过群体阅读的方式评估历史课题,并提供专家评估要点。
群体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合作阅读和讨论来促进研究和理解。
本报告旨在指导专家进行中期评估,并提供相关建议。
评估要点以下是专家评估历史课题的要点:1. 内容理解:了解学生对历史课题的内容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关键概念、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并确认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
内容理解:了解学生对历史课题的内容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关键概念、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并确认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
2. 阅读效果: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确定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历史课题中的文本,包括信息的收集、组织和推理能力。
阅读效果: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确定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历史课题中的文本,包括信息的收集、组织和推理能力。
3. 合作研究:评估学生在群体阅读中的合作研究能力。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以及他们能否有效地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评估学生在群体阅读中的合作学习能力。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以及他们能否有效地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4.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确定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和观点,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估。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确定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和观点,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估。
5.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在群体讨论中的表达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在群体讨论中的表达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6. 成果评估:评估学生的群体阅读成果。
评估学生在群体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如讨论纪要、合作报告等。
成果评估:评估学生的群体阅读成果。
评估学生在群体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如讨论纪要、合作报告等。
结论通过以上评估要点,专家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历史课题中的研究情况。
新教学标准下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课题中期报告
新教学标准下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
探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为配合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和改变。
本课题旨在探讨在学标准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分析了教学环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问答和课外延伸等。
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研究还关注到了历史学科特点,如历史素养、学科认知、文化人格素养等,探索有效教学中这些特点的体现。
通过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对适用于历史学科的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和总结,最终提供本学科的可行且高效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学生参与教学环节非常重要;
2. 正确合理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3.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文化人格素养等;
4. 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差异性,通过分类、串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5.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延伸,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研究热情。
本次研究虽然还有待完善,但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
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师
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信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课题批准号 JKGH19031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县城关第二小学填表日期 2020年1月信阳市教育局制中期检查活动提示: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
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育科研部门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在经常不断的多视角的学习、讨论和生活中,各种思想得到了交换,各种思维方式得到了展现,大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丰富了起来。
2、创新做到课前的师生“互动”课前的“互动”主要是教师的“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地发挥。
课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展进行信息资源的准备。
这种引导互动结合了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征,主要体现为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搜索,以及整理。
学生在获取、整理、以及创新升华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学生人数众多,信息来源渠道广,只要一发动,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可能比教师还多还快。
但是在信息资源的整理、创新升华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数学生无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往往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朗读,抓不住重点地问题。
无法准确获取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重点内容,有些内容往往是超出学生目前学习范围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方面,教师的准确引导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让课后的师生“互动”成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延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的师生互动,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过程,又是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课后互动过程,不但能够巩固教学内容,还能引去学生共鸣,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
课后师生互动,主要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修正补充、应用甚至创新。
这一过程包括了作业对改,问题讲解,拓展练习,整理总结等过程。
在作业对改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帮助学生排疑解难。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简介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简介武威八中李柱山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师生深度对话的主平台,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是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课题组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依托武威八中初中、高中历史课堂,重点从师生对话入手,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深度对话策略,总结历史课堂深度对话经验,促进学生深度、高效学习,初步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并可供遵循的比较完备、有效的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期提升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1.历史课堂深度对话需要“真对话”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受此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呈现出随意、肤浅的“伪对话”而少有真正深刻的交流与理解。
学生在潜意识中知道要想办法配合教师,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以期达到教师的要求,如此,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诉求就从根本上导致主体欠缺而无法达成。
形式上的师生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师生的对话中,也存在于课堂教学学生间的对话中。
有些教师为了表示课堂中有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交流,为形式而安排讨论,而不是为了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而安排讨论。
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完全理解或解答,教师却要求四个学生或六个学生组成一组进行五分钟的讨论,讨论后各组选代表发言,结果发言结果完全一样。
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认识上的差距,所以在对话内容的安排、对话方法的运用以及对话时机的选择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中的诸多“空壳”现象出现。
这种形式上的师生对话难以对学生的智慧活动构成挑战,难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难以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
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认为在课堂中和学生进行频繁“互动”就是教学对话的体现。
初中历史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初中历史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检查报告前言本报告是对初中历史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的结果总结。
通过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历史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力求提升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教学策略,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收集数据,我们希望能够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并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实验研究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前期调研了解到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然后,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活动,以评估探究式教学策略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研究进展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并收集了相关数据。
通过初步的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环境下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更加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有所提升。
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验证数据,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一步工作基于中期检查的结果,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全面评估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效果。
我们还将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体验和意见。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反馈,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并提出详细的建议。
结论初中历史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研究项目在中期检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实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初步观察到了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验证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得出准确的结论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参考资料张三。
李四。
(2018)。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教育研究。
100(2)。
45-60.王五。
赵六。
(2019)。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教育科学研究。
20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一、检查时间:二、地点:三、评议专家:四、参与人员:课题负责人:成员一:成员二: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1、回顾准备阶段情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学习培训,共同学习。
2、课题研究实施情况:(1)、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课题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开始,首先组织召开课题组教师研讨会,共同讨论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定稿后,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讨,在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研究的内容。
(2)、确定本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实验的成功实施。
二是按时召开课题研讨会,制定研究计划,小结研究情况。
三是结合学校“一课三磨”活动开展教师研磨科,上好课题研讨课。
四是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五是鼓励教师参加高效课堂教学经验的撰写、课堂赛教等活动,不断总结出研究经验。
二、阶段性成果:1、整理了很多有效教学方面的经验;2、编制了导学案和教学设计;3、示范课的展示。
三、创新之处: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于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我们主要有书面材料的收集和网络收集。
书面材料的收集从每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总结,教师上课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记录,教师撰写的论文、教育叙事、课件、光盘等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类入盒。
同时将这些整理成电子材料以便保存和重复利用。
另外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规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拓进取,克服困难,进一步研究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策略。
历史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研究
选择 的能 力 ; 话 中对 话 意识 、 对 对话 能力 的教 学 目标 ,l 的关 系 ,这种 对话 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 和共 同分 与
强调 的是学生作 为未来 的公 民应该具备 的素质之一。l , 享 指双方 的交互性和精神 的互相承领” 。在对话教 “ 历史教学 中实施对话意味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方式 ,I 中, 教师与学生 的关系不再是 以知识为中介的主 学 进而带动学生 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对历 史教师而 体对客体 的单向灌输关 系 , 而代之的是一种 ‘ 一 l 取 我 言, 相关事实性历史知识 的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 你 ’ f 的对话关系” 通过对话 , 。 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
自主学习精神 , 鼓励学 生以各 自的智慧 、 经验 、 创造潜 师等字 眼不复存在 , f 随之 出现的是教师学生及学生教 能, 有个性地与文本对话 , 完成对事实性历史 知识的 师。 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 , 与学生的对话中, 在 教师
r
建构 。价值性历史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应是课堂教学 本 身也得益 , l 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 育教 的领导者 , 鼓励 、 引导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原则下 , 就各 师, I 他们共同成长,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上师生之
得历史 的智慧 。对话作 为一种学校教育理念 , 注重学 :
三、 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
生主体性 的发展及其独立 的人格意识 。对话 中民主 、l
1 . 师生对话 。 师生对话是教学 中最常见的对话形 平等的教学原则 ,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 的素质 , i , “ 培 式 它 不仅仅 是指二者之 间的狭隘的语 言谈 话 , 而 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 当具备的 自信心 和 自信力 ; j 对 且是指双 方的 ‘ 敞开 ’ ‘ 纳 ’ 是对 ‘ 和 接 , 双方 ’ 的倾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中期总结文档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中期总结常州市新桥中学杨乐“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自2006年3月经常州市新桥中学教科室批准开题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得以顺利实施。
至今实验研究已有两年,现对一年来的研究情况作简单的阶段总结。
按照课题申报计划,踏踏实实进行研究课题组依据《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等“有效教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始终本着以下几点研究目标:(1)形成教师对有效学习指导的具体策略和一般性策略,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2)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3)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4)研究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使之行之有效。
构建相应有效教学模式;(5)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和学的效率,提高我校历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在课题的研究内容上,一直体现“一线八点”,整个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要遵循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这条主线开展,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研究点。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
两年来取得明显的成就1,完善了三种历史有效教学课型。
两年中,课题组按照申报时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
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了大量的历史有效教学课题研究课,不断摸索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谢亮、左彩英、杨乐、刘国强老师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了区级、校级多节公开课(见下表)。
通过课堂实践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三种历史有效教学课型,即高中历史新授课有效教学课型;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课型;高三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课型。
(详细内容见附件一)表1:“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公开课2,形成高中各个年级系统的学案教案我们学习了大量有关课型、学案和有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有关文章,把学案运用于我们的有效教学课型研究。
历史教学中期研究报告
历史教学中期研究报告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分析现有历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历史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与思考能力。
2. 研究方法2.1 教学案例分析本研究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方法,选择历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案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2.2 学生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给历史课堂上的学生,收集并分析他们对不同历史教学方法的看法和反馈。
问卷中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习兴趣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喜好等问题,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3 教师访谈对历史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念,为研究结果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教学案例分析结果根据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种历史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3.1.1 问题导向的学习法问题导向的学习法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历史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集体合作学习集体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历史研究项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3.1.3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呈现历史资料和图片,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3.2.1 学生对问题导向的学习法较为认同大部分学生认为问题导向的学习法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和探索欲望。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教学实践研究作者:陈涛王叶萍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1年第1期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陈涛王叶萍教育理念的进步,给初中历史课堂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如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各种互动中,师生对话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互动形式。
广泛的师生对话,还应该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追问、师生对某个问题的合作探究与沟通交流等。
良好的师生对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笔者在本文从平等民主、有的放矢与和谐合作三个角度入手,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策略,供大家参考。
自有教育以来,对话就一直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教师最熟悉的一种教学手段。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师生对话以新的内涵。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对话大多以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判的形式出现,长期以来缺少变化,对话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真正良好的对话,应该是平等、和谐且师生都能够有所成长和进步的。
因此,怎样更好地发挥师生对话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平等民主,让对话有价值初中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身心成长还不够成熟,这些都是他们客观存在的劣势,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有迸发出光芒的时刻。
因此,教师必须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民主的形式开展对话,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这样他们的“灵光一闪”才能体现出价值。
例如,在教学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中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教师开启对话:“大家自己总结一下,宋朝有哪些痼疾导致了最后的灭亡呢?”同学A表示:“因为宋朝积贫积弱。
”同学B不同意,认为宋朝经济发达,怎么会积贫积弱呢?随后对于宋朝的痼疾展开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加入对话,与学生进行反复的互问互答,但不应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要让学生充分开动自己脑筋,为自己的论点找证据,让真理越辩越明。
历史课堂中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
成才之路2015年11月·第32期(总第480期)【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历史课堂上,对话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对学生提问后,为了纠正学生的偏误理解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往往根据实际情况再次提问,这就是“追问”。
追问作为一个教学步骤或策略,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走向清晰,理解由片面走向全面,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入,课堂对话自然也就由单一走向丰富,由肤浅走向深刻。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追问”的技巧加以探究。
一、追问的类型追问分为“顺向引导型追问”和“逆向探究型追问”。
“顺向引导型追问”是发现学生思考的偏差后,顺着学生的思维再次发问,让学生发现错误,从而把错误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
它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提问“辛亥革命”的成果时,有学生的答案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我顺势追问“那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统治时期,有没有封建统治?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否就此结束了?”学生思考后恍然大悟。
这一追问使学生明确了辛亥革命推翻的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并非封建统治的全部。
“逆向探究型追问”是对学生的回答给出评价后再反过来追问理由,是逆着学生思维或知识的发展过程来追问。
它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追问的技巧有效的课堂追问,要求教师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要有随机应变的智慧和能力,能在瞬间捕捉到回答的不足,做出适当调整进而再组织合理的新问题。
(1)层进式追问,一环扣一环。
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难免遇到障碍,思维不能朝纵深方向发展。
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逐层追问,及时提供科学的方法,搭设起思维的跳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在探讨“小农经济”时,我问:“这样的小农经济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学生深入思考,依据教材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铁犁牛耕)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说明生产力提高促使小农经济产生。
我再追问:“你对这样的小农经济如何评价?”我又提供了一组材料让学生分析,经过启发,学生对小农经济有了全面认识。
“实现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实现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执笔)一、课题概述(一)研究背景我校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学习上课堂对话能力的差异尤为明显。
课堂实质上回到了一人谈时代,师生、生生、生本的信息得不到有效交流,问题难发现、难解决。
学生在沉闷的语文课堂上难开颜。
做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打破虚假对话,实现真对话,回归本真,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人文、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高效课堂。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本课题试图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所突破,一方面,用对话理论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寻求对话理论下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策略;另一方面以课堂实践来丰富、发展、完善适用于本校课堂实际的课堂对话理论。
(三)研究内容1.解决好课堂中有问有答泛化对话的问题,有意识地做到发问要有准备、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探究的价值,避免发问的随意性、问题的肤浅性。
2.如何提高课前的前瞻性,针对课堂教学预设好对话话题,准备好对话资源。
3.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意外生成的对话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4.如何把握课堂对话话题的确立应注意的事项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通过一学期多对“实现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几个有效的课堂教学做法。
1.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调动情感,让学生有话想说。
要想实现课堂真对话,首先要激发对话者的真情感,否则可能就说套话、假话,为对话而对话的无效对话。
课堂中我们总是尽可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见解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和同伴倾诉。
期间,老师总是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有意识地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以更多的对话机会,避免他们成为优生的听众。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见解,适时指正或勉励,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2.留足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有话可说。
过去,我们总是抛给学生一些问题,没等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就匆匆忙忙塞给问题的答案,即使让学生发言,也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让问题探讨深入下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我申报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被立项为2014—2015学年度“小课题”。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课题组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下,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现回顾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一、课题来源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倍受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的教改洗礼后,虽然有所改观,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我们面对的学生还是表现出不协调,照本宣科的“机械式教学”,空洞、虚荣、刻意追求新奇制造效应的“表演虚假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亦步亦趋式的“鹦鹉学舌”等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泯灭了他们创新的思维火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用系统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历史专业教师非常缺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的理念还不能真正被实施,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相差较远,存在着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课外开展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对新课程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课题。
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现在更有效的教学”因此,研究和探索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教研组中期工作总结
一、前言自本学期开始,历史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将本学期中期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本学期,历史教研组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使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研组注重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形成共识;二是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三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本学期,历史教研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是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二是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三是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4.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研水平为提升历史教研组整体教研水平,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学科建设活动。
一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5. 关注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本学期,历史教研组关注学生成长,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是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秩序;二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工作亮点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成绩均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历史备课组中期工作总结
历史备课组中期工作总结在历史备课组的中期工作中,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在中期工作中完成了一系列备课工作。
我们对历史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备课计划,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我们还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在中期工作中加强了团队合作和交流。
我们定期举行备课组会议,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合作和交流,我们的备课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支持,也增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另外,我们还在中期工作中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
我们通过课堂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们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反思。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这些评估和反思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历史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备课工作,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历史学习体验。
总之,历史备课组的中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历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历史学研究室课题中期报告
精品文档
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历史学科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称题名课
康海佳课题负责人
位在单榆次区修文中学所
日月年期表日填2015331
制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
精品文档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个体的差异,师生对话往往出现向个别化学生倾斜的状况,对于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优等生”会给与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差”学生因自己的身份或类别而只能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他们偶尔一次的发言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表扬和尊重,甚至还会受到嘲笑或侮辱,对他们来说,没有了课堂教学中这些所谓的“师生对话”,其实是一种解脱。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GS[2018]GHB1355
课 题 名 称历史课 作 单 位武威第八中学
填 表 日 期2019年8月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9年7月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武威八中 李柱山
2018年2月,我校历史教研组在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的研究与准备的基础上,向甘肃省教育规划办申报了《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课题,同年5月通过了审批,正式立项,立项号:GS[2018]GHB1355。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准备,全力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之中。一年多研究实践,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理念的贯彻与切入,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课堂教学向有深度、有效度、出效益的方向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
《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是基于历史课堂实践的探索性研究。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出发,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营造优质化的师生对话情境,加强学习的实践体验,构建师生深度对话的学习方式,将课题研究与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设计并实践基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引导学生走上深度学习的道路,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
诸如此类形式上的师生对话充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形式上的师生对话难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构成挑战,不能使学生构建良好的学科素养,更谈不上启迪学生的智慧。
(3)师生对话包装化
在课堂中,教师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往往会设计小组讨论的环节,以此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交流,却没有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性,是否有进行小组谈论的必要,单个的学生能否直接进行回答。比如相对简单的问题,教师要求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讨论后各组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学生无法从谈论中产生思维的活跃度,更不会进行深层次的争辩和质疑,何谈深度对话,这实质上是课堂师生对话的“包装”化。
1.学习内化,理解课题内核。
课题研究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深厚的研究功力,要求课题组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研究中,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深度学习理论》、《积极心理学》和国内外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的研究成果,了解开展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研究的动态与策略。2019年5月,凉州区历史名师黄煜工作室邀请全国历史著名专家李惠军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和课堂观摩活动,受益匪浅;利用教研组会议进行了开放式研讨,集中交流课题相关资料,分享心得;利用每周集体备课会小专题研讨遇到的突出问题。让教师在学习交流中内化相关理论知识,对“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策略研究”内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凡此种种,都对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产生阻碍作用,是消极的师生对话,其主要表现在:
(1)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历史课堂师生深度对话”就如一张空纸,无法实现。
(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课堂对话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自信心受到打击,深度对话能力长期到不到训练。
人为包装的师生对话是炒作,增加了课堂对话的无效性,少了一份真实自然课堂状态。比如,在《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一课中,教师从苏轼的诗词导入,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评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但课后问学生本堂课获得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却一头雾水,这不是历史课,更像是一堂语文课中的文学欣赏课。课堂偏离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和主题,使师生对话的过程无法满足师生双方的期望与需求,无法实现教与学各自的利益与价值,因此失去了学科教学的互惠性,远离了学科教学的真实,师生深度对话无从谈起。
2.课堂分析,探寻问题症结。
在理解“师生对话”“深度学习”核心概念基础上,调查课堂师生对话习惯、课堂教学和课堂生活,考察师生的教学状态和学习方式,进行问题分析与原因诊断,找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对话的灌输化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期所占据的“优势”地位,有些老师错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客体,反客为主,偏离了课堂师生对话的方向,认为教师是对话的主人和发起人,学生则是从属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教学交往中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实行控制,使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思路进行回答。课堂教学中采取一味“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课堂中只听到老师声嘶力竭的讲,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这种灌输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实现课堂师生深度对话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本真,失去了与学生真实交往的快乐,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不能体会“上一节好课”所产生的愉悦,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3.策略探究,寻求研究视角。
课题组引领老师带着思想行动,深入研读“历史课堂”“深度对话”等核心概念,要求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关的课题知识积累,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策略,撰写相关文章。通过认真地学习与研究,老师们把握了课题思想,以自己的经历与感悟阐释了对课题思想的理解,撰写了与“深度学习”“课堂对话”相关的论文,这些源于老师教学的研究视角,激活了教师研究的原动力,打开了他们课题研究的思路。
(2)师生对话形式化
这是一种无效的课堂对话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为对话而对话,对话目标不明确。其表现样式多样,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一些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生齐答,教师问“中国是文明古国吗”,学生齐答“是”,教师问“中国古代是什么社会”,学生齐答“封建社会”。又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已经有非常准确的回答,教师继续问: “他的回答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追问“他的回答好不好”,学生齐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