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关于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精选7篇)
![关于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bcb7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1.png)
关于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精选7篇)关于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篇1第三卷主要主要还是探讨城邦护卫者的教育问题,上承第二卷提出的“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首先是界定“音乐”即文化教育的内容,包括:①要在故事中称赞地狱,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让护卫者具有勇敢、不怕死的品质。
虽然苏格拉底本人承认,《奥德赛》里面写地狱恐怖的也有好诗,但是作为一个执政者,为国家利益仍然不许人们听这样的故事;②要“从词汇中剔除可怕、凄惨的名字”;③删去英雄人物的号啕痛哭,删去挽歌。
因为人们总是善于摹仿的,护卫者需要的是自我克制,服从统治者,牺牲小我、成就“共和国”,因此就尤其不允许情感泛滥。
于是节制和理智就成为护卫者的优秀品质,而国王的自我节制就是控制饮食和肉体上快乐的欲望;由此可见,号啕痛哭的英雄人物形象只会使理想国中的人堕落;④对于诸神之中最伟大的神尤其不应该写得太无神的庄严气象,以致唉声叹气;也不允许把英雄描写得卑鄙贪婪、蔑视神、人;⑤不应该常常大笑,除了要有节制,还是要有节制。
正如第二卷所说“节制与正义”是好的,虽然艰苦;⑥真实高于一切。
“虚假”可以留给医生和统治者,医生以其为药物,统治者用来应付敌人,应付公民,而普通人则不允许欺瞒,否则就是犯罪;⑦禁止“要年轻人认为神明会产生邪恶,英雄并不比一般人好”;⑧对于要描写的“人”,必须要正义。
以上就是苏格拉底提出对于城邦里“故事”内容的要求。
接下来讨论故事的形式与风格。
风格分为三种:一为简单叙述,即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与其讲述;二为摹仿;三为两者兼备。
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少去摹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
尤其不能摹仿女人、奴隶、坏人、鄙夫、铁工等等,也不可以摹仿马嘶牛叫、大河咆哮等等。
苏格拉底极度得歧视女性和奴隶,而且他认为简单叙述适合君子,而摹仿适于小人,尽管摹仿更有市场,但不符合统治政策必须清除。
但是苏格拉底不是很极端,对于摹仿也不是完全打压,“为了对自己的有利,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摹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7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1cd7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b.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7篇】理想国读书笔记篇一今天终于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完了。
读《理想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读的过程中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啃了下来。
然而,虽说是啃完了,但又确实说不出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来。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 理想国” 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不断地给人们灌输一种思想,认为像是理想国中的人们生活的样子,就是最美好的样子。
但是他要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思考我们真的是要想成为理想国当中的民众吗。
《理想国》诠释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理念社会和现实社会构成我们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会真实存在而且处于永恒不变的状态之中,但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会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实。
人们感受到的世界由现象组成,时刻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不断变化。
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柏拉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认识论,囊括理念论和认识论,以此来指导他的哲学教程。
虽然我现在看的还是非常的懵懂无知,但是这本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深远的一本书,它不仅诠释了什么是思想的表达,也提出了一个完美的治国方案。
他把我们现实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全部在里面帮我们解决,虽然说里面的解决方法可能并不是非常的成功或者能够实现,但是它给了我们一种美好的乌托邦的向往。
理想国读书笔记篇二昨天,闲着没事干,我便把已经狼吞虎咽地看过一遍的《理想国度》又拿起来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放学后,初二(10)班的同学在教师里谈论各自的理想。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0df53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8.png)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理想国>的读书笔记》说起柏拉图的《理想国》,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
爱的是它里面蕴含的深邃思想,恨的是读起来可真不轻松。
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迷雾的森林,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迷失了方向。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仿佛渐渐找到了一些隐藏在树林中的小径,开始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妙风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了正义、美德、政治等诸多重要的议题。
这可不是那种随便聊聊的闲聊,而是充满了智慧碰撞和深度思考的对话。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正义的讨论。
柏拉图认为,正义不是简单的遵守法律或者是强者的利益,而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各司其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就拿我们身边的工作来说吧。
比如说一个医生,他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如果他不好好钻研医术,而是整天想着怎么赚更多的钱,或者怎么出名,那他就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就谈不上正义。
同样的,一个老师,如果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不关心学生的成长,那也是不正义的。
我想起了之前去医院看病的一次经历。
那天我身体不舒服,去了一家挺大的医院。
排队挂号等了好久,终于轮到我见到医生了。
可那个医生呢,头也不抬,一边问我症状,一边不停地在电脑上敲字。
我跟他说我的症状的时候,他也没怎么认真听,就匆匆开了一堆检查单让我去做。
等我拿着检查结果回来,他瞄了一眼,就开了一堆药,然后就让我走了。
整个过程,他都显得特别匆忙,根本没有给我仔细解释病情,也没有关心我心里有多担心。
这让我当时就挺生气的,心想这医生怎么这样啊?后来我冷静下来一想,这不就是柏拉图说的不正义吗?他没有尽到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尽的职责,没有真正关心病人的健康,只是在机械地完成工作。
再说说我们的社会,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官员贪污腐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显然也是不正义的行为,他们没有为人民服务,没有为了公共利益而努力,而是为了个人的欲望和私利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25d4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3.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1、标题2、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
3、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
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
4、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
补充: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摘录的后面,最好对摘录内容进行点评、比较、分析等。
《理想国》是著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
该书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篇1最近摆渡了柏拉图的名作《理想国》。
可能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书中又大量使用近乎诡秘的言辞来描述一些虚幻的精神理念,所以看完后仍有一些茫然,只有一些零乱琐碎的片段从脑海中闪过,零零总总拼凑后,也就这些印象。
有人说《理想国》通篇就是柏拉图自言自语一些完全属于想象的记录。
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免有些过激,但从他那种神秘的说法中,还是让人感到他是在瞎想。
《理想国》谈及了道德、教育、专政、民主、独裁、共产、文艺、宗教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
思想大师怀海特这样评价:“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可见其涉面之广、言论之深,叫人称奇。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学科的分支,那么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便是学问的综合,一切分支的源头。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柏拉图对于正义的大量比划。
《理想国》开篇就提到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他用此为我们对正义的理解先入为主地打下了一个基础,有种充满魅力的强势。
接着他从第二卷起,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aa50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想国读书笔记1今天终于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完了。
读《理想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读的过程中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啃了下来。
然而,虽说是啃完了,但又确实说不出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来。
于是,想象如果十几年前遇到这本书,情况应该不一样吧。
那时的我,读《圣经》,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读共五册的《毛选》,甚至还搜罗背诵希特勒的语录。
当时的我相信一定有一把理想世界的金钥匙,相信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是可能实现的,相信人生应当奉献给“人类最庄严的事业”。
十几岁时的我,曾经完全依据自己的思考而产生了国家管理一切社会生活,儿童公有是可以是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想法。
如今看来,倒是于柏拉图不谋而合。
如果十年前看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想必会有如获至宝之感,进而奉为圭臬吧。
然而,现在的我依然是曾读过《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以及看其他该看或不该看的书的我了,已经是经过大学理性训练的我了,已经是不会相信为着某个美好理想,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将天堂带入人间而不是使人间堕入地狱的我了。
希望建设想象中的美好未来,而牺牲当下的幸福是不理性的。
想建设人间天堂的,没有不造就人间地狱的。
没有彼岸的乌托邦世界,并且不应幻想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个所谓的人间天堂,相信理性而非热情,这是这十多年的读书学习给我带来的改变与财富。
带着强大偏见读《理想国》的过程,正是幸福地体验这种美好财富的过程。
理想国读书笔记2然而这种靠家庭伦理关系维持统一整体的国家,是否真能达到柏拉图所期望的城邦幸福和正义?我个人认为按照优生原则进行婚配的举措和妇女儿童公有的设想都只是一种空想,很难实现,即使国家强制实行了,结果也不可能像柏拉图预想的那样美好。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8c5adcaaea998fcd220e4b.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下面是整理的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共5篇,希望大家喜欢。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今年的上课老师让读柏拉图《理想国》,对于这样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名著,似乎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不怎么样的,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我们看到书中的一些对话是十分的荒唐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关注的东西,我们只是知道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东西或许是不怎么样的,在我的老师组织的课堂的讨论上边,很多人都在从这样的理解上误解柏拉图的著作思想,所以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或许在我们阅读的首先应该更加的关注柏拉图的写作才背景和他自己的很多的背景,这样的理解是十分的必要的,我们必须在理解著作的首先知道了作者的自己的背景,或许我们的了解会更加的宽容一点,我们或许在我们理解中更加的清楚如何来面对自己的阅读的困难。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理想国》写作于古希腊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的背景让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思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说他的思想不可以启迪我们今天的人们,相反的是,柏拉图的著作启发了后世的很多的思想家去开发他们自己的思想的领地,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古希腊的文字的理解中是“政治学”的意思,这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是一个名字,在某一种程度上也是说的一个内容,在后来人们的翻译的过程中西方人将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时是翻译为了今天的英文“The Republic”拉丁文词根,所以英文的翻译自然就是“The Republic”,我们的国人在翻译英文的时候翻译为了"共和国","国家篇"或者是我们今天在理解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关于自己的制度的建设的一种期待,你是否理解这样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或者理解那样的范本的知识的时候我们无法回避的想到我们自己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制度是否可以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生存,于是我们翻译的理想国也就在这样的了解中定了下来,其实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柏拉图的是一个十分的现实的政治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理想的环境中想象的东西,可是我们曲解了柏拉图的理解,从题目的翻译上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相信理想国是空想的,却不知道那是一个经过当时现实的思考而做出的一个高于我们的实际的制度建制的一个政治的东西。
《理想国》读书心得笔记(二篇)
![《理想国》读书心得笔记(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ffcc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4.png)
《理想国》读书心得笔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关于政治、伦理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柏拉图的思想和他对于理想国的构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他对于正义和政治的见解。
他认为正义是一个人良好生活的基础,也是一个政治社会的核心原则。
他提出了“每个人尽其所能,取所需”的原则,强调了社会中各个成员的互相依赖和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政治哲学观念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在经济不平等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其次,柏拉图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灵魂和性格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一个人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关键。
他倡导通过哲学教育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德行,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这一观点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
另外,柏拉图对于权力和政治领导者的评价也是深思熟虑的。
他认为真正的政治理想是由哲学者来管理国家,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能够做出正确的政策决策。
他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和对于“哲王”理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政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选出更有能力和道德的领导者来管理国家,以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和良好的治理。
此外,《理想国》中还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才能接近真理和智慧,获得真正的幸福。
他强调了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和修炼,以及通过对于智慧的追求来实现人的完善。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中追求物质满足的浮躁风气和对于科技发展的过度崇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综上所述,《理想国》是一本高度思辨和启示性的著作,通过对于政治、伦理和哲学问题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正义、教育、领导者、真理等重要议题。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5c7e2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8.png)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1读《理想国》,我认为最重要的,乃是不自满于眼下所有,唯有不断地融入新的环境与集体,才能启发思考从而了解自我、社会、国家政治、世界历史的变迁,体察到宇宙永恒的真理。
最终有所获益。
《理想国》以复杂逻辑架构起来的精致的语言论证背后,乃是透视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盛极而衰的政治乱象和在如此背景下体现的自由人的各种病态面貌。
通过归纳对比奴隶制社会现存的六种政制以及联系互生的状态,对应六种人格,如画家一般将这些表现勾勒出来,暴露其弊端。
“王者政治”,才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理想体制,才是正义的政治,统治者才是正义的统治者。
理想国的理想统治者当是哲学家无疑。
学习哲学,随时随地扩展眼界,灵魂始终被善的光芒照耀,以见识丰富认知才能更接近正确,对当下我们完善自身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穴喻最让人印象深刻:一群人坐在洞穴中,背面连通光源,因为背对光源,头颈无法转动,因为有限的活动空间导致他们必然会把人走过的影像当成真实,沾沾自喜于摸透了影像运动的规律。
假如此时有人帮助一个人解脱了枷锁,此人身体能够自由转动而看到真实的光源时,他的眼睛因习惯黑暗而感觉痛苦,假如有人铁了心要将其拉出深渊,进一步认识外面的世界时,他仍需要一段时间改变自己既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从近观事物的影像直到能够直接看到地球的最直接的光源,才有了对世界的基础认知,而那些安于洞穴环境的人则因为不愿挣脱束缚的“虚假自由”而陷入无知的深渊。
人寻求智慧的过程正是背过影像直接运用理性了解实体背后的实在的过程。
摆脱原有的有限视野,直达无限的旅程,建立理性,就是哲学的发展目标。
辩证法就是通过分析矛盾直达本质的过程。
以见识丰富认知,丰富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改变社会的风貌。
以为古希腊有限的经济基础以及风俗习惯使得《理想国》趋近正确却依然残留有唯心主义的问题,不能更加正确科学的看待世界观,但通过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开拓眼界,通过思考深化认知,就可以更加了解实在,趋向正确,这应当是本书最能够给我们启发的部分。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01a018dd36a32d737581f2.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考!《理想国》读书笔记1 《理想国》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的代表作,它孕于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记得导师曾今说过《理想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如其书名的政治着作,更是一部教育着作,拜读之后,倍感如此。
其中本书阐述的对护卫者的培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到当今现实,谨对此发表一点鄙薄之见。
在《理想国》构建的城邦里,作为守护这座城邦的人——守护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的知识和训练”来培养他们。
培养这样的一个人需要怎样的教育呢?在此,我想用个别说明一般。
在本书中,要对护卫者进行教育。
首先,要选择有天性基础的人,天性即天赋,有护卫者的质地,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
之后,才进行对后天的培养。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第一,有选择性,要选择善的、真的、积极的故事,排除恶的、假的内容;第二,有序性,先进行教音乐后教体操,教音乐以使其心灵达到对美的爱,教体操已达到身体健康、锻炼他心灵的激情部分。
从教育方法上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要模仿就模仿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不要模仿坏人和鄙夫。
当然,前提是故事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
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进行考察。
教育过程中,书中尤其强调早期教育,在此期间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
“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铸造成什么形式,就能铸造成什么形式”。
好的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要排除丑恶的假的故事,因为它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
有些好的故事从小就应该讲给他们听。
柏拉图提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反观我们现在,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年轻父母会用优美的音乐或动听的自然之声进行胎教以及父母为儿女的殷殷之心。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971bb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9.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著名著作,探讨了关于正义、道德、政治、哲学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概念,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没有痛苦和冲突的地方,是一个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地方。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 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没有痛苦和冲突的地方。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痛苦解释为人类内在的矛盾,而将冲突解释为这些矛盾的表现。
他认为,只有通过消除这些内在的矛盾,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
2. 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统治。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最优秀的统治者,因为他们不仅具有卓越的智慧,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
只有通过哲学家的统治,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本质和需要。
3. 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
柏拉图认为,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人类幸福的关键。
他认为,只有通过繁荣的文化,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
篇二: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示例如下:1.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探讨了人类的本质、道德、政治等问题。
作者通过讲述理想国的故事和哲学观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真理的世界。
2.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真理,而不是追求权力或财富。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由于社会和环境的限制,人们容易受到邪恶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追求正义和智慧。
3.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只有通过道德的约束,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公正。
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道德准则,如“爱邻如己”、“不欺骗”、“不盗窃”等。
4. 此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还探讨了政治的问题。
他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维护正义和公正,使人们得到幸福。
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fcf2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5.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15篇理想国读书笔记1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本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英勇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阔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利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才能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英勇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平安,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
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
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局部,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
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
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考虑,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所以,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
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参加了黄金,这些人因此是最可珍贵的,是统治者。
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参加了白银。
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参加了铁和铜。
”这些都表达了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想国”的本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https://img.taocdn.com/s3/m/1e866b6614791711cd791701.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理想国》读书笔记4 今天终于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完了。
读《理想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读的过程中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啃了下来。
然而,虽说是啃完了,但又确实说不出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来。
于是,想象如果十几年前遇到这本书,情况应该不一样吧。
那时的我,读《圣经》,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读共五册的《毛选》,甚至还搜罗背诵希特勒的语录。
当时的我相信一定有一把理想世界的金钥匙,相信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是可能实现的,相信人生应当奉献给“人类最庄严的事业”。
十几岁时的我,曾经完全依据自己的思考而产生了国家管理一切社会生活,儿童公有是可以是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想法。
如今看来,倒是于柏拉图不谋而合。
如果十年前看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想必会有如获至宝之感,进而奉为圭臬吧。
然而,现在的我依然是曾读过《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以及看其他该看或不该看的书的我了,已经是经过大学理性训练的我了,已经是不会相信为着某个美好理想,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将天堂带入人间而不是使人间堕入地狱的我了。
希望建设想象中的美好未来,而牺牲当下的幸福是不理性的。
想建设人间天堂的,没有不造就人间地狱的。
没有彼岸的乌托邦世界,并且不应幻想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个所谓的人间天堂,相信理性而非热情,这是这十多年的读书学习给我带来的改变与财富。
带着强大偏见读《理想国》的过程,正是幸福地体验这种美好财富的过程。
《理想国》读书笔记 5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上级、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b4b9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1.png)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篇1《理想国》为柏拉图著,其资料是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口吻讲述的,主要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裴多》,《克里多》,《国家》,《巴门尼德》,《智者》,《法律》等。
是一本辩论的记述书。
《理想国》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的。
虽然比较旧,可是比较全,这样保留了更全面的思想。
说实话,这是我读得十分痛苦的一本书,大概哲学类的书籍皆如此吧,之前花了八九个月时间读完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著的《西方哲学笔记》并且做了笔记,感觉也不是很难。
我感到,在短时间内读完《理想国》是很难的,这正是我感到痛苦的原因。
远不如读小说趣味,一本200多页的小说,我能够在一天内读完。
但这本《理想国》我花掉了一周的时间,才算是粗略的读了一遍。
首先,我要说,苏格拉底在书中大部分都在讲一个梦想的世界,理想国。
这个理想国过去没有,此刻也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出现。
就和共产主义社会似的,不大可能实现。
书中提到,妇女儿童公有,这种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妇女、儿童他们是财务吗苏格拉底站在男性主义的角度上,做出此等事来,简直是荒谬。
为什么不说男人儿童公有这是一个父系社会的产物,男权的产物。
说实话,在公元前,古希腊是公认的民主之地,民主程度在那里很高。
古希腊所在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民主辉煌的时代。
那里有很多城邦,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相比于同时期的中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民主程度,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切入正题,我读《理想国》,感受到的是苏格拉底那让人无可奈何的辩论之术,不明白有没有诡辩的成分,还有通本书上其他几个人,其回答完全是赞同的。
也就是说,是苏格拉底一个人在说教。
别人随声附和。
他给自我提问,然后自我早有准备,给自我回答,无头无尾。
书中很多论点有其历史局限性,作为一个在儒教影响下的中国人,我要批判的是:“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只做自我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有自我的东西干自我的事。
”这与中国儒学进取入世完全背道而驰。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5b4b0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6.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理想国》读书笔记1柏拉图构建了自己的理想国家模式,并宣称理想的国家应该是有着学家莱领导的,在这一章节中他具体的论述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从寻求正义出发,来阐述了幸福国家的模型。
首先,谈到了生产者应自觉的、全心全意为国家生产粮食服务;其次谈到了商人的贸易;最后阐述了战士应当勇敢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谈到了每个人应该掌握好自己行业的技能。
归根到底,各个行业的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从而使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感到幸福,运用各个行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国家大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为了国家和政治的建构,我们应该服从于国家的需要。
这一章节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学意义,马克思的国家观也颇近似于柏拉图,但时代不同,这种国家观产生于城邦之间分散的时代,而今我们的国家过于膨大、强盛,对于个人的压制太多,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怎样在当下寻找强大的国家下的解放人性,这就使得本章节对中国的现实具有了深刻的意义。
《理想国》读书笔记2这本书读的差点让我抽过去,要不是我们那个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的熊老师笑眯眯的给了我七八本书,而且规定每本书要写至少一千五百字的读后感,要不不给学分,我是打死都不会读这些书的,可是你看。
可是英雄气短呀,为了不重修这门课,我只能忍了。
初读这本书时,因为书中有的字句拗口,再加上哲人的思想和思维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便没坚持下来。
不过,在仔细读了关于柏拉图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便重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求甚解,但是仍旧被他的一些先进思想,还有他所向往的那个理想世界,深刻震撼着了。
不得不承认柏拉图确实是朵奇葩。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老师则是与他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西方历史上最早创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f8b77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e.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读书笔记》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翻开它,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思辨的神秘世界。
在书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了正义、美德、政治、教育等诸多重要的话题。
他所构建的理想国,是一个充满了秩序与和谐的国度,每个人都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正义的讨论。
柏拉图认为,正义不是简单的遵守法律或者偿还债务,而是让灵魂的各个部分各司其职,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比如说,在职场上,有些人总是想着走捷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而真正正义的人则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争取成功。
这种对比让我更加明白了正义的真正含义,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标准。
还有关于教育的观点,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柏拉图强调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教育经历。
那时候,父母和老师总是教导我要诚实、善良、勤奋,这些品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成为了我做人的准则。
读《理想国》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之中。
苏格拉底那犀利的提问和精彩的回答,让我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恍然大悟。
就像有一次,他和别人讨论什么是勇敢。
有人说勇敢就是在战场上不退缩,苏格拉底却反问,如果一个人盲目地冲锋陷阵,这能算是勇敢吗?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对于很多概念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书中对于理想城邦的构建,也是极其细致和引人入胜的。
从统治者的选拔,到公民的职责,再到社会的分工,每一个环节都被精心设计。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一些原则和理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比如,如何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柏拉图对于人性的洞察非常深刻。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2480e4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48.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1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相信⼤家⼀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1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读书笔记1 《理想国》是⼀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著。
⽆怪乎⼀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个学期的时光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师补充说这是⼀辈⼦也读不透的⼤书。
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他们先后讨论了“⽋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把恶给予敌⼈”,“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苏格拉底⼀⼀进⾏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
然⽽⽂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务必在国家⾥执⾏⼀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都作为⼀个⼈⼲他⾃我份内的事⽽不⼲涉别⼈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平等,是⼀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平等的国度。
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劳动者。
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互助合作的思想。
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
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此刻所提倡的⼈⼈皆平等⾃由是格格不⼊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彩。
但是术业有专攻,⼀个⼈的⽣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我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五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54ccf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e.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五篇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好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我没想到,我随意读的一本书,竟让我邂逅了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我也没想到,正是他,让我从新对身边的很多东西有了新的认知;甚至让我对快乐,幸福,痛苦,善,正义,英勇,激情,欲望,智慧,爱情等有了新的定义,而正是这些新的定义,让我多多少少地扫去了那些旧的理念,开场往另一条曲径去通幽,而且,因为我不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选择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劳孔,总是赞成苏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乐的,正义是善的,欲望与激情是恶的,而理念与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组合,爱要是苏格拉底或伯拉图的似的爱,而英勇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义的事,不做专制者。
但我不赞成天堂与地狱会接纳好人与坏人,灵魂也不会脱离肉体而存在,更不会不朽,而且统治者不一定是哲学家,虽然他可能不是指我们如今的哲学家,但绝对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如今可以说为什么要感谢他了,其实我那两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认同着物质与金钱是最好的快乐,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属于如今大多数人所默认的幸福之上,并把他作为一种追求。
怎么说呢,就象伯拉图在理想国所写的,我是金,银,铜的混合体,虽然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最好的比喻,他们在我灵魂里不协调的运作。
可是,苏格拉底说,可以让善驾御其他两种,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东西,就是那种,当然,哪一种,这是我的一个理念。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是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着作之一。
那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wtt为你的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用。
《理想国》是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着作之一。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1508545dd3383c4ba4cd21b.png)
一、柏拉图生平介绍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 同时是苏格拉底学生和亚里士多德老师。
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 其父是雅典最终一名君主克德鲁斯后代, 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后代。
柏拉图父亲早逝, 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
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 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
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监护人, 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 色诺芬在《回想录》中说她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 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青年。
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 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 所以柏拉图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久、酷烈战争中度过, 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危机与衰落。
20岁之前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文艺青年, 20岁以后八年与苏格拉底相识真正奠定了她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
在此期间雅典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反复更迭, 最终伴随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根本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见解。
“三十僭主”政体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蜕化变质, 使柏拉图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危机。
随即28岁柏拉图开始了长达游历生涯。
她离开雅典, 周游地中海地域, 包含小亚细亚燕燕伊奥尼亚一带, 及意大利南部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 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
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初僭主戴奥尼修统治而被卖为奴隶, 后在好友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 在好友帮助下, 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
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创作生涯。
《理想国》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启蒙, 并目睹了雅典政权不停更迭和民主政治弊端, 加之她在游历各国后对多种政治制度反思, 全部这些经历都成为她创作《理想国》智识之源。
理想国读书笔记怎么写(精品9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怎么写(精品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e0b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d.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怎么写(精品9篇)理想国读书笔记怎么写篇1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人民三个阶级组成。
柏拉图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梦想也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当学以致用,求诸实践,做靠谱的实行家,做行动上的巨人。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找到自我坚强的核心正义与美德,用哲学的思想来管理民众。
读《理想国》无疑打破了我对哲学家浅薄的认识以为只会立书著作,玩文字游戏;以为其文字读来定是诘屈聱牙;以为研究哲学只是极小部分人热衷的事业。
令人讶异的是,本以为哲学,何况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辉煌巨著必须玄之又玄,艰深难读,或许使普通读者有如坠云端不知所踪之感,更甚者头昏脑胀,挫败感顿生,不可卒读。
事实不尽然。
我所拜读的是郭斌等人的译本,据说是青年读者较为喜爱的版本,不仅仅译出了原书的资料,并且译出了原书的神韵,加之原著采用一问一答的辩论形式,不急不躁,循循善诱,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柏拉图的辩论被称为诡辩,曾言你不可能在辩论中战胜我。
柏拉图与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往返论证,将欲立人,先求立己,后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论毒害青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
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魂梦以之,不能忘怀。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共著对话二十五篇。
该书读起来,文字温暖,情感饱满,并且令人感动。
我想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给世人带来的感动和信念。
柏拉图第一卷开卷不久即开始讨论究竟正义是什么。
他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辩论,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
他认为个人应当安排好真正自我的事情,首先到达自我主宰自我,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我友善。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cf77c14693daef5ef73d92.png)
一、柏拉图生平简介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
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
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
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
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
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
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
“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
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
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
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
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
《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作者:————————————————————————————————日期:一、柏拉图生平简介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
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
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
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
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
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
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
“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
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
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
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
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
《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力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及实现哲学王的统治以完善他所见过或者经历过的存在种种缺陷的政治制度。
在创办学园期间柏拉图又曾进行了两次西西里之行。
在西西里的政权更迭之交,柏拉图在好友迪翁的邀请下,曾试图将自己在《理想国》中所构建的政治理论应用于西西里的统治中,将狄奥尼修二世培养成为其理想中的哲学王,但却以失败告终。
在西西里的政治试验的失败,破灭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梦想。
此后,柏拉图重返学园专心致力于著述与教学,由于政治实践的教训使他的政治思想也有所修正,因此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他不再坚持哲学王的统治,在他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他转而求其次,期望建立一个实行法治和混合政体的次好国家方案。
二、第一卷,对三种“正义观”的否定第一卷的场景是以苏格拉底回忆的方式开始的,“昨天,我跟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同下到比雷埃夫斯港1,(张竹明先生实际上没有把这个文字译出来,是一同下到,不是来到),参加向朋迪斯女神2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
1它是整个希腊世界的工商业中心,希腊世界的商人、工人还有其他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它是整个希腊世界所有民族的大融和,所有的民族在这个地方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地方民族与民族、雅典人与外邦人互相融和。
2朋迪斯女神——色雷斯的一个女神,雅典人把她搬到了雅典城邦来进行祭祀,用雅典人控诉苏格拉底的说法就是雅典人在引进新神。
我们要想看懂这个文本,因为它是对正义的辩护,所以它是和苏格拉底申辩、辩护最为相关的文本,如果没有看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你就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这里不是说柏拉图试图建立一种完美的理想城邦体制,因此对于构成理想城邦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即正义的定义则是其理论建构的基石。
因此在本书的第一卷,柏拉图即借苏格拉底之口展开了对正义的讨论。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正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否定当时普遍存在的三种正义观,来引发大家对正义究竟是什么的深度思考。
正义是荷马时代以来希腊人生活中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指人的优秀品德,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
因此基于个人而言,正义是指一种良好的品行。
在构建良好的社会制度中正义又是指什么呢?这不禁引发人们对正义更具普遍意义的思考,博登海默曾经试图去认识正义,但他最终发现“正义长着一张普罗修斯的脸,随时变换着他的面貌。
”因此,我们要真正的认识“正义”必须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它。
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运用“对话辩证法”的方式来探讨什么是正义。
在问答中不断通过分析事实、进行推理,来揭露对方矛盾,使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启发对方逐步认识真理。
苏格拉底反语法,从不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用讥讽或者藏拙的办法回避问题。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与大商人克法洛斯、克法洛斯之子玻勒马霍斯讨论了正义的定义。
玻勒马霍斯援引著名诗人西蒙尼得的观点认为“欠债坏债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反驳到,“如果把钱归还原主,对收方或还方式有害的,这就不算是还债了。
”因此这种说法是模糊的,不能全面真实的表达对正义的看法。
玻勒马霍斯又说道“以善待友、以恶待敌”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反驳。
第一,这种说法只能用在战争之中与友联盟功敌之时。
第二,在契约中,正义只有在金钱不派用处时才有用。
不仅要替友保存金钱,还可替友剥取他人钱财,这样反而变成了不正义的小偷;第三,不同的人对善恶的判断不同,如果判断错误,则会颠倒善恶;第四,如果“以恶对敌”伤害敌人,使他丧失人的美德,则正义反而使人变成“不正义的了”。
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讨论正义,苏格拉底认为“现在我们要寻找的正义比金子的价值更高。
”3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以此类推。
他们制定了法律明白告诉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
又有不正义之名。
”4因此,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就是强者的利益。
苏格拉底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第一,统治者在立法时并非总是正确的,他们也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立法。
“当统治者向老百姓发号施令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
”5第二,各种技艺,在完善自身中,都在寻求其对象的利益,而不是寻求技艺自身或掌握技艺者自身的利益。
“实际上技艺本身是完美无缺的。
技艺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以外不应该去寻求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利益。
严格意义上的技艺,是完全符合自己本质的,完全正确的。
”6如医生致力于医术的完善,为的是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船长关心航海术的完善,为的是保证航行与船员的安全。
由此类比得出统治一个城邦的统治者如果要实现正义也需要顾及老百姓的利益。
苏格拉底得出通过对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定义的反驳得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苏格拉底对“正义”的一番思辨的定义中得出政府的目的应当旨在寻求老百姓的利益,可以与我国的封建时期以民为本的统治理念是相通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求统治者欲维护其统治必须把考虑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要的位置。
名和利是统治者的报酬,而好人不肯为名和利去当官,最大的惩罚就是“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了。
”因此优秀的统治者们往往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迫不得已,才3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页。
4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9页。
5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1页。
担任这个责任。
第三,色拉叙马霍斯又与苏格拉底讨论正义与不正义对个人而言何者更有利。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不正义者有“精明的判断”,正义者“天性忠厚,天真单纯”。
“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极端的不正义就是大窃国者的暴政”,“那些不仅掠夺人们的财产,而且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的人,不但没有恶名,反而被认为是有福。
”7因此他得出结论“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评价类似于荀子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论断。
而荀子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抨击,其实也体现了他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痛恶。
苏格拉底则坚信正义比不正义更有利,因此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加以反驳。
第一,“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不正义者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8第二,不正义对于团体而言“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自己彼此为敌,跟对立面为敌,并且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
”不正义对于个人而言,“使本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使他和自己为敌,并和正义者为敌。
”9第三,诸神是正义的,不正义者以诸神为敌,正义者以诸神为友。
第四,任何事物的功能,就是非它不能做,非它做不好的一种特有的能力,而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
人的心灵有着一种管理、指挥、计划、正义等等的功能。
因此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的心灵帮助人获得快乐、幸福;不正义的人生活则相反。
第一卷的辩论至此结束名单是苏格拉底最后却仍未得出对于正义的正面的定义。
三、第二卷——城邦的构建和护卫者教育柏拉图在第二卷中为了回答第一卷中对正义的定义,他并没有直接从个人的角度正面回答对正义的认识,而是将对正义的理解引申到了国家和城邦的层面。
意图通过对城邦正义的描述来探究正义的本质与起源。
因此在第二卷的开篇不烦主要探讨了对符合正义的城邦的构建。
格劳孔把人们追求的善归为三类,追求善本身而不图后果;既追求善自身又追求其后果;不追求其自身而只追求善的后果。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属于最后一种“一个人想要快乐,就得爱它——既因为它本身,又因为它的后果。
”10第一格劳孔认为“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11第二,格劳孔认为“没有一个人真正心甘情愿实践正义的。
除非那种生性刚正、嫉恶如仇,或者困学而知的人,才懂得为什么要存善去恶。
不然就是因为怯懦、老迈或者其他缺点使他反对作恶——因为他是在没有力量作恶。
”12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
第三,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要好的多。
他将正义和不正义引向极端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不正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仁义道德,肚子里男盗女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