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故乡的人、物等变化。
2.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3.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教学难点】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出家乡各方面的变化。
范文一:二十年后的家乡“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一首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我一踏上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我浑身都充满了活力。
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
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
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蹿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
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
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
他好像也是被这美不胜收的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
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
走进校园,我看见以前那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同学们的娱乐场所。
小道绿树成荫,像训练有素的军人在威武地站岗。
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是从以前的学校遗留下来的,榕树旁边还有许多的小草,课下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它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孤独。
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
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思考。
3. 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如何构思和规划“二十年后的家乡”。
2. 如何运用语言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2. 如何合理布局,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来城市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未来家乡进行想象和设想。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二十年后家乡可能会有哪些变化,如科技
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等。
3.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构思和规划“二十年后的家乡”,如何运用语言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形象。
4. 学生动手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5. 作文点评:教师选取几篇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下节课的作文分享。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 4 二十年后的家乡》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 4 二十年后的家乡》优质课教学设计一、课堂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教材中的《习作 4 二十年后的家乡》单元教学。
通过这个习作,让学生进行未来幻想,对家乡的未来进行构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学生反思家乡的变化和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习作的写作要求和结构特点;了解如何进行未来想象和构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写出生动、具体、有个性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未来的家乡进行具体描绘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现在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一些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学习任务(10分钟):–让学生阅读《习作 4 二十年后的家乡》,了解习作要求和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展开对家乡二十年后的想象,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写作实践(20分钟):–学生展开写作,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构想,写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描写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4.展示分享(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写作的部分内容,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写作要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课堂延伸:1.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完成《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的整篇写作。
2.鼓励学生对未来家乡的发展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表达,可以进行口头表达或小组讨论。
六、作业布置:1.完成《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的整篇写作。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一幅描绘未来家乡的图片或图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列习作提纲。
2.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回顾课文,领悟写法。
1.同学们,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第四单元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感情的?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作者感情的方法。
12课《古诗三首》有《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题临安邸》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己亥杂诗》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文本解读:本单元的习作命题为《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个题目很有趣,学生的写作空间很大,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大胆想象,穿越时空,到二十年后去憧憬一番,规划未来家乡发展蓝图。
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受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小学生对家乡现实状况可能关注度不够,对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去激发学生想象的思路。
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注意的两点:一是要注意“家乡”一词,想象的场景或事件要和“家乡”有关;二是要注意“二十年后”这个时间,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在习作教学中,教材呈现了这一篇习作的“提纲”。
这是第一次展示“提纲”并要求学生在练习写的时候“列提纲”,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习作时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完成习作后,学生之间要交换习作,互相欣赏,并提修改建议,再进行修改。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想象欲望,联系当下生活展开丰富想象。
2.学习列提纲,将想象内容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3.借助具体的习作支架,将想象的重点内容写具体。
学习重、难点:联系当下生活展开丰富想象,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本次习作内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展望家乡二十年后的美好前景。
2.学习提纲要素,能列写作提纲。
板块一谈话导入,“众说纷纭”聊变化1.引导:在1900年到来的时候,有一个国际组织,它曾经做了一件事,搜集了一百个人的心愿,把它们记录下来,藏在一个心愿瓶里。
一百年以后,有人打开心愿瓶,发现心愿瓶里的很多心愿都实现了,甚至现实超越了很多人的心愿。
这个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过渡:暑假期间,老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生活的地方,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
图片对比展示变化,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口头交流家乡在环境、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一、关于作文题目作文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现在的家乡和未来的变化。
2.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作文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2.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述未来家乡的变化。
3.发挥想象力,突出作文的主题。
四、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分析现在家乡的地理、人文特点,思考未来可能的变化。
2.带领学生发散思维,想象未来家乡的景象、设施,介绍可能存在的新事物和变化。
3.对比现在和未来的家乡,呈现出对未来家乡的向往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化城市和农村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变化。
2.讲解:解释作文题目,阐明要求,并分析关键词,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对未来家乡的想象。
3.实例呈现: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参考并提炼出适合自己家乡的未来情景。
4.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写出自己对二十年后家乡的设想,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5.作品分享:选择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分享,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学习优秀之处。
6.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文,思考是否符合题意,是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六、教学评价1.根据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特性。
2.注重对学生表达感情、思考家乡的深度和广度的评价。
3.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氛围。
七、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游学,实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可以邀请家乡的长辈、村干部等前来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故事。
3.可以让学生将作文拓展成家乡规划或宣传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创新,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学习任务单(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期(秋季)课题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 1.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二十年前的民居生活与二十年后的生活对比图)。
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1)播放图片(2)教师归纳教师:我们发现,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
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
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都普及了。
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让我们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点1.关注题眼,仔细审题教师:读读习作题目,想想本次习作要注意什么?(1)关注“二十年后” (2)关注“家乡” 三、明确“为什么写”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写二十年后的家乡呢?四、明确“写什么” 1.教师谈话引出板书教师:那么,聚焦对家乡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写什么呢?(板书:写什么)2.师生交流互动(1)错误选材交流预设1:我想写二十年后,人们不再仅限于在地球上生活,乘坐宇宙飞船,作为第一代居民来到火星,开发自然资源。
火星已经成了我们地球的后花园。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想象很大胆,但人类探索火星还刚起步,要成为地球的后花园也许还需更长时间。
特别要注意,本次习作是写二十年后的家乡,而不是写二十年后的火星噢。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 1.了解乡村变化,并能够想象二十年后的乡村生活; 2.了解语文作文中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 3.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的情感,增强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乡村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家乡情感的表达;逻辑清晰、语言精练的记叙文写作。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让学生讲述家乡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家乡的愉快时光,并简单讲述家乡在自己离开之后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作文基础知识讲授: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5分钟)记叙文是由平铺直叙的事件、经历、事情或故事等所组成的。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表达方法、承接方法、抒情方法和描写方法,其中表达方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2.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让每组讨论家乡的变化,并假设讨论家乡20年后的生活。
然后让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发表观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1)描述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2)描述家乡现在的情况;(3)描写家乡未来可能的情况。
三、作文实践(30分钟)提醒学生,在本节课讨论的基础上,写下一篇记叙文,描述家乡20年之后的情景,包括家乡的变化、学生所拥有的职业、生活情景等。
四、作品分享(10分钟)请几位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所写的作品,让其他学生倾听和评论。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课堂,我们了解了乡村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启示,了解了语文作文中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作业安排1.完成今天在课堂上所要求的作文,字数不少于200字;2.提醒学生备课下一堂课内容。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授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乡村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分组讨论和作品分享,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给学生留下了适量的时间来完成记叙文的写作任务,既能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又能让学生进行实践,达到了双重的教学效果。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习作的基本概念。习作是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具体的描述来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描述技巧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想象力的发挥和语言的组织,我会通过举例和指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方面,我采取的方法还算有效。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学生们对家乡未来变化的想象变得丰富起来。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将想象转化为文字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讲授描述技巧和情感表达时,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指导,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要点。从学生的写作练习来看,他们在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方面有所进步,但仍有待提高。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他们更多针对性的指导。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案例分析很感兴趣,这表明他们喜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学习抽象的知识。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因为害羞或者不够自信,发言不够积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本章节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习作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 习作 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
首先明确写作方向和类型,这是一篇指向明确的想象作文,从家乡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的角度着手,创设了穿越时空的习作情境,拉长了时间线,激发学生对家乡巨变展开想象的愿望和热爱之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现实体验出发,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习作提示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巨变”即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大胆想象家乡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拓展思维。
例如“环境的变化,工作、生活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能按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提纲的范例,包括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分,意为通过列习作提纲的方式明确怎样写,学生可以按照这四个部分列提纲。
通过列习作提纲来引领思路,梳理内容要点,然后辅助作文。
习作提纲相当于给作文搭建了一个大框架,按照构思和行文顺序辅助内容填入,避免遗漏素材,使思路清晰,表达有条理,文章也更有层次。
在列提纲时,要列出对习作有用的内容,用关键词或简单的句子写大意,再在文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习作完后,要求跟同学互换习作,根据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使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1.关注家乡生活,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
2.学习列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和向往未来家乡发展的情感。
4.与同学互换习作,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1.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出来。
2.学习列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首先引导学生审题,地点是“家乡”,时间是“二十年后”,即是对家乡未来的想象和展望。
习作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但由于小学生受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对家乡的现实状况可能关注不够,难以展开对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想象,此时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文章的大意;2.能自主构思并写出对未来家乡的设想;3.能够正确使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2.自主构思未来家乡的情景;3.用书面语表达想法。
三、教学难点1.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想;2.正确使用书面语书写。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感知通过阅读《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文章,让学生想象未来的家乡会是怎样的。
可以让学生描述未来家乡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2. 思维发散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集体讨论,互相分享自己对未来家乡的设想,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展现对未来的独特想法。
3. 构思写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撰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引导学生注意行文结构和语言规范,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
4. 交流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5. 反思总结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六、作业完成《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将作文交给老师检查。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评分,鼓励学生继续写作。
七、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进行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感受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结合视频畅想二十年后家乡的样貌。
2.通过对比两个习作提纲,发现习作提纲的中间部分是重点写作部分,并且要分条表述、语言简练。
3.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想象内容,学习列习作提纲的中间部分。
4.通过修改和评析同伴的习作提纲,学会列习作提纲,知道分段叙述。
教学重难点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想象内容,学习列习作提纲的中间部分。
通过修改和评析同伴的习作提纲,学会列习作提纲,知道分段叙述。
教学过程板块一:发现“变化”,导入主题1.看变化,谈感受。
同学们,请看这几组视频。
它们记录了二十年前和现在人们生活上的一些变化。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指名谈变化)2.对比变化,具化“变”。
出示课前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家乡的变化。
并引导学生用以下句式让“变”更加具体:时代在变,()跟着变了,变得更()了。
3.导入主题。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尽情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吧!设计意图找准支点。
本环节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到的资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对比二十年前后家乡的变化,用句式具化“变”。
这样更自然地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为后面畅谈变化指引了方向,并确定了想象的支点。
板块二:聚焦“变化”,畅想未来1.大胆又合理地“变”。
引导学生既要大胆想象突出巨变,也要合理想象。
2.思维导图梳理“变”。
将学生的畅想绘制成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变”。
设计意图拓宽思路。
本环节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学生畅想的“变化”,能够帮助学生展开大胆又合理的想象,同时将想象内容进行分类,为接下来列习作提纲提供了重要框架。
板块三:助力“变化”,学列提纲1.明结构。
过渡:如何利用这份思维导图构思我们的习作呢?其实教材已经告诉我们方法啦!(出示课本P62)通过研读教材中的范例,明确习作提纲的结构和重点写作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能让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完成习作的学习。
环节二:现实对比,打开思路1.看图表2.小组讨论后交流:生1:有的道路并没有通到家,而且路不好走生2:有时候买生活用品还不是很方便,要去很远的街上生3:……并完成表格中的“现在的家乡”一列3.想象交流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生1:同学们读书都不背课本了,用的全都是3D技术的投影书本生2:村村道路都通到了家家户户,而且马路又宽又平整生3:村村都有小卖部,快递站,快递1.师:二十年后的家乡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想象不出来,或者不知该怎样去想象……别急,其实,我们可以从家乡现在的情况得到启发。
出示图表:2.我们要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情景,就必须对现在家乡的情况有所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家乡现在的情况。
要求:①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两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也可全部交流。
②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做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③全班交流,完成表格第二列“现在的家乡”。
呈现在表格里3.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相信大家都对自己家乡现在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在现有的基础上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能够流畅地表达出当前家乡的现状,并根据对比,想象出以后家乡的样子。
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作业设计课题二十年后的家乡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描写出家乡的巨变。
2.编写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作业目标1.能大胆想象,说出家乡各方面的巨变。
(学习目标1)2.能编写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习目标2)3.能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学习目标3)作业设计学习目标匹配陈述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
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1课时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个题材,理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感情表达;•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变化。
4. 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谈论家乡的美好回忆,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2.导入主题:介绍《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让学生先阅读一遍。
3.阅读分析:分段讲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练习写作: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作方式,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
5.互相分享: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内容,互相学习和交流反馈意见。
6.总结提高:老师总结学生的写作特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后作业•继续完善《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习作,要求用心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二、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理解《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
然而,还有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缺乏深度和独特性,需要更加多的练习和积累。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特思考和感受,不局限于模仿他人。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和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期待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第1课时习作指导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第1课时习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作文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描述未来家乡的场景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3.观察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作文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构建情节等。
3.引导学生有效运用想象力,写出未来家乡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想象。
2.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使作文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四、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材及老师备课内容。
2.板书及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本节课我们将以《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为范本,通过它来引导我们想象未来二十年后的家乡情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
2.理解主题与情感通过阅读《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主题与情感。
让学生回答作文中描述的家乡景色、气氛、情感等内容,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准备。
3.示范写作老师可以展示一段示范性的未来家乡描述,并解释每个细节如何构思。
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4.学生动手写作让学生开始动手写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在写作过程中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丰富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加生动。
5.互评交流在学生写作完成后,组织同学间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作文,并进行互相评价。
老师也可以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改进。
6.总结反思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强调好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想象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并强调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尽量运用课上所学的语文知识。
七、课后反馈在下节课时收集学生的作业,针对作文的表现进行评定,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能够围绕习作大胆地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回乡偶书》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课件出示《回乡偶书·其一》和《回乡偶书·其二》这两首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导语:“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土。
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唯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读一读屏幕上的两首古诗,(出示《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两首诗后的感受。
学生发言示例:生1:我从古诗中知道诗人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老年才回来,他的心情是激动的、欣慰的。
生2:诗人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容貌变了。
孩子们看见诗人都不认识了,于是就笑着问诗人:“客从何处来?”生3:贺知章的故居就在镜湖旁。
虽然阔别镜湖多年,但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
诗人独自站在镜湖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涌上心头。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结:是啊,贺知章阔别家乡多年,家乡的变化很大,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
同学们,再过二十年,你们可能在远离家乡的大洋彼岸当电脑专家,可能在国内某个城市当环保志愿者,也可能是一名时装设计师,还可能是在异地务工的普通人……不论你们在哪个地方,也不论你们在干什么,家乡一定会珍藏在你们的记忆深处。
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完美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故乡的人、物等变化。
2. 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3.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教学难点】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出家乡各方面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怎样写想象作文1.大胆想象,突显变化。
2.列出提纲,理清思路。
3.动笔写作,重点突出。
4.互换习作,分享修改。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未来的巨变,以自己美好的心愿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特。
2、能用列提钢的方法分层次来表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重点: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未来的巨变,以自己美好的心愿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特。
2、能用列提钢的方法分层次来表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难点:.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家乡是余光中笔下那枚小小的邮票;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属;是天涯游子最柔软的胸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每个被故土滋养的人,无论走多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对家乡都有一种特殊的亲近,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正引领着华夏儿女坚定地走向未来,20年后的家乡必将会发生巨变,你们期待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构想我们家乡的未来。
二、展开想象,交流讨论1.师:想一想,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家乡的哪些方面?(随机板书:房屋道路、交通工具、小河流水、学校、公园以及停车场)2.师:进一步思考,你们要分哪些方面来介绍想象到的对象3.全班交流预设生(1):我主要写学校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内容分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熟悉的古诗引入本次习作的主题。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回顾课文,领悟方法。
通过回忆学习过的相关课文的表达情感的方法,为写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引导学生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从新颖的角度展开想象,打开思路。
开启心路,指导方法;利用范例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成习作。
佳作引路,章法导写;通过大量例文从不同方面指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 关注家乡生活,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
2. 把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着重将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表达对未来家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 学习修改习作,同学们互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过程与方法认真审题,大胆想象,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写作中抒发对未来家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
教学难点着重将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注重详略得当。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学生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
想象环境、工作、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
(2)学习列写作提纲。
(3)对习作修改符号进行预习。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够准确审题,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习作。
2. 抓住景物的变化进行习作,抒发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义非凡。
而今天,我们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2. 板书主题。
【设计意图】用同学们熟悉的古诗引入本次习作的主题。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二、回顾课文,领悟方法。
1.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第四单元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感情的?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故乡的人、物等变化。
2. 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3.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教学难点】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出家乡各方面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怎样写想象作文
1.大胆想象,突显变化。
2.列出提纲,理清思路。
3.动笔写作,重点突出。
4.互换习作,分享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