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PPT教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6x 3x 720
1
720÷(1+ 6× 3 )
= 720÷3
1
= 240(毫升)
240× 3 =80(毫升)
解:设大杯的容量是 x 毫升,则小杯的容量
为
1x 3
毫升。
x
1x67203x 2x 7209x 720 x 80 3x 24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这两道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假设可以转化问 题,使数量关系变得 简单。
假设时要弄清楚数 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少毫升?
3
你能找出哪些数量关系呢?
6个小杯的容量+1 个大杯的容量=720 毫升。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
3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小杯容量×3=大杯容量 大杯容量×1 =小杯容量
3
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在以前学习中,我 们曾经运用假设的 策略解决过哪些问 题?
39 200
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当 作整十数试商。
998×11≈
把接近整百或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或整 十数,估算大致结果。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下时
起
起
起
起
16米 ( )米 ( )米 ( )米 ( )米
16m
15m
14m
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
13m
12m 11m
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10m
9m
8m
7m
开始落下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6m
5m
8
4
2
1
4m
16米 ( )米 ( )米 ( )米 ( )米
3m
2m
1m
0m
3.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 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
解决问题要有策略。
探究新知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摘5个”,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四天 45个
第五天 50个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_3_5_+_5_=_4_0_(__个__)__ 第四天 _4_0_+_5_=_4_5_(__个__)__ 第五天 _4_5_+_5_=_5_0_(__个__)__ 答:第三天摘了__40__个,第五天摘了_5_0__个。
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1)
答:第三天摘了_4_0__个,第五天摘了_5__0_个。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 学会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计算物品的剩余数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教学卡片或实物。
3. 学生用书、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物品的数量变化,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3. 练习:让学生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可以通过教学卡片或实物进行练习。
4. 应用: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
如计算物品的总数、计算物品的剩余数量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计算家庭中的物品数量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物品的数量变化,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的参与度高,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数一数课件(20张PPT)
1.教材练习一第1、2题。
2.找找家中、超市或者其他地 方藏着的数,比比谁找得多,数 得准!
数学一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10
1 2
3
可循环
其它垃圾
可循环
其它垃圾
4 5
6 7 8 9 10
简单练习 圈一圈,图中有( 4 5 6 )个房子。
中等练习
1.
哪幅图中的数量可以用6表示?
6
6
2.连一连。
数一数,说一说。
拓展练习
有( 7 )个。 有( 6 )个。 有( 4 )个。 有( 5 )个。
1.在我们的生活中,1~10的数以及我们要 认识的其他许多数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学习 好数学意义非常大。
数学一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1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数出数量“1”的事物Fra bibliotek11
1
数出数量“2”的事物
2
数出数量“3”的事物
3
数出数量“4”的事物
4
数出数量“5”的事物
5
数出数量“6”的事物
6
数出数量“7”的事物
7
数出数量“8”的事物
8
数出数量“9”的事物
9
数出数量“10”的事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数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数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步骤来详细补充和说明数数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教室内的物品、学生的玩具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数数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排队问题》教学设计
评指正,并替换这位同学。
教师依次发出以下指令:请这一排同学依次报数;请第三位同学把手举起来;请第四位小朋友学猫叫;请第五位同学蹲下,第五位同学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师刚刚我们玩一个排队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一些生活中有关排队的问题“排队中的数学”。
(板书课题:排队中的数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复习基数与序数,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你知道了什么?(1)课件出示教科书 P79 例 6 情境图。
先找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并分析问题,再一起完整读一遍信息和问题。
2.怎样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呢?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吧!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汇报想法。
预设1:写数或数一数的方法。
从第11、12、13、14,得到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让学生当小老师数一数(11、12、13、14)。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数一数:11,12,13,14(4人)预设2 :画图的方法:画15个圆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带领学生一起数(从1数到15在学生作品上书写),并明确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不包括小丽和小宇。
6个圆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1)6个圆的表示什么?(2)让学生明确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在第10和第15之间,与第10前面的9个人有没有关系。
所以可以从第10开始画。
(3)比较15个圆的画法和6个圆的那种画法更简便。
4个圆(1)4个圆的表示什么?(2)比较4个圆的画法和6个圆的画法哪种能同时表示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3)教师在黑板规范6个圆画图的方法。
预设3:列式法:15-10=5(人)请同学判断正误,通过后面的画图法理解 15-10=5 (人),这 5 人指的是第 11、12、13、14、15,5 位同学,然而第 15 位同学不在“之间”,所以也要减去,因此 5-1=4(人)师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用数数的策略解决了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1.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
2、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1、会用6~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作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解决问题(数数策略)——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数数的概念,掌握数数策略。
2. 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数数的概念。
2. 灵活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小物品(如小石子、小珠子等)。
2. 课件: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计数器,它是用来帮助我们计数的工具。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小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物品有多少个吗?”2. 学生尝试数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策略,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的数数策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些数数策略的区别吗?”5.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数数策略都是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数数的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2. 学生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先数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再数出有几个朋友,最后用总数除以朋友的数量。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第1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题20以内的加法、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
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教材提供了一幅学具图,供学生使用。
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家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具体说明三个例题的是什么),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此侧重点也不同了。
如数数,10以内是1个1个地数,11-20不仅要以“个”为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
11-19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20是2个十。
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熟练会读、会写11—20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6单元 复习与关联(教案)应用提升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6.4应用提升【课题名称】第4课时应用提升【课型、课时】复习课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6页-107页。
【教学目标】1.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数、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2.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模型。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卡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各数。
教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数。
预设:学生可能会1个1个地按顺序或倒序读数,2个2个或5个5个地读数,按单数、双数读数等。
教师:在这些数中找到一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预设:学生选择一个数,可能用小棒摆出来,也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计数器拨出来。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指导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和组成。
)二、综合应用1.课件出示教材第106页第1题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预设:第(1)题: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数前面的数比它少1,后面的数比它多1。
第(2)题:指导学生准确数数,找到第几行,区分第几和几。
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行出示的“3、5、7、9、11”填出缺少的“2、4、6、8、10”;根据第三行出示的“4、6、8、10、12”填出缺少的“3、5、7、9、11”……学生可能有多种走法,要求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画出路线。
第(4)题:把表中的11涂出来,发现斜行的左边都是比11小的数,斜行的右边都是比11大的数,每一斜行的数都相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用数学
方法一:数数法
11、12、13、14
可以数一数。
方法二:画图法 我来画一画。
解答正确吗?
第10
第15
第10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第15 简洁、清楚。
归纳总结:
1.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画图法。
பைடு நூலகம்
2.数数法和画图法都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也
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并且画图还是帮助理
6 11~20各数的认识
第3课时 用数学
RJ 一年级上册
3 角的度量
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
RJ 四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1 课堂探究点
两数间隔几
2 课时流程
复习 导入
探索 新知
当堂 检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按要求数数:
小朋友们,我们已 经学过了哪些数?
从从218028数数到到116490。。
探究点 两数间隔几
2.再画一个○代表第( 17 )棵树,再画一个○代表 第( 18 )棵树。
3.最后画一个○代表第( 19 )棵树。 4.一共画了( 5 )个○,就代表( 5 )棵树。再去掉
( 2 )个○,剩下( 3 )个○,那就说明第15棵 树和第19棵树之间有( 3 )棵树。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经典题库) 二、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你知道了什么?
小不小宇包丽排括排第小第1丽150。也。 又不是知包什道括么了小意什宇思么。??
“之间”是 什么意思?
从从前前面面数数,,小小宇丽排排在在第第 1150。个他。前算面上还她有有1140个个人人,。 小丽也在他前面。
学习提示: 1.利用学具从1摆到15,找到第10、第15。 2.数一数中间有几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解决问题(数数策略)(公开课)
我们之间有3节车厢。
奖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 宇的车厢是几号吗?
5、6、7
两人之间有几人?
第8
第4
几个人?
× × ★ ○ ○ ○ ○ ○ ○ ○ ○ ○ ☆
8 、9 、10、11、12、13、14 、15、16、17、18
9人
18名小朋友站成一行,排在小刚前面的 有5人,排在小刚后面的有多少人?
小刚
5
?
18-5-1=12(人)
我们之间有3节车厢。
9 10 11 12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 宇的车厢是几号吗?
11~20各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按一从要个2970数求地数到,数到1一。857。个
你知道了什么?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之间”是什么 意思?
怎样解答?
11、12、13、14
可以
解答正确吗?
第10 第15
简洁、清楚。
第15
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8,小华 排在第18,小明和小华的之间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年级上册六单元《 解决问题 (数数的策略)》说课稿
设计意图:我用简单的生活实例逐步启 发深入,本节课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就是
猫这一场景来展现问题,体现了数学来 源于生活的特点。
五、说过程: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设计意图
教师让学生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 放手让同学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同学通过 动手操作、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 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促进同学积极地 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同学初步学会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 法解决问题。
。 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拓展了学 生的思维。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用数数和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 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简单问题,结合学生 掌握的数数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用数数和 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解决 问题的过程同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体现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解决问题是无处 不在的。
四、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通过生活实例 感知例题间的关系
教 在合作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 思考
学
流 程
分享
图
总结
1在合作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 2动手操作,探究解决方法
1、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2、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能力,对简单加减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问题分析、信息整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确定解决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观察图片或故事,找出关键信息,尝试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明确解决方法。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7.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数学》六上
二 巩固练习
六(2)班 40人和赵老师、李老师一起去公园玩,共用220元, 成人票是儿童票的 2 倍。
想:把( )张( )票替换成( )张( 相当于买了( )张( )票。
)票,那 220 元
苏教版《数学》六上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上
把大杯假设成小杯
大杯: 803 24( 0 毫升)
苏教版《数学》六上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3
把小杯假设成大杯
6个小杯可以换成2个大杯
大杯: 720 (1 2) 24( 0 毫升) 小杯: 240 3 8( 0 毫升)
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数学》六上
一 引入新课
苏教版《数学》六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教版《数学》六上
苏教版《数学》六上
苏教版《数学》六上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3
小杯: 720 (6 3) 8(0 毫升)
苏教版《数学》六上
苏教版《数学》六上
苏教版《数学》六上
苏教版《数学》六上
美超蛋糕店集齐10 张积分卡可以换一个小蛋糕。
苏教版《数学》六上
数学经典名题 清代康熙年间(1674年)编辑的 算书《御制数理精蕴》中的一题。
设有谷换米,每谷一石四斗,换米八斗四升。 今有谷三十二石二斗,问换米几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动物马拉松运动会,小鸡和小羊之间还有多少人?
我是 第5名
我是 第12名
数一数:6、7、8、9、10、11共6人
巩固练习
星期一开家长会,因老师外 出学习,推迟4天,星期几开 家长会?
星期五
巩固练习
兰兰前面有3人,兰兰后面有5人。请你用☆表示兰兰,用 △表示其他小朋友,画图表示这一排的排队情况。这一排 共有几个小朋友?
归纳总结
总结如何求第几和第几之 间有几个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间不包括两头的人; 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画一画; 注意:理解第几。
巩固练习
今天我读了多少页?求什么?
今天我从第10页读到第 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
1)数一数:11、12、13
× 2)画一画
×
第10
第14
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8、9、10、(11)、(12)、(13)、14 5、( 6)、(7 )、8、( 9) 15、16、(17)、(18)、(19)
11、 12、 13、 14
新课讲解
方法二:画一画(求10和15之间有几个数)
请你拿出笔画一画吧
×
×
第
第第
第
10
1150
15
第10和第15之间有4个
即时练习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多少人?如何解决?
我排第4 我排第8
即时练习
求第4和第8之间几人,不包 含第4和第8。
× × 数一数:5、6、7,共3人 第4 5、 6、 7 第8
6.3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导入
9和16之间有几个数?写一写?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复习导入
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 排在第几位。
排在第3的是谁?第 6的是谁?
第7
第6 第5
第1
第2
第3
第4
课堂导入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我排第10
我排第15
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理解 第10和第15?
新课讲解
第10和第15之间有多少人?
之间
第
第
10
15
从1开始数,数到10是第10,15是第15。 之间是10和15之间,既不包括10也不包括15。
新课讲解
如何解答?
小组讨论一下吧!
新课讲解
方法一:数一数(求10和15之间有几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这一排共有9个小朋友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