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释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
意 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2020/8/26
重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
点 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蓑衣,用
词 语 释 意
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
【宋】苏轼
同学们,有没有在路上被突然而至的雨淋 过呢?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有没有写一篇作 文记下来?
…… 一千多年前,文化巨人苏轼也被雨淋过。 他当时被贬黄州,有一次准备到沙湖买田终 老,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不巧的是 雨具被先行的人带走了,同行的人都狼狈不 堪,只有苏轼浑然不觉,并写下了一首词,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千古名篇《定风 波》。
不矛盾。“一蓑”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可指苏 轼的思想,精神风貌,包括他的才华。“我就是这个样子, 管你个东南西北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0/8/26
重 点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 名螺丝店。
词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1、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 人物、事件。
2020/8/26
定风波
xíng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x具ià先o 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su晴ō,故作此词。
莫q听iào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0/8/26
2020/8/26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 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 “轻”呢?
2020/8/26
5、一蓑烟雨任平生。——序文已说“雨具先去”, 可这里为什么又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如 何理解?“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 “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不喜晴。
2020/8/26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 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 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 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 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 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 潇2潇020/8/2的6 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 (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 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 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 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 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 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 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2020/8/26
1、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感受词人 的形象。 2、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3、理解词中“风雨”、“晴”的象征义以及“也无 风雨也无晴”的深层意蕴。。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 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2020/8/26
2020/8/26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 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 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 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 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 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 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 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 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 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还曾 写下绝笔诗。
2020/8/26
2、齐读后简单概括诗的 内容。
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 景物和心境,
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 象和感受。
2020/8/26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雨势如何?是大还是小?苏轼是怎样面对 的?体现出怎样的性情?
从“莫听”二字来看,不管雨势是大是小, 苏轼都会无所畏惧,毫不在意;“何妨”是态度, “吟啸徐行”是行动。行文至此,一个在风雨路 上(也是人生路上)勇于迎接挑战,气定神闲的 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020/8/26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 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 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 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 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 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 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 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 案”。
2020/8/26
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 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 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 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 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 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 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 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 了这首《定风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