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对策
城市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城市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3cd6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5.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就城市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的加速和水资源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集的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首先,城市居民的用水量大幅增加,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需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农村地区。
其次,城市化进程导致水源地的破坏和污染,如城市化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对污水处理不力等问题。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挑战1. 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消耗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和交通活动,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而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干旱、洪水、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使得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更加困难。
2. 水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排放物的增加,使得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同时,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土地开发也导致了水资源源地的破坏,湿地的消失等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3. 水资源不均衡和供需矛盾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能力。
供需矛盾逐渐显现,不仅导致水资源紧缺,还可能引发社会和经济问题。
三、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措施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水意识,推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如改善旧水管网、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在市区建设公园绿地和人工湿地以增加水资源的自然补给等。
2. 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利用探索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方式,例如开展海水淡化处理,推广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冷却设施,以减轻城市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保护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
同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bad52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9.png)
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尤为重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是支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城市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城市化进程会带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从而使城市用水需求急剧增加。
同时,城市化也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面积的增加,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各种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等问题,从而使得水资源供给能力跟不上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
因此,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2. 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的过度、不加控制和规划等问题会导致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污染,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活动所导致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等,因此,水资源污染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资源遭到了严重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会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3. 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系统和科学性,仅仅停留在增加压力和限量调控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结构性问题。
另外,水资源管理缺乏整体性,往往是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管理模式。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管理对策1. 提高城市水循环利用率为了缓解城市用水需求剧增的问题,可以优化城市用水结构,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首先,应该鼓励和推广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收利用、再生水利用、黄渎水回用,同时,推广节水灌溉、厕所改装、减少涂料和清洗用水和其他水媒介的表面处理。
其次,在水资源配备规划中,应该加大新的水源的建设力度,建设大型的多功能水源,并建造高规格的水库、堰闸等重要设施。
2. 加强水资源污染治理为了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应当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454e3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d.png)
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引言城市化与人口增长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两大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随之加剧。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1.城市化对水需求的提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面积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更快,城市的用水需求增加更快。
城市化对水需求的提高,使得城市给农村地区输水成为一种现象。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不仅对水需求有影响,还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居民消费等活动的增加,会导致洪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污染的水源会影响城市的饮用水,严重的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3.城市化对水管理的挑战城市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水资源供求矛盾,使得把供给和需求平衡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还需要考虑灾害防治和污染治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给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
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1.人口增长带来水资源需求的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自然也会增加。
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增加自然会增加对水的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达到9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占据很大的比例。
这将带来巨大的水资源需求,对世界水资源的压力将更加巨大。
2.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挑战人类活动、城市化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产生了挑战。
水资源一旦被过度利用,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采取措施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
3.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缺失的放大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人口增长可以放大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足。
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3f665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4.png)
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对水文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城市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改变以及水污染等问题,对水文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改变对水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的扩张导致大量农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使得原本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资源被剥夺,农田水资源的供应减少。
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种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使得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城市化还改变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
城市的建设和道路铺设破坏了地表的自然排水系统,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增加了径流的产生。
这种径流的增加使得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
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水体的污染,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的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排放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水体污染不仅对水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威胁,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另外,城市化还导致了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水文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持水质稳定、调节水量和水温的功能。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湿地的消失、河流的改道和水域的填充等行为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导致了水文环境的不稳定。
三、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对策为了应对城市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首先,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设水资源调度系统,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应加强水环境保护,控制水体污染。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1ca8a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使得水资源供需平衡受到破坏。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供应更加紧缺。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不得不采取大量的水资源调配措施,这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二、水污染的加剧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排放的废水和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水污染不仅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湿地、河流和湖泊被填埋和破坏,导致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湿地是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净化系统,它们能够吸收和净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体的稳定。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湿地的消失使得水资源的净化和调节能力大大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和供需矛盾。
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水生态系统的生境破坏。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修建建筑物和道路,导致了水生态系统的生境丧失。
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链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四、应对为了减轻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调配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1d49d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a.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变得日益显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1. 水资源供应压力增大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同时也给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水资源供不应求,极易导致水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负担。
2. 地表水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直接导致地表水的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健康,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3.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化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严重透支,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城市化水资源管理对策1.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引导城市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推广智能用水设备,提高用水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戒。
2. 推进水资源的综合治理水资源综合治理是解决水污染问题和水环境恢复的关键。
加大对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罚则,减少或消除水污染物的排放。
3. 发展新型水资源利用技术城市化过程中应积极推广节水、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等新型水资源利用技术。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4. 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结语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也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综合治理和科技应用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资源压力。
只有保护好水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与调控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与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3d16e7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f.png)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与调控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的快速增长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城市化给水环境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城市内涝等。
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进行监测、调控和治理。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活动、生活污水和城市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
为了减少水源污染,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强化企业治理和设施建设。
此外,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废弃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其次,城市化导致土地覆盖由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为实体,城市的建设和开发造成了大量的地表径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蓝藻水华等问题,影响水体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增加湿地和绿地的面积,提高水体自身的养分去除能力。
第三,城市化还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城市的用水需求快速增长,地下水被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发地下水补给不足和地面沉降等问题。
为了避免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限制过度开采,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广节水型社会。
最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的涂面积增加,雨水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导致城市内涝,给交通、居民的生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需要改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位下降和城市内涝等问题。
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改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只有通过全面的监测、调控和治理,才能保护好水环境,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61db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加速,城市化成为了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进程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应的应对策略。
一、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使得水资源的消耗量呈指数级别上升。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些大城市的日供水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立方米,甚至上千万立方米。
这些城市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取水资源,包括引水、开采地下水、水库蓄水等方式。
这些方式虽然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是不可避免的。
2.水环境的恶化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废水、污水排放,使得城市水环境的质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非法建设、乱占乱用土地等现象也间接导致城市水环境的恶化。
水质的恶化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二、应对策略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
以下是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些应对策略。
1.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才能够解决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对水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
同时,应该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禁止污染和破坏。
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也是解决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影响的重要策略。
城市可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改进供水管网、推广水量计、实行生态水文补偿等措施。
此外,城市居民也可以加强自身的水资源管理,降低用水量。
3.推进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解决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
城市可以通过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同时,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园林等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1de3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6.png)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能源消耗、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噪音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土地利用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展开对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一、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意识等。
二、水资源短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包括加大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等。
三、垃圾处理随着城市垃圾产量的增加,垃圾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应对垃圾处理问题的措施包括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四、能源消耗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
应对能源消耗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等。
五、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建筑施工等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应对生态破坏的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修复和复育等。
六、交通拥堵城市化导致交通量增加,道路供给不足,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应对交通拥堵的措施包括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支持和投入,引导绿色出行等。
七、噪音污染城市化带来了交通、工厂、居住等活动增加,噪音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应对噪音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噪音源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建筑、交通等设施的噪音防护措施,提倡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等。
八、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导致城市表面的建筑和人工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发展对生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城市化发展对生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743f0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1.png)
城市化发展对生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一、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然而,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却持续遭受着伤害。
城市化发展对生态问题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物的建设、道路的修建等活动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水资源的枯竭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许多城市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上,随意盲目,导致当地的水资源快速枯竭。
3.空气质量恶化城市中的汽车、工业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有害于人类的健康。
4.土地资源的消耗城市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土地资源,因此,农田、荒地等被不断地开发和占用,使得土地资源受到了巨大的消耗。
二、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城市化发展虽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但是,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1.加强城市生态运动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城市生态运动措施,加强城市绿化,使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保护和恢复。
2.加强管理手段加强管理手段,做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促进环保经济发展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强制规范,从而让环保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科技创新在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城市密集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手段。
科技创新可以带来更便捷、更效率的环保措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三、结语城市化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我们不能仅此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化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注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奠定稳健的生态基础。
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b547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7.png)
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变得日益显著。
城市化扩张带来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城市化扩张导致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加大,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个方面都对水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
然而,城市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却面临诸多限制,如水源短缺、水质污染等问题。
这导致了供需矛盾的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用水问题。
二、水环境恶化城市化扩张过程中,大量的水污染源不断涌现,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工业废水、家庭和农业用水中的废弃物、污水等都成为水环境的污染源。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仅对水质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水生物的生存繁衍能力,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
三、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在城市化扩张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地下水资源往往会被过度开采。
由于地下水的补给速度远远跟不上开采速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形成大面积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这对农田灌溉、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地质环境稳定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水灾风险增加城市化扩张往往涉及填海造地、河道改道等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水的流动路径,增加了城市的水灾风险。
城市化扩张过程中,许多城市出现了市区内涝、河水泛滥等问题。
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带来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
解决城市化扩张对水资源的影响的措施和建议如下: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严厉打击水资源污染行为,加强水环境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广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包括推广节水型生活方式,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方法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91f3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9.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利用方法。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1. 水资源供应压力增大城市化带来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水资源供应压力加大,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2. 水污染问题加剧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源地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城市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3. 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通常情况下,水资源集中供应给城市中心地区,而城市的远郊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居民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这种不均衡的分配导致了社会不公平性的加剧。
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方法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化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改善供水系统,减少漏水和浪费,提高供水管网的密封性,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推广节水器具和意识,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2. 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利用为了减轻对单一水源的依赖,城市应该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利用。
例如,可以开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将雨水用于冲洗马路、浇灌花草等非饮用水用途。
此外,可以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将海水转化为可供饮用的淡水,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城市化过程中,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的保护,禁止非法采矿和乱排乱倒,减少水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提倡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a09a9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5.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直接影响1. 水需求量的增加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水需求量大幅增加。
城市居民的饮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工业和农业用水的需求不断上升,给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建筑和工业设施的建设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开采。
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可能引发地表塌陷和海水入侵等问题,威胁到城市的稳定发展。
3. 污水处理的难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便排放到水源中,造成水质污染。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间接影响1. 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垦和建设活动破坏了大片的湿地和河流,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地的消失导致水质恶化、洪水频发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水资源不均衡的地区差异城市化导致水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均匀。
一些地区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用水,而其他地区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地区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水资源争夺和地区间的紧张关系。
三、解决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的措施1. 提高城市用水效率通过推广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和水资源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用水的效率。
例如,提倡居民使用节水设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浪费和污染。
2. 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应积极发展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包括开发再生水、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
这样可以减轻对地下水的压力,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
3. 加强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恢复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湿地修复等手段,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减少城市化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902f9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保护水环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水环境受到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1. 污水排放:城市化导致大量人口聚集,产生大量污水。
然而,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未能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污水排放直接进入水体,污染了河流、湖泊和海洋。
2. 雨水排放:城市化改变了地表的覆盖情况,例如,大面积的建筑物和硬化的道路,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增加了洪水和水资源的浪费。
3. 水资源过度开采: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往往过度开采地下水和河流水源,导致水资源枯竭和水位下降。
二、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湿地和河流被填土或淤积,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
1. 湿地退化: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过滤水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然而,随着城市扩张,许多湿地被填土用于城市建设,导致湿地退化和水污染。
2. 河流改道:为了便于城市发展,许多河流被迫改道或人工整治。
这不仅导致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增加了洪水风险。
三、防治对策为了减缓城市化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确保所有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防止直排入水体。
2. 促进雨水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硬化的道路和建筑物,增加雨水渗透的机会,降低洪水风险。
3. 强化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意识,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4. 保护湿地和河流:加强湿地保护,防止湿地破坏和填土,恢复受损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护河流,减少河流改道。
5. 开展水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水环境的状况,并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水环境防治技术和方法。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01408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8.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趋势之一。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都在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进而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例如,许多城市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湖泊和河流的水量减少,湿地和沼泽地的面积缩小。
这些都对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污水和废水排放到水体中,污染了水质。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
水中的污染物还会渗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资源,进而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城市化还导致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覆盖,增加了水体受到污染的风险。
此外,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水循环也产生了影响。
城市的建设和道路的铺设导致了大量的水泥和沥青面积,减少了地表的渗透能力。
这使得雨水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同时,城市中的排水系统也对水循环产生了干扰。
大量的雨水被迅速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体的水位瞬间上升,进而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应该加强污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
同时,应该加强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覆盖,减少水体受到污染的风险。
此外,应该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水资源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b8ee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水资源管理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首先,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城市周边的水资源供给量并未相应增加,导致城市周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容易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2.水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城市用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工业用水增多等原因,导致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等问题加剧。
4.自然水源受到破坏: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受到排污、填埋等影响,导致水资源减少、水质变差。
其次,城市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通过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发展规划中的水资源利用标准,推广节水型社会理念,提高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浪费。
2.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排放,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政策,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总量,避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发生。
4.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通过水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分配城市用水资源,优化城市用水结构,提高城市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强化水资源管理机制: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市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及其防治策略
![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及其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675da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b.png)
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及其防治策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化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大量的水资源被开发利用。
这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还使得水资源的供应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问题。
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径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二,城市化改变了水文循环和水体结构。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水泥地面取代了自然植被和土壤,使得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补给减少。
这种改变使得水文循环发生了变化,导致水体的流动速度加快,水位下降,湿地消失,水生态系统的生境受到破坏。
此外,城市化还导致了水体的人工调节,如修建堤坝、水库等,这些工程措施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第三,城市化加剧了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湿地、河流和湖泊被填埋、开垦和污染,生物栖息地减少,许多水生物种受到威胁,甚至灭绝。
同时,城市化带来的噪音、光污染等也对水生物的繁衍和生存造成了困扰。
针对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
其次,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生态化。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布局建筑物和道路,保留和恢复湿地、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体,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带来的挑战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带来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25104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4.png)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带来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水资源供应、水污染、水管理等方面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供应的压力城市化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进而对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然而,水资源的供应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农业灌溉系统的效率,改善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问题等。
二、水污染的加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城市的工业化和生活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废水排放,其中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这些废水和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水污染治理。
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来减少废水的排放。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管理的挑战城市化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需求。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密集、用水需求复杂多样的特点,需要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推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跨部门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水资源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水资源供应压力、水污染加剧和水资源管理的困境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的参与。
城市化对水质污染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质污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5b098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a.png)
城市化对水质污染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和建设也在不断扩大。
城市综合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水质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质污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城市化导致水资源供应压力加大。
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
许多城市为了满足供水需求,挖掘地下水、调水调污等手段频繁使用,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污染。
同时,城市化还会改变地表径流情况,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使得水体更容易受到污染。
其次,城市化对水体污染的贡献不可忽视。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
废水处理不完全、工业废水排放未经处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因素都导致了水体的污染。
许多城市的河流、湖泊逐渐失去了生态平衡,水中的有害物质超标,给周边城市的居民带来健康问题。
此外,城市化也对地下水造成了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需要挖掘地下空间建设地铁、地下商场等,这种直接的地下工程对地下水的循环和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增加,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城市化对水质污染的影响。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空地,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其次,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提高供水的效率,鼓励居民使用节水设备,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应该实施严格的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加强工业和农业废水治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受污染的水体生态系统,提升水质。
总之,城市化对水质污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水质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的发生。
只有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实施废水治理,加强生态保护,我们才能够保护好城市的水质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ed94d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管理对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其中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自然水体的遭受破坏日益严重。
城市地表的大面积硬化,导致降水无法有效渗透入地,增加了径流量,进而引发洪涝风险。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和道路覆盖导致大量水源无法补给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区域的水资源压力。
二、农业用地转变对水资源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用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规模的灌溉用地导致了水的大量消耗,从而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另外,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和农田排水的不当处理也增加了水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导致了水资源的损耗与破坏。
三、森林砍伐对水资源的影响森林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它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
然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土壤侵蚀、水流加剧和水质恶化等问题。
森林覆盖率的下降导致水源补给量减少,给水资源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一、城市化管理的改善加强都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减少硬化面积,增加自然绿地覆盖。
推广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降低城市洪涝风险。
此外,应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对于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应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精确施肥技术,减少水的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的损失。
此外,加强农田排水的管理,防止水体污染。
三、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森林保护与管理,避免过度砍伐和滥伐。
通过大规模的造林和森林恢复项目,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加强水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保护重要水源涵养地。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广泛而深远。
只有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才能减轻水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城市建设扩张和企业发展等带来了一系列的水资源问题,保护和改善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化;水资源;影响;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人口的集聚、城市规模的扩张、工业的发展,致使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另一方面区域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和人民生产生活活动使地面可渗水面积、绿化面积下降,这种现状带来了水循环被破坏、城市供水不足、水质严重污染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
本文以广西南宁为例,分析了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是当前城市化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关系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过程,是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的城市包围农村的变革过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内涵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但人口与产业始终是反映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变革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口、物业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土地使用性质改变,道路及下水管网等设施使下垫面可渗水面减少,以及改变区域雨洪径流的形成条件等,这些现象直接对区域水资源有着重大影响。
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2.1 对水循环的影响
由于城市兴建和发展,街道、工厂、住宅等建筑物替代了大面积的土壤和天然植被,地上可渗水面积减少,地下水得不到足够的地表水补充,地下土壤和地下水与外界的交流和自我净化调节被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界水循环。
土地覆盖变化导致的水分循环变化进而影响到水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下垫面的滞水性、渗透性和热力状况的改变,降在不渗水地面上的雨水产流快,汇流时间短,形成洪峰尖瘦。
城市化前,蒸发量占40%、地面径流量占10%、入渗地下水量占50%;城市化后,蒸发量占10%、地面径流量占30%、屋顶径流量占13%、入渗地下水量占32%,可见,城市化后的自然降雨,截留、填洼、下渗、蒸发减少,地面径流量增大,而且随着城市下垫面不渗水面积的增大地面径流量也增大,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变化明显。
2.2 对径流的影响
城市的扩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周边区域土地被用于兴建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加上排水河道、管网的改造,改变了原生态的汇流特性和雨洪径流形成的条件,当降雨量大于渗透量时,即发生地面径流,雨水由地面流走。
因地表多为不渗水的混凝土和沥青,降水均汇集在排水口,由下水道排出,排水口少且小,通常需排水量大于排水口,就形成雨水囤积,或增加下水道道压力出现过载,附近低洼地面下水道漫水,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容易形成城市洪灾。
2.3 对蒸发量的影响
城市人口和人口活动范围扩大,绿地面积相对减少,可渗水面积减少,使得地表及植物的水分蒸发作用减弱,包气带蒸散发下降,总蒸发量减少。
大片农田变成混凝土路面和城市建筑群,城市化的建设截断了包气带蒸发,使地表蒸发量减少。
2.4 对水质的影响
城市是人口和工矿业集中的区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城市水体和周边河流水质被严重污染,尤以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污染严重。
城市居民生活废水含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成分;再加上城市垃圾直接入河或污染物被雨水腐化后流入水体或渗入地下水体,不仅污染供水水源,还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
据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分析,4条排污支流分别有8项水质检测指标不同程度出现超标,以cod超标最突出,超标率达100%,亭子冲超标高达28.2倍;其次是bod5,除心圩江外其余均超标,亭子冲超标29.4倍;朝阳溪硫化物超标5.13倍,已出现厌氧现象。
3 城市水资源问题解决对策
3.1 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
从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和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等方面,建设节水型城市,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积极采用新型建材增加下垫面的透水性,改善城市径流条件;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发展节水型工业,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为循环利用水源提供
基础设施保证。
3.2 加强水资源污染整治管理
实行转移或关闭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达标排放,用经济、行政手段治理企业乱排污现象;加快建设污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城市污水集中排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保护计划,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
加强新区排水设施建设,针对邕宁区、良庆区、仙湖开发区等排水设施不完善区域进行整改,着重以改造市区主要道路排水泵站,并加大清淤疏通现有排水管网工作力度,保证管渠畅通,确保泵站正常运转,以防止和解决强降雨天气区域内涝问题。
3.4 兴建水利工程
在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加大水利工程投入,兴建水利工程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把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水资源的再利用。
如三峡工程蓄水以后,水库周围温度较之以前有所提高,整年温度升高了0.1~0.3℃,由于水热容量大,冬季升温明显,夏季温度不变或局部有时降低,雨量比以前少5%
左右,三峡工程大容量的蓄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解决水资源匮乏灾害。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由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土地使用性质改变,道路及下水管网等设施使下垫面可渗水面减少,以及改变区域雨洪
径流的形成条件等现象引起的水循环破坏、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兴建水利工程以合理调配地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污染整治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加大城市绿化,提倡节约每一滴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珍惜地球最宝贵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