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发展沿革 - 副本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梳理
【Abstract 】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has a long history,since the Zhou Dynasty has records can bechecked.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skills of craftsmen of all dynasties have been passed down continuously,the cost knowledge has been gradually accumulated,foreign advanced cost management experience has been integrated from time to time,and China s cost management has been reformed,developed and improved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national conditions.Taking the time as the clue and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cords,the Zhou Dynasty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from the feudal dynasty to the present,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and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present.From the two aspects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nt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the development succession is sorted out in detail,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st management in Hong Kong,Macao and Taiwan is summarized.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cost management in various stages,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trend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cost management.By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ost management,it can help cost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st management,an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under the opportunity brought by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initiative in China.【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Historic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development;Future tendency"""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in ChinaYin Zhijun ,Ding Xu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China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梳理尹志军丁雪(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401)【摘要】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历史悠久,自周朝便有记载可查。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策略
景 , 实际 工作 中计 划 经济模 式 的烙 印还相 当深 , 在 绝大 多数工 作仍 然停 留在“ 三性一 静”定 额 的统一 性 、 ( 综合
性 、 令性 和工 、 、 指 料 机价格 的静 态性 ) 的基础 上 , 往往“ 四算 ” 估算 、 ( 概算 、 预算 、 决算 ) 分离 ,三超 ” 象严重 . “ 现
造 价管 理 的国际化 正形 成趋势 和潮 流. 别是 我 国加 入 WT 后 , 国的行业 壁垒 下 降 , 特 O 我 国内市场 国际化 , 国
收 稿 日期 : 0 5 1 - 6 2 0 — I2
作者 简介 : 吴宁( 9 7) 男, 1 6一 , 江苏省南京人 , 工程师, 主要从事 工程项 目管理研 究
() 2 法律 、 法规 不健 全 . 尽管 我 国 已经 有 了相关 的法 律 、 规 , 是 由于各 方 面的原 因 , 些 法律 、 规还 不够 法 但 这 法
健 全 , 实践 贯彻 中还 存在 着一 定 的 问题 . 3 工程 造价 管 理从 业人 员素 质较 低. 在 () 目前 , 国工程 造 价管 理领 我 域 的从业 人员 有 8 0多 万. 8 这 O多 万的从 业人 员 中本科 毕业 生 还不 到三 分之 一. 专 业上 来 看 , 部分 都是 从 大
・9 ・ 9
维普资讯
内外 市场全 面 融合 , 国企 业必 定 利用 其在 资本 、 术 、 理 、 才 、 务等 方 面 的优 势 , 占我 国 国 内市场 , 外 技 管 人 服 挤 尤 其是 工程 总承 包市 场. 面对 日益激 烈 的市场 竞争 , 国 的企业 必须 以 市场 为导 向 , 我 转换 经 营模 式 , 强应 变 增 能力 , 自强不 息 , 于进取 , 勇 在竞 争 中学会 生存 , 拼搏 中寻求发 展. 在 另一 方 面 , 世后 根据 最惠 国待 遇和 国 民 人 待遇 , 我们将 获 得更 多 的机 会 , 能更 加 容易地 进 入 国际市 场. 时 , 入 WT 并 同 加 O后 , 国际市 场上 , 为一 名 在 作 成员 国, 国 的企业 可 以与其他 成员 方企 业拥 有 同等 的权利 , 享有 同等 的关税 减免 . “ 易 自由化 ” 则 我 并 在 贸 原 指导 下 , 少对 外工 程 承包的 审批程 序 , 减 将有更 多 的公 司从 事 国际工 程 承包 , 逐步 过渡 到 自由经营 . 并
论我国近十年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论我国近几十年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从2000年到现在我国已完成了许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方法的改革,最具代表性的是2003年3月我国推出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2008年7月又进行了系统修订,2008年新规范从侧重于规范工程招标中的计价行为,上升到涵盖工程施工阶段从招标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这是我国从传统的造价管理范式向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转换的集中体现。
以下先通过两部分来了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状况。
一、2001年前的造价管理在《区分建设项目的性质搞好工程造价管理》一文中提到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基本形成了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管理模式。
改变了计划经济年代的管理方法,逐步同国际惯例接轨,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管理方法,不可避免产生不适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情况,不同性质的项目,按同一模式管理,不能真正的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可想而知,当时正确区分不同性质项目的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001年于长生就曾呼吁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它的共性和个性,项目的可研、初设等阶段的造价标准和定额等定价依据,也各有其特点,不同性质的建设项目,按不同的造价管理模式,是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体铜改革的需要。
2000年国家颁发了关于经济类社会中介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与政府实行脱钩改制的意见和通知,并排定了日程。
一年后周述发就提倡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机构应尽快设立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使之从自主性的管理体制与自律性的运行机制上保证工程造价咨询业形成自主经营、白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竞争的格局。
脱钩改制后将带来新的契机,以往挂靠在政府部门,可以说是依附垄断靠权力,脱钩改制“断奶”后则要靠自身的实力。
只有在没有行政色彩、投有部门身影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才能摆脱和抑制人为干扰因素,理直气壮的办事,客观公正地执业。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历史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历史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的一种制度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涉及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建设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代社会的造价管理早在古代社会,人类就开始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比如修筑城墙、修建道路、修建宫殿等。
这些工程建设活动都需要进行造价管理,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古代社会,造价管理主要是由专门的建筑师、工程师和监理人员负责,他们通过经验和技术知识来制定工程造价预算和控制成本。
古代社会的造价管理主要是基于经验和传统技术,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但在古代社会,由于资源有限、人力和物力不足,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
这种情况下,造价管理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二、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形成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设工程的复杂度和难度也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工程造价核算和成本控制,通过编制工程造价预算、进行造价核算和控制成本,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制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和制度,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然后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逐步完善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传统的造价管理到现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从简单的成本控制到综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工程造价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样本
工程造价历史及发呈现状1.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历史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渐建立起适应当时筹划经济需要概预算定额制度,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老式概预算定额作为建设工程造价定价根据,对国内加强筹划管理,减少投资挥霍,多、快、好、省地建设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90年代,国内逐渐由筹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构造也日益复杂,原有计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国内对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调节工程价格费用项目,修订关于费用、利润、税金计算原则,取费改按工程类别计取等等。
所有这些改革,使建设工程造价逐渐反映出其内在商品属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仍存在许多问题,也阐明仍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国内工程造价早在唐朝就有记载,但发展缓慢.自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很大发展,但未形成一种独立系。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政府筹划模式。
建设产品价格是通过筹划分派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筹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价合一价格。
1984年,建设工程招标制开始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老式模式,但形式虽变,内容实质照旧。
概预算定额法定地位没有变化。
1985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 1990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拟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完整学科体系. 90年代初,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政府宏观指引,公司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引价,竞争费”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改革也迟迟不见成效。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相继出台,定额体系开始浮现一系列变化。
某些材料价格徐徐放开,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调节已经容许,但仍不能满足场经济发展规定。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结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
建立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机制,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
在我国,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益,保障国家和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形成是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工程建设市场逐渐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项目的造价
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政府行政性管理,而是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管
理制度和措施,来确保工程项目的合理成本和投资效益。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为了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存在着成本控制不严格、造价审计不规范、造价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滥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工程造
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体制和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满足经济
发展的需要。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
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工程造价的历史和发展前景
可以让你积累国际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及经验,及在国内其它企业是无法获得的经验;
可以接触国际业主及顶级建筑师及专业顾问单位,增加你国际工程管理的经验;
可将你培养成社会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
通过严格训练养成的职业习惯及专业能力将为你终生享用。
工料测量造价控制方法简介 工料测量全过程造价控制
本时期,知道工料测量的人员仅为项目人员,工料测量专业不为国内建筑行业所熟悉。 社会所了解的国际合同为FIDIC,及国内相关的工程管理改革主要参照了FIDIC模式。 90年代中后期:随外资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工料测量专业开始在重要项目上的应用,如,虹桥太阳广场、闸北不夜城广场、金茂大厦、中银大厦、中信泰富、淮海楼沿线甲级写字楼等。 工料测量专业仅限于土地批租项目的应用,仅 为少量业主及承包商了解,作为一个专业尚未 获得内地行业的熟悉。
工程造价的历史和发展前景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历史回顾
1、计划经济时代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系。 至80年代初,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政府的计划模式。建设产品价格通过计划分配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的计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价合一的价格。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代
1984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建设工程招标制开始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传统模式,但形式虽变,内容实质照旧。概预算定额的法定地位没有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起基础作用)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改革也迟迟不见成效。
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程
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程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就像讲一个长长的有趣故事一样。
很久以前呀,人们盖房子或者做工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工程造价管理呢。
比如说,那时候要盖一个小木屋,大家可能就是凭着经验,大概知道需要多少木材,多少人力。
就像村里的伯伯们一起商量,觉得大概这么多木头就够啦,然后就开始动手干。
这时候呢,对成本的计算很简单,也很模糊,就像咱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只是大概估算一下。
后来呀,随着房子越盖越大,工程越来越复杂,人们发现这样可不行。
就像大家一起盖一个很大很大的城堡,如果没有好好计算需要多少石头、多少工人、要花多少钱,那可能盖到一半就没材料了,或者钱花光了。
于是呢,就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
比如说,有个聪明的叔叔,他把之前盖房子用到的材料和花费都详细地记下来,下次再盖类似房子的时候,就按照这个记录来准备东西和安排人手。
这就有点像我们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把解题的步骤记下来,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参考啦。
再后来呢,随着城市发展得更快了,高楼大厦到处都是。
工程造价管理也变得更正规了。
就像我们学校盖新教学楼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计算各种费用。
他们要考虑很多东西,从买砖头、水泥,到请工人叔叔来干活,每一笔钱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这些人就像是一群超级细心的管家,把工程的花费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呀,现在还有很多专门的工具和软件来帮助做工程造价管理呢。
就像我们玩游戏有专门的游戏道具一样。
比如说,有一个软件可以让负责工程造价的叔叔阿姨很方便地输入各种数据,像一块砖头多少钱,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是多少,然后这个软件就能快速算出整个工程大概要花多少钱。
这就好像我们用计算器做数学题一样,又快又准确。
从以前那种简单的靠经验估算,到现在这么正规、有专门的人和工具来管理工程造价,这个发展历程就像我们从用小树枝在地上画画,到现在用彩色的画笔在画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一样。
每一步都有进步,都是为了让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既不浪费钱,也能把房子或者其他工程建得又好又快。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历程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程造价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建国初期,由于国内工程
造价体系尚未建立,主要依靠外部引进的经验和技术。
这一时期,建设项目造价计算比较简单,主要依据经验和个别案例进行估算。
2.近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1992年):在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政策,进入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阶段。
这一时期,国内对工程造价的研究逐渐加强,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造价管理原则和指导意见。
同时,工程造价标准和计价方法也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
3.信息化与市场化时期(1992年-现在):自1990年代初,
中国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工程建设进入了更加市场化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工程造价发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工具。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便捷和精确。
此外,国家相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造价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规范工程造价的计算、审核和控制。
4.专业化与国际化时期(近年至今):当前,中国工程造价
正进一步迈向专业化和国际化。
工程造价行业提升了院校的培养水平,培养了大量专业化的工程造价人才。
同时,国内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引入国外的技术和理念,与国际接
轨。
这进一步加强了工程造价的规范和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工程造价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经验主导到规范管理,再到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和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内部控制线路(传递链)的确定要“线线平行,链条式的环环相扣”。
3
必须设置控制关键点,其位置必须是能够起到控制作弊的地方。
4
结 论
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评审
评审机构的性质:政府投资业主的“顾问” 政府投资建设领域的“警察” 政府投资的“代行业主性质”
是财政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为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提供可信的依据,而不参与对支出预算的具体审批;在对预算支出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时,主要为财政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而不参与对具体违规行为的处理。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中亟待研究的新问题
委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理关系
激励制度
谢谢
诚请大家批评指正
2
缺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3
从业人员和机构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缺乏认识
4
应着力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的规范,而不是项目编码或项目名称的统一
5
发展企业定额 开创和拓宽民间工程造价信息的发布渠道
6
配合以相应的合同文本
7
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
8
现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沿革
政府投资项目是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贷款以及行政事业收入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
组织方式
同
合
委
托
同
施
合
工
监理与 被监理
政府计划部门
政府财政部门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保养过程中所需费用的合计,它不仅是衡量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
本文将围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展开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其演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主要由国家统一编制,不涉及市场竞争和价格因素。
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造价估算的精度和参考价值较差。
2.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引入市场竞争的因素。
工程造价估算逐渐向市场基础上发展,但此时主要还是以工程设计单位和工程咨询单位为主。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开始构建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标志着工程造价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建设部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开始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政策。
4.新时期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创新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1.多元化组织结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采用了多元化组织结构,包括了政府主导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独立评估机构以及相关技术单位等。
2.规范制度、政策支持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和政策支持,包括了《建设部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设计行业标准》等。
这些规范制度和政策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健康发展。
3.技术手段先进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断引进和发展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辅助造价软件、电子商务平台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估算的精度,也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方式。
我国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照前苏联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逐步建立了一套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定额管理体系,并陆续颁布了多项规章制度和定额,在国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进入黄金发展期,工程计价依据和方法不断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外资和跨国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这些工程项目大都需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等方式运作。
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的全面融合,使得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
境外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以市场以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求生存,在拼搏中求发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拼搏中求发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信息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定额管理,推广应用工程造价软件开始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全国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近来来,尽管全国各地及各专业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逐步建立了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也大多拥有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和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但仍停留在工程量计算、汇总及工程造价的初步统计分析阶段。
从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看,还未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层面看,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库、知识库尚未建立和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发展中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发展中一、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起步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当时,我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为了合理控制建设成本,保障工程质量,我国开始着手研究建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在起步阶段,我国主要参考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将其与国情相结合,制定了适合中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发展阶段1. 初级阶段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加强了对建设项目成本的监控和控制。
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2. 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我国不断提高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求,加强了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 创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创新。
在这一阶段,我国加强了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我国也不断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三、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在未来,我国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2. 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
3.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体系在未来,我国应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规范工程造价管理的行为。
造价管理法规知识之管理体制
造价管理法规知识之管理体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与概预算定额体系的建立阶段1950~1966年,我国引进和吸收了前苏联工程建设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标准设计和定额管理制度,相继颁布了多项规章制度和定额,规定了不同建设阶段需编制概算和预算,初步建立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概预算制度,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体系也得到了逐步建立与完善。
以后受十年动乱的影响,我国曾一度取消了定额管理机构和工程概预算制度。
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破坏,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
2.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恢复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首先恢复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进一步组织制定了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等。
l988年在建设部增设了标准定额司,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建立了定额管理站,并在全国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工程概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发展的文件。
1990年经建设部同意成立了第一个也是代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行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简称中价协)。
在此期间,提出了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思路,这标志着从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由单一的概预算管理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转变。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阶段经过30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期,除了继续按照全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思路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改革外,在计价依据方面,首次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新思想,改变了国家对定额管理的方式,同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设想。
论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发展
论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发展发表时间:2015-09-21T14:21:14.66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雷军波[导读] 河北正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
雷军波(河北正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6-044-02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
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
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
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
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1.2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发展沿革 - 副本中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发展沿革摘要:概述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发展问题;改革发展一、引言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两种含义, 一指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指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
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完全由设计人员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结构型式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方法也会得出不同的造价。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完善。
现在介绍一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二、正文前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少官府的建筑规模宏大,技术要求很高,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工、料限额管理制度。
[1]我国工程造价早在唐朝就有记载,唐代就已有夯筑城台用的用功定额--功。
北宋将作少监李诫所著《营造法式》,该书实际上就是官府颁布的建筑规范和定额。
它汇集了北宋以前的技术精华,吸取了历代工匠的经验,对控制工、料消耗和施工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沿袭到明清。
北宋大臣丁谓,在主持修复被大火烧毁的汴京宫殿时所采用的挖沟取士、以沟运料、废料添沟的办法,可谓“一举三得”,是古代工程管理的典范。
明代管辖官府建筑的工部所著的《工程做法》也一直流传至今。
2 000多年来,[2]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的实例我国也有不少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随着外国资本的入侵和我[2]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工程造价的管理只能在少数地区的少数工程中采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于建国初期,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而建立的.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3]式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也就是同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制度。
中期: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是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时期。
第二阶段(1958-1966)是概预算定额逐步消弱的阶段。
第三阶段(1966-1976)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
第四阶段(1976-90年代初)是造价管理工作整[4]顿和发展的时期。
20世纪50 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建立工程造价体制,并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且日臻完善。
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
当时计算工程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
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历经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概预算管理、工程定额管[7]理的“量价统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
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目前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3]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
受“左”的思潮影响,基本建设管理被削弱以致放弃概预算,定额管理机构被“砸烂”,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
直到“文革”结束,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整顿、健全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16]件。
九十年代初,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成效不大。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建筑法》,《价格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相[5]续出台,定额体系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
后期:随着改革开的推进,政府虽对这一制度进行过多次修订和改革,但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
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远远落后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形势,特别是加入WTO后。
WTO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影响的规定主要有《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和《政府采购协议》(简称G队)。
我国加人WTO后,对工程造价管理行业而言,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将是工程价格的形成体系,从国内各地区差异性很大的状态一下子纳入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这一突然的变化会使过去的工程价格形成机制面临严[6]峻的挑战,这会迫使我们不得不被迫引进并遵循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我国香港地区和英国等国家采用政府间接管理的方法,政府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皇家测量师协会(RoyalInstituteofChartedSurveyors--RJCS),或各国、各地区的工料测量师协会(如[18]香港工料测量师协会)展开的。
这些国家或地区没有统一的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但是他们有较为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所以在对于“量”这一方面的管理是“有章可循”的,而在对于“价”这一方面的管理就由市场来调节了,日本也是如此。
科学估算工程造价是法国工程管理的显著特点。
他们在工程造价估算方[3]面有一套建立在对现有工程资料分析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体制是一种竞争性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他们既没有统一的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也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他们一般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确定工程的“量”,而根据市场行情去确定“价”。
但是对于政府投资项日的工程造价管理,[19] 他们有较完善的部门性管理规章。
相比之下,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经济模式的烙印还相当深,绝大多数工作仍然停留在“三性一静”(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和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的基础上,往往“四算”(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三超”现象严重。
(2)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有80多万。
这8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生还不到三分之一。
从专业上来看,大部分都是工程经济、投资经济、工程管理、概预算等相近专业,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还不到1%。
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12]另外,例如,政府行政干涉过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管理亟待规范,缺乏[8]科学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后评价体系,建设方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缺[9]乏确定前期造价的有效依据和参考资料,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市场主体发育不[10]成熟,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设计收费办法不合理,技术与经济分离现象较为[11]严重等等,都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3]1加快工程造价法制建设进程。
[14]2进一步理顺各项费用定额。
[15] 3建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效益[19]4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络。
5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注册造价师执业制度等等。
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应注重以下几方面:[17]1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更应该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1][17]2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应该发生新的革命。
3加强协会建设。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建设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建设,为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为迎接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正在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制度等工作,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促进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综上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就使得其对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其专业性、技术性乃至政策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建筑企业和政府部门要采用合适控制措施、合理运用管理方法,是我国工程造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1]吴宁: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策略[2]范秀兰: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改革[3]叶和斯: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4]陈兰枝: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及应对措施[5]徐洪波:以科学发展为引导构建工程造价管理新机制[6]苏海燕:面对WTO的中国工程造价管理[7]秦振龄、岳海军,杨洪波: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张意群: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张礼娜: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9]罗亚琴、[10]傅烨熔: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工作探讨[11]吕忠标: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12]徐哲:关于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思[13]傅烨熔: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工作探讨 [14]唐连珏: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改革[15]杨莉、齐映辉: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 [16]孙广岩:谈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17]廖小怡: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对策[18]戚安邦、孙贤伟: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19]付平: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以下红色的为简历模板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掉~谢谢X X X 个人简历基本信息姓名:xxxx 婚姻状况:未婚照出生:1987-06-24 政治面貌:团员户籍: 性别:男学历:本科民族:汉专业:英语学位:毕业学校:教育背景2006.9-2010.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片主修课程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译,翻译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本科阶段主修日语,中外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