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学三个主要理论取向
社会学理论主要流派观点回顾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
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
功能主义又叫“结构功能主义”第一节理论来源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1.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对比。
2.孔德:家庭—细胞,阶级(喀斯特)—专门组织,城市和社区—实际器官3.斯宾塞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特征,初步提出了功能先决条件的思想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
5.涂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6.涂所倡导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观点,对社会秩序、整合和稳定的重视,以及对结构分析的强调,都对现代功能主义又直接影响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7.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8. 拉德还突出强调了社会结构概念,指制度化的角色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配置9. 拉德克利夫-布朗还指出了以前的功能分析所存在的“目的论”倾向,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10.马林诺夫斯基勾勒出了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基本轮廓,他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11.马林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12.总之,功能主义者把文化或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第二节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一、社会行动理论1.帕森斯早期受韦伯的影响较大,特别重视社会行动概念,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唯意志的行动论”,此书被看作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对社会学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帕森斯认为社会秩序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依赖于被行动者内化了的规范或规则,后者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2.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5.帕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来自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三种方法论传统的批判与综合6.帕倡导的是一种主观性和选择性的社会行动概念。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1、1883年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2、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3、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教育与社会学》,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涂尔干。
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
4、日本学者清水义弘对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教育社会学不是单纯的应用社会学。
5、韦伯主义教育取向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金恩、柯林斯和阿区。
1、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2、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两条途径:一是教育学家对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进行批判时建立的;二是社会学家将教育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形成的。
3、在教育学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学派参与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考察,它们是思辨教育学派和实证教育学派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5、最早将教育社会学予以制度化的国家是美国6、教育社会学在美国的“制度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头十年(或“为准备做教师的社会学”);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或“为教育的社会学”);这一时期,史密斯,查特斯等人做了三件事情:1923年成立“美国教育社会学学会”,“美国教育社会学学会”创刊的机关刊物是《教育社会学学报》,设立了教育社会学大学课程和教科书。
第三个阶段是1930年到1945年(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7、二战后,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社会学三种研究途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与体制的研究方法9、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为中心而发展起来10、华纳发展了参与评价法、社会特性指标等概念,用来客观地分析地区社会中的社会分层方法1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华勒社会分析为代表的微观研究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12、历史及体制的研究方法产生于欧洲。
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划分
社会行动-社会学的基本单位
社会行动是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使用 “行动”概念区别于行为主义的“行为”。 强调行动的目的性、主体性和意志性。 任何社会行动都有四个要素组成:行动者 (个人、群体或组织)、情境(指环绕行为 主体的对象和脉络)、目标(预期状态)、 规范准则与价值。
社会行动体系理论
显功能、隐功能 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 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 正功能、负功能 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 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 能。
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划分 之
冲突论
什么是冲突?
科塞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 的地位、想要和平和安全感 B:我们也是,但是你们威胁到我们了 A: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报酬 B:我们不能提供那么多 A:我希望你可以把音乐关掉,太吵了 B:我就喜欢放音乐
冲突论
冲突理论形成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社 会矛盾、冲突加剧、越战危机、黑人运动、 民权运动、青年运动、通货膨胀、失业等 主要代表人物: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的“辩证 冲突论”
功能论(同一论、和谐论)
功能论认为:社会具有整体性,是由功能不 一的部分组成整体,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功 能,他们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存在 主要观点: 社会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 结构; 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 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
20世纪中期结构功能论代表人物 帕森斯、墨顿
结构功能论-帕森斯
被誉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家 最有影响力的一本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 (1937,结构功能理论的标志)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填空题——人物1.被学术界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创造人的学者是:涂尔干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 .《教育与社会学》,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
3.提出了社会学原则“一个社会现象的起源与它的功能代表着相互独立的问题”的社会学家是涂尔干4.关键性的、最具影响的功能主义奠基人是涂尔干,他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观点加以重新分析和整理。
5.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社会动态学》又称华德。
6.最早使用"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德。
7.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8.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9.在中国近代倡导并掀起了职业教育思潮的教育家是黄炎培10.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充满争论,持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教育学观点的学者有苏扎洛、史密斯11.认为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社会学的学者是埃尔伍德12.功能主义在20世纪中叶的显著发展是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13.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学者布迪厄(属于冲突理论)14.在社会学理论中,最早进行宏观与微观理论整合的理论家是墨顿(中层理论)15.符号互动理论的真正创始人是米德16.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7.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18.1913年在他主编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工具书中,撰写了《教育社会学》词条的美国教育家是孟禄19.20世纪60年代提出“全球村”概念的学者是麦克卢汉20.第一个提出社会很像一个生物有机体的社会理论家是斯宾塞21..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22.教育社会学冲突理论在20世纪中期发展成为主流,主要归功于两个早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23.推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迅速发展起来的是芝加哥大学24.主张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善的人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25.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是斯宾塞26.提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是阿普尔27.现代教育中的社会学问题是人的知识最有价值28.从理论源头上来说,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29.提出按照阶级对社会进行分层的社会学家是马克思30.对教育机会平等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的教育社会学家是科尔曼31.对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提出了质疑的日本学者是清水义弘32.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是迪尔凯姆33.论述了教育获得上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起点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的学者是胡森34.韦伯主义教育取向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金恩、柯林斯和阿区填空题——著作35.美国的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是1917年史密斯编写的《教育社会学导论》36.人类社会早期的教育社会学先哲柏拉图论述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教育社会学考试知识点
1.1883年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
2.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教育与社会学》,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涂尔干。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
23、帕森斯对社会的研究发展了一种理论模型,称为 “交换模型”
24、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是后现代性
25、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声望方法
26、认为由于职业模式的变化,带来了教育系统中的新趋势——教育扩张和文凭贬值的理论是技术-功能论
61、相关的教育机会、工作选择和社会流动被用于研究社会公正问题。这方面最有影响的两个理论是“技术统治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62、企图找出个人把他们自己放在社会阶梯的哪一级,然后置身其中,说明自己是属于哪个社中,人们发现关于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有两种趋势,包括教育水平提高反而增加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减少是发展的一个功能
111、一般而言,比较符合客观的社会分层应该至少包括总体性精英阶层、知产阶层、平民阶层、需救济阶层。
113、你认为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哪种类型?为什么?
72、韦伯主义教育取向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金恩、柯林斯和阿区。
73、符号互动论在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分析课堂中的人际关系。
74、全球化对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以归结为三个规则的变化,包括
合格性规则、管理规则和财富制造规则 。
75、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包括功能取向、冲突取向和解释学取向
社会学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宏观社会学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冲突论
二、微观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
奥古斯特· 孔德 (1789-1857) 卡尔· 马克思 (1818-1883) 马克斯· 韦伯 (1864-1920) 乔治· 赫伯特· 米德 (1863-1931) 埃米尔· 涂尔干 (1858-1917)
乔治• 米德(G.H.Mead) 哈伯特•布鲁默(H.Blumer)
查尔斯•库利(C.H.Cooley)
“镜中我”概念
—通过符号互动,人们
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取 决于我们与他人的关 系。
乔治• 米德(G.H.Mead)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者
心灵• 自我• 社会
-心灵:表示我们对符号的理解,完全产生于他人重复进行的互动。 -自我:对他人对我们行动所做的反应的了解和认识。“扮演他人的角色”。
什么是互动论的视角?
互动论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社 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 人。
互动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 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 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 的。互动论研究人的行为、 思想和感觉,探索人们的动 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 世界的方式。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
查尔斯•库利(C.H.Cooley)
默顿对功能理论的修正
宏 过去的 大 功能理 抽 象 论 理 论 功能统一性观点: 社会系统的任何 局部都对整个社 会具有功能。 功能普遍性观点: 社会的任何活动或 仪式都完成了某些 对社会有益的功能。 功能不可替 代性观点: 把某些制度 看成是不可 替代的。
默 顿
中 观 理 论
现代社会中,有 许多东西并不具 有全社会的功能, 而仅仅对社会的 某个部分具有功 能。
教育社会学三大取向
述评教育社会学的三大取向摘要: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尤其是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出现了影响教育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些主要社会学研究取向,分别有功能取向、冲突取向和互动取向。
这三中取向下的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教育社会学,并提出了一些令人思索的问题。
关键字:功能主义;冲突主义;互动主义一、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确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范式由规范性研究转向证验性研究,,与证验性研究范式齐头并进的是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的盛行,由此出现了教育社会学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
这一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直到60年代前半期,一直支配着欧美教育社会学舞台。
其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积极地社会功能为基轴来探讨教育现象。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帕森斯、特纳、杜威等人。
结构功能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因素,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连接,并相应地对社会整体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状态总是平衡的,而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尽管会发生变化,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经过自我的调节和整合,仍然会达成新的平衡状态。
在帕森斯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社会体系》一书中,所谓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
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
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
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整体稳定社会秩序,而构成社会稳定秩序的关键条件是共同价值体系,要让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并且能把这套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依据标准和导向,规范自己的行动或者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结构,成为社会性的共识,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道德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之中,成为社会成员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让整个社会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才能使整个社会保持稳定这种把整个社会道德观念传输给单个的个体的过程就是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论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简论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一切课程活动的指南,是课程内部评价的标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体系三个方面。
根据泰勒的划分,课程目标的取向可归结为三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universal goal)是指根据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而提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目标。
它关涉到教育或课程一般目的的“应然状态”,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指导意义,而不是只有特定的学科或特定范围的人才去追求的目标。
通俗地说,普遍性目标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应当达到的目标。
普遍性目标表达的是“教育宗旨”层面的意蕴,它通常由政府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颁布,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具有法定性质。
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宗旨(或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普遍性目标取向的最大优点是它的普遍性、模糊性和广泛性,它能够为不同学科或不同学习领域指明方向,有利于各种特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然而,由于普遍性目标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具体指导性,很容易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使课程实施失去活力而陷入混乱。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测量的行为陈述方式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它是指明期望学生达到的特定的学习结果或终点。
通俗地说,行为目标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学习而达到特定的学习行为。
行为目标主要受心理学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支配。
由于行为目标以明确、具体、可观测的行为为主导,能够为不同学科或不同学习领域指明具体可行的奋斗方向,有利于课程的实施与控制。
在实践中很容易操作,便于课程实施者根据这一目标来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
因此,行为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成为当时国际上制定课程目标的流行模式。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层级与取向——哲学与社会学观点
到 , 而这 些争 论 自然 具 有政 治 性 。许 多 伟 大 的 教 育 哲学家 都 强调 高等 教 育 在政 治 上 的重 要 地 位 , 如
柏 拉 图 的 《 想 国 》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 治 学 》、 理 、 政 约 翰・ 杜威 的《 民主 主义 与教育 》 I ” 。 ] 9
原 湖南 师范 大学 校长 、 教育 专家 张楚廷 认 为 , 高
等教育 学 以高等 教 育 领域 里 的事 实 为对 象 , 等教 高 育哲学 以高 等 教 育 领 域 里 的思 想 为 对 象 , “ 天 以 后
的事 实” 对 象 。 克 罗 伯 与 张 楚 廷 的观 点 易 于理 为 解, 而且均 具有 很强 的操作 性 。参 照两者 的观 点 , 高
在政 治 论 的 高等 教 育 价值 观 看来 , 等教 育 机 高
构 对 国家 有着 深 远 影 响 。如果 没 有 学 院 和 大 学 , 那 么, 想理解 复 杂社会 的复杂 问题就 几乎 是不 可能 了 。 胡 克 ( ok 认 为 , H o) 以往 根 据 经 验 就 可 以解 决 的政 府、 企业 、 业 、 农 劳动 、 料 、 原 国际关 系 、 教育 、 生等 卫 问题 , 现在 需要极 深 奥 的知 识才 能解 决 ; 而获得 解决 这些 问题所 需要 的知 识 和人才 的最好 场 所是 高等 学 府 。 当高 等学 府 卷 入 日常 生 活 的 时候 , 然 会 遇 必
对 上 帝 的荣誉 和人类 的利 益所 产生 的任 何影 响都 毫
不 相关 。 赫钦 斯 ( t is 则认 为 , 何社 会 都 应 Huc n ) h 任 有 大 学这样 的机构 , 目的是 对 社会 最令 人 困惑 的 其 问题 进行 尽可 能深 刻 的思 考 , 至 思 考那 些 无 法 想 甚
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教育及其改革问题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教育及其改革问题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从12世纪起,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大学(高校)已经走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为人类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承和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
一、目前高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一)高等学府:知识与职业的博弈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将大学教育定义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在当代,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十分凸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尴尬和相互矛盾的局面。
随着高校(大学)中功利性的“职业至上论”的增强和普及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和猜测高校(大学)究竟是为人们传递理论视野和人文精神还是提供专业知识和就业途径的问题,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议题。
(二)学科之间的壁垒在高等教育中,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区分与隔阂莫过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和区别。
一直以来,在高校教育中始终将学科的独特性与异质性视作重要一面,尤其当代高校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使高校本科教育日益向专门化发展,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性、专业性特点日益突出,学科设置完全按照社会与经济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各高校纷纷设立所谓的“热门”学科和专业,专业内容的实用性、暂时性和时尚性特点日益显著。
这实际上偏离了大学最初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当然,高校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学教育。
中学阶段文理分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给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带来了难度和障碍。
大学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巨大区别及不断明晰化的社会标准使得学生们只重视和看好“热门”专业,对“热门”学科与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教育缺乏兴趣,对那些与“功利”、“实用”无直接关系的人文教育更是不屑一顾。
(三)教学体制的僵化与硬件的匮乏在高校教育中,教育体制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社会学三个主要理论取向
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取向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 )一结构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时期,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教育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此功能学派由此产生。
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直接源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
例如,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说”,19世纪的“社会有机体说”等。
这种理论是对18、19世纪“功利主义”的反动,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归纳,后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发展,最后集大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并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
虽然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冲突理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仍有重要作用。
二结构功能主义概念阐释结构指结合、构造之意。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社会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它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共识理论(consensus)或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
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功能主义还被称机能主义。
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
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源于对社会系统“均衡”的思考。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更容易些。
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机构的功能分析”以达到社会的整合、平衡和稳定。
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创始人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后发展为两个分支学派,一派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另一派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作为教育社会学母学科的社会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组织和个体、___、主要社会设置、社会环境和___。
其中社会不平等主要研究___、社会阶级与___、年龄与安康问题、性别社会变迁主要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化和___。
2.教育社会学的制度化历程始自于1907年因为在这一年___在美国___首开教育社会学讲座。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3.社会差异是___的主要根其可以分为___、___、___等。
4.根据组织为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手段的区别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强迫性组织、___与___。
对于老师而言学校是兼具___的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___兼而有之的组织。
5.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个案法、___和问卷法。
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穿插使用。
6.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_。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___年史密斯出版的___一书。
7.老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___、课程施行方案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___。
8.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___、___及___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
9.1982年2月___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揭开了我国重建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的序幕1989年4月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___在杭州成立。
10.老师权威的泉老师的法定权威、___、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老师对学生施加法定性影响、___、知识性影响及___的主要载体。
11.社会变迁分为___和___、社会混变其中社会渐变可分为系统和因素程度的渐变社会剧变可分为___和振荡式剧变社会混变可分为体制混变和___。
12.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二次大调整中第一次是由验证的研究取向取代了___的垄断地位第二次是___打破了宏观的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
13.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声望、___及___作为评价与分析^p 老师地位的三条主要标准。
社会分层的三大理论
[学术论坛]经典三大传统社会分层观比较———以“谁得到了什么”和“为什么得到”为分析视角*陈鹏摘要: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作为经典社会学的三大传统提供了三种基本的社会分层理论观:“阶级分层论”、“阶层分层论”和“分工分层论”。
本文拟以社会分层理论的中心问题———“谁得到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得到”为分析视角来探讨和展现三位经典大师是如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下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经典大师的理论方案对中国社会迈向更为公正合理的社会分层观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阶级分层阶层分层分工分层社会分层中心问题在社会学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社会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论题之一,许多社会学理论大师都曾涉及这一论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
在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中,马克思的阶级分层和韦伯的阶层分层被视为社会分层研究的两种基本理论范式①②。
这两种基本范式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分层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和韦伯主义传统。
由于马克思和韦伯对社会分层研究的奠基性贡献,后来的大多数社会分层理论家都是延续在这两条理论传统之中,并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进而做出新的理论阐释和理论建构。
新的理论流派的出现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学整体发展潮流以及时代的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和韦伯之后的社会分层研究,无论是在研究主题,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发展出以达伦多夫、赖特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和以吉登斯、戈德索普等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
二战之后,由于美国社会学的世界主导地位,特别是以帕森斯、戴维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流派占据了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从而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研究观。
与此同时,特别是在1960年代中期之后,功能主义理论的保守主义倾向日益遭到各种攻击,并随之形成了与之相对立的一种新的理论流派即冲突论。
以冲突论为基点,达伦多夫、米尔斯等理论家进而发展出一种冲突论的分层观。
于此,也就形成了二战之后的两种基本的社会分层理论模式即功能论的分层观和冲突论的分层观。
社会学的理论取向
社会学的理论取向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方面,因此,社会学的理论取向在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学理论取向可以分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现代社会学等多种方向,下面将从这几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的。
结构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结构性形式,这种结构性形式把社会和个人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结构主义强调社会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等等)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认为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整体结构的一部分。
结构主义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观察社会,试图研究其中的规则、机制和互动。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他强调,社会中的各种结构性形式都具有自己的规律性和内在逻辑,人们必须在这些规律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中沟通。
结构主义的理论取向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需要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
二、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最早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取向。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德怀特·麦克莱兰。
德怀特认为,社会就像一个机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了互相配合的相互作用关系。
社会的各个结构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责任。
社会制度的功能是维护秩序和稳定,而社会组织的功能则是为个人提供支持、帮助和机会。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认为社会结构是为实现某些目标服务的。
这种理论取向认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地协调,以便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能高效地运转。
三、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是关注个人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来构建意义和社会的。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人们通过使用符号(语言、符号、建筑等)来相互之间的交流,并因此产生了彼此之间的意义和理解。
这种理论取向认为,人们通过与其他人互动来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理解,同时也在个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解构和重建符号。
符号互动主义意义深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中,如教育、暴力犯罪等方面。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
《教育社会学》试题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61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A.佩恩 B.哈里斯C.詹姆斯 D.史密斯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A.《教育社会学导论》 B.《教育百科全书》C.《教育社会学文选》 D.《教育与社会学》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晚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中期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C.培育个性 D.社会化6.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 B.符合互动理论C.常人研究理论 D.批判社会学理论7.冲突理论发端于A。
马克思 B.恩格斯 C.佩恩 D.哈贝马斯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的是A.“教育投资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 B.能力方法 C.知识方法 D.出身方法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A.柯林斯 B.图明 C.哈贝马斯 D.金提斯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A.群体意识 B.自我意识 C.共同策略 D.共同利益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A.库利 B.华纳 C.米德 D. 墨顿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A.“综合化”理论 B.“混合化”理论C.“生活化”理论 D.“和谐化”理论14.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和A。
试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取向
试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取向教育的价值及其取向,不仅是教育问题的核心,而且也分别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为教育价值所揭示的是教育对社会及对个人的意义,而其取向则是人们在认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所追求的功效目标的形式和态度。
它们分别体现了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并体现了教育目的,规范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以引导学生向一定的方向主动发展。
因而,研究教育价值及其取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等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揭示它的社会价值及其特点,并着重对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作初步探讨。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特点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它对社会的作用及意义,是将社会作为价值主体的角度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但从本质上说,一切社会生活又都是实践。
若从人在社会生活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强度和大小来看,又可将我们的社会生活区分为社会实践和社会日常生活两大部分。
社会实践大体上又可分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技实践和教育实践等四个方面。
生产实践是人们进行生产再生产的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为了维护、巩固和变革一定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活动。
它包括思想、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活动,它与狭义的文化活动的含义相一致。
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从社会实践和社会日常生活两方面来考察评价,这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的社会实践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
其中社会实践价值又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现将高等教育的各种社会价值分述如下:1.经济价值。
即高等教育满足人们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需要,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功能属性。
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通过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资本的利用率来发展生产力;二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产生了对生产关系的认识,自觉地维护、改善和变革现有的生产关系来促进和保证生产的进行。
专题三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4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者--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者-- 帕森斯
美国社会理论家帕森斯通 过关切宏大的社会结构与 制度的关系, 通过对早期社会学理论家 思想和作品的理解和综合, 力图创建一种阐释社会的 运动和稳定的概念体系 (理论),使社会趋于均 衡的发展状态。 这使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建 构具有了现代性特征。
(1902-1979)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帕森斯的教育社会化功能的主要观点 帕森斯的教育社会化功能的主要观点
帕森斯认为,教育有两种基本的功能,即社会化 帕森斯认为,教育有两种基本的功能,即社会化 和选择。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 和选择。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 社会有分工,就需要有一种社会的人事分配制度。 学校通过学生寻求获得报偿的高分这个标准进行 人事分配。分数分配是随着它被有效地合法化为 人事分配。分数分配是随着它被有效地合法化为 对个人能力、成就、地位、财产的公正评价后才 被接受的。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系统得以运作和稳定的重要因 分配和 素,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在分配 整合之中。通 素,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在分配和整合之中。通 过分配,社会化应当造就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通过整合,社会化能使有效分配必然产生的不平 等报偿当作平等被接受。
2
当今面临的问题
(1)教育 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 (1)教育与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教育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 教育与 变迁的关系,教育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 层中的作用。 (2)在学校能力分组 (2)在学校能力分组这种教学组织类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 能力分组这种教学组织类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 学习方式和课堂组织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综合学校的趋势是怎样影响到学校系统 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综合学校里会取得好的学校效果吗? 少数民族学生在综合学校里会取得好的学校效果吗? (4)在学历社会中,学生是否必须要经过“过度教育”和学历升 在学历社会中,学生是否必须要经过“过度教育” 格才会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工作?那样做得到工作的机会有多大? 格才会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工作?那样做得到工作的机会有多大? 应聘的各种职位是否都需要较高的学历? 应聘的各种职位是否都需要较高的学历? (5)教育程度与劳动力的收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高收入群体与 教育程度与劳动力的收入 收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低收入群体是否存在着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低收入群体是否存在着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可否通过提高教育程 度来改善收入情况? 度来改善收入情况?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关注和研究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阐释。宏 观和微观的理论。
专题三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共29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专题三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专题三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共29页文档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9
专题三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 大取向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试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
试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期间,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得到相当的认可;然而,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符号学、语言学、建构论等非实证的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也对实证主义发起了挑战,后者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局面,至今,实证和非实证这两种极端对立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始终并存。
标签: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期间发展了诸多流派,也出现了诸多对立和争论,这些争论赋予社会学更多生命力,但是也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研究社会过程中方法论上的混乱和焦灼。
最突出的当属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争斗。
一、方法论的重要性方法论是指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人类认识和行动方式的总指导,从层次上讲,包括了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三类,它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①只有对方法论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对接下来的研究有清晰的把握。
方法论对于社会学研究尤其重要,其原因在于社会学越是发展,越是没有一套绝对固定的方法论,通常都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亦即实证主义和以诠释、理解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综合。
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学研究一直保留着两套方法论,这两套方法论虽然是对立的,但是都有着自身的逻辑和合理性,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指导。
二、社会学研究的两类方法论(一)实证主义传统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实证主义”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
③孔德等实证主义者始终坚持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完全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将实证主义引入社会学并规定其唯一合法性地位,开创了实证社会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取向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 )一结构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时期,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教育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此功能学派由此产生。
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直接源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
例如,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说”,19世纪的“社会有机体说”等。
这种理论是对18、19世纪“功利主义”的反动,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归纳,后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发展,最后集大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并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
虽然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冲突理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仍有重要作用。
二结构功能主义概念阐释结构指结合、构造之意。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社会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它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共识理论(consensus)或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
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功能主义还被称机能主义。
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
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源于对社会系统“均衡”的思考。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更容易些。
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机构的功能分析”以达到社会的整合、平衡和稳定。
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创始人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后发展为两个分支学派,一派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另一派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一)早期功能论思想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他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主要观点是那些能更好地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要比那些不能很好的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发展。
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像一个生物的有机体。
而这个社会已经演化到相当的程度,其组成部分“器官”每一个都对社会的生存和维持发挥着正面的作用。
认为适者生存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
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的结果。
2.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他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也是功能主义的奠基人。
这位法国的理论家对斯宾塞的学说重新加以分析。
他的核心命题是: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一套共享意识(他称之为集体良知,conscience collective)而整合在一起。
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社会行动对于这种宗教性或道德性的共享意识所起到的作用,来对这些社会行动做出说明。
(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涂尔干在教育社会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教育论》(Moral Education,1961)、《教育思想的演变》(The Educational Thought,1967)和《教育与社会学》(Education and Sociology,1956)。
在这些著作中,涂尔干概述了教育的定义和他所理解的与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在建立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评价观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为后来的社会学家所做的对该领域的界定。
他发现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呈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他指出我们不能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因为它们彼此相互依存和促进。
(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1.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1902-1979)他把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理论的中心议题,确立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取向。
他在研究中赋予了教育两种功能,即社会化和选择,但他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
帕森斯的出发点是,一个社会系统总是包含对一个价值文化系统的内化,必须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建构与重组,或将价值取向的变化有效地转化为新的实践,以保证其社会实践与普遍的价值取向相结合。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系统得以运作和稳定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在分配和整合之中。
“AGIL”模型是帕森斯对于社会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模型,称为“交换模型”。
这个模型将社会系统分成四个不同的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完全符合现存的某一制度,但每一方面既与稳定性相连,也与变化性相关。
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与思想关系和物质关系不同的接近程度。
A(adaptation)“适应”是代表社会中与物质世界最接近的力量,即强制的“条件的”力量,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都必须面对并适应它。
经济是最接近的领域。
G(goal attainment)“达到目标”代表这样一种力量,其深受物质的适应关系的影响,更受制于思想的控制,组织是通过这种子系统企图控制外部力量的冲击以达到精心确定的目标。
政治与政府是与其相关的领域。
I(intergration)“整合”代表着一种团结的内驱力量,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群体中团结是我们群体内部发展出的情感,它受规范但不受广泛的价值观所支配。
它也很少受客观的物质条件影响,更不受适应或达到目标的影响,受纯主观方面的支配也比预期设想的要少。
L(latence)“维持模式”代表社会中最纯粹的主观力量,虽然这些价值与制度化的客观关系有很强的联系,但它是普遍性价值的领域,“L”是社会系统而不是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它受物质的强制因素支配。
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对外功能对内功能帕森斯所称的教育属于维持模式系统,因为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将社会文化系统内化,即人的社会化。
2.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他对帕森斯的功能理论进行了批判与修正,提出了其理论的三个弱点:功能统一性即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功能普遍性即社会的任何活动或仪式都完成了某些对社会有益的功能;功能不可替代性即把某些制度看成是不可替代的。
他批评了帕森斯的抽象的宏大的理论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中程理论”,指出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东西并不具有全社会的功能,而仅仅对社会的某个部分具有功能。
某些活动或仪式对社会的某些部分具有功能,而对社会的其他部分则可能不具有任何功能,甚至可能有负功能,也可以有一系列相互替代的社会制度来满足同样的功能性前提。
与帕森斯不同的是,默顿不是用大量的功能分析来解释社会系统稳定和秩序的协调而是将注意力放到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上。
他在功能分析方面对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进行了区分。
正功能是对社会调整和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的作用。
负功能则是破坏社会调整和社会适应。
显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料的,有意造成容易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功能。
潜功能是不明显的,不可预料的,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功能。
五结构功能主义的评价(功能分析的利与弊)结构功能主义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系统,如学校、工厂、村庄或某一小城镇、社区等;有助于理解这类的社区中人们怎样形成了有秩序的生活,表现出了强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团结性。
功能分析建立一个宏大的理论模型,其局限性在于它关注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构成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有效地分析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图和动机。
对世界上很多地方被卷入战争、叛乱和革命之中以及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功能主义无法合理地解释这类事件。
第二部分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一冲突论的社会背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民族解放运动,通货膨胀,黑人运动,越战危机,第三世界兴起,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使重视整合和稳定的功能理论不能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分析,更找不到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因而,学者们开始对功能理论开始反思和批判,开始重视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冲突理论开始产生,发展成为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
发端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的理论对其有清晰的阐述,后经科塞和达伦多夫进一步发展。
二冲突论的相关概念阐释冲突的本意: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
(矛盾)科塞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
----《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年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的理论假设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
三冲突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代表人物当代社会学家的冲突论有两个流派,一派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塞(L.Coser)和柯林斯(R.Collins)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
源于功能主义,是对其补充和修正。
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性,冲突的功能是使群体成员能够缓和彼此之间的仇恨心理和紧张状态,促使社会变革,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另一派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Dahrendorf)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
认为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冲突的根源是权利分配的不均,社会是本质是“强制性协调联盟”,也就是运用权利压制冲突的一种极不稳定的形式。
(一)思想渊源1.卡尔·马克思----阶级冲突理论他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财产和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之所在。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阶级社会的普遍想象,并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齐美尔的冲突思想他认为冲突是敌对本能的反映,是不可避免和普遍存在的,这种本能虽然受和谐关系和爱的本能所制约,但在利益冲突的刺激下,是社会冲突的最大原因之一。
社会冲突的作用并非一定是消极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必然地引起社会有机体系统的崩溃或社会的变迁。
实际上,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是保持社会整体或某些子系统完整的过程。
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群体间的界限越明显、越牢固,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
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初激烈的冲突有可能变得缓和,从而给社会整合带来积极的结果。
3.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他认为社会冲突起源于三个条件,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
由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财富精英同时也是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往往也没有权力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