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天气与气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2.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知道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教学重点】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表
【教学过程】
导入:第三章是初中地理的基础,也是重点集中的一章。这节课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指导同学们把握好重点,理清气候的学习思路,更好的掌握本章知识体系。
1.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和区别。
解释:区别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变化快慢。天气时间短,变化快,气候与之相反。
强调:重点掌握风、风向,据图掌握常见天气的符号,这些是考察的重点。(练习:天气符号、风向风力符号识别练习)
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提问:气温、日变化,年变化?
日变化:气温值——最高14时,最低日出前后、日较差?
年变化(北半球):气温值——最高7月,最低1月、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补充:要会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的等温线分布图,能够在图上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出气温年较差;分析影响气温的原因。
精心设计:巩固练习(略)——学以致用
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时间)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多雨。
降水的分布:赤道多,两极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中纬度(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知道世界各地的降水季节分布特点,能够分析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会简单总结影响降水的原因。
精心设计:巩固练习(略)——学以致用
4.世界的气候。
据图指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精心设计:巩固练习(略)——学以致用
强调:判断气候类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出气
候类型的名称,据此分析其主要气候特征和典型的分布地区,这是观察的重点,要熟练掌握。
热带气候四种: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附近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分布于雨林两侧(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分布于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温带气候五种:
(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亚洲东南部(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4)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亚洲、北美洲
(5)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植被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夏凉冬寒(山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5.重点强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通过气温变化曲线,确定温度带。
(2)通过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学生地理学习学情分析
一、学情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学生两个多月的学习,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已经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课,积极的回答问题并做好笔记,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总体表现为进步较快、适应较强、思维发展良好。
1.成功的克服了第一章经纬线经纬度、等高线、自转公转三个较难的知识点,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测试成绩总体较好,学生地理思维初步形成。
3.养成了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二、存在的问题
1.七年级地理较难,打击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部分失去信心,所以不喜欢学地理甚至产生了一些抵触心理。
2.本册教材是新改版之后的教材,部分课外资料中也出现了部分老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做了之后自信心不足。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不够关注,不注重课本的细节问题;片面以来笔记,以来课件。
4.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
三、改进措施
第三章天气预报气候已经学完,从中看出部分学生因知识量大、
思维量大而对学习缺少主动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地理知识,这样学生也能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尽量做到让有兴趣的同学带动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也能有兴趣的去学习地理知识;
2.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和落实,地理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地图的掌握,所以这学期我会让学生在课下画出每个地区的轮廓图,并让学生根据地图去整理、记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加深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地图的掌握,尤其要注意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即地理图像语言的学习运用;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由于每星期只有两节课,间隔时间较长,学生有可能在学习新课时对上节课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遗忘,所以在课下我会培养地理小组长,让组长对组员的基础知识进行及时检查。
《天气与气候》效果分析
一、备课分析
1.本节课是复习课,容量较大,知识点较多,所以备课中详略得当的处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认真的准备,处理的较好。
2.素材的选择方面,大胆的取舍,突出了重点。
3.针对复习课的特点,注重了内容的条理性,注重了学生学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