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之读者反应批评研究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作者:肖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摘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以深层生态学为基础,以社会生态学为支撑,在文学研究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为解决每况愈下的生态危机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
本文通过研究莎士比亚的极具生态意识的《暴风雨》,领悟到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表明了人类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打破了原生社会关系,反映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启迪人类再思考这一层关系,呼唤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暴风雨》作者简介:肖芳,1993年出生,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暴风雨》中,故事里的孤岛与大地之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就是活的地球。
在有人类居住以前,这座孤岛有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着生态平衡。
这与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雏菊世界有共通之处,生态的自我调控的理想模型。
莎士比亚带着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在《暴风雨》作品中建立了这么一个模型,人类拥有超能力并能操控自然。
我们看见孤岛上的生态变得不平衡,有了生态危机。
孤岛与该亚假说具有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理论:生物体促进了自调节的反馈机制的发展,这个机制可以维持适宜生物居住的,稳定的地表环境。
地球具有生命的属性,它内部的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
《暴风雨》中的孤岛就如原始的该亚一样,本是完整独立的生物区,在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米兰达到达这座岛上之前,岛上生长着自己的各类生物。
如果他们没有对该岛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是让其按照原来的生长模式发展的话,小岛的生态平衡也不会被打破,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
莎士比亚以森林砍伐预知了生态危机:从普洛斯彼罗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变得习惯于发号施令,“how to grant suits/ How to deny them,who t’advance and who/ To trash for over-topping”。
《暴风雨(the tempest》研究综述
研究者发现,《暴风雨》运 用浪漫主义的神奇手法充分地 展现了社会、道德理想,并以此 来与丑恶的现实相对抗(亢西民 1992:550),展示了莎士比亚所热烈 向往的美好世界的蓝图和对这 个理想社会必定到来的前景充 满信心(亢西民1992:552)。
阐释者发掘《暴风雨》“对基 督教的认识”(索天章1986:268)上,认 为《暴风雨》具有基督教隐喻系 统(郭华敏2004),隐含了圣经的“U” 型叙事结构(李雷2004) 。近年来,在肯 定《暴风雨》是想象产物(朱雯,张君川 1992:515—517)的同时,强调了宽恕与和 解主题。这样的研究超越了以往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思维模式。
研究状况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历来很少被人 们注意到,就是在学术界都研究得不 够透彻。 在我国,据统计,从1940年到 2004年,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 国内仅有20多篇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 的论文发表。 其实,以《暴风雨》为典型代表 的莎士比亚传奇剧,作为莎士比亚晚 年成熟的作品,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价 值的。
研究状况
王允丽的《生态批评视阈下莎士比亚的<暴风 雨>》则是从生态批评角度探索《暴风雨》中蕴含 的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收藏家>的互文性解读》运用互文性理论来 分析《暴风雨》,也有其独到之处。 洪忠煌的《<暴风雨 > 的假定性与哲理性》、 王忠祥的《“ 人类是多么美丽 !”—<暴风雨> 的主题 思想与象征意义》则从主题思想与审美艺术剖析角 度对《暴风雨》进行探索。
尽管对暴风雨的研究已经摆脱了狭隘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但同时也产生了以人文主义作为惟一标准的弊端即简单地将莎氏传奇剧包括暴风雨在内的意义统统归结为人文主义的影响致使莎氏传奇剧和暴风雨的研究难以深在莎氏传奇剧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观点主导下将暴风雨定位于体现了宽恕和解和批判的主题可以算作是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暴风雨读后感
暴风雨读后感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所著的一部经典戏剧,虽然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但我可以从文本和读者反馈中来理解这部作品。
这是一部关于爱与希望的戏剧,对于失去勇气和方向的人来说,其所传递的正能量具有积极的鼓舞作用。
剧本讲述了一位曾经是暴风雨之王的主人公,因为权力的诱惑而犯下错误,最终失去了一切。
他被放逐到一个荒岛上,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挑战。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选择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成功地拯救了被困在岛上的人们。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被恐惧所控制。
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努力克服它们。
正如剧中主人公所说:“只有勇者,才能在生活的暴风雨中生存下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总体来说,我认为《暴风雨》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作品。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爱和希望的力量。
对于那些在生活中迷茫和失去方向的人来说,这部作品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勇气,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重新找到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因此,我鼓励所有人都去看看这部作品,相信你会从中获得积极的力量和启示。
从文体学角度鉴赏《暴风雨》
《 暴 风雨 》 是美 国女作 家凯 特 ・ 肖邦 于 1 8 9 8年
创 作 的 一 个 短 篇 小 说 作 品 讲 述 的 是 女 主 人 公
a nd r a i n, k i nke d m o r e s t u bb o r n l y t h a n e v e r a bo u t he r
位 普 通 少 妇 的 婚 外 性 经 历 向读 者 展 现 了 她 所 感
e a r s a n d t e mp l e s .” ④ “ b l u e …‘ y e l l o w” 加 上 “ l i t t l e
特. 肖邦 的 短 篇 小说 《 暴 风 雨》 进 行 了分析 。 通 过 对 文 章 的 语 言表 达 方 式 的 阐释 , 旨在 深入 对 文 本 的 主题 意 义和
美 学价 值 进 行 探 索 , 同 时也 加 深 读 者从 各 个 角度 理 解 和 欣 赏 《 暴风雨》 一文 的主 题 意 义 。 关键 词 : 《 暴 风 雨 》 文体 学 前 景化 理 论
家被 定位为 一流经典 作家 ( 万雪 梅 . 2 0 1 3 ) 。
二 分 析 方 法
“ 文学 文体 学 从 严 格 意 义 上讲 . 是 一 门用 现 代 语 h e r f u l 1 . i f r m b o s o m… …‘ l i q u i d b l u e…‘ s e n s u o u s ” . 在
避 雨 的 昔 日恋 人 A c l e e之 间 私 通 的 故 事 肖邦 通 过
从读者反应理论解读凯特·肖班的小说《暴风雨》
从读者反应理论解读凯特·肖班的小说《暴风雨》作者:王克校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暴风雨》是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
自1969年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都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暴风雨》的主题,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尚未有学者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其主题的多样性。
因此,本文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分析《暴风雨》中暗示、意象等写作技巧,探讨文本的不确定性,从而揭露出其主题的不确定性,最终得出该小说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即文本的不确定性创造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
关键词:《暴风雨》主题读者反应理论《暴风雨》是美国20世纪女性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一对已婚男女在暴风雨中发生了婚外情的故事。
本文将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分析《暴风雨》主题的不确定性,认为《暴风雨》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的小说,还是一部歌颂人类原始欲望和本性的小说,更是一部描写了两个情人犯下的原罪的小说。
读者反应理论是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完全挑战了传统意义上单纯对文学文本和作者意图的关注。
文本的读者得到了强调,并且它认为在文本意义的塑造上,读者的作用和文本相同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超过文本本身,在不同程度上不同的读者有助于创造文本的意义。
正如伊瑟尔而言,“任何有关文学文本的理论,如果不引进读者,都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伊瑟尔43)一.作者创作背景读者反应理论认为文本的解读离不开作者。
从作者的创作角度来看,《暴风雨》既被看作是一部描写女性意识觉醒的小说,也被视为一本谴责两个已婚男女犯下原罪的小说。
首先,暴风雨被视为一本谴责两个已婚男女犯下原罪的小说。
《暴风雨》虽然于1969年出版,但是写于1898年,小说故事背景亦是19世纪的美国南方。
19世纪的美国是个典型的父权社会,“到19世纪中叶,美国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婚后无权控制自己或子女的财产、不能立遗嘱,在未经丈夫许可的情况下,也不能签署法律文件或提出诉讼,她的地位只相当于一个未成年人或是奴隶。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莎翁《暴风雨》
收 稿 日期 : 2 0 l 5— 0 5— 2 2 作者简介 : 周丽敏 ( 1 9 7 9一) , 女, 山西忻州人 , 忻 州师 范学院公 共外语部讲 师 , 研 究方向 : 英语 语言 学、 英语 教 育; 王 文 霞( 1 9 7 8一) , 女, 山西陵 川人 , 长治学院外语 系讲 师 , 研 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 学。
的思 想主 题 下 蕴 含 的生 态 意 识 则 实 现 了现 实 意 义
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般说来 , 研究文学 领 域 的理 论 就 是 研 究 文 学 作 品 和 现 实 世 界 之 间 的 关系。“ 世界” 通常指 的是社会或是社会领域 。生 态批评的定义可 以外延到整个生物 圈。这种研 究 文学意识的改变表明学者们对文学研究方法 的探 索。A S L E的创建人之一 S c o t t S l o v i c明确地阐释 ,
生 态批 评 视 阈下 的莎 翁 《 暴风雨》
周 丽敏 王 文 霞
( 1 . 忻 州 师范学 院 公 共外语 部 , 山西 忻 州 0 3 4 0 0 0 ; 2 . 长 治学 院 外语 系, 山西 长 治 0 4 6 0 1 1 )
摘
要: 莎翁戏剧生成 的历 史语境与 不同时代 的受 众之 间具有 “ 差异与重复 ” 的审 美距离 , 《 暴风 雨》 的现 实解
闻 。由于 人 类破 坏 地 球 而 造 成 的 生 态 危 机 已经 威 胁到 了人 类 的生存 。洛夫 洛 克 ( L o v e l o c k ) 写 到 人 类 的一 些行 为 有可 能 造 成 地 球 的 不适 宜 生 存 。人 类
“ 生态 ( e c o l o g y ) ”这 一 词 是 由 希 腊 语 中 的 o i k e s ” 一 词 演 变 而 来 。1 8 8 6年 , 德 国 的 动 物 学 家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
莎士比亚暴风雨读后感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一部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刻内涵的作品。
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戏剧,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权力和复仇的深刻思考。
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震撼,对人生、命运和欲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通过主人公普洛斯彭罗和他的两个女儿米兰达和安东尼奥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普洛斯彭罗是一个被背叛的领袖,他的弟弟安东尼奥出卖了他,夺取了他的权力。
而米兰达则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孩,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善意。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动机,而这些欲望和动机往往会对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作品中的魔术师普洛斯彭罗更是让我深受震撼。
他利用魔法和巫术来控制自然和人类的力量,展现了权力和欲望的复杂性。
他的复仇心理和对权力的渴望让我深深地反思了人类对权力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控制。
这些都是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对人性和权力的深刻思考,让我对人类的本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些深刻的思考和哲学意味。
比如,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和对自然力量的控制,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的控制。
同时,作品中对复仇和宽恕的探讨,也让我对人类的复杂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都是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对人类命运和欲望的深刻思考,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总的来说,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一部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刻内涵的作品。
它通过对人性、权力和复仇的深刻思考,让我对人生、命运和欲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仅得到了娱乐,更是得到了对人类本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启发。
《暴风雨》读后感
《暴风雨》读后感《暴风雨》读后感1我爱好阅读文学作品,不久前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暴风雨,我读了这本让我受益匪浅。
里面讲:从前,有一个老人他住在一个岛上,原来老人是一所王宫的公爵,被国王撤了,是因为其他公爵的关系,所以被困在这个岛上。
可那里空无一人,荒凉凉的。
在岛上还有一个精灵,是老人从树上救出来的,因此精灵就听老人的话,精灵啥事都能做到,就算办不到的事它也能办到。
有一次,国王派人来到岛上去看看那个人死了没有,还没到岛上,老人就派精灵去阻止,二话没说,精灵就没了影,就去办事了,船开到海中央,精灵就捣乱了,在海上狂风做乱,把他们的船都弄沉了。
就这样,从此没人打饶这位老人了。
读了这篇__,让我感受很深,告诉我:做人不能太霸道,文中那位老人,就是被其他公爵乱告诉国王他的坏话,让国王听信他们,把他逐出境外。
所以我们不能像王宫里的那些公爵一样,这样坏。
要像岛上那个老人默默无闻,不自大,在岛上建立自己的新生活。
想到现在,我们更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
这篇__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真是一本好书,同学们也不仿也来看看吧《暴风雨》读后感2众所周知,《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书是保尔·柯察金写给英勇的科托夫斯骑兵师的,其实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许多人都问:为什么保尔会那么坚强?可他们并不知道:保尔的坚强正是革命这场大的暴风雨所诞生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成的',这部书主要讲的是保尔·柯察金为首的一群有志青年从苦难中逐渐炼成了坚强、钢毅的性格。
故事以保尔因小事被开除,从而过早地开始了工作开始,以保尔创作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出版结束。
整个过程对保尔来说充满着危险、困难和挑战;而对读者来说却又充满着吸引力。
在保尔受伤的日子里,陆军医院的见习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中的两段话使我有很深的感触:柯察金前额上的伤口看来愈合得不错。
每次换药的时候,他那种忍受痛苦的非凡毅力令我们这些医生吃惊不已。
状物明理 寓理于物——拉法埃莱《暴风雨》赏读
状物明理寓理于物——拉法埃莱《暴风雨》赏读拉法埃莱的《暴风雨》以动人的语言描述了暴风雨的壮丽景象,用很好的对比手法,把浩渺的宇宙变成一场壮观的暴风雨,诠释了无尽的力量,寓意对生命的尊重与印象。
文章以天堂的景象作为对比,高耸的雪山和雾凇,宛若有天生之美,那一望无垠的美景恰似天堂形态。
此外,在自然之中,微风在草原轻盈地飘动着,这个温和平和的景象更加显示了自然的美感与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
然而,当暴风雨来临时,一切都变得非常混乱。
文中着重描绘了暴风雨的景象,暴风雨可以一触即发,把天空变得狂舞,像一片漆黑的衣袍,没有天使的笑容;风雨交加,痛苦的哀嚎,就像无数的怨魂在啼哭,这更彰显了暴风雨的恐怖景象。
总之,通过拉法埃莱的这首诗歌,对暴风雨做出了艺术描述,突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它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想起生命之美是多么宝贵和微薄;暴风雨明确地揭示出,在这种不可预测的场景中,人是无法抗拒的,无可奈若。
所以,读者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生命的短暂,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生命要予以尊重和感恩。
暴风雨 莎士比亚读后感
暴风雨莎士比亚读后感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一部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而闻名。
这部作品探讨了权力、背叛和复仇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暴风雨》这部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展开讨论,并分享一些个人的读后感。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暴风雨》这部作品所探讨的主题。
作品中最明显的主题之一是权力。
在剧中,主人公普洛斯泰罗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权力的滥用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他通过使用魔法和欺骗来控制其他人,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这一主题反映了人类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权力的滥用所带来的后果,同时也呈现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背叛。
在剧中,普洛斯泰罗被他的弟弟安东尼奥背叛,而安东尼奥又被他的臣民斯特凡诺和特里诺背叛。
这种背叛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这一主题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以及背叛行为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此外,复仇也是《暴风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主人公普洛斯泰罗被背叛和驱逐后,决心要向那些伤害过他的人复仇。
他利用魔法和欺骗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性的事件。
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复仇行为的警示,以及复仇所带来的恶果。
除了主题之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也是非常精彩的。
普洛斯泰罗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角色,他既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又充满了对背叛的愤怒和对复仇的渴望。
他的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使人们对他的命运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各具特色。
米兰的公主米兰达是一个善良和纯洁的角色,她的存在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而斯特凡诺和特里诺则代表了对普洛斯泰罗的背叛和对权力的渴望,他们的形象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作品中的情节。
《暴风雨》的情节非常紧凑和扣人心弦。
从普洛斯泰罗的被背叛和驱逐,到他的复仇和最终的救赎,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同时,作品中的魔法元素和幻想情节也为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奇幻的色彩,使读者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_中的人物形象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5期总第631期浅析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 中的人物形象摘 要:《暴风雨》是由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传奇剧,该剧创作于1611年,正处于人文主义思潮兴盛的17世纪前叶,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融合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元素。
该剧塑造了普洛斯彼罗、米兰达、爱丽儿、西考拉克斯、凯列班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本文中,笔者从社会意识形态与结构作为《暴风雨》人物形象分析的切入点,通过圣徒式人物形象、父权制下失去话语权女性形象、理想化的中间者形象、被扭曲的他者形象对剧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解读剧作形象背后的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简介:张倚天(2002.04-),男,山东东营人,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陆续创作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闻名世界的戏剧作品,《暴风雨》是其独立完成的最后一部传奇剧,被誉为莎士比亚“诗的遗嘱”,也是其晚年传奇剧中最精彩的一部。
其晚期作品主要集中在1608-1612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伊丽莎白王朝日益腐败的时期,其作品风格表现为浪漫空幻。
《暴风雨》主要讲述一个具有魔法玄幻色彩的故事,接纳与和解是这部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以五幕剧篇幅的故事介绍主人公普洛斯彼罗痴迷于魔法修炼,被弟弟安东尼奥在那不勒斯王阿隆佐帮助下篡夺爵位,致使普洛斯彼罗带着不满3岁的独生女米兰达逃亡到一个荒岛,并依靠魔法成为岛的主人。
在荒岛生活了12年后的一天,安东尼奥与那不勒斯王及其儿子斐迪南乘船经过荒岛,普洛斯彼罗利用魔法唤起暴风雨掀翻船只将仇人引入荒岛,最后主人公与仇人和解,以德报怨,原谅所有仇敌,甚至将女儿嫁给仇人之子斐迪南。
《暴风雨》读后感精选
《暴风雨》读后感精选《暴风雨》是一本由威廉·莎士比亚著作,大众文艺出版的152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21-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暴风雨》精选点评:●尽管结局美满,我却凄凉欲哭。
莎翁晚年作品递送文学作品给我的是这样的氛围。
●宽恕与爱,这这就是莎翁在人生最后几年的心境●为什么我总觉得有种扑面而来的直男癌气息…●你们有罪过希望别人不再追究,急于你们也格外宽大,给我以自由!●不是复仇,却是宽恕…●我这三秒钟的记忆真的不适合读莎士比亚人物就记住三个读完都没搞懂谁是没人男女主角更不用说什么故事线了感觉自己就是个制杖●这部剧跟《李尔王》一起读耐人寻味。
《暴风雨》以悲凉结尾,未来飘摇不定,公爵放弃魔法的一个可能的是结局李尔王抛下权力后发生的事情。
而《李尔王》有一点《暴风雨》前传的味道。
●只要他已经成名,哪怕他写完了一部烂剧,也须要有人抱着最崇高的敬意最做各种深而莫测的诠释…而恰恰是这种诠释,而使一部烂剧借着诠释者的想象力(不得不说确实出色)和上去剧作者的名字真正的闪闪发光起来,这实在是个颇有意思(还十分成规模)的现象,引人黠笑:-)●对照了朱先生的和梁实秋前辈的英语翻译,确实感觉之笔上朱的确实略胜一筹。
更具美感。
只是个别朱的翻译有时我读来也不是很领会,看一下英文标题才觉如此。
梁先生的可能好理解些。
读了部分英文原版,才知果然莎翁的语句之简炼、口若生花。
和读译文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些英文表达翻译成中文还是不如原文简洁。
好似古代的诗词著作,这就是古典简洁之美。
古人深谙文字韵律之道。
●暴风雨而后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老查理二世对弟弟选取的背叛选择了宽恕,而那些心底充满欲望的人总有一天还会再一次背叛。
《暴风雨》读后感(一):~《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第三部后期剧 ,虽然艺术创作它在创作时间上落在后边 ,但是自从第一对开本以来 ,在几乎所有莎剧全集的目录表上 ,首篇的荣耀位置总要归于它。
读者的审视:凯特·肖邦《暴风雨》中的“空白”艺术
读者的审视:凯特·肖邦《暴风雨》中的“空白”艺术发布时间:2023-02-27T07:44:44.570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9期作者:江雪莲[导读] 《暴风雨》是美国20世纪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凯丽斯塔违背伦理道德,与旧情人阿尔西发生婚外情的故事。
江雪莲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摘要:《暴风雨》是美国20世纪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凯丽斯塔违背伦理道德,与旧情人阿尔西发生婚外情的故事。
以读者反应理论为理论框架解读小说《暴风雨》主题的多样性。
读者的阅读空白为新意义的产生提供可能,读者通过情感体验的手段判断自己的道德立场,并最终在感受否定阶段裁决自己的道德倾向。
关键词:《暴风雨》;凯特·肖邦;读者反应理论一、引言《暴风雨》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作品,创作于 1898 年,主人公凯丽斯塔是一位已婚妇女,儿子四岁,丈夫对她疼爱有加。
在一个暴风雨来袭的下午,凯丽斯塔与她的旧情人阿尔西享受了完美的性爱。
暴风雨之后,丈夫博比诺带着儿子回到家,还买回了妻子爱吃的虾米罐头,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开心大笑,幸福无比。
读者反应理论关注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反应。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读者反应理论的代表人物,不确定性理论是他的著名理论。
伊瑟尔理论的核心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许多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也是他所说的“召唤结构”。
“文学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可以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力。
文本让读者们根据已描述的部分和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自行填补许多空缺,把各种事件串联起来补充作者叙述中缺少的信息。
”读者一方面遵循着文本的提示或指示(召唤结构) 解读一些原本不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可以以某种方式依个人的诠释填补“意义空白”。
二、阅读空白正如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指出的,文本在创作之初留下的无数空白和不确定因素等待读者在阅读中的具体充实。
暴风雨读后感
暴风雨读后感《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在高中时期读过的一本名著。
这部戏剧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还通过深入的角色描写和复杂的结构,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力量。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的观点和对该作品的深入解读,展示出这部戏剧的精彩之处。
首先,让我简要介绍一下《暴风雨》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主要讲述了法国兄弟阿方索和塞巴斯蒂安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受困于一个由妖术师普洛斯泰女巫娜卡和她的儿子卡利班统领的小岛上。
故事围绕着复仇、背叛、权力和爱情展开。
在剧中,我最着迷的是主要角色的复杂性。
比如,主人公普洛斯泰对于自己的对手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既是一个被抛弃的前领导者,又是一个被冤枉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伤、愤怒和怜悯。
这使得他在决定如何对待自己的对手时陷入了矛盾。
相比之下,我也深受小岛的统治者卡利班所受的苦难所触动。
他是一个被捕获并给予生命延续的威尼斯公爵的奴隶,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善良和有智慧的人。
他通过学习法术和诗歌来反抗他的统治者,这使我对他的角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也运用了戏剧性的手法和复杂的结构来增加故事的紧凑性。
比如,他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情节线索,一方面展示了主人公普洛斯泰的复仇计划,另一方面描绘了卡利班和他的盟友们决心恢复自由的决心。
这种双线索的结构使得故事更加丰满,同时也增加了悬疑和紧张感。
此外,莎士比亚还通过使用各种戏剧性的手法如音乐、舞蹈和特殊效果,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和神秘感的舞台世界。
对于我个人而言,阅读《暴风雨》不仅仅是享受剧情的发展,更是对人性和欲望的深入思考。
这部戏剧通过描绘人类的弱点和欲望的力量,使我明白了人性的复杂性。
普洛斯泰对权力和复仇的渴望,塞巴斯蒂安和安东尼奥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以及米兰达和费迪南德的纯洁的爱情,都是人性的一种表现。
而卡利班则是一个对权力充满渴望却又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人。
这些角色的互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令人信服。
《暴风雨》教学反思
《暴风雨》教学反思引言本反思文档旨在回顾我在教学《暴风雨》时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经验1. 良好的教材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仔细阅读了剧本及相关批注,并做了详细的背景研究。
这使得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剧作的主题和情节。
2. 引发兴趣的导入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对《暴风雨》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开场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和图片来猜测剧作的背景故事。
这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3. 活动多样性: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剧情分析。
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探索现实主题:我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讨论,鼓励他们思考剧作中涉及的现实主题,如权力、诚实和背叛。
这帮助学生理解并与剧作中的情节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反思1. 时间管理:由于教学时段的限制,我发现有时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下次教学时,我将更好地管理时间,确保课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2. 需要更多的练与实践:尽管我提供了各种教学活动,但我发现学生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理解和掌握剧作中的角色和情节。
因此,下次我会增加更多的练和表演机会。
3. 持续评估和反馈: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学生的理解和进步。
我将采用更多的形式评估,如小测验和作品展示,以及及时提供个体化的反馈。
改进建议1. 师生互动:增加更多的讨论和互动时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沟通。
2. 实践机会: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如剧本朗读和角色扮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剧作中的情节和角色。
3. 细化教学计划:更详细地计划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步骤,确保教学进度和时间控制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我将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以提供更好的研究体验和成果。
暴风雨阅读答案
暴风雨阅读答案一、引言《暴风雨》是英国文学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
本文将通过对《暴风雨》的阅读,解答一些关于该剧的问题,包括剧情、人物、主题等方面的问题。
二、剧情回顾《暴风雨》讲述了一位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的法法师普罗斯佩罗,他用魔法控制了岛上的元素和野兽。
在荒岛上,他遇到了一位海员安东尼奥和一位国王阿尔隆索,他们正逃离一场暴风雨。
普罗斯佩罗利用魔法制造假象,让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死了。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普罗斯佩罗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所做的邪恶,并最终决定放弃魔法,将他们释放。
三、人物分析《暴风雨》中涉及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下面对其中几个重要的人物进行分析。
1. 普罗斯佩罗普罗斯佩罗是本剧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一个既沉思又复杂的人物。
他在荒岛上用魔法控制一切,但同时也受到自己所做的恶行的困扰。
他的转变和成长成为了剧中的重要主题。
2. 米兰达米兰达是普罗斯佩罗的女儿,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角色。
她在荒岛上与费尔南多相遇,并与他相爱。
她的存在为剧中增添了一丝希望和温暖。
3. 奥里戈奥里戈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角色。
他是一位贵族的儿子,被普罗斯佩罗所困扰。
奥里戈在剧中表现出了对自己身份和认知的迷茫。
4. 卡列班卡列班是一个精彩的喜剧角色,他是一位船员,具有幽默和风趣的性格。
他在剧中负责带动观众的情绪,并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主题分析《暴风雨》以人性冲突和力量的边界为主题,通过普罗斯佩罗的转变和成长,传达了一种深刻的观点:力量并不总能带来幸福和满足。
本剧还探讨了道德和恶行的问题,让观众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此外,剧中还涉及了父子关系、爱与无爱、宽恕与报复等主题。
这些主题在剧中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和行为展现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结论通过对《暴风雨》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剧中的剧情、人物和主题。
这部作品展示了莎士比亚早期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同时提供了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
评张惠雯的《暴风雨》
评张惠雯的《暴风雨》作者:李昌鹏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1期《暴风雨》写的是一个男人对他和一个女人片刻激情(隐私)的回忆和再解读,书写的是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它和理智,共同带来的美好回忆。
从小说中不难看出,激情和理智的双重体现使得小说中的人更加丰富,也更像一个个有尊严的人。
尊重激情同时更尊重理智,其实是作家在尊重本来就是矛盾共同体的人,这是值得致敬的文学的表述,也是值得致敬的态度。
经由作品,我看见的是一个能够捕捉到人物情感游移,对深邃的人性、复杂的人情拥有觉悟、有过体察,具有表现能力的优秀作家张惠雯。
突发的暴风雨,将有教养的一对半生不熟男女囚禁在了幽闭的私家车内。
惊魂未定的紧张状态、面对死亡的威胁等情况下,人的激情容易被激发。
人哪怕要短暂脱离理智,在常规下是难以做到的。
暴风雨在小说中是一种环境,面临暴风雨的这一男一女,可以说曾共同趋向死亡的威胁,共同面对过死亡带来的潜在恐惧和内心悸动。
暴风雨在小说中也是激情的对应物,作家既写出了暴风雨的美,也写出了暴风雨的狂暴和破坏力,这实际是在写激情的美和破坏力。
它在小说中是外在的自然景观,更是人物的内心景观。
两个人良好的修养,也是双方能接受对方的原因,如果两人修养不是对等的良好,这可能就是一个比较艳俗的故事,无法写成一篇标示普遍性的作品。
半生不熟的关系,也是激情故事发生的一个条件,如果这两个人很熟,激情故事也难以发生,双方可能因害羞而不会发生什么。
私家车内,这种幽闭的私人空间,早就被心理学家证实能够引发人的情欲。
我们发现,当我们觉得这两个人的行为有点难以解释的时候,实际它可以得到诸多经验及研究结论的支持。
毫无疑问,作家在写下这些的时候,已经为人物的激情故事做好了种种条件铺设,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全是作家对人性、人情的洞察,以及安排故事的“预谋”。
云收雨散,激情也如暴风雨过去,自然环境和心境同时回复常态,小说中男女二人的故事该如何收场?他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这成了“暴风雨”后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了决定这篇小说格调高下的一个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风雨》之读者反应批评研究摘要:凯特·肖邦的《暴风雨》创作于1898年,它所表达的主题是性满足对女性的重要性,这也是这篇小说公开的意识形态目标。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有性欲是不正常的。
本文拟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角度,从情节、女主的身份、故事的不确定性来分析小说人物以及主题,为读者欣赏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张力;似是而非;不确定性引言凯特·肖邦,作为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她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超前,在她的笔下,成功塑造出许多寻求自我和追求灵魂独立,打破传统和冲破社会宗教束缚的前卫的女性形象。
她关注女性生活,笔下的女性总是在试图突破父权制社会的条条框框,为寻求身份不懈地抗争。
“婚外情”也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的主题,其短篇小说《暴风雨》也毫无例外。
正如伊瑟所言,“我们向前,我们向后,我们决定,我们改变,我们质疑,我们深思,我们接受,我们拒绝。
”作者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她的态度,而是把这些不确定因素留给读者去分析,这些不确定性使读者产生一种优越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 在《暴风雨》中,肖邦刻意围绕空白安排情节、展现人物,设置意象唤起读者在多种层次上的参与,从而丰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使作品的意义建构充满张力。
1、充满“张力”的情節安排先开始就交代了天气,沉闷的炸雷会随着不祥的乌云从西边滚来,本来只是儿子感觉到快要下雨了,只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且父子俩断定是肯定会下雨的,两人决定等暴风雨下完过后再开始上路,这就很自然地给妻子留下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后面阿尔塞和卡里克斯塔创造了偷情的机会。
文中第二段也写到,阿尔塞请求要避雨,并且也想等到暴风雨过后再走,这在结构上是一种对应,读者不难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
此外,房间的设置也具有情节性。
第二段下雨的时候,雨由于过大,水都要漫进屋子里了,阿尔塞先是在门廊上避雨,但是雨势过大,在外面避雨和淋雨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顺势躲进了屋子。
雨越下越大,只剩她的卧室还没有进水,这时候的闪电又像是天公作美,使得卡里克斯塔由于过于害怕而收到了惊吓,这时的阿尔塞就有机可趁,抱紧了她。
女主人公说这雨太大了,有两年没这么下过了。
一切都好像是巧合,上天赐予他们的这个机会,使后面发生的一切都顺理成章,她一边享受这“与生俱来的权利”,一边还在阿尔塞的怀抱里面担惊受怕着。
虽然说整个故事没有设定准确的季节,但是我们可以推定,暴风雨一般是在夏季发生的。
第二段写道,屋内热的令人窒息。
这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燥热好似一种催化剂,催促着女主人公内心情欲的迸发,完成一次精神和肉体上的满足。
暴风雨,即水。
水的意象始终贯穿全文,根据荣格的心理分析学的原型理论,“水”的意象是净化和救赎的象征之一。
暴风雨过后,人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简而言之,暴风雨冲刷了卡里克斯塔的罪恶,不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
在满足了自己的性欲之后,又回到了丈夫的身边。
水,也代表着人生理上的欲望,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也正是卡里克斯塔的情感爆发的时候。
暴风雨犹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女主人公的性欲也被完全的激发出来。
一方面,暴风雨滋润了卡里克斯塔已干涸的心;另一方面,暴风雨也洗刷了自己偷情并背叛家庭的罪恶。
两个家庭似乎都成功地躲过了暴风雨的袭击,但男女主人公内心的风暴过后,“暴风雨”还会不会再次袭击?[8] “暴风雨”意象的多意和含蓄,不仅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为作品的意义构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作品充满张力,让读者在不断挑战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卡里克斯塔身份的似是而非小说的女主人公卡里克斯塔,身上有着双重的女性形象。
美国女评论家巴巴拉·韦尔特曾把19世纪美国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女性”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品质:虔诚、贞洁、顺从、持家。
[6 ]一方面,她承担着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她正坐在窗边拼命踩缝纫机,专注得没有感觉出暴风雨正在逼近”,窗外电闪雷鸣,可她全然不知,一心为父子俩缝制衣服。
并且,在下雨前,她抢着把丈夫的礼拜服给收了回来。
另一方面,小说以对通奸偷情的笔调刻画女主人公“性意识”的觉醒,大胆表露她追求婚外情的爱情观,她身上又被赋予了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形象。
波伏娃宣称,女性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丈夫和儿子的事业,她们试图回避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发挥潜力的自由。
她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自由很可怕:它要求个人承担责任,去不提供任何成功或幸福的保障。
[7]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凯特·肖邦提倡“人们应该摆脱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去追求自我、享受与生俱来的性权利”。
[4]尽管文本在上述情节中积极主动地塑造了读者对卡里克斯塔的反应,但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还是会感受到一种严重的不确定性。
因为我们逐渐了解到,文本同时支持两种互相矛盾的阐释:(1)卡里克斯塔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总是为家庭忙碌着,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女人被要求一切以家庭为中心,,扮演着“家中天使”的角色;在德菲尔看来,“婚姻就是一份劳动合同,它使女性终日忙于无偿的家务劳动”;(2)卡里克斯塔在和她的旧情人阿尔塞偷情之后,享受了片刻的身体上的愉悦,待丈夫和儿子回家,三个人在餐桌边笑个不停,其乐融融。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趋于保守的状态,妇女受到压抑,正常的欲望受到谴责。
但是,她没有抛夫弃子,暴风雨过后,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阿尔塞的主动出击使得卡里克斯塔心中那团被传统婚姻埋灭的爱情之火又被点燃了。
这对传统与背叛的张力给故事增添了不少趣味。
在《暴风雨》里,读者也可以观察到女性形象的转变,卡里克斯塔虽说每日为家中的琐事缠身,但她或许不再是那个受男性压迫的沉默女性,小说开篇就写到“博比诺特起身到柜台买了罐卡里克斯塔最爱吃的虾,拿着虾子回到原地呆坐着”,博比诺特害怕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会惊吓到自己的妻子,于是想给她买最爱吃的虾来安抚她,来弥补留她一人独自在家的愧疚。
暴风雨过后,父子俩急忙地往家里赶,经过水塘时也没有却步,并焦急地清除着由于路上的泥泞而被溅到裤脚的污泥,只想赶回家去想安抚妻子的心,说明丈夫怕妻子看到肮脏的裤脚并责备他们,“做好最坏的准备,谨慎地走进家门,”“一路想好的解释和道歉此时到了嘴边又咽下去了”[5]。
在没有听到妻子的责备以后,他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以上的种种,都表露了女主人公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丈夫会在各个方面对她关怀备至。
3、故事主题的不确定性文章的最后写着,暴风雨过后,人人都幸福。
这种典型的标准的童话式大团圆结局,在这里会引起读者的思考,是否人人都过得幸福呢?一时冲动造成的一次通奸行为似乎还促进了当事双方的情感健康和家庭生活。
在婚姻的伦理道德和偷情之间,女主人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而她不仅是和阿尔塞发生了关系,并且回到丈夫的身边做回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而读者会在脑海中产生这种疑虑:卡里克斯塔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妻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始终“忠于家庭”,最后还是回到丈夫身边,履行做妻子的职责,这种人物行为的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去思考当下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故事的最后两段,是阿尔塞和他的妻子克拉丽莎的通信内容。
他告诉妻子,如果她想和孩子们继续在洛克西呆一个月,就不用着急回来,虽然很想念她们,但是为了妻子和孩子们的健康和快乐,自己可以忍受这短暂的分离。
试想,作者说这是一封充满着柔情与挂念的书信,不难推断出阿尔塞是很爱自己的妻子的。
但是仔细一想,如果他们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也很挂念她们,却又为何在与卡里克斯塔偷情后的当天晚上给妻子写了这封信,还假惺惺地说能够继续忍受一个月的分离?同时,克拉丽莎,感受到了婚后的一次的自由呼吸,“似乎让她又回到了少女时代自由自在的日子,一直在丈夫身边鞍前马后,现在她很想暂时放弃这种亲密的婚姻生活。
”受婚姻、家庭的束缚和男权统治社会的压迫,她享受不到自己呼吸自由空气的权利,被家中琐事压的喘不过气来。
这短暂的分离,让她感受到内心的自由。
而这种自由,是不是也是和卡里克斯塔的自由是同一种呢?读者不得而知。
小说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婚外情”的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
如果从抽象的道德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这种简单的否定不足以应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因为生活在男人是婚姻的主体的社会中,女主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心灵上的自由和身体上的独立,来打破婚姻的传统,摆脱传统的贤良淑德家庭妇女的形象,去塑造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女性的形象。
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
[2]正是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从而推动着阅读的进行。
结语《暴风雨》的主题是:决定对与错、健康与否的是个体情况,而非抽象原则。
[1]在女主人公言行的众多不确定中,她的通奸行为引起读者的争议最大,使人们对当时的道德标准提出了质疑。
在任何社会,通奸都是不良行为,并且被社会规范所禁止。
但是,普遍流行的社會规范必须考虑具体的环境才能判断其对与否。
卡里克斯塔的这一处境迫使读者冲破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束缚,去寻找更适合对她的评价。
怎样解决社会规范和自我保护之间的冲突?怎样平衡规范与行为?这些问题都有待读者去解决,这也正是研究这部作品的其美学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1]Critical Theory Today:A user-Friendly Guide[M].赵国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2]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朱刚.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Baltimore&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P,1987[4]金莉.压抑,觉醒,反叛—凯特·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J].外国文学,1995(4):61[5]凯特·肖邦.觉醒[M].杨瑛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6]Welter,Barbara.”The Cult of True Womanhood,1820-1860,” Dimity Convictions:The American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1976.[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II[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8]阳捷,喻杰.从文体学角度鉴赏《暴风雨》[J].安徽文学,2015(6):80-82杜胜男,女,1993年09月,湖北宜城人,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